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5 23:22: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经典诵读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扶贫办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根据《市“耕读传家.书香活动”活动实施方案》精神的要求,今年我局开展了“全民经典诵读”读书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我局高度重视“经典诵读”读书活动,把落实“经典诵读”读书活动作为加强党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及时召开班子专题会议,传达全民读书活动工作会议精神,部署“经典诵读”读书活动。
(二)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在活动开展中,我们坚持了统一领导,及时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的“经典诵读”全民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
(三)搭建平台,服务阅读。“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制定了职工学习计划,并组织安排实施。利用周三下午学习时间进行集中学习和专题辅导,每月在学习的基础上组织进行交流。“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办公室又通过组织遴选,推荐一批优秀书目如:马列经典《为人民服务》、专业经典《关键在于落实》、系列重要讲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辅导读物》等。
(四)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局机关开展以“读好书.提境界”为主题的“全民阅读进机关”、“全民阅读进家庭”、“全民阅读进农村”活动,提高幸福指数,营造浓浓书香。
农村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困境与对策
【提要】我国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备受重视,越来越多地方的教育改革都以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为主,希望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喜爱。为了让下一代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小学也特别重视优秀的诗歌文集。诵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不可忽视的教学方法,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让学生诵读经典文学,在一些农村的小学里,仍然存在着许多阻碍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困境。本文通过讲述经典诵读的重要性,梳理在农村小学中出现的关于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困境,提出提高农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语文经典诵读困境及对策
一、引言
诵读教学作为我国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备受师生们喜欢。从古至今,诵读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寄托情感的表达方式。对经典的诵读更是有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因此,经典诵读必将追随这个时代潮流,肩负起自身的使命,让民族精神焕发光彩。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经典诵读已经成为了中小学生必备的技能,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开始加入了经典诵读的行列。然而在农村的一些地方,经典诵读教学的开展仍然存在一些障碍。本文通过分析梳理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解决农村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出现的困境,让农村的小学生也可以加入经典诵读的队伍中,在农村地区推进经典诵读的开展。
二、经典诵读教学的重要性
经典诵读如今备受广大学者的推崇,是有其道理的。经典诵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教学方式,不仅仅可以让广大学子在诵读中领略经典的博大精深,更可以激发出广大学子对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自豪感。而从调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性方面来看,经典诵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综合素养。(一)经典诵读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行经典诵读可以让学生快速地增加自身的识字量。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就能清理掉许多的生词障碍,认识更多的词。相比于枯燥无聊的学习生词表中的词,在诵读中学习生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自己的读写能力。让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会让学生逐渐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就会更容易让学生爱上读写,这对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二)经典诵读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一个人的记忆能力的提高最关键时候就是在小学阶段,小学阶段的记忆能力的高低往往就是以后的记忆能力的高低。因此,如果在小学阶段可以抓住时间,及时培养,那么就很容易增强记忆能力。而对经典的诵读就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让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一旦记忆能力得到提高,对于经典的理解也会更加全面。(三)经典诵读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身边的事物影响,如果能让学生持之以恒地诵读经典文学,那么学生就很容易明白经典中的道理,并以其中的道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让自己有着更好的素养。农村地区的学生很多都没有得到父母有效的指引,如果能通过诵读经典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诵读经典,可以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髓,提升自己的民族修养,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并加以传承,从而更加全面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司法局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意见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整体提升干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结合我局实际,特制订诵读活动实施意见。
