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1 16:51: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最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最大优势危险交流

以前邓小平同志向全党敲响警钟:“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于是,在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上,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13年后,在十六大报告又有这样的表述:“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

这些年来,不少地方和部门在学习与实践中认识到,我们“打天下”时的“最大优势”(密切联系群众),如果演化为我们“坐天下”后的“最大危险”(脱离群众),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缺少一种有力的监督机制,缺少公开、透明、批评和激励。而新闻舆论监督,恰恰是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一个有效途径。

其实,早在1950年,邓小平同志在西南新闻工作会议上就指出,“报纸最有力量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随后,邓小平同志又指出,“新闻舆论监督是实现这三方面监督(党的监督、群众的监督、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的有效途径,是人民群众行使权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包括山西省长治市在内的一些地方党委,在实践中不断寻找能发挥“最大政治优势”的支点———新闻舆论监督。并通过“支点”的稳步前移,得以用“最大优势”去化解“最大危险”,从而使“脱离群众”这一最复杂、最危险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党的十六大报告及时总结基层创造的经验,并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央纪委的工作报告也指出,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最大优势”与“最大危险”是一种反比关系。“最大优势”消,则“最大危险”长,反之亦然。而强化新闻舆论的监督功能,则既可有力地拓展我们的“最大优势”,又可有效地降低我们的“最大危险”。在“最大优势”与“最大危险”的此长彼消中,凡是“最大优势”发挥得好的地方,那些滋生腐败的条件、土壤就会得到遏制;凡是“最大危险”不断滋生的地方,因矛盾激化而群体上访、越级上访就会不断上升。凡是“最大危险”不断销蚀并蚕食“最大优势”的地方和部门,党内民主就会遭到践踏,党内监督就会流于形式,家长制现象就会蔓延滋长,党群关系就会不断削弱,干群关系就会极度紧张。凡是注意用“最大优势”去化解“最大危险”的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就会尽心尽力当好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好务;就会懂得到基层≠深入基层,见群众≠深入群众,发现问题没解决≠深入人心;就会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体察群众情绪,真正关心群众疾苦;就会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会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正确处理“最大优势”与“最大危险”的关系,就必须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发展党内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会收到低成本而高收益的效果。实践证明,新闻舆论监督促进了“最大优势”的发挥,避免了“最大危险”的出现,帮了忙却没有添乱,转变了作风却没有影响团结,加强了党和政府的影响力并推动了改革和经济的发展。

查看全文

发挥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以避免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两个“最大”的重要思想,即“我们党的最在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也是对我们党提出的极为重要的政治要求。

一、两个“最大”的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关于两个“最大”的重要思想,是依据时展和时代特征以及国内实际提出的一个重要政治观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决定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但只是整个工人阶级中的一小部分,而工人阶级又是全体人民群众中的一部分,因而,单靠先锋队而没有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群众拥护不可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生命之本;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将一无所获。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胜利之本;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

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历来重视人民群众作用。列宁指出:“劳动群众拥护我们,我们的力量就在这里。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不可战胜的根源就在这里”。[1]他还指出:“先锋队只有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时,才能完成其先锋队的任务”[2]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不是一个党所能实现的,只有千百万人学会亲自做这件事的时候,我们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3]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指出:“人民,只有人才,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一个政党要在历史上有所作为,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去实现历史发展的目标。“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4]1929年4月在一次讲话中还说: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树立争取群众的观念,要象和尚念“阿弥陀佛”一样,随时都要叨念“争取群众”,保持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他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群众,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压倒。[5]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6]

查看全文

追求就业最大化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微观经济的重要目标;追求就业最大化,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两者是矛盾的,但又必须统一于发展之中。当中国经济出现可喜增长势头,就业问题又十分尖锐地凸现在我们面前,这就迫切需要国家努力推进就业最大化,促进经济与就业双增长。

