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实训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3 10:34: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机电实训报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机电实训报告

本科机电专业实训机制的构建

实训过程管理

严格的实训过程管理对实训质量起着一个监督、保障的作用。可根据实训内容、性质对实训环节分散或集中进行。如:机电产品认知实训中的讲座、企业参观等就可分散进行,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举行。为保证良好的实践动手效果,其他实训建议停课在实验室集中进行。实训过程包括以下环节:实训开题动员、实训专题技术讲解、学生集中设计和制作、实训验收答辩、实训论文提交等。在实训动员时具体告诉学生详细的实训时间安排、实训内容、实训检查、实训考核方式等,让学生完全进入实训状态。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和学生能力可把实训专题讲解放在实训初或实训中。如电子技术实训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专业基础实训,那么最好在实训初给学生具体讲解一下每个题目的大致思路和实训报告的撰写方法。机械设计实训和检测与控制实训可让学生拿到题目后首先自行设计,在学生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再针对问题进行讲解。实训过程中相应地安排指导老师在实验室值班,负责学生考勤、答疑、指导和实验室管理等工作。在此期间,学生按班次、时间段到实验室分批设计和制作。一般,实训最后几天为实训验收或答辩时间。排好时间段,几位指导老师共同验收,根据学生做的实物进行提问。最后,学生提交实训报告。实训报告撰写方法原则上同毕业设计论文写法、格式相近。这也是为学生毕业设计的论文撰写奠定基础。

实训耗材的可持续利用

对机电类专业来讲,由于学生必须制作实物,因此实验耗材开支较大。如果每次实训都购买耗材,这将是极大的浪费。系统性的实训内容安排已为循环利用实验耗材做好保障。每一学期的实训作品都是下一学期实训的地基,犹如必须一步步做好底层才可以最后建造出金字塔来。如何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可持续利用实验耗材是实训管理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例如,从实训性质来说,电子技术实训和检测与控制实训主要让学生做电路板来实现一定的功能,这两个实训的主要成品都是电路板。可以在这两门实训结束后,由实训负责老师把电路板收集起来统一放在大纸箱里集中保管。机电产品认知实训部分内容,如电子元件识别、电路板焊接就可以使用这些保存的电路板让低年级学生练习,大大节省电子元器件的开支。机电产品认知实训购买的电气元件可以继续为电气控制系统实训服务。当然,实训中常用的各种电子、电气元器件可以由实验室早期统一购买,实训时到实验室领取并做好登记。不常用的,或有些特殊的,由学生提出申请,指导老师同意后方可购买。由于大学四年的实训内容是系统性的,如果严格做好实训耗材的进出管理,妥善保管好每一次实训作品,都可重复、循环使用实验耗材,为节约实训耗材成本提供保障。四结论本文提出的机电实训体系构建是根据我系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和理论课程设置总结出来的。实训体系的合理构建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满足社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要。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根据各方反馈的信息加以调整和完善此实训体系。

本文作者:李静工作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查看全文

机电技术群建设与质量提升探索

摘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推进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通知》精神,对照《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加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建设质量与成效、特色与创新具有一定的学习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成效;质量提升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推进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对照《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的要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成立创建组织机构,明确创建目标,分解创建任务,确保创建工作按规按序实施,并于2017年4月顺利通过省现代化专业群评估验收。

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情况

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由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和电气运行与控制等3个专业组成,其中机电技术应用核心专业分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和机电产品维修两个专业方向。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566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164.14万元,拥有校企合作企业18个。专业群现有中专在校生686人,其中专业机电技术应用核心专业在校生393人,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专业方向278人,机电产品维修方向115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校生195人;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在校生98人。专业群共有专职专业教师28名,兼职教师8名,其中硕士学位10人,高级教师18名,省特级教师1人,具有双师素养教师比例达到100%。三年来(2014、2015、2016年)专业群毕业生950人,双证获得率39.16℅,毕业生就业率96.74℅,对口就业率72.42℅。该专业群现有6门专业平台课程,7门课程资源被评为市精品课程。组织专业教师编写出版了5部校本教材;完成省级课题5项,连云港市级课题7项。根据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十三五”发展规划》,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坚持科学发展的基本思想,整体设计,邀请省、市现代加工制造行业专家进行指导,引入鹰游纺机、黄海机械等企业参与,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核心专业建设,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实训实习基地、专业文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的内涵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定位在立足连云港、服务沿海地区、辐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区的省级现代化专业群。

