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编目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1 00:41: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资源编目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网络信息资源编目的问题透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信息资源的编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编目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编目工作的若干解决对策。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编目问题对策
1网络信息资源编目工作面临的问题
1.1网络信息资源的无序化问题
网络信息大量出现,且呈现分散、无序、价值参差不齐、变化频繁等状况。无序扩张的网络信息,一方面使网上信息包罗万象,良莠不齐,信息分布、信息组合错综复杂,信息污染严重;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用户面对如潮信息应接不暇,无法了解网上有多少信息与自己的需求有关,无法快速、便捷的获取所需信息。因此,解决网络信息资源无限扩张与网络信息资源有序利用的矛盾,为用户提供便利的信息获取途径和方法,是网上信息资源著录的出发点和目的。
1.2著录标准移植和汉化问题
网络信息资源编目的问题及对策综述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信息资源的编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编目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编目工作的若干解决对策。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编目问题对策
1网络信息资源编目工作面临的问题
1.1网络信息资源的无序化问题
网络信息大量出现,且呈现分散、无序、价值参差不齐、变化频繁等状况。无序扩张的网络信息,一方面使网上信息包罗万象,良莠不齐,信息分布、信息组合错综复杂,信息污染严重;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用户面对如潮信息应接不暇,无法了解网上有多少信息与自己的需求有关,无法快速、便捷的获取所需信息。因此,解决网络信息资源无限扩张与网络信息资源有序利用的矛盾,为用户提供便利的信息获取途径和方法,是网上信息资源著录的出发点和目的。
1.2著录标准移植和汉化问题
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编目工作
文献编目工作是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编目工作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传统的编目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需求,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改进传统的编目方式,提高编目工作的质量,确保编目工作能够更好的为读者服务。本文从编目工作与读者服务的关系着手,分析了现阶段编目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并提出了几点提高编目工作质量的建议。
1编目工作与读者服务的关系
(1)编目工作是文献与读者联系的纽带图书馆编目工作就是要将文献的特征,记录下来全面客观的呈现给读者,从而方便读者的查找和使用。因此,编目工作人员虽然没有直接与读者接触,但是所做的工作却是直接为读者服务的,编目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了读者对文献的使用效率。读书馆的藏书、期刊等数量巨大,少说也有几万册,大型图书馆甚至上百万、千万册,如果这些藏书没有规律、没有分类的摆放在图书馆内,读者想要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几乎是无法实现的。而编目工作就是将这些文献按照他们内在和外在的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并生成目录方便读者查找,使读者能够快速、精准的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1]。如果在记录时遗漏了某一特征,就会导致文献特征不够全面,从而影响读者的查找和使用,影响了文献的利用价值,所以编目工作是非常需要耐心和细心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交叉,因此出现了很多综合的新兴学科,文献也不再是传统单一的纸质文献,各种形式的载体纷纷出现,导致文献信息的内容更加复杂,编目工作的作用更加明显。(2)编目工作有助于其他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图书馆的工作以读者为中心,因此读者服务工作是以满足读者文献和情报需求的活动,主要包括文献外借、文献阅览、读者咨询和文献检索等,文献的流通外借和阅览需要通过目录对文献进行查找、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需要图书馆编制推荐数目,也需要目录进行索引和文摘,由此可见,编目工作为图书馆的其他读者服务提供了基本的保障[2]。
2编目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随着图书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发展,对编目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确保编目数据的质量,才能发挥出网络化、信息化的优势,才能更高效、更准确的提供文献检索服务。