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1 02:57: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自治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自治区地震应急预案
**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地质结构复杂,是我国强震多发省区之一,近百年来共发生Ms6.0级以上地震100多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2次,7~7.9级地震12次;地震烈度Ⅶ度以上的地震破坏区达7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疆总面积的40%。地震灾害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各族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为保证地震应急工作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参照国务院《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和《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等,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破坏性地震分类
破坏性地震分为轻微、一般、严重和特大破坏性地震。
轻微破坏性地震是指无直接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低于该地、州、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的地震。
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在20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低于自治区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的地震。
自治区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处于中国的北部,地域范围较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状况,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贫困程度较大,普惠金融助力精准扶贫理念的提出为改善当地扶贫现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因地制宜,具体分析当地的贫困原因和特征,制定和开发适应于当地发展的政策及服务,助力我国实现全面脱贫。
关键词:普惠金融;精准扶贫;政府;金融机构
1扶贫现状
1.1我国金融精准扶贫现状。自建国以来,我国就走上了扶贫的道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5年针对当时国家和地区的贫困现状和特征,我国出现了精准扶贫的观念。在党的中又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近两年来,普惠金融正逐渐走向规范化,普惠金融助力精准扶贫的提出有利于加快这一目标的实现。经过了一个阶段扶贫攻坚战之后,精准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普惠金融助力精准扶贫的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地区贫困特征差异较大,想要在短时内将这种扶贫方式发展到成熟阶段很难实现。1.2内蒙古自治区普惠金融下的精准扶贫现状。内蒙古自治区受到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发展缓慢,脱贫攻坚任务重困难大。近年来,内蒙古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地的扶贫压力,但大范围的贫困以及贫困的程度差异仍旧是难以克服的问题。在普惠金融助力精准扶贫的理念提出之后,当地政府以精准扶贫为方针,以普惠金融为手段制定了新的扶贫战略,同时当地政府指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设立示范地区及机构,引导并大力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内蒙古银监局还确定了新的的工作思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在贫困地区铺设新的金融服务体系,丰富金融产品种类,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以此来增强贫困地区居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激活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据统计,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全年脱贫总人口达到24万人,贫困发生率与2015年相比降低了1.7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贫困特征及原因
2.1参与主体。2.1.1贫困户。大多数贫困地区教育资源落后,尤其在少数民族居住区,贫困户金融知识匮乏,对精准扶贫的普惠金融政策不了解,无法抓住脱贫机会。同时,部分贫困户对于扶贫措施的了解不深,把金融资源当做免费午餐或过分依赖于政府的各项补贴,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不仅导致全面脱贫难以实现,甚至会出现许多“返贫”现象。此外,诚信体制不健全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些贫困户为了获取补贴上报虚假信息,骗取信贷资金,严重打击了政府及金融机构助力精准扶贫的积极性。2.1.2政府。政府是扶贫的引导者和支持者,但其获得的信息不够全面、充分,与金融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导致政策不清晰,合作不协调,定位不精准,分配不合理,从而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扶贫效果差强人意。同时,政府对于民族区域的针对性金融政策较少,扶贫机制不完善,金融精准扶贫方向不明确,动力不足。2.1.3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主要利用各类金融工具将金融扶贫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是金融精准扶贫的主要实施者。但当前的金融机构在扶贫工作中定位不准确,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水品不高,没有针对民族区域的金融产品。再加上与政府和贫困户的合作不协调,延缓了扶贫政策的落实,大大降低了精准扶贫的效果。2.2生态环境。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中国北方,横向跨度较大,生态环境比较恶劣,主要分布在草原和干旱地带。独特的生态环境以及匮乏的自然资源对扶贫有更为精准的要求,不仅脱贫成本高,而且脱贫难度大,需要因地制宜。草原地区多为少数民族的居住地,居住分散,语言沟通不顺畅,网络覆盖率低,金融基础设施落后,受到多方客观条件的制约,金融扶贫项目实施难度大。同时当地生态脆弱,许多依赖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获得收益的贫困户和产业,收入经常受到气候的影响,损失严重。此外,政府出于对生态环境的考量而对一些地区资源开发与发展进行限制,导致当地经济发展落后,扶贫的难度加大。2.3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是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依托,而内蒙古自治区多为山地和草原,经济发展较慢,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这种现象在贫困区域更为突出。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比较落后,教学质量低,居民难以提升自身发展力,医疗卫生与其他地区相比差异极大,居民日常就医都很困难。此外,交通工具、道路建设以及劳动技术和配套设施的落后都对贫困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4产业发展。内蒙古地区有丰富的草原资源,因此畜牧业一直是当地传统而主要的经济产业。但畜牧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高,产业经济脆弱难以持续,且大量放牧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伤害,严重影响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一直在大力开发旅游业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受季节环境,地区建设等影响,旅游业一直处于一种刚好维持自身发展的状态,对推进扶贫工作的影响不大。此外,内蒙古自治区的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外部资金引入率不高,产业经济助力精准扶贫的效果不明显,很难从根本上带动经济发展。
自治区的立法机制探索
本文作者:宋才发工作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机制是自治区自治条例从社会中产生、形成与监督等带有规律性的模式,即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运行方式或者模式。它主要解决的是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程序性问题,具有主体特定性、程序正当性以及结果确定性等特点。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准备机制、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形成机制以及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完善机制三个重要环节。
