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1 22:34: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作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音乐作曲技术理论
(一)在高等音乐教育体系中,以统称“四大件”的“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学”以及“配器法”为核心课程构架的作曲技术理论教学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作为专业(主)课的作曲技术理论教学,教学对象主要为作曲技术理论各专业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①,他们以作曲技术理论中某一个方向为专攻,兼修相关方向或课程作为专业学习的基础与辅助;第二类是作为专业基础课的作曲技术理论教学,教学对象主要为作曲专业及相关专业(比如计算机音乐专业、指挥专业等等)的本科生,“四大件”是他们专业学习的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第三类就是这里要重点讨论的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其教学对象主要是非作曲系的音乐各专业方向特别是音乐学②、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等各专业方向的本科生,他们以作曲技术理论的部分内容/方向/课程作为基础课。
经过近八十年的积累与发展,中国专业高等音乐教育中的作曲技术理论教学,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密、完备的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在前述第二类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显著———这与各大音乐学院作曲系都把作为本科教育专业基础课的“四大件”的教学,看作安身立命之本而给予高度重视密切相关。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的作曲技术理论教学,在前述三类教学活动中———无论是作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还是共同课———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需要改进与完善的地方,特别是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从教学目的、教学大纲到教材建设、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等等方面,都有值得认真思量并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
我们目前的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教学,粗略地说,就是前述第二类教学在课程设置、内容范围以及授课方式等方面的简单甚至有些粗暴的简化。就课程设置而言,国内各大音乐学院以及各师范大学、综合大学的音乐院系,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绝大多数只开设“和声学”与“曲式学”,少数条件较好的院校会涉及“对位法”。
这好像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等专业方向的学生就不需要对位法、配器法方面的知识,或者说和声学、曲式学的相关知识就是比对位法、配器法的相关知识更重要,是一个从不需要讨论的约定俗成!难道作为专业音乐工作者的他们就不需要面对同样甚至更加丰富多彩并在20世纪以来得到强劲复兴的复调音乐吗?就不需要面对往往比独奏音乐更加深邃宽广更加丰富多彩的室内乐与大型管弦乐吗③?就内容范围而言,目前开设的“和声学”与“曲式学”,也是第二类教学的简单缩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授课方式等方面,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倒是严格照搬着第二类教学的模式。比如,“和声学”对“公式化”的四部和声写作的强调,而对一首实际音乐作品进行和声分析,对和声布局及其与曲式结构的关联,对和声的音乐表现功能与结构功能等方面重视不够。而“和声学”的教学与实际音乐作品的严重脱离,又必然导致以前者为重要基础的“曲式学”教学的困难重重。修毕这些科目已经很少、内容经过删减的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不少同学还不太清楚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课程?究竟从中学到了什么?这其实甚至也就是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教学需要深入思考、努力回答与认真解决的问题。
(二)我们首先需要简洁地回到问题的源头:什么是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技术理论基本上主要是对前人创作经验的总结,也包括具有一定独创性的创作方法与理论。可以简而言之:作曲技术理论主要源于音乐!特别是对于作为共同课教学的作曲技术理论来说,其内容仍然主要涉及对西方17、18、19世纪音乐创作的技术理论总结。尽管20世纪以来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对象在时空方面都有所拓展,比如,在时间方面向巴洛克时期之前的早期音乐与20世纪以来的现代音乐拓展,空间方面则从“欧洲中心”向世界各地铺开。而这主要是第一类与第二类作曲技术理论教学与研究所关注的领域。无论是作为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的教学对象,还是当下的专业与社会音乐生活,所面对的音乐作品,主要也还是17、18、19世纪的音乐创作。至于早期音乐与现代音乐,则是其它类型课程所需完成的任务。
音乐作曲创作艺术性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音乐艺术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音乐作曲创作的艺术观念以及艺术表现形式也随着时代渐渐发生改变,但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音乐作曲创作中的艺术性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音乐;艺术;作曲创作;研究
一、音乐创作概述
