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1 23:06: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作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作文

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分析论文

作文是体现学生的文字表达、知识储备、生活积累和思考水平的一种形式,也是对学生进行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综合训练的一种途径。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多年来,我以课内作文为轴心,以课外作文为补充,将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互结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下面是我对此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课内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主线

这里所谈的课内作文是指常规的每周一次的当堂作文。这种作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内完成一定要求的作文。这当然离不开教师在内容技巧上的指导,更离不开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写作上的特色,或让学生举一反三,或让学生摹写,或让学生改写,或让学生联想。总之,重在围绕教材中的作文训练点,假设环境,创造氛围,让学生通过当堂审题、立意、构思,从而进行记叙、说明、议论等的练习。这种在有限时空内进行的当堂训练,让学生有紧迫感,有压力,使他们提高效率,快速作文。一学期通过这样多次的练习,学生就会加快速度,珍惜时间,养成按时完成作文的好习惯。

要使课内作文保质保量,老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面前心生仰慕之情,手生写作欲望。当他们跃跃欲试时,教师适时地布置当堂写作,或口头作文,这就容易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让学生在语文教材各单元之后进行规范的课内作文训练,他们会感到有章可循,有凭可依,写起文章便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既有格式的仿照,又有内容的启迪联想,如能长此训练,有什么文体的文章不能练就?又有什么样的中考、高考作文不能当堂完成?甚至在纷繁复杂、高效竞争的社会大考场中也会立于不败之地。我在教学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初中第三册)时,由于学生受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感染,很多学生仿照摹写了《贵铝塔山公园》、《白云公园》;学了秦牧的《大自然警号长鸣》(初中第四册),很多学生被大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形所激愤,他们在课堂上一气呵成地写出了《保护校园环境时不我待》、《地球只有一个》等感人文章。96届中考,我所任两个班级语文及格率100%,平均分80.95,优分率58.92%,作文分数比较突出。由此可见,课内作文应该是中学生作文训练的一条主线,是作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二、课外作文是课内作文的补充和延展

查看全文

作文审核艺术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我们语文老师认为最繁琐的环节之一。作文批改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初中作文教学的发展方向以及语文教学的导向。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教师必须在作文批改中依照学生的写作思路、创作意图以及他们的个性,使作文批改成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教师在作文批改、评判上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作文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能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我们知道,作文需要灵感,需要情感的投入,需要自由地想象。

我们也知道,初中生的作文无论是在构思技巧方面还是在内容结构方面都无法和文学作品相比,他们的作文水平都很稚嫩。这是因为,初中生没有丰富的阅历,也没有太多的写作经验,同时也不能像作家创作那样为了写作反复筛选,他们一般只有一两节课的时间,最多也就一两天。他们的构思尽管显得稚嫩,但我们仍能看到他们作品的独特以及作品中的那份天真,这是成人无法相比的,我们教师要在作文批改这方面多鼓励,让他自由发展,给他们自由的空间。在作文批改中我们绝不能干涉学生的思路,应该抱着商榷、扶植、鼓励的态度。这样才能有利于初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说到这里,我忽然感悟到自然千姿百态,社会丰富多彩,学生的作文何尝又不是如此呢?过多的干涉反而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这样我就告诫自己:给他们一片天地,让他们自由发挥吧!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写作也可以算刚刚开始,在写作中难免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允许他们犯错误,要留一点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学生写作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往往表达出独特的认识,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去任意修改,以致文章中美好的童真、童趣在修改中消失。对学生习作中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教师要注重营造平和的氛围,与学生共同探讨,一起研究解决办法,在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有效地引领学生进行新的探究。首先,要注意训练。我在平时的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训练并且能及时批改,及时沟通,及时指正,及时把握学生的写作思路,以便更好地及时交流思想、情感。我对初一学生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学生把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写出来了,语句基本通顺,思想表达清楚了,就算达到要求了,不是非得有多么高的文彩。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也没有把内容固定死,学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内容把自己美的一面展示给其他同学,增强写作的信心,提高写作能力。其次,要有针对性。