一、活动目的
坚持学用结合、读用结合,通过组织开展诵读经典系列活动,形成家庭因诵读而和谐、事业因诵读而进步、社会因诵读而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犬舍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实施对象
全体干部职工都要参加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与各所负责人作为经典诵读的主要实施者,其他同志共同参与。单位建立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形成具体组织实施的工作网络。
三、内容选择
国学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实践的运用
【摘要】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灵魂之根,是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既能增加他们的修养,也能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文章分析了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诵读平台。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语文;实践探究
一、研究实践的意义以及目的
1.研究实践的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一个国家的胜利并不仅仅在于一个国家的实力,还有很大的方面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我们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国家的经典文化是源远流长,长盛不衰的。小学语文是小学生的启蒙课程,语文的发展本身就是来源于国学经典,两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完善,让小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提升自身的素养。诵读国学经典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识字的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国家,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所以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2.研究实践的意义。现在很多学校都会开展关于国学经典的活动,但是缺乏系统的指导和理论,学生都是单一的诵读国学经典,其方法大大的打击了学生对国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本研究尝试探索符合现在小学生阅读发展水平的,多样性的国学学习方法。让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少走一些弯路,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所以,诵读国学经典对小学语文教学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二、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的方法
1.营造良好的国学经典诵读氛围。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诵读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粘贴一些名句和古诗词,在黑板报上独立设计一个关于国学经典诵读的宣传画册,摘取一些国学经典中的片段,营造浓烈的国学经典诵读氛围,让学生静下心来专心诵读,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和认知。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2.做关于国学经典的小游戏。平时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都是一味的死气沉沉,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国学经典的小游戏,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组之间存在竞争,小游戏比如说,对诗句,古诗填空,文言文接力,输赢是有奖惩的,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小礼物。比赛可以激起学生对国学经典诵读的兴趣。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受国学经典的熏陶,潜移默化的接受了教育和影响,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3.国学经典诵读的原则。正确的教学原则对教师的教学开展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少批评,引导学生热爱国学经典。还有一些学习困难的同学,教师可以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一步一步慢慢来,随学时间的推移,就会有进步了,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就会变得更有信心。教师还可以在墙上设立国学经典诵读的乐园,每个学生的诵读情况都可以用小贴纸来记录,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对国学经典诵读有着更深的认知和更大的兴趣。学生也会有大幅度的进步,同时也解决了教师教学的困难。4.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方法。对于国学经典诵读,我们要做到趣味、判断力、思考力等有效的结合。促进学生完成国学经典的学习和传承。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的主要学习阵地,在诵读期间,教师也可以领着学生进行诵读,诵读完成后,教师要针对整篇文章进行翻译总结,让学生做好笔记,方便学生的记忆。教师也要抓取学生的兴趣爱好,向学生展现积极生动的教学场景。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逐渐掌握学习技巧,并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国学经典文化,提高学生的素养,促进情感的交流。
“四书”“五经”重回案头经典诗文诵读渐成气候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1岁的大连男孩李杰馨近日在第四届中华经典文化研究交流会上表演了正、倒背诵《老子》81章的绝技,他的表演赢得了海内外经典教育专家、学者的热烈掌声。李杰馨介绍,自己接触经典文化诵读还不到一年,《老子》已经能够
倒背如流。