一般来说,音乐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感受。生活总是多彩的,无论是绚丽还是黑暗。贝多芬的人生起伏跌宕,触发了创作的欲望与灵感,通过音乐作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留给世人气势非凡而又温柔细腻的作品。其次是创意,将灵感具体化。什么乐器声音壮阔,又有什么样的和弦、节奏能传递欢乐,每位作曲家都有自己的创意。最后是塑形。一首好的作品,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要通过不断修改、完善,符合美的要求,经受大众的检验,最终定型。音乐创作又分为三种类型,前两种是歌曲和器乐,现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后一种是即兴创作,比如某些民族音乐和爵士,往往表现作曲家当时的经历,但缺乏推敲。
二、新时代音乐艺术作曲的发展
(一)音乐作曲与科技的结合。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音乐艺术创作也由传统走向了新技术,出现了各种用于音乐创作的软件、数字创作方法。模块化的操纵将各种技巧形式简化为容易上手的软件程序,使得音乐艺术的创作群体从小部分的专业人士扩展为以非专业音乐爱好者为地基的金字塔型人群[1],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同样造成了很多“抄袭”现象[2],比如将很多歌曲每一小部分拼接起来,这些作曲者缺乏基本的乐理常识,带给听众错误的信息,大大降低了歌曲本身的艺术性。除此以外,这样的音乐仅仅因为所谓的好听而进行创作,缺乏明确的主题,乐句的节奏缺乏个性,杂乱无章,没有联系,很大程度上没有将音乐作曲创作的艺术性表达出来。(二)音乐作曲专业人士在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起,通过艺考进入高校已经成为高考失利学生的一条热门道路,这就导致目前作曲系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着文化成绩较差,文学素养浅薄,音乐文化基础薄弱,不求甚解等问题,对我国传统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更是一无所知,这就带来了作曲人才断层的可能,给音乐教育事业带来了重重困难。由于文化底蕴的不足,一些学生平时的作品题材贫乏,内容苍白,无大家之气,更不能以小见大,在一些协奏曲、交响乐中无章法可沿,缺乏深度。如何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挖掘作品内部的艺术内涵,是整个教育界、艺术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民族音乐的作曲技术研究
【摘要】民族音乐是中华曲库的财富与瑰宝,是在整个世界史上闪耀独特华彩的音乐类别,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音乐作品不仅包含着深刻的文化价值,而且有效彰显着中国大众的精神状态与整体面貌,同时也能够在这些作品当中品味民族精神。在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民族音乐的受关注度大幅度提高,获得了越来越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与追逐,同时对民族音乐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创作出高质量的民族音乐作品,首先需要在作曲技术上进行把握,通过多样化作曲技术的运用和理论方法的结合,保证作曲技法的科学化,最终创作出高水平的民族音乐作品,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民族音乐;作曲;技术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组成要素,具有内容丰富和文化内涵深远的独特表现,同时,在长时间的发展历程中建立了独特的音乐系统,即使是在世界音乐领域也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民族音乐来自于人类社会实践,同时,从不同的层面体现出中华民族多彩的社会生活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民族音乐能够有效社会历史内涵,对人们进行思想与情感的启发,促进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对民族音乐进行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民族音乐作曲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开展民族音乐创作不可忽视的环节,能够为民族音乐的创作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推动民族音乐的繁荣进步。本文将着重就民族音乐的作曲技术进行分析,以便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一、民族音乐概述
民族音乐是基于本民族特征形成的独特的音乐模式,为现代音乐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经历漫长历史洗礼创造的,具备民族特色,能够彰显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音乐形式。民族音乐大部分来自于民间,体现出来的是人民的社会生活内容。民族音乐是特色突出和魅力独特的音乐艺术,深受中外艺术领域的关注,即使是在流行音乐盛行的大环境下,对于民族音乐的考察分析与深层研究一直没有间断。民族音乐是一个复杂而又综合的系统,其中涵盖了民族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歌舞音乐、民间器乐等多样内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与不同地区形成了大量拥有自身独特风格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起源并非是一种偶然,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从古代开始异域国家传入中原的音乐;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音乐文化所进行的延伸与发展;除黄河流域音乐文化外的其他民族音乐。从基础格局角度进行分析,民族音乐有广义与狭义的划分,广义层面上的格局指民族音乐具体表达层面能够反映出人们的生活与心理,而且把音乐形式进行多样化组合,最终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狭义层面上的格局主要指民族音乐的构成元素,简言之,就是音乐体现出来的节奏与旋律也是民族音乐表达形式的体现。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具体在文字和语法上体现。民族音乐的文字涵盖音乐中的旋律与音韵,而文字也是开展民族音乐创造的基础素材。民族音乐的语法则指的是对基础素材间的规律进行整合,由素材结合所生成的包含新情愫的旋律。
二、音乐作曲技术分析
新音乐作曲新技法更替研究
