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04:24: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经济理论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经济理论知识

开放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西方经济学是主要的课程。随着远程教育的普及,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采用开放教育模式,有助于教学改进,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目前的教育环境迫切需要实施开放教育教学改革,针对开放教育模式下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究,以促进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教学中,实施开放教育模式,推动教学改革的实施,提高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开放教育模式;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西方经济的发展历史、发展现象、经济运行规律等等,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些都需要进行理论讲解,并做出概括。这些也是西方经济课程的基础。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往往是按照教材理论讲解,没有重视实际运用[1]。应用开放教育模式进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从新的视角,采用新的教学模开展实际教学活动和教学创新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开放教育模式下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要对教学手段予以创新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应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只要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作用,教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从学生的需求展开教学。对于教学进行创新,就要对相关的教学知识进行整合,并将教学知识从课内向课外扩展,强化实践教学,将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在教学中采用开放教育模式,可以塑造课堂互动环境,将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起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采用这种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与教师配合,与同学互动,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索意识[2]。教学课堂上采用开放教育模式,可以引导学生之间互动,教师发挥学生的知识引导者,指导学生采用更有效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对于学生自行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可以为学生指导解决的路径。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中,用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将主要的教学内容和难点都用课件体检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索热情,对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非常有帮助,而且采用这种方式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之间的交流频繁,教师对于学生的知识需求更为了解,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2开放教育模式下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要对教学内容予以创新

查看全文

经济学“微课”教学改革可行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进步,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进入并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此背景下,人们更多借助社交网络及各种APP获取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作为时代宠儿的大学在校生也不可避免会采取同样的方式获取信息与知识,这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为传统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一、微媒体与微课

(一)微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导致社交网络及各种APP占据了人们的智能手机,进而占据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当前的时代可以被称之为微媒体时代,所谓“微媒体”,是指以微博和微信等网络软件为代表的进行信息的传播与共享的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新型网络媒体。微媒体具有门槛较低、数量庞大,形式多样、速度极快,内容灵活多变等三个特点[1]。微媒体的特点及其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对于大学生具有无法拒绝的吸引力,导致传统课堂教学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日益衰退。因此,以微课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方式应运而生。(二)微课。自从美国学者戴维•彭罗斯提出microlec-ture的理念之后,国外对于微课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目前已深入各层次的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中,在国内的发展则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所谓微课,是指围绕某个课题或知识点而展开的、以在线视频为形式的、短小精悍的声音解说或视像演示[2]。微课具有时间短(5~8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内容精、资源小、目标明确以及针对性强等特点,再加上微媒体的推广,使得微课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认可。

二、经济学的课程性质与特点

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3],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基础课程。(一)经济学的课程性质。经济学作为学科基础课程,自从1989年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开始,历次的改革和调整过程中,都被教育部确定为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必修核心课程,由此可见经济学的重要性。教育部之所以如此重视经济学的教学,是因为经济学是其他经济管理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学习经济学,有助于学生学习其他相关科目,以及将来从事相关技术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因此,无论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还是新兴教学方式,只要能够达到教学要求,让学生熟练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就是好的教学方式。(二)经济学的课程特点。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标志着经济学完整学科体系的正式确立,同时形成了严谨的经济学理论体系。1.理论体系严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非常严谨,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各部分理论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任何一个知识点的不理解和掌握不到位,都会导致后续相关理论学习的困难,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2.理论抽象。作为舶来品,经济学不同于其它课程,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经济学的理论过于抽象和晦涩难懂,很多经济学的知识点看似与现实很接近,可理解起来却又感觉很难,比如需求、消费选择、效用、弹性等都存在这样的问题。3.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经济学理论是对经济实践的归纳总结,微观个体的经济决策与宏观的经济政策则是经济理论对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经济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经济理论,经济理论则指导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经济理论和现实的经济活动,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知识碎片化

查看全文

宏观经济学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宏观经济学具有理论的复杂性、发展性,表述方法多样性和实践多变性等特点。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不是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性教学需以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为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使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达到目标,需以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础,以教学团队形式和教师的科研来推动实施,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并改变错误的认识,要关心学生学习并为之提供必要的认知条件。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创造性思维

宏观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技术类、工程类、人文社科类及有关学科的专业选修课,也是国内大多数学校经济类和管理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它具有理论的复杂性和发展性、表述方法的多样性、实践的多变性、与经济现实的联系性等特点。国内高校在开设该课程时,一般以西方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主要教学内容,再结合中国经济实践加以分析讲解。但是,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宏观经济学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发展起来,并用来分析这些国家经济问题的。西方国家以私有制为基础,经济结构相对完整,企业有充分的活力,对宏观经济政策反应较为敏感;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发展充分,为政策在各类市场的传导和协调,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这样,无论是以需求为导向,还是以供给为导向的政策工具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由于机制惯性,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要真正成为具有经济性、营利性和独立性的主体,还需要继续改革。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会使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在中国的运用效应大打折扣。同时,在课序上多数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是在低年级开设的,由于学生缺乏对西方经济社会的了解,针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来理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经常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实际上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目的不再是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研究性教学,可帮助学生科学地理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和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理念,体现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之中。它要求我们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和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教学的目标[1]。在宏观经济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要以教学团队形式和教师的科研来推动实施

