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风险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13:39: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基金风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基金风险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防控探索

摘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是涉及近十二亿人口的医疗保险,基金稳健长效使用是我国医保事业发展的关键。近几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和当年结余呈明显下降趋势,基金风险呈现可能,因此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防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基金风险防控将会给医疗保险体系运营发展带来直接影响。本文结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防控意义,重点分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风险产生原因,提出加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防控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防控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作为覆盖除职工医疗保险应参保人员以外的其他所有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其目的在于改变我国城乡居民社会福利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社会福利水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支出涉及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个层次,且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医疗保险合并而来,基金盘面较大、管理错综复杂,因整合时间短还未形成科学监管的模式,因此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防控工作应是医保基金管理的重点工作。

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防控的意义

(一)提高医院医疗机构管理服务水平。通过加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防控,找到这个风险防控因素,使医疗机构认识到基金无漏洞可钻,要想分得这块“蛋糕”,只有从提高医疗机构管理服务水平着手,吸引患者就医。同时保证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二)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作为我国重大的一项社会民生工程,通过群众个人缴费和各级政府补助及其他集体资金补充的方式筹集基金收入,为城乡群众治病看病提供医疗报销服务,缓解城乡居民就医压力,在改善社会服务质量,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方面发挥的重要意义。通过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防控工作,发挥基金的最大增值效益,规范医疗基金使用,将医疗基金应用到具体位置,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三)保护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利益。在近年频发的套取医保基金案件中,不少患者因为一时冲动,提供虚假信息或者虚假材料,骗得医疗保险基金,导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没有应用到实处,造成基金的流失,使本身的参保人变成了“犯法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加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果存在套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现象,相关人员应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所以,加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防控,杜绝参保人员自身铤而走险违法套取医疗基金,维护医保基金参保人合法权益有着重要意义。

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风险产生原因

查看全文

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及借鉴

摘要:近年来,社会保险基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让社会保险基金更好地服务于人们,对社会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给予相关策略加强其风险管理是必要的。本文从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现状入手,针对近几年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给出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风险控制

1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概述

1.1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的概念。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是指由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与人员共同实施的,作用于社会保险基金资金运动全过程的,通过识别、分析可能会影响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完整的管理风险或潜在事项以对其进行控制和规避,从而实现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等的一系列管理过程。1.2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第一,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是保证社会保险制度落实的有效手段。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是保证社会保险制度落实的重要手段,高效的管理不但能充分体现社会保险制度的效果,更能推动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第二,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发展的效率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原则,统筹兼顾,协调效率,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而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好的保障作用。第三,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是政府风险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状况是我国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一种重要具体体现,通过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完善,有助于我国政府公共事业管理能力的提高。