西方20世纪10、20年代至50、60年代“新音乐”①各种作曲新技法迅猛发展。为了达到“求新求异”的目的,“新音乐”作曲家充满了难以遏制的激情和冲动,很少考虑已处于过于膨胀状态的自我意识,使自己背负着太多的使命和责任。不过,“新音乐”作曲家们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的音乐活动折射出了西方艺术思潮、流派发展的轨迹。其积极方面是使音乐创作摆脱传统作曲技术理论的“壁垒”和既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另一方面又由于作曲新技法转换过快已造成某种“合理性”的危机,导致“新音乐”建构的严重的历史断裂。因此,随着“新音乐”研究的深入,音乐作曲新技法转换过快所产生的局限性问题已经日渐显露出来。当然,探讨其局限性并不意味着对“新音乐”各种作曲新技法的片面的否定,而是辩证的扬弃。
本文试图从历史学的角度探讨20世纪“新音乐”作曲新技法转换过快所产生的局限性问题。笔者认为,“新音乐”作品缺少在同一个时代中共同遵循的终极意义的价值观念体系,因而使得20世纪“新音乐”很快发展为一系列技法各异、又松散无际的现代音乐形态,从而使“新音乐”面临一种丧失自身的“危机”,也是造成大部分“新音乐”作品只是“短暂留存”的现象,由此不难看出:即“新音乐”作曲新技法大多是以作曲家之间的“冲突发展”(主要指新技法中的十二音体系、音丛、微分音音乐、音色音乐等之间是以一种互相排斥、缺乏兼容的方式发展)为主导,这种只重视“冲突发展”而忽视“渐进发展”(主要指音乐技法总体的发展是相互兼容、循序渐进的,与“冲突发展”相对立),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互补方式的普遍规律,就会有损于作曲新技法的成熟性。
一
20世纪10、20年代至40年代,各种作曲新技法蜂拥而至、快速更替,如:无调性、十二音体系、多调性、噪音音乐、音丛(tone-cluster)、音色旋律(Klangfarbenmelodie)、微分音音乐、整体序列音乐技法等,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均呈现为彼此间相对独立的特点。
“无调性音乐”首先从瓦格纳的“半音化和声”、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德彪西作品中的模糊调性开始,出现了无调性音乐思维的先兆。但在力求瓦解调性上最为彻底的是勋伯格,他的独幕独唱曲《期待》(Erwartung,1909)、《五首管弦乐小曲》(1909)、《三首钢琴曲》(1909)、声乐套曲《月迷彼埃罗》(Pierrotlunaire,1912)等均鲜明体现了拒绝调性中心的风格特点。
继“无调性”之后,1923年勋伯格完成了第一部“十二音体系”②作品《钢琴组曲》(作品25号)。从此,十二音音乐作为一种作曲理论体系被确立下来,其代表性作品还有:《乐队变奏曲》(1928)、《小提琴协奏曲》(1942)、《第四弦乐四重奏》(1936)、《钢琴协奏曲》(1942)、歌剧《摩西与亚伦》(MosesundAron,1930—1932)及朗诵、男声合唱与乐队《一个华沙幸存者》(ASurvivorfromWarsaw,1947)等。与之有血脉关系的是威伯恩,他把勋伯格十二音序列原则应用到节奏、音色等方面,其典型例子是《管弦乐变奏曲》(作品30号,1940)等。这种高度浓缩、高度理性的十二音音乐的出现,似乎成了这个时代“新维也纳乐派”群体创作特征的缩影。
新媒体作曲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设备的普及,新媒体为音乐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传统的作曲教学结合新媒体技术更加趋向多元化。新媒体使得作曲教学和音乐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但是也同样给作曲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将针对新媒体背景下作曲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并结合笔者对新媒体技术和作曲教学的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媒体;作曲;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影响力日益扩大。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教育活动也日渐丰富,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都使教育事业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而传统作曲模式教学中,如何迎接信息技术的变革和冲击,实现改革和发展呢?作曲教学主要涵盖和声、复调、曲式和配器等四项基本内容,教师要以新媒体实践为基础,课件为教学辅助,开展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变。
一、新媒体和作曲教学概述
新媒体是近些年来日益壮大的信息传播形式,与书报、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有一定的不同。新媒体技术能够通过互联网,连接电脑和手机终端,提供海量的信息服务。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能够将文字、图片、音视频、Flash等多种内容进行快速传播。目前新媒体发展不断加快,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人都成为了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微信、微博等平台更是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于音乐创作和教育领域来说,新媒体技术以其先进的手段,对音频的处理优势,使得新媒体在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作曲教学模式,往往重视智力和内容灌输,对学生的参与态度和方法掌握等方面的教育比较薄弱,使得学生理论知识足够,实战能力较差,成为了“纸上谈兵”。如今,新媒体技术给作曲教学带来了十分强烈的冲击,在教学内容上,现代作曲教学大都以作曲基础、作曲体系流派和创作实践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作曲原则、规律和手法技巧。在传统作曲教学中,学生往往通过纸笔等方式进行创作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和音乐修养要求十分严格,在学习过程中只能通过内心听觉和经验来进行把握,多媒体技术则能够使学生直接听到音乐效果,并且便利于修改和完善。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技术对数字信息的支持,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大大加快了学生学习的速度和效果。
二、新媒体背景下作曲教学观特征
民族器乐作曲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民族器乐作曲,是中国民族器乐的一个重要命题。文章从创作思维的开放、创作题材的开拓、创作手法的丰富、民族文化的彰显四大方面,概要地论述了民族器乐作曲中的重要问题,以期对民族器乐作曲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民族器乐作曲思维开放题材开拓手法丰富文化彰显
