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作用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2 06:50: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组织作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两新组织党组织作用意见
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区级有关部门党组(党委、党工委),各“两新”组织党组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动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全区“两新”组织党组织要把努力探索“两新”组织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作为重点工作内容。根据十七大和新《党章》的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如何进一步明确“两新”组织党组织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党组织作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履行“两新”组织党组织职责
十七大修改的新《党章》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并列举了党的基层组织要履行宣传、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党员学习,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发展党员,监督党员干部,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等8项基本任务。同时,对“两新”组织党组织的职责进行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党组织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全区“两新”组织党组织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新《党章》的职责定位要求,认真履行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职责。
(一)宣传引导职责
及时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引导党员自觉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引导业主遵纪守法,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正确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并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积极开展工作;引领“两新”组织文化建设,打造赋有内涵,各具特色的“两新”组织文化。
党组织作用研究报告
近年来,春江镇非公企业发展迅速,截止**年9月底,全镇非公企业达1015家,组建党组织128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100%,党员1068人。随着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增多,党员队伍的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作用,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在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和研究。
一、我镇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
近年来,春江镇党委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定期研究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好落实,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树立良好形象,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带头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从我镇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实践来看,主要发挥了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1、围绕企业自身发展,发挥党组织参与决策作用。
一方面,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我们注重从管理层或技术骨干中选配党组织书记,扩大党员在企业决策层中的比例,增强参与决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我镇128个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中党组织书记由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担任的就达到117人。另一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如:江苏省农用激素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了“我为建设和谐企业献一计”主题活动,共收到征文25篇,党员们结合自己的实践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如何建立和谐企业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有些党员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公司存在的不和谐问题,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受到了企业主和全体员工的高度赞扬。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镇各非公企业共收到合理化建议130余条,采纳25条,取得经济效益达1000多万元。
2、围绕生产经营活动,发挥党员骨干带头作用。
企业党组织作用思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既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拓展了工作空间,又对其发挥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作用,对于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非公企业,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阶级基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上有新作为。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引导和组织保证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中得到贯彻落实,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承担的神圣职责。党组织必须旗帜鲜明地向企业主和广大职工宣传、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让党的政策、国家法律深入人心;多渠道参与或影响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把党的政策和党组织的主张、意图渗透到企业的决策、监督、执行过程中;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引导,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义利观和法制观,自觉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兴衰、共同富裕、企业道德结合起来,做到爱党爱国、诚信守法、敬业奉献。
