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际政治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1 18:06: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族际政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族际政治

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有效地实行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是多民族国家全面协调各民族之间关系,维系和巩固民族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构成及特点;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模式构建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培育共同文化精神,形成国族观念和国族认同;二是调整民族政策价值取向,构建国家主义取向的民族政策体系;三是构建民族区域自治约束机制,平衡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利和义务;四是民族区域自治走向民族共治是中国族际和谐治理的必然选择。重新构建一套相对健全、稳固的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模式

族际治理是多民族国家运用国家权力,将国内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以及维护这个共同体的政治过程。对于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有效地实现族际和谐治理,全面协调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多民族国家的维系和巩固,一旦族际治理方式僵化、治理能力弱化甚至完全丧失,多民族国家也就难免分崩离析。中华民族族际政治和谐治理就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以人民共和为目标、以权益平衡发展为核心、以民族关系良性互动为宗旨,以当代少数民族干部政策为运作机制和实现工具的政治结构。将族际政治关系控制在不致危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国家生存的底线范围内,发挥巨大的族际利益调适功能,并且保持调适过程的持续不断性,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得以充分发育并在现代国家中结成利益一致的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一、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构成及特点

现代民族国家中,理解民族问题关键要正确理解民族、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历史上形成的族裔文化共同体与民族的关系。民族是在特定的地域上生活并根据自己的意愿结成统一的政治共同体的全体人民,是历史上形成的族裔文化共同体或人口集团。因此,在处理国家内部事务,实现族际和谐治理时,既要考虑民族构成上存在的差异,又要考虑历史上的族裔文化共同体以及不同族裔集团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政治共同体中的价值取向和法律地位,考虑能确保族际政治利益整合的公正性,建筑在公正性之上的族际和谐治理的合法性,以实现族际治理持续和谐。

现代意义的民族并不是由单质性人口集团组成的,在不同的历史时间点上,人类社会组织不仅具有不同的形式,而且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历史上形成的所有的人口集团都被组织到民族国家的构架之中,围绕着这种组合才形成相应的集体心理和政治文化,以及现代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民族国家在对具有不同历史文化传统的地区和民族进行内部族际治理的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中央权力机构,通过统一的法律制度,将地域上所有的人都纳入司法、行政统辖之下,使之结成了与以往的族裔文化集团不同的利害相系、命运与共的政治共同体,并成为世界体系中相对独立的政治单元。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曾经作为人类共同体基本要素的某些特征,如共同祖先的血缘纽带失去了意义,而领土和人民主权这些新的要素,则进入了政治权力结构,成为国家主权的基本要素。曾经属于同一种民族文化共同体的人民,往往由于政治权力更替、版图变化而分散聚合,或是消融在历史进程中,或是被包容整合到新的共同体中,失去其独立的存在。只有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拥有对这片土地的权力的时候,领土与生活于其上的人民才不可分割,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才具备了拥有共同历史和共同命运的前提,他们之间的交往和利益关系从此才密不可分。

查看全文

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有效地实行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是多民族国家全面协调各民族之间关系,维系和巩固民族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构成及特点;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模式构建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培育共同文化精神,形成国族观念和国族认同;二是调整民族政策价值取向,构建国家主义取向的民族政策体系;三是构建民族区域自治约束机制,平衡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利和义务;四是民族区域自治走向民族共治是中国族际和谐治理的必然选择。重新构建一套相对健全、稳固的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模式

族际治理是多民族国家运用国家权力,将国内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以及维护这个共同体的政治过程。对于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有效地实现族际和谐治理,全面协调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多民族国家的维系和巩固,一旦族际治理方式僵化、治理能力弱化甚至完全丧失,多民族国家也就难免分崩离析。中华民族族际政治和谐治理就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以人民共和为目标、以权益平衡发展为核心、以民族关系良性互动为宗旨,以当代少数民族干部政策为运作机制和实现工具的政治结构。将族际政治关系控制在不致危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国家生存的底线范围内,发挥巨大的族际利益调适功能,并且保持调适过程的持续不断性,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得以充分发育并在现代国家中结成利益一致的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一、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构成及特点

