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心理现象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2 06:25: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组织心理现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组织心理现象

组织心理现象分析论文

一、组织群体心理产生原因

人的心理有非常明显的特性。从自身的角度来说,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不确定性是说人的心理变化莫测;不可控性是说有时候自身无法理解和克服自己的心理状态。从对人的角度来说有不可知性和恶意揣测性,不可知性是说明心理状态的隐蔽,让人无法知晓;恶意揣测性是说揣测对方心理的原假设是建立在恶意的角度上的。当然,上述的情况都是建立在一个组织群体之中。先看组织中利己和利人之间的关系,一共有以下几种:自己利己,别人也利己;自己利己,别人利他;自己利他,别人利己;自己利他,别人利他。毫无疑问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来说,自己利己,别人利他,那么自身效益最大化;而自己利他,别人利己却恰好相反;而从组织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利他的效益最大,其他所有的效益都不会高。假定一个人会以为其他所有人从他们自身的角度来看必然会选择利己,那么自己利他达到的效益的最小的,因此那个人也会选择利己。每个人的想法趋同,于是恶心循环产生了,个人的利益不大,组织的效益却最小化了。然而正是由于人的心理这些特性,造成了组织利益的受损。我们迫切需要一门科学,能克服这样的心理,于是管理心理学应运而生。由于这样对人对己的特性,使得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存在的很多不确定性,一念之差就能产生千差万别的结果。

人是一个社会化的群体,每个人都有基本的意识行为,包括知觉、归因、学习、能力、人格态度、价值观、伦理道德等。组织中的个体同样有多种心理与行为,包括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平感、组织支持感、组织社会化等。个体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偏好,组织有不同的文化和气氛,所以处于组织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组织环境这样一个外部环境,于是,行为就成为自身意识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各种各样的外部环境成为了组织中一个与众不同的竞争因素,其中有一种环境我们称之为群体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组织中的个体将会产生不同意义的群体行为。

二、组织群体心理现象

群体的行为起于施加于群体的外部条件,经过群体成员资源和群体结构,产生群体行为过程,

产生绩效和满意度。组织群体心理现象特征有:社会堕化作用、社会助长作用、从众行为和去个性化。

查看全文

组织心理现象分析论文

一、组织群体心理产生原因

人的心理有非常明显的特性。从自身的角度来说,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不确定性是说人的心理变化莫测;不可控性是说有时候自身无法理解和克服自己的心理状态。从对人的角度来说有不可知性和恶意揣测性,不可知性是说明心理状态的隐蔽,让人无法知晓;恶意揣测性是说揣测对方心理的原假设是建立在恶意的角度上的。当然,上述的情况都是建立在一个组织群体之中。先看组织中利己和利人之间的关系,一共有以下几种:自己利己,别人也利己;自己利己,别人利他;自己利他,别人利己;自己利他,别人利他。毫无疑问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来说,自己利己,别人利他,那么自身效益最大化;而自己利他,别人利己却恰好相反;而从组织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利他的效益最大,其他所有的效益都不会高。假定一个人会以为其他所有人从他们自身的角度来看必然会选择利己,那么自己利他达到的效益的最小的,因此那个人也会选择利己。每个人的想法趋同,于是恶心循环产生了,个人的利益不大,组织的效益却最小化了。然而正是由于人的心理这些特性,造成了组织利益的受损。我们迫切需要一门科学,能克服这样的心理,于是管理心理学应运而生。由于这样对人对己的特性,使得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存在的很多不确定性,一念之差就能产生千差万别的结果。

人是一个社会化的群体,每个人都有基本的意识行为,包括知觉、归因、学习、能力、人格态度、价值观、伦理道德等。组织中的个体同样有多种心理与行为,包括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平感、组织支持感、组织社会化等。个体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偏好,组织有不同的文化和气氛,所以处于组织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组织环境这样一个外部环境,于是,行为就成为自身意识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各种各样的外部环境成为了组织中一个与众不同的竞争因素,其中有一种环境我们称之为群体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组织中的个体将会产生不同意义的群体行为。