2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1当前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情况。人社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87万亿元,同比增长8.6%,总支出2.47万亿元,同比增长15%。截至6月底,三项社保基金累计结余6.96万亿元。能否管理好数额如此巨大的社会保险基金,涉及社会的诸多方面。由于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的增速已经慢慢落后于支出的增速,加上历史原因产生的空账问题,社会保险基金偿付能力风险不断增大。面对居高不下的CPI,社会保险基金结余资金的保值增值形式不容乐观。地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被限定为固定收益的银行存款和国债等投资方式,而我国股票市场作为相对灵活经营的全国社保基金的主要投资渠道,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基金委托投资管理等契约关系尚不完善,这都加大了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风险。在这样的风险环境下,由于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事业起步较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关制度体系不甚健全,没有发挥出在基金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制约了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同时,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探索少之又少,不但没有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体系,而且社会保险基金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业务风险控制,会计控制及外部控制的研究尚处于零散状态,也没有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的角色研究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问题,很多可以量化的风险也没有找到具体分析方法,也就无法对风险进行应对。2.2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2.2.1社会保险基金内部控制薄弱,自律性不强。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具体业务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而当前,很多部门,社会保险意识淡薄,挤占挪用社保基金的现象不断发生。部分地区扩大支出,违规运营社保基金;经办审核不严格,向不符合待遇领取条件人员发放待遇,报销路费;资金管理,业务管理不规范等。虽然国家出台若干规章办法,但仍有部分地区经办机构没有根据本部门、本地区的工作特点,制定适合本部门的内控管理制度。很多部门因为编制经费的局限,没有设置专职的基金监督和内部审计机构,使内部监督工作流于形式,应有的监督作用没有发挥出来。2.2.2社会保险基金偿付能力风险加大。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对象的经济状况不佳,作为征缴机关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在征缴的过程中也缺乏足够的权力和有效的强制性措施,地方政府征收社会保险费的积极性也值得注意,再加上在全球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政府补贴机制也不健全,社会保险基金偿付能力风险加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无论是支出总额还是人均支出均有大幅度的增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占社会保障总支出的比例更是不断增大,而且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增长速率小于其支出的增长速率,这也是支出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若不进行有效调整,则支出与收入的资金缺口将不断增大,加大了社会保险基金偿付能力风险。2.2.3社会保险基金投资风险加大。各地社会保险基金多元化的管理体制形成了部门分割、地区分割、不同所有制分割的混乱局面。基金的多头管理必然导致基金投资体系的分割。由于当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不是分开运作,根本无法在投资管理中实现相互制约,拥有社会保险基金支配权的管理机构将有权支配数额巨大的结余资金并用于投资,因此产生很多不合理或效率低下的投资选择。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尚未成熟,投资者产生较多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带有浓重的投资气氛,并严重依赖政府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出台相关政策。而机构投资者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没有达到优质机构投资者的要求,尚不能发挥稳定与繁荣资本市场的功能。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建立不久,运行机制也不完善。2.2.4信息化基础建设滞后,缺乏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目前来看,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信息没有统一的会计报表,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民政部门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都有各自的会计报表体系,而且信息使用者无法得到准确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信息。由于各地方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报表的形式和内容相差很大,报表中的指标无法统一和汇总,这些差异致使现在无论哪个部门都很难十分准确地说清楚目前全国社保基金收支的真实情况。我国社会保险进军缺乏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信息需求者缺位参保人作为社会保险基金最终的风险承担者,由于自身弱势的地位,在社会保险基金运转过程中无法行使对信息的知情权,更无法实现信息监督的作用。2.2.5社会保险基金外部监管不到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立法监管风险主要源于法治环境不健全。完备的法律是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必要条件,然而,法律要充分发挥作用,还必须有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相配套。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问题之一是管理者与监督者合二为一,缺乏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权力只有相互制约,才能充分发挥监督的职能。在实际工作中,政府监管风险主要来源于政府审计的过程中,一方面,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政府监督管理模式就给政府审计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基金监督力量薄弱,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都有很多问题。

查看全文

深究证券投资基金风险以及预防

1目前我国基金存在的风险

1.1基金风险主体

基金当事人是由:基金投资人(持有人)、托管人(一般为银行)、管理人(基金公司)三方共同组成。三者关系如图1:

基金持有人的收益完全取决于基金管理人经营状况,根据风险——报酬同一性,基金所面临的风险最终全部转嫁给了基金持有人。所以,基金风险的主要风险承担主体是投资人(基金持有人)。

1.2目前存在的基金风险

基金的风险是指基金管理人将募集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由于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导致的收益损失。首先是来自市场的风险,然后是来自于管理的风险,还有不可抗力风险等其他风险。

查看全文

医疗保险基金风险的几点思考

医疗保险基金是广大参保职工的“救命钱”,是医疗保险制度赖以存在和不断发展的基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经过10年的改革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待遇得到很好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保险基金运行风险日渐凸现,如何既保证参保员医疗待遇,又确保基金运营安全,已成为当前医疗保险制度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的主要风险

1、基金征缴工作力度不够。一是由于政策缺乏强制性,目前部分个体、私营单位出于个人利益,不给职工办理医疗保险。二是个别参保单位有选择性投保,为单位领导及管理人员参保,单位员工不予参加,有的甚至将有病的亲朋好友挂靠参保;三是个别参保单位故意虚报、瞒报、故意压低缴费基数,甚至恶意拖欠医疗保险费;

2、参保人员结构失衡。一是目前参保单位中困难企业数量较多,这些困难企业退休人员所占比例大,多数退休人员年龄大,患病住院率高,使用统筹基金数额大;二是一些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前医疗待遇没有保障,个人看不起病,一些职工身患疾病多年得不到很好治疗,一旦有了医疗保险待遇就集中就医,过多消费医疗资源,导致了就医住院人数和统筹基金支出的增加;三是随着退休人员不断增多和退休金的逐年增长,而个人帐户划入比例不变,导致退休人员个人帐户资金划入数额不断增加,占用了一部分统筹基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统筹基金的积累水平,而且这种影响会越来越大。