(一)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与立法机制的基本含义
立法是由特定的立法行为主体依据一定的职权,运用一定的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的社会规范的活动。在学理解释上,立法有/活动说0和/结果说0两个层面的含义。本文在这里采用的是/活动说0,即立法就是指立法者的立法行为。将/机制0引入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后,机制的本来含义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并且在三个层次上予以使用:一是指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即结构;二是指事物在有规律的运动中发挥作用、效应及其功能;三是指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把三者综合起来,机制就是/带规律性的模式0[1]。立法机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立法的科学与合理性,关键问题是如何以科学的立法方法去指导整个立法活动。
(二)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机制的特征cl1987
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机制的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立法机制发生的主体具有特定性。立法机制发生的主体指立法机制在运行过程中行为活动的主体,其范围的特定性是指在立法机制运行过程中[收稿日期]2008-01-21[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5BMZ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度重大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05JJD850009),国家/985工程0二期建设项目(项目批准号:教重办[2004]1号)的研究成果。行为活动主体的范围是特定的。在我国这样一个/一元多级0的立法体制框架下,自治区自治条例的立法主体具有特定性。它由两个层次构成:一是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制定主体,另一个是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审批主体。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制定主体专属于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审批主体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是立法机制发生的程序具有正当性。立法机制发生的程序设计的正当性是指我国立法程序的设计符合社会主义的立法目的,体现社会主体民主的基本要求[2]。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程序设计的正当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自治条例的立法程序必须符合民主原则。这一点不仅是我国民主集中制的政治组织和活动原则的必然延伸,而且是5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6的基本要求。5立法法6第5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0[3]我国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程序设计中体现民主原则的关键,就是该程序的设计必须能够便于自治区内各民族人民的广泛参与。(2)自治条例的立法程序必须贯彻区别原则。5立法法6在规定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以及单行条例的一般性立法程序的同时,也规定了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以及单行条例的特殊程序,如法案的撤回程序、立法听证程序等。自治区自治条例作为自治区政府实施自治权的基本依据,是自治区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的、调整本地方民族关系和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综合性法规。所以,在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制定中采用听证程序,乃是体现各民族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提高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质量的重要措施。三是立法机制发生结果具有确定性。立法机制发生结果具有确定性指立法的结果)))自治区自治条例这一规范性的法律文件具有确定的法律位阶、法律效力。从/自治0角度看,自治区自治条例的法律效力应当是自治区内自治事务的基本法典,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一切自治事务方面的法规和规章都不得与之相抵触。再从审批主体和审批内容上看,由于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审批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以有人认为,自治区自治条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属于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这一类法律范畴。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同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同等地位[4]。其实自治区自治立法权与省级普通地方立法权一样,都属于地方立法。尽管法律对其设置了相对严格的审批程序,但决不能因此而任意提升其地方性法规的效力等级。
自治区禽流感应急预案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高致病性禽流感,确保畜牧业持续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参照《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疫情报告
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禽类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接到报告或了解上述情况后,要立即派员到现场调查核实,在排除新城疫、急性中毒的可能性而怀疑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在2小时以内将情况逐级上报至自治区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指挥部办公室应立即派出专家,赴现场做出初步诊断。一经认定为疑似,立即按程序报自治区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自治区人民政府、农业部。
二、疫情确认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按以下程序认定:
(一)县(市)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派出2名以上具备相关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临床诊断,提出初步诊断意见;
自治区建设实施制度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壮族自治区行政机关首问负责制度》、《**壮族自治区行政机关限时办结制度》和《**壮族自治区行政机关责任追究制度》(简称“三项制度”),结合建设厅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设立**壮族自治区建设厅政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政务服务中心”),作为厅机关的服务窗口,负责办理建设厅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以及登记确认等公共服务行政事项(以下统称行政审批事项),机关相关处室不再办理行政审批事项。
第三条政务服务中心定编13人,其工作人员从厅机关各处室抽调。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实行岗前培训、轮换制度,要求政治素质好,业务熟悉,身体健康,能够履行首问责任人的职责。
第四条政务服务中心除履行首问负责制规定的职能外,还履行厅长授权的以下职能:
(一)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决定权。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申请事项,由政务服务中心决定是否受理;
(二)即办件的审批权。属于即办件的行政审批事项,由政务服务中心直接审批;
当代自治区的立法阻碍与突破
本文作者:陈文明工作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自治条例难以出台的障碍探析