二、组织群体心理现象

群体的行为起于施加于群体的外部条件,经过群体成员资源和群体结构,产生群体行为过程,

产生绩效和满意度。组织群体心理现象特征有:社会堕化作用、社会助长作用、从众行为和去个性化。

查看全文

怎样从心理学视角探究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思路

《共产党员管理心理概论》于2008年1月,由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谷安林同志作序、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是党员教育管理的理论创新之作,是共产党员思想修养的好教材。该书提出了共产党员管理心理学科架构,建立了一个新学科领域,是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是党建理论研究的新视野、新角度,也是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和影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保持党员先进性本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是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任务。从心理过程研究党员的教育管理,研究党员的党性修养,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对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水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刘文江同志提出的“共产党员管理心理”开拓了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思路、新领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党员队伍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导致极少数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有些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党内一些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和滋长,以及一些涉及个人的具体困难和矛盾,导致少数党员对党和党的事业失去信心,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挫折。针对党员队伍建设实际,我们成功地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探索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有效机制。如何进一步创新和探索党员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是新时期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针对共产党员个性心理,运用管理心理学知识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激励的管理心理学方法研究,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管理心理学方法研究,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法,更好地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时效性,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迫切需要。

刘文江同志的共产党员管理心理研究,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党员的一般心理现象和党员的具体心理,指出各种具体心理的内涵和特征、基本心理过程和心理修养方法,通过对党员的党性心理、政治心理、利益心理、文化心理、责任心理、职业心理、道德心理、党纪心理、领导心理、学习心理、发展心理、组织心理等心理过程的分析,提出党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指出党员存在的思想认识差距,提出解决党员各种思想问题的具体方法,对于转变党员的思想认识,克服党员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认识,优化党员的心理结构,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做好党员的思想工作,提高党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效果,加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党员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刘文江同志为加强新时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新探索。

人的心理现象是宇宙间最复杂而又最奥妙的现象之一。恩格斯把人的心理现象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的心理研究也就成为一门古老的重要的研究课题。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组成的人,共产党员的心理,是地球最美丽的具有共产党员心理特征的“最美的花朵”。要让这朵“最美的花朵”绽放的更加绚丽多彩,就必须开展共产党员管理心理研究。千百年来,人们也就一直在梦寐以求要搞清楚人的心理。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共产党员管理心理就是研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中的党员的心理现象,以揭示党员的心理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的心理素质,提高党的建设水平。这是共产党员管理心理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深入开展共产党员管理心理研究,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实践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刘文江同志进行的党员管理心理研究,为搞好党员教育管理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重要贡献。他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干部,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以对党的深厚感情和对党的事业的责任心,多年坚持不懈地利用业余时间,运用其多年党校教学的理论积累和党务工作的经验积累,勤恳进行党的建设理论方面的创新研究,并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他撰写了《怎样当好乡镇党委书记》,撰写了大量党建和管理方面的论文,《共产党员管理心理概论》是刘文江同志继《中国共产党文化研究》、《区县地方志管理工作》两部全国首创理论专著之后的又一部理论创新专著,我们向刘文江同志表示衷心祝贺。

查看全文

结构心理学思想应用论文

摘要:结构思想是一种探究事物的重要方法,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并具备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以铁钦纳和皮亚杰学派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建立了心理学的结构思想,在运用中人们产生了四种发现结构的有效方法,同时从三个角度对心理结构进行了研究。但结构研究还应该丰富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以达到更充分揭示现象内在本质的目的。

关键词:结构;结构思想;结构研究

结构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tructure”,指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及之间的关系。结构思想是指以事物结构为认识对象并以结构分析为手段的一种主张。人类很早就产生了结构思想,并以之作为认识事物的基本原则,极大地促进了科学进步及各学科的发展。心理现象是人类最复杂的认识对象之一,心理学最早就是从探索意识结构开始展开对心理现象的科学研究,其受结构思想的影响持续至今。因此探讨并反省结构思想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无疑有助于促进心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完善。

一、结构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一)朴素结构思想

结构思想最早出现在古代朴素唯物论中。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不同因素构成某一事物,某一事物也可以分解为不同因素。依据这种思想,产生了古代原子论,即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由微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即原子)所构成。古代结构思想总的来说是猜想和论说性的,但其有关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结构的主张为结构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查看全文