3、医疗费用逐年攀升。一是随着医疗保险覆盖面的逐年扩大,参保患者的绝对数必然增加。二是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有10年时间,参保职工对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了解越来越多,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使参保职工的医疗需求不断扩大。三是我国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数量增加,病情较重,疾病叠性化速度增快,老年群体医保费用支出系数严重倒挂。四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一些疾病自然发病率增加。

4、医患行为不规范。一是个别定点医疗机构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在为参保人提供医疗服务时,违反协议管理的有关规定,不能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二是参保职工与定点医疗机构联合,通过多做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将医保目录外药品与目录内药品进行窜换等,套取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三是随着参保人数的增多,一些特殊疾病如透析、肿瘤患者等不仅数量上的逐步增加,而且由于一些医疗新技术、特效药品等的使用等使得其生存期延长,导致每一个患者平均医疗费逐年增加。

查看全文

私募基金风险及控制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私募基金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吸引了不少投资者进入。我国私募基金发展较晚,规模较小,操作不够规范,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私募基金监管中也有不少漏洞,尚未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监督监管法规,因此,私募基金运作风险较大。基于此,本文将从法律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私募基金市场现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以此控制基金风险,营造健康稳定的私募基金运行环境。

关键词:私募基金;风险控制;应对措施

私募基金实际上就是利用非公开的形式进行集体投资,以基金方式进行运作,其资金来源具有非公开性和相对稳定性特点,属于民间金融的一种。在金融市场运营中,私募基金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市场不够成熟,缺乏相关法律监督管理,再加上私募基金的安全性、规范性难以保证,这些都是造成基金运营中的风险因素,一些投资者因为缺乏风险意识和风险规避能力而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针对私募基金的风险控制进行研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我国私募基金的风险因素分析

1.1法律风险。从当前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和运行情况来看,法律风险较为突出。一是,私募基金并未合法化,缺乏与之相关的法律保护内容,其法律地位不够清晰,进而影响了基金运行的稳定性。我国法律并未对私募基金经营机构、投资者的权益作出明确规定,投资者构成复杂,其风险承受能力也有很大差异。而一些私募基金机构缺乏专业化的金融服务能力,这些都会增加基金的运行风险。二是,私募基金属于“契约式”运作,也就是人和投资人之间确定契约关系,这种缺乏法律保障的关系非常脆弱,有可能出现不平等条款,或者收益分配违约等,从而导致人和投资人之间的利益矛盾。一旦出现利益纠纷,由于没有切实可依的法律依据,往往难以保障投资人利益和权益,从而造成基金维权的“灰色地带”,其法律风险也会进一步增加。1.2政策风险。随着金融市场运作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私募基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其中的政策风险并没有因为市场规模的增加而削弱,相反的,一些政策风险逐步付出水面,原来的隐性政策风险已经转变为显性风险。一是货币政策风险,由于私募基金主要集中在各类债券以及股票、金融衍生产品领域,所以,国家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其收益,私募基金的收益也会随之波动,如股市低迷,私募基金也会受其影响而收益走低。二是国家财政政策风险,财政政策对资金流向有很大影响,其股权投资收益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在国家公共政策调控下,私募基金运作会受到一定影响,资金撤出风险较大。由此可见,从当前国内私募基金发展情况来看,货币政策、国家财政政策以及宏观调控等,都会对其造成影响,增加政策风险因素。1.3市场风险。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私募基金的发展速度有所增加,外部发展环境相对稳定,但是市场汇率、经济周期、购买力水平等仍是影响私募基金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周期性变动中,金融市场价格也会出现巨大波动,这些波动产生的风险并不会被资产组合或者对冲分散,尤其是进入经济萎靡期,会导致私募基金陷入低潮,投资者可能因此承受更大的本金损失。在利率市场化变动中,会直接影响私募基金的成本,如果利率风险过高,投资者的行为会更加谨慎,选择利率风险较低的银行储蓄类产品,进而导致证券市场资金流入减少,价格下跌。由于私募基金收益主要来自证券市场,金融工具类型单一,创新性不足,这些都有可能造成更大的风险隐患。尤其是在人民币汇率逐步放开后,汇率波动会受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双重影响,央行调控和干预力度逐渐降低,如果人民币贬值必然会让不少投资者选择外汇或者黄金这些金融产品,私募基金市场会因此而萎缩。同时,也不排除通货膨胀造成的购买力风险,投资者购买力下降,必然会造成基金市场趋于低迷,进而诱发更大的风险因素。1.4信用风险。由于当前私募基金尚未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机制,管理人道德风险、违约风险等都会造成信用风险增加。当前,国家尚未对私募基金制定专门的法律管理制度,监督体系不够完善,再加之其非公开募集特点,造成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整、信息失真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基金监督管理成效,导致其风险因素增加。有些基金组织为了拓展资金来源,会提前承诺投资者获得保底分成,无论基金运用是否亏损,都会连本带利使投资者获益。但是,一旦私募基金运营出现问题,甚至平台倒闭跑路,这些承诺也会化为泡影,最终由投资者承担全部损失,由此可见,私募基金信用风险不容小觑。