自治条例至今难以出台,不应视为自治权法制落后的表现。相反,这一现象表明在对民族区域自治权进行具体规定的法制化进程中,立法者秉持的是一种极为审慎的立法态度,即在现实社会基础尚未具备、条件尚不成熟的时候,不宜在立法工作中冒进。否则,即使制定了也不免束之高阁。就当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发展的社会现实基础而言,自治条例的制定和颁行还存在以下几点障碍:(一)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仍处于社会转型的摸索期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程,其中并无适宜自治条例出台的时空条件和政治环境。从1949年10月1日算起,共和国共走过六十多年的历程,这六十多年大致可以划分为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前三十年,即1949年到1979年,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期,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完全弄明白。探索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失误,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也耽误了很多工作,自治条例就属于其中之一。例如,1957年开始启动自治条例(草案)的立法,在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进入报请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实行的阶段的时候,因为反右斗争的开展,工作被迫中止。[3](P2)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拨乱反正”,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百废待兴,许多工作从零开始。就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而言,一方面,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大多处于西部欠发达地区,较之东部发达地区或中部地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发展非常落后,并不具备相应的立法条件;另一方面,中央与地方关系仍然处于探索期,这在东部发达地区尚且还未形成成熟合理的央地关系模式,遑论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落后、民族传统多元且复杂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关民族区域自治权的诸多问题尚未厘清,自然无法加以立法规定。更何况,就当下而言,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重点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在于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实现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和各民族群众民生权利的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仍然需要国家和其他经济发达地方的经验支持和资源输入。(二)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利益分配的难题还未有效破解1991年,全国人大办公厅将广西上报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条例(草案)》第18稿送各部委征求意见,多数部委均提出了10条以上的否定性意见,最终导致该草案被否决。这些部委反对草案,原因是草案中涉及了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利益分配的问题。自治条例必然涉及到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问题。按照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惯例,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问题属于一国宪制问题,应由宪法加以规定,地方权力采用概括保留的方式进行规定,凡是宪法中没有禁止的都可以拥有,以此明确地方权力范围。在我国,宪法及相关法律对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只作原则上的规定,权力的边界不甚明了。我国曾长期实行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地方自治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基础较为薄弱,地方往往受制于中央。在此种背景下,由地方牵头制定自治条例,由于缺乏权威性,必然会因国家部委的掣肘,而只能进退失据、无所适从,最终不了了之。(三)如何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难题还未有效破解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是自治条例的根本属性和本质要求,也是自治条例的生命力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也曾对自治条例的立法提出要求:在制定自治条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重在特殊性、灵活性上下功夫,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工作的健康发展。这一原则要求高屋建瓴,是十分正确的,为立法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道路。为此,起草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专家、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通过走访群众、田野调查和座谈交流等方式,广泛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界人士的意见,力图充分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要求,为自治条例赋予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灵魂。然而,由于相关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如何强化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始终是一个无法破解的难题。作为自治条例上位法的《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开始实行,1994年列入修改立法规划,2001年才通过修正案。《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相关规定比较宏观,还需要国务院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办法》才能具体指导各自治区条例的制定。然而,《〈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办法》迟迟不能出台。2005年5月,国务院才颁布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从实践方面来看,五大自治区自治条例至今无一出台,经验借鉴无从谈起。(四)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立法技术不娴熟自治条例的制定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需要高超的立法技巧和战略眼光。由于自治条例未能调动全国性的专家和力量,集合各方面的智慧,导致立法技巧严重欠缺。例如,在自治条例的制定过程中,广西注重征求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意见,这是好的经验。但因为没有对这些意见进行深刻的审查和甄别,将某些不太适宜的意见照搬进自治条例中,导致自治条例部门利益化,过分强调局部经济利益的诉求。把一些短期利益上升到自治条例规范的高度,不仅不科学、不合理,也加大了其获准通过的阻力。自治条例(草案)第19稿第34条第3款规定:“在自治区境内开发资源的企业所生产的初级产品,优先在当地加工。”这条意见似乎是经贸部门提出的,在拟定草案的时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也许此条规定能照顾到一定的经济利益。但很快,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此条规定就已落伍。自治条例(草案)第19稿草案第59条规定:“自治区的财政预算支出按国家规定设立百分之五的机动资金和百分之五的预备费,机动资金按照上年决算的正常支出数额、预备费按照当年支出预算数额计算,由中央财政按年度专项核拨。”第60条规定:“由于国家财政体制的变更、国家政策统一调整以及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自治区财政发生减收或增支时,由上级国家机关专项补助。”第66条规定:“自治区境内的中央直属企业上缴中央财政及其主管部门的收入,由上级财政部门全额返还自治区,不列入收入基数,由自治区自治机关合理安排使用。”[4](P223~241)这些规定应该属于预算方面政府规章所规范的范围,似乎是财政部门提出的,规定太过于细枝末节,将其写入自治条例明显不合适,过分抬高了相关部门利益的地位。部门提出如此意见可以理解,但起草小组应该果断地不予采纳。一者,这些规定存在违背法律位阶体系、由下位法越位规范上位法的嫌疑,必然引起中央有关部门的强烈反对而导致其难以获得批准通过。二者,立法者应具备长远战略眼光和立法技巧,把握全局和大体,超越经济利益(特别是短期经济利益)的诉求,体现立法的宏观性、科学性、灵活性。
自治条例出台面临的机遇