学生在初一时能说一段没有语病的话,作为教师就已经很满足了。能把生活中的小事写出来并且能写完整就行了,要求并不高。到了初二上学期就开始让学生注意前后照应,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对文采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要求。这时由初一时候的一分钟演讲变为三分钟演讲,由初一时的三位学生演讲变为初二时的一位学生演讲,试想一下三分钟演讲,那就是一篇完整的作文啊!再由学生互评、老师点评,这样我们再让那位学生把自己的演讲修改后再演讲一遍,效果明显比先前的要好。每次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改一位同学的文章,每个同学的批改意见都起作用,每个同学都有机会,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批改学生的作文,学生的作文水平能不提高吗?我想作文批改也是需要艺术的。第三,评语要有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对学生是分阶段性进行训练的,在初二下学期特别是初三时,我对学生的写作要求比初一、初二时要高得多,评语也是直接指出不足,但要讲究艺术。比如学生作文中出现一两处语句不通顺的地方而教师又怕自己的评语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该怎么办呢?于是就想到了学生在那么短的时间要构思出一篇文章来,出现一两个病句也是正常的,但又想到如果不明确指出来,学生以后还会犯同样的错误,于是,我就先说作文中的闪光点然后再指出不足,这样学生既容易接受又容易改正,这就是作文批改中语言的艺术。

总而言之,我认为初中作文批改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少一点束缚,多一点自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文思敏捷,个性独特的写作能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我;只有这样,才是我们初中作文教学想要达到的目的。

查看全文

谈想象作文

内容提要:想象作文是开发学生潜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全国统考的作文题已有想象作文的类型。教师对学生要进行想象作文的训练。想象作文在教学上想要获得成功,还须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灵活运用。想象作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的好方法。

***

语文课难讲,因为你是填鸭式的教学,你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讲完一节课,一走了之,你的学生昏昏欲睡,自然觉得枯燥无味;课堂作文难做,是因为你总是一种机械的作文方法,总是几句老套的评语和一个几乎没有变化的分数,所以你的学生对作文自然感到厌烦、害怕或者痛恨。

怎样结合当前实际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个问题已成为广大语文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文件中指出:“人们越来越要求把人类意识的一切潜能解放出来。”[1]解放学生的潜能,是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必然。对教师来说,不仅要传授必要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学生可以受益终生,而且可以对发展科技,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积极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从当前教学改革的经验来看,想像作文的确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