2私募基金的风险控制对策

查看全文

货币市场基金风险论文

摘要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新型的开放式基金,由于其固有的特点、稳定的收益和较小的风险而深受欢迎,在我国由于刚刚发行不久,人们大多只了解其收益的稳定性而容易忽视其风险。本文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风险的方法。

关键词货币市场基金风险控制方法

货币市场基金,是指以货币市场工具为投资对象的基金。投资对象主要包括:短期国债、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回购协议、银行承兑汇票等货币市场工具。

1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我国货币市场基金起步较晚,2003年12月10日,由华安、博时和招商三家基金公司分别发起管理的首批三只货币市场型基金获准设立。到2004年4月12日,已经设立的7只货币市场型基金的总份额为430.93亿元,占开放式基金总份额的24%。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范围还比较狭窄,暂时设定为短期债券(含央行票据)、银行存款和回购协议,但随着货币市场的逐渐发展,此类基金将来可投资于大额转让存单、银行承兑汇票、经银行背书的商业承兑汇票或其他流动性良好的短期金融工具。从这些投资对象的性质来看,主要特点有:

查看全文

证券投资基金风险及解决路径

一、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投机性较强,且股市波动较为强烈,而这主要是由我国特殊的投资者结构造成的。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投资者以散户为主,不太集中。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策略,之后当越来越多的基金上市之后,我国开始对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进行严格的制度管理。2004年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法》鼓励发展开放式基金,促进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当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呈现出了以下特点:第一,基金规模不断扩大。从我国开始发行证券投资基金后,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就在不断扩大,资金的资产净值也在不断增加,在资本市场的市值占据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不断增加;第二,基金销售市场火爆。2005年后半年以后证券市场一直处于牛市状态中,激发了很多投资者的兴趣,同时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量不断增加,发行周期逐渐缩短,扩大了基金行业的规模,使证券投资基金销售市场十分火爆;第三,收益增加。我国开放式股票型与混合进取型基金涨幅不断提升,市场回报率超过140%。

二、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趋势

封闭式基金指的是基金发起人在设置基金时对基金单位的发行总额进行了限制,当基金筹集到的总额达到了限制总额时,基金就会成立,同时不再接受投资。封闭式基金又被称之为固定型投资基金,其期限是从基金成立到基金终止,这一期限会受到基金投资期限的影响,也会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最初发行证券投资基金就是封闭式基金,虽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投资手段,但加大了投资风险。而开放式基金指的是基金发起人在设置基金时不设置基金发行总额限制,可以根据投资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发行的追加。对比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可以发现,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在期限、发行规模限制、基金单位交易方式、基金单位交易价格的计算标准以及投资策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来说,封闭式基金会加大市场投资的风险,且大多数国家的基金都是逐渐从封闭式基金发展成为开放式基金,因此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也会逐渐向开放式基金发展。我国大陆的第一只开放式基金是华安创新证券投资基金,之后开放式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首先,开放式基金将有效推动金融深化,即金融市场化、金融机构多样化与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可以增加证券市场的资金量;激发更多投资者对股市的兴趣,增强社会大众的投资理念,促进股市的发展,也有利于市场板块的重塑。第二,证券投资基金会长期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趋势。相比于其他投资手段,证券投资基金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可以满足一些小投资者的需求。例如,部分投资者只有少量的投资资金且缺乏投资经验,利用其他工具进行投资无法实现组合投资、风险共担,而证券投资基金解决了这一问题。第三,股票型基金占比可能会下降。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投资工具纷纷涌现出来,例如企业债券、金融机构债券等,丰富了人们的投资选择,可能会降低股票型基金的占比。第四,可能会解决公募基金的股权激励问题。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都会对人才有较高的要求和需求,在人才培养机制优化过程中,证券投资基金会稳步发展。