推进就业政策是导向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经济的高增长,未必就会带来高就业。就业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符合实际的创造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在当代,发达国家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就业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以求经济与就业双增长。我国做为经济不够发达、人口众多的国家,也必须树立“双增长”新理念,适时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应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的方针;在产业政策上,要坚持扩大内需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相融;在资金使用上,要尽量调动民间资本投入的积极性等。二是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就业是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急需加快建设促进就业的法律体系。要抓紧出台《促进就业法》,为促进就业奠定法律基础;要认真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用加快发展的办法促进就业;要完善《劳动法》,稳定劳动就业关系,尽量避免或减少失业下岗人数;要加快制定《社会保障法》,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等。三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成为促进就业的责任主体;把就业指标与GDP、财政等经济指标一并列入各项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列入干部政绩的重要考核内容;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就业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企业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努力扩大就业的工作格局。四是要出台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上出台支持促进就业的具体办法,让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企业受益,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人员提供政策支持等;要制定统筹城乡就业的有力措施,促进协调发展。

扩大就业岗位是关键

广开就业门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是促进就业的治本之策。一是现有企业,要通过做大做强自身,以减缓职工下岗失业的势头,并增强吸纳新劳动力的能力。据现有数据表明,企业每投入1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为:重工业400个,轻工业700个。二是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其发展经济和吸纳劳动力的重要作用。自贡市作为国有企业独大的老工业城市,近三年改造后,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GDP由28.5%上升到49.5%,就业人员占全市城镇从业人员由15%上升到25.7%,说明发展非公经济是促进“双增长”的明智选择。三是中小企业成为推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1999年,美国2/3的就业岗位是由小企业创造的,德国中小企业的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68%。2001年,我国工业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75%。按最低计算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具有40户中小企业/千人的水平,而我国只有6.4户/千人的水平,按此发展,那么,我国就会产生5000万个中小企业,提供4.5亿多个就业机会,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就业空间狭小的局面,因此,我国应把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推动“双增长”的基本国策,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以开创广阔的就业天地。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该产业具有投入小、见效快、吸纳就业多的特点。我市下岗失业人员在第三产业实现再就业占75.5%,城镇失业人员在第三产业实现就业占59.3%。据统计,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2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0%的水平,如果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700万个就业岗位。五是大力探索发展社区服务,构建社区就业广阔平台。社区就业潜力大,发达国家社区就业份额为20%—30%,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为12%—18%,而我国只有3.9%,如果提高到12%,就大约可增加2000万个就业机会,因此,社区就业要成为扩大就业的突破口。六是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允许区域间流动性竞争就业。从我市目前来看,劳务输出达52万人,年收入达24亿元。

加强就业培训是催化

查看全文

官员不作为才是最大危害(上

XX这次大规模官员下访,客观上来说还是一种应急之举。要彻底解决信访难题,还要从源头抓起

2005年新年前,XXX完成南京大学的哲学博士论文答辩后,返回郑州的当天下午就去了汝州。在他看来,汝州的另一份考卷同样迫切:一件“难缠”的上访案件正等着他和下访工作组解决。

49岁的XXX是XX省委宣传部的正处级干部,目前,他还有另一重身份:平顶山市下访工作组小组长。和他同时成为下访队员的还有XX省直机关的723位干部。

事实上,不仅仅是省直机关的官员要下访,2004年9月15日,XX省、市、县3级下访干部共42664人走出机关,下到乡村、工厂、社区,逐门逐户排查矛盾和问题。

“工作组”──这个多少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名词在2004年甚至2005年持续成为XX省各级官员和老百姓口中的热词,同样成为热词的还有“下访”二字。

和2004年初高调下派工作组进驻艾滋病村不同的是,这场涉及XX省、市、县3级干部、4万多名官员的“下访”工作,媒体鲜有报道。

查看全文

应用保险最大诚信准则考究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的基本原则,也是《保险法》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但这一原则的理论阐述和现实的实践活动存在差异。分析保险最大诚信原则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保险最大诚信原则运用的背景

1、最大诚信原则的落实已成为时代难题

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改革力度的加大,社会不和谐问题也日益显现。不和谐的原因是风险的存在,风险存在的原因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导致风险是因为竞争。竞争有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良性竞争本身不是把对手击败,而是比对手领先。但当前保险竞争主体越来越多,却没有一家是又快又好稳健经营的领跑者,几乎全都成为恶性竞争的追随者。恶性竞争就好像一个险恶的漩涡,大家都往里跳,谁都迷失了方向。这是因为产品同质化和费率市场化,导致可供竞争主体选择的空间非常有限。恶性竞争的结果是行业内相互抵毁,违背价值规律高抬手续费、降低费率。