现代民族国家中,理解民族问题关键要正确理解民族、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历史上形成的族裔文化共同体与民族的关系。民族是在特定的地域上生活并根据自己的意愿结成统一的政治共同体的全体人民,是历史上形成的族裔文化共同体或人口集团。因此,在处理国家内部事务,实现族际和谐治理时,既要考虑民族构成上存在的差异,又要考虑历史上的族裔文化共同体以及不同族裔集团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政治共同体中的价值取向和法律地位,考虑能确保族际政治利益整合的公正性,建筑在公正性之上的族际和谐治理的合法性,以实现族际治理持续和谐。

现代意义的民族并不是由单质性人口集团组成的,在不同的历史时间点上,人类社会组织不仅具有不同的形式,而且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历史上形成的所有的人口集团都被组织到民族国家的构架之中,围绕着这种组合才形成相应的集体心理和政治文化,以及现代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民族国家在对具有不同历史文化传统的地区和民族进行内部族际治理的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中央权力机构,通过统一的法律制度,将地域上所有的人都纳入司法、行政统辖之下,使之结成了与以往的族裔文化集团不同的利害相系、命运与共的政治共同体,并成为世界体系中相对独立的政治单元。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曾经作为人类共同体基本要素的某些特征,如共同祖先的血缘纽带失去了意义,而领土和人民主权这些新的要素,则进入了政治权力结构,成为国家主权的基本要素。曾经属于同一种民族文化共同体的人民,往往由于政治权力更替、版图变化而分散聚合,或是消融在历史进程中,或是被包容整合到新的共同体中,失去其独立的存在。只有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拥有对这片土地的权力的时候,领土与生活于其上的人民才不可分割,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才具备了拥有共同历史和共同命运的前提,他们之间的交往和利益关系从此才密不可分。

查看全文

民俗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研究

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鼓励东北地区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大力发展民俗旅游。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迎来全新机遇和发展新阶段,文化外宣工作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运用“三维转换”翻译技巧,结合文化外宣翻译特征,研究黑龙江民俗旅游文化外宣翻译及其文化价值,切实弘扬和传承黑龙江民俗文化,使人们在旅游的同时,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黑龙江民俗旅游;外宣翻译;三维转换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风情浓郁,是满族世居之地,还有鄂伦春族、赫哲族、朝鲜族、达斡尔族等北方少数民族,构成了极具民俗特色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因此,如何让外国游客很容易地了解极具地域特色性的黑龙江省民俗文化,准确的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依托,运用“三维转换”翻译方法,结合文化外宣特征,具体分析民俗旅游英译资料。

一、生态翻译学概述

2001年10月,胡庚申教授首次提出了生态翻译学,它是在达尔文的自然适应选择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翻译研究的生态学新途径。生态翻译学系统地研究了翻译的生态环境、翻译文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考虑外部环境的适应性选择等诸多方面,为译者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其中,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在语言、文化、交际等层面互动互联的整体。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关注生态翻译学提出的“三维转换”翻译技巧,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之间的适应性选择合理转换。

二、黑龙江省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简介

查看全文

古代史上民族融合问题研究论文

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讲到民族关系时,民族融合是一个频频出现的词语。那么,什么是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次民族大融合,以及民族融合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式又如何?今天,正确地把握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

一、如何理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

对民族融合这个概念的理解,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表述全球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时,民族融合是指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民族特征与民族差别逐渐消失,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历史过程。二是把民族融合作为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来看待,它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由于互相接近、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为一个民族的现象。我们在讲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时,通常是在后一个层面上来使用民族融合这个概念的。因为,民族的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变化、发展,都与民族融合紧密相关。

从我国以及世界上的民族关系来看,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存在着两种情况或方式。一种是采取政治强制手段把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一种是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经过自然的过程合于另一个民族。为了比较妥当和科学地表示这两种客观存在的情况或方式,人们又习惯地把通过政治强制使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同化;把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自然地合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融合。在中国多民族的关系史上,既有强制同化,又有自然融合,相互之间分分合合,聚聚散散,错综而又复杂。

