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2 05:42: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基础教育研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基础教育研究

西方基础教育革新研究及其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各国相继认识到教育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它们相继多次进行基础教育改革。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阻抗力量不可避免地随之而出现,如何消解这些阻抗保障的改革顺利进行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问题。

一、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研究之分析

随着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出现了阻抗问题。此时,受改革理论研究问题领域的影响,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和思考有关教育改革的阻抗问题。

从字面上解释,“阻抗”即“阻止”和“抵抗”。阻止和抵抗这个词,所表明的是人们对某事所采取的一种反对策略,即以各种方式和手段,使某事不能发生;或者即使无法使之不能发生,也要使其不能顺利地进行以阻止行事者达到其目的。

西方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存在的阻抗因素,在不同国家是有所不同的,但不管各国存在什么样的阻抗,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共同之处。学者们所总结各国阻抗之因素,可以阐述为如下阻抗因素: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以及社会阻抗。

1.权力阻抗

查看全文

知识过密化与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摘要]知识过密化意味着教育结果在表面上表现出“量的增加”,而实质却出现了“质的停滞”,由此阻滞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且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相背离。在知识过密化的视角下,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浮现出诸多“过密型增长”的现象,即“没有发展的增长”,它涉及学校、课程、教师与学生等方面。在基础教育改革深化阶段,“去过密化”的关键在于厘定知识的分类与边界、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注重教育过程质量的评价。

[关键词]知识观;过密化;基础教育;深化改革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深化阶段,推动基础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提升,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成为改革的重心。然而全面深化改革所出现的一些深层问题尚未得以理清,教育的过程与结果、学校发展的基础与特色、教育过程中的短期利益和长期价值等矛盾还未实质化解。本文从知识过密化的视角,探讨当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所遇到的困境,并从“去过密化”的思路探求突破基础教育变革的瓶颈。