在大多数院校,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都是由若干教师同时承担的,这样就可以形成教学团队。研究性教学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如果单凭个别教师的专业知识,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捉襟见肘,因而充分利用不同教师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资源至关重要。如有的教师对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的结合颇有研究,有的教师对宏观经济学的多媒体教学倍感兴趣,有的教师偏好于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有的教师热衷于对社会经济问题的认识,有的教师对计量经济模型较为精通等,这些都是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所必需的资源,因此,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要尽可能采用团队形式。近三年来,由笔者指导的学生论文,1篇论文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奖,3篇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论文”,2篇文章获得“江苏省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等奖”。这些虽然形式上是导师的成果,实际上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有研究生、年轻教师、经济管理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的成果,是由团队共同努力而取得的。因为,无论理论探讨、数据调查,还是结构分析等,都是由团队一起来完成的。特别是涉及到计量模型,往往是这个团队的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研究方法,再由一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专门给予指导。青年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掌握了更多计量模型的运用方法,个人也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果,成为一股新生的教学和科研力量。

查看全文

高等数学在经济领域中应用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等数学作为主要工具在经济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通过分析高等数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基于对高等数学内容、方法及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研究,阐述高等数学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性,并客观地认识高等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等数学;经济;应用经济学

一、高等数学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高等数学是一门古老的自然学科,最开始只是常量的数学,研究对象是常量或者均匀变化的问题。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发展,高等数学的研究对象变成了变量或者非均匀变化的问题。十七世纪后半叶,笛卡尔的直角坐标系、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费尔马的时间最少原理及莱布尼茨的微积分,使微积分得以创新和发展。十八世纪,伯努利、欧拉、傅里叶等科学家研究的应用数学问题,使这门学科近乎完善,形成了以微积分为主要研究内容的高等数学。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与进步,高等数学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天文学、生物医学、军事领域、电子科技和经济领域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高等数学的理论知识可以为生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引导,也能将经济领域中复杂的计算问题简单化。因此,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理论应用于经济社会实践,有效地运用高等数学分析解决具体的经济问题,成为经济领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研究现代高等数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经济领域中运用高等数学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经济领域里中的许多概念和内容都需要高等数学来定义和解释,甚至可以说没有数学就没有经济学,数学给经济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当前,主要通过高等数学知识构建经济模型,并从理论角度对经济模型进行分析,从而对经济变量间的复杂关系进行精确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从中探讨更深层的经济理论与原则,实现对经济建设的科学指导。因此,探析高等数学知识在经济领域中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与意义。

查看全文

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计量经济学是属于经济学范畴的一门文理渗透的交叉学科。高校本科阶段的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对文科背景学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针对这种现状,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是计量经济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文科背景;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三者的综合。计量经济学本身并不涉及经济现象及其演变的内部机理,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和计量分析结果的解释都依赖于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从其性质来说,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或者说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的一门文理渗透的交叉学科,而不是应用数学或应用统计学。

计量经济学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诞生以来,经过70余年的发展,其理论日臻完善,应用也十分广泛,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经济问题,它必须以对经济现象的透彻认识为基础。此外,理论模型的设计和统计数据的搜集,必须在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等也需要运用经济理论,不是单靠数学知识所能完成的。在经济分析从定性向定量转化的过程中,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已日益凸现,其应用已广泛渗透于经济学、金融学、财务学等学科。1998年,教育部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将计量经济学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前,大部分学校已将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课程特点和日益显现的重要性,对当前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教学,特别是对文科背景的本科生,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一、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查看全文

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探讨论文

摘要:计量经济学是属于经济学范畴的一门文理渗透的交叉学科。高校本科阶段的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对文科背景学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针对这种现状,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是计量经济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文科背景;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三者的综合。计量经济学本身并不涉及经济现象及其演变的内部机理,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和计量分析结果的解释都依赖于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从其性质来说,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或者说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的一门文理渗透的交叉学科,而不是应用数学或应用统计学。

计量经济学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诞生以来,经过70余年的发展,其理论日臻完善,应用也十分广泛,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经济问题,它必须以对经济现象的透彻认识为基础。此外,理论模型的设计和统计数据的搜集,必须在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等也需要运用经济理论,不是单靠数学知识所能完成的。在经济分析从定性向定量转化的过程中,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已日益凸现,其应用已广泛渗透于经济学、金融学、财务学等学科。1998年,教育部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将计量经济学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前,大部分学校已将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课程特点和日益显现的重要性,对当前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教学,特别是对文科背景的本科生,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一、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查看全文