编目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对文献进行编目、分类和主题标引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从而提高编目工作的质量,尤其是在如今网络信息化的时代,编目的成果已经实现了共享,编目工作的质量与图书馆的口碑息息相关,决定了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2)具备较强的英文水平现阶段,在网络信息共享的时代,网上有很多英文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涵盖的范围较广,而且内容比较复杂,如果不具备较强的英文水平,则很难对资源进行有效的编目,因此,较强的英文阅读水平是编目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3)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网络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的发展给传统的编目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多种信息资源载体的出现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编目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编目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基本的网络技术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熟悉网络资源解读的各种形式,从而更好的进行网络资源编目工作。(4)具备必要的资源数据库建设能力随着图书馆联机联网的应用,编目工作人员需具备必要的资源数据库建设能力,尽快熟悉网络资源的内容和特点,掌握网络资源的获取和编目方法,将有用的网络资源利用起来,从而促进本馆网络资源数据库的建设。3提高编目工作质量的措施(1)健全读者信息检索体系编目工作人员在要能够从各种角度准确描述文献的形式和内容特征,科学的对文献进行分类和主题标引,并提高文献内容主题描述的专指性,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检索,并根据读者检索的特点,对索取号的著录进行安排,逐渐健全信息检索体系,从而满足读者对文献检索的需求[3]。如果缺少对应的检索标识,就要对文献进行组配,从而使文献信息有序排列。除此之外,还要做好编目的工作,从而保证编目质量。(2)丰富编目信息在图书馆的主页,应该提供较为全面的检索方式,从而指导读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实现文献的查找。这就要求编目工作人员要能够结合读者的检索习惯和心理,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以读者的需求作为工作的指导,尽可能的注意到一些细节,对文献进行著录,在原始信息采集的基础上,丰富编目信息,全面、准确的做好检索点,扩大读者的查找范围,提高读者的检准率,满足读者的检索需求[4]。(3)对文献进行规范标引对文献进行规范标引,有助于提高读者的信息检索效率,因此要确保同一编目人员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的编目人员之间对同一主题的文献分类要一致,这就需要编目工作在对标引的深度和专指性,以及分类级别的控制和交叉学科的处理都有规范的编目标准,从而避免同一编目人员在不同时期,或者不同编目人员对同一文献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影响了读者信息的检索。(4)创新图书编目产品编目工作早已不局限于单一的纸质文献的目录制作上,随着元数据的发展和机读目录的出现,多媒体、光盘数据和网络资源等都成为了编目的对象[5]。读者能够通过登陆数据库查找网络资源,但是网络资源的无序性无法满足读者深层次的检索需求。所以,深入研究,创新图书编目产品,将网络资源集中汇集并准确分类,实现深层次的网络资源查找是十分必要的,值得进一步研究。(5)与读者进行有效沟通作为编目工作人员,虽然工作不直接与读者接触,但是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果却与读者紧密相连,因此与读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读者的想法和需求,倾听读者的反馈和建议有助于提高编目工作的质量。一方面可以根据读者的建议完善目录的检索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创新的编目产品与之前的使用有很大的差异,与读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以给予读者一定的指导。
总而言之,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图书编目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编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影响了图书馆职能的发挥,所以,图书馆编目工作人员要把读者服务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适应新时期的编目工作需求,以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工作方式推动图书馆编目工作的进步,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促进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大学图书馆继续教育研究
1石河子大学图书馆编目工作概况
1.1石河子大学图书馆编目员基本情况石河子大学图书馆编目部目前有工作人员9人,其中,20~30岁2人,30~40岁2人,40岁以上5人;高中学历1人,本科、硕士研究生各4人;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毕业2人(其中1人本科外语专业),计算机专业毕业1人,外语专业毕业2人,其他专业毕业5人;中文编目员6人(其中4人从事编目工作10年以上,2人取得了中文编目业务相关证书),西文编目员2人(其中1人同时承担俄文编目工作)。1.2石河子大学图书馆中、西、俄文编目工作概述1999年,石河子大学图书馆开始应用ILASII管理系统,实行计算机操作的藏、借、阅一体化的书刊开架管理模式,尝试建立图书馆的书目数据。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1999年3月初步实现使用ILASII进行编目。2012年9月,石河子大学图书馆开始引进、应用汇文软件(Libsys)图书管理系统,并对全体馆员进行了培训。目前,石河子大学图书馆仍使用汇文系统进行编目。编目业务主要分为4部分:①中文图书编目:始于建馆之初,中文图书编目流程主要是:接书→上架→核对→验收→加工(盖馆藏章、贴磁条、芯片)→编目→审校、生成索书号→典藏,目前人均日工作量约50种。②西文图书编目:石河子大学图书馆西文图书编目工作始于2007年,工作流程与中文图书相同,有1人参加过CALIS西文编目业务培训,目前人均日工作量15种。③民文图书编目:石河子大学图书馆民文编目工作主要由北区分馆综合工作部民文书库2位民族老师承担,与编目部业务工作单独开来。④俄文图书编目:目前有俄文编目员1人,俄语专业毕业,工作之初主要从事西文图书的编目,自2016年3月,开始在西文编目规则基础上,查阅网上俄文编目相关资料,尝试采用MARC21数据格式对石河子大学图书馆俄文馆藏资源进行编目,现编文献主要是存放于石河子大学图书馆特藏部、出版于20世纪50至80年代的俄文原版图书。
2石河子大学图书馆编目员继续教育实践研究