一、知识过密化解析

(一)过密化理论引介。过密化(involution,或译为“内卷化”),从英文词义上来看,有内卷、卷起、回复原状、内旋、衰退和消散之意。最早提出人类社会演化进程中的“内卷”问题的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ImmanuelKant),他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内卷理论”,并明确区分了“内卷化”(involution)和“演化”(evolution)这两种不同的人类社会演变进路。[1]美国人类学家戈登威泽(AlexanderColdenweise)用“内卷化”的概念来指社会或文化形式在某一发展阶段到达一种确定的形式后,难以突破或转化,只有通过使内部更加复杂化而继续下去。[2]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CliffordGeertz)在《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中,用“内卷化”来描述印尼爪哇岛农民通过不断增加水稻生产的劳动投入来缓解人口压力,由此带来水稻产量提升的同时,也出现了劳动的过密投入和边际报酬的递减。美国学者黄宗智将此概念引入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领域,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1985年中译本中,他用“内卷”描述了华北农村百年社会经济的演变形式;在其另一部著作《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1992年中文版中,他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并将“involution”译为“过密化”。与格尔茨不同的是,黄氏不仅提出了“过密化”经济增长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还提出了“过密型增长”理论,即在劳动生产率下降的情况下的经济成长。[3]印度历史学家杜赞奇提出国家政治内卷化理论,用以描述一个社会或一种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不断精细化和复杂化的现象。[4]我国学者韦森用“内卷”的“错综复杂”之意,考察了“制度内卷”的变迁过程及其发生机理。[1]正如康德所做的区分,在描述事物的变化进程中,“内卷化”与“演化”表现了不同的两种状态:前者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在同一个层面上内卷、内缠、自我维系和自我复制,而后者则是一种缓慢的、连续的、增进性的变迁。[1]较之“内卷化”,“过密化”的表述虽然磨灭了事物变化的过程,但“过密”的表述更为形象。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描述了农业生产“密集”“过密”和“发展”的三种状况。“密集”指劳动投入与产出增加速率相同,“过密”指虽有产出增加,但单位劳动时间的边际报酬递减,意味着劳动生产率下降,“发展”则是产出以超过劳动投入增加的速率而增加,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3]因此,“过密型增加”也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从人类文化、农业、经济、政治到社会制度,“过密化”或“内卷化”的涵义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它显然已成为一个颇具研究价值与解释力的概念和分析视角。在教育研究领域,“过密化”或“内卷化”也被用在民族教育、乡村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本研究将采用“过密”或“过密化”的表达。“过密化”包含如下几层含义:(1)从内部与外部的关系来看,“过密化”是事物内部进行不断自我重复的进化,这种进化只是进行内部的自我复制、自我精细化甚至复杂化,与外部环境没有产生实际的相互协调,没有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无力突破外力的制约;(2)从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来看,这种进化虽然带来结果在数量上的增加,但这是通过增加更多的、比例失衡的劳动投入来实现的;(3)从短期和长期效应来看,这种进化给人带来“发展”的假象,掩盖了“发展”的目标和本质,让人们的思维陷入麻木和定式,而事物却长期在现有阶段停滞不前,无法实现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实质发展。(二)知识过密化释义。19世纪,斯宾塞痛击英国传统教育,提出具有永恒意义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并从知识具有的训练功能,论述了科学知识在学校课程中的价值。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著名教育学者麦克•扬提出“谁的知识最有价值”,从而揭示了知识与课程的社会决定性,以及社会权利对课程知识选择的控制。此后,麦克•扬又基于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研究,尤其是他对于英国和南非课程改革的关注,提出了“强有力的知识”(powerfulknowledge)的概念,亦即追问“什么知识最有力量”。他认为知识既具有建构性又具有客观性,既要避免传统的机械实在论,也否定知识的相对主义,[5]7我们应该从人类知识中选择出“强有力的知识”作为学校课程的基础。一系列知识问题的追问,映射在课程中,体现了知识观从科学知识,到社会建构的知识,再到兼具建构性与客观性的嬗变。将过密化理论引入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进而从知识观的层面来解释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问题,反思身处其中的学校、教师和学生是否存在知识过密型的增长,乃解决根本问题及分析范式转换之亟需。从知识的内容与结构、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教育的价值来看,知识过密化体现在两种相反的进路中,具体是指:(1)由于知识类型的单一和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呈现某一知识领域的过密,或因脱离了社会而造成知识内容的复杂化和去情境化,或是偏离了知识的客观性基础,致使教育改革进程中隐藏了知识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风险;(2)上述两端的知识观取向,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或是通过投入更多教学时间和学习时间来获得知识总量的增长,造成了沉重的教学负担和课业压力;或是由于过于松散和随意的课程和教学形式,否定了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专业实践活动的意义,本质上危害了学校教育的价值;(3)两种过密化增长的方式带来的结果,或是使学校教育目标窄化为事实性知识的讲授和训练,学生只需要进行机械记忆、采取浅层学习策略达成目标;或是一味否定客观和理性的价值。两种结果最终都不能实现创造性、突破性和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且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相背离。

二、基础教育改革中的“过密型增长”

查看全文

民歌的形态特征及基础教育研究

摘要:徽州民歌是诞生于徽州地区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它曲调悠扬,旋律明快,体现了徽州地区劳动人民豪爽勤快的性格特征,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朵鲜艳的奇葩,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城市化发展的加深,徽州民歌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正在面临不甚乐观的现状。本文就将具体介绍徽州民歌的音乐形态以及其在传承保护中可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徽州民歌;音乐形态;传承保护

一、徽州民歌概述

民歌,是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群众之中的歌曲,这些歌曲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与演变,会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甚至发展成为当地民间文学的分支,它是各民族艺术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劳动人民的音乐创作,一般是在劳动时由口头即兴创作,之后进行口耳相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与改造。民歌能够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情、志,并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民歌所演绎的是劳动人民的现实劳动与生产,因此民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地方特色,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特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追求。这种具有乡土性的精神作品与当地的社会文化具有密切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民歌就是诞生于徽州的一种民间艺术,它在当地人民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被创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二、徽州民歌的音乐形态

