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观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0 23:51: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自由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自由观

自由观

孟德斯鸠(Montesquieu)用“自由”这个词所意谓的东西并不是在他对自由概念的正式定义(也是通常的定义)——“自由即在于做法律不禁止的事情的权利”中所能发现的,只有在他对别的社会和政治观念的评述中才能理解他所持的一般价值尺度。孟德斯鸠不是那种迷恋某种单一原则、力图根据某种基本道德原则或形而上学范畴安排和解释任何事物的思想家,他并不认为依据某些形而上学的范畴一切真理必然都能得到系统的说明。孟德斯鸠不是一个一元论者而是一个多元论者,在他努力转述那些与他自己以及他的大多数读者所信奉的价值观不相同的文化或观点或价值体系的时候,他的鉴赏力可说是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

伊塞亚·伯林:《孟德斯鸠》

使伯林的所有著作都充满了生气勃勃的活力的自由观念,如同他的整个观念体系一样,是非常具有独创性的,它对哲学中公认的理性传统的颠覆性作用比通常想象的要大得多。众所周知,伯林一直告诫人们,“肯定的”自由概念是根据理性的自我决定或自主性而规定的,他所支持的则是一种对自由的“否定的”规定,即把自由看作是免受别人强加的约束。相比之下,伯林提出否定的自由概念的理由并没有得到很好地理解。没有人指责伯林否认自由可以被合理地理解为自主性,因为伯林对思想史上作这样理解的自由概念多次明确地予以承认,所以不会为人们忽略,但是他的基本思想,即认为在对自由的这种肯定的理解中存在着内在的缺陷、因此也容易经常被滥用,却很少得到人们的理解。另外,伯林反对人类世界的决定论,特别反对所谓历史不可避免性的观点,已是思想史上的一个不争的事实。伯林思想的基石是反对伦理学的一元论主张,他坚持人类的基本价值是多种多样的,这些价值经常冲突,很少有和谐的时候,在这些冲突的价值中至少有一些是不可通约的,即是说对于这些冲突的价值没有一个单一的共同的度量标准或公准。伯林的这些思想得到广泛的理解,虽然并不是那么明晰。应该说,伯林思想的这些方面对于英美世界的大部分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政治理论家来讲是容易认识和理解的。

本书的论题是,要正确解释和理解伯林的这些观念就得把握它与人类生活概念的一致性——这些具有独创性和颠覆性的思想至今仍未得到应有的理解——以及它在政治哲学中的应用,在这种应用中产生了我称之为的“竞争的自由主义”;这种自由主义认为,在善与恶的竞争和冲突中会导致无法避免的损失——对这一点人们也并未能很好地理解。如果我的这个意见——伯林的著作中包含着非常深刻的思想和具有巨大的颠覆性——是正确的,那么人们可能会合理地提出疑问:为什么他的思想没有得到哲学界的广泛认可?为什么在哲学界伯林的思想虽然不能说是无足轻重但到底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影响?毫无疑问,部分原因是伯林在二战以后脱离了哲学界,他的这些思想主要是在关于思想史的著作中被发现的。但是这很难说是全部的原因。确实,伯林的许多著作甚至可说绝大部分著作是关于思想史的论文,在这些论文中,上述的这些著名的观点以及作为理论家的那种晦涩风格转而从属于富有想象力的重建和细致的分析。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他那些关于维科、赫尔德、哈曼恩(Hamann)、穆勒、迈斯特尔(Maistre)、赫尔岑(Herzen)和关于许多其他思想家的论文。当然伯林的论文也并不全是这种形式,他论自由的著名论文就是在政治哲学中的直接应用,其论点由许多历史文献和分析所支持,但是作为一篇哲学论文它也是毫无逊色的。

