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角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6 06:02: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经济视角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马克思信仰思想经济视角论文
提要】马克思从这一独特视角考察信仰,揭示了信仰现象的经济根源和经济基础。他从人对的改造关系方面来考察神话的起源和本质,认为神话是人在幻想中支配自然力;从生产关系的狭隘性和神秘性上考察宗教的起源和趋势,揭示了宗教现象的经济根源;了基督教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认为基督教特别是新教是最适合商品经济社会的宗教形式;分析了信仰自由原则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关系,认为前者是对后者的反映;分析了市场经济中的拜物教现象,揭示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之间的联系;分析了作为经济现象的信用关系和信用制度的信仰意义,认为它体现着人们对于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信仰。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信仰/宗教
【正文】
马克思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丰富的信仰思想,本文只从一个侧面初步展示马克思的有关思想,并揭示马克思考察信仰的独特视角。
一、从经济看信仰:马克思信仰思想的独特视角
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经典作家从来不谈论和信仰问题。这种印象不正确。马克思的研究就从不同角度涉及到信仰问题。比如,马克思从研究和批判宗教的角度谈论过信仰;从批判旧和清算唯心主义哲学信仰的角度谈到过信仰;从斗争和政治信念的角度谈到过信仰;从人生信仰角度谈到过信仰;还从思想宣传的角度,以及从共产主义运动的角度等也谈到过信仰问题。在马克思谈论信仰的各种角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至今往往受到忽视的一个视角,是从经济学角度对信仰现象的观察和透视。这是马克思信仰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信仰属于社会的意识形态现象,而且是离经济基础比较远的意识形态现象,人们往往看不到它与社会的经济因素和经济过程之间的联系。所以,历来研究信仰现象的人,不论是一些神学家、宗教学家还是哲学家、文学家等,往往从思想人文的角度考察信仰问题,而通常并不注意进行经济分析。这就有意无意地限制了信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则独具慧眼,能够从经济角度去考察信仰问题。特别是马克思,在与恩格斯的理论分工中,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因而,他在研究经济学过程中随时随地涉及到一些信仰问题,并提出了有价值的新颖的见解。
产学视角下产业经济论文
一、辽宁省产业经济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辽宁省共有50多所高等院校,大部分开设了产业经济学课程,其教学模式均比较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少数课堂案例讲解、课外实践则更为缺乏。目前,辽宁省专门的产业经济学实践基地比较匮乏,产业经济人才培养缺乏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辽宁省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课时紧张与庞大的知识体系间的矛盾。
近年来,产业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发展迅速,不仅其研究方法和成果逐渐丰富,并且与其他经济学和管理学科在产业组织、厂商理论、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等许多领域得到了较好的融合、交叉和渗透,使得产业经济学逐渐在拓展其研究领域的深度、维度以及研究视角。因此,除了产业经济学传统理论体系所涵盖的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政策等核心知识体系以外,学生还需要具备扎实的数理分析基础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而这则需要充足的教学课时。近几年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是适当控制课时数的同时增加开设课程门数,因此,缩减后的40学时或48学时对于产业经济学课程而言往往显得不足,辽宁省很多高校都面临着产业经济学课程紧张的课时与日益庞大繁杂的知识体系间的矛盾。
2.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脱节。
产业经济学的应用经济学科属性决定了其理论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只有与实践较好地结合,才能使学生有效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产业经济问题。而目前省内大多高校的产业经济学课程仅限于理论课程。相比之下,其它管理类课程之所以能够得到学生的欢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管理类课程在设置时充分考虑了其管理学科的微观特点,在课程内容、讲授方式、考核方法等方面,充分将理论教学与生产经营实践紧密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与学”以及“教学与科研”形成良好循环,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的需求。产业经济学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的原因主要归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相对于其他经济学科,产业经济学课程理论体系相当繁琐,其知识跨越程度大、覆盖面广,以及本身的理论缺陷导致其在研究领域中的结论争议较多,从理论到实践的延伸与衔接被拖后;第二,各高校在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对课程实践环节未给予充分重视,对于产业经济学的应用经济学科特点的认识和开发不足;第三,产业经济学课程的任课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需要提升,科班出身的产业经济学教师仍为少数,从而造成对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接轨的理解不足。
循环经济视角下旅游经济管理论文
循环经济利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遵循的是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旅游循环经济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使旅游资源得到科学利用,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共赢。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不过分依靠资源来寻求经济增长,而是要在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实现增长,并且要能在经济的增长过程中综合利用资源,让经济系统能够与整个生态系统相融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循环经济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并且要求在经济增长中综合利用资源,让经济能够融合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循环当中,从而实现物质资源的重复利用。