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式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2 17:09: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竞赛式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竞赛培训式教学方法在眼科教学的应用
[摘要]如何提高眼科研究生眼科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临床诊疗思维能力、临床科研课题设计能力和临床手术技能是眼科研究生教学中需要探索的重要内容,作者坚持以临床技能竞赛为契机,通过对技能竞赛带教的摸索,将技能竞赛的训练方法改良后应用于研究生教学,形成一套适用于眼科研究生临床教学的方法。作者通过回顾分析临床工作中对研究生的临床技能竞赛培训实践,总结了研究生临床技能竞赛教学中眼科培训内容、方法及应用,以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眼科学;教学方法;临床技能竞赛
研究生教学是教学医院临床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学习效果和临床技能水平。如何发挥教学作用,通过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方向[1-2]。作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眼科,科室每年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多名。如何使研究生尽快掌握眼科临床技能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一直是眼科临床教学探索的方向。本院眼科历来十分重视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并在多年的临床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近年来,科室摸索建立了一种新颖、成效显著的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以举行临床技能竞赛为载体,促进研究生临床技能提升的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动员所有研究生参与临床技能比赛,加强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赛促学,全面加强眼科研究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这种教学方法在科室已初现教学成果,科室派出的研究生在全国医科院校研究生院联盟2019年度研究生眼科学临床能力大赛中以初赛第一和决赛第一的成绩荣获特等奖。全国医科院校研究生院联盟研究生眼科学临床能力大赛代表了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竞赛的最高水平,包括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在内全国33所知名医科院校130多名优秀眼科研究生代表参加,其考核范围几乎涵盖眼科诊疗的各个方面,包括临床科研课题设计、显微手术技能、临床病例汇报和科普作品等多项内容,考核了研究生的理论知识、临床手术操作技能。全国医科院校研究生院联盟研究生眼科学临床能力大赛深入贯彻了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改革,强化医学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为高校间交流教学经验、评价教学成果提供了机会[3]。以往在其他学科中也有报道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对临床技能教学的促进作用[4],但少见有关眼科的相关报道。通过科室的临床教学应用探索,发现竞赛培训式教学方法可以显著提升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现报道如下。
1竞赛培训式教学方法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1竞赛培训式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为备战竞赛,平时在每天早上交班前开展眼科理论学习,对眼科常见病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每周四另开展专题小讲座,让学生对每种疾病的诊疗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备战理论竞赛,不同亚专业老师对各专业分别进行系统性讲解和考核。通过竞赛培训式教学方法,使研究生在短期内迅速掌握眼科常见病的理论知识。制定竞赛考核指标和考核流程,利用“问卷星”进行每周理论测试[5],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1.2竞赛培训式教学方法在临床手术技能培训中应用。完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硬件建设,眼科Wetlab实践培训基地设有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眼底检查模型、泪道冲洗模型、手术显微镜、显微器械等,可供学生进行眼外伤的清创缝合、角膜移植、小梁切除术、虹膜周切术和白内障摘除等手术操作。本院眼科亚专业大体分为白内障、角膜病、青光眼、眼底病和眼整形眼眶病,需要各专业组老师进行系统培训。在临床技能比赛前,要对研究生进行各亚专业基本手术操作的培训。首先,各亚专业老师组织学生分批(10名)在Wetlab训练前进行手术录像观摩,并由带教老师讲解手术过程和手术技巧。组织研究生分批在临床上观看各亚专业老师的手术过程,并在术中进行带教讲解。最后,研究生利用猪眼球在培训中心进行自主训练。制定竞赛考核指标和考核流程。考核眼科基本操作,包括研究生对临床患者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三面镜和泪道冲洗操作。考核眼科基本手术操作,包括研究生在猪眼上对眼外伤的清创缝合、角膜移植、小梁切除术、虹膜周切术和白内障摘除等常规手术操作。通过参加院系举办年度临床手术技能操作比赛,研究生可以快速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并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对临床患者进行手术操作,大大缩短其学习曲线,减少手术风险的发生[6]。1.3竞赛培训式教学方法在培养临床诊疗思维中的应用。临床诊疗思维是指临床医生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利用所获得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用一定的思维方法来分析、综合疾病的各个方面,最后达到正确诊治疾病的理性思维过程[7]。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对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误诊[8]。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保证,而有效的临床带教方式,可以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9]。本院以临床技能竞赛为契机,考核了研究生对临床案例的分析解决能力。