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小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0 06:16: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经济学小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微观经济学教学论文
1.教材的选用
《微观经济学》教材有很多,如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斯蒂格利茨和沃尔什合著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梁小民编写的《西方经济学教程》。对于学生来说,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实用性是很重要的。经济学是一套连贯的理论,如果教材难度过大,学生就不易接受,真正学到的知识就少。在国外的教学中,很多课程没有固定教材,教师上课也并不依据某一本教材,而是列出一长串参考书供学生阅读,而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强调以教材为本。可是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很少融入案例或新闻摘要,根据我国国情,我们在指定教材的同时,还应在讲课之前为学生精心选择教学参考书目。这些参考书目包括经济学经典教材、经典著作、经典论文,有价值的期刊和经济学学习网站。国外学者,特别是美国大学教师编写的教材案例比较丰富,可惜是取材于国外的经济现实,有些在中国课堂中并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还需要大量收集经济学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这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培养经管类专业人才的第一步。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很丰富,但也很抽象、深奥、难懂,学生难于消化,特别是要用高等数学的知识证明和推导经济理论,使很多学生普遍感到经济学难学。要做好教学,就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培养其专业兴趣,多传授实用性强的知识,最终使经济学原理“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将微观经济理论学习过程中的抽象、难于理解的问题,变为具体和简单。
首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在对教材进行整理、归纳后,借助国内外最新的教学内容、精彩片段等,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需要将图、表和数学都作为其基本工具,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后,可以节约出大量的课堂时间,这对教学内容的完成将更有利;同时教会学生看图表、做图表对学习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非常重要,尤其需要教会学生如何看图、如何作图。“一图胜千言”--解释经济现象时,有时用图来说明要远远好于语言的罗列。
第二,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环节也早被提出,敢于提问才能敢于批判、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因为,正确的提问代表着创新的方向,没有正确的方向也就没有创新成果。从学习活动方式来看,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仅限于“预习、听课、复习”之中,他们在相当程度上“懒于思考、缺乏问题意识”。这种学习状态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可以考虑将课堂实验的方法引入《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来。形成师生互动,老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的信息双向交流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主动的知识探询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教师也可以发现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了解学生的需求,做到因人施教。
林业投资类教学模式分析
一、我校“投资经济学”课程的沿革与现状
1991年,我校开始给计划统计专业本科生开设“基本建设经济学”课程,该课在许多高等财经院校被作为专业必修课,它是以国民经济固定资产建设为对象,研究基本建设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后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原来的“基本建设经济学”演变为“投资经济学”,原设有基本建设经济专业的高校也将该专业改为投资经济专业。投资经济学,亦称投资学,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经济学科,以投资领域为研究客体,探求投资运动规律及其管理原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投资体制的建立与改革、投资筹集与资金融通、投资从分配到回收的运动过程、投资决策、投资经济效益及投资宏观调控。1993年,我校也将“基本建设经济学”课程变更为“投资经济学”课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后,为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1994年我国在财税、金融、外贸、投资等领域都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些改革对长期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经济理论、人们的观念、利益关系等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这种条件下,我国投资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投资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随之拓宽,不仅研究宏观投资和微观投资,还研究金融间接投资和国际投资。
这些年来,我校紧跟投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变化,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该课程进行改革与完善。第一,选择最新和最适宜的教材,并根据需要补充相关内容,介绍林业投资领域的研究成果,使学生在掌握投资基本理论的同时,了解林业投资领域的动态;第二,注重案例教学,在学习微观投资部分时,以讲解和分析案例为主,而且注重选取林业项目案例,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技能;第三,进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进,通过做习题、写论文和开展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动手能力。当然,这门课在我校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投资经济学”在林业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子?林业行业极具特色,一般投资理论和方法难以涵盖,尤其是今天面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严峻挑战,林业投资领域出现了很多亚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具有林业特色的林业投资经济学;其次是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落后局面,严重地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儿年来教学实践积累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我们开始了对林业投资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工作。
二、林业投资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一)课程教学体系的结构
