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经济常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10:14: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基本经济常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基本经济常识

德育经济常识管理论文

在高中政治总复习中,既要从微观上准确理解各个知识点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又要从宏观上总揽知识体系,做到运筹帷幄,高屋建瓴。我在复习中,仔细阅读《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试着运用科学发展观归纳经济常识知识体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掌握基本理论,明确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性和完善哪些制度。

经济常识基本理论包括三大部分:商品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体说来,商品和商品经济理论部分包括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市场经济包括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等)

二、综合解读各个经济环节,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思想要求,优化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1、优化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完善分配结构。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合理配置经济资源。国民收入的分配要正确处理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关系。

查看全文

农业科普图书问题与策略

当前,我国科普图书的发展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农业科普图书作为普及农业科学的媒介之一,为农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目前农业科普图书工作呈现出政府重视、选题力度大、服务效果明显等良好态势,然而,我国农业科普图书市场建设底子薄、起点低,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业科普图书前进的脚步。

一、农业科普图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优秀作者,编辑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首先,农业科普图书既要求作者有很深厚的科学知识和理论积淀,又要求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把实用的生产技能,深入浅出地介绍给读者;第二,农业科普创作对农业科学相关内容的把握要十分准确,语言上又要考虑到读者的阅读和接受习惯。但由于农业科普图书往往销量抵不上一些传记、经济类图书或者小说之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者进行农业科普创作的积极性;第三,编辑队伍素质不高。农业科普图书的出版除了要求编辑具备基本的编校技能、强烈的市场意识、发现和培养作者的能力外,还要具备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然而,目前很多参与农业科普出版活动的编辑,其综合素质并不能适应新时代科普出版的要求。

(二)选题面窄,种类不丰富

农业科普图书应以适合农民口味、贴近农民生活实际为标准。目前,农村读者急需的选题包括:农业实用技术,它是当今农村科普的主要内容。农民购买这类图书就是希望从中获得能科学致富的信息;农业基本经济知识,当前涉及农村经济领域方面的图书还较欠缺,农村科普图书应增加价值规律、生产、销售等基本的市场经济知识,特别是农民生产时需要的最新生产信息,帮助农民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基本法律常识,目前法律的普及在农村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普及基本的法律常识也是农业科普出版应增加的选题;生态环保意识,我国农民的环保意识还相对落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农村还较为普遍,农业科普图书还应增加引导人们用科学精神去改造生活、改造落后环境等内容。当前,农业科技类图书的大量出版适应了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需求,但是却忽视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农村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

查看全文

科学和谐社会发展观管理论文

时事背景: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2、2004年12月5日在京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2005年2月19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时事解读:

经济常识:

查看全文

03年重庆市《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题第二部分 判断推理

第二部分判断推理

(共30题)

一、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行为,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和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1、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因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的总和,它等于工资和福利之和。根据以上的定义,下面哪种组合构成劳动报酬:()

A、刘昕完成计件任务500件,按单价4元计,获得2014元人民币

B、刘昕因完成计件任务获得2014元人民币,公司奖励他到海南旅游一次

查看全文

物流英语教学对策

一、引言

物流作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已经引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现代物流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为了适应对新型的国际化管理人才、外经贸人才、物流人才的需求,物流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课,也越来越被高等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重视,为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商务英语或外贸英语等专业已经具有一定英语基础和国际贸易知识的学生开设。物流涵盖了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装卸、运输、生产、包装、仓储、配送、销售到最后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所以也被形象的称为“供应链”。它与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会计、人力资源、零售分别有不同的接口,贯穿了整个商业活动的始终。

物流英语因为侧重实际运作,实践性和实用性强,并且与经贸专业紧密相关,已经成为一门普及物流知识的有效的专业课程。近几年来,开设该课程的院校增多,重点的、普通的、财经的、非财经的、外语的和非外语的院校都开设该课程。但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师资情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培养的学生往往只掌握刻板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不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物流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课程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弥补现有的经贸类各个专业课,如国贸、金融、财政、会计、管理等的缺口。