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质量成效

查看全文

高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研究

摘要:针对高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较低的现状,通过组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整合优化各专业教育、实践资源,实行“工学交替,课证融通”教学模式,依托校企合作和开展各类技能竞赛等,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高职教育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改造,进行技术革新,工艺提高,这必将需要大批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大范围的技能型人才短缺无疑会制约整个国家经济的增长[1],因此,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现代使命。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整合相关专业,组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育资源和实践资源共享,加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具备方案设计、材料选择和采购、零件加工、装配调试等相应工程实践能力。

1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

1.1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定位分析

查看全文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基地的职场化改造

摘要: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最显性化的内容之一。其中,学校实训室职场化建设成效明显,实践教学及管理制度需要更为健全,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可以保障实训课顺利进行。本文就针对本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及系统建设进行研究,针对现有实践教学条件现代化、实训室文化、职场化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建设和研究,使机电工程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提升到一个新的平台,从而提高学校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实训室制度;管理模式;校企职场化

高校实践型实训基地建设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省示范性专业及优质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意义开始,分析了本校存在需要改进的制度、管理模式及需要开展校企合作新模式,提出了符合我校本专业实事求是的策略和发展目标,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一些应对,以满足学校实训基地的硬件资源及职场化建设使用需求。

1建立科学及符合本校的实训管理方法与制度

1.1校内实训基地的制度完善与建设

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最大作用是维持实训室内部的秩序,若没有一套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实训室内部则自乱,将会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处理大量琐碎重复的事,当前机电实训中心管理形式采用的主要是由实训中心主任领导下实验员管理的制度,负责整个实训室的耗材管理、资产管理、设备维修、日常实训课前准备等大量工作,实训室教学也是日常实训教学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应参照实际企业的职场化建立更加完善制度,包括《实训室安全管理》《实验员管理职责》《实训基地耗材管理制度》《实训指导书及实训报告》《借用制度》《设备仪器使用登记制度》等。

查看全文

轨道交通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与相关调研

轨道交通行业是广东省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按照规划,到2020年高速铁路建成1866公里,广东省将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690公里,城际轨道交通线路1593公里。随着上述规划的实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伴随各种技术装备的发展,所有这些新型技术装备的维护自然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另外装备制造业生产的各种装备的装配、调试也需要大量熟悉机电业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各种机电设备尽管形态千差万别,但是基本技术原理具有相同性。“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电子、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检测传感技术、伺服控制技术、系统工程等有机结合的一门复合技术,它代表着机电工程技术发展的前沿方向,具有强大的创新应用潜力。而如何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服务轨道交通行业,针对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车站相关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及车辆检修基地等技术岗位,着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工科类职业学院都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通过对相关院校的调研,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大体上可归纳为:培养以机械和电子技术为基础,熟悉现代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和维修技术的,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局部设计和新产品开发能力的,以及产品管理、推广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2]尽管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但各高校都有自己的专业特点,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了32门专业课程,其中带有航空或飞行器字样的课程就有9门,培养目标明确,专业特色鲜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紧紧依靠啤酒、食品包装等轻工行业,培养在自动生产线及相关自动化机械工作岗位从事安装与调试、维护与管理、技改与销售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其校企合作基础扎实,人才培养质量稳定,社会声誉较高。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向兄弟院校学习的基础上,在学院骨干院校建设及创一流高职院校中针对如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打造专业特色,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二、专业定位、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

(一)专业定位

机电一体化技术涉及的知识面宽广,是集机械、电子、信息和管理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很宽泛的专业,也可以说是一个专业平台。[3]我们对接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对机电专业相关的企业、行业、企业联盟调研,分析与预测专业对应的区域产业人才需求,提炼出轨道交通行业特定工作岗位(岗位群)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职业技能与素质要求,其毕业生主要面向机电行业,以及轨道交通行业的机电产品研发制造企业、设备运行等就业单位,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有:自动化设备检修、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机电产品开发、设计等。据此,我们依据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珠江三角洲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型特色制造业发展需要,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以“产教一体,寓学于工”的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适应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制造、轨道交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保养、管理等工作岗位,具有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查看全文