循环经济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是遵循自然规律和能量流动方式的,其目的是资源循环利用,实现低污染、零排放,以此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本质上而言,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人们能够以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促进人类能够得到更大的进步。循环经济需要遵循如下原则:首先是要有新的经济观,不能超过资源的承载力,只有在承载力范围内实现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同时,循环经济要形成新的价值观,不仅要考虑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还要考虑到自然的修复能力,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以不断促进自然的和谐全面发展。在传统的工业中,人们的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这使得自然的负荷越来越重,因此必须要形成新的生产观,遵循3R原则,即资源利用减量化原则、产品的再使用原则、废弃物的再利用原则,力争做到排放无害化,保证生态的平衡。
二、我国旅游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旅游经济在体制上是不完善的,无法做到资源的高效运用,典型特征就是低投入、高利润。旅游景点一般是以国家垄断的方式进行保护的,这就导致了旅游市场的封闭性,阻碍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再加上旅游经济管理工作涉及部门较多,需要多个部门通力合作,由于我国的旅游经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各个部门合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制约了旅游经济的增长,间接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还存在经费投入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许多地区对旅游服务设施的投入很小,导致设施配套不完善,景区主要的道路和绿化工作不到位,制约了旅游经济的高效运作。旅游开发部门也缺乏长远的目光,经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促进经济的发展,严重违背了循环经济的要求。再加上旅游相关部门缺乏创新理念,旅游产品都是以往的主题和方案,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导致游客的数量逐渐减少,使旅游行业信誉受损,与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
三、创新旅游经济管理的思路
经济学视角审视修改理论论文
内容摘要:经济学家判断法律合理性最基本的原则是效率原则,即能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经济剩余总产出最大化。其次是合理判断原则,经济学家通常假定经济人有合理判断能力。最后是合同原则。而法学家注重的是公平原则。尽管二者在学术原则或体系方面有些不同,但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在许多方面仍能取得共识。经济学家主要用“企业理论”、“合同不完备”理论说明公司法的基本构架。本文尝试用这些原则和理论来分析我国公司法的修改。
关键词:公司法效率公平经济学分析
在2005年10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对《公司法》的修订案,并于2006年1月正式实施,这次对公司法的修改及有关法律的一些规定,使得大众产生疑问:“公司法是否有必要具体明确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的职责”、“关联交易投票大股东应回避吗”等。
经济学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公司法进行了分析。走在前面的是美国学者。20世纪中叶美国开始了“法和经济学”(LowandEconomics)的研究,许多法学家和经济学家进入这个领域,众多研究成果对法律的解释、制定产生重大影响。总的来说,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用经济学方法和观点研究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法经济学分析理论概述
(一)公司法释义
媒体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研究论文
关键词: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体融合概述
[摘要]:在近些年的社会舆论中,媒体融合这个概念往往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未来主义和自由经济舆论的鼓吹下,媒体融合不仅代表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仿佛还预示着天赋人权和民主自由的人类理想,因而成为了象征实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类平等的金钥匙。笔者认为北美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把媒体融合现象作为起点,着重剖析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政经、机构、政策、发展、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的本质、动因以及影响。总的来说,在全球传播体系市场化、自由化和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媒体融合不仅是全球资本主义体系通过传播信息产业自我更新和自我重组的具体手段,同时也给发展策略、行业监管、资本积累、劳动关系、社会民主和大众文化带来了种种互相制衡的矛盾的影响,历史的延续性和革新性是媒体融合的双重特点。
Abstract:
Mediaconvergenceisanotherbuzzwordinthefuturistdiscourse.Whilecelebratedastheinevitablepathtowardseconomicgrowth,socialdevelopment,andhumanprosperity,mediaconvergenceisactuallyamarket-drivenrestructuringoftheglobalcapitalistsystemontheplatformof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ThroughcriticallyreviewingtheNorthAmericanscholarshiponmediaconvergencefromthevantagepointofpoliticaleconomyresearch,thisarticlepointsoutthatontheonehand,NorthAmericanscholars,especiallypoliticaleconomists,havedemystifiedmediaconvergencethroughsocial-historicalapproaches;ontheotherhand,theyhavecriticallyexploredthehistorical,political,economic,institutional,andtechnologicalforcesthatinformandstructuretheprocessesofmediaconvergence,fromtheperspectiveofvariousplayersinthetransnationalpoliticaleconomy.Recognizingthedeepenedintegrationofdevelopingcountries,suchasChina,Russia,India,andBrazil,intotheglobalcapitalisteconomy,mediaconvergence,asanongoinghistoricalprocess,willcontinuetobeanusefulvehiclethroughwhichscholarscanfurtherunderstandtheexpansionandevolutionofglobalcapitalism.