民族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在我国历史大量存在,且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渐融合于先进民族。如我国匈奴族从后汉至南北朝的汉化,鲜卑族在南北朝时期的汉化,契丹、女真在辽、金、元时的汉化。一是先进民族的部分成员,因陷于落后民族的大海而融合于落后民族。如夏时的淳维,秦汉时的赵佗,南北朝时的桓诞,北齐时的高欢。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前提和具体实现方式主要有:(1)民族迁徙,杂居相处。(2)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3)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4)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5)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

二、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源与流

查看全文

我国古代民族融合分析论文

一、如何理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

对民族融合这个概念的理解,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表述全球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时,民族融合是指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民族特征与民族差别逐渐消失,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历史过程。二是把民族融合作为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来看待,它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由于互相接近、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为一个民族的现象。我们在讲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时,通常是在后一个层面上来使用民族融合这个概念的。因为,民族的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变化、发展,都与民族融合紧密相关。

从我国以及世界上的民族关系来看,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存在着两种情况或方式。一种是采取政治强制手段把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一种是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经过自然的过程合于另一个民族。为了比较妥当和科学地表示这两种客观存在的情况或方式,人们又习惯地把通过政治强制使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同化;把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自然地合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融合。在中国多民族的关系史上,既有强制同化,又有自然融合,相互之间分分合合,聚聚散散,错综而又复杂。

民族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在我国历史大量存在,且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渐融合于先进民族。如我国匈奴族从后汉至南北朝的汉化,鲜卑族在南北朝时期的汉化,契丹、女真在辽、金、元时的汉化。一是先进民族的部分成员,因陷于落后民族的大海而融合于落后民族。如夏时的淳维,秦汉时的赵佗,南北朝时的桓诞,北齐时的高欢。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前提和具体实现方式主要有:(1)民族迁徙,杂居相处。(2)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3)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4)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5)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

二、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源与流

几千年来,在中国古代文明滋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生息和居住过许多民族,一些民族消失了,另一些民族又勃然而兴起。伴随着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多元起源与发展,以及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反复交替,古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促成了中国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进步。

查看全文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思路

一、新时期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一)求知欲望强烈,但基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和穷困等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他们为了改变家乡落后的经济面貌、改变自身的处境,十分珍惜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产生了强烈进取心和求知欲望。进入大学后,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认知基础相对薄弱,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较差,形成与汉族学生之间在基础文化素质方面的差距,这样的差距使得他们感到压力增大,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的就会抱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越发不愿意去改变自己所处的困境。

(二)家庭经济条件差少数民族学生多数来自贫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读大学需要缴纳昂贵的学费和上学所需生活费增加了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的开销,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由于贫困,他们在学校里省吃俭用,并通过勤工俭学、外出打工等方法来缓解这种经济压力。这样的解压途径使得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这样做也就失去了很多学习时间,在适时的学习时间里荒废了学业,给学习带来了负面的消极影响。

(三)民族宗教意识较强,在校园中出现“小团体”现象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以及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根深蒂固的自身民族文化的影响,在语言、信仰、饮食习惯等方面与汉族学生存在明显差异,而大部分汉族学生长期生活在以汉族为主体的社会环境中,缺乏对少数民族风俗的了解,汉族同学没有更多的去迎合和关注少数民族同学的各方面风俗习惯,这样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间易产生误会和矛盾,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够很好的融入到以汉族学生为主要群体的大学生活中,而更喜欢和自己本民族的同学聚集活动,减少与身边汉族同学交流结伴机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扩大,少数民族同学无形中就形成他们自己民族同学的“小团体”。

(四)心理素质相对脆弱,自卑感较强步入大学后,少数民族大学生处在一个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这种全新的环境对他们而言是陌生的,感觉像是一个从未触及过的领域,所以他们在学习和交往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原本存有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少数民族同学面对这些比他们更具有优势的汉族学生,产生自卑感。不自觉的认为自己与内地汉族学生在很多方面存在差距,从而形成了压抑感,这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

查看全文

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试析论文

[内容提要]9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在发展中国家的复兴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价值根源。民族主义内涵的维护民族权益、争取民族自决的核心话语迎合了两极格局解体后发展中国家摆脱困境的政治需求。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实践则表现为经济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等重点有别的形式。民族主义尽管是发展中国家基于现实做出的理性抉择,但它不能做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长期主导价值。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

世纪之交,回顾百年曲折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对国际格局影响最为深远的全球性事件莫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两极格局的崩溃,有惊人相似的是,两次事件导致了两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前者瓦解了殖民体系,导致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的增生;后者则使一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走向分裂,并在局部地区造成了激烈的动荡与冲突。

现代民族主义起源于17、18世纪的欧洲,已是学界不争的事实。[1]而本世纪两次民族主义浪潮的主体却都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民族主义,还与强大的全球化趋势相逆反。对此,人们自然会生发出这样的疑问:它正常吗?