2.1编目员继续教育机制2.1.1组织领导。针对石河子大学图书馆编目员继续教育工作,成立了由文献编目部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加强对编目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编目员继续教育课题负责人主要承担编目员继续教育的日常事务工作,包括制订继续教育培训方案,组织、实施多种形式的编目业务培训,制定编目员继续教育培训考评表,协调和督促培训工作有序进行。2.1.2制度规定。编目工作是图书馆最重要、最基础的业务工作,编目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书目数据的共享、用户的检索以及读者对图书馆的综合评价。对编目员进行继续教育是提高其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献编目部规定全体成员必须按计划完成相应的培训学习。编目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将列入个人业务水平考核的标准之一,年度无故缺席两次或迟到累计达三次,取消申请参加CALIS编目业务培训的资格。并建议全馆年底考核项目增加继续教育情况,在部门继续教育评价中不合格者,全馆年底考核时此项考评不合格。2.1.3考核评价。制定了《石河子大学图书馆文献编目部编目员继续教育培训考评表》,内容包括专题培训、交流讨论、网络课程、其他等项的评分标准,以加强对培训过程的检查和督促,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研究问题,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完成。①专题培训:基本分(出席2分,做笔记2分,测试题6分),附加分(主讲+5分);②交流讨论:基本分(出席2分,做笔记2分,讨论发言情况6分),附加分(主持+2分);③网络课程学习:基本分(出席2分,做笔记2分,测试题3分、讨论发言情况3分),附加分(提供学习资源+2分);④其他:编目业务相关论文(撰写1篇5分、发表1篇10分),编目业务相关课题(申报1项:负责10分,参加2分;立项1项:负责20分,参加5分),外出参访(1次10分,完成调研报告+10分),提供编目前沿动态有效信息(1条2分),获得证书(得分视证书级别而定)。2.2编目员继续教育内容2.2.1职业道德培训。主要对编目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对高校教师、馆员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岗位职责等方面理论知识的培训,帮助编目员强化责任意识、提升自我修养,塑造良好形象,建立职业自信,减轻对当前工作产生的压力与焦虑感。本次继续教育培训安排了“编目部人员应具备的责任意识”专题培训。2.2.2编目行业最新动态。关注编目行业、图书情报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及时了解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大数据环境下编目工作发生的改变,了解大数据环境对编目人员在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及综合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从而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式方法提升自己。本次以编目员继续教育考核评价中的加分奖励,鼓励编目员在部门QQ群了“《公共图书馆法》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四位一体’图书馆体系构建全民阅读新模式”等图情领域前沿动态信息。2.2.3汇文系统培训。编目系统的使用是编目员业务培训的重点,信息时代网络软件、资源,会不断更新、升级,进行完善,这就需要编目员及时了解和学习,跟上它们的新变化。通过对汇文系统基础知识及使用技能进行培训,对实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现场答疑,使编目员进一步了解汇文各管理子系统在采访、编目、典藏等工作中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更好地开展编目业务打好基础。本次继续教育培训安排石河子大学图书馆从事编目工作20余年的资深编目员为大家开展汇文编目系统使用技巧的专题培训。2.2.4文献著录规则培训。文献著录规则是文献编目的基础工作,也是决定编目质量的关键。本次继续教育培训安排部门工作人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采取自学、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性的对我国制订的《文献著录总则》、《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以及国际上著名的著录规则《英美编目条例》(AACR)和《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等加以了解,强化理论基础。并组织开展了以“CALIS中、西文编目业务培训心得交流”、“中、西文编目理论知识题解”、“如何规范年鉴著录规则”、“RDA:编目工作的变革和趋向”等为主题的近十场业务学习。2.2.5文献学、分类法等基础知识培训。编目工作涉及的业务知识繁多,而且这部分知识应用性、针对性强,与专业服务方向密切相关。编目员必须具备图书馆学、文献学、分类法等专业基础知识,如文献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整理方法,中图分类法、杜威分类法,各类主题词表等。本次继续教育培训向编目员推荐了《目录学教程》、《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图谱研究》等相关书籍、组织观看了“了解杜威分类法”网络视频,并开展了“了解中图分类法”专题培训,由经验丰富的编目员进行讲解和答疑,以加深编目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2.2.6其他培训。当前,多数编目员的工作内涵实已跨越单一的编目范畴,需参与多项图书馆其他工作,故而对多种教育内容与方式,有着高度的认同与需求。面对信息时代带来的冲击影响,除加强分类编目核心能力外,更应培养编目员多元化的专业能力,如外语、计算机、网络技术、心理健康、职业幸福感等,从而提高编目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并胜任多样性的工作内涵。本次继续教育培训向编目员提供了《图书编目员应懂的相关英文术语》、并安排“网络编目资源的使用”专题培训、“图书馆的魅力———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支柱”网络学习等。2.3编目员继续教育方式2.3.1专题培训。