二、教学目标与课程定位

由于物流英语既与基础英语课程不同,又区别于一般的外经贸课程,如何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标,这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结合物流英语课程的特点,就其教学提出几点建议:物流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之一,与物流学科或专业相联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特殊的内容。大学英语分为基础阶段(即基础英语EGP)和专业应用阶段(即专门用途英语ESP),物流英语属于后者。《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使用英语交流信息;领会式掌握1000-1500个本专业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常用单词;能阅读有关专业的原版教科书、参考书及其它参考资料;能听懂与本专业有关内容的英语讲课、会话、报道和讲座;

能用英语进行有关专业内容的一般性会话;能在阅读有关专业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写提纲、写论文摘要和论文简介等;能在半小时内写出150-180词有关内容的短文和信函。”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我们制定物流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掌握在物流领域中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入门知识;掌握物流英语文件的基本写作方法;能进行基本的物流英语对话。”根据教学目标可制定具体的教学要求为“熟悉宏观、微观物流概念,物流与社会、物流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流通与消费方面的基本经济知识;了解采购、运输、仓储、包装增殖服务等环节及常识;对空运、海运、铁路公路运输、零售业、快递业有初步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或从事经贸海运等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该课程的定位一方面为学生学习商务管理类专业技能课程打好物流管理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在课程中贯穿素质培养的理念,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英文表达、团队合作、协调沟通、自我管理、数字应用等综合素质。

查看全文

三农问题的认识误区

一般认为,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资源会自动实现优化配置。根据微观农业经济理论讨论农业问题,也同样认为在市场的作用下,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个要素之间的互相替代和优化配置。现在我提出的问题是,假如要在这种学术语境中研究三农问题,人们首先应该讨论的是这种理论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否市场经济这种理论本身,就是讨论三农问题的内在前提呢?我看没有这么绝对。

第一个要素看土地。在很多讨论中我都一再强调:事实上,我们国家农村的土地是不可能增加的,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土地面积在下降,再加上土地的不可移动性,使它不可能象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可以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这使我感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在中国农村很难找到适用的前提。一是由于人均土地面积不断减少;二是由于土地承载的双重功能。在农村政策研究领域中,人们都知道大包干以后国家不再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而转由土地来承担,这样就形成了土地的双重功能。中国农村的耕地不仅具有双重功能,而且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以承担农民的生存保障功能为主。

人们20年来约定俗成的共识是,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可以被简化为“大包干”。但什么是大包干?

我在去年出版的《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一书中特别强调了一个观点:大包干其实是一种形成制度改变的交易。80年代初期政府集权控制的解体、允许农民以集体所有的名义分户承包土地,农户实际上占有了土地的完整使用权和大部分收益权。政府之所以同意做这样根本性的制度改变,是由于在原来的制度框架内交易费用太高。在这种以土地为中心的财产制度创新中,政府在放弃对农村土地和其他资产的控制的同时,也放弃了对占中国人口70%左右的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例如对村社的行政管理、抚养乡村鳏寡孤独,以及其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一般公共品的供给等;这些公共责任作为农民占有土地使用权的代价转移到土地上。因此,在我们中国农村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农村土地不能被单纯地当作一种生产资料来完全交给市场处理。

第二个要素是劳动力。农业人口和劳动力严重过剩,是清末以来的长期问题,本来不是建国以来才有的现象。其实,人们只是对中国近代史上追求工业化导致二元结构体制下城乡差别扩大引起更多的关注。现在中国农村有五亿劳动年龄人口。另外,上到60岁以上的老头老太太,下到半大小子,他们只要能动,总要到地里去干活,所以,农村整、半劳动力加起来不止五亿,估计有六亿以上。农业需要多少劳动力呢?一亿多。那么总共有多少劳动力需要转移呢?至少三四个亿。往哪转移?因此,如果劳动力不能转移或者转移得不那么顺畅,在这种情况下,土地也不能增加,那么劳动力投入的边际效用只能递减到零以下。尽管如此,劳动力仍然不可能减少,怎么办?农民作为劳动力的拥有者,只能被迫减少劳动时间。按现行法律规定一个劳动力一年应该劳动300天,然而却只能在农业上劳动20多天,那剩下90%以上的时间用来干什么呢,没有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力不吃饭,不消费,结果呢,一个活劳动所有的消费,也就是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过程,都得由土地产出来保证,假如他没有外出打工的话。因此,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就不可能提高,不仅不能提高,实际上这些年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下降,大幅度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在有些资源严重短缺的地方,农业甚至连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都不行了。

