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4 19:49: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基础教学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基础教学论文

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这种形势下,情景模拟教学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茨霍恩等首先提出的。情景模拟教学是一种行为测试手段[1],不仅可以生动、形象地把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而且使学生融入特定情景当中,加深对系统理论以及实际操作的理解与认识。为进一步探讨病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校2014级80名护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研究对象为我校2014级80名护生,根据实训教学方法分为对照组(40名)和观察组(40名),其中,对照组男性护生12名,女性护生28名,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8.60±1.55)岁;观察组男性护生15名,女性护生25名,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18.90±1.65)岁。两组护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教师进行示范教学,护生随机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进行单项技能训练。观察组采用病案情景模拟教学法,具体教学过程如下:(1)病案拟定:带教教师根据护生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结合临床实际拟定具有典型性与针对性的教学病案,尽可能还原临床情景[2]。教师把病案以及操作流程提前一周发给护生,护生阅读讲义,认真分析与思考,把问题记录下来[3]。(2)病案情景模拟教学:病案情景模拟教学主要应用以下设备:心肺复苏训练模型人、导尿模型、智能型高级综合模拟人(ECS)、KERI护理模型人、静脉穿刺手臂、洗胃模型等。护生根据病案完成相关基础护理操作,例如静脉注射、导尿术以及皮肤护理等;熟练掌握相关医疗仪器操作方法[4]。(3)教学质量评价:病案情景模拟教学过程中,教师给护生播放教学录像,对护生进行分组,结合病案设计以及教学要求合理分工,让护生扮演不同角色。实训课结束前20min,进行小组间交叉点评以及教师整体评价。在本学期实训课程完全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实际情况设计护理技术操作病案,考查护生学习效果[5]。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理基础知识考核成绩、医疗仪器使用方法考核成绩以及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基础知识考核主要包括书写护理病历、准备床单位、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注射方法、不同给药方式与药物过敏抢救、无菌技术、患者的清洁护理、患者运送以及健康教育;医疗仪器使用方法考核主要包括输液泵、雾化吸入器、洗胃机、电动吸引器以及供氧装置的使用方法。1.4统计学分析。将资料进行整理,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和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通过χ2检验对所得计数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护理基础知识考核成绩比较。观察组护理基础知识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见表1。2.2两组医疗仪器使用方法考核成绩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医疗仪器使用方法考核成绩显著升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2.3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比较两组护生对各自教学效果的评价,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结果见表3。

3讨论

查看全文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论文

【摘要】由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单一性,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网络教学信息平台显得很有必要。文中以实验教学的角度,分析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信息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基础医学”源于“实验医学”,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19世纪以来,医学实验为人体发育过程的生理学现象和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可靠的、更为直观的依据。基础医学所涉及的课程体系庞大,基础医学实验更加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等应用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1]。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是基础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课时数及师资力量有限的条件下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就业竞争力,为此我们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及自身综合能力提升中的促进作用。

1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开展网络教学的必要性

医学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基础医学实验。现代科学的实验教学模式使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内容丰富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传统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们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技能的掌握,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具体原因如下:第一,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按照老师授课内容进行实验操作,不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和发散性思维的发展。第二,单一的实验教学体系过于重视实验的结果,忽视了实验本身的探索性和应用性;过于重视用实验去验证课本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三,由于基础医学课程内容复杂、繁多,学时数少,只能压缩减少实验课的内容和课时量,出现了实验教学互动不足,不利于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要点。最后,课堂教学随着下课而结束,在课后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就无法及时有效解决。

2现代信息化技术网络教学的优点

查看全文

药学基础实验教学论文

一、认识卫生职业教育教学的新要求

首先看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往往教育面偏窄,学科划分偏细,课程设置单一,显然在今天已不能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用人需求。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处于从属地位,教学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中心和“主角”。教学内容的确定、活动的安排、方法的设计都出自教师,就连板演、讨论、提问甚至答案,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是“配角”,被动地服从、配合教师,完全没有主动权。

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树立全新观念:人才培养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课程设置一定要做到厚基础、宽专业、增强适应面;教学内容既要抓好共性教育,更要重视个性发展;教学方法既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加强能力和素质培养:教学模式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胜任岗位的能力;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以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为标准。认识传统学科型与现代职业型教育的差异,无疑是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前提。

二、树立实验教学中师生的新观念

现代卫生职业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落实于药学实验教学中,就有很实在的创新性、建设性的任务,我们认为,从教师做起.师生先行树立新观念十分重要。在药学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方面,必须要树立实验重要性的观念,实现师生角色、教学模式的转变。

1.树立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观念

查看全文

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论文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难点

[摘要]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在护理学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现实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很难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护理的要求。本文就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改革,引入了模拟病区、模拟查房、角色扮演、小组病例讨论等多样化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难点

ProblemsandMethodsinthePracticalTeachingofBaseicNursingSubject

Abstract:Thebasedpracticalnursingteachingbecomeanimportantroleinnursingstudentsteaching,butthefactthatthenomalteachingmodelcan''''tgettheneedofthesociety.thispaperpointoutsomeproblemsinthenursingteachingandalsopointoutsomewayslikesimulativesickroom,simulativework,roleplay,talkingandsoontoimproveteaching.

