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艺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1 10:48: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宗教艺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宗教艺术

宗教艺术论文

摘要:宗教与艺术是一个相互不可分离的混合体,宗教色彩伴随着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宗教艺术的特点是这一艺术不但具备宗教文化,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赋有浓郁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宗教艺术宗教崇拜艺术

在艺术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元素一直伴随而来。我们把宗教与艺术,放到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公正地看,就不难发现,宗教和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有人认为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了解宗教和艺术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加认识宗教艺术遗产和现今的宗教艺术,对认识宗教和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什么是宗教艺术

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它是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宗教仪式与艺术形式的结合。

宗教经典与宗教仪式中文学色彩较浓的神话传说、故事。如《圣经》中的洪水神话与伊甸园的故事,佛经中的太子成道故事等等。这些故事的结尾往往要点明其所包含的宗教意义,或劝人改恶从善,或告诫人严守教规,或宣扬神佛的神明与智慧。虽然在宗教经典中许多故事来自民间,但是由于他们自身融入了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且是用来宣传宗教教义,为宗教服务的,就应属于宗教艺术。另外借用艺术形式宣传宗教教义、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小说、诗歌、绘画、戏剧、舞蹈等。如音乐,《吕氏春秋·古乐》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葛天氏是传说中的氏族首领,这段配以舞蹈的音乐分为八段:第一段“载民”是歌颂土地恩德的;第二段“玄鸟”歌颂葛天氏部族的图腾;第三段“遂草木”则祈求草木茂盛;第四段“奋五谷”祝愿五谷丰登;第五段“敬天常”崇奉上天;第六段“建帝功”则赞扬天帝的公德无量;第七段“依地德”酬谢土地神祗;第八段“总禽兽之极”祝愿飞禽走兽大量繁衍生殖。这段音乐表明当时的艺术是宗教祭祀仪式、生产活动混融一体的。还有与宗教教义、宗教仪式紧密结合的宗教建筑(包括神坛、祭台、教堂寺庙、佛塔等)、宗教音乐、宗教绘画和宗教雕刻等。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物是最典型的宗教艺术建筑。在清真寺里既能找到浓浓的宗教气氛又能找到宏伟的建筑艺术。伊斯兰伟大先知说:安拉很关爱其仆人,他将大地作为仆人崇拜他的地方。因此,每一位穆斯林当进入任何一座清真寺时都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他认为,在清真寺他是与真主相会,因此他就首先洗净,先涤除人身体外部的污垢,然后诵读古兰经和通过与安拉交言洗涤和纯洁内心世界。因此,所有的穆斯林建筑家和工程师尽其所能将清真寺建得既肃穆又壮观,使仆人与安拉交言时保持更多的精神气氛。

查看全文

宗教艺术特点综述

在艺术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元素一直伴随而来。我们把宗教与艺术,放到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公正地看,就不难发现,宗教和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有人认为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了解宗教和艺术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加认识宗教艺术遗产和现今的宗教艺术,对认识宗教和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什么是宗教艺术

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它是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宗教仪式与艺术形式的结合。

宗教经典与宗教仪式中文学色彩较浓的神话传说、故事。如《圣经》中的洪水神话与伊甸园的故事,佛经中的太子成道故事等等。这些故事的结尾往往要点明其所包含的宗教意义,或劝人改恶从善,或告诫人严守教规,或宣扬神佛的神明与智慧。虽然在宗教经典中许多故事来自民间,但是由于他们自身融入了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且是用来宣传宗教教义,为宗教服务的,就应属于宗教艺术。另外借用艺术形式宣传宗教教义、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小说、诗歌、绘画、戏剧、舞蹈等。如音乐,《吕氏春秋·古乐》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葛天氏是传说中的氏族首领,这段配以舞蹈的音乐分为八段:第一段“载民”是歌颂土地恩德的;第二段“玄鸟”歌颂葛天氏部族的图腾;第三段“遂草木”则祈求草木茂盛;第四段“奋五谷”祝愿五谷丰登;第五段“敬天常”崇奉上天;第六段“建帝功”则赞扬天帝的公德无量;第七段“依地德”酬谢土地神祗;第八段“总禽兽之极”祝愿飞禽走兽大量繁衍生殖。这段音乐表明当时的艺术是宗教祭祀仪式、生产活动混融一体的。还有与宗教教义、宗教仪式紧密结合的宗教建筑(包括神坛、祭台、教堂寺庙、佛塔等)、宗教音乐、宗教绘画和宗教雕刻等。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物是最典型的宗教艺术建筑。在清真寺里既能找到浓浓的宗教气氛又能找到宏伟的建筑艺术。伊斯兰伟大先知说:安拉很关爱其仆人,他将大地作为仆人崇拜他的地方。因此,每一位穆斯林当进入任何一座清真寺时都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他认为,在清真寺他是与真主相会,因此他就首先洗净,先涤除人身体外部的污垢,然后诵读古兰经和通过与安拉交言洗涤和纯洁内心世界。因此,所有的穆斯林建筑家和工程师尽其所能将清真寺建得既肃穆又壮观,使仆人与安拉交言时保持更多的精神气氛。