正如吉登斯洞察的那样: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必定聚集在话语意识和"活生生的经验"之间的交叉地带。[2]那么,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民族主义的话语意识到底是如何吸引了发展中国家?又是怎样一些活生生的经验使发展中国家与民族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呢?

简要考察民族主义的历史发展就可以发现,欧洲的民族主义是在封建社会的母胎中孕育而来,是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合乎逻辑的原生物;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则是在反对欧洲和其他殖民大国统治的暴力斗争中产生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前者的影响和派生物。但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民族主义一旦在发展中国家生根,就很容易滋长蔓延,赢得政治、文化精英和大众的普遍认同。

查看全文

当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

[内容提要]9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在发展中国家的复兴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价值根源。民族主义内涵的维护民族权益、争取民族自决的核心话语迎合了两极格局解体后发展中国家摆脱困境的政治需求。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实践则表现为经济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等重点有别的形式。民族主义尽管是发展中国家基于现实做出的理性抉择,但它不能做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长期主导价值。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

世纪之交,回顾百年曲折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对国际格局影响最为深远的全球性事件莫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两极格局的崩溃,有惊人相似的是,两次事件导致了两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前者瓦解了殖民体系,导致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的增生;后者则使一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走向分裂,并在局部地区造成了激烈的动荡与冲突。

现代民族主义起源于17、18世纪的欧洲,已是学界不争的事实。[1]而本世纪两次民族主义浪潮的主体却都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民族主义,还与强大的全球化趋势相逆反。对此,人们自然会生发出这样的疑问:它正常吗?

正如吉登斯洞察的那样: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必定聚集在话语意识和"活生生的经验"之间的交叉地带。[2]那么,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民族主义的话语意识到底是如何吸引了发展中国家?又是怎样一些活生生的经验使发展中国家与民族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呢?

简要考察民族主义的历史发展就可以发现,欧洲的民族主义是在封建社会的母胎中孕育而来,是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合乎逻辑的原生物;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则是在反对欧洲和其他殖民大国统治的暴力斗争中产生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前者的影响和派生物。但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民族主义一旦在发展中国家生根,就很容易滋长蔓延,赢得政治、文化精英和大众的普遍认同。

查看全文

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论文

[内容提要]9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在发展中国家的复兴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价值根源。民族主义内涵的维护民族权益、争取民族自决的核心话语迎合了两极格局解体后发展中国家摆脱困境的政治需求。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实践则表现为经济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等重点有别的形式。民族主义尽管是发展中国家基于现实做出的理性抉择,但它不能做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长期主导价值。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

世纪之交,回顾百年曲折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对国际格局影响最为深远的全球性事件莫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两极格局的崩溃,有惊人相似的是,两次事件导致了两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前者瓦解了殖民体系,导致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的增生;后者则使一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走向分裂,并在局部地区造成了激烈的动荡与冲突。

现代民族主义起源于17、18世纪的欧洲,已是学界不争的事实。[1]而本世纪两次民族主义浪潮的主体却都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民族主义,还与强大的全球化趋势相逆反。对此,人们自然会生发出这样的疑问:它正常吗?

正如吉登斯洞察的那样: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必定聚集在话语意识和"活生生的经验"之间的交叉地带。[2]那么,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民族主义的话语意识到底是如何吸引了发展中国家?又是怎样一些活生生的经验使发展中国家与民族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呢?