眼科某些疾病虽然症状在眼部,但是根本病因在全身,所以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例如对于葡萄膜炎患者,让研究生作为首诊医生,思考需要问哪些病史,做哪些检查,跟哪些类型的葡萄膜炎进行鉴别,从而启发学生的临床思维;对摔倒后导致眼外伤的患者,患者自诉有头晕、无力症状,告知研究生需要先排除头部出血可能,再进行眼部清创缝合,分清轻重缓急。通过竞赛考核研究生对临床病历的分析,能提高研究生的诊疗思维。1.4竞赛培训式教学方法在提升医学生团队意识中的应用。临床诊治工作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需要医生团队和医护团队的团结密切配合。竞赛以团队的形式参赛,每队4人,竞赛不仅考核个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考核团队协作能力。竞赛中某些环节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发挥团队的最高水平。在眼科的平时手术中,只有主刀和助手协调一致,才可以使手术顺利进行。研究生只有在平时的临床学习中养成了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可以更有效地与同事进行分工合作,快速准确地救治患者。1.5竞赛培训式教学方法在提升医学生沟通能力和培养人文精神中的应用研究生中不仅需要学习精湛的医术,还需要学习与患者开展有效流畅的沟通[10]。临床工作中,很多医疗纠纷大多是由于医患沟通不足导致,有效的医患沟通可以增强患者对医生工作的理解和信任,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所以医学职业的特殊性和崇高性要求医生具有人文关怀精神”[11],而目前医学院校中的医学人文教育尚普遍欠缺[12]。科室在进行眼科临床技能考核中,注重对学生沟通和人文关怀的考核。研究生不能埋头只是完成操作,还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临床带教老师在眼科教学中也注重研究生沟通能力的培训和人文知识的传授。例如,在进行眼压检查时,告知患者有气流冲出时不要惊慌,气流不会对眼球有影响;眼科患者大多视力不好,平时要嘱咐患者走路小心一点;对患者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时,用手挡住裂隙灯显微镜的额架,防止碰到患者眼睛。研究生在日常临床工作中,也要注重对患者的说话态度和人文关怀,常与患者换位思考,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操作时动作尽量轻柔,减轻患者痛苦,操作后向患者讲解相关注意事项。
2小结
高校艺术教育方法探讨
摘要:教学实践是高等教育中考察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实现理论内容升华为实践操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实践的方法包含两个方面,项目式和竞赛式,两种教学实践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也同时存在随机性和不规范性。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项目式和竞赛式设计教学实践现状,结合项目式和竞赛式案例教学案例分析,尝试分析项目式和竞赛式教学的利弊,为高校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竞赛式教学;利弊分析
1项目式设计与竞赛式设计教学实践现状
项目式教学和竞赛式教学是根据课程内容将对应的社会项目任务或者竞赛项目融入到课程当中,放在理论教学完成之后,让学生通过项目实践和竞赛,将理论部分所学习的内容应用在实践操作中,从而锻炼专业技能,教师能够通过学生的项目成果和比赛结果来判断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内容、方法的可行性。1.1项目式设计教学实践现状。项目式设计教学目前在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都有所实践,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个别差异性,整个实践过程不够完整,随意性较强,教师自主性影响学生对项目的理解与判断。首先,从教学培养上看,高校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性和专业的前瞻性,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吸收专业理论知识,一方面掌握专业技能,能够生存于社会而引领于时展,这一点是要有别于技术性专科院校的。在设计各专业,项目式教学实践十分突出,但突出的教学方式并不意味着是一种成熟的教学方式,教学实践内容是根据任课教师自行制定的,教学培养没有统一标准,学生技能层次差异大。虽然没有绝对理想和统一的教学模式,但不可否定,大多数高校都在积极的探索项目式实践模式进行设计教育,以应对社会需求和环境变化。1.2竞赛式设计教学实践现状。竞赛式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组织竞赛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竞赛式教学法组织实施的关键在于立足学生的需要,激发竞赛动机,促成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1]竞赛式设计教学,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应用的概率高于项目式设计教学,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竞赛式设计作为教学实践的重要部分,使学生能够通过比赛过程产生竞争意识,从而带动学生更加深入探索专业技能的未知领域,提高学习意识有较大的帮助。但竞赛式教学模式发展到至今,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竞赛项目较多,教师在制定竞赛任务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随机性,对锻炼学生能否达到最佳效果必然有所怀疑,因此怎样的竞赛任务是符合教学要求的,值得探讨。
2项目式设计与竞赛式设计教学实践利弊分析
2.1优势分析。项目式教学需要把握实践原则,相对标准化和规范化,项目式教学实践的优势在于,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安排社会项目交给学生完成,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逐步适应社会需求。下面通过案例分析来探讨项目式教学实践的优势,比如VI设计课程,此课程划分为两部分教学计划,一部分是理论教学,一部分是实习教学,两个部分各占一半的学时,在实习教学部分教师采用了项目式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某跨国旅游项目公司的VI手册设计全套,要求学生从该公司旅游项目的整体性出发。系统的整体性思维主张从一个系统整体角度出发,着眼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从整体上去认识局部,再综合到整体,这是分析和考察事物的一个基本方法。[2]分析跨国旅游公司的公司经营项目,收集材料,并提取与旅游相关的元素,应用于标志设计中,在此次项目完成后,经由该公司审核后,采用了其中两名学生的设计作品作为前期设计稿(如图1)。竞赛式教学实践的优势在于竞赛任务的数量较多,针对的比赛对象较为广泛,有针对学生的,有针对专业设计人员的,更多的是没有任何限制条件的,取材相对于项目设计比较容易,下面分析一个VI设计的竞赛式教学实践的案例,在实习教学阶段,教师采用竞赛式设计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教师确定了竞赛任务,某历史建筑博物馆的标志设计,从博物馆的背景资料中可以找到两个关键词“历史”和“建筑”,从这两个词出发,寻找视觉元素,该比赛针对的是大众,范围非常广,因此,夺得头筹十分困难,但学生最终的设计作品从设计结构和设计寓意上都有极大的进步(如图2)。2.2劣势分析。项目式和竞赛式教学实践都有其弊端,项目式教学实践虽然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但项目的取材比较竞赛式来说较为困难,随机性较强,项目大小不一,项目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符合程度较低,不能够保证在每一次教学中都能有符合要求的项目;竞赛式教学实践,虽然取材容易,但相对于项目设计来说,社会要求较低,尤其是针对学生的比赛,设计作品会有所宽容,对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作用略小,同时无法适应社会要求,因此两种方式应用在教学中目前还尚未成熟。
