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1 06:59: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综合护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骨科手术患者综合护理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后的实际效果以及对患者心理健康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选取是简单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病例数为13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以及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在严重焦虑、明显焦虑、有焦虑、可能焦虑以及无焦虑各维度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VAS分数显著低于护理前,同时护理后观察组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患者骨科手术中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起到显著改善疼痛程度以及缓解焦虑情绪的效果。
[关键词]骨科手术;围术期综合护理;疼痛;焦虑;效果
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因手术在心理学上作为一种应激源,会引起患者身体体征和心理的强烈波动,严重可增加患者不能正常进行治疗导致的手术风险概率,患者心理和生理的问题仅依靠单纯传统的疾病护理不能同时解决,将会影响治疗的效果[1],临床研究发现,患者心理和生理的问题通过围术期护理能有效解决,本院对围术期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选取是简单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病例数为13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中患者男性39例,女性26例,年龄在36岁至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61±2.23)岁;观察组中男性42例,女性23例,年龄在33岁至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8±2.82)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围术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2],观察组患者以围术期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分为手术前心理护理、疾病与健康教育、术后并发症护理[3]。(1)手术前深层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疾病情况及家庭情况,倾听患者的内心想法,与患者进行交流,注意用亲切的态度和温和的语言,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开导,采取最合理的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对患者进行讲解骨科疾病的知识,消除由不了解自身疾病而带来的恐慌。(2)研究发现对疾病自身的不了解或是一知半解大多数是导致骨科手术患者出现心理的诸多不良反应的原因,因此非常重要的是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和疾病知识的讲解,对患者通过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手术治疗、高危诱因的方法及术后的康复方法,患者心理的焦虑、恐惧、紧张的心情在了解疾病及健康知识后得以缓解,使患者能有效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在术前、中、后开展护理工作。(3)患者手术后,下肢血液循环容易受到长期卧床休息而阻碍,因此护理人员需对下肢容易出现的例如静脉血栓、褥疮及消化系统等并发症加强护理和预防。1.3观察指标。使用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4],采取50分制的评分结果,表示患者出现严重焦虑的总得分>29分、表示患者出现明显焦虑>21分、表示患者有焦虑>14分、表示患者可能有焦虑>7、表示患者没有焦虑<7分。对比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感,采用满分为100分制视觉模拟法(VAS)进行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分数越高显示疼痛越厉害。
2结果
中风偏瘫患者中医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中风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综合护理,通过QOL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FMA量表评估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QOL评分、FMA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且对其肢体功能恢复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中医综合护理干预;中风偏瘫;肢体功能
恢复中风通常是指患者因体内气血逆乱、脑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功能障碍,常见功能障碍如突发昏厥、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以及偏身麻木等,患者出现偏瘫会直接对其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同时此病发病急,且多与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颈椎病等疾病相关,治疗相对复杂,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严重打击[1]。本病除受到上述疾病影响外,还受到情志郁怒、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气候变化、血液瘀滞等因素影响[2-4]。本文在对接受完治疗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12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6.17±10.64)岁,其中皮质与皮质下性偏瘫者26例、内囊性偏瘫患者19例、交叉性偏瘫者15例;观察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5.92±11.31)岁,其中皮质与皮质下性偏瘫者22例、内囊性偏瘫患者24例、交叉性偏瘫者14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年龄40~75岁;(2)已签署知情同意书;(3)精神状态正常且护理依从性高;(4)无危及生命病症。排除标准:(1)心肝肾等脏器存在危急重症者;(2)抗拒中医护理或依从性较差者;(3)患者无民事能力;(4)预计存活时间<6个月。1.3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以及健康知识宣教等;观察组行中医综合护理,具体如下:(1)中药热敷:将适量伸筋草、威灵仙、续断、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川芎置于25cm×25cm中药用布包内,使用白醋以及黄酒深度浸泡,24h后从浸液中取出,将取出后的布包置入锅中,隔水使用小火慢蒸1h,取出后冷置片刻,将布包置入患者患侧腰部、脖颈位置,对部位进行热力刺激,热敷时间保持在15min,1次/d,4~5次/周,1周为1个疗程,治疗持续4个疗程。