课程体系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大纲以及教案构成的一个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原则,结合教材和具体的教学对象所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边协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和学的效果既不是单纯看教师“教”得如何,也不是单纯看学生“学”得如何,而主要是看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各自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思想认识、知识积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变化决不是在一节课或几节课的教学活动中能反映出来的,而是体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可见,一门课程的教学体系是否完整对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论文
1.教材的选用
《微观经济学》教材有很多,如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斯蒂格利茨和沃尔什合著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梁小民编写的《西方经济学教程》。对于学生来说,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实用性是很重要的。经济学是一套连贯的理论,如果教材难度过大,学生就不易接受,真正学到的知识就少。在国外的教学中,很多课程没有固定教材,教师上课也并不依据某一本教材,而是列出一长串参考书供学生阅读,而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强调以教材为本。可是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很少融入案例或新闻摘要,根据我国国情,我们在指定教材的同时,还应在讲课之前为学生精心选择教学参考书目。这些参考书目包括经济学经典教材、经典著作、经典论文,有价值的期刊和经济学学习网站。国外学者,特别是美国大学教师编写的教材案例比较丰富,可惜是取材于国外的经济现实,有些在中国课堂中并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还需要大量收集经济学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这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培养经管类专业人才的第一步。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很丰富,但也很抽象、深奥、难懂,学生难于消化,特别是要用高等数学的知识证明和推导经济理论,使很多学生普遍感到经济学难学。要做好教学,就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培养其专业兴趣,多传授实用性强的知识,最终使经济学原理“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将微观经济理论学习过程中的抽象、难于理解的问题,变为具体和简单。
首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在对教材进行整理、归纳后,借助国内外最新的教学内容、精彩片段等,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需要将图、表和数学都作为其基本工具,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后,可以节约出大量的课堂时间,这对教学内容的完成将更有利;同时教会学生看图表、做图表对学习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非常重要,尤其需要教会学生如何看图、如何作图。“一图胜千言”--解释经济现象时,有时用图来说明要远远好于语言的罗列。第二,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环节也早被提出,敢于提问才能敢于批判、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因为,正确的提问代表着创新的方向,没有正确的方向也就没有创新成果。从学习活动方式来看,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仅限于“预习、听课、复习”之中,他们在相当程度上“懒于思考、缺乏问题意识”。这种学习状态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可以考虑将课堂实验的方法引入《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来。形成师生互动,老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的信息双向交流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主动的知识探询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教师也可以发现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了解学生的需求,做到因人施教。
第三,加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在现代教育领域已被广泛使用,我们不仅要加强对西方经济社会的研究,揭示西方国家的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企业组织与管理等的新变化,还要加强对我国经济实践的研究;通过大量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让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原理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所有人都生活在经济社会之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和经济有联系。西方经济学原理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人们生活、理财的可靠指南。
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研究
摘要: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阶段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成绩的综合评价之最后一步,虽然各个高校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和系统等监管控制措施,但多年来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普遍的粗制滥造、无创新性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背后有其“两难”的原因。本文以国贸专业为例,从课程管理的角度,通过对毕业论文环节前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方法、管理模式和考核体系的改革,对高校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进行质量控制研究,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课程管理;国贸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控制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在本科四年的专业教育基础之上针对某一课题进行系统、科学有创建性的研究结果,体现了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在教学质量管理、教育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目标和成果。然而,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多年来一直存在质量粗制滥造,抄袭成风的情况,学生老师均疲于应付,都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蒙混过关”的心理无处不在,这显然和国家和教育部培养高素质应用化人才的初衷相违背。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学生难写、老师难教”的现状、完成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通过教学实践和现实情况,思考和尝试将原本集中于最后一个或者两个学期的毕业论文指导和学习工作延伸至大学四年尤其是专业课伊始的课程教学管理中,通过课程教学逐步潜移默化地将毕业论文写作和设计等融入学生日常学习中,使得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掌握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方法,保证最终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立足于本校实际情况,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管理的角度,通过对毕业论文环节前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方法、管理模式和考核体系的改革,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质量控制研究。以期解决本科生在毕业阶段由于时间冲突导致写作时间不足、胡乱拼凑抄袭、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问题,通过教学课程改革和体系建设,使得学生能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扎实掌握基本专业原理和方法,培养专业技能,训练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撰写出质量较高的本科毕业论文。
