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服务社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1 06:27: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综合服务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综合服务社

供销社建立村级综合服务社方案

近年来,我社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省供销社关于依托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创建农村综合服务社的要求,广泛发动,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各方配合,强力推进,在全市创建高标准的村级综合服务社77家,今年还将继续建设30家,力争覆盖面达到60%以上。通过村级综合服务社的创建,有力推动了我市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建设,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为了不断增强村级综合服务社的服务功能,体现合作制优势,真正把村级综合服务社打造成供销社服务网络终端和前沿阵地,积极探索村级综合服务社的组织形式,密切村级综合服务社与农民群众的利益联系,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0〕75号)文件精神和全国总社关于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省社的统一部署,推进村级综合服务社按合作制原则建设,实行惠民返利,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体系,促进村级综合服务社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内容

(一)探索合作制形式。各基层供销社在已经建成的村级综合服务社中,按照合作制原则,选择有条件的单位进行试点,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行全市村级综合服务社合作制组织形式;今年新建的村级综合服务社力求按合作制原则组建。

(二)实行优惠返利。村级综合服务社按照合作制组织形式发展、管理社员。创新利益分配措施和激励机制。为自愿入社的社员办理社员卡,并建立社员消费积分登记台账。购买一元商品记一分,积分满500分进行返利,日用消费品的返利标准为3%;农资商品的返利标准为1%,返利方式可兑付现金或商品。

查看全文

创建综合服务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求,运用现代流通方式,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保障农民方便消费、放心消费,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在全市60%以上行政村建有综合服务社,服务农民生产生活,改善农村消费和服务环境,逐步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我市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政府支持,共同参与。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按照“多元化投入、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因地制宜,通过社村联办、社民联办、社企联办、网点改办、供销社自办、分销点扩办、改造基层社新办等方式,广泛动员,积极支持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服务半径适中、人口密度适当、交通条件相对便利的要求,统筹规划全市农村综合服务社的建设。选址上主要依托村组织办公活动场所组建,也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经营网点设施进行组建。

3、完善功能、强化服务。根据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不断整合资源,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档次,并实行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逐步建设成为新农村的“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查看全文

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工作办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构建全省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的意见》(政发〔〕48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农村流通先导作用,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县政府决定依托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推进村务、商务、服务三务合一的村级综合服务。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运用现代流通方式,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保障农民方便消费、放心消费,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实现全县行政村村村建有综合服务社,服务农民生产生活,改善农村消费和服务环境,逐步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全县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内容

(一)推进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

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自然村分布等情况对村级综合服务社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或通过网点改造、资产重组、社会加盟等多种形式,加快农村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实用科技、医疗卫生、保险邮政、移动电信等各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社建设。通过经营连锁、商品配送等方式将现有的民营店及其他经营组织和个人吸收到综合服务社的建设中来,进一步扩大经营服务网络覆盖面。

查看全文

村级服务社设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运用现代流通方式,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保障农民方便消费、放心消费,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全市153个行政村和部分社区创建村级综合服务社,服务农民生产生活,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三年规划:年计划建成50个。年计划建成55个,把村级综合服务社办成农村村民生产生活需要的村务中心、信息中心、商务中心、服务中心。年计划建成52个。

三、组建形式

鼓励多种形式组建。村级综合服务社实行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

查看全文

供销社便民工程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确保“千村千社便民工程”的顺利实施,到2013年底在全省中心村或较大村建立2000个农村综合服务社,根据省民政厅、省供销社《关于加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建设的意见》,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2009〕40号文件精神,按照省政府〔2010〕46号文件实施“千村千社便民工程”的要求,从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出发,立足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农村社区布局、中心镇村建设等专项规划,依托供销社现有设施、经营网点等为农服务资源,围绕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这条主线,坚持新建与改造并举,坚持联合与合作,坚持供销社主办或参与,坚持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建办的多种形式,努力拓展经营服务范围,创新经营服务方式,提升经营服务水平,力争用三年时间在全省中心村或较大村建成2000家以“两店”(日用消费品店和农资连锁店)为基础的农村综合服务社,确保完成“千村千社便民工程”建设任务。