园林设计类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是当前转型期的地方民办型院校的人才培养之道。针对该类院校原有园林设计类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总体框架、培养方向、课程门类、课程体系等方面重塑课程结构,并尝试将PBL(Problem-BasedLearning)问题导向法运用于规划设计的样本课程中,更新以问题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促进课程内容实用化、教学过程实战化,培养“易上手、后劲足”的专业人才,从而使学生的就业率得到提升,就业质量得到改善。
【关键词】就业导向;园林设计类;课程体系;PBL教学法
1就业导向下的新型人才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已接近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经济转型与调整,地方型民办院校的就业形势逐渐严峻,“实用、好用、能用”已成为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重要标准[1]。同时,在当前独立学院“转设”背景下,该类民办院校(以下以湛江科技学院为例)既面临脱离主校,完全依靠自身办学发展的压力;同时还须面对本科教育职业化转型对培养模式、教学条件、师资建设等问题的冲击。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充分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发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应用型人才是该类型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2]。园林设计类课程作为园林专业的核心版块,其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具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能力,能独立完成城市居住区、城市公园、风景旅游区等各类城市绿地的景观方案设计,从而参与解决城市问题,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但该类课程在Z校旧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模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不够,教学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基于此问题,利用新版培养方案的编制契机,重塑园林设计类课程体系,并尝试运用PBL问题导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模式更新。
2原有课程体系的局限
2.1课程门数与学时不足
市场营销调研体验式教学研究
摘要: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文章以《市场营销调研》课程为研究对象,探索项目体验式教学在课堂授课渠道、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渠道、专业实习基地平台校企合作项目渠道的多渠道应用实施方案,总结了方案实施的意义,并指出实施多渠道项目体验式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多渠道;项目体验式教学;市场营销调研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数据覆盖的环境下,企业迫切需要能实施高水平市场分析的应用型人才,市场调研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分析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市场营销调研》课程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门应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然而在目前现有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多地接受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而缺乏实践操作应用的机会,同时单一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欠佳,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018年9月,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指出:健全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培养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因此,实施多渠道项目体验式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市场营销调研》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动手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多渠道项目体验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调研》课程中的实施方案