一专业课程设置
主要从专业课程设置层面,通过对相关专业课程进行内容设计,将本科毕业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对毕业论文具有一定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主要通过对国贸前沿文献阅读、计量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这三门课程进行实践教学与毕业论文指导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索。(一)国贸前沿文献阅读。这一门课程突破传统课程设置中仅对于专业文献阅读能力的培养,综合训练学生查找、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的能力,为学生独立进行毕业论文撰写提供资料支撑来源、路径和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对于毕业论文写作中第一个环节选题提供从文献角度的研究训练,培养学生文献研究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撰写相关专题的文献综述,培养学生在毕业论文中综合整理资料、分析和写作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学术道德规范,避免学生抄袭,为后期毕业论文撰写打好基础。(二)计量经济学。不同于以往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操作”的教学课程设置,本门课程设计重视实验操作,将计量经济学软件操作和基本理论方法相结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研究兴趣、提升学生动手能力。通过课程中对于每一个理论讲解的现实经济问题专题设置,首先对于学生在毕业论文中选题思维进行了训练;其次为本科毕业论文中调研、实验设计及实证分析等核心环节提供方法论支撑,同时训练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能力。(三)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属于核心专业理论课程,在传统教学课程设计中,同样面临着理论教学大于实际问题分析的问题。本门课程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并重,强调在相关经济理论背后的国际经济学实际问题的剖析,为国贸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环节提供参考,同时训练学生在毕业论文中有关政策建议部分的撰写,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四)专业英语。基于本校语言特色以及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要求,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专业英语训练,国贸前沿文献阅读开设英文文献阅读及综述撰写专题,计量经济学结合stata等计量经济软件操作,国际经济学在其双语教学基础之上,开设专题研究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实践的能力。将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和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对于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期控制,使得学生能及时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相关问题分析和思考,为后期毕业论文写作等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
一、我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实施情况
1.资源与环境及经济学科研小课题指南的设计与。在课程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团队会根据目前的资源与环境保护中的热点问题,根据传授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知识体系和培养能力的要求,设计出学生可能感兴趣并能够完成的科研题目,然后在上课第一周说明实践教学部分的课程组织与考核的要求,课题指南。
2.资源与环境及经济学科研团队的组织与小课题题目的确定。在课题指南之后,考虑到培养同学们团队协作能力的要求及开设该课程时同学们相互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的客观现实,任课的教师团队会根据学号随机将同学们组合,组成4~5人一组的课题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民主选取产生小组长。在小组确定后,要求小组长组织同学们在课后利用六个周的时间,根据课题指南,查找相关资料,初步拟定出课题题目,然后与教师一起共同在理论教学开展到第六周时确定最终的课题题目。
3.资源与环境及经济学科研小课题的运行、报告及论文的撰写。在题目确定后,结合资源与环境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方法的培养、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教师团队会指导各课题团队根据题目,依据以下步骤来开展课题,即:根据小课题题目,确定课题工作内容→根据工作内容,确定人员分工→阅读文献、撰写述评→设计问卷或调查表格→预调查→修改问卷及表格→正式调查→整理问卷→录入数据→分析数据→补充调查→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及论文。在查阅文献环节,教师会演示我国内外学术论文查找路径与方法。在撰写文献综述部分,会给出具体的范文。在问卷设计、预调查到正式补充调查的环节,会结合统计调查、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在撰写研究报告及论文过程中,也会给出相应的范本进行参考,并给出具体的论文撰写格式及规范。撰写出研究报告及课程论文后,教师团队根据团队成员的分工与合作情况、内容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相关程度、论文与方法的掌握运用程度、文献参阅的广泛性、创新性、逻辑性、结论及观点的科学性、撰写的规范性等指标,对撰写的调查报告及论文进行评分。
4.答辩。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并提高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因此要求每个组将小组研究报告或论文做成PPT,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并以小组形式回答老师及同学们的问题。要求每个小组均参与到答辩的提问中,并根据答辩情况及所提问题的质量及数量对给出答辩环节的评分。
二、我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实施成效
金融教育学研究论文
摘要: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学研究出现了数学形式主义的倾向,虽然数学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的优势,但该种形式主义倾向对于金融学研究的危害性和抑制性极大。通过对2006级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的抽样进行分析,提出当前金融学研究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严重的数学形式主义倾向,并针对其产生的巨大危害提出金融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案及措施。
关键词:金融学研究方法;研究生教育;缺陷
一、当前金融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