二、宗教艺术的产生

艺术与宗教,在起源时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今天看来属于艺术活动的许多东西,如歌舞、绘画、雕塑、建筑等,在当时却主要是一种宗教活动,而不是单纯审美活动。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查看全文

宗教艺术研究论文

摘要:宗教与艺术是一个相互不可分离的混合体,宗教色彩伴随着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宗教艺术的特点是这一艺术不但具备宗教文化,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赋有浓郁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宗教艺术宗教崇拜艺术

在艺术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元素一直伴随而来。我们把宗教与艺术,放到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公正地看,就不难发现,宗教和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有人认为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了解宗教和艺术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加认识宗教艺术遗产和现今的宗教艺术,对认识宗教和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什么是宗教艺术

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它是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宗教仪式与艺术形式的结合。

宗教经典与宗教仪式中文学色彩较浓的神话传说、故事。如《圣经》中的洪水神话与伊甸园的故事,佛经中的太子成道故事等等。这些故事的结尾往往要点明其所包含的宗教意义,或劝人改恶从善,或告诫人严守教规,或宣扬神佛的神明与智慧。虽然在宗教经典中许多故事来自民间,但是由于他们自身融入了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且是用来宣传宗教教义,为宗教服务的,就应属于宗教艺术。另外借用艺术形式宣传宗教教义、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小说、诗歌、绘画、戏剧、舞蹈等。如音乐,《吕氏春秋·古乐》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葛天氏是传说中的氏族首领,这段配以舞蹈的音乐分为八段:第一段“载民”是歌颂土地恩德的;第二段“玄鸟”歌颂葛天氏部族的图腾;第三段“遂草木”则祈求草木茂盛;第四段“奋五谷”祝愿五谷丰登;第五段“敬天常”崇奉上天;第六段“建帝功”则赞扬天帝的公德无量;第七段“依地德”酬谢土地神祗;第八段“总禽兽之极”祝愿飞禽走兽大量繁衍生殖。这段音乐表明当时的艺术是宗教祭祀仪式、生产活动混融一体的。还有与宗教教义、宗教仪式紧密结合的宗教建筑(包括神坛、祭台、教堂寺庙、佛塔等)、宗教音乐、宗教绘画和宗教雕刻等。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物是最典型的宗教艺术建筑。在清真寺里既能找到浓浓的宗教气氛又能找到宏伟的建筑艺术。伊斯兰伟大先知说:安拉很关爱其仆人,他将大地作为仆人崇拜他的地方。因此,每一位穆斯林当进入任何一座清真寺时都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他认为,在清真寺他是与真主相会,因此他就首先洗净,先涤除人身体外部的污垢,然后诵读古兰经和通过与安拉交言洗涤和纯洁内心世界。因此,所有的穆斯林建筑家和工程师尽其所能将清真寺建得既肃穆又壮观,使仆人与安拉交言时保持更多的精神气氛。

查看全文

宗教艺术研究论文

摘要:宗教与艺术是一个相互不可分离的混合体,宗教色彩伴随着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宗教艺术的特点是这一艺术不但具备宗教文化,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赋有浓郁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宗教艺术宗教崇拜艺术

在艺术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元素一直伴随而来。我们把宗教与艺术,放到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公正地看,就不难发现,宗教和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有人认为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了解宗教和艺术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加认识宗教艺术遗产和现今的宗教艺术,对认识宗教和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什么是宗教艺术

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它是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宗教仪式与艺术形式的结合。