根据徽州民歌的不同类型具体进行分析:(一)号子。号子大多应用于实际的生产劳动之中,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同时激励劳动者坚持劳动的实用功能。号子的音乐风格较为豪迈粗犷,句幅较短,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并且反复出现固定且重复的节奏型。按照劳动场景不同可以将号子划分为渔船号子、工程号子、搬运号子、作坊号子等。徽州地区山峰多陡峭,河谷地带河流湍急,水量丰富,因此水运发达,有新安江跨越徽州全境。因此在徽州民歌中,渔船号子是较为常见的劳动号子形式。徽州民歌《新安江上背纤帮》是徽州民歌至今抢救发掘出的第一曲劳动号子,从该曲的旋律上看,休止符给整首歌曲的旋律带来了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也为歌唱者提供了换气的机会与时值。一呼众和,再加上各类衬字,十分生动形象,让听众能直接联想到当年新安江边背纤帮背纤的生动场景,也能让听众更加同情他们的悲惨命运。(二)山歌。山歌,通常在户外演唱,具有高亢嘹亮、自由悠长的音乐特征。流传极广,蕴藏极丰富。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它的风格坦率直露、热情奔放,直抒胸臆,并且经常伴有较多的修饰音。徽州地区山地较多且多为环绕形山地,山谷地区空旷的自然环境使得山歌较多地被创作出来。但徽州地区的山歌与其他地区山歌直抒胸臆的特点有一定区别,伴有一定的含蓄意味。本地区土地多为红壤,酸性强,适宜种植茶叶,当地劳动人民在采茶时创作了《采茶调》,这首《采茶调》主要表现茶农看到茶叶丰收而喜悦的情形。但此歌并没有直接表现茶农的心情,而是通过茶农在采茶时的交谈,间接地体现出来。这首山歌就明显带有抒情意味,旋律悠长、节奏舒缓,情感处理较为细腻,与其他地区山歌具有明显区别。(三)小调。又名小曲,是在生活闲暇时演唱的歌曲。与号子和山歌相比,它的音乐更具有叙事与抒情的特点,曲调委婉细腻,情感表达较为含蓄和节制,节拍较为规范,旋律的进行大多呈现出环绕曲折的状态,音乐形式是规范和成熟的。小调有民间艺人在乡土田间进行自发传唱,并与戏曲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加工提炼的成分较多,词、曲即兴性较弱,形式较为固定,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善。古徽州的文化历史悠久,且兴科举之风,这也造成了徽州地区文人众多,文风兴盛的景象。而在徽州文化中,程朱理学对徽州人的影响极大,因此徽州文化中的礼仪十分严谨,严格讲究规矩,尤其对女性的束缚极为严重。因此,古徽州妇女的处境大多都较为凄凉,她们对于自己的人生没有选择权,甚至连婚姻都被强制安排。在徽州婚嫁仪式中,哭嫁是新娘离开家前对家中长辈及众多亲眷表达牵挂与不舍的一种仪式,有时还带有因自己所嫁入的家庭家境不好而产生的不满与委屈。徽州民歌中的小调《哭娇》正是体现了歙县南乡少女因即将嫁入贫苦的深山中的委屈心情。但这种哭诉与北方地区的哭嫁歌不同,在音乐处理上显得更加委婉,加入了较多修饰音,也体现了徽州人民委婉温和的性格特点。

查看全文

音乐课程基础教育研究

音乐课程做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展的问题,尤其是音乐课程是整个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难以跟上21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因此,在音乐教育面临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今天,如何加强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研制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改革背景下进行的,是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整体改革和音乐教育自身发展的一大举措。《标准》的研制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在认真总结和充分吸收国内外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力求超前与创新,在立足中国教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力求面向世界,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领会新课标,把握新教材