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结合、数量经济模型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案例分析以及制度分析等等,正因为这些方法及工具的存在,金融学才具有了科学性及严谨性。但当前从世界范围看,在整个20世纪中,金融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呈现出急剧的狭窄化和形式化。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90%以上的文章采用的是文字描述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及现象;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代数、积分、计量经济学以及博弈论等在一些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已超过了90%。一些极度崇尚数学的金融学家们认为,通过建立相对于现实世界简化的模型,然后再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讨论,来呈现这种精确性和严谨性,而不再去过多的考虑该模型对于现实世界的预测和解释能力,这使金融学逐渐成为一门“纯技术学科”,更加关注数学建模的完美性,而不再是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了。
但金融学并非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其最终目标应该是为了解释真实世界的现象及结果。一些一流的美国金融学杂志对于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对于大量来自各国的论文采用是否有数学模型作低成本的筛选,这使数学形式主义成为一种金融学及经济学的学术标准、一种范式和一种时尚。
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风潮蔓延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中国最优秀的经济类学术期刊《经济研究》,是广大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人员的研究坐标,但纵观近些年发表的文章,充斥着大量的数学模型及推演,即使有些文章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或者仅仅是为了新模型的引用生拉硬拽的套在中国的数据上,也是可以容忍的。这让很多长年从事金融学和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们产生困惑,他们认为,经济及金融学说史以及对于现实经济历史的学习已不再重要,研究上不再关注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发展,一篇精美的数学文章就足以代替了。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蔓延危害极大,所谓过犹不及,其发展不仅会极大的抑制研究人员及学者们的创造力及新思想的诞生,也会对在校研究生们的研究理念、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金融学研究教育探讨论文
摘要: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学研究出现了数学形式主义的倾向,虽然数学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的优势,但该种形式主义倾向对于金融学研究的危害性和抑制性极大。通过对2006级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的抽样进行分析,提出当前金融学研究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严重的数学形式主义倾向,并针对其产生的巨大危害提出金融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案及措施。
关键词:金融学研究方法;研究生教育;缺陷
一、当前金融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
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结合、数量经济模型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案例分析以及制度分析等等,正因为这些方法及工具的存在,金融学才具有了科学性及严谨性。但当前从世界范围看,在整个20世纪中,金融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呈现出急剧的狭窄化和形式化。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90%以上的文章采用的是文字描述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及现象;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代数、积分、计量经济学以及博弈论等在一些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已超过了90%。一些极度崇尚数学的金融学家们认为,通过建立相对于现实世界简化的模型,然后再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讨论,来呈现这种精确性和严谨性,而不再去过多的考虑该模型对于现实世界的预测和解释能力,这使金融学逐渐成为一门“纯技术学科”,更加关注数学建模的完美性,而不再是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了。
但金融学并非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其最终目标应该是为了解释真实世界的现象及结果。一些一流的美国金融学杂志对于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对于大量来自各国的论文采用是否有数学模型作低成本的筛选,这使数学形式主义成为一种金融学及经济学的学术标准、一种范式和一种时尚。
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风潮蔓延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中国最优秀的经济类学术期刊《经济研究》,是广大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人员的研究坐标,但纵观近些年发表的文章,充斥着大量的数学模型及推演,即使有些文章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或者仅仅是为了新模型的引用生拉硬拽的套在中国的数据上,也是可以容忍的。这让很多长年从事金融学和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们产生困惑,他们认为,经济及金融学说史以及对于现实经济历史的学习已不再重要,研究上不再关注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发展,一篇精美的数学文章就足以代替了。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蔓延危害极大,所谓过犹不及,其发展不仅会极大的抑制研究人员及学者们的创造力及新思想的诞生,也会对在校研究生们的研究理念、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金融学研究生教育问题探讨论文
摘要: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学研究出现了数学形式主义的倾向,虽然数学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的优势,但该种形式主义倾向对于金融学研究的危害性和抑制性极大。通过对2006级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的抽样进行分析,提出当前金融学研究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严重的数学形式主义倾向,并针对其产生的巨大危害提出金融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案及措施。
关键词:金融学研究方法;研究生教育;缺陷
一、当前金融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
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结合、数量经济模型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案例分析以及制度分析等等,正因为这些方法及工具的存在,金融学才具有了科学性及严谨性。但当前从世界范围看,在整个20世纪中,金融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呈现出急剧的狭窄化和形式化。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90%以上的文章采用的是文字描述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及现象;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代数、积分、计量经济学以及博弈论等在一些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已超过了90%。一些极度崇尚数学的金融学家们认为,通过建立相对于现实世界简化的模型,然后再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讨论,来呈现这种精确性和严谨性,而不再去过多的考虑该模型对于现实世界的预测和解释能力,这使金融学逐渐成为一门“纯技术学科”,更加关注数学建模的完美性,而不再是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了。