记者在长沙召开的第四届中华经典文化研究交流会上了解到,让少年、儿童诵读《老子》《论语》等中华文化经典正是经典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关专家认为,少年时代是人格发育的关键时期,3岁至13岁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在此期间加强左右脑记忆力的开发和知识训练十分重要。主要以孩童为对象的经典教育目前正在我国大陆兴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已于1998年6月发起并实施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按照计划,到2010年,全国至少将有500万少年儿童直接参与,影响3000万成年人,通过宣传等能使1亿以上的中国人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致力于经典教育事业的湖南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刘孝听说,现实生活中,一些只读过几年私塾的老人,能背大段的古文,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能吟诗作对,而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远远不如他们,这值得我们深思。孩童时期诵读文化经典将给他们带来一笔宝贵财富。经典诵读不强求死记硬背,也不要求孩童现在就能完全理解,而是通过轻松愉快的诵读活动,使孩童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并获得智能锻炼和人格培养,从而终生受益。
共有200多名中华经典文化教育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第四届中华经典文化研究交流会,他们总结了全国各地经典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和经验,探讨了经典文化教育的新渠道、新模式和新方法。
幼儿园国学教学体会
国学所讲的礼、义、孝集中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同时也感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寻根,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熟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所以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让经典真正植入孩子们生命,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文化血脉。
这个学期通过与孩子们大量整体诵读经典,我也学到了不少的方法,有了许多体会。根据我学习的经验总结:“不求理解,只求熟读”,简单的过程不要复杂化,只要反复念反复跟读,儿童自然就能背诵;在反复整体诵读中,孩子们很轻松很愉快的就可以大量记忆其内容,并且对大量生字的认知。让学生从经典中感受学习的乐趣。经典诵读实现了育人,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诵读对幼儿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后,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最后,促进了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孩子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在日常交流中,我可以看出孩子们每天的进步。
在教学中,我深深感到我作为教师的国学功底还不够深厚,急需提高。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我们教师都有必要的教学任务,我们教师必须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自己的的阅读量,阅读水平。通过培训,通过相互学习,尽快提升教师的水平,是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质量的关键。
国学经典诵读作为课程,作为幼儿学习的必要内容,相应的教学研究、教学探讨应该伴随国学经典诵读的开展,加强国学经典诵读的指导,方法的提炼,经验的交流,以便更好、更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也是我们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路行来,其中的甘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坚信,今天的开启必将迎来明天的收获。
市教育系统教师普通话诵读活动通知
各学校,镇(处、区)教育办公室:
为贯彻执行《市教育体育局年教育干部教师教育工作要点》,根据《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全市中小学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普通话诵读项目的通知》要求,结合《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全市万名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的实施方案》,现将全市中小学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普通话培训、诵读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和任务分工
本次培训对象是全市普通中小学(含民办学校)、职业学校、幼儿园所有干部教师。
学校负责组织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的普通话诵读全员培训和校级“普通话诵读”比赛活动;市教体局负责在校本培训中担任普通话水平测试辅导教师人员的培训和组织市教师技能大练兵“普通话诵读”比赛活动;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在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中进入全市中华经典诵读决赛的教师和全市申报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乙等教师的培训。
二、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
浅析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一、案例呈现
整个感恩活动从一个充满爱意的地方出发,让爱的火种在小萤火虫的心里生根发芽,活动策划者郝爽妈妈原创的充满爱意的诗《谢谢你,我的孩子》,将活动带入最浓情时刻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去思考,从家长和孩子的行为中,看到了一些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家长素养的参差不齐,在活动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文明行为,如,上大巴车的时候不排队,指使孩子去抢座位,不按要求一位大人带一个小孩,随意组合乱坐,给清点人数的家长造成了麻烦;午饭吃自助餐后,不自觉收拾餐盘,随意丢弃;下午吃自助蛋糕餐时,多拿多占,不珍惜食物,吃不了就扔在地上,甚至教唆孩子偷偷往包里装;做游戏时,不能引导自己的孩子当好观众,而是在台下随意喊叫、乱跑……这些现象都体现了部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行为养成习惯教育的不到位和缺失,家长只注重了对孩子的“爱”,而忽略了自己作为孩子榜样的责任和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为此,应该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文明习惯养成的支撑力量。正如本次活动的主题,我们感恩大家及时发现问题,审视问题,并及时从中汲取教训,不断改进教育理念和引导方式,促进此类活动能持续有效开展,增进家长与孩子、孩子与孩子、家长与家长、老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了解,彼此影响,促进共同成长,增强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