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与改革探讨论文

摘要:计量经济学是属于经济学范畴的一门文理渗透的交叉学科。高校本科阶段的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对文科背景学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针对这种现状,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是计量经济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文科背景;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三者的综合。计量经济学本身并不涉及经济现象及其演变的内部机理,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和计量分析结果的解释都依赖于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从其性质来说,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或者说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的一门文理渗透的交叉学科,而不是应用数学或应用统计学。

计量经济学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诞生以来,经过70余年的发展,其理论日臻完善,应用也十分广泛,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经济问题,它必须以对经济现象的透彻认识为基础。此外,理论模型的设计和统计数据的搜集,必须在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等也需要运用经济理论,不是单靠数学知识所能完成的。在经济分析从定性向定量转化的过程中,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已日益凸现,其应用已广泛渗透于经济学、金融学、财务学等学科。1998年,教育部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将计量经济学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前,大部分学校已将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课程特点和日益显现的重要性,对当前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教学,特别是对文科背景的本科生,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一、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查看全文

卫生经济学教学论文

摘要:基于当前研究生“卫生经济学”教学中学生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造成教学质量不佳的现实困境,在对比分析了中外研究生“卫生经济学”教材的基础上,从应用的思路、方法和效果三个角度,尝试着对定量分析工具在研究生“卫生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较深入分析,旨在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增强他们的科研趣味性,提高研究生“卫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定量分析工具;卫生经济学;教学质量;研究生

“卫生经济学”研究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卫生经济学相关理论和概念,继续照本宣科的“泛泛而谈”显然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将定量分析工具引入“卫生经济学”教学,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定量分析工具已被广泛运用于国外“卫生经济学”教学之中[1]。国外研究生“卫生经济学”教材一般安排专门一章来介绍常用定量分析工具,如常用的统计分析工具和方法;“卫生经济学”理论介绍后,紧接着就是不同时期和不同分析方法的相关定量分析案例的集中介绍;配套《习题册》也安排了大量需要进行定量分析的问题,以便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2]。因国内外卫生制度环境相差较大,直接使用国外教材并不科学。国内“卫生经济学”教学以文字性的定性讲授相关概念和理论为主,定量分析工具的运用较少。国内“卫生经济学”教材至少有十五种版本,以复旦大学胡善联教授编写的《卫生经济学》为代表,多以相关概念和理论介绍为主,定量分析工具运用得较少,运用我国卫生经济领域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介绍的案例鲜有所见。国内教材对本科阶段教学比较适用,但不适合研究生培养。实际上,国内也没有一本专门用于研究生教学的“卫生经济学”教材[3-5]。一本(或多本)本科教材,并辅之以教师或学校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研究资料,就构成了我国研究生教学用的教材[6-7]。此外,卫生服务既有私人物品属性,又有显著外部性,同时还涉及人的生命健康等社会伦理,所以,卫生经济理论比较复杂抽象:一个卫生经济领域的现象,有多种理论可以进行解释;一项卫生政策可从多个视角进行评判。卫生经济领域是争议最多的地方,定性分析力不从心。因此,定量分析工具和方法在研究生“卫生经济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从应用的思路、应用的方法、应用的效果三个方面出发,对定量分析工具在“卫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索和尝试,旨在提高研究生“卫生经济学”教学质量。

一、定量分析工具在研究生“卫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一)根据“卫生经济学”教学大纲,确定重点内容,选取研究问题“卫生经济学”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医学和伦理学、心理学以及医疗保险学等多学科知识,必须区分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问题选择必须具有两性:代表性———蕴含了重要卫生经济理论;时效性———当前卫生经济领域比较关心、比较热点问题。(二)根据选取的研究问题,确定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和工具确定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和工具,这是核心所在。卫生需求因素及其预测方面的问题,可用一般统计方法,使用SPSS、SAS以及STATA软件分析;涉及比较复杂的长期均衡因素,需要准确判断经济变量平稳性等,可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协整分析,使用EVIEWS软件分析;不同卫生保健系统的绩效比较,可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或成本———效用分析,也可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运用DEA软件进行分析;针对抑制和规避医疗保健市场中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可采用委托———理论或博弈论,建立委托模型或博弈分析模型,通过MATLAB软件,模拟分析有关规避策略和制度优化设计[8-13]。(三)选取同问题、工具方法相匹配的定量分析案例资料,并编写讲义通过查找整理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选择合适的定量分析和模型建构方面的案例资料,组织编写适合研究生培养的讲义。研究生一般已经掌握了卫生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知识,但对进一步的定量分析和模型建构等方法比较生疏,而这正是需要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掌握的内容。由于不同学校生源素质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在讲义编写过程中,应注意把握深入分析的“度”。(四)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更改遵照学生反馈的意见,及时调整。第一,时间调整;合理安排定量分析方法、卫生经济理论以及定量分析案例的教学时间。第二,研究方法的调整;定量分析工具是否合理应用。第三,选择的相关定量分析案例材料更改。相关材料是否翔实、客观,结论是否科学。