Keywords:Baseicnursingsubject;Practicalteaching;Problems

查看全文

艺术设计中的绘画基础教学论文

摘要:正确处理传统绘画基础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关系,强调艺术设计绘画基础教学的目的性。在艺术设计的绘画基础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科发展更规范、更完善,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

关键词:艺术设计;绘画基础;教学;评价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美术高考热”不断升温,每年报考艺术类院校的考生日趋增加,艺术设计学科逐渐成为热门的学科,全国各大专科院校也纷纷增设艺术设计专业,如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但对于报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和已经进入高等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不能简单地把设计专业等同于绘画专业,尤其是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绘画基础教学方面,不能轻易认为用绘画造型可以替代艺术设计中的造型基础,从而忽略艺术设计造型基础的独特个性。艺术设计中的绘画基础教学定位的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我们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素描、色彩,是所有学习美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绘画课程,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把他们作为基础绘画教育课程,有我国多年艺术教育的历史原因。长期以来,素描、色彩课程一直被认为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但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很难把基础绘画课和设计专业结合在一起,只注重绘画写生和技法的训练,而忽视艺术设计的专业性,牵制了学生设计思维的发展。在过去,我们的艺术教育强调基础,强调绘画功底,在这种情形下着实培养了一批批写实功夫和艺术表现力过硬的画家,以至于这些画家至今还陶醉于花费数月表现一个比真的还真实的手工绘画作品的满足感受中。现在的书店里,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素描、色彩书籍被命名为“正规画法、正规范画”的字语,难道除了他们的画法外,其他人的绘画风格都是旁门左道吗?何谓“正规”,艺无止境,但凡形成一定的范式或风格,即是走到了终点,接下来就是必然要打破他,超越他,这样艺术才能进步,我们才能创新。如今是一个数字技术、多媒体影像可以轻松去复制作品,可设计艺术却不能去反复、去拷贝,因为设计追求的是原创性和创新性;现在我们的创新设计、原创设计和国际上一些优秀的设计相比显得有些滞后,看看近年来一些产品造型专业的萎缩状况,一些大型的优秀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都来自于国外的设计师即可而知。我们的一些设计师的创造力相对就显得有些苍白,这是不是过分强调基础忽视创造力培养的结果,是不是所谓“正规”的绘画基础教育造成的?这就需要每个从事设计艺术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重新定位我们的“绘画基础”和功底的了。

过去,我们传统的素描、色彩绘画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物体的造型、色彩搭配、明暗调子、质感、体积、透视关系等方面的要求,这在传统绘画教学中能体现出其合理的教学目的性,因为那毕竟是在培养画家;但在现在的设计教学中假如还过分强调虚实、强调素描明暗调子,而忽略艺术设计教学目标的目的性,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花上过多时间去进行追求光影的虚实和物象的体积、质感的表现时,会不会觉有些得太奢侈,会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呢?既然我们培养的是设计人才,而不是画家、艺术家,那么他的必要性又有多少呢?一味的对着物象去表现、再现,对着石膏像磨来磨去,会使我们学生失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更谈不上创造、创新了。所以把传统的绘画基础课放在课下,把能培养学生快速造型的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设计色彩放在教学首位,不失为一种目的明确的基础训练。

说到基础,我们首先应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结构素描练习中的理性分析作图,表现可见与不可见的关系等;其次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除了传统光影调子的表现外,还应提倡学生个性独特的表现方法,不可用抽象、具象来评判学生作品,应看重他们的真实情况与独特视角,并鼓励他们能用语言来表达创作感悟,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意识和艺术表现的独立性;最后,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静物的自由组合练习到想象默写及意象创作。有了这些方法或步骤的练习,我想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更适合于不同的设计领域,才能培养出更多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家。如今,年轻人价值取向多样化,审美趣味多元化,这样的课程练习对于学设计的学生也许会更受欢迎些,毕竟“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原动力,是成功地完成某件事情的重要因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绘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重要环节。另外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注意的问题是,不可过于看重结果,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时,由于我们教师审美口味的不同,没有很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没有很好的评价标准,片面性的评价可能会挫伤许多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气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做好观察与沟通,把握好学生的个性特征,虽然每个学生的特性不同,但我们的每个学生却都是有可培养性的。公务员之家:

查看全文

平面构成基础教学论文

一、主张以手绘为主,加强动手实践能力

在平面构成教学过程中,就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而言,可以用电脑辅助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手绘来完成。前者作业速度会加快,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完成较大的作业量,但是有一定的弊端,用电脑个性语言不强,容易抹杀人的性格与个性特点,等等。我认为平面构成这门课的作业练习应以手工绘制为主,平面构成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往往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作业通过手绘来完成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帮助学生顺利的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是一种思维运动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打开设计思路,培养学生自己做实验的能力,从实验当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可以大大增强学生脑与手的协调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为以后的专业设计铺平道路。

二、与图案课相融合

“图案”是日文的译词,此译词又是从西文“design”翻译过来的,其含义是设计、图案、花样、构思、打样和布局.图案具有特定的装饰性和实用性,它是与工艺制作相结合,相统一的一种艺术形式。图案课是美术教学中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对图案摹本的对临、背临,记住并掌握常用的图案纹样,进而体会中国传统图案纹样的特点和韵味,并且能够在设计中加以灵活运用。

我国从20世纪20年代起便将图案课列为主干课程,80年代引入包豪斯设计观念,情况发生了变化。平面构成的出现使传统图案被推上了批判地位,曾引发了是以平面构成替代传统基础图案还是相互并存、互融的学术探讨。我认为,在开设平面构成课程的同时,可以增加一定量的图案课时,让学生系统的学习一些传统图案纹样,理解它们的象征意义,掌握传统图案的构图法则,为平面构成设计提供丰富的可借鉴资源,达到在设计时可以较自觉的运用传统图案来表达设计意图。装饰性是图案的特性之一,在平面构成中纳入装饰基本形,可以拓宽设计思维,有助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衔接。因此将平面构成与传统图案结合有利于平面构成的教学开展。

三、注重与专业内容相结合

查看全文

艺术设计基础素描教学论文

【摘要】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基础素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改革,拓展了这一基础学科的训练手段,同时教学理念得到了修正,成效是显著的。笔者以为均衡地发展是艺术设计基础素描教学应该坚持的方向。

【关键词】素描教学;教学思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形式感

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基础素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改革实践,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此项实践包括了试验性的课堂实践与学术和教材上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同仁们反思以往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吸取国外艺术院校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很多方面重新定位,重新构建。从起步到目前为止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从多方渠道了解到的教学现状、教学效果以及社会实践的反响来看成效是显著的。

据本人在教学中所接触到的教材.教学参考以及浏览各类相关出版物.经粗略的统计与归纳.我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其中三款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专著基本上可作为我国高校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教材教参整编修正的两个阶段的代表。

首先是前期阶段对艺术设计基础素描教学较早着手改革的当推中国美术学院的王守中和许江二位教授.他们于2000年编写出版了《从素描走向设计》这一专著,他们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打破传统的绘画专业基础素描教学的陈规旧俗约束,变更教学的内容与表现手段,以崭新的教学理念来组织教学,注意开启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潜能,很大程度上变再现性的观察与表现为发现性、创意性的观察与表现,注重物象的生长、物理及物质以及形式结构的表现。最为独到的是他们在基础素描中安排了联想性、发现性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为日后他们能够逐渐具备随机应变的“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联想创意表现才能。相比之下传统绘画专业的基础素描训练,由于强调的是整体的再现,重技巧、重宏观,能够引发灵感生成的细微之处却被视而不见,是王守中与许江的《从素描走向设计》唤醒了人们的审美意识.让毫不起眼的废弃之物、腐朽之物也能“重然生命之火”.被他们注入新的形式、内涵要素的素描让人耳FI一新。此专著面世后在学术界反响较大,对于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素描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及艺术设计人员造型能力与审美素质的提高也是功不可没的。他们所推介的造型理念与训练手段融入基础素描的训练中,使得之前的基础素描教学与艺术设计相互脱节的不合理状况得到了改善,促使基础素描教学提早与设计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对接。

在后期阶段,北京服装学院的安佳教授根据多年来该院设计基础素描教学实践所积累的经验成果,于二00三年编写出《素描基础》这本现已被不少艺术院校设计专业作为教材、教参的专著。在教学的观念上他认为素描是造型的基础,通过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塑造能力;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用艺术的创意的眼光观察体会自然;再其次因为训练被注入艺术设计更为密切的内容,以认识对象为途经、以协调专业为目的,拓宽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造型艺术的综合设计能力。在素描教学实践与课程的建构上他将设计素描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结构素描的训练,用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方法,提高对物象的认知能力;第二阶段为凋子素描训练,用以培养学生深入细致观察与表现A然物象的能力:

查看全文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论文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分级教学、改革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等具体措施,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试方式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也是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应用到各自的专业中。如何开展好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是我们应该重新思考的问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刚入校的新生来说,由于地域和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水平差别很大。这就明显地加大了教学难度,基础好的学生对课堂内容已掌握,对上课毫无兴趣,觉得在浪费时间;相反,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课堂内容不仅是新知识,而且要掌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耐心。这使教师无法准确把握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教学形式多样,方法呆板目前,在许多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大都采用形式多样的授课手段,既有黑板、投影仪,又可以板书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讲解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但是教学方法仍显呆板。首先,教学方法没有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忽视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师生缺少交流,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有些多媒体课件只是把黑板的内容搬到了大屏幕上,使多媒体教学成为显示在屏幕上的教科书,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查看全文

基础英语教学论文

1基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中学学生在听力训练方面出现的困难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语言知识方面的困难,它包括语音(如某些单词连读,弱读和失去爆破音他们不易分辨)、语速、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困难(动词短语、习惯表达方面的障碍,如:虚词运用上受母语的影响不能快速反应等,导致这一节内容听得模糊)。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必要条件,语言知识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能力的强弱及反应速度的快慢。

其次是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困难。听力理解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是背景知识;二是语言技巧。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目的。有些学生对英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常识不甚了解,对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不熟悉,致使一些涉及此类内容的文章听不懂,不知所云。再次是在听的过程中心理上和习惯上的困难。带着紧张压抑的心理去听,他的思维活动会变得十分迟钝,难以发挥正常的听力水平,即使原本熟悉的教材也会变得陌生。还有些学生存在不良的习惯,不注意对关键词、句的摄取,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这无疑就跟不上语速了;另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而是借助于中文,中间经历了一个心译过程,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

听力教学应当有多种内容

查看全文

微课下基础会计教学论文

一、微课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对于初学者来讲,会发现一下子有很多的新知识扑面而来,有些应接不暇,这些新的知识需要经常性的巩固和运用才能达到真正的掌握。在这些知识中有些是需要大量举例说明的。例如,对于原始凭证的审核。教材中只是一页的内容,可是这些知识既是后续课程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实务工作的内容。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而要求学生机械的背诵并不能使得学生很好的理解,难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学生面对种类繁多的凭证和具体的经济业务还是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感觉。此外,还有些知识是需要现场演示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例如,凭证的装订与传递,教材中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但学生却需要学会动手操作完成。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班级人数众多,现场演示的效果也会降低。而教师的正常教学安排决定了不可能在某一个知识点停留过多的时间,不会反复重新讲解同一知识点。微课的出现极好的解决了对这类知识的教学困境。教师可以把原始凭证审核的内容配合实务操作中常见的错误凭证范例录制成视频留给学生观看。形象直观的使学生了解规范是什么,什么是不正确的凭证。结合课后讨论,使学生掌握对于错误凭证的处理,使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同理,教师将凭证装订与传递的流程拍制成视频资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时间观看,也可以放大后近距离从不同角度观看如何操作装订机,如何填制凭证封面。学习效果远优于简单的传统讲授结合课件教学。类似的可以使用微课教学的基础会计知识点还有很多,例如凭证及账簿填写、凭证及账簿装订、真假凭证的辨别等等。微课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运用插图、照片和视频表现出良好的亲和力、专业性。但是微课教学方式的应用并不意味着放弃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将两者相结合,相互弥补对方的不足。此外,微课的教授要求在短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开展讲授,因此在罗列论据和列举实例方面就要求精而简了,为此在举例时就要做充分的考虑,力求论据的充分,准确,无歧义。

二、微课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在当今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学生们越来越习惯碎片化的阅读方式。这种方式灵活便捷,学生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实现实时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性的学习。自由的掌控,实现反复学习或有针对性的学习,因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一种变被动为主导、新颖的学习方式。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方向,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关课程微课教学内容开展学习,感受不同教师的教学魅力并开拓自己学习的宽度和广度。

2、实现教师资源共享教师的交流与学多是通过研讨与观摩实现的,微课教学模式的出现打破了对于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不同高校的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实现在线的观摩与探讨。相关课程也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微课内容帮助学生简单的回顾以前的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开展教学。实现共同进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目的,真正的实现“微共享”。此外,相关课程的教师还可以将各自的微课内容共享后,形成一个具有大量视频信息的数据库,教师根据自己需要了解的相应知识点或想与之交流的教师,即可以搜索查找实现在线交流与观摩,既方便快捷又节约了相互的时间和成本。

3、更好的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微课的课时一般比较短,教学材料集中在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但是微课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设计的活动可以很好的与现实相关。例如联系具体会计核算流程,还原知识点到具体会计业务情景中,模拟实际经济业务等。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触,设身处地的思考。不是将知识孤立起来,而是让知识回归到现实的情境之中;不是简单的将多媒体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中,而是将学习回归到生活中,让情境激发感染学生积极的思考,努力应对去解决问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