宗教经典与宗教仪式中文学色彩较浓的神话传说、故事。如《圣经》中的洪水神话与伊甸园的故事,佛经中的太子成道故事等等。这些故事的结尾往往要点明其所包含的宗教意义,或劝人改恶从善,或告诫人严守教规,或宣扬神佛的神明与智慧。虽然在宗教经典中许多故事来自民间,但是由于他们自身融入了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且是用来宣传宗教教义,为宗教服务的,就应属于宗教艺术。另外借用艺术形式宣传宗教教义、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小说、诗歌、绘画、戏剧、舞蹈等。如音乐,《吕氏春秋·古乐》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葛天氏是传说中的氏族首领,这段配以舞蹈的音乐分为八段:第一段“载民”是歌颂土地恩德的;第二段“玄鸟”歌颂葛天氏部族的图腾;第三段“遂草木”则祈求草木茂盛;第四段“奋五谷”祝愿五谷丰登;第五段“敬天常”崇奉上天;第六段“建帝功”则赞扬天帝的公德无量;第七段“依地德”酬谢土地神祗;第八段“总禽兽之极”祝愿飞禽走兽大量繁衍生殖。这段音乐表明当时的艺术是宗教祭祀仪式、生产活动混融一体的。还有与宗教教义、宗教仪式紧密结合的宗教建筑(包括神坛、祭台、教堂寺庙、佛塔等)、宗教音乐、宗教绘画和宗教雕刻等。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物是最典型的宗教艺术建筑。在清真寺里既能找到浓浓的宗教气氛又能找到宏伟的建筑艺术。伊斯兰伟大先知说:安拉很关爱其仆人,他将大地作为仆人崇拜他的地方。因此,每一位穆斯林当进入任何一座清真寺时都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他认为,在清真寺他是与真主相会,因此他就首先洗净,先涤除人身体外部的污垢,然后诵读古兰经和通过与安拉交言洗涤和纯洁内心世界。因此,所有的穆斯林建筑家和工程师尽其所能将清真寺建得既肃穆又壮观,使仆人与安拉交言时保持更多的精神气氛。

查看全文

艺术设计论文:浅谈宗教艺术

摘要:宗教与艺术是一个相互不可分离的混合体,宗教色彩伴随着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宗教艺术的特点是这一艺术不但具备宗教文化,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赋有浓郁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宗教艺术宗教崇拜艺术

在艺术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元素一直伴随而来。我们把宗教与艺术,放到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公正地看,就不难发现,宗教和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有人认为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了解宗教和艺术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加认识宗教艺术遗产和现今的宗教艺术,对认识宗教和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什么是宗教艺术

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它是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宗教仪式与艺术形式的结合。

宗教经典与宗教仪式中文学色彩较浓的神话传说、故事。如《圣经》中的洪水神话与伊甸园的故事,佛经中的太子成道故事等等。这些故事的结尾往往要点明其所包含的宗教意义,或劝人改恶从善,或告诫人严守教规,或宣扬神佛的神明与智慧。虽然在宗教经典中许多故事来自民间,但是由于他们自身融入了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且是用来宣传宗教教义,为宗教服务的,就应属于宗教艺术。另外借用艺术形式宣传宗教教义、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小说、诗歌、绘画、戏剧、舞蹈等。如音乐,《吕氏春秋·古乐》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葛天氏是传说中的氏族首领,这段配以舞蹈的音乐分为八段:第一段“载民”是歌颂土地恩德的;第二段“玄鸟”歌颂葛天氏部族的图腾;第三段“遂草木”则祈求草木茂盛;第四段“奋五谷”祝愿五谷丰登;第五段“敬天常”崇奉上天;第六段“建帝功”则赞扬天帝的公德无量;第七段“依地德”酬谢土地神祗;第八段“总禽兽之极”祝愿飞禽走兽大量繁衍生殖。这段音乐表明当时的艺术是宗教祭祀仪式、生产活动混融一体的。还有与宗教教义、宗教仪式紧密结合的宗教建筑(包括神坛、祭台、教堂寺庙、佛塔等)、宗教音乐、宗教绘画和宗教雕刻等。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物是最典型的宗教艺术建筑。在清真寺里既能找到浓浓的宗教气氛又能找到宏伟的建筑艺术。伊斯兰伟大先知说:安拉很关爱其仆人,他将大地作为仆人崇拜他的地方。因此,每一位穆斯林当进入任何一座清真寺时都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他认为,在清真寺他是与真主相会,因此他就首先洗净,先涤除人身体外部的污垢,然后诵读古兰经和通过与安拉交言洗涤和纯洁内心世界。因此,所有的穆斯林建筑家和工程师尽其所能将清真寺建得既肃穆又壮观,使仆人与安拉交言时保持更多的精神气氛。