机电技术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1加强一体化教学的思想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前提基础。”若想充分实现我国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便需优先转变教学思想,强化一体化教学的思想意识,从教师到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迎合一体化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和学生均要认识到机电技术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课程,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社会实践均需要与社会需求进行准确对接,建立学以致用的而教学思想。此外,教师须认识到唯有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效益才能发挥教学的价值所在,为了能够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便需将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细化改革,并大胆的付出实施[1]。

2构建精准严密的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在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中,必须将实践教学进行细化分类并付诸实践行动。笔者主要讲其分为基础性实践教学和创新性实践教学,在实践推进过程中要完善专业课程标准和实践标准,让教学工作与各个环节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将机电技术一体化改革得以全面推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和系统的技术。2.1完善机电技术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工学结合的课程主要包含着案例分析、辩论赛和情境演示等多种形式的课程,其有效贯彻与落实能够极大的影响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前进步伐,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中全面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进而使得学生成为一个以技术水平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值得强调的是,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在任何教育阶段都要将实践作为教学的关键进行把控,严格规范学生的实操课训练,让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得到保重,使得学生在新增的综合性实训中得到锻炼,并在毕业后的企业实践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2]。2.2校、内外的实训标准结合。2.2.1校内实训标准。校内的实训锻炼主要指学生在校内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操课训练,这是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环节,学校必须要为学生构建科学、完善的实训教室,并规范实操课的相关规定,让学生能够在最基本的工程技术和操作技能方面得到良好的锻炼。校内实训课的标准制定要符合机电技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及保养、生产工艺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亦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与之相对性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均能都在个人需求上对某一技术活操作进行集中训练,从而扎实的掌握相关技能,并为校外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2.2.2校外实训标准。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必须要让学生接触校外实训,唯有让学生接触企业需求的工作任务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以及学生的对实际技术运用的了解。此外,在校外实训中,尽可能的让学生参加顶岗实习,顶岗实习能够让学生更加系统的了解企业对机电技术运用的实际标准,以及让学生更加明确现代企业设备、生产技术与科学管理方面的现状,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之进行融合,从而最高效率提升自己,并为学院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积累宝贵的经验。2.3强化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标准的制定,一方面是深入社会实践中去,另一方面是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学生在深入社会实践中时要充分利用本身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训练进行良好的融合,在各个工厂和企业是单位等包含机电技术类工作的岗位进行实际操作,借此来提升个人的才干,以及培养个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社会调查:学生需要对本地区或家乡的机电产品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对机电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请款、人民生活水平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从而在实践学习中打开眼界,了解机电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从而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的投身与机电技术的学习中去[3]。

3强化机电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3.1完善开放性实践教学环境与内容。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必须要建立开放性的实践教学环境,将开放式的运用贯穿于实践规划教学任务中去,让学生能够严格遵循学校的教学工作安排,并全面吸收开放式的规划和设计任务,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和手段让学校与校外企业进行系统交流,并模拟企业的正常运转模式构建相应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校内亦能够轻松实现社会企业对其岗位的实际要求,以及实现虚拟的“校企联合”,使得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成为企事业单位所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在开放性实践环境的确立基础上,还应对机电技术专业的实践内容进行细化填充,使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工作进行吻合。首先,教师可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划分、重组和重构,实质形成六个阶段的技能模块,并在不同模块中构建出不同专业的方向选修内容,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和选择内容,实现全方位的教学内容开放。3.2革新实践管理主体,提高管理质量。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必须优先革新实践管理主体,从根本上提高管理质量。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管理效率,学校可以构建网络管理平台,将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资料在网上进行资源共享,通过这种开放性的实践项目能够让学生在网上实现约课和选课等选择,并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构建出周密的电子档案[4]。学校亦需要按照实践教学的管理要求开设实践项目,并在网络管理平台中进行,给予学生学习的多样化选择性,在此教学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突显,对学生日后的实践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查看全文

工学结合机电一体化论文

一、推行“三级递进、双师执教、双境育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利用校内的实训基地让学生进行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如表1),同时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经历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的磨练。技能训练主要由专职教师指导,实习主要由兼职教师指导,技能训练和实习交替进行。这样就形成了“三级递进、双师执教、双境育人”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三级递进、双师执教、双境育人”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过去“在黑板上学操作”,“在实训场地训练想象的项目”,“与实际的真实的工作不搭边”的局面,做到在职场环境培养职业人、在真实环境和岗位上学到实用技能和知识。