在密切联系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上有新突破。非公有制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成员,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的战斗堡垒,直接面对广大职工群众和社会新阶层。党组织只有善于发挥政治优势,密切与职工的联系,才能把他们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只有善于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好个方面的合法权益,才能争取更多的拥护与支持;只有善于领导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民间组织、行业协会以及“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等载体,加强与社会各阶层的沟通和联系,才能不断拓展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
在主导意识形态、建设先进企业文化上有新境界。非公有制企业处于各种信仰、思潮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的“交汇点”,职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党组织要坚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搞好把关定向,用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占领职工群众的思想阵地;注重发挥企业文化在凝聚职工思想、打造团队精神、培养职工的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在搞好维权保障、化解各类矛盾、构建和谐企业上有新举措。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非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普遍居于弱势地位,利益受侵害现象时有发生。党组织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善于发挥在维权保障中的作用,依法维护职工利益。善于担当协调人的角色,积极化解企业中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协调企业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形成企业、员工、社会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村级党组织作用思考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作用,这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高坪镇实际,就村级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村级党组织面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欠发达、欠开发是目前我省的基本省情。当前农村基础薄弱,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发展滞后,收入水平低等现状,严重制约了村级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村级党组织较松散、缺乏感召力和凝聚力。部分村级党组织领导地位受到削弱,干部积极性不高,党组织活动较少,对党员疏于教育管理,加上外出党员多,管理难度大;有的平常甚至不管党员,安于现状的思想仍普遍存在。
二是村级党组织成员整体素质不高,发展思路不清晰,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有的村党支部虽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但却不知从何入手。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在群众中威信不高。
三是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年龄偏高,文化素质偏低,致富能力较弱,个别党员甚至成为政府救济对象,自然无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党组织作用交流
机关是党委和政府工作系统的重要枢纽,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组织实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机构,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职能机构,担负着特殊而重大的责任。机关作风的好坏、党员干部形象的优劣,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机关党组织是党在机关的各项工作和全部战斗力的基础,如何发挥机关党组织的作用,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机关党组织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中的作用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机关作风是党风的重要体现,机关党组织作为机关党的工作的直接责任者,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机关党组织是机关作风建设的组织者。从地位来看,机关党组织由于其职能和组织形式的特殊性,虽然不是政治核心,但它是一个特殊的政治组织,是执政党在机关的特殊组织,是实现党对机关领导的基本途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它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部署的各项工作要通过它来完成,机关中的党员要通过它来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委(党组)对机关工作的领导也要通过它发挥政治动员和思想教育作用来实现。从职责上看,《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二条作出明确规定,赋予了机关党组织“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结合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和特点,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的职责。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机关党组织在机关作风建设中首要的是承担起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组织实施、完善制度保障、强化督促检查等各个环节的落实,不断把机关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二)机关党组织是机关作风建设的推动者。党的作风建设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思想建设是基础,组织建设是保证,作风建设是体现,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机关党组织是党在机关中的战斗堡垒,肩负着协助、监督等重要职能,具有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发挥机关党组织的“三大优势”,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强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构建和谐机关,对凝聚人心、端正风气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机关党组织是机关作风建设的实践者。党的作风是指反映党的特征和品格的整体精神风貌,是全党包括党的组织和党员在思想、政治、组织、工作、生活各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体现着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同样的,机关作风不是指某一个人的作风,也不是某一个领导的作风,而是机关整体的作风。在机关作风建设中,机关党组织和机关党员干部是主体。机关党组织和机关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机关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党组织发展作用组织讲话
同志们:
在我矿建矿五十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七周年华诞。值此,我代表矿党委向辛勤工作和战斗在全矿各条战线、各个工作岗位上的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感慨万千。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担负起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历史使命。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天南地北的燎原之势,先辈们爬雪山,过草地,抛头颅,洒热血,带领劳苦大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我们党高瞻远瞩,科学决策,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国家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新中国成立与发展强大的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同样,我矿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艰苦努力。自xxxx年建矿以来,我们从建矿初期落后的高落炮采、人拖马拉式生产工艺逐步改造为采掘、运输、提升、通风、排水等主要环节机械化的现代化矿井;由建矿初期几排土砖结构的小平房,发展成为今天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的生态示范型绿色矿山,多年来为xx市、xx集团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广大党员和全体职工艰苦奋斗、辛勤劳动的光辉结晶;是前辈们励精图治、献身于党的事业,用心血和汗水浇灌而成的丰硕成果。特别是xx集团成立以来,矿党委在市委和xx集团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广大党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拓展党建工作新途径,逐步形成了主旨统一、特色鲜明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广大党员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满腔热情投入到矿山发展中,平常工作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时刻显得出,在安全生产、节能降耗、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很好地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后,矿党委响应市委组织部和xx集团党委的号召,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发扬“全国一盘棋”的大团结、大协作精神,以缴纳“特殊党费”方式支援抗震救灾,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交纳“特殊党费”xxxx元,交纳人数xxx名,占党员总数的xx%,不论在交纳特殊党费的党员比例、还是在总额上,都站在了xx集团兄弟单位的前列,表现出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战斗力。此次抗震救灾斗争及我矿五十年发展的实践表明,我矿的广大党员是一支政治合格、思想进步,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队伍;是一支能征善战、敢打敢拼、甘于奉献、奋发有为的队伍;是一支能够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队伍。他们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他们不愧是我们莒山改革发展的中坚和栋梁。今天,在这里受到表彰的标杆党支部、先进党小组、先进党员责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就是全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缩影和代表。借此机会,我代表矿党委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同志们,今后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任务十分艰巨。目前,我矿的3#煤资源枯竭、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等等因素直接制约着我矿的快速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各级党组织在我矿二次创业进程中,进一步成为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推动和实践的中坚力量,在我矿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中起引领作用。
一、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十七大精神,在学习宣传贯彻中起引领作用
农村组织论文:农村民间组织的作用透析
本文作者:佟玉权邓光玉工作单位:大连海事大学管理学院
民间组织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一)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要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然而也要看到,根置于乡村特定环境下的各种农村民间文化组织与当地自然、文化环境融为一体,组织成员多由社区居民民主自愿产生,他们更熟悉乡村情况,又有着丰富的地方知识和工作经验,在民众中有较高的威望和较强的号召力,其组织工作更容易吸引民众的广泛参与。因此,必须尽可能发挥农村民间组织作用,使其成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者,成为遗产保护工作中政府主导作用的有力补充。高度社会化,特别是充分发挥各种民间组织的作用,是许多发达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意大利,与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民间文化组织很多,像“我们的意大利”、“意大利艺术品自愿保护者协会”、“意大利古宅协会”、“意大利古环境协会”等则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3]英国的“国民信托”组织人数达到了250多万人,管理着2700多处文化遗产,而其中开放经营的达到500多处。[4]我们的近邻日本,从繁华的大城市到偏僻的乡镇,几乎都建立有保护各地方文化遗产的民间社团组织,像“狮子舞保护协会”、“花祭保存会”、“田乐保护协会”等等。[5]近些年,受市场开发影响,我国一些传统文化积淀比较深厚,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一定规模的村镇也开始自发地组织了不同形式的民间组织。如,河北邯郸县河沙镇南街村的南街书画社,集书法、绘画、摄影、雕刻等为一体,自1995年成立后,许多村民踊跃加入,他们在这里写写画画,交流切磋,一大批民间“书画专家”脱颖而出。[6]还有,在云南师宗县,近年活跃着数十个、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每年演出1.6万余场的各种民间文化演出团体。它们以乡村为舞台、以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以农村事为蓝本,用通俗易懂的手法,即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也通过这种形式促进了优秀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7](二)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的促进者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1997)要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至少应具有《世界遗产公约》所说的突出的普遍价值中的一项标准以及真实性标准。”原真性保护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工作性质上基本上属于一种“行政意愿”,其组织措施经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性”、“大众性”形成矛盾或偏差。