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随想

时间:2022-10-11 02:54:00

导语: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随想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关键在于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得出的具体结论。要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从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1.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不能停滞不前的。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完备着,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第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简单说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理论丰富自己的历史。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是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思想,正是在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和失误的历史经验,也总结了国际的经验,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为了胜利完成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机和充满活力的源泉。

2.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是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就是理论创新。但是并不是任何新的观点、新的思想都是对的,并不是任何“创新”都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产物。指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我们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时,都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衡量一下,并通过实践加以检验,看它们是不是正确,站得住站不住。在这个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处理好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一切否定和放弃马克思主义的言行都是错误的,都必须坚决反对。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又不拘泥于个别结论;既珍惜已有的成果和经验,又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坚持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最好的坚持。1959年,同志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强调,“老祖宗不能丢”,但要用“新内容、新思想、新语言”,写出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因此,在研究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不能象有些人那样对待理论持形而上学的态度,陷入“非此即彼”的片面性,一强调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就错误地认为是不要“老祖宗”了;一强调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就错误地认为是要改变党的性质;一强调党的最低纲领,就错误地认为是不要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了,等等。

当然,与时俱进绝不是消极地随波逐流,也不是被动地人云亦云。与时俱进的“时”是什么?是“时代”和“时势”,而不是“时尚”和“时髦”。我们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根本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对我们前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给予符合实际的科学回答。当今世界同过去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面临着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和新任务,与马克思恩格斯时代、与列宁时代、与时代的情形不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但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根据当时情况提出的一些具体的论断和结论,不可能为解决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都提供现成的答案。因此,如果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么马克思主义就会转变成自己的对立物。列宁曾经讽刺那种做每一件事、说每一句话都要到马克思那里去寻找依据的人,简直同盲人依靠拨杆一样可怜可笑。恩格斯说得非常明确:“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实践第一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要坚持实践第一、在实践的检验和推动中发展理论、创造理论。历史表明,离开实践谈马克思主义,就会犯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实践是一个生动发展、永无止境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观察世界,进行理论创新,不是坐而论道,一定要落实到更好地指导实践上来,落实到发展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现和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最终是使我们的理论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如果我们不根据变化了的时代条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就不可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也就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相反还会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历史已经证明:“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如何进行创新?历史有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一条是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坐在书斋里,靠苦思冥想,靠逻辑演绎,纸上谈兵,搞出一些所谓“新说法”;另一条是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经验,用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疑,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惟一正确的思想路线。因为理论的创新不是无中生有,只能来自实践,是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创新由实践赋予动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理论创新的源泉在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所提出的理论才可能是正确的、科学的。列宁曾深刻指出:“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而不能把过去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不加分析地照搬套用来解决当前发生的新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认真学习的,但是必须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实践推动理论不断创新,理论又指导实践进一步发展。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这些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拓新视野、认识新情况、掌握新本领、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用站在时代前列、反映时代要求、引领时代潮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奥秘所在。

今天的中国不仅处于一个创造历史奇迹的时代,同时也是创新理论的时代。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标志性理论成果,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新贡献,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在当代中国,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就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

第一,要充分发挥理论对于实践的能动作用,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当前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正确处理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的辩证关系,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成果,只有通过解放思想才能理解和掌握。同样,只有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达到新的思想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成果才能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精神力量才能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解放思想的体现与成果,又是统一全党同志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统一思想,自觉地把思想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把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对“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明确而坚定的认识,自觉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二,要认真研究和解决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地回答现实生活中提出的重大问题。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科学方法论。看我们是否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键看是否能运用它来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解决的问题越多,就运用得越好。如果理论上说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最后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那就不是真正的坚持。

坚持马克思主义,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中来落实,坚决避免同志曾经批评过的那种“无实事求是之心,有哗众取宠之意”的轻浮态度。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研究解决当代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国情的变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正如十六大报告所说的:“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新情况新挑战层出不穷,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不可漠视。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而且关系到我们在新世纪能否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方面,理论工作者应自觉站在时代高度,立足理论前沿,尊重理论研究的规律,体现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进行理论概括,从人民群众伟大创造中进行理论提炼,努力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说服力的理论成果,在推动实践发展中实现理论的发展,创造理论的繁荣。邓小平同志曾经满怀信心地指出:“深入研究是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且作出重大指导意义的答案,这将是我们思想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对思想旗帜的真正高举。”

第三,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风,自觉担负起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归根到底就是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一定要牢记党和国家新世纪的奋斗目标,集中力量解决好关系经济建设和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用发展着的新思路,实现发展的新突破。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努力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无论是想什么问题,做什么决策,干什么事情,都要认真检查一下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看是不是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是不是始终着眼于大多数群众、使最广大群众得到实惠,努力做到知与行相统一,认识和实践相一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国家走向富强、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时代。伟大的时代需要与时俱进的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推动时代的前进。新的世纪、新的起点、新的任务,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任重而道远,应当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