二、实施名师引领,改革教师考核机制,组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施专业双带头人制度,选聘了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校内专业教师作为校内专业带头人,同时聘请马勒三环气门驱动(湖北)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罗学照高级工程师作为校外专业带头人,充分发挥专业双带头人在专业建设、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聘请夏明扬高级工程师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湖北“楚天技能名师”,并建立了名师工作室。夏明扬高工重点指导产学研合作,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等工作,充分发挥了楚天技能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和在专业建设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桥梁纽带作用。学校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作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在教师培养和考核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根据《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双师素质教师认定与管理办法》、《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六个一”工程实施意见》、《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社会实践锻炼及服务行业企业管理办法》,实施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六个一”工程,即要求每一位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一个企业、结交一个兼职教师朋友、深入一个专业建设、开发一门专业课程、每年做好一项研究、建好一个个人网站,达到在学生中有权威、教改中有作为、企业中有威信、行业中有影响、服务中有贡献的“六有”要求。同时,专业教师必须通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达标、专业实践能力达标、企业工作经历达标的“三证联认”的测评才称为合格教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30名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达到93.3%,教师合格率100%。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多渠道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要求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和工学结合教材,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共同进行实训教学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等工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目前建有30余名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常年聘用20余名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三、强化实践育人,打造多元主体的实践教学基地

引东贝集团欧宝机电有限公司入校门,在校内建立“欧宝实训室”,引进现代企业“8S”管理模式,融入企业现代文化,将东贝集团欧宝机电有限公司压缩机亿元生产线瘦身建成校内“欧宝实训室”,供学生实训实习。引深圳博宝科技有限公司入校门,成立“深圳博宝科技(黄冈)冲压制造事业部”,以“校中厂”的模式,实施企业化运作,独立核算,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场所,使专业生产性实训达50%以上。与东贝集团欧宝机电有限公司合作,将学校搬到企业,成立了“厂中校”———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欧宝学院。公司生产副总担任院长,学校专业团队负责人担任副院长,成立了教务科、学生科、技术科和培训科,分别由双方骨干人员任职。与湖北彤鑫发动机有限公司合作,在企业建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加工实习工厂”,专业每位学生在工厂进行为期两周的编程与加工的生产教学,学生与工人同生活、同刷卡考核、同生产劳动。与武汉TCL空调器有限公司合作在公司设立专门培训部,公司人事经理任培训部主任,学校派专人管理,学校派教师、企业派技术员,共同组成教师队伍为学生在厂期间上课。这些“厂中校”、实习工厂、培训部的建立,既满足了教学需求,又节省了教学投入;既提供了真实的学习环境,又让学生带薪实习;既培育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达到了提高学效果、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查看全文

机电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方法

摘要: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综合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机电工程实践作为本科教育的重点学科之一,面临着巨大挑战。作为机械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机电工程实践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为了提高本科生的英语口语和动手实验能力,进行了机电工程实践的教学改革,形成了基于双语和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学生用英语与教师交流,并在课后提供对应的教学实验项目,以便他们练习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经过多年的探索,证实了双语教学模式是一项成功的改革,值得在其他课程中逐步推广。

关键词:机电工程实践;双语教学;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

20世纪70年代,“机电一体化”首次出现在日本,主要体现在当时日本的新型工业产品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电技术的不断成熟,机电一体化已经与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控制技术等共同成了现代工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也对机械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然而,当前高校的机械专业的教育方式存在不足,部分该专业毕业生并不能在机电相关领域的工作上有很好的表现。在此背景下,机电一体化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2,3]。针对机电一体化教育,目前国内众多学校在结合课程特点和学校资源的情况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与试点。其中,山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将双语教学的模式应用于非英语课程[4];安徽大学在机电控制工程课程中采用了双语对学生开展教学,并结合实践项目开展实践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条主线、两个环节、三个实践点”的教学模式[5]。综上所述,双语教学有助于加强学生理论学习,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两种教学方式在多所高校中均有开展。然而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这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案例较少,因此于2016年开展了机电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探索实践证明了此教学改革的成功。

1改革对象

在高等教育中采用双语教学以与世界融合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此外双语教学也是高素质人才满足经济发展迫切需求的重要职能[6,7]。目前,双语教学在我国普遍采用英语,因此找到合适的双语教学模式将是提高学生英语的实践能力、了解相关领域最前沿资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和竞争能力的开放型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有力措施。众所周知,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这意味着教与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对促进和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双语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最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且可以刺激和推动课程的进一步改革。我国部分机电专业的本科生在集成多学科控制系统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这不仅要求学生对机械、电子、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理论有深入的了解,而且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写作能力等。因此高等教育将“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思想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并得到了确立。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提高教学效果是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改善机电工程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2教学模式改革