(2)穴位刺激:对患者患侧穴位进行按摩刺激,如患者上肢出现偏瘫,选取上肢相关穴位按摩刺激,如肩井穴、肩贞穴、手三里穴等,按摩同时手动帮助患者腕关节以及手指关节活动,可对手指进行来回捻动;如为下肢出现偏瘫,则选取绝骨、环跳穴或风市穴等,患者采取俯卧位,按摩患者相应穴位同时,护理人员将手置于患者脊柱两侧,沿脊柱适当力度按压,同时缓慢移动,从脊柱上端到脊柱下端来回按摩1~2次,可采取中医用按摩滚轮,对背部适当力度滚动按压;而患者若是面部偏瘫,则可对地仓穴、太阳穴以及下关穴等穴位进行刺激,将双手置于相应穴位,按摩力度需轻缓,适当按压,采取拿捏法或轻拍进行按摩。对穴位进行按压时,单个穴位按摩时间控制在2~5min,按摩每日3次为宜,每5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停止1~2d,按摩共持续4个疗程。(3)情志护理:护理人员保持与患者积极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部分患者病因与情志郁结相关,通过沟通了解该部分患者情志郁结的原因,通过说明病症原理,告知患者治疗机制,同时重点讲述治疗后防护目的以及防护方法,告知其热敷原理,取得患者治疗配合度,同时讲述说明按摩穴位的作用,以及选取相应穴位的目的。加强患者对病症的了解程度,从根本取得患者信任,同时加强患者治疗信心,对于心理抑郁或焦虑患者,引导患者间保持娱乐活动,如纸牌或观看影视节目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同时指导患者保持心态平和,稳定情绪。1.4观察指标。采用简易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估患者出院时及出院1年后生活质量,含总体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及生理机能4个维度,各维度满分2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通过肢体运动功能评定表(FMA)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总分100分,分值越高功能恢复越好。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很满意=85分以上、满意=60~85分、不满意=60分以下,总满意度=很满意率+满意率。1.5统计学方法。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室综合护理在缓解急诊手术的作用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综合护理在缓解急诊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和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76例急诊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38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综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手术室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及应激反应。结果:两组护理后HAMA评分均降低,综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护理后SBP、DBP、HR优于较常规组(P<0.05);综合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手术室综合护理应用于急诊手术患者,可有效疏导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室综合护理;负性情绪;应激反应;急诊手术
急诊手术患者疾病类型多样,病情急重、复杂,进展快,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患者易产生害怕、恐惧、急躁等多种情绪,并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不利于手术的正常进行,因此给予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作用。手术室综合护理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科学性的护理模式,从生理、心理多个方面对患者施护,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其应激反应。本研究以我院急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急诊手术患者,入组患者均保持意识清醒,无精神异常,按照入院时间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各38例。综合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18~71岁,平均(44.76±11.75)岁;手术类型:妇科手术14例,心胸外科手术10例,泌尿外科手术6例,骨科手术8例。常规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19~70岁,平均(44.21±11.34)岁;手术类型:妇科手术15例,心胸外科手术11例,泌尿外科手术5例,骨科手术7例。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1.2护理方法1.2.1常规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准备手术器械、物品、药品等,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协助医生完成手术。1.2.2综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具体如下:(1)保温护理。调节手术室温度在23~24℃,湿度在50%~60%,加用棉被、保温毯,术中冲洗腹腔、伤口时,将冲洗液加温至37℃左右,防止患者术中体温过低,产生应激反应。(2)心理护理。急诊手术患者病情急重,多数患者对疾病不了解,担心会存在生命危险,而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护理人员需注意与患者沟通,安慰患者,告知其通过手术很快便可以康复,且不会对术后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疏导患者负性情绪,使其保持平静,避免过度紧张引起血压升高,影响手术进程。(3)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协助医生摆好患者手术体位,骨隆突部位垫棉垫,摆放患者体位时遵循既不影响手术又保持功能位置原则,侧卧位注意保护患者心肺功能,防止男性外生殖器受压、健侧耳廓或眼睛等受压;截石位注意用腿架托住膝部与小腿,肢体与支架间垫棉垫,术毕缓慢单独放下双下肢。(4)隐私保护。术中,除手术需要外,避免不必要部位暴露,及时遮盖裸露的皮肤,保护患者隐私。(5)安全护理。手术期间,护理人员确保整个过程无菌操作,注意手卫生,所有物品均经无菌消毒或未拆封,手术锐利器械传递时采用托盘。(6)术后护理。妥善固定患者身上的各种导管,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清洁皮肤,注意保暖,患者苏醒后将其送往病房,做好交接工作。1.3观察指标(1)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情况,总分56分,评分<7分为无焦虑症状;14分>评分≥7分为可能有焦虑;21分>评分≥14分为肯定有焦虑;29分>评分≥21分为肯定有明显焦虑;评分≥29分为可能有严重焦虑[1]。(2)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应激反应[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3)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对比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总分95分,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2]。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HAMA评分)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总满意度)用%表示,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术后疼痛的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2年7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50例,所有患者不存在心肝肾等严重疾病,不存在手术禁忌,排除精神疾病患者。