近些年来,想象作文也是一种考试趋向。全国统考的作文题便多有这种类型。如1990年高考作文题“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要求根据以上材料,加以想象,为这对小姑娘作肖像描写,并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写一篇议论文。这个题目出得好,给一些想象力丰富且思维能力强的同学创造了得分的机会。可惜当时一些师生并未从中看到想像作文的趋势,以致在第二年吃了亏。1991年的高考作文题,直接明确地提出了做想象作文,题目是“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要求学生写想象作文。他举例说,比如,你可以把这个圆想象成一轮圆月然后以满月为重点,再用天幕、云彩、柳梢等作为陪衬,构成一个美丽的画面,再把这个画面用文字描述出来就是想象作文。圆是可以想象成很多不同物体的。请你根据这位老师的启发,把这个圆想象成为一个物体,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这个题目说起来比1990年的题目容易多了,可是仍有部分学生考试不理想。因为这个圆虽说很普通,身边到处都是,但是平时缺少这种训练,一时联想不出什么合适的,有人写脚盆,脚盆可以洗脚,有人写甲鱼,甲鱼可以吃,立意如此低浅,令人发笑。1992年的高考作文题,说的是雨中打扫碎玻璃的事,有“运动鞋”、“红雨衣”、“伞下的一对”,他们之中谁打扫了碎玻璃呢?要求“推想合理,符合材料所设置的情境和人物的思想性格”。实际上这还是属于想象作文一类,考的是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辨能力。这一次因为留给学生发挥余地较大,走题的较少。1993年的高考作文题:“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梧桐树下……啪!随着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梧桐树的一块老皮剥落了,露出鲜嫩的新皮。女儿对老树皮发出一串赞叹……儿子对新树皮发出一串赞美……父亲听着、看着,深有感触地说:“我希望人世间一切都能像你们俩所说的那样……”这则实际上也是想象作文。由新老树皮联想到新陈代谢规律,肯定老树皮的历史功勋,说明新生事物有无限的生命力。高考是指挥棒,高考重视想象作文的考察,说明想象作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从当前教师的教学实践来看,想象作文的训练,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了。近年来出现了不少新颖独特的想象作文题。如根据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进行联想,写出大江奔流的气魄和赤壁的雄丽之景。这段词文字不多,但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1700多年前三国争雄的烽火岁月中去,自然地联想到古赤壁的雄奇景色,岩石壁立,怒涛汹涌,浪花千叠,有音响,有色彩,有势态,气象阔大,笔力飞动,令人情思激越,促人奋发向上。又如一则给材料的作文题,题目出得巧妙:“19世纪俄国杰出小说家契诃夫在《打赌》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银行老板和一个文人打赌——如果文人能够连续15年深居在一间屋子里,整天看书,闭门不出,不接待来客,老板就愿意输给他一笔巨款。文人同意了,于是,日复一日,春去冬来,天天坐在屋里看书,哲学、文学、历史、科学、传记、逻辑……什么书都读。15年的期限很快就要满了,银行老板担心破产,顿起杀机。他在一个深夜潜入小屋……”要求为《打赌》这例材料写个结尾。这个题目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它的正确答案是“银行老板在一个深夜潜入小屋,发现人去屋空。文人留了张纸条在桌上,说他15年里博览群书,苦读深思悟出了人生的真谛,视金钱如粪土。因此,决定废弃旧约,出走了。”这个答案,不少学生能想到,但也有部分同学写成什么“文人成了气功大师,刀枪不入了”“文人悟出人生真谛,成佛了”“文人早就死了留下的是一架会说话的机器”,这是学生不注意逻辑推理,不注意合理想象的结果。另有一则作文命题似乎十分浅显,但细一思索,却不由拍案叫好。文题是“下面是一间房子和一些家俱示意图,请你利用这些家俱布置房间(按原图大小画到房间里)然后把你所“布置”的房间描述出来(如图1所示)。描述时应就屋主人的职业、性格、各种小用具和装饰品等进行想象”。

查看全文

初中作文讲评策略分析

作文讲评不是对作文的简单评价,而是作文过程的延续和积累,因此,没有讲评的作文教学是不完整的,作文讲评完全被教师包办也是不科学的。从本质上讲,作文讲评教学应该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教师如果能够以趣味的讲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在无形中促使学生主动完成写作任务,而不需要外力的强迫。学生自然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表达想法,从而激活思维,提高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是表达的欲望,和说话一样,心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写作是如实表达内心想法的过程,讲评应注意这一点,以科学的写作方法和规律为依托,为更好地指导学生抒发情感、表达观点服务。所以,教师应该秉承科学的评讲原则,采用有效的评讲方法,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作文水平做充足的准备。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几种讲评策略,依据作文内容,穿插运用,认真执行,定能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加强典型互动,扬长避短