查看全文

宗教艺术发展分析论文

摘要:宗教与艺术是一个相互不可分离的混合体,宗教色彩伴随着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宗教艺术的特点是这一艺术不但具备宗教文化,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赋有浓郁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宗教艺术宗教崇拜艺术

在艺术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元素一直伴随而来。我们把宗教与艺术,放到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公正地看,就不难发现,宗教和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有人认为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了解宗教和艺术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加认识宗教艺术遗产和现今的宗教艺术,对认识宗教和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什么是宗教艺术

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它是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宗教仪式与艺术形式的结合。

宗教经典与宗教仪式中文学色彩较浓的神话传说、故事。如《圣经》中的洪水神话与伊甸园的故事,佛经中的太子成道故事等等。这些故事的结尾往往要点明其所包含的宗教意义,或劝人改恶从善,或告诫人严守教规,或宣扬神佛的神明与智慧。虽然在宗教经典中许多故事来自民间,但是由于他们自身融入了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且是用来宣传宗教教义,为宗教服务的,就应属于宗教艺术。另外借用艺术形式宣传宗教教义、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小说、诗歌、绘画、戏剧、舞蹈等。如音乐,《吕氏春秋·古乐》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葛天氏是传说中的氏族首领,这段配以舞蹈的音乐分为八段:第一段“载民”是歌颂土地恩德的;第二段“玄鸟”歌颂葛天氏部族的图腾;第三段“遂草木”则祈求草木茂盛;第四段“奋五谷”祝愿五谷丰登;第五段“敬天常”崇奉上天;第六段“建帝功”则赞扬天帝的公德无量;第七段“依地德”酬谢土地神祗;第八段“总禽兽之极”祝愿飞禽走兽大量繁衍生殖。这段音乐表明当时的艺术是宗教祭祀仪式、生产活动混融一体的。还有与宗教教义、宗教仪式紧密结合的宗教建筑(包括神坛、祭台、教堂寺庙、佛塔等)、宗教音乐、宗教绘画和宗教雕刻等。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物是最典型的宗教艺术建筑。在清真寺里既能找到浓浓的宗教气氛又能找到宏伟的建筑艺术。伊斯兰伟大先知说:安拉很关爱其仆人,他将大地作为仆人崇拜他的地方。因此,每一位穆斯林当进入任何一座清真寺时都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他认为,在清真寺他是与真主相会,因此他就首先洗净,先涤除人身体外部的污垢,然后诵读古兰经和通过与安拉交言洗涤和纯洁内心世界。因此,所有的穆斯林建筑家和工程师尽其所能将清真寺建得既肃穆又壮观,使仆人与安拉交言时保持更多的精神气氛。

查看全文

陶瓷艺术蕴藏的宗教文化

“艺术”中“宗教”的问题,实际上是“宗教”在“艺术”中的比例问题。宗教与艺术之所以相互融合,恰恰是艺术的神秘性所致,往往宗教先利用艺术为之服务,艺术逐成了宣扬宗教的工具。原始人把大自然的巨大威力和星象的变化认为是神灵的作用,便寻求各种途径与神灵对话,因而产生了巫术,史学家们认为它是原始宗教和艺术共同的雏形。远古人类在心惊胆战地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做巫术活动,创造了很多的神灵符号,像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岩画,如:阴山岩画、花山岩画、贺兰山岩画等。随着心理需求的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比重开始大于对宗教的膜拜,最终发展成以审美为主要目的的艺术,从而摆脱了宗教的束缚,也摈弃了宗教意识,成为宣扬人自身生命态度的载体,再到后来“人文主义”的复活,艺术最终从对上天的关注转向了对人的关注,人的世界取代了神的世界,艺术从宗教中脱离出来。宗教艺术成为了独特的艺术。

