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1 10:33: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宗教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宗教文化遗产保护综述
1调研概况
1.1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调查
1.1.1地理位置五通庙,位于南宁市新阳雅里村永和大桥东侧江北大道北面。新阳雅里村隶属南宁市西乡塘区新阳街道,成立于1980年,分为上坡、中坡、下坡三部分,村委办公地点位于北际路13—1号。辖区总人口2691人,其中,常住人口1395人,流动人口1296人。
1.1.2文化意义五通庙位于五通庙渡旁,因渡而生。古时,五通庙渡是南宁邕江边上一个水上交通的重要渡口,过往的客商从此渡口经过,通往南北做生意;而生活在邕江边上的水上人家则“靠江吃江”,成为南宁渡江短程货运、客运和横渡的主力,他们在邕江两岸开设了五通庙渡、县门渡、府门渡、老口渡等近百对渡口,日夜摆渡,服务于两岸的物流、人流。因此,彼时五通庙渡的繁盛促成了五通庙的香火鼎盛,而五通庙则保佑了水上往来的船只和生薏人家的平安。一个地方的寺庙文化是一个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构成部分。时至今日,五通庙仍香火旺盛,许多老南宁人和经商人士十分信奉,是南宁人节日拜神的重要去处之一,每到农历初、十五,五通庙的往来香客众多,场面壮观颇为壮观。
1.2构成要素调查
1.2.1管理维护五通庙管理现状不佳,保存的历史资料很少。一方面,从五通庙的历史由来看,五通庙多为民间所建,一直都没有得到正规庙宇的待遇;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归属和收益权属的问题,五通庙现由当地的人(水上船民和雅里村的村民)集资重修,政府并没有出资进行修建管理,所以庙宇外观不佳。
宗教、科学、文化反思录
(一)
什么是文化?从本质上说,人类虽是自然的产物,但文化却是人类创造的一种与自然相对的非自然体系,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类超脱动物性的一切活动的产品。文化发展的动因来源于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乃是人类心灵智慧之光的外在形式。
文化本身的范围不易界定,抛开政治、经济的层面不说,人们习惯上至少将宗教、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社会伦理学(包括民俗学)作为基本的文化要素,它们都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在这五大要素中,科学和哲学是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花朵,伦理学是人类对善的追求,文学艺术则是人类对美的追求,此四者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但这些认识尚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因而都是有限的相对知识。只有宗教,特别是从各种具体的宗教中抽象出来的元宗教精神,则是超越时空界限的“全”,是人类心灵的完整状态,是超越人类理性的非理性体验,是至真、至善、至美、至全的无限境界,是人类对绝对的宇宙本源的悟解。
近代学者有以美学(文学艺术)或德育(伦理学)代替宗教的想法,这是行不通的,文化的宗教、哲学、科学、美学、伦理学五大要素是不能互相取代的。宗教是人类文化的母体,是人类一切精神创造活动的资源,是文化的最高层次。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和社会伦理都是由宗教派生出来的,并以宗教信念为支柱才能发展。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和道学都隐含着元宗教精神,这可从老子《道德经》和孔子的《论语》中表现出来。《道德经》讲“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尊道贵德,不弃人,不弃物;使人求以得,有罪得免;常善救人,以百姓心为心;不善者亦善之,不信者亦信之;对道要敬畏,如冬涉川,若畏四邻,俨兮若客,这类元宗教精神体现了宗教家悲天悯人的信仰情怀。《论语》也讲“祭神如神在”;“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敬天而不敢欺;吉月必朝服;迅雷烈风必变;“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叹凤鸟不至,见获麟而悲;“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足见儒学亦敬天而畏天命,怀有诚惶诚恐的元宗教精神和信仰情怀。
旅游业与宗教文化关系