传统的作文教学,要么没有点评步骤,要么点评草草了事,大而化之,学生不了解自己作文的成功和失败之处,自然找不到改进方向,也就不能提升作文水平。因此,教师应该针对不同作文类型,采取不同的讲评策略,以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稳步提升。在笔者采取的几种作文讲评策略中,典型互动的策略运用得比较多。典型互动策略也叫案例式点评法,是指在讲评时,选取二到三篇典型作文进行分解,将不同作文的成功之处,如细节生动,修辞手法运用娴熟,构思巧妙,文辞优美等展示出来,让学生学习并借鉴,做到取长补短,改进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评时,笔者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展示几篇精彩例文,让学生通读。其次,出示作文要求,引导学生回顾作文的基本目标,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集中研讨,分析优劣,找到优秀作文中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互动交流。再次,小组派出代表,发表看法,说说作文中的可取之处。最后,可以对照自己的作文,改正不足之处,达到提升写作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围绕中心选材”时,笔者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几篇作文,如甲同学写的《我的妈妈》、乙同学写的《我的好朋友》、丙同学写的《我的偶像》三篇作文,让学生认真通读。接着,笔者再给出单元作文的要求,让学生回忆刚才读过的几篇作文,与作文要求对照,看看这些作文是否达到了要求,即是否能够抓住典型情节,通过个性化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写作内容是否具体、真实、感人。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对文本中的精彩片段进行点评。例如,在这几篇作文中,几位同学都能根据细节描写,凸显人物的特点。《我的朋友》一文写道:“他,身高不足一米六,身形瘦弱,脸上常戴着一副眼镜,整天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这就是我们班的阿呆同学。”寥寥数语,刻画出了朋友的外貌特点,生动传神。在《我的妈妈》一文中,小作者写了妈妈雨天接自己放学的经历,通过妈妈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在讨论中,学生懂得了应该从哪些方面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刻画人物形象。这样的作文讲评就是成功的。

二、设立版块讲评,实现教学相长

版块式作文讲评是指将作文讲评过程分成几大版块逐一进行,版块可以稍有变化,也可以相对固定,按照基本的作文讲评套路进行。如大部分教师采用以下版块开展讲评教学:首先,展示精彩语句,即将上一次作文中的好词佳句展示出来。这些句子可以是用词瑰丽,引人入胜的;可以是哲理深刻,发人深思的;可以是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让学生阅读这些佳句,谈谈好在哪里,然后仿写,如此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他们对词句的品鉴能力和运用技巧。其次,展示作文中的精彩片段,并进行分析和解剖,让学生仔细揣摩片段中值得学习的地方。如某位同学在写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人时,运用了精彩的细节描写,或者是连贯的动作描写,或者是语言富有哲理引人深思,又或者是心理活动细致入微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技巧,可以让学生揣摩这些精彩片段,学习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最后,展示精彩篇章。赏析美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还有助于他们更快地进入作文意境,学习文章的布局,锻炼统领全文的能力。运用以上讲评策略,才能在实际的作文点评中做到点面结合,广泛覆盖,提升师生配合的默契度,提高讲评的效率。并且,既能让学生从版块式讲评中学到相关写作技巧,也能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例如,七年级第三单元的几篇文章展示了美的事物,美的情感,意在熏陶学生爱美的心灵。单元练习安排了一次感受美、表现美的写作活动。在实际写作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如朱自清的《春》中所描绘的绚丽多姿、热闹非凡的春天;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中,冬天济南所表现出来的山美、雪美和水美……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去看见美,体验美。然后深化主题,从风景美引申到人的品德美、心灵美,如《我的信念》一文所体现的居里夫人不畏困难、不求名利的人格美;《散步》一文所体现的祖孙三代和美温馨的家庭所凸显的人文美……力争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表现生活中美的片段、美的风景、美的人物。讲评时,教师可按照从精彩片段到精彩篇章的顺序,依次剖析本次作文,通过大屏幕展示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取长补短,拓宽写作思路,深化作文主题。

三、进行优劣对比,促进灵感迸发

查看全文

谈论口头作文训练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是长期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有没有一条“便捷”的道路,回答是否定的。然而人们仍苦苦地思索着。但当我们回首重新审视作文训练方式时,就会发现我们自觉和不自觉地放弃了作文训练的另一种形式一—口头作文训练。在我们沉下心来作一番深入的思考后,便会有所感悟。