“媒体融合”,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它的内涵与外延非常的丰富,人们对媒体融合的界定往往受潜在的经济逻辑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作为历史现象,媒体融合的发展也还未有终结。处在最活跃的经济和技术领域,媒体融合的走势受到宏观政治、意识形态、产业政策、市场、技术、核心价值和社会大众的多方影响。介于“媒体融合”是一个动态的学术热点,本文试图粗略地归纳出几种比较突出的研究途径和角度。特别是站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本文旨在审视北美学者近几年内对“媒体融合”现象的预测、分析以及常用的理论分析框架。总体来说,北美学者对媒体融合的探讨大致分三大重点:第一个重点考量媒体融合这一历史现象的性质,并试图解释趋势背后的主要推动力和阻力;第二个重点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媒体融合的具体状况加以分析。对于新媒体政策与新融合经济的解析是这个方向的重中之重;第三个重点涉及媒体融合所带来的,反映在大众政治、公共文化、社会关系上的种种深刻影响。可以说,一方面,通过对当今全球资本主义格局的分析,北美传播学,特别是传播政治经济学,对“媒体融合”概念中另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未来主义成分做了“去神秘化”的剖析;另一方面,由于认识到在市场化和自由化的全球影响下,媒体融合已超越言论,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承载国际政治经济角逐、影响国内社会权力结构的重要历史趋势,北美学者也因此给于媒体融合足够的重视,对这个历史进程在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机构和权力分配中起到的有机作用做了全方位的研究。
一、什么是媒体融合
人性视角经济危机论文
【摘要】以资本为纽带,以利润为目标的社会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常态。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性失衡—人的欲望膨胀而理性不足,表现为人们无休止地追求财富价值的运动。消除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于人的理性的发展,而理性的反思批判性则是消除经济危机的现实性依据。消除经济危机的有效之策是通过教育学习提升个体理性的力量、倡导实施“合意”GDP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广泛的社会合作。
【关键词】经济危机;人性失衡;理性反思
一、代表性的经济危机原因论
(一)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广大雇佣工人只获取能够勉强糊口的工资,结果造成大量的商品不能顺利地售卖出去,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这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地发生[1]。(二)熊彼特的经济“创新”论。熊彼特认为,企业家不连续的创新活动或“创造性破坏”是经济危机(波动)生成的根源。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引致了经济繁荣,为创新企业家带来超额利润,结果其他企业纷纷模仿,社会投资与信贷持续增加,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国民收入随之增长,经济走向繁荣。随着模仿在全社会的普及,新产品大量增加,价格下降,创新带来的超额利润也逐渐随之消失,此时社会投资下降,银行信贷紧缩,经济衰退成为必然[2]。(三)米塞斯的货币信贷扩张说。米塞斯认为,银行货币信贷的扩张会造成经济波动与萧条。他指出,银行货币信贷扩张不会立刻引致总体物价水平上涨,因为此时货币量的增加不会在同一时刻平均分配到每个人,新增的货币势必先流入到经济体系的信贷领域,之后才逐渐通过信贷进入投资与消费领域。而在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初期,企业家受利率降低与信贷扩张的利诱,就会增加他们的投资,最后导致工资和消费品价格的普遍上涨,而这又会进一步刺激企业家扩大投资,这时企业家需要更多的货币信贷来支持市场的繁荣膨胀。但工人及生产者的时间偏好在此过程中并没有显著改变,公众的储蓄不足以支持银行业无休止地通过货币信贷扩张支撑这种近乎疯狂的繁荣,因此,货币信贷紧缩势必紧随其后,市场崩溃将不可避免[3]。上述经济危机原因论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经济波动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导致经济危机周期发生的这些原因充其量是直接的、表层的原因,那么它的根本性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人性是引致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二、人性与经济危机
从根本上说,经济危机之所以会发生,乃是人的欲望特别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们对财富价值的无限追求所造成的。“人”是一种复杂的事物,尽管人性复杂,但古今智者大都同意欲望是人性的基质的说法,尽管它可能还包含有其他特性。伯格森认为,人是生命意识之流,欲望之躯[4]。确实,人是一种生命状态,保全生命,维续生命是人的本质特性。而人的保全与维系生命恰恰体现了人的生命冲动、欲望冲动!弗洛伊德指出,欲望是生命之源,欲望被阻止、被压抑,生命就处于病态当中[5]。可以说,无欲望即无生命!在漫长的前工业社会,由于人们满足欲望的手段极其有限,如何保存生命就成了人们最主要的欲望。在实现保存生命的欲望中,人类文明缓慢地向前发展。而迈入工业社会时,世界面貌焕然一新!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6]资本主义生产力造就了以“庞大的商品堆积”为特征的富裕社会。由此观之,人的欲望造就了一个资本主义新世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大发展,同时,人类欲望也创造了其自身。由于这一历史进程的作用,人们再也不必受制于物质的匮乏,维持生存的压力基本解除了,人的欲望也由保存生命演进为追求财富价值。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财富价值欲望物化为资本追逐利润的社会化运动。资本的唯一合法性存在就是追逐利润,“赚钱”成了资本主义最响亮的口号!法律、意识形态甚至宗教伦理都为资本主义赚钱的合法性作注脚,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欲望汹涌之都。而资本运动一旦开启,它那逐利性的巨大张力所造成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资本“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7]资本这种不计后果式的逐利性必然导致投资过度、错乱、信贷膨胀、资金链断裂、生产经营中断,危机将不可避免!经济危机真的不可避免吗?如果人性能够完善起来,危机能否避免?答案是肯定的。
