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管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1 14:41: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经费管理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三公经费精细化管理论文
一、高等学校“三公经费”的特殊性和隐蔽性
(一)高校“三公经费”支出的特殊性
高等学校从其性质和社会职能上讲是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的高等教育机构,基于这一属性,高校按照上述范畴发生的“三公”支出往往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因公出国(境)费:对于一般行政事业单位来讲,因公出国(境)主要工作任务为考察、交流、访问等,防止过高的因公出国(境)费用的目的是控制公款出国旅游等不良社会现象。然而对高校而言,教师学生在日常教学科研活动中发生的参加各类国际会议、学术交流、师资培养培训、合作办学、公派学生交流等出国出境活动应当与上述现象有着本质区别。这些对外交流活动往往是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高校办学实力和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不能简单定性为“三公经费”的支出内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该费用一般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一定级别官员专车和工作人员用车发生的相关费用。对高校而言,除了正常的公务用车费用外,还存在着因多校区办学发生的校区交通车辆的购置与运行费用,以及在教学计划内的教师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比赛、科研学术交流、生产实习及社团活动等日常发生的车辆运行费用,这些费用往往也是和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相关的,应当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支出,并非是公务用车的范畴,但高校在会计核算时往往不易将此部分支出从车辆运行费中分离,因而导致了公务用车费用的虚增。公务接待费:高校的综合发展需要在各个方面拓展生存空间,教学、科研、学科、实验室、招生就业等等;此外各类评比、检查等活动也始终贯穿于高校的日常管理事务之中,这些都不可避免的增加了高校在公务接待方面的支出。
(二)高校“三公经费”支出的隐蔽性
高校日常各项经济活动均围绕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展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无法避免的出现一些应当属于“三公经费”范畴内的支出被“包装”成教学科研的业务支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通过各类会议转移部分招待费用,从会议费科目列支应当属于公务接待的支出。2.差旅费用中往往包含公务车辆运行的费用,从差旅费科目中列支部分公务用车运行费用。3.通过各类培训班、科研项目变相转移部分应当属于“三公经费”范畴的支出。4.通过虚假的经济事项或票据隐匿部分属于公务接待的支出,最常见的有购买电子产品作为礼品、购买消费储值卡换开为“办公用品”发票等等。此外,部分高校还通过下属科研院所、经济实体等关联单位转移支付“三公经费”支出,这一类的行为往往更加隐秘,难以被发现并归集到“三公经费”支出之中。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高校“三公经费”的公开,仅仅是对已经发生的相关支出的分类汇总统计,只能片面的反映高校“三公经费”的真实情况,缺乏从预算到核算、决算、公开、监督这一过程性的管理,“三公经费”公开的质量和可信度都不高。
二、推进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有效监管和控制“三公经费”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论文
一、引言
预算管理作为科研经费管理的核心,不再是简单的成本控制过程,而是一种利用资源增加价值及实现目标的有效方法。优化与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可以充分发挥预算的导向作用和协调控制的功能,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绩效,组织和协调资源服务于科研活动,从而增强科研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在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方面存在若干问题,直接影响到预算的执行力和约束力。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的调研,选取三个关键角度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进行优化探讨,主要包括预算科目的编制、预算成本编制以及预算执行中控制体系的完善等。
二、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现状与成因
(一)科研经费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不一致,缺乏协调机制我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众多,科研机构性质各不相同。科研经费预算科目和会计核算科目不一致,且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经费预算与核算数据归类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使得科研预算管理陷入“预算编制和执行两张皮、财务和科研两套账、审计人员两头难”的困境,严重制约了预算管理功能的发挥。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科目编制与实际财务会计科目有出入,预算与实际支出明细不衔接,在实施操作中难以精确把握。我国科技预算科目体系最早是建国初期参照原苏联体系建立,1986年进行修订,主要包括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科研基建费和其他部门事业费中安排用于科技方面的经费,带有明显行政色彩。2007年我国正式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科学技术类预算支出分为九款,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等,初步实现科研预算项目与国际接轨。为了适应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需要,财政部与科技部于2006年联合版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该意见设置了包括设备费、材料费、劳务费、管理费等十二类支出预算科目,基本规范了国家项目的预算明细。但是,直到2009~2011年,国家科技投入才实现了真正的统一。863、973、自然基金、重大专项等专项资金首次实现预算科目统一,并明确了开支范围。但是,我国在规范科研经费预算科目的同时,并未对核算科目进行统一界定,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科研机构的性质存在多样性。