一、传统陶瓷中的儒教文化

中国传统陶瓷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儒教文化深深的烙印。儒家思想贯穿于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已渗透进国人的骨子里,对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审美观、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教的基本教义是:敬天、奉祖、孝亲、忠信、仁义、崇礼、性善。儒教最根本的思想是礼和乐。中国传统陶瓷中的日用瓷中有很多反映儒教文化的器皿与陈设品,我们可以看到儒教文化中的吉祥、和合、中庸等思想。如丹凤朝阳(凤凰、太阳)、龙凤呈祥(龙凤纹)、六合同春(鹿、鹤、梅花)、多寿多福(蝙蝠、桃子)等祥瑞题材。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儒家思想往往以玉比喻人的许多美德,孔子曾论玉说:“夫玉者,君子比德焉”。宋代的龙泉青瓷达到了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顶峰,是巧夺天工的人工制造的青玉。龙泉窑的类玉青瓷是儒教文化思想的一个典型代表。所以类玉瓷器一直以来都深受古人的尊崇。

二、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道教文化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其对于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生活方式等都有比较大的影响,道教崇尚“天人合一”,认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宁静、超然物外。中国丰富的传统陶瓷艺术中蕴含有大量道教文化,在中国传统陶瓷发展的不同阶段皆有所体现。

首先,在意蕴上,宋代的陶瓷艺术深受其影响。宋瓷改唐三彩的富丽华美之风,追求一种淡泊、平淡的风格,简洁优美,很少有繁缛的装饰,主要以单色釉为主,这充分体现了宋代陶瓷沉静雅素的美学品质。宋代人喜欢赏玩最具“天人合一”境界的宋汝瓷。以道家之“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等理念为指引,以“五色使人目盲”等思想为评判的标准。

查看全文

透析托尔斯泰宗教艺术

在人类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艺术和宗教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这种紧密相连的关系不仅表现在艺术要在宗教的前提之下才具有存在的可能性和合法性,而且还表现在宗教从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以及形式选择的多样性、确定性各方面影响着艺术创作。这种尚未从宗教意识中独立出来的艺术就是一种宗教艺术(比如说基督教艺术、佛教艺术、道教艺术)。宗教艺术的目的主要是以感性的形式服务于神或者宗教教义的传达。因此,艺术或者说艺术的美绝对不可能比其服务的对象还重要。中世纪神学的开创者普洛丁说:“当一个人观看具体的美时,不应使自己沉湎其中,他应该超越它,飞升到这种美的本源那儿去。”

也就是说,美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有助于通向超验神圣的工具,故而美或者艺术本身不具有本源性意义。但是这种情况在近代已经逐渐被改变,而到现代则被彻底颠倒过来了。自文艺复兴时期起,随着传统的宗教信仰在一股肯定世俗生活运动和启蒙理性思潮的联合攻击之下不断颓败,一种以美为最高价值的审美主义思潮开始兴起。艺术不再唯宗教马首是瞻,艺术也不必用具有促进人的知识或道德的理由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由于彼岸信念的失落,以及此岸感的高涨,向来与人的感性关系密切且肯定人的此岸世俗生活的审美和艺术,反而能安慰不再有永生希望的人们的心灵,并赋予人生以价值和意义。艺术或者美因此取代了上帝所占有的位置,俨然成为一种类似于宗教的形态。人们在上帝退隐的世界里,供奉起一位古老的神祇。这位神祇不再是一位全知全能全善不朽的神,而是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的美神维纳斯。她的信徒们相信生存的意义以及生命的价值在此岸便可以得到说明和解释。托尔斯泰显然是被这种艺术代宗教所展示的艺术图景给吓坏了,要不然他在那本专门表述其艺术观的《艺术论》里不至于对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发展的“误入歧途”如此忧心忡忡,也不会对那些以美为最高目的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那样气急败坏。这位毕生从事艺术创作的“俄罗斯的良心”一定是从艺术领域里感受到整个现代社会以及现代艺术具有某种危险的发展倾向。这些危险的发展倾向究竟是什么呢?托尔斯泰为何说它是违背人的良心呢?托尔斯泰的解救之道是什么?我们怎么看待托尔斯泰这种良善之举呢?