一方面,借助馆内组织的针对全体馆员的专题培训提升编目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部门根据自身条件对不同岗位的编目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专项技能培训。部门专题培训内容主要由本部门有专长的编目员自行选择主讲内容与方式,将先进经验分享给全体成员。这种方式有利于在部门内部形成互帮互助、相互带动、共同发展的学习风气,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同时,有利于部门全体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进行继续教育的有效形式。2.3.2交流讨论。定期组织编目员业务交流讨论,内容包括:针对近期编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商讨对策、编目领域新动态分享、为本部门业务创新谏言献策等。2.3.3网络学习。由于本馆编目培训师资和资源有限,可定期为编目员提供网络学习资源链接,如石河子大学图书馆目前具有使用权限的e线图情、爱迪科森职业全能培训远程资源站、知识视界等数据库,均能提供一些图情领域学习资源。适用于全体编目员的内容,可集中进行网络课程学习,有针对性的内容(如西、俄文编目业务相关内容)则可发给个人自主学习。网络学习既拓宽了学习领域和信息渠道,又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能够使编目员更加方便、灵活地获得相关专业技能。2.3.4个人自学。在编目部QQ群中为全体编目员提供编目业务学习书目、网络资源链接等,鼓励、督促编目员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制定自学计划和目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在自修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从而实现自我提高。2.3.5科研带动。结合工作实际,编目员以自己的业务工作为基础,积极撰写论文、申报课题,在课题的选择、设计、研究和结题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中,主动参与研究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从而不断提高在编目工作中开展科研活动的兴趣和能力。2.3.6外出参访。鼓励、支持编目员外出参观交流和实地考察,使馆员冲破本地本馆形成的工作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了解、学习和借鉴他馆的先进经验,吸收和采用其适合本馆的合理部分。并通过网络建立长期联系,在更大范围内和更多内容上进行学习和交流,以拓宽我馆编目员的知识面,提高实操技能。
3结束语
调查结果显示,在培训内容上,编目员最希望学习的依次是:文献学、分类法等基础知识、著录规则和编目系统;在继续教育方式上,编目员最希望的方式依次是:专题培训、外出参访、同行交流。总体而言,在馆领导的支持及部门成员的积极配合下,本次编目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基本能够按照计划如期开展,编目部工作人员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均取得了一定收获,个人知识面有所拓宽。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由于经费、制度等诸多限制,编目员外出学习机会较少;编目领域网上学习资源匮乏;对培训效果的评估机制还不够完善,平时的继续教育学习情况与年终考核内容的衔接还不够;编目员继续教育学习主动性不足,导致部分学习流于形式。针对上述问题,石河子大学编目员继续教育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需紧密结合编目员实际需求制定更为有效的继续教育方案,从而更大程度地实现编目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个人知识结构的完善。
媒体融合下编目生产管理升级分析
摘要:数字化编目生产是音像资料管理部门中媒体内容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历时近十五年。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为进一步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像资料馆针对用户需求、新业态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研究,尝试基于新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制定编目生产管理智能化升级方案,旨在积极主动地适配融媒体发展战略,开创编目生产管理工作的新时代。
关键词:媒体融合;编目生产管理;人工智能
1概述
数字化编目生产是音像资料管理部门媒体内容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历时近十五年,具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在2004年初,音像资料馆首次启动了编目生产服务项目,当时使用的是“音像资料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2012年7月,“中央电视台全域式合一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正式启用,极大优化了编目生产流程和项目管理模式,利用这个新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总台音像资料馆可以在多个办公区域,同时开展编目生产工作。2015年初,光华路新址编目区正式投入使用,与音像资料馆大厦编目区共同实现了“两地双向并行编目生产”,并按照一体化的生产组织、规章制度和业务标准,对所有编目生产服务项目,实行统一管理。截至2020年7月底,已累计完成约126万小时节目资料数据的编目生产工作,数据类型涵盖了总台目前所有播出节目及素材资料,具体包括新闻、专题、体育、影视剧、综艺、素材资料和非汉语,共8类节目资料。