多渠道项目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讲授市场营销调研理论知识的同时,组织、策划和实施体验整套调研项目,以学生参与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以课堂授课为基点,借助专业特色实习基地平台,参与全国性技能大赛,多渠道全方位提升学生市场调研的综合应用研究能力。多渠道项目体验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调研》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方案如图1所示。(一)课堂授课渠道中的项目体验式教学。《市场营销调研》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明确调研选题、确定调研计划、设计调查问卷、实施现场调研、数据整理分析、编撰调研报告这几个模块。在传统的课堂理论授课中,学生只能了解各模块的内容,难以体会具体的实际操作,更别提各模块之间知识系统化的融会贯通,而使用项目体验式教学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任务中来,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能所用。在课程开始之初实施分组,让6-8位学生组成项目组,在教师具体讲授市场营销调研相关理论模块的同时,各项目组同步实践体验完成整个市场营销调研过程,具体的项目体验式教学过程如下:1.明确调研选题在选题阶段,项目组依据各自的兴趣点自主选择调研选题,在搜集、整理和分析二手数据的基础上,学习识别区分现象,明确具体的调研目标和假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把握选题的价值和意义,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真正锻炼学生二手数据的搜集和整理能力、诊断营销问题的能力。2.制定调研计划在制定调研计划阶段,项目组需要在各自选题的基础上,依据已经明确的调研目标和信息需求,制定一个整体的调研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体验如何在宏观上把握一个项目的整个调研过程,体会具体实施一个项目之前制定计划的重要性。3.设计调查问卷在设计调查问卷阶段,项目组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设定问题和测量方式、确定问卷结构布局和评估问卷、预调查。教师需要帮助项目组把控问卷的质量,便于各项目后期数据分析和调查报告撰写的顺利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真正参与设计问卷,从而真正掌握问卷设计的流程和技巧。4.实施现场调研在现场调研阶段,项目组可以自主使用市场调研中常用的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教师需要帮助解决在问卷发放的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体会访谈过程中有效沟通的技巧。5.数据整理分析在数据整理分析阶段,学生需要针对项目组收集的问卷在教师的帮助下,使用相关的数据处理软件,实施整个的数据处理过程,通过软件处理,不仅仅可以获得简单的描述性统计信息,还可以探索检验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获得感和成就感。6.编撰调研报告在调查报告编撰阶段,各项目组将之前获得的数据结果,用文字和语言有效地传递出来,赋予数据以意义,从而完成前期的设定的调研目标,并且学习如何用最佳的方式展示和汇报。因此,通过课堂授课渠道的项目体验式学习,学生可以充分掌握市场营销调研的基本技能。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二)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渠道的项目体验式教学。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是大学生思维能力实战化训练的有效途径,为大学生展示创新能力和成果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因此,市场营销调研的各项技能需要在实践应用中才能有所提升,学生应该配合参与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在比赛中有效运用所学习的方法,提高调研能力,展现学习成果。通过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渠道的项目体验式学习,可以引导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提高他们的组织、策划、调查实施和数据处理与分析等专业实战能力,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市场敏锐度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比赛,学生在与兄弟院校的专业技能较量与交流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市场营销调研的综合运用能力。(三)专业实习基地渠道的项目体验式教学《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提升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广泛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逐步扩大参与企业范围和领域。通过课程渠道和比赛渠道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市场调研的具体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和技能如何在企业中实际运用并为企业创造价值,也是《市场营销调研》课程教学中的难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都在倡导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尤其是应用型专业。校企合作与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和专业见习都不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是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是一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时常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调研课题,企业也十分乐于与高校合作,帮助其解决问题。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专业实习基地实习的机会,实现此类合作。通过专业实习渠道的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真实参与企业的市场分析决策,在市场动态竞争中进一步检验其市场调研的综合应用和分析能力。
二、多渠道项目体验式教学实施的意义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建筑设计研究
摘要:《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的基础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既要给学生讲授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还需要指导学生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建筑类型的设计。本教改尝试在授课环节中增加启发式教学手法授课,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授鱼”变主动“捕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有所“学”。
关键词:建筑设计,翻转课堂,开放式教学
二年级设计课程在五年制建筑学教育中,属于比较特殊的地位。如果说一年级的课程是基础训练,那么,二年级课程设计则起到承前启后的连接,它更是为每一位学生打开设计之门的一把钥匙。对于学生而言,建筑设计(一)、(二)是他们开始学习专业课的起步阶段。此时,与建筑设计相关的课程也刚刚开始,对建筑设计的了解也极其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展教学工作便成为教师们常常探讨的问题。