托尔斯泰以其强大的理论穿透力和独到的眼光看到,文艺复兴以来,种种高深晦涩的美学理论或艺术理论不外乎两种论调:第一,“美”是一种独立存在的东西,这种东西是观念、精神、意志、上帝的绝对完全的体现;第二,“美”是一种我们得到的毫无个人利益的快乐。托尔斯泰还认为,这两种“美”的定义都归结于我们得到的快乐,即承认我们欢喜的,并不引起贪欲的东西就是“美”②。“如果我们不想卖弄华丽的辞藻,那么‘美’按照我们的理解,它只不过是我们喜欢的东西”③。一般的艺术史或美学史对于美的独立自主性以及非功利性都是持一种肯定的态度,认为艺术和美终于可以从古典主义的泛知识论和泛道德论中独立出来,人们不能再把知识和道德作为评价艺术的标准了。因为,艺术的目的在于它本身———创造美。莱辛在《拉奥孔》这篇文章中曾说过:“如果和美不相容,就须让路给美;如果和美相容,也至少服从美。”④在艺术中,美是“最高的法律”,道德或者知识因素要么被剔除,要么就臣服于美。席勒认为美的艺术可以把人从不自由的自然状态和道德状态中解救出来,修复片面化的人性使其达到自由完整的状态。英国唯美主义者奥斯卡•王尔德认为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因为艺术具有独立性、完美性,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和价值。而生活和自然都不具有完美性,所以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要模仿艺术⑤。在向审美主义靠拢的众声喧哗中,托尔斯泰嗅出了一股不祥的味道。他看到彼岸的宗教世界衰落之后,神性从世界退隐而去,人们开始为人的感性欲望⑥正名和辩护。享乐(艺术的享乐当然不能等同于食色层面的动物性官能的享乐,但是这种享乐本质上还是以人的官能、本能为基础),不再像在宗教的背景前提之下具有原罪性质,反而成为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之所在。这正如刘小枫先生所说:“审美感在启蒙时代出现,其问题背景是彻底更改神义论。隐藏在一切艺术享受和感性创造背后的基本力量是快感官能。感性个体靠这种力量实现真正的自我,获得人生最高的、唯一的幸福。传统神义论对生命意义的解答已被宣告无效,享受感性快感的程度,成为对人生的终极辩护。”⑦然而,这在托尔斯泰看来根本上是本末倒置,是非混淆。他认为这些审美主义者所犯的主要错误在于他们用微不足道的、仅以享乐为目的的艺术替代空缺的宗教艺术,重视和鼓励那些无论如何也不配受到这样重视和鼓励的艺术。托尔斯泰说:“人们的最大苦痛不在于不知道上帝,而在于他们用非上帝的存在物代替了上帝。这样的情形也存在于艺术中。”

从团结世界大众的基督宗教艺术到以“美”为目的的艺术的转变,在托尔斯泰看来,根本就是人类自甘堕落、弃明投暗的一种行径。对艺术本身来讲,也是如此。托尔斯泰认为从宗教到艺术代宗教的转变,对艺术造成了四个严重的后果:第一,艺术失去了它所固有的多样的和深刻的宗教内涵,艺术所表达的情感无外乎是骄傲、色情和生活的烦闷;第二,由于只顾及一些小范围的人,这样的艺术失去了形式美,变得矫揉造作和暧昧不明;第三,艺术所传达的情感不再真挚,而是变得虚假和纯理性;第四,因为脱离大众,艺术被用于服务于上层阶级,艺术家开始使用模仿、借用、感动、趣味等各种方法制造出大量没有真情实感的艺术赝品。尽管这些艺术毫无实质价值,有些不仅无益于人类的利益反而败坏人类朴素的道德情感,但这些艺术仍然被认为是人世间最重要的事情。它花费人们大量劳力、物力和精力(仅次于战争),却只惠及很小的一部分人。那些道德败坏的、对人类的幸福毫无贡献的艺术家,却被当成英雄和圣人一样。这些艺术的存在根本上是有悖于人类的良知的,根本经不起道德的考验。近现代以来的艺术以及艺术理论几乎全部遭到托尔斯泰的否定,遭否定批判的艺术家或理论家的名单可以列得很长:波德莱尔、魏尔兰、戈蒂耶、马拉美、梅特林克、毕沙罗、歌德、晚期的贝多芬、克拉利克、勒南、夏夫兹博里、哈奇生、伯克、巴特、狄德罗、达兰贝尔、伏尔泰、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叔本华、尼采……