回顾整个编目生产工作的发展历程,音像资料馆始终坚持以“支持制播、服务社会、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为核心目标,尤其是在支持总台节目制作和播出的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随着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不断升级改造,以及音像资料馆支持台内节目制播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都会适时地在生产流程、管理规范、编目细则等多个方面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为进一步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作者在总结以往编目生产服务项目管理经验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使用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台内/台外的不同用户需求、新业态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研究,尝试通过新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提出编目生产管理智能化升级方案,旨在积极主动地适配融媒体发展战略,开创编目生产管理工作的新时代。1.1编目生产现状。目前,编目生产工作充分利用总台全域式合一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实现了在不同时间、不同办公地点,对不同类型的节目资料数据,统一进行生产组织和运行管理,保障了编目生产工作顺畅进行。编目生产的工作流程是基于互联网模式逐步建立的,已经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现在的编目生产工作主要包括5个环节:1.1.1生产规划。一是分析、研究年度编目生产服务项目整体业务需求(用户需求、生产能力、数据和设备资源等);二是制定《年度编目项目任务配置方案》。1.1.2资源管理。一是按月和季度制定《年度编目生产计划》;二是人工分析统计总台数十个不同来源的数据资源情况,查看数据内容,制定多级生产下发策略;三是掌握数据资源下发前后的生产情况,确保紧急、重点生产任务完成的时效性。1.1.3生产调度。一是每日为数十条生产线人工下发数据资源;二是每日人工筛选、分类待编目数据资源,并添加下发备注;三是实时下发紧急生产数据,及时迁回处理需要修改和维护的数据。1.1.4生产组织。一是为编目生产人员配置编目工位、开通工作账号;二是组织两址编目生产人员同时进行人工编目著录和审核工作,工作流程为编目、一检、二检;三是由馆方统一完成总审。1.1.5生产监控。一是人工监控、统计生产进度的完成情况,并协调处理编目生产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数据;二是每日现场巡视、监控、记录编目生产区域的运行情况;三是按月、季度、年度完成编目项目的综合考评及验收工作。这5个环节多以人工方式为主,资源统计分析、数据筛选下发、生产运行监控等工作方式已经无法适配未来编目生产的发展趋势,而编目更是采用规模化的人工著录方式,人为因素较多,主观性较强,且编目人员素养良莠不齐,导致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编目质量的稳定性难以控制,投入成本也相对较高。1.2数据编目现状。在编目策略方面,音像资料馆2012年就对播出栏目进行了分级编目规划,制定了播出节目与素材资料简详不同的编目策略。随着《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编目细则》的优化升级,以及对台内/台外不同用户使用需求的深入了解,2014年开始又对一些再利用价值不高的节目及素材资料的编目策略进一步做出调整与优化,目前馆方总体编目原则与策略分为三大类别:一是播出节目简单编目(单层或两层,且影视剧类节目暂缓编目);二是素材资料详细编目(最多四层);三是非汉语参照汉语节目的编目原则。
2编目智能化工作目标
本文所阐述的编目智能化升级的首要目标是“强化降本增效”,进一步提高音像资料馆编目生产服务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通过智能化升级系统,使音像资料馆编目生产工作能够高质、高效地完成核心任务,即全力支持节目制播,服务社会,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行国家电视台所承担的政治使命,以及保存各种类型节目的完整播出档案,继承音像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编目生产管理工作环节在音像资料馆现有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提升其智能化水平,诸如:智能化自动识别语音、自动切分、自动抓取字幕和责任者等信息、自动下发、智能化生产调控和统计、升级生产流程等,从而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并为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打好基础,培育发展新动能。
探究图书馆媒体管理系统应用
摘要本文结合本馆的项目研究与工作实践,分析了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并介绍了一套适合艺术院校图书馆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系统由信息处理,内容管理,内容存储和应用四太子系统组成。文章还探讨了视音频资源的数字采集、编目及存储等解决方案。
关键词媒体资产管理艺术院校数字采集编目存储
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艺术院校积累了大量具有专业特色的多媒体资源。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在三十多年的文献资源采集中一直侧重艺术类文献尤其是相关影视资源的收集;而且通过各类晚会、毕业汇报演出、影视文化节等活动及学校电视台自办节目,图书馆积累了大量具有传媒特色的多媒体资源,这些宝贵的多媒体资源是本馆资源建设的重点。浙江传媒学院成功申报了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本校自主研发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已经在图书馆建成并投入使用。本文以这一系统为例探讨了艺术院校图书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