民族器乐作曲是民族器乐演奏的基础与前提,也是整个民族器乐的艺术支撑。因此,民族器乐作曲作为“一度创作”,不仅直接关系到民族器乐演奏的“二度创作”,而且关系到全部民族器乐艺术。可以说,民族器乐作曲是整个民族器乐中的重中之重、核心的核心、关键的关键。
那么,民族器乐作曲本身,又有哪些要点呢?依笔者所见,主要有以下几点,兹分别论述。
一、创作思维的开放
民族器乐作曲,面对开放多元的世界和改革开放的国内大趋势,首先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创作思维。
作曲教学探究论文
在国内音乐学院作曲系的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规定方面,除了各院校自行制订的教学大纲以外,几乎没有一个明确的、通用的、规范的教学模式。就作曲学习的特殊性而言,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作曲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无疑都具有极端的个人色彩,这归结为创作本身所要求的个性化原则。但是,如果从学校的学科建设方面来考虑,那么规范化教学本身就变得十分重要,因为完备的教学体系是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根本保障。为此,我们有必要花些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教学,规范和完备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
下面笔者将以音乐学院五年制本科作曲学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在初步讨论教学方法的同时,提出个人的建议及想法。
一、进入音院作曲系前的准备与学习
众所周知,在众多的音乐艺术考前辅导课目中,作曲专业属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所涉及的课目较多,一两个教师很难完成。
2.作曲专业的学习特性决定了教学方式——不适合大规模,只能一对一的进行辅导。
民族音乐元素和现代作曲的融合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快餐文化逐渐占据了人们的视线,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能够潜心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已经越来越少,音乐也同样如此。国家对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党的十八大和报告中强调了为传统文化赋予新内涵的重要性。本文结合民族音乐与现代作曲技法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将二者融合的观点,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民族音乐元素;现代作曲技法;融合;探究
中华民族音乐涵盖方方面面,它是民族的瑰宝,是我国五千年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明精华,其中蕴藏着许多智慧,包含价值取向、为人处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且其中很多具有优美的旋律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引发听者共鸣,是我国文化的根基,是现代音乐文明的基础。
一、民族音乐的定义
狭义的民族音乐指的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人们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中创作出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蕴藏民族精神的音乐,它们代表着我国的民族文化。而如今的民族音乐范围有所扩大,泛指所有我国音乐家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五千年中国的进化史便是五千年音乐演变史,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体系逐渐建立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劳动人民、音乐艺术家创造了大量珠圆玉润的歌曲,其中很大一部分具有深刻内涵。
二、民族音乐的特点
音乐学作曲课程改革初探
在高校音乐学作曲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讲解传统的作曲方法并不是主要的教学目标,而是引导学生跟随音乐作曲技巧发展的趋势,不断拓展自身的音乐创新思维,在传统音乐作曲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推动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进而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音乐作曲人才,满足社会音乐人才的需求。本文将以高校音乐学作曲的理论课程改革初探为主题,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一、高校音乐作曲课程教学现状
如今,在高校音乐作曲教学课程中,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教师们从本质上对其进行详细掌握,进而进行创新和改善,促进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的改革顺利实现。第一,高校音乐作曲教学内容不合理。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音乐影响着我国音乐的发展,在高校音乐教学内容中呈现出以西方音乐为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我国传统音乐的教学。同时,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音乐成了选修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教学时间大幅度缩短,使得高校对音乐教学不重视。第二,高校音乐教育思想落后,学生们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在音乐作曲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讲解为主,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形成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缺乏引导学生将已学到的音乐作曲知识运用于实践中,降低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运用能力。另外,学生们在音乐作曲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形成一种只是了解和玩乐的学习心态,整体性抑制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二、高校音乐作曲课程优化方向