托尔斯泰认为首先得重新定义艺术这个词。关于艺术的具体定义有许多分歧,但大多数学者和理论家都认同:艺术是表现美的东西。但托尔斯泰认为把艺术定义为表现美的东西,无异于把艺术的目的说成是享乐。以美来定义和理解艺术是近代以来艺术误入歧途的一个根本原因。当然还有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因是信仰的失落。因此要正确定义和理解艺术,首先就要防止把艺术理解成一种表现美的东西。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呢?托尔斯泰认为真正的艺术活动要能唤起心中曾经体验过的情感,并通过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语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情感,使其他人也能体验到这种情感。艺术是一种人类活动,其中一个人有意识地用某种外在标志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被这种情感所感染,同时也体验着这种情感。因此,在他看来艺术既不是形而上学者(如柏拉图、普洛丁、黑格尔、尼采等)所说的某种神秘的思想、美或上帝的体现,也不是生理美学者(伯克、哈奇生、斯宾塞等)所言的人们借以消耗过剩精力的游戏,也不是情绪通过外在标志的表现,更不是美好事物的产品。总之,艺术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追求个人以及全人类幸福所需的一种交际手法,它把人类联结在同样的情感中⑨。艺术最为本质的东西不是表现美,而是情感传达。借助这种情感传达,彼此孤立分离乃至相互仇恨的人互相联合在一起。因此这种情感必须具有能够把所有人联合起来的功能。

这种情感有两种:“一种是源于人是上帝的孩子、人与人是兄弟这种意识的情感;一种是最朴素的情感———日常生活中的,但能毫无例外地被所有的人理解的情感,比如欢愉之情、恻隐之心、振奋的精神和平静的心境,等等。只有这两种情感构成了就内容而言是我们时代的优秀艺术的客体。”⑩对于这种功能,宣扬人的个体感性价值的艺术是不具备的,而必须以联合所有人情感为目的的宗教艺术才能担当得起。那么宗教的艺术(广义)是如何把人联合在一起的呢?他认为:“相处在一起的一些人,如果不是彼此怀有敌意,就是彼此的心情和情感互不相同,突然间,或是一个故事,或是一种想象,或是一幅画,甚至是一座建筑,更经常地是音乐,就像电火花一样,在一瞬间把所有的人都联合起来,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互不相干,甚至是充满敌意,而是感到彼此的结合和彼此间的爱。每一个人为别人与他有相同的感受而心怀喜悦,为他与所有在场的人甚至是所有怀有同感的现在还活着的人之间所建立的交际关系而心怀喜悦;不仅如此,他还体会到一种隐秘的快乐,因为他还与曾和他有同样感受的已经逝去的人,与将和他有同样感受的生活在未来的人有一种冥间的交际。这就是表达对上帝与他人之爱的艺术,与传统日常生活中最朴素的但是大家共有的情感的艺术所具有的相同功用。”輯訛輥自文艺复兴运动起,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诗人、思想家都致力将美和艺术从传统的功利主义原则中独立出来,使艺术走上一条自由独立发展的道路,不再用知识(真)和道德(善)来作为评价艺术的标准。托尔斯泰试图彻底扭转这种倾向,让艺术服务于善———使上帝的子民们团结起来、联合起来,否则人类就是自甘堕落、自我泯灭良知,艺术变得一无是处。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托尔斯泰这种类似“开历史倒车”的行为?托尔斯泰难道想把中世纪当成艺术的理想世界?托尔斯泰想让人重复中世纪的基督教义,为了天国和上帝,让人放弃享受、肉欲以及一切世俗意义上的欢乐?主张实行禁欲主义以获得上帝的恩宠?

查看全文

宗教艺术特点综述论文

摘要:宗教与艺术是一个相互不可分离的混合体,宗教色彩伴随着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宗教艺术的特点是这一艺术不但具备宗教文化,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赋有浓郁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宗教艺术宗教崇拜艺术

在艺术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元素一直伴随而来。我们把宗教与艺术,放到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公正地看,就不难发现,宗教和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有人认为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了解宗教和艺术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加认识宗教艺术遗产和现今的宗教艺术,对认识宗教和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什么是宗教艺术

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它是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宗教仪式与艺术形式的结合。