而作为地方文化精英的集合体,民间文化组织成员长期置身于当地文化生态之中,耳濡目染,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理解更为深刻,他们所具有的丰富的传统知识和经验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和有效避免“民俗”演化为“官俗”的重要保障。同时,农村民间文化组织成员大都是中老年人,他们对那些祖先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有独钟,有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时间充沛,甚至不计报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有和传承中自娱自乐,这些成员在保护当地文化中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也使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成为可能。(三)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社区利益的维护者许多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具有价值突出、原真性和不可再生性等文化遗产的一般特点外,也是一种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是一种“活着的”遗产类型。实践证明,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是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或产业化发展的产业链中,农民经常处于生产等基础环节,即处于产业链的低级阶段,加上农户的分散,势单力薄,很难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力量。实践也证明,在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维权事例中,缺少的最重要一环是权利主体的代表。因此,要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有效维护社区农民的根本利益,就应当努力寻找利益相关人的代表,使分散农户能够组织起来。云南纳西族东巴纸资源共管协会的建立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8]纳西族的东巴纸是用高原上特有的植物,经祖传工艺制成的古老纸张。东巴纸成为古代纳西人书写重要的契约及东巴经文的载体,承担着传承纳西文明的重任,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近些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东巴纸被开发为旅游纪念品,或作为东巴画的绘画纸张。由于受市场需求拉动,加上一些人的利欲熏心,本该为东巴及老艺人所掌握的,其传承受多种限制的这种独特工艺,开始被大量模仿。各种打着“原生态”东巴纸旗号的旅游纪念品充斥于景区,严重侵害了东巴纸传统工艺持有者的权益。2006年9月,有关方面组织成立了东巴造纸传统资源共管协会,作为一个会员制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能够代表纳西族东巴造纸人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开拓东巴纸市场。(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者公共产品及其服务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它们的供给需要政府的行政手段的介入,需要有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但是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能力总是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公共文化服务严重不足,农村文化生活单调匮乏。一些已有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如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也因经费不足,大多处在荒废的境况下。尽管近些年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文化下乡活动,但仍无法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特别是能为他们所喜闻乐见并可直接参与的文化活动甚为稀少。民间组织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可以向社会提供众多服务,承担一些政府部门不该做或做不好,企业做却未必有效的社会事务。”[9]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多是由广大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并以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而形成的非正式组织。这些组织或者是传统乡村社会流传下来的各种民俗文化类民间组织,如民间社火、庙会、灯会、花会、戏会等,或者经农民自愿,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适应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而组织的各种文化类社会团体,如上文所提到的丽江东巴纸传统资源共管协会等。这些民间文化组织所提供的产品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性,可极大地促进社区农民参与,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增进民间交流和感情交往,满足农民精神需求。这些社会文化类公共服务不同于单纯依靠政府所提供的如农村基础教育、卫生防疫、社会保障等纯粹公共产品,这些服务更具有多样性、地方性、灵活性等特点,它们可最大限度地弥补政府在该领域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而且,这些由民间文化组织所提供的文化产品,本身就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联,通过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得以“活态传承”。
有效发挥农村民间文化组织作用的对策建议
(一)提供组织制度保障总体看,目前我国的民间组织还存在着发育不足、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均衡以及社会公信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截止2011年6月,全国依法登记的民间组织有44.8万个。按人均算,我国平均每3000人拥有一个民间组织,而这一数字的横向比较,日本是400人、美国不到200人、英国则为100人。鼓励支持农村各种民间组织的发展,发挥它们在组织引领农民致富、反映农村民众诉求、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应该看到,近些年,为发展农村经济,各种专业经济协会开始得到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2003年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简化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登记的条件和程序,并通过宣传和典型示范等形式支持其健康发展。然而,相比各种专业经济协会,农村的各种民间文化组织的建立和运作遇到了许多困难,《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所规定的主管部门挂靠以及民间组织登记所需要固定办公场所、工作人员、注册资金等规定,对于农村民间文化组织来说可谓是门槛不低。为保证农村民间文化组织能够在一个稳固的和有灵活性的组织框架下开展活动,有关民间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应该进一步修订,特别是就如何发挥它们在保护和传承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独特作用,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应得到确认和体现。同时,各省、市制订的地方相关法规也要做出明确规定,使民间文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依法降低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登记准入标准,积极试点和推广民间社会组织综合配套改革,把更多民间组织纳入到合法范围内,变数量控制型管理为规范服务型管理,以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及社会管理工作变得更为完备、更为科学。