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对宗教文化所起的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已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所以,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密切的,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开发宗教文化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一、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宗教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极具旅游价值,宗教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吸引游客,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各种宗教信徒总数约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以朝圣、做弥撤和烧香拜佛、考察研究为主要内容,因为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强烈的求知欲望都会转化为旅游动机,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地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伊斯兰教克尔白圣殿)、耶路撒冷(基督教耶稣圣墓教堂、伊斯兰教阿克萨清真寺、犹太教所罗门圣殴)、伯利恒(犹太教古以色列大卫王的故乡、传说中耶稣降生之所)、意大利罗马、梵蒂冈(世界天主教的中心)都成了国际旅游业发达的地方。
中国宗教种类齐全,既有土生土长的宗教如道教;也有外来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更有受外来宗教影响而产生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如明教、白莲教等。仅国务院公布的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各种宗教名胜古迹就有150多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与宗教有关的名胜古迹共有3000多处。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吸引了海内外信徒、专家学者和一般游客。佛教文化对中国有着深刻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佛教教规、礼仪和宗派,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寺院、石窟和佛塔,其数量之多、艺术之精、历史之久是中外驰名的。1987年国务院公布的汉族地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就有142座。丰富的佛教文化具有同一性中的差异性、特殊性:如同是佛寺,五台山的宏伟建筑与九华山的民舍构造就各具一格;同为雕塑,山西云冈的石雕和天水麦积山的泥雕、泥塑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艺术技巧。如果进一步分析的话,则会发现佛教的三大建筑都会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宗派和不同的地区而显示出不同的风采。
再以被奉为道教崇拜的神--妈祖为例,每逢妈祖诞辰(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湄洲祖庙内外人山人海,香火鼎盛,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以台湾最为突出,总要抬着妈祖像回来探亲、进香还愿。
当然,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宗教派别的差异,全世界的宗教信徒都有自己向往的圣地,在宣传招徕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根据宗教文化的特点,丰富旅游商品,增收创汇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如出售各种宗教纪念品,佛教的木鱼、进香袋、数珠、雕像,提供斋饭;道教的“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画幅、介绍宗教名胜古迹的书籍。以佛教胜地普陀山为例,其针对游客的类型、特点,结合本地的实际,出售各种各样反映普陀山风貌的图像和以观音菩萨为主的佛像,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用宗教节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宗教文化的传播一些宗教节日,由于符合人们心理要求,不仅是信徒的节日,也成了民间流行的节日。基督教的圣诞节、复活节等流行全球,傣族的浴佛节(泼水节)、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其新奇感和神秘感颇具魅力。
深究宗教文化旅游价值
1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1.1宗教与文化相互促进
宗教和旅游自古就有着源远流长的密切关系。从教徒们为了朝圣拜祭而离开常住地前往宗教名胜所进行的简单的前夕游历活动,到今天旅游者为了观赏宗教山川、领略宗教文化、感受宗教氛围以及学术的考察和交流等目的而进行的各种综合性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已经成为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旅游价值,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了新的旅游市场,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和游客,带动了宗教旅游景区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作为人类的一种文明和文化行为,到现在的一种经济行为,是与人类历史共同演进的。