二、加强礼仪教育的班级实践
1.制定本班“讲文明、学礼仪”亲子活动计划,在活动中找问题,勤纠正。2.家校合力,共同编写本班《读经典,学礼仪亲子共读手册》,系统地组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在诵读中,从故事、情境、事理、生活中领悟内涵,获得心灵启示与道德勇气,从而内化为自我的道德行为。3.申报《读经典学礼仪———关于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的市级规划课题,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式,将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相融合,创建经典诵读的平台,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受到经典的熏陶,得到国学的感召,在不知不觉中让国学内涵精神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成长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小学阶段对一个人习惯、品行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时期。教育不仅意味着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承担着“人”的教育的重要职责。新课标前言中这样写道: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流传千年被尊为经典的国学篇章,既包含了优雅高尚的情怀,又有我国民族精神,还有做人的道理。如果小学生从小就接受国学经典的教育,在诵读中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达到人格培养的目的,那么,一大批品学兼优的新世纪人才,都必将在这个时代成长起来。因此,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礼仪”课题的研究,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这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作者:笸权云 单位:兰州市城关区秦安路小学
原著诵读与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提升关系
摘要:结合青年主体,比照经典作家的青少年成长,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青年的说服力;改善话语体系,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话语感性化、亲民化、日常化,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青年的感染力。回应利益关切,通过诵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让青年学生体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解决切身利益问题时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升马克思主义对当代青年的号召力;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青年政治思想、道德水平与素质,完善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原著诵读;青年;政治思;想及道德提升
总书记在《求是》2020年第17期发表重要文章,又一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教学的关键在“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1],从而“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总书记的反复强调,就是要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理服人,用经典理论分析政治,涵养正气,引导青年学生把读经典、悟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
一、结合青年主体,比照经典作家的青少年成长,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青年理想信念的说服力
同样的青年时代、同样的读书时期、同样的面临就业,同样的青春期、叛逆期、恋爱期,马克思却有着惊人的不同:完成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如何做到?1.站在道义制高点,树立远大理想信念。17岁,正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的任性的年龄,马克思却拥有了不凡的见解和伟大的抱负,他在中学毕业时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已经开始确立起为全人类服务这个崇高的理想了,当然此时马克思是以唯心主义为主导,还没有摆脱宗教有神论的束缚。考入波恩大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但他更喜欢哲学和历史。虽然起初很讨厌黑格尔哲学的稀奇古怪的调子,但后来一深入进去,就马上被迷住了,他写道:“在这惊涛骇浪的思想海洋上,我进行过长期的巡游和探索,我在这里找到了真理的语言,并紧紧抓住了它。”他开始信仰黑格尔哲学。黑格尔去世后,他的门徒分为左、右两派。右派(老年黑格尔派)坚持黑格尔的反动、保守的思想体系;左派(青年黑格尔派)学习黑格尔辩证法,得出了无神论和革命的结论。以布鲁诺·鲍威尔和赫斯为代表,他们满足于抽象的理论批判,轻视实践,只是口谈革命,实际上不关心政治和害怕群众的觉醒。马克思当时在思想上接近青年黑格尔派,并参加了他们的一个组织“博士俱乐部”,在这个组织中,马克思年龄最小,仅22岁,但他博学多才,使得其他比他年长的成员极为赞赏。鲍威尔钦佩地说,马克思是一个思想的仓库;而赫斯说:马克思是一位最伟大的哲学家,也许是当今活着的唯一真正的哲学家。但是马克思与其他成员不同,他更重视实践活动,他在23岁时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中,盛赞了贬斥神、主张精神自由的古希腊唯物论哲学家伊壁鸠鲁,歌颂了为人间盗来火种、带来光明而牺牲自己却被宙斯锁在高加索山崖,天天被老鹰啄食肝脏的希腊神化中的英雄普罗米修斯。这充分反映了马克思要为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统治的斗争而献身的革命精神。但这时,马克思依然只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和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具备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观条件。