影视欣赏心理学主题式教学模式

摘要:影视欣赏既是一门艺术教育课,又是一门美育课,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以主题式教学模式展开影视欣赏心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结合对分易课堂实践方式,有机整合类型影视剧及电视节目的特点,从感知、注意、联想、想象、情绪、情感等心理过程出发,结合心理学中的理论背景进行教学,解决了传统的影视欣赏课程知识面过窄、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丰富了学生的心理素养内涵。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影视欣赏心理学;对分易;改革;实践

影视艺术作为视觉文化的主要形式,因其传播速度快、参与成本低的特点,已经成为每一个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们消遣娱乐、精神享受的一种方式,这一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生动逼真的视听语言,深受人们喜爱。影视艺术的实质是一种传播信息的载体,它承载创作人员的视角和思考,表达创作人员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文化理念,是有别于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的“第七艺术”[1],每一部经典影片和电视剧,或是各种生活冲突的集中体现、或是创作人员的哲学思考、或是新兴领域的探索与发现,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品评和欣赏,从中汲取营养。而大学生是影视艺术受众中的特殊人群,这一群体精神需求强烈,价值观念可塑,情绪情感丰富,接触信息较多。影视艺术的欣赏,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启发思考,使大学生从影片中获得有益的启迪,增强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和积极人格形成的目的。各个高校根据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2002)的精神,以及《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的实施意见,都开设了艺术类公共选修课,这些课程基本上都包括影视类课程。高等院校开设影视鉴赏这门课程一般都是全校性的选修课,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专业,他们欣赏影视的角度、审美能力参差不齐,选课的学习动机也是各各不同。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和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成了势在必行的教学任务。笔者以主题式教学模式展开影视欣赏心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引导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影视作品与人的普遍心理现象的关系,这不仅增强了学科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还给学生提供了从心理现象出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完善自我的契机。

一、主题式模式的教学设计

“影视欣赏心理学”相关教材的编写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电影学博士生导师宋家玲老师的《影视艺术心理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彭玲老师的《影视心理学》最具代表性。《影视艺术心理学》用心理学和影视艺术互证式的发展脉络,为影视艺术寻找心理学的根基,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案例,探究心理学和影视艺术的终极结点——“人类心灵的极点”[2]。《影视心理学》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影视物理再现过程中人的物理-生理-心理反应机制、视听思维特征,以审美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心理分析论以及人本主义理论等现代心理学理论,同时融入大众传播学理论来探讨创作者和受众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3]这两种教材展开的教学过程,对于公共选修课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缺乏吸引力,因此笔者开始了“主题式”教学模式设计的改革探索。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某种教学模式的提出必须与其教学目标相契合,并考虑其实际的教学条件以及教学内容[4]。而“主题式”教学模式是以某一主题为中心,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与主题有关的学习资料,强调互动和教学生成的一种教学方式。依据“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思路,笔者结合学生熟知的类型电影的形式和常见的心理现象设计了以下十四个主题(不包含绪论部分):主题一:“感知”“注意”与“动画片的艺术表达”;主题二:“记忆”与“纪录片中人类共同的历史”;主题三:“联想”“想象”与“科幻片、魔幻片影视中幻想的魅力”;主题四:“思维”“动机”与“警匪片中的‘猫鼠游戏’”;主题五:“情绪”与“喜剧片、恐怖片中的喜怒哀惧”;主题六:“情感”与“爱情片中的移情和共鸣”;主题七:“意志”与灾难片中的人性的力量;主题八:“叙事”与“悬疑片中的惊心动魄”;主题九:影视艺术中的“隐喻”和“象征”;主题十:人物与人格——人本主义对影视艺术的影响;主题十一:梦、情结与电影——精神分析理论对影视艺术的影响;主题十二:“从众”与“电视节目中的娱乐至上”;主题十三:消费时代的“广而告之”——行为主义的影响;主题十四:影视艺术中的“美”从何而来?