一、建设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浙江传媒学院是一所以广播电视为特色,面向传媒行业的多科性院校。目前图书馆积累了各类视音频资源近4万件,而且每年还在大量增加。但是,传统的资料管理模式由于受技术的限制,存在难以完好保存、查询不便、共享困难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运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管理观念,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来实现多媒体资源的可重复使用,充分发挥奉校特色视音频资源的历史价值与实用价值,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MediaAssetManagement,MAM)是对各种类型媒体及内容(如视音频资料、文本文件、图表等)进行数字化存储、管理与利用的总体解决方案。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担负着抢救和保存珍贵资源的历史责任,也是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有利补充。艺术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决定了图书馆的服务必须偏重于本校专业教学和科研资料的提供,并以此开展服务。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成立了多媒体研究开发中心,通过加强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创建特色数据库,促进了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多媒体资源的共建共享,也为参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打下基础。
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成因,分析了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在编目业务外包过程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业务外包源于工业企业的一种创新经营模式,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是借鉴工业企业业务外包的一种工作形式,一些图书馆将非核心的工作,通过招投标和签订合同的方式,外包给外界书商或业务机构,以方便集中自身力量搞好核心工作。业务外包体现了图书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必然发展趋势,值得我们研究。图书馆业务外包主要有以下形式:采访外包、图书加工外包、编目外包、回溯建库外包、报刊装订外包、流通上架外包、计算机硬件维护外包、现代技术外包、物业管理外包等等,其中编目外包是目前图书馆应用最广泛、成效较显著的一种。
1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成因
1.1联机编目的发展为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提供了技术条件
我国联机编目的发展是以国家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应用系统1998年12月进行联通并试验运行为标志的;CALIS高校文献保障服务系统也于1998年正式启动。这两个全国性共享平台的运行为编目业务外包服务商制作编目数据提供了标准化的蓝本。由于庞大的联机编目技术支撑以及文献处理加工标准化的实施,为编目业务外包服务商提供图书馆需要的业务创造了条件;MARC数据制作的社会化,图书馆管理软件的通用性都改变了图书馆的作业模式,为编目业务外包提供了一个可靠应用平台、服务环境和服务手段,使编目业务外包的巨大潜力得以开发并蓬勃发展。
浅谈高校图书馆图书编目业务外包质量管理
摘要:编目业务外包在高校图书馆中是一种新的发展形式,它的体现和实施不仅能为图书馆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增加人员的利用,还能推动图书馆在竞争力的上创新和发展。山西工商学院在文本中对图书馆或业务外包在实行期间发展的重要条件进行分析,从而在管理方式上得到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质量管理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中实现图书编号业务外包形式已经具有更大进步与创新。它不仅实现了在网上的数据传输方式,完成在异地对图书的分类、管理等形式,也保证了图书在应用期间的质量。所以说,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管理在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图书编目业务外包存在的压力
随着网络技术在高校中的不断应用和普及,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也体现了新的发展形势。高校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为教师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料、更新网络数字资源,还要对数字资源进行接收、传递,从而使学生能利用有效资源挺高学习效率。但由于社会不断进步,图书馆的工作内容也不断增多,但高校图书馆中并没有充足的工作人员,而且各个人员在工作中实现的业务水平都不高,特别是一些技术性编目工作无法保证质量问题,从而导致高校图书馆在运行期间的不稳定性[1]。而且在另一方面,图书馆自身在业务能力上存在较大压力,由于高校图书馆的数目量比较大,国家每年都要对各个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统计,所以藏书数量成为主要的发展形势。国家在藏书形势上也制定了相关标准,特别是图书馆在编目业务外包工作中对质量的有效控制也具有明确规定,但在多种条件发展下,高校为了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不断进行扩招形式。但长期发展下去,高校为了完成自己的经济目标,就会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对图书进行购买,所产生的图书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丰富了图书馆的藏书数量,但在某些程度上,大量的图书数量给编目业务外包工作也带来较大困难。
二、高校图书馆图书编目业务外包的质量管理
中文期刊编目工作内容
期刊编目工作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目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读者的使用体验,是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期刊每年新编数据不多,编目工作主要集中在旧数据维护上。本文重提数据维护这项传统业务,是因为随着编目规则和国家标准不断更新,数据维护工作的精细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编目员所面临的问题也更加复杂。笔者结合自身编目经验,以国家图书馆中文期刊书目数据为例,谈谈如何发现和处理期刊数据维护工作中的错误,以期对提高数据质量有所帮助。截至2016年6月,国家图书馆中文期刊书目数据共有52868条,其中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以前)出版的期刊数据为15596条,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后)出版的期刊数据为37272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期刊数据中,过刊数据为26611条,现刊数据为10661条,上述庞大的期刊数据都是编目员日常维护的对象,也是本文的数据采样来源。