伯林的著作在我们时代的哲学主流传统中只产生了很小的影响,对这种现象的比较深刻的解释是,伯林的思想与英语世界中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道德和政治思想领域占统治地位的理性主义形式不仅不一致而且对之具有瓦解作用。这里的理性主义是指这么一种观点,它认为哲学研究的任务不仅是要说明人们在道德和政治实践中面临的二难困境,而且要提供解决这种二难困境的方法。伯林坚决拒绝这种理性主义的观点。他反对理性主义的理由,与当代保守的哲学家如米歇尔·奥克肖特(MichaelOakeshott)批评道德和政治自由主义的理由几乎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即使有,那也是很少的。奥克肖特认为,对于这种理性所无法解决的二难困境,可以通过回归传统的办法加以解决,只要这传统没有受到理性主义哲学家的“污染”’。伯林则反对奥克肖特的这种观点,他认为,无论是奥克肖特还是迈斯特尔都相信存在着未被改动过的共同生活文本,但这本身就是一种幻想:因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假定实际生活或传统是一致的不包含冲突的。在伯林看来,哲学可以说明实践生活中的这些不一致和冲突,但是它并不能解决这些不一致和冲突。更为重要的是,伯林的思想体现了一种对西方知识论传统的根本原则的挑战,其目的是限制作为理智活动原则的哲学的权威和作用范围。伯林的这种思想对于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就是,渗透在亚里土多德(Aristotfe)、柏拉图(Plato)、霍布斯(Hobbes)、斯宾诺莎(Spinoza)、康德(Kant)、穆勒(J.S.Mill)和近来的罗尔斯(Rawls)著作中的那种哲学自命能统治实践、具有为人们命令的权威的观念是根本不能接受的,哲学的权威或权利必须大大降低。在伯林看来,哲学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他告诉我们:“哲学的目的始终是一个,就是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因此在一种自由开放的心态下进行活动,而不是在黑暗中盲目地瞎闯。”‘如果伯林是正确的,哲学家们就不要希望能够创造出一种理论或一套原则以期解决实际的道德和政治生活中的二难困境。伯林的一个主要论点,就是认为这些二难困境中有些本身就是无法解决的、悲剧性的,也是理性的反思无法裁决的。哲学只能说明这些困境并改变人们对它们的歪曲,但不能希望它做得更多。伯林的思想要求修正惯常公认的哲学概念,因为这种哲学概念在整个西方传统中已经被范型化了。

伯林的著作中体现的这种自由主义具有独创性和鲜明的特色,它与近年来在英美世界居支配地位的那种自由思想,与那些较老的自由主义传统(新近的自由思想就是从它们当中发展出来的)都是很不一致的。在罗尔斯、道肯(Dworkin)、哈耶克(Hayek)、纳兹克(Nozick)和高特黑尔(Gauthier)等人的著作中表现的这种新自由主义都依赖着理性选择的概念,而无论是康德式的或穆勒的自由主义还是洛克和霍布斯的自由主义,其自由原则也都是从理性概念中引申出来的。如果说,比如在穆勒那里,自由原则被当作是最大地促进普遍福利——作为实现最大效用的工具——的理性范畴,那么在约翰·罗尔斯那里,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它们则被用作是表示人们间进行理性的合作的术语,虽然这些人并不理解共同的善是什么。与之相反,在伯林的“竞争的自由主义”看来,自由的价值源于对理性选择的限制。伯林的这种竞争的自由主义,即认为那些具有内在竞争性的善之间会出现冲突的自由主义,建立在我们必须在不可通约的诸善中做出基本选择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理性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说,这种自由主义认为,适合于自由社会的自由权利结构不能从任何理论中推导出来,也不是由任何原则体系所规定的,因为这些基本选择经常是在不可通约的价值之间的选择,也是在冲突的自由权利之间行使哪一种权利的选择。在这一方面,如果我的看法是正确的话,伯林的这种竞争的自由主义给了各种自由功利主义、基本权理论和契约论理论(这些理论都是近来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惯用的理论,它们与较早的那些自由思想传统有着真正的血缘关系)一记致命的打击。伯林的这种新颖的富有挑战性的自由主义,对于所有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的理性基础具有很大的颠覆性。在近年的政治哲学中唯一可与之比较的自由主义,是在约瑟夫·拉兹的著作中发现的,对它我后面还要经常提到,而且,把拉兹的自由主义与伯林的自由主义做比较可能会是一件富有意义的工作。正是对不仅包含了理性选择概念而且以之作为基础的传统自由主义的批判,是伯林的思想对现行的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只有较小影响的最深刻原因,因为伯林意欲瓦解的正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和一直坚持的理性主义。