旅游的本质其实是各种文化的交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反映在宗教文化方面就是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朝圣和学术考察交流,这些不仅利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且依靠宗教旅游的收入,还为修复和重建寺内景观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而良好的寺内景观和旅游基础设施的支持,又会吸引更多的信徒和游客,从而形成良性发展的循环。因而,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在宗教名胜古迹的修复,研究和文化交流上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这就使宗教与旅游结缘,宗教促成旅游,而旅游又推动了宗教的发展。宗教与旅游具有双向促进和依赖作用。
1.2旅游对宗教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初期,人们往往只看到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而没有进行综合效益的评估,随着大众旅游的进一步盛行,人们逐渐发现,旅游业的过度发展正严重破坏着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宗教旅游也是如此。我们看到:宗教旅游为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促进了宗教文化交流,也对宗教文化遗迹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游客的增多,带来对景区的一些人为破坏和环境污染;游人到处乱写乱画,文化古迹遭游客践踏破坏;有的地方没有合理的规划,无序的建设宾馆和商铺,严重影响了宗教庄严的氛围;更严重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的问题,宗教景观都在名山胜水之间,环境清幽,而现在宗教旅游景区游客可以说是人满为患,文物古迹、建筑和花草树木人为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正经受着严重的威胁。保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防止和消除这些不利的东西,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美国电影宗教文化研讨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和映像。好莱坞之所以能在世界电影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同美国自身“文化熔炉”的特性是不无关系的。好莱坞拍摄的电影内容丰富多样,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伦理、道德、艺术、历史等等,几乎无一例外地跻身于电影的故事与形式之中,几乎涵盖了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电影逐渐成为从不同角度解读美国社会文化的上佳文本。宗教是美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电影中也少不了对宗教相关内容的关注及呈现。“宗教电影”(religiousfilm)是美国社会宗教文化特征的生动表现。
一、美国社会的宗教现状及特征
美国是整个西方社会中宗教性最强的国家。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依其根深蒂固的信仰和价值观行事,并非受经济和心理因素驱动”①,美国有别于其他工业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民众对组织性宗教团体的承诺。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早期移居北美的绝大多数是在英国不堪遭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主要定居在新英格兰地区。这些基督新教徒(TheProtestants)把北美大陆视为自己的宗教避难所,是自由之信仰、勤劳以致富的“世外桃源”。17世纪末,在洛克的“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思想的影响之下,新英格兰的清教徒们首先打响了反对英国殖民者的独立战争,并最终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基督新教(Protestantism)也由此确立了其作为美国本土主义宗教牢固的基础性地位。19世纪的两次移民潮给美国带来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元文化及宗教,形成美国社会宗教多元化的局面。这些随移民而来的“外来宗教”中对美国社会及民众影响较大的是天主教和犹太教。“二战”以后,大批天主教徒步入美国中产阶级行列,并逐渐融入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中。然而,基于美国是由基督新教徒所建立这样一个强大的事实,天主教徒在美国可谓是命运多舛。早期新教移民中的很多人对于欧洲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和宗教迫害都无比痛恨。因此,他们反抗教会专制,要摒弃天主教繁琐的宗教仪式并寻求一种能和上帝直接对话的新教模式,并把这种愿望和主张当成了美国这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对本土主义基督新教的偏袒在国家政治生态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在美国自建国以来的四十四任总统之中,除约翰•肯尼迪一人是天主教徒外,其他均是基督新教徒。天主教徒被排挤于核心利益圈之外,穆斯林或信仰其他宗教的人若想踏足其中更是无从谈起。但是,随着近年来不断涌入美国的信奉天主教的拉美移民数量的增加,美国国内天主教徒的数量也逐渐超过基督新教徒,其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状况也得到改善。2008年,奥巴马总统的当选被认为是美国社会在种族观点问题上的大转变,传统宗教观念也向前迈了一大步,比如现任副总统乔•拜登就是天主教徒。