保监会从今年四月开始在广东、湖南试点打击三高:高回扣、高返还、高手续费,以维护市场有序和行业形象。同此,“诚信危机”已成为道德伦理之外的商业景观,“失信”已经是中国社会中很普遍的现象、很危险的事实、很可怕的后果。人们惊呼保险不保险。

2、失信惩戒已成为热门话题

查看全文

官员不作为才是最大危害(中)

实际上,出了问题,怕的是群众不找党委和政府,要是不找的话,那就危险了

事实上,作为“非常态”的执政样本,河南已经不是第一次试图通过这种官员与百姓及“土地”的密切接触来破解执政难题。

河南省委前两任书记XXX、XXX上,均以干部大规模“下访”、“驻村”等执政方式试图求解河南的难题。

《瞭望东方周刊》了解到,自2001年6月起一直持续到2004年6月底,河南省在3年之中先后派出了3批驻村工作队。

3年驻村,河南省、市、县(区)3级机关从正厅级到副科级干部,甚至普通党员,几乎有一半人参加了驻村工作。范围之大,涉及面之广前所未有。

可以肯定的是,造成民众上访的成因在于体制不顺,而能够动员如此众多的官员下访,实际上是依托体制性的优势来化解体制性的劣势。

查看全文

论国有资产最大控制

建国以来,我国创造和积累了巨大的国有资产,这是一笔巨大的产业,对百姓经济的生长壮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牢固发挥了庞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缘故原由,国有资产结谈判布局差异理,相当一部门运营屈从低下,不光导致了国有资产主导作用和团体屈从没有充实发挥出来,而且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在创建和完满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经济举世化的新形势下,探索国有资产筹谋要领,前进国有资产运营屈从,成为当前一个迫切而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标题。本文团结当前理论界的讨论和实践中掌握的情况,对这一标题举行一些思考和探究,以期能够对资产筹谋的政策筹划和现实使用有肯定的参考价钱。

一、标题的提出

现在,我国筹谋性国有资产已近7万亿元,山东省有近3000亿元。总量巨大的国有资产组成了国有经济生长的富厚底子。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长、国有企业改造深化和经济布局调解的须要,国有资产运营中的标题越来越展现出来,重要表现在:

(一)国有资产“出资人”不到位。国有产业归社会成员配合全部,但任何社会成员都不克不及单独占据或使用国有企业资产,当局代表社会成员使用全部者权利,由于政企不分,又缺乏对国有资产有用的绩效考核机制和监视制约机制,这就导致国家对国有资产的全部权是虚置的,难以落实到具体的资产上,形成了“出资人”缺位的标题。在这种“缺位”的情况下,企业既不克不及负盈也难以负亏,既不克不及形成有用的勉励与束缚机制,也难以形成生长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国有企业的这种情况,在上市公司中同样存在。在这种资产被视为“无主”或“无本”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使企业的筹谋办理者现实上代替国家使用资产的全部权,出资人所应享有的占据、使用、收益和处置惩罚等性能,都是由筹谋者在越位代行。企业通常不是凭据资产全部者即国家的意愿来推进资产运营,而是凭据企业自身的优点或筹谋者小我私家的好恶来决定筹谋要领和方向,决定收入分配。企业筹谋者首先体贴的不是全部者——国家的职权,有许多筹谋者搞“短期举动”,该摊的用度不摊,该提取的基金不提,该投入的不投入。据视察,现在许多企业对“两则两制”划定的企业应摊用度,应提取的技能开发费、折旧等,摊提紧张不够,还有许多企业长年不举行配置更新投入,企业配置陈腐,牢固资产净值率不停下滑的标题相当突出。而另一方面,一定导致虚增利润,多提人为、资金等,致使企业有形成“空壳”的趋向。同时,“内部人控制”也对国有资产的运动重组形成了拦阻。