简要考察民族主义的历史发展就可以发现,欧洲的民族主义是在封建社会的母胎中孕育而来,是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合乎逻辑的原生物;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则是在反对欧洲和其他殖民大国统治的暴力斗争中产生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前者的影响和派生物。但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民族主义一旦在发展中国家生根,就很容易滋长蔓延,赢得政治、文化精英和大众的普遍认同。

查看全文

民族心理学在民族团结中的作用

一、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民族心理因素

1.民族意识。民族意识是民族族体产生与族际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活动,是民族心理的核心内容,是民族认同感、归属感、自尊心、自豪感、凝聚力的集中表现。具体来说,“民族意识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在与他民族的交往中的自主性、独立性、整体性等诸方面及个体的民族相属性的认知结果,民族意识是认知结果或者心理经验在一定条件下的部分再现。这种认知结果指导着各个民族成员的认知活动和行为方式”。从民族意识产生的根源看,社会环境的多民族分布、民族文化的差异、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地缘因素的影响、突发事件的应变等都是民族意识产生的条件。但是,从民族意识心理经验发生的本源看,它主要起因于人们对自身所属民族的认同和对他民族的辨异的认知过程和心理体验结果,即差异性的存在或者差异性对待是民族意识产生的最终源泉。民族作为数千年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文化的差异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避免狭隘民族意识的产生,我们认为必须承认客观差异性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避免对受众差异性对待是基本前提,即对民族团结对象族体属性和族体地位的认可,持公正平等的教育态度,力求让受众理解民族的共生属性及逻辑结构,在承认差异性的基础上,实现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避免民族团结成为针对少数民族或者汉族一方的教育才是民族团结心理的坚实基础。正如查尔斯·泰勒所指出的:“如果得不到他人的承认,或者只是得到他人扭曲的承认,也会对我们的认同构成显著的影响。”其“对人造成的伤害,成为一种压迫形式,它能够把人囚禁在虚假的、被扭曲和被贬损的存在方式之中”。2.民族认知方式差异。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本身的价值、情感、人格以及其他外在的社会文化都会对人的认知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从人的心理结构讲,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总是建立在一定心理结构———即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具有不同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的个体或团体如不同的民族团体,无疑会具有独特的认知方式”。因此,虽然人类群体本身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性,但是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因素的直接作用下,人们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上又具有文化上的差异性,这也决定了不同民族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性。所以要使民族成员接受某种事物或理念,就必须分析不同民族认知方式的差异。我们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也必须分析不同民族认知方式的差异,采用灵活的方式和手段,使民族团结理念纳入不同民族认知框架内,并成为族际交往过程中交往态度的自觉选择。3.宗教心理。宗教作为一种建立在对某种神性物信仰基础上的文化体系,其最大的特征在于其可以在信徒心理上形成相对稳定而深刻的心理属性。这种心理属性是伴随着净化、升腾和自我慰藉的内心感受和精神体验,其包含了多重精神功能,它既有抚平人们对于未来世界的迷茫而产生的焦虑,同时也因神性物的神圣性、思想的稳定性、目标的崇高性、行动的积极性、心理的认同性和感情的亲近性等特征对信徒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调节,而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使宗教跨越其本身的范畴对社会的各个领域和每个领域的不同层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宗教信仰为民族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黏合力,它使许多民族、文化以及群体得以有效的整合,正如戴维·波普诺所指出的:“除家庭之外,没有任何别的设置能像宗教那样,有效地帮助人们解答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也没有一种设置能够像宗教那样成功地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忠诚感和参与感。”因此,我们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认识不同民族宗教心理的差异,在尊重民族宗教信仰与宗教情感的基础上,寻求不同宗教在交往理念上的契合点,在不同宗教信仰群体间构建一种对和谐交往的忠诚感与参与感,从而将宗教资源作为社会资本引入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充分利用宗教在凝聚人心、整合社会、稳定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民族心理学理论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1.涵化理论与民族团结教育。涵化是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加拿大心理学家J.W.Berry认为:“完整的涵化概念应综合概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群体成员因接触而发生文化和心理两类变化的双重过程。