1课程教学现状
传统建筑学的讲授课与其他专业并无太大差别,都是以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为主。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备课与任务书的准备工作是旁人无法看到、参与的过程。在几年的授课过程中,渐渐感到了这种传统模式的弊端:学生在前期的知识储备工作没有做好,对教学的目的了解亦不会深刻。长久如此会导致学生与教师间互动不足,且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不够。而现阶段是信息化教学的时代,“互联网+”、“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热门话题充斥着整个社会,学生被各种媒体所宣传的信息吸引。与此同时,建筑教育界也在反思如何在信息化时代做出更能够体现培养职业建筑师的建筑教学课程改革。在去年的“全国高等教学学术研讨会”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就以“建筑教育的多元与开放”为大背景,研究讨论了多元化背景下建筑学的教育。提出了培养学生能力而非只是完成课程作业的要求。各大院校在近些年来更是具有自我探索的精神,“导师制”、“体验式”、“研究性”等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在此种背景之下,对我校现有的建筑学本科教育方面有所思考:传统的“教——学”课堂已渐渐不能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新信息的渴求,为了让教师与学生从“被绑架”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我们大二设计课在近三年的教学授课环节中,也逐渐呈现出多元性和探索性的探求。我们探索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开放式教学”的教育机制,旨在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主动研究的能力。
2教学改革措施
财产保险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研究
摘要:技术进步和疫情防控进一步催生课堂改革,在各大高校积极进行“金课”建设的大背景下,为适应高校教育改革的趋势,哈尔滨金融学院《财产保险》课程积极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该文从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入手,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截取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从教学目标设定进行情景模拟教学、学生自主线上学习、课后答疑、学课竞赛等方面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和实践,认为混合式教学过程可以实现现代化控制、教学内容更加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教学效果更加优质。
关键词:金课;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财产保险
2013年以来国家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产物[1],为教师提供了一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18年教育部提出了“金课”的概念,对高校本科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目的是重视课程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技术进步与疫情防控进一步催生课堂变革,各地高校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打造“金课”成为一线教师们努力奋斗的目标。《财产保险》课程是保险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哈尔滨金融学院开设该课程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线下教学时期该校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绩。从2020年疫情发生至今,该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最初的线上教学到如今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不断地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碰到了很多问题。该文通过分析“金课”的教学标准,针对该校《财产保险》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问题,探讨混合式教学的整体设计,以提升保险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1混合式金课的教学要求
2018年6月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针对“水课”首次提出了“金课”的概念。所谓“水课”,就是低阶性、陈旧性和不用心的课,简单讲就是老师不用心教,学生也不用心学的课程。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已经写入了教育部的文件,什么是金课?金课的类型有哪些?吴岩司长给出了的金课标准是“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金课可以分为线下类、线上类、混合类、虚拟仿真类和实践类这五大类。这就要求教师群体要重视课程质量,将前沿的学科知识和思想融合到教学中,根据教学实践提升课堂的教学难度,将理论和实践进行高度融合,提高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其重点是放到课程设计中,通过充分的备课和教学设计,活跃课堂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努力打造“金课”。混合式教学综合了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势,为大学生高阶性学习提供了全过程、全方位的支撑。在线下教学存在“满堂灌”、学生学习被动缺乏创新性、课时受限等的缺点,线上授课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监督管理,教学效果不理想。混合式教学突破了单纯采用线上或线下教学的局限,旨在最大程度继承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势,将以往相互独立的线上与线下教学融合发展成为一种能够促进大学生发生有意义学习的新型教学方式[2]。根据这个标准要求,该校教师对《财产保险》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不断进行调整,考虑到线上教学的不足,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利用翻转课堂等授课方法,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教学形式逐渐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过程也充满探究性和个性化;在授课内容方面,该校教师不断调整《财产保险》的课程思政的授课内容,将最新的热点话题等内容引入课堂,不断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性和时代性的授课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听,开始热衷于用专业思维学习分析解决学科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课程的考核也不再是单纯的期末一张卷,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期末考试的内容也不再是简单地背一背、记一记就能简单过关,而是侧重于综合素质的考核,课程学习有了一定的难度。