三、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

(一)宏观风险

查看全文

产业链投资基金风险管理防控论文

内容摘要:从产业投资基金风险产生的环节上看,产业投资基金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本文在分析产业投资对象和经营管理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避免和减少风险的方案和措施,以期能够减少企业的损失,使产业投资基金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分析控制

产业投资基金概述

产业投资基金是一种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规范的创业投资基金运作形式,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其特点可以概况为集合投资、专家管理、分散风险、运作规范。但是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要比证券投资基金大。从产业投资基金风险产生的环节上看,可以将风险分为两部分:一是源自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对象的风险;二是源自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方面的风险。而这两方面的风险又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构成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因素很多,此外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和基金市场发展初期,基金市场中各类行为尚未完全规范,因此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对这些风险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各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使产业投资基金得到健康发展。

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分析

(一)流动性风险

查看全文

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分析论文

摘要:开放式基金是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一种新的投资品种,其在我国一问世于就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如何控制这些风险,正是当前学界和业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探讨规制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的法律举措,以给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基础。这些法律举措主要有: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风险法律规制

所谓开放式基金,是相对于封闭式基金而言的。由于投资者可以自由申购或赎回基金单位,这使得开放式基金具有市场选择性强、透明度高等封闭式基金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对投资者的保护更彻底,对基金管理人的激励约束更强。正因为如此,开放式基金在国外基金市场上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并对一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发挥着重大作用(((。

有鉴于此,我国也是力主发展开放式基金。从2001年9月至今,市场先后推出开放式基金12只,总规模预计突破400亿元,且新的发行还在源源不断。应该说,它的问世,将会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一种全新的运作方式和投资理念,有助于培育成熟的投资队伍。然而,“剃头挑子一头热”,基金公司踊跃,投资者却谈不上热情。今年发行完毕的7只开放式基金中,有两只未达到预定集资额,有三只虽突破了45亿元,但大量信息证明其中的种种违规操作,如银行摊派、行政干预等等。而且,开放式基金的运作也难以令人乐观。(((截至2002年9月26日,仅有华夏成长以1.023元的微弱优势维持了“面子”,其余的均在面值以下。有人甚至预言,今年我国极有可能出现第一只被完全赎回的基金。(((

种种迹象表明,在国外成功运作的开放式基金在我国甫一出现就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如何控制和化解这些风险,是在我国基金业和证券市场快速发展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本文试从法律的角度,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探讨控制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的法律制度构建。

一我国开放式基金面临的风险

查看全文

国外私募基金操作系统对中国私募基金风险控制启发

摘要:本文从国外私募基金的运作机制入手,对比国外私募基金,从法律、政策、金融手段、信用制度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私募基金发展现阶段所面临的风险,并且提出相应的风险监控措施。

关键词:私募基金运作机制风险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亚洲最为活跃的潜力巨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之一。我国私募基金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雏形是以政府为主导,主要为高科技企业融资的风险投资基金,真正意义上的私募基金发展滞后。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非正规私募基金发展迅速,先期进行风险投资的公司也有相当部分转为私募证券基金。

一、国外私募基金运行机制

(一)设立程序与组织结构

私募基金一般由两类合伙人组成。第一类称一般合伙人(GeneralPartner),相当于基金经理,指的是创设基金的个人或团体。一般合伙人处理私募基金的所有交易活动及日常管理。第二类是受限合伙人(LimitedPartner)。受限合伙人提供大部分资金但不参与基金的投资活动。在筹划设立私募基金时,一般合伙人通过与受限合伙人签订《合伙人协议》来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