尽管障碍依然存在,但应看到的是,党和国家、各民族地区一直没有停止对自治条例立法的探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日益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社会和经济得到较大幅度发展。就此而言,自治条例的制定和出台也面临着诸多机遇。(一)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民族区域自治的立法工作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召开了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党和国家在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和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和国家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然要解决自治条例的立法难题。200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抓紧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具体措施和办法,制定或修订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此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研究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的部署和要求中。这些都为自治条例的制定出台创造了可贵的外部条件。(二)广西改革发展事业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和泛北部湾经贸合作的加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经济总量不断上新台阶。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全面提速,国家批准设立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南宁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广西与周边省区的联合与合作更加紧密。区域合作的新形势和跨越发展的新要求使广西更加迫切需要法制和体制机制创新,同时也为自治条例增加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提供了基本素材。(三)长期的立法实践已经积累了宝贵经验2011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指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享有立法权和司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保障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及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利而制定并修正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法律体系的总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它为自治条例的出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族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截至2004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共制定现行有效的自治条例133个,单行条例418个。民族自治地方根据本地的实际,对婚姻法、继承法、选举法、土地法、草原法等法律的变通和补充规定有68件。至此,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以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包括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方各级人大、政府制定的民族方面的法规、行政规定等在内的民族法制体系。这些也将为自治条例的出台提供技术支撑。
突破困境的原则、对策和措施
自治区卫生监督方案
一、为规范自治区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保障重大活动食品卫生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规范》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本工作方案适用于自治区、盟市、旗县各级人民政府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对具有特定规模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及其他重大社会活动(以下简称重大活动)实施的专项食品卫生监督工作。
三、自治区、盟市、旗县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实施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要坚持预防为主、属地管理、分级监督的原则,即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由活动承办地卫生行政部门实施。
四、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涉及卫生行政部门、重大活动主办单位、重大活动接待单位。各部门和单位在重大活动食品安全工作中承担不同的工作职责。
五、重大活动的主办单位应当对重大活动食品卫生安全负责,为重大活动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提供相应的工作支持。
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应当做好如下工作:
自治区投资管理意见
国家发行国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州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累计争取国家、自治区补助资金100多亿元,开工建设了一大批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工业、电力、交通、社会发展、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和基层政权等建设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20号),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现就加强国家和自治区投资项目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批。使用国家和自治区投资的项目,必须执行《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第31号令)和《新疆自治区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新发改投资〔20**〕136号)规定。
二、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投资计划。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变更建设规模、标准和建设内容。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必须按规定报批后方可变更。以代建制下达的项目投资计划,要严格实行合同管理,项目使用单位、代建单位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明确各方职责和义务,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投资,保证工程质量。
三、严格执行五项制度。按照国家有关法规,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竣工验收制度。州发展计划委员会要按有关规定严格核准招标内容。
四、明确工程进度目标要求。要按计划要求推进项目建设,完成投资计划,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建设工期。各县市、各部门要在每月5日前,将上月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工程形象进度报州发展计划委员会。
五、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问题的通知》(中办发〔20**〕11号),不得不经批准以业务用房的名义“搭车”修建办公楼。
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自治区位于我国西部边陲,面积166.49万平方千米。全疆地形地貌总轮廓是“三山夹两盆”,即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环绕准噶尔、塔里木两大内陆盆地。2002年全区共有人口1905.19万人,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带。
新疆地域辽阔,山脉连绵起伏,地形高差悬殊,新构造运动强烈,气候和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因此新疆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频发,已成为全国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省区之一。新疆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特点是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受灾害面积广,危害严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强,地质灾害已向成群、连片、多发的趋势发展,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直接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自治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促进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我们编制了《2002—2015年**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灾种:突发性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
《规划》期限:基准年2002年;近期2002—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15年。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面临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