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75例,综合组年龄44.7±3.6岁,子宫切除术22例,剖宫产术18例,盆腔手术13例,附件清除术22例;对照组年龄46.7±2.9岁,子宫切除术17例,剖宫产术22例,盆腔手术15例,附件清除术21例,两组患者一般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并发症护理工作等。综合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术前护理工作中,加强术前健康宣传工作,根据患者性格和文化层次制定个体宣传方案,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存在的疼痛情况、原因及处理措施等,提高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认识,为正确预期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可以通过口头宣传工作及视频等方式进行疼痛宣传工作,提高患者对术后疼痛的心理耐受力。在疼痛护理中做好护理工作,术后告知患者疼痛原因,指导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减少疼痛,在术后护理中协助患者尽量放松腹部肌肉,减少切口的疼痛刺激。叮嘱患者做好局部护理工作,遵照医嘱按摩患者局部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加快对组织胺等物质的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疼痛物质的产生,达到消肿止痛目的。术后疼痛护理工作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工作,可以通过精神放松法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在患者无法忍受情况下给予镇痛药。疼痛多集中在切口,因此需要及时清理药物和辅料,注意创口清洁工作。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的环境,患者术后可能存在消极、低落等情绪,在护理中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心理开展工作,对患者保持亲切的语气,让患者了解疼痛的原因,保证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术后疼痛。
1.3观察指标
项目式学习在综合护理技能实训的应用
摘要:“综合护理技能实训”是护理学专业的核心实践课程之一,是培养护理学专业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重要步骤。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现被广泛应用于课堂,同时,也逐渐成为护理学专业实践课程所认可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目标,培养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章提出了将项目式学习教学法应用在“综合护理技能实训”教学中的策略,从情境问题、协作解决、成果展示和评价反思四个环节来提升教学效果,以期为“综合护理技能实训”教学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护理;综合护理技能实训;教学应用
“综合护理技能实训”是一门护理学专业的综合性课程,整合了“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核心课程需重点掌握的临床实践技能。本课程是护理学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专业实践和理论知识的储备,重点培养学生未来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个人内在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目前多数课程实践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认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没能真正实现教学改革。项目式学习由1918年美国教育家威廉·克伯屈提出的设计教学法演变而来,是指学生以小组方式围绕真实情景中的基本问题进行开放性探究,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并最终达到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目前,我国护理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护理教育教学开始将项目式学习应用于护理培训及实践课程中,应用效果良好,获得了较好的评价。但对于项目式学习如何具体运用于护理实践课程的探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主要探讨项目式学习的优势及在“综合护理技能实训”课程中的具体应用,为今后护理实践课程教学的优化提供参考。
一、教学模式的对比与分析
传统的“综合护理技能实训”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按部就班地将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和实践技能一次性灌输给学生。学生通过教师展示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来观察和模仿练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传统的教学模式利于教师精准地实现教学任务,培养在测试中能够以统一的标准进行比较的学生,通过考试成绩来统一检验教师教学效果。但这种模式使得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技能之间缺乏关联性,与临床实际动态变化的真实情境脱轨,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并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缺乏小组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当他们进入实习或工作阶段时,无法在短时间内胜任复杂的工作环境。因此,护理实践课程应当从重点培养学生应对临床真实实践问题的角度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从真实的问题出发,将学生置于真实的临床情境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相互联系的多个知识点并解决复杂变化的临床问题。在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深度,这样学生分析案例时,会将相互联系的知识点串联成整体,加深记忆。而教师不再一味地单向灌输讲授内容,而是改教为导,在学生小组间讨论和互动过程中协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实践项目,通过团队的补充和帮助,完成实际任务,并且学会在不同情境下处理动态的问题。在复杂且动态变化的情境中的学习,使得学生可以将知识点泛化,从而更好地应用于类似的临床情境。在“综合护理技能实训”课程中,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通过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这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从而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实践的能力、人文关怀及团队沟通的能力。
二、项目式学习在“综合护理技能实训”中的应用