1错误发现机制
发现错误是解决错误的前提,传统的中文期刊数据错误发现方法是每年进行“地毯式”排查,也就是全面维护。国家图书馆采取的方式是编目员进库提取最新一期的期刊,查看各项出版信息是否发生变化,依据文献的最新数据源来据实更新,最后全面复查数据格式。全面维护时,编目员主要关注编辑部地址、主编、期刊标识号等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卷期标识是否发生变化,期刊价格是否发生变化,数据在格式上是否存在错误等内容。“地毯式”排查的优点是准确率高,能全面发现问题。但目前面临的实际情况是期刊出版数量激增,而图书馆编目人员的数量却不可能无限扩张。国家图书馆期刊编目员每月常规维护量为100条,人均管辖期刊1200~2000种,完成一次全面数据维护需要一年的时间。在这个出版物“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地毯式排查维护周期过长、数据更新缓慢的弊端日益凸显,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出版形势。程序校验,顾名思义就是“用程序进行校对和验收”。结合文献编目工作的实践,可以理解为:根据不同文献载体,结合不同文献的出版特点,根据CNMARC各字段的定义,由文献编目员提出需求,让编程人员做出相应的校对程序,用机器取代人工进行校对。在2013年之前,国家图书馆一直没有通过程序对已有的中文期刊数据进行系统的校验,编目员只能是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2013年为配合“国家书目”的出版,首次采用了程序校验。校验程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验各字段是否按照《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正确著录,二是校验多个字段间的著录是否匹配。中文期刊涉及的主要匹配参数如下:(1)当210$d子字段字节>=9位,100字段第8位非“b”,报错。(2)100字段第9~12位与210$d“-”前出版年不一致,报错。(3)100字段第13~16位与210$d“-”后出版年不一致,报错,但当100字段第8位非“b”且100字段第13~16位为“9999”时,不校验。(4)100字段第8位为“b”,100字段第13~16位为9999,报错。程序校验的优点是能迅速发现错误,筛查出大部分的“硬伤”(格式错误),但由于提出的需求不是针对具体一个对象,而是“一对多”的情况,所以通过程序校验生成的“问题数据”并不是每条都有错误,需要人工逐条查看。此外,程序校验的局限还在于无法发现“软伤”———由于编目员知识更新不及时、编目规则不清楚所造成的错误。
2常见错误解析
国家图书馆通过常规地毯式排查,共发现各类期刊数据错误351条;通过程序校验系统核查,共发现硬伤856处,其中出版地与出版国别代码问题数据742条,期刊格式问题数据114条,现将几类主要错误加以分析。GB/T3792.3—2009《文献著录第3部分:连续性资源》规定:“当连续出版物发生主要变化时,视发生主要变化的资源为新资源,需要另行著录”。因此,是否为“主要变化”,是编目员新编数据正确与否的依据。如果同一正题名下期刊分多个版本出版,一段时间后其中某一版本更换了副题名,按照新标准应新编书目数据。但有些编目员未新编数据,只是在附注字段进行描述。以《湖北教育》为例:该刊1966年创刊,创刊半年之后休刊,于1973年复刊。2002年,该刊按“教育教学”和“政务宣传”两个内容出版,其中“教育教学”一直正常出版,“政务宣传”于2007年更名为“时政新闻”,“时政新闻”又于2009年更名为“综合资讯”。在实际操作中,编目人员将上述样例中的第3、4、5三条数据省略为一条数据,只在3XX字段做附注说明,其错误做法如下:2001#$a湖北教育$i综合资讯304##$a2007年前小标题曾为:政务宣传304##$a2009年no.12前小标题曾为:时政新闻这个错误使得期刊的发展演变关系无法通过数据展示出来,“政务宣传”和“时政新闻”从文献出版链条中消失。按照文献编目规则和新的国家标准,正确维护后的该期刊应该有5条书目数据,关键字段如下:(1)2001#$a湖北教育446#1$12001#$a湖北教育$i教育教学446#1$12001#$a湖北教育$i政务宣传(2)2001#$a湖北教育$i教育教学431#1$12001#$a湖北教育(3)2001#$a湖北教育$i政务宣传431#1$12001#$a湖北教育440#1$12001#$a湖北教育$i时政新闻(4)2001#$a湖北教育$i时政新闻430#1$12001#$a湖北教育$i政务宣传440#1$12001#$a湖北教育$i综合资讯(5)2001#$a湖北教育$i综合资讯430#1$12001#$a湖北教育$i时政新闻再以《青年文学》为例:该刊于1982年创刊,于2003年按分成“A版”“B版”出版,编目人员分别以“A版”和“B版”新编两条数据,并同《青年文学》进行了链接。其中“B版”于2006年停刊,“A版”继续出版一年后于2008年改为无“A版”字样出版,也就是变成了新的“青年文学”(理解为改回原“青年文学”亦可)。按照编目规则,需新著录一条编目数据,但编目员没有进行新编而是更改了2001#$a,其做法如下:2001#$a青年文学207#0$a2003,no.1(2003,1)-=总241-304##$a小标题曾为A版431#1$12001#$a青年文学这种做法使得平行出版的两条数据“青年文学•A版”和“青年文学•B版”无法同时被检索到,检索后只能获得“B版”的数据及馆藏信息,“A版”的相关内容被掩盖了,由“青年文学•A版”再到“青年文学”这一继承关系也未被体现。但由于新国家标准中也提及“若无法确定资源的题名或版本的改变是主要变化还是次要变化,按次要变化处理”,所以后续编目员未对此条数据进行修改。在做频率维护时,常出现的错误是326字段描述性语言与110字段第2个字符不匹配。例如:一个期刊由半月刊改为月刊,编目员只维护了326##$a月刊,但忘记将110的第2个字符由e(半月刊)改为f(月刊)。这个错误只是编目员由于一时疏忽导致的“小硬伤”,但另一类错误更需要值得重视,这类错误多发生在出版混乱的多版本期刊上。这类期刊的出版大致都处于以下状态:刊社一部分版本公开发行,另外一部分版本只针对行业内部发行;刊社自己出现经营困难,在出版自己期刊的同时将刊号交给其他团队运作,而这些团队发行的刊物是非法出版物,不对外公开;国内大多数单位职称评定“论文”是首要硬件,刊社以“”为商机,专门出一个论文集版本,该版本只针对论文作者做定向发行,不对外公开。对于上述期刊,如果编目员对书目数据维护不及时,某一个版本(如下半月或某一旬)会完全缺失。但有时编目员已经明确了期刊的频率,却仍然无法全部入藏所有的版本,面对这种情况,有些编目员在著录频率字段时采取了错误的做法———把本该著录的实际频率著录成了本馆的实际入藏频率,并在3XX字段进行描述。错误样例如下:326##$a[月刊]315##$a下半月非法出版,未入藏正确的做法是依据实际情况客观著录:326##$a半月刊300##$a下半月非法出版编目员不应将入藏情况与编目数据据实著录相混淆。