为什么要把社会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时间:2022-04-24 09:02:00
导语:为什么要把社会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而艰巨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共同加以推进。”党在以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作为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的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这个论断,是我们党自觉地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高度思考问题得出的科学结论,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证党担负起领导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执政党的高度看待入党条件问题
我们党有一条历史经验,就是党的建设要紧密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党的组织任务,向来都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治任务的。吸收什么样的人入党,为什么要吸收他们入党,都与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与实现党的目标和任务密切相关。
和过去相比,我们党所处的地位和所面临的环境、任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意识到这种变化,是一个党能够因应时代变化、紧跟时代潮流的前提。我们党在这个问题上的深刻觉醒,在同志的“七一”讲话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精辟地概括道:“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里指出了我们党的两个突出特点:其一,我们是一个长期掌握政权的执政党;其二,我们是一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由于我们长期受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与之相应的党的建设也更多地是停留在领导革命斗争的模式上。因此,什么是执政党、怎样建设这个党的基本问题,实际上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从这个角度看,重新明确我们是一个执政党,不但必要,而且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
执政党之于不执政的党,最重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党的任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今天我们党面临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这是我们不可动摇的方向。要实现这个根本任务,执政党就必须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力量都想方设法凝聚、整合在一起,形成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巨大动力。归根结底,只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才能为党执政提供源源不断的合法性基础。
党的队伍建设,毫无疑问应该与党的这一目标和任务相适应。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发展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把在各种所有制形式中发展经济的优秀分子都吸引到自己身边。只有把各方面的优秀分子都集中在我们党的旗帜下,并在党的熔炉中加以教育和训练,把他们锻造成为坚定的共产党人,党才能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始终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发展市场经济,驾驭市场经济,都只能是空谈。
有人说,把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分子都吸收到党内,就意味着把我们党改变成了“全民党”。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不能把面向社会各阶层吸收党员和“全民党”等同起来。如果这样去推断,那么,我们党早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经成了“全民党”。因为那时,我们党对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持“热烈欢迎的态度,向他们开门”。我们通常把社会叫做“全民党”。为什么?主要不是因为社会向社会各阶层开放,而是因为社会为了把选民群众吸引到自己身边,赢得更多的选票,强调任何人不分世界观,不分宗教信仰,只要愿意,都可以成为党员。我们党不是这样做,也不可能这样做。党把自己的社会基础扩大到社会各阶层和群体,并不等于这些阶层和群体的人都可以入党,就如同说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并不等于所有工人都可以成为党员一样。我们要吸收的是这些阶层和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具备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愿意为党的纲领而奋斗,是这些优秀分子的共同特点,也是他们入党的必备条件。这样的优秀分子进入党内,能够很好地承担党员的义务,行使党员的权利,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对于我们党更好地履行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具有积极的作用。这样的党,和所谓的“全民党”毫无干系。
把入党条件问题与社会阶层构成变化结合起来认识
作为执政党,思考党的建设问题最终要以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落脚点。从这个高度看待入党条件问题,就应当把它与当代社会阶层构成的深刻变化结合起来认识。这些正在发生着的变化,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得到了充分体现的。
首先,在科技革命的推动和知识经济的引导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脑力劳动者。这在两个地方反映尤其突出。一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劳动者越来越知识化,知识分子在劳动者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同先进的科学技术即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在现代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经营管理者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管理者具有生产关系体现者和生产力因素这样的两重性。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构成生产力的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只有通过经营管理者组织起来,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在生产力各种要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尤其取决于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竞争力的大小,也直接取决于经营管理者的能力。管理劳动日益重要,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面对上述新的变化,我们必须改变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只把体力劳动者看作劳动者的观点是片面的不对的,贬低经营管理劳动的观点也是片面的不对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体力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也是社会主义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都属于现代工人阶级的范畴,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丰富和扩大了工人阶级的内涵,大大改善了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如果入党条件不足以反映这些新变化,那它就是落后于时代的。
其次,“无产”不再是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标志。我国工人阶级早已成了掌握政权的阶级。把握当今时代工人阶级的内涵,特别应当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把工人阶级和“无产”划等号。在我国,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财富被创造出来。这些财富,理所当然地归人民所有。这种占有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者共同占有,一种是个人所有。随着社会向前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个人财富的积累也必然越来越多。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劳动者都不再是、也不可能是通常意义上的无产的劳动者,而是成了、或正在变成有产的劳动者。这种变化,丝毫也不违背共产党的初衷。共产党搞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目的,就是要让无产者都变成有产者,变成社会的主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而绝不是要让所有的人都变成无产者。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强调的:“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不看到这些,仍然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当作区分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阶层的标准,显然是一种过时的观念。