二、主题式模式的教学设计的应用与实践

查看全文

优化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论文

高师公共心理学肩负着培养师范生的心理学素养的重任,必须以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优化其课程体系。首先,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的内容必须具备实用性。具体来说,一方面应注重培养师范生正确的心理学的观念,为师范生指明了思考教育、教学中心理学问题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技能,使师范生能迅速有效地组织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技能,解决当前的教育教学问题。其次,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必须具备最优化的结构。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规律,课程的结构是形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结构要有利于迅速形成良好的心理学的认知结构,有利于调动师范生学习公共心理学的积极性。

2.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分析与评估回到本文目录

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各高等师范学校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公共心理学体系,但这些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与评估。

从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内容来看,阐述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内容十分详尽,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性内容则非常单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十分严重。其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对心理学概念、原理进行哲学式的阐述多,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的操作性的阐述的少;对一般意义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教育活动中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识少;要求学生对心理学的概念、原理进行阐述多,要求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师范生解决教育、进行工作中心理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现行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陈旧,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现行教材中的有些内容,与教育、教学工作关系甚远,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有一些紧密结合教育实践而进行的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心理学观念,没有被吸收进教材。

从教材的结构来看,现行教材大多采用以所引入的心理学理论为主线方式进行编写。现行课程体系涉及到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理论,而心理学每一分支学科理论又自成体系。以心理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的理论为主线编写教材,使教材形成了“条块分割”的现象。这种编排方式,似乎有助于师范生掌握心理学理论体系,但是,师范生所学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学知识则支离破碎,不能形成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为核心的、完善的认知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妨碍了师范生形成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能力。

查看全文

剖析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

摘要:心理学是师范生的必修课之一,也是提高师范生从业技能的重要课程之一。但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必要对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确保师范院校的教学质量,为基础教育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教师。

关键词: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

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它是体现教师教育专业性的一门重要课程。因为师范生未来从事的教师职业是专业化的职业,要求教师不但有专业知识,更要有专业的教学技能等。

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为师范生专业化发展提供实践训练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培养者和人生发展的引路人。那些只有专业学科知识,而不懂学生学习与发展心理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只能成为“教书匠”,最终也将被淘汰。

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应高度重视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但是,目前为基础教育培养专业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在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却上存在很多问题,学生不仅自身无法从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中获益,更不会主动将心理学知识与教学实际相联系,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针对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全面改革教材体系

查看全文

职校课堂教学心理学运用

在所有的学校教育中,心理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等等。然而,在这所有的教育当中,一方面由于一些职业院校的历史较短,另一方面由于重视的程度不够,心理学在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却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原因是各方面造成的。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大力发展时期,但是这并不代表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会因此而变得轻松,学生也不会比从前更主动地去学习。因此,作为一名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更需要应用心理学知识去研究学生,去驾驭课堂,培育出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新型企业与社会所需的技术工人和高技能性人才。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而心理现象又是复杂的,它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又各自包含很多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并把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管理好课堂。

1精心设计,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

注意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任何一种心理过程的开始都必须有注意参与。因此,要想组织好职业院校学生的课堂,上好每一节课,就必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我校的学生大多为初中毕业生或初中生,少数是高中毕业生,他们主要是因为学习不好才最后选择的职业院校,还有一部分是平时懒散惯了,父母亲人强迫来的。这些学生总的来说具有年龄小,成绩差,任性好胜,社会经历复杂,调皮捣蛋等特点。这其中一些水平较高,比较爱学习的学生在课堂上会主动参与到授课当中,并且能深入理解;处于中间的一部分同学偶尔会出现小状况,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加以注意,就会把他们吸引过来。还有一部分同学上课坐不住,经常交头接耳,看课外书,打手机,玩手机或睡觉等。

为了解决学生的这种毛病,一是要严肃纪律和加强制度的约束,二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的产生,这样,慢慢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了解现在所学的就是将来自己的生活依靠,逐渐地能够保持有意注意,最终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所谓精心设计,不是枯燥地、传统地、完全千篇一律地讲授,而是要不断研究、不断变换、不断创新。能够自由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体。同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讲《物流运输与配送》课程中,讲到航空运输一节,我在课前专门制作了课件,里面有很多关于飞机和机场的知识,立刻就把许多平时爱捣蛋的男生都吸引过来了,因为他们对这些知识特别感兴趣,吸引和保持了学生的注意。渐渐地使他们自觉地想弄清楚每一个细节,学会每一个知识。