二、宗教与电影的融合
去教堂或会堂并不是美国人接触宗教、获取宗教知识的唯一途径,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不管他们是不是教徒,无论他们信仰哪种宗教,他们知道的“所有关于宗教的事情都是源于电影”②。许多早期的电影制作人和基督教教士、牧师等神职人员都认为,基于《圣经》内容的影片能够将“娱乐”和“宗教信仰”这两个原本毫无关系的概念相融合。一部拍摄正规、内容严肃的宗教题材影片,既能起到教化的作用,还能给人们启迪。通过电影来“影响人们的人生态度、宗教信仰和行为方式”③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由此,以《圣经》故事为蓝本的历史片、爱情片以及探险片大量涌现。影片中的情节和人物成为后来许多人心目中认定的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史实再现,影片中的对白取代《圣经》中的文字成为人们通用的“宗教语言”。基于电影比宗教文本和传统的传教更为直观、易懂的特性,宗教电影逐渐成为教会认可的“极具教化作用的穷人的圣经”;与此同时,电影也成为学者们探究美国社会宗教文化的上佳渠道:电影向人们展示当前的社会价值所在,并告诉人们如何去改变。学者们宣称,若想知道美国人信仰什么,就去电影院看看正在上映什么。尽管对宗教电影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满,各宗教团体还是会通过电影来传述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并自行创作了数量可观的影片。早在1918年,天主教艺术协会(CatholicArtAssociation)就制作了一部表现劳工阶层天主教徒的电影《罪人》(TheTransgressors)。20世纪50年代,基督教电影委员会(ProtestantFilmCommission)资助了一个系列短片的拍摄和制作,目的是通过这些短片来提出有关道德及宗教的问题。从票房的角度而言,这些影片中的绝大多数都不值一提,然而却能全面地反映出教徒们对于自身及其周围世界的看法,社会文化价值堪称典范。
三、美国宗教电影的特点
陶瓷艺术蕴藏的宗教文化
“艺术”中“宗教”的问题,实际上是“宗教”在“艺术”中的比例问题。宗教与艺术之所以相互融合,恰恰是艺术的神秘性所致,往往宗教先利用艺术为之服务,艺术逐成了宣扬宗教的工具。原始人把大自然的巨大威力和星象的变化认为是神灵的作用,便寻求各种途径与神灵对话,因而产生了巫术,史学家们认为它是原始宗教和艺术共同的雏形。远古人类在心惊胆战地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做巫术活动,创造了很多的神灵符号,像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岩画,如:阴山岩画、花山岩画、贺兰山岩画等。随着心理需求的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比重开始大于对宗教的膜拜,最终发展成以审美为主要目的的艺术,从而摆脱了宗教的束缚,也摈弃了宗教意识,成为宣扬人自身生命态度的载体,再到后来“人文主义”的复活,艺术最终从对上天的关注转向了对人的关注,人的世界取代了神的世界,艺术从宗教中脱离出来。宗教艺术成为了独特的艺术。
一、传统陶瓷中的儒教文化
中国传统陶瓷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儒教文化深深的烙印。儒家思想贯穿于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已渗透进国人的骨子里,对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审美观、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教的基本教义是:敬天、奉祖、孝亲、忠信、仁义、崇礼、性善。儒教最根本的思想是礼和乐。中国传统陶瓷中的日用瓷中有很多反映儒教文化的器皿与陈设品,我们可以看到儒教文化中的吉祥、和合、中庸等思想。如丹凤朝阳(凤凰、太阳)、龙凤呈祥(龙凤纹)、六合同春(鹿、鹤、梅花)、多寿多福(蝙蝠、桃子)等祥瑞题材。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儒家思想往往以玉比喻人的许多美德,孔子曾论玉说:“夫玉者,君子比德焉”。宋代的龙泉青瓷达到了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顶峰,是巧夺天工的人工制造的青玉。龙泉窑的类玉青瓷是儒教文化思想的一个典型代表。所以类玉瓷器一直以来都深受古人的尊崇。
二、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道教文化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其对于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生活方式等都有比较大的影响,道教崇尚“天人合一”,认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宁静、超然物外。中国丰富的传统陶瓷艺术中蕴含有大量道教文化,在中国传统陶瓷发展的不同阶段皆有所体现。