查看全文

中西自由观研究论文

道德自律是自由人的最高精神境界,这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所蕴涵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判断。人之所以能够最终达致这一境界,是因为人的天性不仅自由,而且善良。性善论是儒家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石。在儒家看来,“仁”源乎人的生命的内在要求,而非人为构造出来再强加于人的某种外部规范;亲情是人最天然最本真的感情,只要用它来推己及人、由人及物,理想的大同世界就能够实现。人性原本善良,只是因为受到了污世流俗的习染才逐渐丢失了自己的真性情。儒家的救世,就是要通过教化众生来重塑自我,回归真我。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故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第六章)。他还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救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第十一章)。这就是说,仁义礼智是人心所固有的本性,如今人失却了自己的本性而全然不觉,这是很可悲的。求学的唯一目的就在于找回人的本真之我。儒家十分强调自我修养必须发乎本心,人格完善是人的自觉追求,这完全是超功利的,既不是为了求得大众的赞赏,更不是为了追名逐利。因此,儒士修身的第一要义就是:正心诚意,毋自欺。《礼记》中有这么一段话明确表征了儒家的这一立场:“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弃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为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礼记·大学篇》)。儒家倡导人格的凛然尊严和浩然气节,哪怕处在政治权势的重压之下也绝不卖身求荣;即便贫困潦倒,生活无着,也要保全自己的名节。这种特行独立的人格气象足以令那些择利者、求荣者、卖身者汗颜。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子罕》)。一个牢牢保持住自己的本心和道德理性,而不为功名利禄所惑、不为一己得失所虑的人,就是一个超越了各种束缚的、拥有最高自由的人。

儒学的理想人格上如此的高尚,它的道德理念是如此的完善,不由人不心向往之。然而,我们恰恰认为,儒学最大的缺憾就在于对人性作了过于乐观的估价。因此,它怎么也走不出这样的逻辑怪圈:如果每一个人都天性善良,那么后天的恶习从何而来?倘若人心如青天白日,又何来乌云蔽日?乌云蔽日既是事实,又怎么能指望将其彻底驱散?其实,人是极端矛盾的动物,他永远不能挣脱生命的有限性,因而生存焦虑会一生一世伴随着他;可正是这种焦虑使他渴望超越,去触及那深不可恻的无限和永恒。人之为人,就是因为他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无论他行善还是作恶,这种情欲都是他行为的最大驱动力(如果不是唯一动力的话)。有情欲就会生恶念,就会私欲膨胀,就想损人利己。然而人又是一个理性动物,处在社会教化之中,他也厌恶自己的俗不可耐,向往那至纯至善的完美境界。人既逃脱不了尘世的诸多诱惑,又消除不了自己对完美界域的憧憬,这本身就是人类无奈的宿命。的确,因为人有善的愿望,我们并不否定儒家道德教化的引导作用,也乐于承认在儒家理想人格感召下,中国历史上确有少数高洁卓越之士以其孤往直前的道德大勇和独立挺拔的人格魅力为世人作出了表率。然而,少数圣贤的生命成长历程并不具有普遍的范型意义。就绝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世俗世界的诱惑太多太大,实在难以抵御。因此人世间邪恶和伪善的行为远远多于高尚道德的行为,甚至圣贤的垂范对普通人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儒学基于性善论的德治礼教的空疏无力就尽显出来。这就是说,儒家相信人天性善良,相信道德教化对于人心的向上和社会的安定具有主要的甚至根本的作用,因此,它对于社会的恶行缺少防范的考虑,更缺少防范的措施。有人反驳说,儒学对人的恶念和恶行也不乏冷峻的分析,它同样主张用法律等制度性措施对人的行为进行遏制和惩治。然而在这一方面,孔子对自己的学说亦有过明确的定位,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就是说,用政法来诱导人民,用刑罚来整顿人民,他们只是暂时的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人民,用礼教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就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口服心服。可见在孔子眼中,德治才是最根本的手段。尤其重要的是,道德教化是要靠人来实行的,教化别人的人必是修正“正果”的人,他们的人品德行具有先验的确定性。因此,德治从来都和人治相关联。中国这个儒教社会并不是没有法律制度,然而它却从未形成过法律至上和依法治国的理念,君主和权臣总是凌驾于法律之上,所谓刑罚不过是用来对付草民百姓的。