2加大直观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认识过程

因为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他们的理解程度就各不相同,为了能够使更多的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应该尽量应用直观教学进行授课,通过直观教学提供感性材料。感性材料是理解知识的支柱,感性材料不足、不典型或不正确都会使理解肤浅、不精确。所以,必须通过各种直观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和正确的材料,为学生理解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采用直观教学,通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来提高学生的认识过程,效果就会好的多。在直观教学中,不但要联系实际进行相应的演示、实际的参观和实际的操作外,还可以应用一下教具、挂图、视频和课件等。例如,在集装箱运输这一部分里,学生对此没有太多的概念,完全与平时的那种厢式货车弄混了,我播放一段港口集装箱的短片,学生一下就全明白了。

查看全文

心理学学科的方法论分析

一、心理学学科科学性的分界标准

心理学的研究是否科学,方法是否可靠?这直接与科学观有关。科学观的核心问题是科学分界,就是在科学与非科学间做出区分并且规定划界标准。[4]科学分界的理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各阶段对于心理学是科学抑或非科学这一问题,都有不同答案。

(一)逻辑主义的绝对标准

在逻辑实证主义那里,心理学要想获得科学的认定,就不得不截短、毁伤历史以使其屈就于自然科学的概念和方法,这使心理学好像被撕成碎片;在逻辑证伪主义那里,科学发展的动态过程观点对心理学获得“科学”的名义创造了一点条件,但他们把经验看作可以不需要再检验的绝对观点却把心理学的人文科学特点抹杀了。狄尔泰认为“所有的科学都是经验的,但所有的经验都必须与产生它的语境和条件———也就是我们全部的本性———相联系”,[6]这表明在波谱尔那里无需检验的经验并非坚不可摧。所以,心理学在逻辑主义那里获得的地位就必然是非科学、软科学。

(二)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

这类标准代表人物库恩和拉卡托斯。库恩反对简单的超越历史的分界标准,认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科学共同体认为合理的东西就是科学的;[7](P99-104)而拉卡托斯反对库恩的过于强调科学家个人的心理特点,认为过于强调科学共同体的社会特点是一种非理性主义倾向,从而把划界问题软化为“评估”问题,提出了用“研究纲领”来评估是否是科学的问题。库恩认为,心理学至今仍然没有学科共同体都接受的“科学范式”,也就是说心理学还没达到“规范科学”阶段,正处于流派纷争、组织分裂的“前规范科学”阶段。[8](P106-109)在拉卡托斯所说的研究纲领中,目前的心理学更是难以企及。所以,心理学在相对主义那里获得了前规范科学地位,较之逻辑主义划界时期已是不易,有一定积极意义,这可能正是心理学界对库恩的范式论比较关注的原因。

查看全文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研究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能动作用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目的性,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其教育内容侧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思想道德教育,比较宏观、抽象,着重强调对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期望和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则重点关注学生个体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发展,其内容更为微观、具体,更加贴近大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必要的完善和补充。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看,大学生既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也须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维持健康稳定心理状态的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拥有健康的心态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前提和基础。高职院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在面对入学适应、恋爱交友、毕业就业等情况下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进取心态。这样,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既能积极主动地将教育内容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制定和规划人生发展前景,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内在潜能,形成最佳学习状态。同时,还能促使大学生在面对复杂环境时,客观理性地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受教育性质及内容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师的理论灌输为主,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是一种单向型教育形式。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受教育者为主体,教育者积极关注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动态,双方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建立朋友式关系,因而,教育形式更为灵活多样。心理健康教育有心理学领域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如积极关注、共情、尊重、中立、倾听及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等,将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如课前,教师对每个学生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让学生自由表达内心情感;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保持价值中立原则,尊重学生,让学生充分倾诉,从而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社会支持系统及其思想层次和心理发展水平,建立学生的详尽档案并将其归类;课中,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与学生进行目光、面部表情、触摸、姿势等身体语言的沟通,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引起学生关注,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和政治教育,切中学生思想与心理问题的要害,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生的迫切需要,从而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后,教师在舒适、轻松的环境中开展个体或团体访谈,了解教育效果和学生的进一步需要。在此环节中,应当特别注意无教育效果或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解决问题,并进行跟踪随访,以巩固教育效果。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