面对新出台的音乐课程标准和新编的音乐教材,怎样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最关键的就是要尽快更新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新观念从哪里来,主要来自于加强学习。通过多次的培训学习,我还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最重要的,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2003年的沈阳学习,我认识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通过听专家的报告(看录像),使我明确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懂得了课程改革必须从课程功能、结构、内容、评价、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树立了课程意识,初步形成了新的课程观,即对课程有了自己基本的看法,不再把课程局限于“知识”“学科”“教学科目”等狭隘的范畴。教师就要树立正确的理念,明确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现、学生观等。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主动、探究、合作。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通过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和参加教材培训,使我充分认识到,《音乐课程标准》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贯穿着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音乐课程的审美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按照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识规律,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明确了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展示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立足于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科学教育观的突出体现。它的突出特点是: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把“过程与方法”设为课程目标之一。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通过进行教材培训,我了解了新教材的编写特点,明确了教材所体现的四个教学领域:即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二、树立新观念,上好音乐课

查看全文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问题。嘉荫县是我国边疆地区的农业大县,在我国欠发达县域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文章基于公平的视角,以嘉荫县为样本,通过深入分析嘉荫县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为我国欠发达县域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教育;改革;均衡

一、前言

嘉荫县位于我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北麓,黑龙江中游右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多年来,嘉荫县在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大力实施教育强县战略,着力在保障投入、深化改革、优化队伍、强化管理等多方面下功夫,认真研究体现县域特色的教育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教育的覆盖面和实效性,持续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健康、快速发展。教育公平是一种意识形态,其本质是人们对于教育领域中的利益分配进行的评价,包含了人权思想,体现了对社会全体教育资源以及教育权利进行的综合性平均分配。教育公平始终都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念,教育公平并不是绝对的公平与平均,而是一种体现了将平等作为主要内容的相对性趋向。

二、嘉荫县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目前,嘉荫县实有教职工900人,任课教师563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3%,平均年龄42周岁。41~50岁任课教师236人,占任课教师总数的42%;30岁以下教职工58人,仅占教职工总数的6%。教师主体以年近半百的中老年教师为主,教师队伍整体年龄结构不合理,严重老龄化。除此之外,教职工中部分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现有28人因体弱多病,每周仅担任12节以下课时,15人带病坚持满课时量工作,35人因病无法从事正常教学。优秀教师留不住,青年教师不愿来;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教师年龄结构偏大,体弱多病,第一学历层次偏低,大多数教师都是代课后转正的,学科结构不合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总量缺乏,教师队伍不稳定。尤其幼儿教育师资严重匮乏,乡镇中心校没有专业的幼儿教师,几乎全是由年老体弱、无法胜任班主任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的教师担任幼儿教师,学生不喜欢这样的“奶奶老师”,更无从谈及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嘉荫县教育面临着新课改举步维艰、教育教学缺乏生机活力、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二)教师职称指标僧多粥少。职称问题已经成为所有教师的一块最大心病。嘉荫县专任教师中,中级职称172人,占全县任课教师的30%;副高级职称22人,占全县任课教师的4%。而在农村学校184名任课教师中,仅2人为中高职称,占农村学校任课教师总数的1%;中级职称72人,占农村学校任课教师总数的39%;初级职称110人,占农村学校任课教师总数的60%。全县中高级职称的教师80%以上退居二线或者从事管理岗位。工作在一线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65%以上是初级职称,最大的一位初级职称班主任年龄为52岁。嘉荫县从2007年开始,由于职称指标的限制,一直未获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名额,也因此8年未开展中小学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现在学校一线教学骨干教师中很多还是初级职称。由于看不到职称晋升的希望,又没有实行绩效制度,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已经严重影响到一线骨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优秀教师外流问题十分严重。2005年至2015年,流失教师250人,平均每年流失人才25人。人才流失,师资短缺,使中小学校很难开齐学科教育,教育质量低,学生综合素质差,生源减少,形成了恶性循环。(三)家庭教育问题突出。教育一般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然而家庭教育问题已成为目前嘉荫县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一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为了改善经济条件,嘉荫县外出打工的年轻父母越来越多。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生养分离,留守儿童在情感、学习、道德和生理等方面缺少父母的关怀和指导,导致一些留守儿童感情比较冷漠,性格比较孤辟、偏激,精神经常恍惚,学习成绩和道德品行都比较差。二是家长教育观念落后。许多家长只重视书本知识、物质投资和个体教育,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实践能力、心理素质、个性品行的培养,没有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兴趣,挖掘孩子的潜能,只是简单地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文化课程学习在家庭的延伸和强化。三是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长教育方法贫乏。多数以金钱为诱饵,以打骂为主要教育方式,成绩好则给以金钱和物质奖励,成绩差则一顿打骂,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严重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四是教育上过分依赖学校。近年来,嘉荫县育人环境明显改善,极大减轻了家庭负担。但是,这也助长了家长参与教育的惰性,致使家长过分依赖学校。