(二)给予经费及政策支持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发展中的最直接的问题是经费短缺,组织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没有资金保障。在民间组织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民间组织经费来源渠道非常广泛,除了政府的常规性拨款和一些专项资助外,各种基金会、企业资助、社会捐款以及民间组织的专业活动收入等都是民间文化组织的重要经费来源。[10]目前我国农村的各种民间文化组织还是弱势群体,它们既不同于城市行业协会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也不同于各种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有着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经费来源。特别是受各种认识偏见影响,那些根植于民间社会,有着良好群众基础,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活动经常被排除在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外,得不到有力的帮助。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乡间艺人因难以享受公共文化政策特别是公共财政政策的支持,成为“边缘文化群体”,其生存境况岌岌可危。[11]鉴于此,建议政府部门拨出专款鼓励支持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发展,除了在制度规定上降低其准入门槛外,要为各种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成立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及一定额度的贴息贷款;鼓励民间文化组织开展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活动,对于其组织的非营利性活动或公益性活动在经费、活动场地、人员、宣传推广等方面给予有力的帮助;政府的各种公关活动场合也要努力为地方民间文化团体创造各种展演的机会或优先购买其文化产品,促进民间组织不断走入市场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政府不仅要鼓励城市文化下乡,也要为乡村文化进城创造条件,在城乡文化统筹中积极发挥农村民间组织的作用。除此以外,还应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制定减免税收等各类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或捐助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及其所从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三)注意发挥农村文化精英作用农村的文化精英是长期在乡村民间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骨干力量,是民间文化集体记忆的突出代表。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村文化精英们谙熟地方文化并有着一定的技艺专长,他们体察乡村民情,在群众中有着较高的威信和凝聚力,善于团结和组织广大农村社区民众参与各项文化活动,成为地方乡土文化的传播者,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独特贡献。我国农村各类民间文化组织尚处于建立、起步阶段,及时发现、培养和有效发挥农村文化精英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管理和榜样示范上的作用非常必要。有关部门要将对农村文化精英的选拔培养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作用。可以通过举办村头文化、田间文化、庭院文化、社区文化活动,挖掘和培养在器乐演奏、音乐舞蹈、戏曲、说唱、书法绘画、摄影等各方面的文化精英及文艺业余爱好者,建立起由乡村文化干部、退休乡村干部教师、各类手艺人及其他各类农村文化能人和业余爱好者所组成的文化骨干队伍。政府的文化部门要经常组织文化座谈会、汇报会和各种文化竞赛活动等进行文化交流切磋,有计划地开展相关业务知识、传统文化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学习,选派优秀的文化精英到其他地区或国家学习考察,使他们能够吸收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思想、新经验、新技术和新观念。(四)正确引导与科学规范农村的民间文化组织尽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它们绝不可能替代政府部门而包揽整个工作,相反,其积极性和独特优势的充分发挥,是以政府部门的热情支持和正确引导为前提的。[12]应该看到,农村的民间文化组织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可能诱发一些不健康文化,甚至出现参与群体性事件、扰乱社会秩序、以社团名义疯狂敛财、违法乱纪等情况,这些都与民间组织的宗旨背道而驰,政府必须加以正确引导、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管,而不能放任自流,从一个极端滑入另一个极端。既要对农村的民间信仰及其习俗给予必要的宽容并支持文化社团的传承活动,又要积极借鉴汲取人类文明成果,坚持文化的创新精神,积极引导民间文化组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还要看到,农村的许多民间文化组织仍然处于松散型、临时性的非正式状态,组织成员大都缺乏组织管理知识和经验,法律意识淡薄,组织内部少有相关规章制度,由管理混乱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事故也时常发生,其稳定与规范运作还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加以引导,给予帮助,使它们能尽快地成熟起来。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性”、大众性和传承性都决定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政府是主导,民间社会是主体,民间文化组织则作为民间社会保护主体中的中坚力量。农村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已使这些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财富处于急剧消亡的境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民间文化组织的独特作用已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只有通过改进传统文化演进的内生机制,培育和壮大广域覆盖的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的民间文化组织,创造形成各级政府自上而下的制度性保护与全社会自下而上的民间保护有机结合的社会文化环境,才能逐步从根本上扭转文化生态不连续、保护工作难以持续的不利局面,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论机关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机关党组织是整个党的组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个特殊性很强的领域,研究它的特性,摆正它的地位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做好机关党的工作的前提。
一、机关党组织具有鲜明的特性