二、定量分析工具在研究生“卫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查看全文

掌握理论的方法

一、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重要性

由于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检验学生数年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的一份综合性答卷,所以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毕业论文撰写的基础。选好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必须进行理论准备,否则积累资料、形成论点和论据都会迷失方向。以《对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有关问题思考》一文为例,论题一旦确定,必须接着实施理论准备,对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建筑市场?建筑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条件和基础是什么?等等,必须先进行理论回答,然后再按照理论思路去搜集资料,再形成论点和论据。有人以为这种做法违背了“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的惯例,其实,学生所选的一般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已有相当程度感性接触的领域的论题,从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一步,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调查研究、搜集资料阶段来验证这种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

其次,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积累资料的向导。毕业论文的撰写应积累什么资料?这是极大多数没有毕业论文撰写经验的学生所碰到的最大难题。有许多学生在那里盲目地搜集资料,但一旦到想使用资料时才发现已有的资料没有什么用,赶快再去搜集要用的资料,时间却已不允许,问题就出在没有理性认识的资料搜集只是一种盲目的搜集。比如,有一命题为《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由于作者对劳动者素质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结果作者只搜集了人们接触最多,最易关注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资料,而没有搜集深层次的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资料,导致了搜集过程中的片面性。

最后,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形成论点和论据的必要条件。确定论题只是确立了中心论点,还必须提出相应的从属论点,使中心论点得以展开,为此,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乃至自然科学的知识,否则只能把文章写成就事论事式的工作报告,比如毕业论文《“城市更新”与园林绿化关系的几个问题》一文的作者,由于没有从理论上剖析两者关系,没有深刻认识到两者关系实质上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如何协调,如何使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结果虽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只限于一般的泛泛之谈,成为如何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的报告书,层次太低。

二、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范围

查看全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探讨

1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国际经济学课程主要以建立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为主,然后运用抽象分析方法,假设条件成立创造一个纯粹的理论框架,然而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了问题的制造者,就经济学教师而言,过分依赖教材,只注重基本理论、模型及数学方法的讲解,未能引导学生挖掘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现实的国际经济之间的关系中,导致教学索然无味,让枯燥的理论知识给学生带来了厌学的情绪。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知道学习的目的何在,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目的是什么,无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分析经济与贸易学问题当中,让学生读死书,只会在书上机械的划概念。1.2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随着国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人员,会经常与国外客户沟通联络。英语专业术语的使用以日益加剧,因此,社会对于经济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学人才,不仅要求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而且具备较高的英语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但大部分高校依然是“填鸭式”教学,传统的中式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满堂灌,忽略双语教学模式的重要性。1.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队伍缺乏实践能力。我国各大中型院校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教师普遍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真正意义有过在外贸企业或外资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较少,缺乏实践经验,导致教师在教学授课中,只能剖析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理论知识在指导实践操作的意义,虽然,各大中型院校也会组织教师参加参加学术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但这与真正意义上的在工作中汲取教学经验相去甚远,不易于教学创新。

2国际经济与贸易学教学的改进

2.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知识,忽略实践,以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是力不从心。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已逐渐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应做到以下两方面:首先是将案例教学纳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当中。案例教学不仅可以阐释抽象的理论和知识的要点,还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使经济理论深入浅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备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已成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插入现实经济中的案例和图片,可以丰富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2.2开展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课程和教学模式。国际经济与贸易学有着深厚的国际化背景,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用英语从事国际交流活动的专门技能。因此,学生要有较高的英语应用水平。我国各大中型院校学生用英语四六级考试,来衡量自己的英语水平体现对英语的重视,往往忽略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中英语专业术语的学习。因此,在院校学习期间,应开展经贸英语等相关专业英语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2.3院校与企业对接,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当前我国大中型院校都已与企业形成对接,在学生毕业的同时向企业输送大量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是如此,而事实上,这样一种校企对接完全可以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师提高实践经验提供渠道。各大中型院校可以利用假期减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一些理论知识的交流与学习时间,更多的走进国贸类企业,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与企业高管,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和学习,了解或参与正在进行中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交易,通过真实的贸易交易从中获益,为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深度,从而达到授课时,不讲空话,不讲陈旧的书本案例,有丁有卯的将理论知识嵌入到实践操作当中。

3结语

通过以上问题与更改的研究,我国大中型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工作如果还继续停留在当下的模式势必将对学生的培养造成弊端。要尽快将教学通过教师在实践当中的深造与实践接轨,已达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质量有着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