儒学的这一重大缺陷,使其学理与现实之间出现了无法填补的沟壑。儒家认为,孝悌是人之本。忠君爱臣,父慈子孝,这就是构建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可是在中国历史上,宫廷斗争之频繁,手段之残忍,又是许多民族、许多文化都不可比拟的。儒家极力推崇“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人格气节,但实际上,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人们所看到的,却是荒淫之君、暴戾之臣比比皆是。最为可恨的是,君主和臣属们一个个私下里贪得无厌,但表面上却一个比一个道貌岸然。这种厚颜无耻、虚伪做作,堪称世界之最!但凡还有一点良知的儒生,面对这种状况,除了遁迹山泽,或归隐禅林以保全自己的气节外,至多是以死相谏;他们决然拿不出一个可以付诸操作的手段去制止或防范此类恶行的滋生和蔓延。这就足以证明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虚妄和用之于现实生活中的苍白无力。

西方人对自由的酷爱不比中国人差,只是在他们看来,必须在法治(即他律)的保障之下,人的自由才会真正实现。与儒家文化不同,近代西方文明是以性恶论为根基的,即认定人的天性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因而人是靠不住的。必须拯救人的灵魂或采取措施来避免人的恶念和恶行所可能造成的灾难。其实,性恶论源自基督教。奥古斯丁发现,并不是生活穷困窘迫等社会环境因素催逼人去作恶;相反,人的天性中就有一种乐于冒险或作恶的倾向。因此,如果儒教的超越感是一种内在的超越的话,那么基督教的超越感则必须借助于外在权威方能获得。基督教认为,人的肉体生命是有限的,同时人是生来渺小、卑微和有“原罪”的,他自己根本不可能超越这些与生俱来的缺陷,正如人不能自己扯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只有凭借上帝的外在力量,才能把我们引向光明和永恒,引向那个至善至美的天国。上帝和彼岸世界的观念是超越精神的最终源头。在我们看来,基督教的超越感与儒教相比,有两个优势:第一,它可以避免我们在前面论及的那个儒教的“性善论”必须面对的逻辑怪圈;第二,自政教分离以后,基督教不再干预世俗事务,于是,基督教的超越感更能保持其纯洁性。同时,既然尘世中的邪恶难以杜绝,那么世间就应该有世间的法则,把生活道德化和审美化就是荒谬的。然而恰好在这两个方面,儒教做的都远不能尽如人意。霍布斯指出:人天生就具有一种自利、自保的倾向,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又是相互冲突的。因此人类最初的“自然状态”是一种“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这又不符合人的自我保全的要求。于是为了生存,人们便相互订立契约,把自己的无限权利让渡出来。这样,国家就出现了。此后,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和密尔等人沿着这一思路提出了法律至上的理念。他们说,既然追名逐利是人的天性,而追名逐利既会刺激社会生产、增加人的幸福,又可能导致人的私欲膨胀、恶行遍布;那么社会的职能就在于找到一种制约性手段来匡范人的行为,以便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这一手段就是法律。要使国家的法律真正起到稳定社会和维护和平的作用,法律就必须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建构其三权分立的思想时,正是基于对不完美的人性的透彻分析之上的。他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会休止”(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见《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4页)。为了防止有权者滥用职权、压制民主,必须使国家的各种权力相互分离、彼此制约。这还是说:人性是有缺陷的,人是不可信和不可靠的,只有法律制度才真正靠得住。孟德斯鸠用一句画龙点睛式的结语表达了大多数西方哲学家在这方面的共识,这就是:“在各种名词中间,歧义丛生、以各种方式打动人心的,无过于自由一词。……自由就是做一切法律许可的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那就不再有自由,因为别人也同样可以有这种权利”(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见《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第43-44页)。