一、中学作文教学现状

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是令人堪忧的,突出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效率低;二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与他们应具有的写作能力不相称。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相当数量的学生还不能写通文章。用词不当,句子表达不清.段茸呈次模糊,思路不顺,这些都是普遍性的问题。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立足点不明确对学兰写作的实际水平、心理特征缺乏了解和研究.因而在作文教学中出理了单一高标准的写作要求和过于理论化的指导方法,这样势必陷入了“高要求,低效率’的困境。

从教育研究部门来说,遗憾的是至今仍无正式的作文教学大纲,以致造成了目前教学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

查看全文

作文评价必须标准

评价无序,收益微。作为一次完整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文评价过程中,师生按作文要求审视文章,发现其中的优点与缺点,以理性思维认知,归纳该次作文写作情况,然后把信息反馈到写作实践,从而进一步指导写作,提升作文水平。没有评价,一次作文课就不完整或间接导致该课失败。但有的作文评价课,虽然教师指导明确,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做到互动交流、气氛活跃,但这一表象下教学结果多数情形是老师一人或连同几个“写作高手”心知肚明、体会深刻,而多数学生则还处于思维模糊的认知状态,收益甚微。这种现象值得思考。

随着课堂作文评价方法探索的深入,我们便会发现:在具体评价中,有时学生评价的目的模糊,不够鲜明;评价操作过程欠规范,程序不清;评价方式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很大;理性分析缺乏辨证思维,多以感性为主;信息反馈不能及时到位,互动交流缺少持续性等等。所以作文评价中,如何做到评价规范化、系统化,分值设定的量化,是值得探究的,以进一步完善作文评价体系,使之目的明确,操作更具体、规范,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进来,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收益在其中。

经过实践总结,我们制订了《作文评价表》,以表格的形式,直观、具体列出评价项目,审改内容,评价结论,量化值域。力求做到规范化,系统化,考评量化。该表重理性分析,尝试把常规作文教学评价要求与高考作文评价标准有机结合,力争在评价实践中做到目标明确,有据可依,以理服人,定性量化、科学化。

该表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常规作文教学评价;后半部分是以高考评价标准为参照的量化部分。

常规评价部分设定四栏。第一为“文题”“作者”“评者”栏。填充三个方面信息,便于交流与互动。第二为“审题”项目栏。由评审者回顾作文要求,此次作文训练的重点、难点,并结合作文写作角度,简明扼要地确定评价原则,以总摄下面的评价。第三是常规“评价”主体栏。命名为“精雕细琢”,同时以竖栏明示原则“探幽发微,以理服人”,并列出“增删调整,分条列出”提示。作为主体部分,强调“见仁见智”“以理服人”,目的是增强学生对作文认知从感性向理性的关照,尽量减少感性色彩,做到辨证、全面、发展地看待作文,并分条列出,便于作者、评者双向交流、切磋。第四是“交流体验”栏。分为“亮点荟萃”“慧眼补拙”二条,这是文字评述部分,参照上面所有内容,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对作文进行简明扼要地客观地评述。

第二部分引入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部分参考量化评分。总分值为60分,由内容、表达、发展三部分构成,分值各占二十。依次列出等次栏并标出赋分值域,让学生评价时来对应参考,做到细化、量化,赋分项目操作具体、简明清晰,以训练思维,明确作文评价方法,再反馈到作文常规教学,从而规范写作的方向。

查看全文

快速作文传统作文教学论文

快速作文——特别是广东惠阳的快速作文课堂训练十步法(简称“十步法”),作为近年语文教改中的一个新事物,人们往往容易对它产生两种误解:一是认为作文只要好就行了,快不快没关系;二是认为快就难得好,好就不容易快。