首先,在意蕴上,宋代的陶瓷艺术深受其影响。宋瓷改唐三彩的富丽华美之风,追求一种淡泊、平淡的风格,简洁优美,很少有繁缛的装饰,主要以单色釉为主,这充分体现了宋代陶瓷沉静雅素的美学品质。宋代人喜欢赏玩最具“天人合一”境界的宋汝瓷。以道家之“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等理念为指引,以“五色使人目盲”等思想为评判的标准。
当代宗教和顺文化探索
本文作者:潘宏纹邓路遥工作单位:广西社会主义学院
宗教和顺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三种文化的复合体,其中“和内外,顺古今”是宗教和顺文化的主要精神旨归。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从产生之初就与整个人类社会发生互动与影响。从政教关系角度来说,宗教和顺文化体现了在政教分离前提下,国教并重,爱国与爱教的统一;从社会功能角度来说,宗教和顺文化体现为反观于内、求诸于外时都能够达到一种理想有序状态及其伦理道德资源对于社会公序良俗的构建;从文化视角看,宗教和顺文化体现为一种凝聚力与向心力。(一)宗教和顺文化是一种爱国文化历史上,宗教间的战争或宗教迫害往往成为国家、民族灾难的开始。从中东局势和苏联解体来看,宗教因素是影响现代世界区域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由宗教间的仇恨或分歧导致的国家分裂、政教灭亡的情况客观存在。因此,宗教间的和谐团结是一个国家发展统一的前提。所谓“和”,即与己和,与他和。“和”的最高境界就是与祖国和衷共济、生死相契的爱国之心、赤子情怀。爱国主义是我国各大宗教秉承的优秀传统。“不依国主,法事难立”,我国宗教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兴衰视为唇齿相依的关系。宗教和顺文化是我国宗教处理政教关系、教教关系,爱国护邦的重要表现。虽然我国各大宗教教理教义不同,但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却殊途同归,形成爱国统一战线。在民族危亡的重大历史时刻,五大宗教往往能够深明民族大义,精诚团结,一致对外。抗日战争时期,伊斯兰教代表人士提出了“争国不争教,保国即保教,爱国即爱身”的抗战主张,号召全国的穆斯林兄弟放下信仰的狭隘,与其他拥有不同信仰的同胞并肩作战,击退日寇,捍卫中华民族领土与主权的统一,涌现出以马本斋为代表的一大批抗日爱国民族英雄。佛教界则一贯主张把上报国恩放在教义的首位,“救国即是学佛,学佛必须救国”,认为“无国就无法卫道”,[3]佛教经典中还有《仁王护国经》、《报国土恩经》等爱国典籍。当时,中国佛教会会长敬安禅师也说“我虽学佛未忘世,国仇未报老僧羞”,表达了佛门弟子抗日救国、抵御日寇的爱国决心。(二)宗教和顺文化是一种秩序构建“和顺”的目标是各宗教在反观于内、求诸于外时都能够达到一种理想有序状态。宗教和顺文化从目标上来说,是为了达到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护与保持,强调了宗教自身、宗教与社会、宗教与国家及宗教间的一种秩序构建。一是教内关系和顺,各大宗教能够做到组织团结,信众和睦。二是教与教关系和顺,我国各大宗教地位平等,历史上没有产生一教独大的特权宗教或国教,相应地减少了宗教间的利益、权力纷争,五教同辉成为宗教和顺格局的直接写照。三是宗教与国家特别是国家政权的关系和顺。政教关系反映了宗教与国家的亲疏远近。历史上,政教关系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张力。尤其是在政教合一、神权高于王权的时刻,这种张力表现得更为明显。从中世纪的神权至上到近代政教分离原则的确立,西方的基督教兴衰史集中反映了这种张力的存在。我国的政教关系始于商周,从先秦开始,秦始皇的“天人之分”原则确立和“人定胜天”思想的形成,使中国的政教关系从政权创建之初就形成了政教分离、皇权高于神权的例制。大一统的封建政权以绝对的力量优势凌驾于宗教的权威和神圣之上,所以我国宗教从立教之初就把自己定位于从属文化的角色,自身主动作出调整和改变,积极寻找与传统主流文化的契合点,从大局出发,以国家利益为重,妥善处理了政教关系。四是宗教与社会关系和顺,这主要体现了宗教伦理的价值所在。宗教普遍具有止恶扬善、济苦扶弱、精进节制、奉献利他等丰富的伦理文化资源。从社会功用看,宗教慈同和爱等超越性伦理是对忠信节义等世俗伦理的有益补充,对人心秩序、社会秩序的构建起到抚慰、疏导的作用。近代佛教领袖太虚曾提出“宗佛法以建信基”、“用老庄以解世纷”、“宗孔孟以全人德”[4]的理念,强调的就是佛道和顺伦理在构建社会秩序中的独特价值。(三)宗教和顺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从约瑟•耐提出文化软实力理论以来,文化的力量与价值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5]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来看,文化虽然不是直接生产力,但由文化所生发出来的民族凝聚力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力源。从文化视角来看,宗教和顺文化代表的是一种文化软实力。它是我国宗教界对民族、国家的一种文化认同,是其凝聚力、向心力的集中体现。宗教狂热、宗教极端和宗教分裂势力一直是宗教界内部不和谐的因素,也是影响我国和谐政教关系、破坏我国稳定团结的消极力量。在此情境下,宗教和顺文化作为一种价值引领,积极教育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教、与党同心,发挥了凝心聚力、团结信众、争取民心的作用。伊斯兰教主张的宽恕、诚实、公正、团结、以礼待人,基督教强调的“爱人如己”、“爱人是最大的法则”,佛教倡导的众生平等、自觉觉他、诸善奉行、诸恶莫做、乐善好施、敬老爱幼、惩恶扬善,道教追求的宁静、淡泊、宽忍、重生等这些人文精神都是宗教和顺文化的精华,通过合理利用和积极弘扬,能够转化为信教群众对国家的认同。