我们认为,西方人这种对人性的冷峻透视是十分明智的,虽然它远不像儒学人性论那样高洁纯净,但它却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在对待自由的问题上,西方人的思维理路常常偏重于这样一个方向,即在实现自由的途中,人类应当排除哪些阻力和障碍,避免怎样的可悲后果。近年来,英美自由主义和欧陆自由主义之间的差异愈益受到学界的关注。人们指出,前者主张一种消极的自由,即认为自由是“免于……的自由”,而后者则主张积极的自由,即“去做……的自由”。前者表明了自己反对任何形式的暴政的鲜明立场,表明了对个人的自由被剥夺的种种可能的高度警觉;后者则给人造成了这样一种印象,即自由似乎是一种无限制的行动。法国大革命是对卢梭自由思想的践履,这场革命高扬着“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高呼着“不自由毋宁死”的战斗口号,然而其后果却是许多无辜者的生命遭到最残暴的践踏。卢梭有一句名言叫“逼着你自由”,他的这句话在大革命中为“多数人的暴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口实。法国大革命的血腥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无论多么可怕的暴行,都可以假自由之名来进行;即便是民众的行为,在不受任何约束的情况下,也会导致空前的灾难。其实,在“多数人的暴政”与专制独裁之间,距离只有一步之遥。密尔曾警醒世人:民主政治的最大危险是多数人实行暴政。既然民主制的核心理念是所有人的权力都必须受到同等的尊重,那么少数人的意愿和利益就应当受到保护。总之,只有把制度创建得尽可能完备,把可以设想到的每一个漏洞都设法补上,才能为个人的自由留下广阔的空间。

西方人并不像儒生那样,把追逐名利一味地看成是恶。他们认为,追名逐利固然会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但同时也会成为推进社会文明的动力。康德曾说,人就像树木一样,只有在茂密的森林里各自为争取阳光而竞相生长,才会长得高大挺拔。如果孤单单地生长在一块空旷的土地上,没有竞争,即便阳光充足、土地肥沃,也只能长得低矮弯曲。人类社会亦复如此,也必须凭借竞争才能赢得整体的活力和生机。康德还指出,人的自私本能推动着他去克服自己的怠惰倾向。正是人的这种虚荣心、权力欲和贪婪心激发了他的进取精神和全部才智,从而在客观上促使社会向前发展。这是由野蛮到文明的第一步。如若人没有这种不可爱的、非社会性的、自私的本性,人类的全部潜能将在一种和睦、安逸和悠闲自得的生活之中逐渐被埋没殆尽。人希望自己的才干能够得到更好的展现,希望自我的价值能得到实现,这本身无所谓善恶,是无可非议的。当然,人在追逐这些功利时会产生一种排他性,即我必须比他人地位更高、生活更富有、才能更卓越。在一个没有法度和强制性规范的社会里,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势必要不择手段、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恶”。解决这一社会性问题的办法可以有两种:一是通过道德教化,让人压抑自己的欲望,做一个谦谦君子,懂得忍耐和礼让。正如我们在前面指出的那样,这种办法实际上行不通——如果贪婪心和权力欲是人与生俱来的秉性,那么要想彻底根除它们就怎么也不可能。相反,如果首肯这种人类本能的某种正当性和合理性,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利用这种差别来激励竞争,反而会促发每一个人的进步。因此,第二种办法就是通过法制他律,从外部来强制性地匡范人的行为。这就是说,社会为人的追名逐利划定一个界限,在此界限内,人们尽可以在公平的起点和公正的规则之下一争高低、优胜劣汰;同时,社会又对人的越界妄念和恶行保持警惕,一旦有人挺而走险,剥夺他人同样神圣不可侵犯的追求幸福的权利,法律将予以毫不容情的惩罚。这种办法不需要培养一批道德警察,去时时窥视人的内心、去谴责人的欲望,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人们追逐自己的利益,因为它知道,人的欲望是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最强大的内驱力。毋庸讳言,我们是赞同第二种办法的。儒学虽然强调经世致用,利生厚民,然而这一伦理型文化把人的道德良知抬到至高无上的位置,对人的功利心抱以极端的蔑视。因此它根本不具有刺激经济发展的功能。