实现高校音乐作曲课程的改革,主要目的是促进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所以教师需要明确自身优化的目标,进而形成一个完善的课程优化体系,从整体上提高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的质量。第一,借鉴西方的音乐教学模式。在西方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于学生们,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高效完成音乐作曲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而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音乐作曲人才,实现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但是,中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别,教师不能够将西方音乐教学体系运用于高校音乐教学中,而是理解和分析西方音乐教学体系的精髓,进而根据我国音乐教学情况创新出一种符合的教学体系,推动高校音乐作曲课程教学的改革。第二,重视我国传统音乐作曲的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创新,音乐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音乐作曲方面拥有自身的方法和技巧,并且符合人们的精神需求。所以,在高校音乐课程优化的过程中,重视传统音乐作曲方法的教学,向学生讲解音乐作曲主要发展历程,引导他们掌握传统音乐作曲的方法,为提高其音乐作曲能力打下夯实的基础。让学生结合如今音乐作曲发展的方向,创新自身音乐作曲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同时促进我国传统音乐作曲文化的传承。
三、高校音乐作曲课程改革方法
浅谈民族音乐元素与作曲技法的结合
【摘要】民族音乐是我国非常优秀珍贵的文化遗产,其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代音乐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自我创新,同时还融入了一些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元素;其不仅使我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具有创新性和多样性,同时还为我国创造一大批优秀珍贵的音乐作品。
【关键词】民族音乐元素;现代作曲技法;结合
传统民族音乐在节奏旋律和唱法方面和现代音乐都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一些可以相互融合的特征。
一、浅谈我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期是我国现代音乐的起步阶段,音乐革命的发展和创新是一场艺术界的重要革命,其在整个声乐的旋律和节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现代音乐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其中对现代音乐影响最大的就是《新霓裳羽衣曲》这首歌。我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5个主要阶段。(一)萌芽阶段(20世纪初-1949年)。中国现代音乐有一个比较长的萌芽阶段,时间大约横跨了半个世纪,在这个阶段中,我国的现代音乐深受《怀旧》和《新霓裳羽衣曲》这两部交响乐的影响,我国的一些音乐人在创造现代音乐时,基本上是以这两部交响音乐为基础。与此同时,这些音乐人还有意无意地在其中融入了一定的中国音乐。(二)持续发展阶段(1949年-1979年)。我国现代音乐的持续发展阶段长达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现代音乐的发展,那时候的现代音乐逐渐融入了一些当代政治现状和意识形态的内容,音乐的演奏技巧、演奏方式或者是唱法一定程度上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三)快速发展(1985年-1987年)。我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因为出现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年作曲家,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因此将我国现代音乐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我国有各种各样丰富的现代音乐风格,渐渐地渗透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四)隐性发展(1989年-1998年)。从1989年开始,我国艺术界在现代音乐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我国音乐的发展历程产生了一些思考,音乐的创作是否过于西方化这样的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现代音乐发展和创作过程中的一大矛盾。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国内国外的政治形势逐渐变得严峻起来,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现代音乐的创作。从这一年到1998年间,我国对现代音乐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也正是因为存在这些问题,导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现代音乐的创作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五)发展回归(1998年后)。在经过很长时间的认真思考之后,我国的音乐创作者在创作现代音乐时,不再考虑如何解决西方音乐与我国音乐之间的差距而迎合西方音乐,而更多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为我国普通民众创作最好听的音乐,创作大众喜欢的音乐,也正是因为这种创作理念的转变为我国现代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拓展了音乐创作者的创造空间。
二、浅谈我国民族音乐元素和现代作曲技法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