第三个要素看资金。在上述情况下,作为龙头要素的资金当然就进入不了农业领域。因为资金投入必须要产生利润。但是,农户家庭经营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是负效益的,导致每年农业资金至少净流出几千个亿。为什么农业资金会流出呢?农业生产连平均利润都达不到,资金怎么会进来呢?有人说,可以通过政府的“农业投入政策”,用政策性的政府资金来加强农业投资,但这也是杯水车薪,且不说增加投入并不能增加产出,也不能增加产出效益,如果产出效益不增加,投资敢增加吗?就算政府真投了,那高度分散的2亿多农户到底应该投给谁,怎么投才能到那些真正需要的户?事实上这些年政府增加投入的结果是,投入大多数下达到有关部门,转变为部门收益和乡村基层负债的增加。

查看全文

三农问题认识研究论文

一般认为,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资源会自动实现优化配置。根据微观农业经济理论讨论农业问题,也同样认为在市场的作用下,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个要素之间的互相替代和优化配置。现在我提出的问题是,假如要在这种学术语境中研究三农问题,人们首先应该讨论的是这种理论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否市场经济这种理论本身,就是讨论三农问题的内在前提呢?我看没有这么绝对。

第一个要素看土地。在很多讨论中我都一再强调:事实上,我们国家农村的土地是不可能增加的,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土地面积在下降,再加上土地的不可移动性,使它不可能象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可以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这使我感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在中国农村很难找到适用的前提。一是由于人均土地面积不断减少;二是由于土地承载的双重功能。在农村政策研究领域中,人们都知道大包干以后国家不再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而转由土地来承担,这样就形成了土地的双重功能。中国农村的耕地不仅具有双重功能,而且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以承担农民的生存保障功能为主。

人们20年来约定俗成的共识是,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可以被简化为“大包干”。但什么是大包干?

我在去年出版的《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一书中特别强调了一个观点:大包干其实是一种形成制度改变的交易。80年代初期政府集权控制的解体、允许农民以集体所有的名义分户承包土地,农户实际上占有了土地的完整使用权和大部分收益权。政府之所以同意做这样根本性的制度改变,是由于在原来的制度框架内交易费用太高。在这种以土地为中心的财产制度创新中,政府在放弃对农村土地和其他资产的控制的同时,也放弃了对占中国人口70%左右的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例如对村社的行政管理、抚养乡村鳏寡孤独,以及其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一般公共品的供给等;这些公共责任作为农民占有土地使用权的代价转移到土地上。因此,在我们中国农村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农村土地不能被单纯地当作一种生产资料来完全交给市场处理。

第二个要素是劳动力。农业人口和劳动力严重过剩,是清末以来的长期问题,本来不是建国以来才有的现象。其实,人们只是对中国近代史上追求工业化导致二元结构体制下城乡差别扩大引起更多的关注。现在中国农村有五亿劳动年龄人口。另外,上到60岁以上的老头老太太,下到半大小子,他们只要能动,总要到地里去干活,所以,农村整、半劳动力加起来不止五亿,估计有六亿以上。农业需要多少劳动力呢?一亿多。那么总共有多少劳动力需要转移呢?至少三四个亿。往哪转移?因此,如果劳动力不能转移或者转移得不那么顺畅,在这种情况下,土地也不能增加,那么劳动力投入的边际效用只能递减到零以下。尽管如此,劳动力仍然不可能减少,怎么办?农民作为劳动力的拥有者,只能被迫减少劳动时间。按现行法律规定一个劳动力一年应该劳动300天,然而却只能在农业上劳动20多天,那剩下90%以上的时间用来干什么呢,没有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力不吃饭,不消费,结果呢,一个活劳动所有的消费,也就是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过程,都得由土地产出来保证,假如他没有外出打工的话。因此,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就不可能提高,不仅不能提高,实际上这些年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下降,大幅度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在有些资源严重短缺的地方,农业甚至连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都不行了。