尤其应当注意的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由于人们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社会分工意义上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有的人今天受雇于人,明天可能会自己办企业。有的人几种角色兼而有之:既是所有者,同时又是经营者和劳动者,例如在本企业持股的工人和管理人员。有的人既在工厂做工,8小时之内是劳动者,下了班又去炒股、做买卖,8小时以外又是股东、经营者。这是社会经济发展、财富积累的必然趋势,完全符合所有制形式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发展的规律。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本身就是要逐步消除劳动者“无产”的现象,缩小劳动者与所有者的鸿沟,最终消灭两者的对立。如果对时代的变化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仍然把关于工人阶级的概念固定在传统的理解上,那就等于把党的阶级基础封闭在狭小的范围内。带着这种观念来看待入党条件问题,党的建设没有前途。
再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虽然不能将这些人员简单地列入工人阶级范畴,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他们也绝不是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这些人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和逐步壮大,成为先富起来的群体。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总体上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贡献。从这一点上说,他们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一样,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把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只会巩固、而不会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只会加强、而不会削弱党的执政地位。
因此,我们党不应对其他阶级、阶层中的优秀分子采取拒绝态度。任何人只要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就可以申请加入党的组织。对来自社会各阶层、群体中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我们党要通过培养、教育,把他们锻炼成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是我们党能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保持蓬勃向上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正确认识党员成分和党的性质的关系
有人担心,允许各不同阶层的人入党,会不会削弱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改变党的性质?对这个问题,的确有必要作出回答。
党员成分与党的性质有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的性质。党的社会成分作为党的组织状况的一个指标,有时会给党的活动带来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始终坚持把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中发展党员作为党的队伍建设的重点。这一立场,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这些人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但是,党员成分不是影响党的性质的决定因素。判断一个党的性质,最主要的是看党的纲领和路线反映什么人的利益,看它的纲领和路线是不是真正得到了贯彻执行。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反映在党的纲领、路线上,就是始终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并为实现和维护这个利益而不懈奋斗。历史表明,正是因为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作为制定党的纲领和目标的出发点,我们党才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我们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把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人民大众都团结到了自己周围,胜利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
在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我们党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提出新的阶段性目标,正确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改革和建设,并进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符合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又坚定不移地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对政治经济文化落后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真诚、艰苦的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时展的根本方向和要求。在这一纲领和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毫无疑问,今后我们党能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能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的一条,仍然要看我们能不能把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坚持下去。这个重大问题解决好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有了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这个前提,党就可以成为一个共产主义的熔炉,把各种愿意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人锻炼成为合格的共产党人。在这方面,我们党有非常成功的经验。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内农民党员占多数,但我们党并没有因此变成农民党,仍然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把那么多剥削阶级出身的人都吸收到了党内,也没有因此而改变党的性质,相反倒是把其中绝大多数人都培养成了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其奥秘在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党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路线。这条路线的实质,就是对社会各阶层的人要求入党持欢迎态度,强调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使广大党员不仅组织上入党,而且在思想上也真正入党。这就既把大批农民和其他阶级、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有效地解决了党员的数量问题,又防止了因大批农民和其他阶级、阶层的分子进入党的队伍而改变党的性质,有效地解决了质量问题。
我们党处理这个问题的经验,也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受共产国际思想的影响,“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观点最初在党内并不占上风。相反,我们党一度比较看重党员的成分和出身。这种倾向,在大革命失败后“左”倾机会主义占统治地位时期尤甚。当时“左”倾路线的代表把“党的指导机关里占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及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作为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主张“党的指导机关成分工农化,党员成分工农群众化”。到1931年王明路线统治时期,更提出了“彻底肃清地主富农师傅老板分子和一切异己分子”的口号,在组织上实行“关门主义”。这套东西,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在遵义会议确立了同志在我们党内的领导地位后,我们党才开始逐渐改变这种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召开瓦窑堡会议通过决议,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他应该大量吸收先进的工人雇农入党,造成党内的工人骨干。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一切在民族革命与土地革命中的英勇战士,都应该吸收入党,担负党在各方面的工作。”决议强调,“必须同党内发展组织中的关门主义倾向做斗争。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社会成分是应该注意到的,但不是主要的标准。”决议提出,“不从积极的战斗需要出发,而从恐惧观念出发的组织问题上的关门主义,必须澈底的击破”。至此,我们党才在党员成分和党的性质的关系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态度。
历史和今天改革开放的实践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把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各个方面的优秀分子都吸收到党内来,不但是我们党的成功历史经验,也是今天推进我们的事业的必然要求。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切忌“一轰而起”、“一拥而上”,走向另一个极端,无疑是非常重要、必须强调的。只要我们怀着对党的命运和前途的高度责任感,积极而又慎重地对待这个问题,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必将因此而更加巩固,我们的事业也必将因此而更加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