经济学视角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瓶颈因素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会计信息真实性及其相对性和动态性;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分析;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这已是不争之实、真理是相对的和发展的,而不是绝对的和静止的、不同的会计人员有不同的道德水准和技术水平、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事项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活动、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会计信息的有意造假和会计信息的无意失实、当事人是否可从中得到个人利益、理想的会计制度要能充分兼顾各方利益、企业产权中有政府、债权人、所有者、经营者和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个体等几大主体、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一关系、理顺各方的利益关系,减少利益冲突、必须使企业中的个体严格地执行已经订立的合同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对性和动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由于会计制度不完善。产权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冲突、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以及委托一关系所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最后提出从明晰产权、加强会计规范建设、理顺各方的利益关系以及强化契约关系等方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这已是不争之实。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它将引起投资决策失误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使交易费用越来越高昂,最终导致交易的停顿,企业由于无法筹集到资金而纷纷破产,银行倒闭,失业率高,物资短缺,物价飞涨,整个社会将陷入严重经济危机之中。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就是会计信息失真“催化’的结果。众所周知,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存在十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造成了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社会交易费用高昂、企业难以筹集到足够资金而出现“贫血”,严重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进而在宏观上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秩序和发展。因此,研究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探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一、会计信息真实性及其相对性和动态性
所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了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可以说,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没有了真实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会削弱,严重的还会贻害社会和广大公众,损害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经济学视角审视金融监管创新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金融创新监管的现实理由;金融创新监管的经济学分析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金融创新风险所造成的金融系统不稳定,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对于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对发生金融系统危机可能性的影响、外部性与金融创新监管、外部性是指在提供一种产品或服务时社会成本或利益与私人成本或所得之间存在的偏差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创新监管、促进金融创新产品的多样化,满足客户需要、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避险能力、提高金融市场的有效性、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创新监管、信息不对称是指当事人并不了解全部的与交易有关的信息、不完全竞争与金融创新监管、市场竞争往往最后导致行业的积累和集中,形成垄断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一系列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在金融深化过程中,有必要进行金融监管以及如何进行金融监管。基于金融创新的现实,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金融监管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金融创新监管的外部性和“公共性”特征、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创新监管、不完全竞争与金融创新监管。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创新;外部性;信息不对称