查看全文

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研究

摘要: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是将增强现实技术和混合现实技术相结合,结合中小学教学实际过程与内容,帮助中小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平台充分运用AR和MR技术,将AR技术加入课程学习中,使得教学更富趣味性,能极大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MR技术使得平面世界立体化,抽象世界具体化,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教育资源不均衡、学生注意力缺失、被动接受、学无所用等教学闭环问题。

关键词:教育;虚拟技术;资源公平分配

在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中,施教者经常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事物、场景,以供学生观察或体验。在一般传统教学过程中,提供场景的方式通常由老师语言描述,或是提供较为有限的实物、图片或是观看视频,教学效果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精准构建仿真场景,甚至是虚拟教师,辅助中小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难题。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将虚拟现实技术列入2018年度教学信息化重点工作任务:推动信息化2.0,明确要求全国高校、中小学、职教等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并落实责任到教育部各职能部门。2019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在《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一文中提出:“要培养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由此可见,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势在必行。增强现实与混合现实技术通过各种途径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中小学教育,凸显出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价值。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源性动力,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加快教育现代化,需要教育信息化的质变发展[1]。近年来,随着AR与MR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并应用于中小学教育,显示出了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价值。因此该资源分享平台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打造立体的施教场景,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来展现整个教学过程,增强了教学的沉浸感,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空间,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1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平台已经运用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带来的红利,并逐步转化到教育领域,构建出了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理念。2020年初国内疫情突发,大中小学立即将线下教学转到线上,进行网课课程学习,并且取得了瞩目的效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作用更为显著。另外,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普遍。目前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并不均衡,一些偏远地区的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甚至是教学理念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应对各类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应着力互联网资源,为学习者打造高效的教学环境,让偏远地区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2]。平衡这种资源共享的不平衡性十分重要。因此该平台结合教育资源共享和虚拟技术应用的思想。目前,已有众多教学型APP已经成功上线。就学而思网校来说,其拥有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涵盖量广泛,实行本地化教研,适合多地区学生。同时也采用了AI技术识别学生听课状态和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学而思网校是类似辅助教学平台中质量较为优秀的平台。具备3D动画课件等,但是其并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虚拟教学资源。就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一段时间内学而思网校平台用户日活跃量分析来看,在疫情期间学习者对于此类辅助教学APP的使用量和点击量较平时来说有着成倍的增长,这说明目前在学习者看来此类互联网教育平台只是作为辅助教学平台,诚然传统教学及课堂教学就是被学习者最为接受的教学方式,因此无论是发展互联网教育还是虚拟现实教育,都不能完全的摆脱传统教育方式。

2平台特征

查看全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象山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人类教育发展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自孔子、墨子到宋儒以及近代先进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象山教育思想产生于中国传统教育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书院教育时代,研究象山教育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并且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书院教育;象山教育思想

荆门有象山中学、象山小学,是以象山先生命名的。象山先生,姓陆氏,名九渊,字子静,号象山,八百多年前曾任荆门知军,南宋光宗三年十二月(公元1193年1月)卒于荆门知军任内,荆门老百姓世世代代怀念他,尊称他为陆夫子。象山中学、象山小学是荆门基础教育的两所知名学校,这两所学校的教师们,为发展荆门基础教育事业,学习象山先生的教育思想,“识义利公私之辨”,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曾创造了这两所学校昔日的辉煌。今天,在深入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侯,我们在这里同大家一起讨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象山教育思想研究问题。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们的要求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个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知识已渗透到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并处于中心的位置;知识制约并决定经济、产业发展的方向、结构、水平,并且也成为一种产业;知识已成为权力的象征,成为影响财富、政治的最重要权力的来源。随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为抢占经济和科技的制高点,全球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以合作为前提,民族经济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一国、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日益取决于他国和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国际趋势的出现,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挑战,对培养人才的教育提出了挑战。上个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并提出了一份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认为21世纪教育应以“四学”为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发展、学会共同生活。