该概念应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在文化层面或群体层面上的涵化,即文化接触之群体在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政治组织等方面发生变迁;一是在心理层面或个体层面上的涵化,即卷入文化接触之个体在言谈、衣着、饮食等方面的行为、价值观念、态度乃至认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卷入涵化的民族群体的认同包括两个维度,一是保持本群体传统文化的倾向;二是参与主流社会活动与主流文化群体交流的倾向。Berry认为“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对某种文化的高认同并不意味者对其他文化的认同就低”。涵化策略是个体基于对自己群体文化和其他群体文化之喜好而对涵化互动所持的态度倾向,以及在应对日常跨文化实践中反应出的行为方式。Berry区分出了四种不同的涵化策略,即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在四种策略中“,‘整合’策略优于‘分离’‘,分离’策略优于‘同化’策略,而‘同化’策略又比‘边缘化’策略好。”文化涵化心理的分析视角与民族团结教育较为相关的是,在心理维度上,民族群体对涵化过程和涵化策略的态度;在行为倾向上,不同民族群体接触时社会行为的改变。我们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就需要引导民族群体健全民族文化涵化意识,而其中Berry提出的整合策略———引导民族群体在重视保持自己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尊重与认同其他民族文化,同时兼顾国家认同———无疑是最优途径。从我国以往的历史经验族际交往的原则出发,中国有一种体现和谐涵化的深厚传统,那就是“和而不同”思想,即在对待文化差异方面,追求一种既尊重多样性,又追求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这意味着保持自己的特色并积极参与到更为宏观的整合当中。正如费孝通先生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上所言:“文化的自我认识、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和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共生理念以及达到‘天下大同’的途径,这是中国传统的经验里所一直强调的‘和而不同’思想的反映。”而且,健全的涵化意识,可以有效调节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使三者和谐共生。2.接触理论与民族团结教育。20世纪5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罗宾·威廉姆斯对美国不同地区的四个城镇的社会接触与民族态度做了调查,调查表明:民族之间的偏见与接触成反比,即个人接触越多,冲突就越少(偏见、歧视、敌意等)。由此推及的相互依存的观点则从历史、现实的资料出发,指出种族间的暴力很少会在相互依存已经变成制度化的地方爆发。相关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接触理论。接触理论认为“对抗的社会群体(文化认同、语言、信念、肤色、国籍等)中的个人之间更多的接触倾向于消弱他们相互所具有的消极刻板印象,并减少其相互反感与不相容,从而通过使人们相互间更愿意平等的交往来改善群体间的关系。简言之,更多的接触意味着更少的民族或文化冲突”。在我国,由于传统社会跨地域和跨阶层的流动与交流相对较少,很多民族间交往与文化互动大多停留在表层,或者是“印象”层面,这就造成不同民族间文化认知与理解的浅薄,甚至存在民族之间的文化偏见和文化定势。在一定情况下,还会造成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不同的文化在价值观和信仰方面的重大差别,和在社交上传递同一种感情或态度时所使用的方式上的差别,都足以造成族际冲突。”因此,我们认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深化民族交往的广度与深度,积极推进民族之间的文化认知与文化对话是必由之路。正如格罗斯所指出的:“种族与宗教上的排它与孤立,不能促进社会进步、创造出更伟大的新文明,相反,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往、联系、对话和互相影响才是促进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伟大杠杆。”3.民族发展意识与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发展意识与发展需要是在多民族构成的国家内,由于民族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差异,各民族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心理诉求与心理倾向。民族发展意识与发展需要是民族共同体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民族生产与生活的积极性源泉。在族际交往中,这种心理诉求对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以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价值。一方面,民族发展意识与发展心理能够激发民族群体的进取意识和凝聚民族群体的力量,为本民族的发展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在非科学利益观的主导和非法势力的诱导下,民族的发展意识与发展心理很可能演变为狭隘的利益观和导致整个民族群体被剥夺心理的产生,这对于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和民族社会的稳定会造成难以逆转的困难。在影响民族关系发展的诸因素中,因民族发展差距与发展心理得不到满足而缘起的民族意识高涨和民族矛盾、摩擦增多的民族问题也是影响当代我国民族团结事业的重要因素。正如许多西方社会学家所认为的那样:“在一定程度上民族矛盾的实质是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那些被认为与种族、民族有关的特征,往往更直接地与阶级、区域和其他社会条件有关。”因此,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一定要顺应民族的发展意识与发展需要,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使各民族在互惠互利、相互认同的基础上和谐共生。

作者:邓凯戴宁宁李存林单位:北方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