我国科研机构经过改革,形成了企业性科研机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和公立事业性科研机构并存的格局,它们分别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如高新技术企业及各大企业集团下属的科研院所均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高校执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政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则需要遵守《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科研机构会计科目的设置主要受所在行业性质的限制,所以虽然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的科研预算科目趋向一致,但其会计核算科目仍然不能达到统一,这种现象在多家单位合作科研的情况下尤为突出,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科研经费核算科目和预算科目不一致,预算与核算内容不匹配,会对后续的预算执行产生不利影响,导致预算管理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二)科研成本的预算结构不合理,间接成本缺乏系统核算机制根据国际惯例和课题制的规定,我国科研成本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费用,如研究经费、设备费、人员费等。间接成本虽不能直接计入课题成本,但也是项目实施不可缺少重要组成部分,如仪器设备的使用费、行政管理费用、非在编研究人员经费等。我国预算编制中长期存在预算结构不合理,即直接成本比重偏高、间接成本比重偏低的现象。课题制虽然明确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大致范围,但并未明确规定各自内涵和量度。尤其在间接成本核算方面,我国缺乏间接成本的科研经费政策,尚未真正建立起间接成本补偿机制。以高校为例,国内大学目前普遍执行的综合管理费为项目合同额的5-10%,条件费为合同额的4-8%,劳务费为10%左右,合计19-28%,大大低于美国大学对研究经费的预算比例,尤其在人员费用的分类及比例上中美高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美国《A-21通告》列示了科研间接成本的适用范围、概念界定及核算原则等,明确22项不属于间接成本的费用,其中包括校友活动费、招待费、酒饮品费、坏账损失等。而相比之下,我国科研经费对费用的范围和内涵没有如此详细的规定,坏账损失常被计入管理费。我国大学科研间接成本占科研项目总成本的比重仅相当于美国大学平均科研间接成本率的三分之一。另外,在人员费方面,科研人员薪酬机制与奖励办法鉴定不明确,受行业工资总额限制,直接用于考核奖励的资金与薪酬统一,激励作用不明显;管理费则是规定僵化,采取固定比例法且长期保持较低水平,影响了科研工作正常运转。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要求各不相同,如财政事业性的科研资金采用超额累退制,企业性质的科研院所则采用企业、集团内部的自定比例,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预算结构的差异性。
(三)科研项目预算执行中缺乏有效的控制机制(包括预警机制及调整机制)科研预算执行的控制体系主要包括预警机制和调控机制。预警是对可能或将要面临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和预测警示,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损失的行为。通过建立科研预算管理的预警机制,有利于加强风险预测能力,从而有效强化预算的控制力和执行力。而健全合理的预算调整机制则可以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提升预算的可行性和执行力。两者相辅形成,互为补充,成为预算控制与约束功能的重要保障,也是科研预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相关检查和审计中可以发现,科研经费的控制和监督力度远远不够,没有进行科研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跟踪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尤其是在预算执行中缺乏高效完整的控制机制,具体表现在缺乏实用有效的预警机制,而变更调整机制更是体制僵化且审批滞后。没有完整的控制机制很难保证科研预算的执行力度,薄弱的执行力不仅会降低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而且会为成果验收和后续审计带来严重影响。
医院工会经费预算管理论文
摘要: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多方面职工权益可能会面临许多新问题,亟需工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这为工会组织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为工会工作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工会运作过程中,财务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实现依法聚财、科学理财、有效用财是该部门开展工作的重要议题。另一方面,改革工作在医药卫生领域逐渐进入深水区,医院走在了改革的十字路口,需要工会部门扮演好推动器的角色。因此,在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要把握好发展机遇,必须加强医院工会经费预算管理,做好工会经费的“收、管、用”,从而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本文将以医院工会经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医院工会经费预算管理现存的问题,依托相关政策法规,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医院;工会经费;预算管理
医院工会经费是依法取得,正常开展各项工会活动所必需的费用,是工会组织正常运行的保障。如何管理好医院工会的经费预算是医院工会财务部门开展工作的中心议题,医院工会的合理有效运用有助于保障医院工会履行社会职能和促进医院核心业务发展。但是,随着医院工会在教育、建设等领域职权范围的扩大,工会经费规模愈发庞大,工会经费管理工作的开展逐渐面临严峻的挑战,经费开支不规范,预算与实际脱节严重。
一、医院工会经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职工收入的不断增加使得医院工会经费逐年攀升。医院工会的经费实力显著增强,其物质基础与规模也日益增大。与此同时,在医院工会经费的使用与管理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提高医院工会经费管理水平。只有牢牢把控医院工会经费预算管理,才能保证医院工会内部的廉明公正,才能更高效地发挥资金的作用,更好地履行工会职责。完善医院工会经费预算管理具有以下四方面重要性:第一,完善医院工会财务制度。建立和完善经费预算管理机制,发现医院工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对症下药,确保经费使用有据可查,有章可循。第二,提高工会经费使用效率。通过对经费使用过程的把控,剔除不必要、低效率的费用支出,提升经费使用的效率。第三,保证工会正常履行各项社会职能。严格遵循经费使用的规章制度,促进医院工会有计划性地使用工会经费,保障医院工会各项活动的顺利展开。第四,推动工会经费信息化管理建设及工会人才队伍建设。对接互联网技术,全面建立信息化管理,加强人才储备,合理利用新技术,使预算管理更加高效准确,更好地服务于工会大局。