为了积极适应当今国际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当今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必须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教育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查看全文

舞蹈学专业基础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本文从师范类高校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发挥专业优势,注重应用实践,面向地方,立足基础教育,针对小学教师职后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创新性探究职前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旨在有效解决地方基础教育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中小学音乐教师舞蹈素养提升、小学舞蹈教师音乐教学手段拓展、小学美育课程改革与拓展,以及高等师范音乐与舞蹈教育教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与发展。贯彻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立足舞蹈专业特色,探究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充分发挥舞蹈动态语言艺术对音乐的独特表达方式,并结合表演、美术、文学、语言等多元艺术手段,使舞蹈专业较好地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发挥其美育作用。最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以培养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学生教育教学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立足为地方输送优质的艺术教育应用型人才,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与舞蹈交叉应用的创新性路径,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地方基础教育音乐教学提供一定的创意型课例素材资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课堂教学提供经验与参考,有效推动地方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舞蹈学;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素质教育以来,学校开始不断探索舞蹈教育的多样化模式,2011年义务教育音乐程标准再次修订,提升舞蹈在音乐课堂中的发挥空间。新课程标准虽增加了舞蹈,但分量微乎其微,如在表现环节中,只有低年级学生有舞蹈表现形式,称为唱游;在音乐与姊妹艺术中,也只是在1-2年级中提到“能用简明的舞蹈动作体现音乐情绪”。3-9年级音乐课堂中舞蹈的出现几乎为零。尽管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舞蹈课程仍处于中小学校艺术教育的边缘,基本只组织了备赛型舞蹈社团,其主要作用是参与校园艺术活动,以及文教系统组织的赛事,很少有普及型舞蹈社团存在,普及性舞蹈教育只能利用现有的音乐课点滴渗透。由于地方小学在招聘音乐教师时,大多针对的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因此大部分小学音乐教师舞蹈素养一般,教学过程中避重就轻,离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还很遥远。地方中小学增设舞蹈素质教育课程几乎不可能,所以探究如何培养舞蹈学专业学生的基础教育教学能力,借助小学音乐课的多元手段表达,以提升师范类院校关注基础教育阶段儿童舞蹈艺术教育为前提,促进舞蹈学专业学生音乐与舞蹈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是本课题探究的目标与核心。

一、地方基础教育师资配备与师范专业培养的不均衡现状

经过调查研究,河南地区大部分小学音乐教师由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师担任,只有少部分艺术特色学校配有专职舞蹈教师。小学音乐教学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但大部分音乐教师达不到一专多能,大部分音乐教师多为声乐与器乐专业毕业,舞蹈素养薄弱,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避重就轻。舞蹈与律动辅助手段在音乐课上的运用极低,远远达不到借舞尽兴、借舞传音的效果,教学手段单一,更是无法实现丰富、多元、生动有趣和快乐体验的艺术课程教学效果。《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到舞蹈版块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学校的教师们想要提升教学综合能力的愿望非常强烈,渴望提升自身舞蹈素养,完善自身对音乐教育教学的全面研究。目前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已从表演型人才培养向教育型人才培养倾斜,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大多数师范院校舞蹈学与音乐学两个专业共同承担着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输出任务,一般情况下,音乐学专业设有一年舞蹈公修课,因此舞蹈专业能力普遍一般,而舞蹈学专业的音乐素养课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也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学生们意识不到课程设置的重要性,课程往往流于形式。其次,实习实践也因设在最后一个学期而无法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地方学校普遍要求教师的综合素养,一专多能在中小学呼声最高。通过就业率分析,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舞蹈专业的学生进入中小学的机率极低,这并非是地方学校对舞蹈教师没有需求,而是地方学校迫切需要舞蹈教师组织第二课堂或社团,音乐教师优质课也常常因为舞蹈素养缺乏,课堂效果一般。如何将专业与职业并轨,使学生能从校内培养顺利过渡到校外实践,实现具有中小学音乐与舞蹈教师综合素养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师范类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着力点应重在师范特色