2《财产保险》课程思政混合式金课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教案:《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竞赛式教学的探索
佛山市荣山中学黄一波
楔子
美国著名的行为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习最好的激发就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所以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他们主动学习,并从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感。”
从事语文教学的数年中,我越来越明显的感觉到: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于是,我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探索兴趣教学这方面上来。近几年,我一直坚持实行并不断改进了一套“竞赛式教学”的方案,且获得了可喜的成效。
对话式教学在初中作文教学的应用
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景物和人物描写的方法。人物描写包括对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等的描写,描写这些特征能表现人物的特点。本文将详细讲述对话式教学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总结出几个具体的教学策略,供同仁参考。对话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而言,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更具有平等性和民主性。这让初中阶段的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教学内容,且还能通过沟通交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思维意识。
一、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任何认知活动都以情景为基础,这就意味着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能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在对话式初中作文教学中创设一个情境,能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清楚的知识体系,从而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记忆,并且还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根本上认识到写作的意义。除此之外,情境教学还能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从而引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更好地投入写作。话题是对话教学的核心,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注意根据话题设计教学情景。首先,必须要使教学话题贴近生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话题,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另外,话题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通过创新的话题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方式。在创设情境时,还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使教学情境更具感染力。例如,在《背影》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情境设定为“家庭”,使学生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进而通过学习进一步把握文中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当学生融入教学情境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文中能体现父爱的细节有哪些?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一方面能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把握文章感情的基调并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与兴趣,为更深层次的作文教学打下基础。
二、对话讨论教学,提高学生主动性
在学生完全融入到教师构建的教学情境中后,对话式作文教学就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即让学生之间讨论对话,并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来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因此,进入讨论学习环节后,教师应该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且鼓励学生谈谈对写作的认识和看法,在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也要注意引导其他学生思考,将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进行比较,做到取长补短。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虽然不是课堂主体,但为了确保教学的效率,教师应牢牢把控课堂的节奏,在必要的时候给学生适当的引导和提醒,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确保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童年的朋友》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再进行小组间的对话讨论。在设计讨论话题时,可以围绕“童年”和“朋友”这两个主题展开。