二、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

(一)发展目标。

全省系统从2011年开始用三年时间新建和改造各1000家农村综合服务社,其中2011年新建282家、改造306家,2012年新建326家、改造332家,2013年新建392家、改造362家,到2013年底,全省农村综合服务社总数达到2000家。

查看全文

农村便民服务社管理意见

根据《*区推进农村综合便民服务点工作方案》的有关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农村综合便民服务点的管理,在全区各镇(工业区)建立“村级便民服务社”。现就“村级便民服务社”的管理提出如下管理意见:

一、组织形式

在各镇(工业区)组建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性质的“村级便民服务社”,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报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批后统一发证。

各镇“村级便民服务社”负责对本镇设立的服务网点进行指导、管理。

二、服务点设置

(一)开设一个60~80平方米的小型综合网点(小超市);

查看全文

村级服务社创建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运用现代流通方式,解决乡村“买难”卖难”问题,保障农民方便消费、放心消费,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全市153个行政村和部分社区创建村级综合服务社,服务农民生产生活,促进全市乡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年计划建成55个,把村级综合服务社办成乡村村民生产生活需要的村务中心、信息中心、商务中心、服务中心。三年规划:年计划建成50个。年计划建成52个。

三、组建形式

鼓励多种形式组建。村级综合服务社实行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

查看全文

科学发展观工程建设思考

市供销社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实际,对我市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以下简称“新网工程”)建设、服务三农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题调研,总的感觉做好此项工作是:政府满意,群众高兴,潜力很大,势在必行。

一、现状与成因

众所周知,从五十年代供销社的组建到改革开放的三十几年里的计划经济时代,广大农村、农民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农产品收购都是由供销社来完成的,它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与农相生,与农相伴,与农相进,无论是经济恢复时期的稳定市场,巩固政权,计划经济时期的沟通城乡,保障供给,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拓宽渠道扩大流通,其根本点都是起着沟通农民与政府,城市与乡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丹江口市供销社也是如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经验、经营规模、经营网络、经营资本,为农民的生产生活资源供应和农产品收购作出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改革开放市场放开后,企业的经营体制、经营机制、经营设施、经营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各类矛盾问题突出的暴露出来,基层企业基本成了优秀人员走光,经营资产亏光,优势业务丢光的“三光”局面,成为“空壳社”。2000年7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民营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市供销社抢抓机遇,科学部署,对全市14个基层供销社实施了依法破产、3个基层社实施民营化改革,使1400多名职工得到了转变身份和移交劳动保障部门托管安置,化解银行债务7700多万元,人员消化了,包袱甩掉了,但由此而带来的17个基层社和340多个经营网点消失,出现了现在供销社在农村无机构、无阵地、无网络、无人员、无资金的五无现状,给广大农民的买卖带来极大困难,农民朋友说,供销社不在了,我们买卖也不方便了,真是一家不便万家难。供销社从而丧失了为农服务的职能作用,因而要使供销社重新站立起来,重振雄风,首先就必须建立具有新特点、新功能的经营网络。

二、成效与问题

二O*年以来,市供销社根据国家商务部、十堰市供销社、市政府关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实施方案,时刻牢记供销社的服务宗旨,积极发展农村经营网络建设,按照一定的标准,组织人员深入到各乡镇调查摸底,精心筛选,把有经营能力,有一定规模,且当地具有一定资源优势的网点,确定为综合服务社发展对象,优先发展三个一批:即:以原基层社门市部和分销店为基础,规范恢复一批;以边远村组原有的双代店为基础吸纳一批;以原供销社职工及有经营能力的人为基础网络一批,使综合服务社成为“四千工程”的辅助工程。根据规划和十堰市社“四千工程”的要求,结合我市市情、社情,按照边发展边规划,在规划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的方针,已成立土关垭银洞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凉水河农资专业合作社、官山赵家坪土鸡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植、农资、生活消费等专业合作社25个。在六里坪、丁家营、习家店新建农村超市25个,在均县镇、三官殿、土关垭等建连锁门店25个,在浪河、六里坪、三官殿、丁家营新建综合服务社25个,农家店21个,农民经纪人15个,这些网点的发展为供销社在农村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它的幅射面积小,受益人口少,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这与新网工程建设的要求相距甚远,与竹山、公安、赤壁、黄冈等县市相比差距甚远,主要问题是四缺:

1、缺整体规划。这些网点专业合作连锁缺乏规划,布局也就不尽合理,硬件建设跟不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务的开展。

查看全文

供销社企业考核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围绕市社年初工作会议和市社有关文件要求,全面、客观、公正、科学地反映县区供销社及投资企业改革和发展情况,推动全市供销社系统工作实现跨越发展。

二、考核范围

各县(市、区)供销社及其参控股企业,各基层社、专业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以及市社各投资企业等。

三、考核办法

(1)先进单位:由各县(市、区)供销社和市社投资企业根据附表1和附表2据实认真填写上报2012年度工作业绩,所填报的数据必须与上报市社的统计数据、财务数据相一致。对“社有企业资产总额、政府支持供销社改革与发展、政府专项发展资金”及其他不能直接调取的数据指标及证书复印件等,必须随附表集中上报市社。市社通过综合考核打分排序,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即授予“2012年度全市供销社系统目标责任考核特(一、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查看全文

淮阴区土地流转耕作新模式探索

土地耕种服务社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劳动力弱化,出现了土地抛荒、土地无人耕种问题,如何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已经显得尤为迫切。2014年以来,淮阴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农村经营主体创新,在全区各乡镇大力培育村级土地耕种服务社,这是在新形势下探索土地规模化耕种、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有益尝试。

1发展概况

2014年,淮阴区政府在全区试点推进村级土地耕种服务社,即在不改变农户家庭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的前提下,以村为单位,组建以服务农耕、方便农户为主要任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它通过土地耕作方式的流转和市场化运作,为入社耕地提供从种到收统一、集中、连片的“一体化”管理,为入社农民提供优质、高效、价廉的“一站式”服务,具有村级组织和合作组织的双重优势。首批,30多个村试点村发展出“服务社+农民”、“服务社+企业”、“服务社+家庭农场”、“服务社+专业合作社”等多种模式,逐渐实现统一耕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收割、统一品牌,形成耕作环节涉及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综合服务模式,涌现了棉花庄镇军田村、凌桥乡泗河村、码头镇太山村等一批培植发展典型。以码头镇太山村为例,该村成立石工头土地耕作服务社,动员213户农户、500亩地入社,成功实现“四个统一”,即统一育秧栽插、统一植保、统一收割、统一播种,合计为入社农户每亩减少成本近160元,而粮食产量因为规模化种植每亩提高了近百斤,用药次数也比之前要少,粮食的品质得到了提高。试点工作获得了成功,在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15年6月23日,淮阴区召开了全区村级土地耕种服务社发展现场推进会,在全区推广村级土地耕种服务社。经过两年的发展,淮阴区21个乡镇已注册登记村级土地耕种服务社130多家,规模耕作土地10万亩,服务农户近万户,亩均节约农本约100元,亩均农作物增收100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00万元,村级土地耕作服务社的发展得到了省市领导的一致肯定,被评为“江苏省农业农村改革创新成果奖”。

2运营模式

村级土地耕种服务社主要有两种运行模式:第一种,针对偏远乡镇或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滞后的乡镇,土地流转价格平均折算为650斤水稻,此类乡镇适合由村集体流转土地,统一管理耕种,所增效益为集体收入,村民共享。第二种,城郊乡镇或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较好,土地流转价格平均突破850斤水稻的,亩均土地流转价格高于1000元/亩的,此类乡镇适合不流转土地,由村集体提供“统一耕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收割、统一品牌”的五统一服务,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3推广经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