查看全文

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研究论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改革浪潮迭起,形成一场历史上影响广泛深刻、全方位、大动作的世界性教育改革运动。各国学校音乐教育顺应这一教育改革大潮,也不再局限于音乐学科内部某些方面的小修小改,而是纷纷开始进行系统的、整体性的改革,包括重新认识音乐课程的价值与性质、研制新课程标准、设计新教学体系和实验新教学方法等。

近年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也不断尝试改革与创新,制定了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初步建立起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管理、咨询、教研机构,改变了过去一直无专门机构和专人管理音乐教育的状态;制定了一系列指导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法规和文件,改变了音乐教育无法可依的涣散局面;中小学音乐课程开课率稳步上升,改变了音乐教育长期存在着大面积空白的状况;引进吸收了多种国外著名音乐教学法,如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洛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铃木教学法等,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音乐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另外,在音乐教材建设、教学器材配备以及音乐教育科研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可以说,当前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史上的黄金发展期和历史机遇期。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笔者由于从事高师音乐教育的工作,曾就音乐新课程的推行对海南省及深圳市的中小学骨干音乐教师进行了培训。在此期间,经过实地听课、看课及与各地中小学老师沟通了解,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仍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展的问题。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大量的投入为城市音乐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农村音乐教育尤其是农村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则严重滞后,城乡音乐教育的差距越拉越大。在此,笔者结合实际现象,将《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城市与农村、汉族与少数民族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为有针对性、有效地把新课改的先进理念、方法等贯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提供实践依据。

师资现状的比较

城市教师队伍现状。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多配备有专门的音乐教师。音乐教师作为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受到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参加培训,完成教学素养的自我提升,以适应社会的前进和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学历层次较高、综合能力强,在能较好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多数还能胜任课外音乐特长辅导。此外,城市中还有一批音乐教研人员、音乐教育专家、热衷于音乐的各行业音乐爱好者来支持国民音乐教育事业,并发挥了带头、引导、示范等骨干作用。他们对音乐教育资源的整合、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音乐新课改要求教师们认真解读《音乐课程标准》。参照标准,教师们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认真研读新教材;及时在课堂上调整教师角色的转换,让课堂气氛活起来;并能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做到了理念和知识的更新。正如音乐教育界专家所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教师的课堂生活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

查看全文

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研究论文

一、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与农村教育发展的整体要求是不相符合的,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有效减轻农民负担,但同时也切断了“农业教育附加费、乡村教育统筹和集资”为渠道的教育经费来源。经费严重短缺的结果不仅导致学校运转陷入种种困境,也使得教师工资无法保障,这将不可避免的导致农村教师大量流向城市,使农村教师队伍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另一方面,在农村和城市的教师分配问题上,国家政策倾斜城市的做法也是造成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重要原因。教师分配问题上的不公平与教育主管部门在这方面的宏观控制能力不强有很大关系。

当前农村教师队伍主要由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三种类型组成。其中部分贫困地区农村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三分之一以上。由于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未受过严格的师范训练,相当部分的农村教师专业知识低,难以承担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差。公办教师中也有相当部分不合格,教师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欠缺,加之农村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总体上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育观念、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都不能适应农村教育的需求,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专业展,降低了农村教育水平。

其一,学科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部分学科教师短缺现象非常严重。语文、政治等学科教师偏多,而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及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相对紧缺。虽然有的学科教师如此缺乏,但相关部门却没有大量招聘相关学科教师,其原因在于教师招聘受到人事编制和县可用财力的限制。其二,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个问题在小学阶段尤为突出。

二、解决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对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