弘扬宗教和顺文化既是兴国兴教的现实之需,也是符合文化发展特别是先进文化发展规律的必然。宗教和顺文化是处理宗教与社会关系、积极推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有效途径。发扬宗教思想中的和顺文化,有助于提升宗教自身的文化品位,改善宗教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一)弘扬宗教和顺文化,符合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创新能力,只有在不断创新和升华中,一种文化形态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与活力。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需要保持其文化的时代性与创新性,不能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否则,必然受到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就像欧阳竟无所说的,宗教如果“不方便善巧,则必将滞于一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历史上众多的民族宗教、部落宗教之所以最终消亡,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文化没有做到及时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进而被后来的先进文化所替代。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之所以能够从民族宗教、地域宗教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主要在于它们保持文化嬗变,能够适应不同历史时空。“基督教是‘适应时势的宗教’,即基督教能不断自我更新,以适应变化着的时代的要求,这是宗教发展的带有普遍性的规律。”[6]宗教和顺文化的提出,是我国宗教界在宗教文化方面的又一次理论升华与创新。历代以来,我国宗教界十分重视自身文化创新与思想建设,通过自身的调适,积极地与主流文化融通对话。唐代佛教界在传统山林佛教的基础上提出了“农禅并重”的思想,把参禅悟道与劳动实践相结合。近现代再次提出了佛教“学术化”的主张,倡导加强佛学思想研究,阐释佛法精义,提升佛教的文化品位。当前“人间佛教”建设凸显了佛教契理契机的入世性,说明佛教并非完全出世、蹈空,出离世间,而是具有务实救世的实际作用。此外,基督教的“神学建设”、伊斯兰教的新“卧尔兹”解经活动,都是现代宗教在当前社会大发展、思想大变革时期所作出的文化回应。宗教之所以千年不朽,没有像社会学家预设的那样,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宗教会在世界“趋魅化”的过程中逐渐消亡,主要还在于宗教内部所进行的思想创新与文化突破。宗教和顺文化是我国宗教在新的历史时期,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作的一种积极努力,也是宗教顺应时势的一种文化姿态。(二)弘扬宗教和顺文化,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现实要求宗教和顺文化的主旨在于“和而不同”前提下的求同存异,息争而谓之和,同归同向而谓之顺。宗教和顺文化的意义在于协调相异事物间的关系、缩小两者分歧、寻求最多的契合点。弘扬宗教和顺文化,是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现实要求,也是妥善解决制约宗教发展的消极因素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三教合一”到“五教并存”,再到“相适应”,我国宗教发展始终与现实国情紧密结合。宗教作为一种坚持有神论的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存在本质的区别,“宗教与社会主义是一道政治难题”[7],合理解释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在以唯物主义无神论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国度,宗教如何求同存异、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积极增强宗教的社会适应力是我国宗教面临的时代课题。当前,我国宗教界内部矛盾繁杂,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冲突与对抗普遍存在。例如,有的宗教组织内部戒律松弛,自律不严;宗教管理机构权责不分,人员分歧大、合作难;邪教、地下教会、家庭教会等非法组织活动扰乱秩序、误导信众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制约着宗教与我国社会的关系。宗教和顺文化的提出,有助于宗教间消除分歧、化解矛盾,在求大同、存小异的基础上增进理解,从而把矛盾斗争的离心力转化为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力。(三)弘扬宗教和顺文化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弘扬宗教和顺文化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宗教文化是糟粕与精华并存,在弘扬宗教和顺文化中要做到合理扬弃、理性取舍,避免盲目的宗教崇拜或宗教狂热。二是坚持差异性与统一性的并举。宗教和顺文化重在止争求和,同向存异,在此过程中不能忽视各大宗教的文化差异性,不能一味地强调同而不尊重异,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宗教文化旅游营销策略论文