设在党政机关中的党组织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它同样具有基层党组织的一般属性。如:它应该成为一个战斗堡垒;应该成为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应该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等。但同时又具有特殊的个性。我认为其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机关党组织具有特殊职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随着组织的壮大,于20年代末,便有了比较健全的机关党组织。自此以后,它便具有与其它领域的基层党组织不同的特殊职能。1941年,邓小平同志在论述政府机关支部的工作时就指出:“政府机关支部与一般农村支部的对象不同,有其特殊的任务。”这主要有:第一,在机关范围内向非党员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主张;第二,党员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团结与推动非党员积极负责地工作;第三,党员在政权中要奉公守法,遵守纪律;第四,支部无权干预各种行政工作,但支部了解的群众意见和党员、非党员的表现,要及时通知党团(即党组的前身)和报告党委注意;第五、支部直属于党委指定的部门管理,不属于党团指挥,但党团的决议凡涉及支部执行时,应通知支部,支部亦必须执行;第六,支部组织是绝对秘密的;第七,支部定期向上级党部做报告。并接受其指示。这些概括虽然已过去了近半个世纪,但其基本精神,除战争年代所必需的以外,至今仍有指导意义。1948年,刘少奇同志在西柏坡总支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把机关党组织的任务更集中地明确为,第一、领导大家学习;第二、党务工作;第三、照顾同志们的生活;第四、做居民工作。1956年,党的八大,系统地总结了机关党的工作,第一次把机关党组织的职能写进了党章。党章在规定了企业、农村、学校和部队中的党的基层组织应当在本单位起领导作用以外,又单独规定“在机关中的党的基层组织,由于机关工作的特殊条件,不能领导和监督机关的工作,但是应当对于机关中的每一个党员(包括行政负责人)的思想政治情况进行监督,并且应当经常关心机关工作的改进,加强工作纪律,同官僚主义作斗争,及时地把机关工作的缺点通知本机关的行政负责人和报告党的上级组织”。此后的第十二大、十三大党章虽然在表述上有些变化,但仍沿袭了这个基本内容,即:不领导本单位的业务工作,但要对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并协助行政领导改进工作。由此可以看出,从我们党的早期到现在的党章,都对机关党组织的职能有单独的、不同的规定。这也是机关党组织与其它领域的党组织最重要的一个区别。
2、组织机构上为双重设置,即在党政机关设置党的基层组织的同时,还设置了党组。党组及其前身党团在我党与国民党进行议会斗争中和三三制政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中央即发出通知,在党政机关中既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又建立党组,党组不领导机关党组织,但要指导机关党组织的工作。机关党组织设置上的这个特点也是与其它领域的党组织不同的。
3、机关党组织是设置在党政机关里的基层组织,即它是在执政党的核心部门和政权机关的中枢部位开展党的工作,而不像其它领域的党组织是直接设置在各行各业的基层单位里。
农村中介组织作用研究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全面分析我国农村生产经营的基本特点,借鉴国外的经验,提出发展农村中介的组织形式,充分认识发挥农村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关键词]农村中介组织作用
一、农村中介组织的组成形式
农村中介组织,是指连接农户与市场、为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具有法人性质的经济组织,是沟通千家万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既包括为农民服务的各类经济组织,也包括农民的互助组织,主要有农产品购销组织、农民合作组织、乡村社区组织、农民经纪人等。
在其组建形式上,主要有三种:
1.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形成的中介组织。主要是由农民自愿组成的互助组织,如农民经纪人协会、某个特色产品生产或流通协会等,可以不作社团登记,是比较松散的中介服务组织。协会的活动经费采取全体成员平摊、或由其中部分成员承担的方式,不以赢利为目的。会长由成员推举产生,或由主要活动经费承担者担任,为成员提供相应服务,协调内部矛盾和对外行动。
非公企业党组织作用思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既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拓展了工作空间,又对其发挥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作用,对于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非公企业,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阶级基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上有新作为。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引导和组织保证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中得到贯彻落实,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承担的神圣职责。党组织必须旗帜鲜明地向企业主和广大职工宣传、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让党的政策、国家法律深入人心;多渠道参与或影响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把党的政策和党组织的主张、意图渗透到企业的决策、监督、执行过程中;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引导,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义利观和法制观,自觉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兴衰、共同富裕、企业道德结合起来,做到爱党爱国、诚信守法、敬业奉献。
在密切联系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上有新突破。非公有制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成员,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的战斗堡垒,直接面对广大职工群众和社会新阶层。党组织只有善于发挥政治优势,密切与职工的联系,才能把他们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只有善于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好个方面的合法权益,才能争取更多的拥护与支持;只有善于领导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民间组织、行业协会以及“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等载体,加强与社会各阶层的沟通和联系,才能不断拓展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
在主导意识形态、建设先进企业文化上有新境界。非公有制企业处于各种信仰、思潮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的“交汇点”,职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党组织要坚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搞好把关定向,用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占领职工群众的思想阵地;注重发挥企业文化在凝聚职工思想、打造团队精神、培养职工的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在搞好维权保障、化解各类矛盾、构建和谐企业上有新举措。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非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普遍居于弱势地位,利益受侵害现象时有发生。党组织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善于发挥在维权保障中的作用,依法维护职工利益。善于担当协调人的角色,积极化解企业中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协调企业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形成企业、员工、社会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