1金融创新监管的现实理由
现实中,由金融创新风险所造成的金融系统不稳定,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金融机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金融创新是使各种金融机构原有的分工界限日益模糊,各种新型的金融交易已经不在旧监管的框架之内。随着金融创新与证券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有别于传统资产负债的表外业务,有的甚至超过表外业务的一到二倍,成为金融机构经营业务的重要内容。
三农视角下的乡村公共经济探析论文
[摘要]乡村公共经济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整体经济向纵深发展。乡村公共经济在公共产品供给职能上的缺位以及乡镇财政自身的问题使得乡村公共产品严重短缺,并直接引发或间接加剧了“三农”问题。重构乡村公共经济的基本思路是:增强外援;挖掘内源;完善乡村社会组织体系。
[关键词]乡村公共经济;内涵;困境;重构
乡村公共经济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整体经济向纵深发展。发端于计划经济解体时期的我国乡村公共经济,因其与生俱来的自上而下的独断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不可及性等,决定了目前的乡村公共经济模式是无法解决由于它自身的原因而产生的“三农”问题的。这就对乡村公共经济提出了重构的要求。
一、乡村公共经济的内涵分析
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是乡村社会合理的制度安排最重要的内容。传统的财政理论及现有的公共财政理论往往只强调政府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着眼的是政府收入和支出等财力的运作过程”,因此,此前的乡村公共经济其实就是乡镇财政的活动范围。涉及到乡村社会时,传统财政学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在了如何帮助县、乡财政摆脱困境上去,而无暇顾及各级政府应当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服务这一“公共活动”。
随着西方财政学及公共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仍然以政府活动为基本标志,但已经延伸到与政府相关的其他公共活动”上。这一界定使得传统财政学所无法涵盖的诸多与政府职能相关的公共活动也成为了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据此,我们把“乡村公共经济”定义为乡村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公共经济活动。它包括公共财政和乡村社区财务两个主体部分。和其他层级的公共经济一样,乡村公共经济的活动范围也要以市场失效为基本标尺,即只有当乡村居民无法在利益驱动下自行生产某产品或自行生产该产品存在免费搭车等情况,而这些产品又为乡村居民所需时,才需要乡村公共经济组织的介入。
经济学双视角分析论文
ResearchofInstitutionalInnovationinChina’sStockMarketintheDoubleDomainsofLawandEconomics
[摘要]以股抵债作为解决中国股市治理症结的重要工具,是一个全新的制度创新,有着丰富的法学及经济学研究价值,亟待系统化全面规制。必须从微观、中观、宏观、极观各个层面,兼顾历史实然性和改革应然性,改变传统的不可谈判型契约安排之旧局;立足于变和运动之上的增量利益观,重视科斯定理所揭示的外部性与内部化,对控股股东课以平衡性义务和惩戒性义务;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利益博弈矩阵,以权利收益为一般等价媒质,运用经济法来弥补民商法、行政法的不足,确立起纵向公平与实质正义。
[关键词]股市治理;制度创新;股权分置;契约论;博弈论
一、问题提出:中国股市治理制度创新亟待法律规制
上市公司“电广传媒”的一位小股东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一份引起轩然大波的起诉书,该案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起诉的对象是国资委,诉由是上市公司电广传媒“以股抵债”方案违反了《公司法》和《证券法》中关于不得抽回上市公司股本、每股应当支付相同价额以及禁止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等法律规定,违背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而该方案是得到国资委批准同意的,所以,该起诉书认为,国资委批准电广传媒公司方案的“不当行为”侵犯了该公司广大流通股股东的合法权益。[1]此事件应当溯源到2004年7月28日,当时,为了解决中国股市治理结构中的“股权分置”之宿疾,证监会、国资委正式启动了以股抵债的试点工作,电广传媒公司成为首家试点单位。以股抵债被称为“中国股市治理的创新性工具”,被寄予厚望,监管层期望它能为解决我国股市的股权分置问题提供一条有效、有益的路径。[2]
这样一个对于中国股市治理具有重大影响的制度创新,笔者从法学和经济学的双视角对其进行探析,发现它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经济法的缺位问题更为迫切。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这一中国股市治理创新工具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将遭到极大的阻因,从而有可能使其偏离预定的目标价值取向。这种严重的缺位,也就是上述“小股东诉国资委”一案的深层成因。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