查看全文

机电一体化教学融入安全特色分析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现阶段国家机电行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安全特色,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安全特色

1机电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国家标准有待完善。随着机电产品不断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也对机电产品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多更复杂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标准内容虽全面,但实施的可行性较低,企业对机电产品的实际生产、操作规范没有切实可行的依据,加大了施工难度,所以,急需国家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满足当前机电产业的发展。1.2人才素质有待提高。据统计,煤矿机电业中,因人对机电设备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事故约占机电设备所有事故中的一半以上。我国机电产业不断向自动化、智能方向发展,因机电设备长时间工作或操作员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这就要求维修人员具备“工匠精神”,工作认真负责,谨慎,精益求精。而目前我国维修人员学历低、业务素质普遍偏低,机电各行业从事专业维修工种的人员数量少,且每次设备故障的损坏程度不同导致维修工工作任务重,对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不能完全进行,所以大多只是哪坏修哪,不能提前预防事故发生。而我国很多高校安全技术类专业教师也偏少,多数机电专业没有开设安全技术课程,培养出的学生也只会一些简单的安全技术处理,即使是安全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的安全管理岗位,也因企业领导不重视机电安全导致工资低等原因而选择了其他岗位。1.3机电安全技术有待加强。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目前我国虽然在机电安全设计技术、机电安全检测技术均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很多实际应用方面的安全技术还没得到解决。超寿命使用机电设备,长时间超负荷使用机电设备,企业管理者对机电产品维护,管理程度不够等现象实际上就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事实证明,只有不断加强机电安全技术才能将机电设备非正常运行的可能性降到最低[1]。1.4机电安全技术管理需改进。据多数机电安全事故分析,事故原因之一就是企业没有一套完善的企业安全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机电安全管理制度,机电安全应急全预案控制措施,完善各级领导各部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力度,才能有效降低事故率[2]。

2机电一体化专业中融入安全特色的措施

2.1增设机电安全技术课程。机电安全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机械安全生产、制造场所安全、机械电气防火防爆安全、电梯运行安全等安全技术。该门课程内容多、范围广、专业性和实用性强,对任课老师的理论水平、专业能力、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该学科的教学团队可由机电领域的企业技术人员和校内专业教师组成,教师根据自己专业特长选择主讲内容。同时,可以聘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就机械电气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电梯运行安全技术等方面内容给学生做专题讲座,拓宽视野、丰富眼界,让学生上岗前对现代社会机电安全技术发展有更深的了解。2.2增加实践教学。由于机电安全技术课实践性较强,制定课程标准必须把握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分配比例,笔者认为可以按5∶5的比例分配,因为理论教学内容单一枯燥,学生不愿听,理解难,如果对每次理论课配以相应的实践课,既能降低了理论教学中的难度,也大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另外实践课可分校内实践和企业实践,校内实践可通可机电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让学生自己分析事故原因,解决办法,制定安全预防措施,写成实训报告,教师予以总结评价。针对企业实训,将学生分为4组,学校可集中安排一周的时间让学生轮流用一天的时间对机械安全生产技术、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机械电气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以及电梯的运行安全四个部分安全技术有感性认识,最后完成企业实训[3-4]。2.3学习安全生产法。目前,安全技术类专业在我国高校少有设置,拥有安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相对较少,导致许多安全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普遍为低学历、非安全类专业毕业生,大多只会一些简单的修修补补,做个记录,遇到问题时,不会用法律武器解决。2017年,国家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确立了“以人为本,健康发展”的理念,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深入学习相应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查看全文

中等职业学校验收整改意见报告

一、整改任务

1、于20*年底前完成校园、校舍建设任务;

2、加强实验、实训设备方面的建设。

二、整改措施及成效

(一)加大校园校舍建设力度

针对县职教中心校园校舍建设的实际情况,决定将原永生小学校舍全部划归县职教中心,移地新建县职教中心,原计划新建4600m2的教学楼因国家气象部门的有关规定而未能按原设计规划进行建设,为两期工程进行建设。即:一期工程为新建3320m2,已于20*年底基本完工,预计200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为待*县气象对比观测站异地新建后再建1280m2。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