摘要:泉州宗教文化发达,宗教旅游是泉州旅游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泉州市宗教旅游的市场定位与目标选择以及营销策略来阐述泉州宗教旅游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泉州;宗教旅游;营销策略
1泉州市宗教文化资源概况
泉州,位于福建东南海滨,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港口。唐、宋、元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世界各种宗教的传教士纷至沓来,传教于此。在这里,中西文化长期和谐相处,多元共存,深厚的宗教文化积淀,使泉州成为“世界宗教博物馆”。
泉州佛教。泉州素有“泉南佛国”之称。东汉末年,中国江南地区也有了外来的僧侣译经传教者。后来,又有隋末皇泰年间建的安海“龙山寺”,唐垂拱二年建的开元寺等佛教寺院出现。唐、五代时,泉州的佛教发展呈上升兴旺态势。在增修建开元寺之后,又在城东一隅增建了“承天寺”等。至唐末,佛教建筑寺庙在“泉州”辖区内,就有数十座。而且出现不少高僧,翻译大量经典,佛学著作也不少。宋时,与“泉州港”的兴盛相呼应的缘故,佛教发展仍呈上升态势。宋代以后,泉州的佛教渐趋世俗化,但仍继续发展。
泉州历代建造的佛寺有名称可考的多达800多座,现尚存339座。泉州的佛寺,大多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巍峨壮观,具有特色,许多寺院被列为各种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佛寺,并且是重要的旅游景点。
宗教文化旅游营销策略试析论文
摘要:泉州宗教文化发达,宗教旅游是泉州旅游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泉州市宗教旅游的市场定位与目标选择以及营销策略来阐述泉州宗教旅游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泉州;宗教旅游;营销策略
1泉州市宗教文化资源概况
泉州,位于福建东南海滨,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港口。唐、宋、元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世界各种宗教的传教士纷至沓来,传教于此。在这里,中西文化长期和谐相处,多元共存,深厚的宗教文化积淀,使泉州成为“世界宗教博物馆”。
泉州佛教。泉州素有“泉南佛国”之称。东汉末年,中国江南地区也有了外来的僧侣译经传教者。后来,又有隋末皇泰年间建的安海“龙山寺”,唐垂拱二年建的开元寺等佛教寺院出现。唐、五代时,泉州的佛教发展呈上升兴旺态势。在增修建开元寺之后,又在城东一隅增建了“承天寺”等。至唐末,佛教建筑寺庙在“泉州”辖区内,就有数十座。而且出现不少高僧,翻译大量经典,佛学著作也不少。宋时,与“泉州港”的兴盛相呼应的缘故,佛教发展仍呈上升态势。宋代以后,泉州的佛教渐趋世俗化,但仍继续发展。
泉州历代建造的佛寺有名称可考的多达800多座,现尚存339座。泉州的佛寺,大多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巍峨壮观,具有特色,许多寺院被列为各种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佛寺,并且是重要的旅游景点。
宗教文化旅游营销策略论文
1泉州市宗教文化资源概况
泉州,位于福建东南海滨,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港口。唐、宋、元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世界各种宗教的传教士纷至沓来,传教于此。在这里,中西文化长期和谐相处,多元共存,深厚的宗教文化积淀,使泉州成为“世界宗教博物馆”。
泉州佛教。泉州素有“泉南佛国”之称。东汉末年,中国江南地区也有了外来的僧侣译经传教者。后来,又有隋末皇泰年间建的安海“龙山寺”,唐垂拱二年建的开元寺等佛教寺院出现。唐、五代时,泉州的佛教发展呈上升兴旺态势。在增修建开元寺之后,又在城东一隅增建了“承天寺”等。至唐末,佛教建筑寺庙在“泉州”辖区内,就有数十座。而且出现不少高僧,翻译大量经典,佛学著作也不少。宋时,与“泉州港”的兴盛相呼应的缘故,佛教发展仍呈上升态势。宋代以后,泉州的佛教渐趋世俗化,但仍继续发展。
泉州历代建造的佛寺有名称可考的多达800多座,现尚存339座。泉州的佛寺,大多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巍峨壮观,具有特色,许多寺院被列为各种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佛寺,并且是重要的旅游景点。
泉州道教。西晋太康三年,在泉州府治南建置了该地最早的道教宫观,称白云庙(玄妙观的前身),这是泉州道教历史发展最重要的里程碑。位于涂门街的通淮关岳庙,始建于宋代,因为主祀关帝,附祀岳王而得名。泉州的东凤山下,有东岳行宫;万岁山下有真武庙;著名的老君岩在清源山下;泉州城内还有天后宫、龙宫庙、净真观等。可见,泉州的道观散布很广,信奉者不在少数。
道教对泉州建筑、绘画、雕刻艺术的影响。神佛造像、庙宇的出现使泉州雕塑、建筑出现新的气象。明代道士董伯华所绘的“风、云、雷、雨”4幅道教神像,即被称为“四顾眼”的珍品,是古代泉州道教艺术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