其实,快速作文教学并不是要学生一步登天,奇迹般地写出好文章来,而是要培养学生一种快速构思、快速行文和快速书写的良好素质,从而逐步实现快速写出好文章来的目标。所谓“快速”,仅仅是从完成一篇文章的时间来说的,并不是指实现目标的全过程而言的。要求学生写出好文章来,这是教学目标,怎样使学生写出好文章来,这是教学手段(方法)。从目标和手段的关系看,好的手段非常重要。我认为,快速作文教学目前应是一种比传统作文教学更好的手段,其理由如次:

一、教学思想更先进。快速作文教学主要是依靠学生,让学生自己写自己改。以“十步法”为例,两节连堂课90分钟内完成十个步骤,其中五个步骤由学生独自完成,共50分钟。老师只是巧妙地“逼”学生“急中生智”,科学地引导学生“急中”多生智,少生错,从而有一支生花妙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思想,在快速作文教学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传统作文教学主要是依靠老师,靠老师指导得法,批改得细,讲评得当。那么,主要靠学生是不是行呢?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能动性是最重要的内在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老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是一种外在因素,起着辅助性的作用。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能动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追求知识。通俗地说,就是让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而老师则由演员变为导演。有句名言:“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实际上就是针对现代人日益强化的参与意识,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使用”的过程,成为实践的过程,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可见快速作文是建立在现代教学思想基础上,理应更科学、更先进。

二、教学目标更科学。写出好文章来,这是作文教学的目标,但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呢?尽管教学大纲上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大纲并不会说话,大纲还得由活的人来掌握。不知从何时开始,语文老师们就不给作文打满分了,也就是要求“好文章”必须十全十美。这种观点似乎已根深蒂固了。显然,传统作文教学的这个目标是抽象的、虚幻的、不科学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真不知世间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好文章。快速作文只要求写出比较好的文章来,所谓“比较好”,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不求全责备,只要思想健康,同时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就可以考虑打高分或者满分。学生的作文和作家的作品应当是有区别的,不能以作家作品的要求来看待学生作文。再说,作家的作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更何况学生的作文呢?显然,快速作文教学的目标更科学、更具体、更符合实际。在要求“比较好”的同时,还要求写得快。“快”是一种可以量化的标准,也是一种体现时代特色的要求,传统作文教学忽视了这一点,甚至还推崇古人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佳话,然而美则美矣,年年名落孙山亦难免矣。

三、教学手段更合理。快速作文教学从“快”入手,强调就是要快,从某种意义上说,快就是好。开始时,只要求不离题,快快写完规定的字数,象篇文章就行了。这样,学生没有思想顾虑,可以轻装上阵,稍加思索,就挥笔疾书了。传统作文教学从“好”出发,强调就是要好,以教学目标来代替教学手段,直接要求学生写出好文章来。学生为求其好,自然不敢轻易下笔,苦苦思索,也还是“胸无成竹”。于是时间在犹豫彷徨中过去了,且不说好文章不可得,就连差文章也难得了。“快”是一个“跳一跳,就可摘到的果子”,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去追求;而“好”则是一个高不可攀的东西,很容易使人心灰意冷,止步不前。“快速”旨在培养一种良好的写作素质,其重要意义是:

1.有利于训练思维的敏捷性。要求学生在审题构思、谋篇布局、乃至行文书写等方面都要快,促使学生大脑高速运转,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长期训练,必然使学生思维更敏捷,变得更聪明,从而写出比较好的文章来。

查看全文

提升聋生作文能力

聋生进行书面表达时,存在话语不通、表达不清、语序颠倒等突出问题。造成这些不足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聋生自身的生理特征引起了接受事物和思维过程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指聋哑孩子由于先天原因引起的后天不足,缺乏语言实践,导致认识事物肤浅,难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关于如何提高聋生的写作能力是聋校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组词教学与连句训练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从低年级生字、新词的教学过程中开始培养。聋生写作时总是无从下笔,从客观上讲,是缺少语言环境,从主观上讲,与词、句的自然积累太少密切相关,一旦需用时就会捉襟见肘。