字串9

(二)国有资产运营屈从不高。国家性子和社会制度决定了我国国有资产运营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目的。社会效益侧重反响在国有资产能够有用地控制百姓经济的命根子和大部门主导产业部门,提供社会大众产物和须要的社会保障服务,以及提供就业等。经济效益是指国有资产要同别的情势的资本一样寻求利润和回报,实现保值增值,以最小的国有资产到达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凭据天下第五次清产核资的数据,国有企业户数和资产总额在产业、交通邮电、商贸企业中的比重分别为26.2%和51.3%、4.4%和11.6%、42%和18.3%,可见国有资产数目虽然巨大,但配置疏散,战线过长。这种结谈判布局的不尽公正,又影响了国有资产经济效益的发挥。据分析,现在我国筹谋性国有资产,底子上处于三个“三分之一”的状态,即三分之一因筹谋不善处于亏损,在筹谋动态中流失;三分之一因产物产业布局差异理致使生产本事紧张过剩,在闲置的静态中流失;只有剩余的三分之一能够真正盈余产收效益。

查看全文

官员不作为才是最大危害(下)

问题似乎发生在信访领域,而问题的解决则在信访之外

“新条例颁布后,关于取消信访机构还是加强信访机构职能的争论和交锋也暂告一段落,但是,争论不会停止。其实,河南4万官员在下访过程中,就带着一个探讨如何建立信访长效机制的任务。”河南省委副秘书长李新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无疑,在新信访条例颁布之前的争论之声,不只来自北京,在全国信访工作领域,这种争论早已经存在,而“取消信访机构”的意见最终没有得到支持也是事实。

“解决信访问题,不仅是扩大还是削弱信访机构权力的问题,而且是信访之外的权力运作、权力模式、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有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可以说,问题似乎发生在信访领域,而问题的解决则在信访之外。”

一位接受采访的权威人士是如是说,他还认为,“讨论还将继续下去。”

向实务迈出了大步

查看全文

最大公约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的概念.

2.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查看全文

教育内审全覆盖最大化调研报告

为贯彻和落实《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推进教育内审工作深入发展,做到组织机构上市县全覆盖、各地做到普及,审计业务上全覆盖,实现审计价值最大化,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廉政建设,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上级领导的安排,近期我们就此问题在全省各地进行了调研,现将推进教育内审全覆盖及价值最大化的调研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确保市县全覆盖、各地做到普及

加强教育内审工作,达到教育内审工作的目的,首先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一是组织机构要全面。每个市县必须建立教育内审组织机构,做到市县级全覆盖,各地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教育内审组织机构,做到普及。二是教育内审组织机构具有独立性。市县级教育内审组织机构在本级教育行政部门与上级教育内审组织机构的领导和指导下独立开展教育内审工作,不受其他部门与学校的干涉与影响;教育内审组织机构具有独立性,做到机构独立、经济独立、工作独立和人员独立,其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结果和审计报告,均由教育内审组织机构自行确定和实施。三是增加教育内审组织机构的权威。教育内审组织机构的组织级别要高于一般同级职能部门,教育内审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党组或局长直接领导,不归入财务部门领导,从组织机构设置上增强教育内审组织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保障审计责任的履行和审计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内审制度建设,做到内审业务全覆盖

(一)加强内审制度建设,提高内审工作质量

要加强内审制度建设,根据不同的审计项目,提出不同的审计要求,确保以制度管人、管事,提高内审工作质量。这里面要着重抓好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基建项目审计等内审制度建设。一是制定财务收支审计制度。按制度全面开展财务收支审计,针对存在的不足问题和弊端,提出整改意见,确保落实,促进财务收支工作规范化。二是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其经济责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学校资产保值增值。同时为学校提出建议和措施,促进学校经营管理,为校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三是制定基建审计制度。要紧抓工程项目审计,从工程的招标、施工到竣工验收结算的每个环节,实行全面审计,严查虚列工程项目,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和多结算工程款等问题,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纠正、整改,挽回经济损失,维护学校合法权益,有效规范工程项目的管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