宫颈癌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9年5月的78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护理)与研究组(39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日常活动能力、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及情绪控制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不良心理,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颈癌;综合护理干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宫颈癌是临床妇科常见恶性肿瘤,近年由于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宫颈癌发病率呈现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及生存质量[1]。然而,由于宫颈癌有着较长生存期、较高存活率,在临床确诊后给予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极易出现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影响治疗效果。同时,术后患者若不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将影响预后。因此,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本文为分析宫颈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8例,均符合《妇产科学》中的诊断标准[2],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病者。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年龄35~65(47.67±6.23)岁;临床分期:Ib期23例,IIa期16例。研究组年龄36~67(48.45±5.34)岁;临床分期:Ib期21例,IIa期18例。两组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耐心回答患者问题,解答疑问,提高疾病知识了解度;让患者入院后感觉入院如家,确保病房环境温度、湿度适宜。研究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由护士向患者介绍自我情绪记录单的重要性及记录方法,要求患者当有负面情绪时,可按照自我情绪记录单完成里面的内容,帮助患者明确心境与应对方法的关系,由护理人员在记录单上简单评价患者应对方式;护理人员可告知患者家属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多向患者讲解家庭生活中的事情,让患者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增强治疗自信心;同时,可向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病例,并传授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2)疼痛护理。通过数字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了解患者疼痛程度变化,对于轻度不适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对其进行沟通交流,缓解疼痛;对于疼痛严重患者,可遵循三阶梯镇痛疗法原则,按阶梯、按时及个体化给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缓解疼痛;对于初次给药者,可规范行阿片类药物治疗,选择最佳治疗剂量,降低药物依赖性。(3)并发症护理。①尿路感染:选择粗细适宜且表面光滑的导尿管,减少对尿道黏膜的刺激性,预防感染;定时采用消毒液清洗尿道口及会阴部,根据尿道口、会阴部、外阴的顺序进行擦拭消毒,以防尿道感染;更换尿垫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以免感染。②下肢静脉血栓:术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以防下肢静脉血栓;同时嘱咐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并根据患者自身身体素质,制定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练气功及打太极等,禁止剧烈运动,以防过度劳累。(4)饮食护理。术后6h内,禁饮食;待患者肛门排气后,鼓励患者饮水,增加尿量,清洁尿道;指导患者进食容易消化及富含维生素、高蛋白的半流质食物,如牛奶、鸡蛋汤及小米粥等;若患者阴道出血较多,可服用止血及补血食物,如黑木耳、红小豆,银耳等,禁止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尤其狗肉、韭菜及羊肉、胡椒等热性食物的食用。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评分、生活质量。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状态,得分越低表明心理状态越好[3]。采用WHOQOL-BREF[4]量表评价日常活动能力、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及情绪控制能力,每项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高。1.4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x±)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构成比和等级资料比较,以频数(f)、构成比(P)表示,采用Fisherχ2检验;均由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α=0.05。
2结果
综合护理对创伤骨科术后疼痛的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并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创伤骨科就诊的患者68例纳入本次研究,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严重程度进行评价与记录,分析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在减轻其术后疼痛过程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h、24h、48h以及72h疼痛严重程度评分分别为(4.13±1.24)分、(3.23±1.03)分、(1.29±0.87)分、(1.03±0.31)分,优于对照组的(5.92±1.33)分、(4.82±1.11)分、(3.02±0.79)分、(2.45±0.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创伤骨科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减轻了术后不同时间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也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具有相对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为患者更好的术后恢复奠定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创伤骨科;常规护理;术后疼痛