二、医院工会经费预算管理现存的问题
小微企业工会经费管理论文
一、村以下小微企业工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宣传不力
要做好工会工作,一要靠政策推动引导,二要靠对《工会法》等法制法规的不断宣传,这也是每个工会干部的神圣职责。在宣传工作中,应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有些乡镇街道工会对于《工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只注重会上宣传,注重发一些宣传资料,忽略了宣传的多渠道、多种形式,忽略了宣传效果,从而使村以下企业主、职工对工会的作用缺乏正确认识,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给工会组建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工会建不起来,自然独立建账、经费管理等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县、镇工会的依法审批把关不力
依法建立工会是一件严肃而认真的事。而在某些县、镇工会中,存在着重规模以上企业工会,轻村以下企业工会的做法,片面地认为这些家族式的小企业,业主文化素质不高,创新意识不强,管理理念滞后,即使建了工会,工会主席端着老板的饭碗,看老板眼色行事,维权挺不起腰杆等等,所以简化了建会手续,放松了管理以及对这类企业工会的实际支持,放松了对此类企业建会的审批把关,使之成为名义上的“表格工会”“一纸工会(小组)”,给基层工会组建质量和日常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村工会的领导管理不力
教育经费情况管理论文
一、全国教育经费情况
2002年,全国教育经费为5480.03亿元,比上年的4637.66亿元增长18.16%。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3491.40亿元,比上年的3057.01亿元增长14.21%。
二、落实《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情况
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为3114.24亿元,比上年的2582.38亿元增长20.60%。同年,全国财政收入为18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6%,全国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5.24个百分点。
2.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情况
2002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情况是:
教育经费预算管理论文
1国外管理体制与模式
现阶段,各国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管理已渐成体系,其中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预算与拨款的法律化、规范化、公开化。我们应积极借鉴现有成果,尽快建立起一套符合国情的完善顺畅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以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1)规范化的政府管理体制。教育经费预算由地方议会或人大通过,并经立法程序法定化。同时,还注重拨款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地方教育当局或其他拨款部门按规定标准的拨款程序,将教育经费拨付给基层学校。此外,政府拨款机构在具体拨款过程中还注重处理、协调与拨款有关的各部门、学校、家长、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规范化的拨款体制落到实处。
(2)公平合理的测算体系与高效透明的拨款程序。各地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将公平作为政府拨款的基础,而把效率作为宏观导向的目标,从预算编制到审计评价都较好地实现了两者的平衡。
(3)统一拨款标准与追加变动余地。各国中小学拨款的主要形式基本上都是采用公式拨款,辅之以专项和基建的项目拨款。一般来说,公式拨款以统一标准为基础,项目拨款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汇总审核拨付,并建立了严格的项目资金追加程序。
2青岛市市北区基础教育管理现状
义务教育经费分配管理论文
摘要
义务财政体制面临着重大挑战,特别是区域之间生均经费差异明显。本以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费以及生均公用费占事业费的比重为指标,考察了北京市郊县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公平性。
研究发现,在生均公用费的差异上,初中阶段小于小学阶段;而生均事业费的差异则是初中阶段较大。三个指标的差异性在总体上均呈扩大趋势,并且生均公用费的相对差异大于生均事业费的相对差异。
通过对经费使用结构的分解,发现在初中阶段,生均事业费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生均公用费的差异造成的;在小学阶段,生均事业费的差异主要是由生均人员费的差异引起的。但是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普通初中还是普通小学和小学,生均公用费正越来越显著的成为造成生均事业费差异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造成生均经费差异的、教育因素,发现当地人均财政支出的差异、人均GDP、人均教育支出等对于差异性有显著的正向,而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对于差异性有负向影响。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探讨了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发现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三级公共教育经费分配比例不当以及各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责任划分不合理是造成当前这种区域差异性的体制原因。据此,本研究提出了解决经费分配差异性的对策,并重点讨论了政府间转移支付方案。通过对北京市数据的模拟,发现转移支付方案效果明显,操作简便易行。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育经费地区差异公平性转移支付
教育经费执行管理论文
一、全国教育经费情况
2002年,全国教育经费为5480.03亿元,比上年的4637.66亿元增长18.16%。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3491.40亿元,比上年的3057.01亿元增长14.21%。
二、落实《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情况
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为3114.24亿元,比上年的2582.38亿元增长20.60%。同年,全国财政收入为18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6%,全国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5.24个百分点。