宗教经典与宗教仪式中文学色彩较浓的神话传说、故事。如《圣经》中的洪水神话与伊甸园的故事,佛经中的太子成道故事等等。这些故事的结尾往往要点明其所包含的宗教意义,或劝人改恶从善,或告诫人严守教规,或宣扬神佛的神明与智慧。虽然在宗教经典中许多故事来自民间,但是由于他们自身融入了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且是用来宣传宗教教义,为宗教服务的,就应属于宗教艺术。另外借用艺术形式宣传宗教教义、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小说、诗歌、绘画、戏剧、舞蹈等。如音乐,《吕氏春秋·古乐》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葛天氏是传说中的氏族首领,这段配以舞蹈的音乐分为八段:第一段“载民”是歌颂土地恩德的;第二段“玄鸟”歌颂葛天氏部族的图腾;第三段“遂草木”则祈求草木茂盛;第四段“奋五谷”祝愿五谷丰登;第五段“敬天常”崇奉上天;第六段“建帝功”则赞扬天帝的公德无量;第七段“依地德”酬谢土地神祗;第八段“总禽兽之极”祝愿飞禽走兽大量繁衍生殖。这段音乐表明当时的艺术是宗教祭祀仪式、生产活动混融一体的。还有与宗教教义、宗教仪式紧密结合的宗教建筑(包括神坛、祭台、教堂寺庙、佛塔等)、宗教音乐、宗教绘画和宗教雕刻等。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物是最典型的宗教艺术建筑。在清真寺里既能找到浓浓的宗教气氛又能找到宏伟的建筑艺术。伊斯兰伟大先知说:安拉很关爱其仆人,他将大地作为仆人崇拜他的地方。因此,每一位穆斯林当进入任何一座清真寺时都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他认为,在清真寺他是与真主相会,因此他就首先洗净,先涤除人身体外部的污垢,然后诵读古兰经和通过与安拉交言洗涤和纯洁内心世界。因此,所有的穆斯林建筑家和工程师尽其所能将清真寺建得既肃穆又壮观,使仆人与安拉交言时保持更多的精神气氛。

查看全文

艺术与宗教观览

宗教与艺术,是人类社会两种古老的意识形态。至于谁先谁后,谁派生谁,众说不一。而学者们的考证证明,二者谈不上谁产生谁,谁比谁老。从宗教史上看,人类社会并不是从一开始便有宗教的,整个猿人阶段并没有宗教,宗教史上称为“前宗教时代”,因为那时的原始人思维低下,语音简单,浑浑噩噩,没有能力思考自己与自然界关系的问题。同样,那时候的原始人也没有艺术,也可以叫“前艺术时代”,因为当时人们的头脑达不到审美的水平,他们似乎也灵巧不到能进行艺术创作。

人类在古人阶段才发展到产生宗教的观念与进行宗教崇拜的阶段。现今所发现的欧洲尼安德特人和中国山顶洞人的遗骨按一定方式排列,而且伴有随葬品的遗迹表明,他们有了灵魂不死的宗教观念。而为死人放进那些磨制光滑、有刻纹的石器、石珠和穿孔兽牙以及用红色赭石描绘的道道横条、丝丝斑点,既反映了原始人对“另一个世界”的想法,同时也是他们创作的原始艺术品。请看:原始宗教观念需要用崇拜的方式(例如尸体的有规则摆放和放进死者的生前用品)进行表现,而为着宗教崇拜的实用需要所制作的“作品”却同时又成了有创造性的艺术品。宗教观念通过含有艺术创作在其中的崇拜仪式去反映;而单纯作为审美而存在的艺术品在当时还不能存在。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宗教与艺术就是这样一种同时出现,紧密联系的关系,黑格尔说的好:“较早阶段的宗教是一种艺术及其感性表现的宗教。”

但是宗教和艺术并不是划等号的。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一面(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有不同的一面(反映形式各异),而互相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宗教在人类历史上,曾长时间地占据过思想领域里的统治地位,因而艺术的创作世界观、指导思想、创作契机和艺术内容就不能不受到宗教的巨大影响。同时,宗教作为凌驾一切之上的意识形态,它的普及和发展,也必须靠艺术这种最直接、最动人、最吸引人心的世俗形式。宗教的神学之光与艺术的审美创作一旦结合起来,便在人类文明史和艺术史上留下许多稀世珍宝,即宗教艺术。同时,还必须看到宗教与艺术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相互抑制的一面。某些宗教教条的禁忌,束缚了艺术的自由创作;而各种世俗艺术及无神论思想的艺术创作,自然也对宗教的发展是一种不可低估的影响。

宗教与艺术的关系简要地说到此。下面,着重谈谈宗教在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了哪些重要的积极作用。

先看看基督教对西方艺术的巨大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