创伤骨科属于骨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负责骨骼在外力作用下受到各种创伤患者的治疗,在为创伤骨科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以手术作为应用较多的一种治疗方法[1],且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可能会因为侵入性操作、心理因素等产生疼痛感,不仅对患者的机体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也阻碍了患者的术后恢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分析可以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护理方法[2]。本文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创伤骨科就诊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可以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并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创伤骨科就诊的患者68例纳入本次研究,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0.36±3.58)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1.25±3.6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致伤原因均为外伤者;经X光或CT检查明确有骨折或骨损伤者;临床资料完整者;自愿参与研究者。排除标准:病理性骨折患者;存在引起疼痛的其他内科或外科疾病者;恶性肿瘤患者。1.2方法对照组应用创伤骨科常规护理,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做好术前宣教与准备,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治疗,做好术后生命体征与病情的观察,按照医嘱完成必要的护理操作等。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的内容如下。(1)疼痛评估。创伤骨科患者术后均会出现疼痛的情况,而对于不同患者来说其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并不相同,意志坚强患者对疼痛有着较高的耐受度,虽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疼痛感,但是可能并不会说出来。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疼痛评估,根据患者病情、主诉、睡眠和心理状态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估,为后续护理服务的开展提供基础。(2)心理干预。对于创伤骨科患者来说心理与情绪状态均会影响其术后疼痛的严重程度,因此护理人员就要多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倾听患者的主诉,通过亲切、耐心的沟通与交流,回答患者的疑问,给予患者支持和肯定,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做好疏导。同时,护理人员也要鼓励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关心与爱护,做好心理与情感上的支持,进而保证其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3)舒适干预。环境对于患者的情绪与状态均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环境因素对患者心理与疼痛的影响就应该做好环境干预,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度。首先,室内温湿度要适宜,床单、被罩等要勤更换,定期做好通风换气,保证室内光线的充足。同时,也要协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避免因为不良体位而加重患者的疼痛感。(4)饮食干预。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喜好等为其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膳食结构的合理性,一般将低脂肪与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作为进食原则,保证食物容易消化,尽可能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让患者多喝水,多吃一些水果与蔬菜,减少便秘情况给患者带来的影响。(5)疼痛干预。术后疼痛是创伤骨科患者的正常生理反应,护理人员应该做好术后疼痛产生原因、发生机理的解释与说明,同时,也应该告知患者缓解疼痛与转移关注疼痛注意力的方法。首先,可以让患者听音乐,缓解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减慢心率,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其次,也可以通过松弛疗法、想象疗法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避免其过于关注术后疼痛感,在此基础上也可以给予患者有规律的按摩,指导其做深呼吸动作,必要时可以运用镇痛药物来减轻患者疼痛感。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比较两组术后6h、24h、48h与72h疼痛严重程度评分。借助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价,运用一条长度为10cm的游动标尺,两端分别标有0分与10分,在评价前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由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进行选择,其中0分表示无疼痛感,10分表示存在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轻微[3]。(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患者出院前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评价,问卷的内容包括主观感受、护理操作、护理态度、护理及时性等相关内容,满分为100分,分值≥85分表示对护理服务十分满意;分值70~84分表示对护理服务比较满意;分值<70分表示对护理服务不满意[4]。护理总满意率=(十分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n(%)和x±s表示,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
目前,国内针对支气管哮喘主要采用雾化吸入进行治疗。为缓解患者治疗期间的紧张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疗效,本文在支气管哮喘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现将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已排除使用过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者、合并肺炎者、具有沟通障碍者及临床资料不全者。将其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2~59岁、平均(39.1±1.4)岁;研究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2~60岁、平均(39.0±1.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包括病情监测、环境护理、健康宣教等。给予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1)在雾化吸入前,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介绍雾化吸入的作用、意义、效果等,告知患者雾化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协助患者选择适宜的体位;对于痰多且黏稠的患者,在雾化前给予吸痰干预。(2)雾化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缓解患者因疾病引起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3)雾化治疗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调节氧气流量,若氧流量过大,则容易引起呛咳、呼吸困难,若氧流量过小,则不能更好的发挥药物疗效。(4)雾化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量会增加,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选择侧卧体位,指导其正确咳嗽,为其扣背,促进痰液排出。(5)嘱患者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每日清洁口腔,减轻炎症反应,预防感染。