3XX字段虽然可以自由行文,但只是对CNMARC0~7字段的各个著录项目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而不是针对自己所在图书馆的收藏进行描述。2.3出版发行地与地区代码问题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硬伤”在出版发行地与地区代码错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国内统一刊号著录在091字段,是非常重要的中文期刊标识号。在期刊编目过程中,102字段$b出版地区代码(6位数字,后四位为0000)与091字段$a的地区号(2位数字)在一般情况下应该著录一致,如不一致,即为错误。如《光学精密机械》是吉林长春出版的内部资料,吉林省地区代码为220000,编目员在著录102字段时键入了102##$aCN$b210000(210000为辽宁省的代码);有些则是将期刊的邮发代号前两位著录成了地区代码,如《今古传奇》邮发代号为38-83,在著录102字段时编目员键入了102##$aCN$b380000,而行政地区代码并没有38这个号段;还有的错误是将地区代码后4位“0”直接著录在前面,如《厦门特区党校学报》著录成了102##$aCN$b000035。这些错误均是手误,通过认真检查和仔细校对就可以避免。但有些情况下,102字段$b与091字段$a两者一致却是错误的。早期军队出版的期刊,统一刊号的地区代码均为CN81-XXXX,出版地则分散在全国各地,著录时应按照实际出版地著录地区代码。例如《军队政工理论研究》在上海出版发行,原刊号为CN81-5010,但在著录102字段时,编目人员直接著录102##$aCN$b810000,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给出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代码,810000代表的是香港地区,正确著录应为102##$aCN$b310000。此外,由于期刊出版发行比较复杂,一些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号源紧张,用异地刊号出版的刊物越来越多,特别是北京地区已启用了CN10-XXXX刊号,依照格式的相关要求,在著录时CN地区号(10)与出版地的代码(11)也应不一致。期刊出版起止年在期刊编目数据中共涉及3个字段,即:通用处理数据100字段中第9~12位字符出版起始年和13~16位字符出版终止年,卷期年月或其他标识项207字段,以及出版发行项210字段的子字段$d。互观三者,就可以判断著录是否正确。当一个刊物还在出版发行时,这3个字段的相关著录不易出错,但当一个刊物需要做停刊数据维护时,编目员往往忘记修改100字段的出版年2,即第13~16字符还显示为出版状态(9999),或者是207字段已做停刊,而210字段还显示正在出版。例如下条数据:210##$d1993-207#0$a1993,no.2(1993,6)-2007,no.6(2007,12)=总39-113$av.25,no.1(2008,2)-v.31,no.6(2014,12)=总114-157上述著录207字段已做封口处理,表明该刊已经停刊,但210子字段的著录又表明该刊还在出版发行,这就出现了前后矛盾,产生了数据错误。
随着中文期刊非核心业务(拆包分拣、记到加工)逐渐外包,采编人员不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期刊,有些出版信息的变化需要记到人员的反馈或者在进库房查刊才能更新。如果前期能够加强记到员的培训,使采编人员和记到人员能够及时沟通,就可以把编目员从繁重的全面维护中解放出来。对于“硬伤”性质的错误,各图书馆可以引入程序校验方式进行批量检查,如上述2.4类型的错误就完全无需人工逐条核查,通过程序筛查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维护的效率。错误在所难免,但错误产生的原因需要反思。有些错误靠认真检查就可以避免,但有些错误则是源于认知问题,是编目知识更新的不够及时造成的。一个合格的编目员需要数年才能养成,但很多编目员没有系统学习过《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及《新版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等专业书籍,前人著录,后人模仿,形成了约定成俗的著录方式。时代在发展,编目规则和国家标准也在不断地更新,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编目员养成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在的编目工作。正如前文所说,期刊每年新增数据不多,大部分工作都是对旧数据进行日常维护。新编数据有审校人员进行把关,但数据维护没有人进行复查。编目员要树立正确的期刊维护意识,变被动为主动,要意识到维护不是简单地见到某一个信息变化就更改某一处,而是应该像编新刊一样各字段逐一核对,对数据进行全面的梳理。只有这样,期刊数据维护才是主动的维护、积极的维护,是对原数据进行一次新的“校对”。
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业务的应用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以及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为此,诸多先进的现代管理科学被大量引入并应用。在知识管理顺应社会迅速的发展当下,图书馆应突破传统的服务形式,以知识服务来应对大众对相关知识的需要。为此,要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及效益,应当引入知识管理在图书馆各项管理中的运用,包括:馆员队伍建设、建立馆藏、文献编目、流通借阅、参考咨询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和读者管理与服务。
一、馆员队伍建设
图书馆馆员队伍的知识管理建设目的是构建知识结构的合理与科学、实现馆员内部的知识创新并提高各馆员的知识水平。由此可以提高图书馆内部人才各方面的知识水平,构建一种新式用人方式,促使人才能各执所能,发掘馆员的潜能。
二、建立馆藏
通过应用知识管理能有效促进相关人员学习业务知识,把显性知识有机地转变为隐性知识,促进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创新。通过学习,对图书馆的馆藏可以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对馆藏书目进行检索会更加方便,提高读者对图书的利用成效。依据对图书馆馆藏图书利用率的调查和定期统计,做细致分析,可以将隐形知识归入馆藏图书的管理体系内。工作中,既可以避开图书馆设定的重重陷阱,又可以通过调查利用率,评估图书馆的图书和服务质量,由此可以及时有效地调整图书馆的建设方向。
三、文献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