2.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情况
2002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情况是:
档案事业经费的投入管理论文
广义的档案工作——档案事业,是以管理开发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为手段,为国家各项事业和社会各界服务为宗旨的一项国家规模的事业。其内容包括:档案法制建设、档案行政管理、档案管理、档案教育、档案科技、档案宣传、档案外事、档案中介服务等。我市档案事业经过历届市领导的重视支持,以及全体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已经逐步发展起来,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97年12月经省档案局考核验收,市档案馆目标管理达二级标准,2000年被台州市人事局、台州市档案局评为全市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纵向比较是进步了,但发展缓慢,这与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与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相脱节;另一方面,与周边县市横向比较,某些方面我们也承认差距。这不得不引起档案工作者的深深思考与探讨。
一、现状分析
临海市有5个街道、14个镇、1053个村、22个社区、110万人口,有131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临海市档案局(馆)目前是“两科两室”设置,即业务指导法制科、管理利用科、办公室和值班室,全局12名工作人员,其中6名是中层以上干部。档案馆总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档案库房建筑面积450平方米,馆内藏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数量不多)、专门档案、人物档案。其中专门档案有会计、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土地、房产所有权存根、山林定权发证存根等14种。馆藏档案224个,全宗35993卷(其中建国前1425卷,建国后档案34568卷),音像档案18盘(数量少),照片档案2424张,馆藏资料8862册。
从加强我市档案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经过调查了解,目前明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档案馆库房建筑面积远远不够,造成档案存放数量质量受到限制。二是档案工作行政执法人员缺乏,持证率不高,全局只有2位同志持有行政执法证。三是档案工作管理人员年龄偏大,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30岁左右档案技术科研人才引进不够,这对今后我市档案事业发展很不利。四是档案信息化工作步伐缓慢,基层单位办公信息化网络人员和办公室文秘人员的档案管理相脱节;对照《浙江省综合档案馆信息化评估标准》,无论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电子文件档案的归档管理,远远不符合要求,目前,全局电脑只配备4台。五是有的单位档案工作分管领导不明确,档案管理不规范。六是“三农”档案和社区档案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出现无人管理现象。
二、工作对策
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档案工作,正处于从“封闭型”管理到开放式服务,从人治到法治、重保管到重服务、传统管理到现代化管理的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指出:“档案是全党、全国人民各方面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它不仅对深化改革、发展经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国民素质有促进作用,而且对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而“管理体制优、基础设施好、信息化程度高、服务功能全”将是现代档案事业体系的基本框架。
消防部队经费预算管理论文
一、消防部队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我国针对消防经费预算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条例,但是这些规章条例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究其原因,一是这些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在经费预算执行过程中无法对行为主体进行约束,失去了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消防部队预算法规意识不强,随意调整预算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预算基础工作不稳定。一些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提供的相关数据不准确;部分单位重视支出,不重视收入,资金的安全性上存在漏洞。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预算编制和执行存在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一是预算的编制内容不完整。如一些单位没有将上年度的超额经费纳入下一年度经费预算,将当年的部分收入隐藏起来,未列入下一个年度预算中;还有一些单位列入预算的项目不全,预算安排也不够具体,没有针对性的文字说明,更有预算出现赤字的现象。二是预算执行过程不规范。有些单位在预算编制中没有听取业务部门的意见,财务部门自己说得算,造成经费预算与执行不统一。当预算经费无法满足需要时,可以不经过任何审批手续,随意调整经费,对年终超预算情况不正常上报,预算管理工作缺乏严肃性,随意性大。三是预算安排不合理,存在浪费现象。四是预算执行存在脱节的现象。
(二)问题的原因。从主观上分析,一是不少领导思想上对预算管理工作不重视,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造成财务人员对经费预算管理工作的宣传不到位,同时,在预算执行中也缺乏制度措施约束财务人员的行为。二是受财务人员自身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的限制,预算编制粗糙。从客观上分析,首先,人员职责不清,不少单位的预算编制与审核为同一个人;其次,预算经费审批严谨性不够,监督把关不严;再次,缺乏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
二、加强经费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预算机制建设。
1.首先,要增强对预算重要性的认识,做好事前有效控制。结合消防部队实际,预算编制要做到四摸与四看。所谓四摸,就是一要摸清今年的工作重心是什么,有哪些工作任务,领导对工作的想法;二要摸清明年对经费的调整变化情况;三要摸清每年经费使用情况与市场有什么变化;四要摸清各个单位对预算安排是否有意见。四看,即一看预算收入是否符合规定,编报收入是否真实;二看预算支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与标准;三看预算安排的重要项目有没有进行论证;四看单位每年预算的结余情况,对预算报表把好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