2.把从事革命实践的活动同科学研究工作结合起来。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者转变为辩证唯物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他始终坚持不断地把从事革命实践的活动同科学研究工作结合起来。在这一转变中,有两个时期是关键的。第一个时期,是24岁的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时期。大学毕业后,马克思取得博士学位,本打算到波恩大学任教,但由于政府阻挠未能如愿,原因是他曾参加过思想激进的“博士俱乐部”的活动,与鲍威尔等一起发表过反政府的言论。1842年,24岁的马克思为《莱茵报》撰稿,报纸订户由800户很快增加到3400户。在办报期间,他广泛接触到社会生活多方面的问题,始终站在贫苦劳动人民的一边,坚决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有一次,莱茵省议会就“林木盗窃案”问题展开了辩论。林木占有者把穷人在林中捡拾枯枝当柴烧这个传统习惯做法看作盗窃林木,要求莱茵省议会作出法律规定,严加惩处。在议会辩论中,在国家生活中,与黑格尔哲学讲的根本不同,起作用的不是理念,而是等级制度和经济利益。黑格尔的观点一用来解释社会现实,就显得破绽百出,于是黑格尔哲学在他的心目中彻底动摇了。他转而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2],由于感到对批判黑格尔哲学和评价法国共产主义思想来说,自己的知识太少,需要从政治舞台退到书房学习。就在这时,费尔巴哈发表了一系列批判宗教和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著作,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使马克思受到很大启发。第二时期,是26岁的马克思在法国巴黎创办《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退出《莱茵报》后,与那些仅仅鼓吹理论批判、脱离实践、蔑视群众的青年黑格尔派分子决裂了。这时,他还拒绝了普鲁士政府通过曲折途径要他去柏林做官,企图收买这位有才干的“刀笔奇才”的邀请,于是生活陷入了极大的困境。这样,坚持革命观点的马克思在封建专制的普鲁士无立足之地了,于是他决定去法国巴黎这个工人运动和进步思想的中心去继续研究和宣传革命理论,这得到了已经与马克思成婚的燕妮的支持。在积极从事革命活动的同时,他还继续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马克思进行科学研究时的态度是极为认真严肃的,他是怀着追求真理的巨大热情和忘我精神的。他在总结自己对待科研的态度时说:“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3]这些斗争实践和科研工作,使马克思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观点的形成又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巴黎时期,他和卢格共同创办了《德法年鉴》杂志,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这些思想标志着马克思已经彻底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那么,在今天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年代。“90后”“00后”能否实现由空想到理想、再由理想到现实的过渡?能否实现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一句话,我们能否安全落地?答案:同样可以,至少可以从这个不凡的年轻人的成长经历中得到启发。
二、改善话语体系,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话语感性化、亲民化、日常化,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青年的感染力
语言委规范发展工作总结
市语委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市语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省实施办法为主线,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努力建立适合实际的语言文字工作机制,不断巩固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水平,为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服务建设“全域”做出了一定贡献。现将全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依法行政,整体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格局。
我市继续加大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认真落实国家语委“一个目标、两条腿走路、三个结合、四项任务”的工作新思路。各语委成员单位、区(市)县继续巩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语言文字工作格局,以原有工作机制为基础,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工作机构和各项工作制度。市普测中心新增了职业技术学院为市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点;市商务局、市体育局等部门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语委成员单位。
(二)加强协调,齐抓共管,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机制逐步形成。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它服务于全市中心工作,涉及面十分广泛。,在市语委的统筹协调下,我市各地区、各行业找准结合点,卓成有效地开展了各俱特色的语言文字工作。
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结合民生目标与本行业实际,对市属公园各种路标牌、横匾、公园门票、商品物价标签等标识牌的用字进行了清理与规范;市新闻出版局加强对《日报》、《商报》、《晚报》等纸质媒体的审读工作,把好语言文字质量关,编发了工作简报《严把报纸编排质量关,减少语言文字失误率》(《新闻出版审读》第2期),要求各平面媒体编辑要进一步规范用语;市电台推出了“国学大讲堂”栏目,邀请国学名师,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经典篇目,共播出了8期专题节目;市商务局制定了《市商务系统语言文字推进计划》,与全市商务系统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市公安局将语言文字工作与公安队伍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公安中心工作服务;市工商局充分利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契机,在城管、交通等部门的配合下,在城区主要街道、大型商场、车站等地开展为期6个月的户外商业广告整治,发现有错别字、生僻字、自造字等不规范用字,及时予以纠正,对违反《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规规定的广告,按有关广告管理法规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