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童年的记忆是美好的,因此,在讨论“童年”这个话题时,学生会感到有话可说,从而融入到课堂当中。而“朋友”是人在每个阶段都不可或缺的,不同人生阶段对朋友的认识和要求也不一样,因此,还可以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童年的朋友”这一话题。在学生发表观点时,教师不能干预,可以适当点拨,让学生用更优美的语言和更严谨的逻辑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课后教学评论,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实行师生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在老师主导作用下,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初中音乐教学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其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音乐的力量,老师和学生相互探讨歌曲、音乐家等等,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如中国红歌,不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当下都有学习和探讨的必要,赞扬、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对于刚刚成长发育还没有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中生有很深的影响力。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不同风格的音乐都会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初中音乐老师要依据学生的个性需求,让学生提前准备自己感兴趣的歌曲,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真正领会了歌曲的精神后再学习如何发声、演唱,老师和学生才真正达到互动,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不仅满足了素质教育要求的面向全体学生,而且注重在老师主导作用下,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满足音乐的要求
音乐自古就有,如古代人们伐木时喊得号子,有韵律、节奏是原始的音乐。自从音乐纳入教学以来,也是学生们喜爱的课程之一,这是由音乐自身的特点决定的。音乐是通过声音表现想象,是人的情感的表达和交流,正如音乐史家安勃罗斯所说“音乐是心灵状态下的最伟大的绘画”。初中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正是基于音乐需要交流的特点,“一千个人的笔下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成长环境、知识背景等等的不同,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在教学中老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充分表达,然后说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师生互动满足了音乐的要求,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对初中音乐师生互动教学的几点建议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
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探究”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在于“问题的创设”,教师如何创设出既贴合教学大纲,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成为探究式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生活实际,以具体的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1.收集生活原型。从心理特征上看,小学生处于感性认知大于理性认知的年龄,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原型相结合,才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究欲”。在小数乘整数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小数的案例,使学生对小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再回到课堂上进行探究,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教室中的小数”,量一量书本有多厚、课桌有多高等。
2.巧妙设置悬念。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引入探究的“殿堂”。例如:在传统的课堂案例教学中“西瓜每千克0.8元,买3千克。需要多少元?你能算出0.8×3等于多少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这样的教学流程,虽然符合教材的安排,但是实际上并不利于学生探究动机的养成。在教学这一案例时,教师可将其改造为“西瓜每千克0.8元,你带了3元钱买西瓜,能买多少西瓜呢?”通过这样的问题,使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比直接的问学生“0.8×3等于多少”更有效果。
3.利用学生的错误和反思。逻辑性、系统性是数学知识具有的鲜明特点。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形成是在其进行意义建构的基础上进行的。”要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必须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放在首位。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学生的“纠错”能力,进行反思式探究教学。教师要善于“创造错误”,并且能够主动让学生“尝试错误”,从而最终纠正错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意义建构。例如:教师列式让学生找出列式过程中的错误。又如:小明和爸爸去春游,现在爸爸的汽车油箱中有25千克汽油,每千克汽油可供汽车行驶6.8千米,春游的地点离家有200千米,春游结束后,中间没有加油站,小明和爸爸一起开车顺利到家了。让学生自己找出这个事件中的错误,教师不要急着对学生公布“标准答案”,而要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对事件进行主动纠错,最终在自主探究中得到:6.8×25=170,170千米<200千米,“小明和爸爸根本无法顺利到家”的结论。在整个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反思,圆满地创设了探究式的教学情境。
二、拓展探究方法,使学生“会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