第三个要素看资金。在上述情况下,作为龙头要素的资金当然就进入不了农业领域。因为资金投入必须要产生利润。但是,农户家庭经营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是负效益的,导致每年农业资金至少净流出几千个亿。为什么农业资金会流出呢?农业生产连平均利润都达不到,资金怎么会进来呢?有人说,可以通过政府的“农业投入政策”,用政策性的政府资金来加强农业投资,但这也是杯水车薪,且不说增加投入并不能增加产出,也不能增加产出效益,如果产出效益不增加,投资敢增加吗?就算政府真投了,那高度分散的2亿多农户到底应该投给谁,怎么投才能到那些真正需要的户?事实上这些年政府增加投入的结果是,投入大多数下达到有关部门,转变为部门收益和乡村基层负债的增加。

查看全文

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方案

一、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分类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大纲》和《教学资源建设规范》是教学资源规划、开发制作、资源库建设和管理以及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基本依据。

对教学资源进行了4级分类。其中第二级和第三级分类分别用一位大写英文字母作为分类号,从“A”到“Z”进行排序,第四级分类用两位阿拉伯数字作为分类号。如;波儿山羊养殖技术,分类属于农村先进适用技术(G)、畜禽养殖技术(C)家畜养殖技术(01),分类号即为GC01

1.1教学内容规划纲要

(A)政治理论

(B)政策法规

查看全文

市场经济资源配置论文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要在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同时用国家的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的缺陷与不足,以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最终达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所以整个经济常识的主线就是通过发挥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依据这一主线我们应重点把握经济学的以下知识:

一、商品经济的基本理论

(一)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

重点把握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特别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只有重视使用价值才能顺利实现价值。对物美价廉的理解也是有可能考试的知识点,要注意把握物美价廉要求的提出与实现的条件,前者是从商品的基本属性角度提出的,商品的供求关系变化与竞争的存在使其成为可能。

从市场角度看,商品的这一基本属性要求商家要重视使用价值,重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顺利实现价值,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从宏观调控角度看,要求国家健全法制,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查看全文

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经济学原理》是一门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受众面比较广泛,课程思政的开展与设计十分有必要。同时,经济学原理是以解释西方经济发展实践为主的理论知识,加强开发中国经济故事教学案例,非常重要和紧迫。本文阐述如何通过中国经济故事挖掘对应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对中国经济发展形成“我知、我信、我行”的教学目的,激发学生为国家经济发展奋斗,投身于伟大的民族复兴事业。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中国经济故事;课程思政

1梳理中国经济故事,对应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课程教学的关键,依据教学重点,梳理中国经济故事,引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伟大实践,促进学生“知中国经济、信中国经济、建设中国经济”有机统一起来。同时,让这些思政元素像照耀在学生前行道路上的路灯一样,照亮前进的道路、温暖进步的心灵。《经济学原理》的教材选择范围比较广,在此我们以缪代文教授的《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第六版)教材为例。这本教材偏重经济学常识的介绍和经济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基本经济学分析能力。首先,我们来看看应该如何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为了更加清晰明了需要哪些中国经济故事,首先应当将不同章节的教学重点罗列出来。再针对不同的教学知识点,搜索、整理、梳理对应的中国经济故事,实现中国经济故事与教学重点内容的有机统一。比如,表1中各章节知识点对应着不同的案例。表中为部分案例,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将各章节知识点罗列得更为细致。整理教学知识点,特殊是教学重点,结合中国经济故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果、中国经济发展成功的力量,认识到中国自有的经济思想。同时,让学生在批判中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认识到西方经济学的优劣,特别是近代西方国家长期处于低速发展及其自身发展实践与其经济学原理相悖之处。从理论、实践等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促进学生懂得、理解、赞同“我们走这条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挖掘中国经济故事蕴含的思政元素

2.1思政元素呈现目的应明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