谈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实施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以为后续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选取近两年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妇130例,进行合理分组,展开调查,按照区组随机化的分组方式,分为实验A组(65例)与实验B组(65例),实验A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B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结果。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实验B组患者产后1周、6周的EDPS与SAS评分较实验A组均更低,P<0.05;实验B组患者产后6周抑郁发生率(13.84%)较实验A组(32.31)更低,P<0.05,充分提示综合护理在对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干预上具有积极意义。结论:对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产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维持产妇心理健康,减少产妇患上产后抑郁症的可能,优化产妇产后结局,获得了产妇与家属的一致认可,临床价值突出。
[关键词]综合护理;产后抑郁;效果
引言
为了进一步验证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在临床上具有的积极干预意义,本次研究选取近两年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妇130例,进行合理分组,展开调查,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现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综合护理在NICU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患者预防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入住NICU的患者156例作为对照组,另将2021年1—10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入住NICU的患者131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统计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平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6.10%(8/1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46%(21/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抗菌药物的应用时间,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综合护理;神经外科;重症;肺部感染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大多起病急,伴随意识障碍,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合并基础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多伴有呕吐,容易引起误吸,部分患者还伴有呼吸功能障碍。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容易因无力咳嗽、咳痰或咳嗽反射减弱而发生肺部感染,不利于患者康复。为有效预防肺部感染,作者采用了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现将相关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入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患者156例作为对照组,另将2021年1—10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入住NICU患者131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7~90岁,平均(53.63±16.29)岁;对照组年龄8~82岁,平均(55.79±16.56)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对照组常规措施:(1)环境管理:病室每天通风,空气消毒每天1次,出院时终末消毒,仪器停用后终末消毒。(2)预防交叉感染: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减少人员探视,留陪护1人。(3)病情稳定,按护理常规抬高床头15°~30°,留置脑室、腰大池引流管患者平卧位。(4)呼吸道管理:每2小时1次翻身扣背,遵医嘱应用化痰药,按需吸痰,高频振动排痰仪辅助排痰每天2次;鼻饲前先翻身扣背吸痰,鼻饲后30~60min内避免吸痰、翻身,以免引起呕吐进而造成误吸。(5)呼吸机管理:使用一次性呼吸回路,呼吸过滤器每周更换1次,及时倾倒集水杯的冷凝水。(6)营养管理:术后第1天流质饮食,昏迷患者留置胃管鼻饲流质。(7)口腔护理:口腔护理每天2次。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改进。(1)环境管理:病室温度维持在22~24℃,每天通风透气,病室空气消毒每天2次,相关仪器设备表面每天用消毒巾擦拭1次,分管护士每月对仪器清洁消毒1次。床单位每天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擦拭消毒,手术当天、由普通病房迁至NICU的病床先用移动式空气消毒机消毒,再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床单位,更换新床单、被套后方可进入NICU。(2)减少交叉感染:不留陪护,每天探视时间30min,限2人探视,每人轮流探视15min;探视时,换鞋、洗手、穿隔离衣后方可接触患者,探视人员衣物专患专用,每周换洗,鞋子以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体位管理:对于生命体征平稳、病情允许的患者,床头抬高至40°~50°;脑室腰大池引流的患者,床头抬高15°~30°,开口高于侧脑室10~15cm。(4)呼吸道管理: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接人工鼻,每班监测气囊压保持在25~30mmHg(1mmHg=0.133kPa),高频振动排痰仪辅助排痰每天3次;雾化后及时拍背,鼓励排痰,无力排痰者及时吸痰,鼻饲后60min内尽量避免吸痰、翻身。痰液淤积肺部,必要时可配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5)呼吸机管理:根据痰液黏稠程度调整湿化液量,温度控制在35℃左右,呼吸回路进气端高于呼出端。按需吸痰,过滤器随脏随换。(6)营养管理:术后6~8h评估无吞咽障碍者,进食清流质,术后第1天早上进流质饮食,循序渐进过度至普通饮食,昏迷患者术后第1天留置胃管。请营养科会诊配制肠内营养液,每天4次,每次鼻饲前回抽潴留量大于200mL[1],适当延长鼻饲时间。对于胃排空缓慢或误吸高风险患者,留置鼻肠管,经肠内给予营养。(7)口腔护理:改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每天2次;上呼吸机的患者每天进行3~4次口腔护理。每天更换固定气管插管胶布或气切纱布。1.2.3观察指标观察入住NICU患者肺部感染发生例数及感染发生率;患者平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以M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的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