鉴于这一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训练生字组词、连词成句。比如:学习生字“欢”时,老师先举一个例子,“欢乐”,然后引导学生用“欢”字结合实际组词,学生很快就可以说出“欢快”、“欢庆”、“喜欢”等词语,接着让学生自己选一个词说一句话。久而久之,既让学生的脑子里积累了丰富的词句,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句段练习与书面表达相结合

句段教学是聋校中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它既是看图学词的继续和深入,又是以后作文的基础和桥梁,还是帮助聋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关键。

查看全文

关注生命状态快乐评议作文

最近偶然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美国一位教育学家通过调查证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儿童入学之初都认为自己会写作。”可见,大部分的小学生本来拥有可贵的写作自信心和积极性。

出于好奇,我也进行了一次小小的调查。调查在我校四年级某班进行。结果全班50个学生中有43人怕写作文,占85﹪以上。仅几年时间,是什么扼杀了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他们的回答是:作文太难写了,再使劲也得不了高分,有时自己觉得挺满意的作文,老师也能挑出不少毛病。

听了孩子们的心声,我只有一声长叹。作文批改中,教师倾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小至标点符号,大到谋篇布局,教师无不字斟句酌,细心圈改,再加上眉批总评,耗时耗力耗心血。学生拿到作文或许仅仅瞄一眼成绩,即使看了评改也无动于衷,就更不用说反思自己作文的不足,动笔修改等高层次的学习活动了。这样,学生练写的作文再多,教师批改得再细,恐怕也只是像叶圣陶老先生说的那样“徒劳无功”!

是时候所有的语文老师静静反思了,我们该怎样评价学生的作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想,小学作文评价更应牢牢抓住这一点,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评价观,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评价形式,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作文评价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多元开放。评价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应着眼于学生的现有生命状态,关注孩子们的内心需求,这样的作文评价才能真正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关注生命状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评价观,使作文评价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查看全文

语文作文训练研究论文

作文被同学们视为考试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对之总抱着一种爱不起来,但又绝对不能置之不理的复杂心态。其实大可以爱上“她”,只要你搞好平时的训练和注意临场的发挥即可。

作家要写出好的作品,必须观察生活。作为中学生,要写出好的作文,同样也要观察生活。所谓作文,同文学作品一样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包含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则是作文的唯一源泉。我们写作文,就是要写我们的生活,因此,如果没有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哪里能对生活进行描述?

也许有同学会说现在临近高考(中考),生活对我们来说,只意味着紧张的学习,一切都平板而单调,有什么可观察的?抱有这种想法的同学不妨体会一下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的一段话,它或许能给你许多启发:“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期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观点。任何事物里,都有着未曾被发现的东西,因为人们观察事物的时候,只习惯于回忆前人对它的想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星半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让我们去发掘它。”

其实,“平板单调”的生活中蕴藏着多少新意呀!不信,去看看朝阳、去看看晚霞,甚至去看看小鸡啄食、嬉闹,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去注意观察你的同桌,他或许与你原来想的完全不一样;去利用极有限的闲暇看看报,看看电视,难道你没有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吗?总之,我们应该先去发掘生活,再去写作文。

文章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既要有好的内容,又要有好形式,才能称为好的作文。因此,一篇好的作文,不仅要有充实、新颖的内容,而且还要有准确流畅的语言和独到的笔调。

写作文常常被中学生们视为最令人头痛的事件之一,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家常常感到“要说的话憋在心里说不出”,或者勉强成文,也是“言不达意”。大家总爱抱怨:总不能把口语都写上作文本吧?!其实,文学语言并不完全就是一般日常生活中的用语,高尔基说过:艺术作品的目的是充分而鲜明地描写事实里面所隐藏的社会生活的重大意义,所以必须有明确的语言和精选的字眼……。这就是说,作文中的语言必须是经过选择、取舍、加工、提炼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