但金融学并非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其最终目标应该是为了解释真实世界的现象及结果。一些一流的美国金融学杂志对于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对于大量来自各国的论文采用是否有数学模型作低成本的筛选,这使数学形式主义成为一种金融学及经济学的学术标准、一种范式和一种时尚。
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风潮蔓延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中国最优秀的经济类学术期刊《经济研究》,是广大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人员的研究坐标,但纵观近些年发表的文章,充斥着大量的数学模型及推演,即使有些文章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或者仅仅是为了新模型的引用生拉硬拽的套在中国的数据上,也是可以容忍的。这让很多长年从事金融学和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们产生困惑,他们认为,经济及金融学说史以及对于现实经济历史的学习已不再重要,研究上不再关注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发展,一篇精美的数学文章就足以代替了。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蔓延危害极大,所谓过犹不及,其发展不仅会极大的抑制研究人员及学者们的创造力及新思想的诞生,也会对在校研究生们的研究理念、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本科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一、我国应用型本科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有限课时与理论体系复杂庞大的矛盾突出。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西方经济学理论学时不断地被压缩,从以前的100多课时减少为目前的72学时,甚至64学时。但是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两部分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不同,内容庞杂,经济学流派众多。且经济学理论和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被推进和发展,越来越复杂。所以,西方经济学课程特点为:理论体系庞大,授课内容多且抽象。此外,很多经济思想是通过数学模型和大量的图表表示出来的,定量分析较多。学生对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普遍感到困难。例如,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对于连续可导的效用函数、生产函数、收益函数、成本函数等,进行边际分析就涉及到求导或者求偏导。学生对求导可能比较熟悉,但是老师授课时发现学生普遍对求偏导比较茫然,需要经济学的授课老师补充讲解相应的数学内容。(二)应用型本科学生普遍对理论性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自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校录取比例较高且不断提升,伴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带来高校生源逐渐减少,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多元化、异质化明显,不少应用型高校学生数学功底较差,且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学习经济学充满了畏惧甚至有抵触的情绪。另一方面,大学生经济活动、社会参与度较低,缺乏对经济现象的关注和敏感性,因此要真正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本质问题并不容易。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基础课一般安排在大一下学期或者大二上学期,低年级本科生的经济知识有限,作为消费者他们有一定的体验,但是对于生产者、要素提供者、政府管理者等经济主体缺乏关注和亲身的体验,所以大多数学生对经济现象和经济理论的敏感性较差。(三)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西方经济学作为经管类专业基础课,课头较多,地方应用型高校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或者为了节约办学成本,通常采取七八十人左右的合班教学。大班授课主要采取老师讲授、学生被动吸收的方式,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方法还可以开展,但讨论式、模拟教学、翻转课堂等方式难以开展或者效果较差。目前,西方经济学教学大多采用ppt课件取代板书的方式,所谓的多媒体教学主要主要体现在课件,其他形式的媒体教学所用很少,教学手段单一。总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低,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厌学。(四)单一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经济学思维的培养。受高校行政化的影响,教学管理趋于规范化,也越来越形式化。由于西方经济学为专业基础课,大班教学其他考核方式难以开展。因此,总评成绩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根据作者长期的教学经验及同行的交流,西方经济学采取期末理论考试比写小论文或研究报告的结果稍微好一点:理论考试至少会督促学生复习、回顾一下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和主要经济理论;而写小论文或研究报告,学生普遍抄袭严重,且主要知识听过就忘或者平时压根就没听课,开课的意义全无。当然,期末理论考试也有弊端,学生往往在考试前要求老师缩小复习范围,并用考前临时突击的方式来应付考试。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考试后很快就遗忘了,这样的学习习惯很难激励学生平时自觉学习和理解经济理论、掌握经济学的方法,不会下意识地运用经济理论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分析并解决经济问题,很难培养出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习惯。
二、应用型本科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根据学生基础和目标需求,分层培养。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在了解生源的具体情况及对以后的就业去向的摸底调研的基础上,西方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改革首先应该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经济学教研组一起讨论,确定不同的培养课时,修订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并分别选取合适的教材。将有志于接受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少部分学生组成一个班级,类似于“4+1”项目的雅思英语集训教学方式。为满足后续学习和研究的需要,经济学理论素养要求较高,这部分学生可以安排相对较多的课时,这样才能保证他们懂得经济学的思想,又掌握经济学分析的方法和分析工具。必要时,对于西方经济学用到最多的导数、微分、积分等章节进行点讲和复习,并告诉学生这些内容对于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最优化决策、福利经济学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多数毕业即参加工作的应用型本科生,应采取“精原理、细专业”的学院式教学模式,达到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摸得着、用得上”之效果。这部分的学生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注重讲授经济学思想,轻技术分析方法”,注意经济理论与经济现象结合,注重对经济理论的应用。(二)注重应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兴趣。经济理论是对经济现象的抽象、概括、总结和提炼,并且理论又反过来指导经济实践。经济学的理论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个体紧密相关。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讲述机会成本的概念时,可以用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经典名言让学生明白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客观上还能督促学生珍惜大学的时光;讲述外部性的时候,可以用学生的宿舍关系来分析或者讨论,当有人要休息,有人要看电影或者打游戏,怎么处理?讲边际报酬递减时,让学生回忆高考冲刺阶段,是怎么安排复习时间使得高考总分尽量提高的?这些现实的问题都是学生亲身经历或者身边发生的,学生有参与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生动的日常生活例子中一些经济概念和经济思想就慢慢地掌握了。关注热点新闻、国内外的经济事件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例如2016年的一条新闻,视中一东北女孩通宵排队仍没挂上北京的专家号,她绝望并愤怒地指出:票贩子将300元一张专家号炒到4500元;票贩子插队,保安不作为!这个视频引发网友的热议。这个几分钟的视频可以让学生先观看,即使学生没有相似的经历,至少可以从视频中引起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探索欲望。(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首先,精选恰当的案例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视角,提高分析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精选恰当的案例,通过引导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不断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参与讨论,增加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以上述女孩怒斥票贩子的新闻事件为例,通过这个视频介绍事件,依次提问,是不是票贩子导致挂不到专家号的?为什么挂不到专家号?专家号真的这么便宜吗?需不需要挂专家号?怎样才能挂到专家号?你觉得哪些人需要专家号?你觉得应该怎样配置专家号?在这一个案例中,可以让学生明白优质的医疗资源本质上是稀缺资源,这个问题本质上就是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短缺的根源在于政府的价格管制,价格管制会带来短缺、黑市交易盛行、资源低效配置的后果,也造成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并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讨论还有哪些可选的资源配置方式?这些方式有效么?公平么?其次,加大参与型教学的比重,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来。西方经济学是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规律的总结,它来源于经济生活,又反过来指导经济运行。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可以设置不同的背景,让学生代入经济主体做决策。对于消费者论,可以让同学分享生活费花费的计划和安排。对于生产者理论,可以带学生参观工厂的生产过程或者让学生去调研周边的企业,餐饮、蛋糕店、快餐店等都可以增加感性认识,然后进行理论教授。最后,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功能,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讲述经济学相关原理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相关知识点的视频,如: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大型纪录片《货币》中的一集,《通胀之殇》可以让学生明白通货膨胀的根源及通货膨胀的后果。其他还有央视录制的纪录片《大国崛起》,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世纪大讲堂》、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经济视频课程以及国内各名校的全国精品课程经济类视频课等,都可以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养成经济学思维。(四)转变传统的考核方式。针对应用型高校学生自制力有限的学情,要从传统的考核方式转变为多种灵活的考核方式,要注重考核学生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首先,加大平时的考核力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平时考核除了出勤率外,要将练习题、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对经济现象的评析等方面纳入考核中。其次,针对部分重点、难点,设计一些练习题,或者一些案例分析。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课堂的效果,另一方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如何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后,期末考试题型中要增加主观题型的比例,让学生有充分发挥经济学思维能力的余地。除了考察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考核学生分析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黎.应用型本科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0,(1):64-65.
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1应用型人才培养对象的现状
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分别为27.3万(1977年)、108万(1998年)、275万(2002年)、335万(2003年)、475万(2005年)、567万(2007年)、629万(2009年)、657万(2010年)、675万(2011年)、686万(2012年)、685万(2013年)。这是我国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次重大的变革,是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是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对应用型人才大量需求的明显标志,其现状主要表现为:(1)大众化教育带来的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导致越来越多的受教育者的基础出现了明显降低的状态;(2)新生的整体素质偏低,在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性与学习自觉性等方面普遍较差;(3)这样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数量上来看,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因此,应用型本科学院必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己用,并在制度上保障和促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健康可持续发展。
2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教学目标定位
2.1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教学目的
政治经济学教学目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2)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方面的成功经验。(3)掌握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经济理论。(4)掌握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更好地理解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5)为学好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打好基础。
2.2政治经济学教学应体现“应用型”特征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