查看全文

马克思自由观研究论文

【正文】

人是从动物界进化、分离、提升出来的,但人一经完成从动物到人的进化、分离、提升的过程,使人作为人存在时,便不能再还原为自然界中的人了。这正如物质世界的运动,较高的运动形式是从较低的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较低的运动形式是较高的运动形式的基础,但不能将较高的运动形式还原为较低的运动形式。人作为人存在时,尽管在人身上动物性自然特征仍然依稀可见,但人已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物,而是双重的存在物,既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同时也是一种族类的存在物。人作为一种族类存在物,其特性与本质较之纯粹的自然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谈到人与动物的区别,人们可以从人和动物的比较中列出,例如:人有意识,动物没有意识;人有语言,动物没有语言;人是社会存在物与历史存在物,动物没有社会性与历史性;人有宗教,动物没有宗教;人有信仰,动物没有信仰;人会使用符号,动物不会使用符号……而且随着人类告别动物界的历史愈久,进化程度愈高,人与动物的区别便愈多与愈大。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人与动物之间差别的经验性与直观性的比较是必要的,但也容易使人误入歧途。人类思想史上就曾有不少不乏智慧的思想家,凭着直观星的比较,试图给人进行明确的界定。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政治动物。”拉美拉特认为:“人是机器。”尼采认为:“人是能够允诺的动物。”然而,人究竟是什么?似乎成了一个可以无限界说的范畴。实际上,人与动物的区别尽管很多,就其进化的趋势看,还有日趋增加的可能。但在这许许多多的区别中,有的是本质性的区别,有的则是派生性的,本质性的区别是根本性的区别,派生性的区别则是次要性的区别。本原性的区别是惟一的,抓住了它,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根本。

那么,人作为一个族类存在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将人与动物真正地区别开来?马克思如下的论述无疑是有启发性与指导性的:“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25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里,种与种的区别在于各自“生命活动的性质”,一个种的生命活动性质体现着种的类特性,即种的类本质,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是劳动,劳动是人作为人存在的方式,这是人与动物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人与动物之间的其他区别都是由此而生。而体现人的类特性的劳动就其本然的维度看,具有自由的自觉的性质与特性。因此,从马克思的“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话语中,人们既可以将人的劳动、实践视作是人的本质的解读,也可以将自由视作是人的本质的解读。不同的话语表达的却是相同的意蕴。世界上的一切存在物中,惟有人是以实践、劳动的方式存在,也惟有人是一种自由的存在物,人的自由是人成为“万物之灵”的本原性根据。

查看全文

马克思自由观研究论文

人是从动物界进化、分离、提升出来的,但人一经完成从动物到人的进化、分离、提升的过程,使人作为人存在时,便不能再还原为自然界中的人了。这正如物质世界的运动,较高的运动形式是从较低的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较低的运动形式是较高的运动形式的基础,但不能将较高的运动形式还原为较低的运动形式。人作为人存在时,尽管在人身上动物性自然特征仍然依稀可见,但人已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物,而是双重的存在物,既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同时也是一种族类的存在物。人作为一种族类存在物,其特性与本质较之纯粹的自然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谈到人与动物的区别,人们可以从人和动物的比较中列出,例如:人有意识,动物没有意识;人有语言,动物没有语言;人是社会存在物与历史存在物,动物没有社会性与历史性;人有宗教,动物没有宗教;人有信仰,动物没有信仰;人会使用符号,动物不会使用符号……而且随着人类告别动物界的历史愈久,进化程度愈高,人与动物的区别便愈多与愈大。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人与动物之间差别的经验性与直观性的比较是必要的,但也容易使人误入歧途。人类思想史上就曾有不少不乏智慧的思想家,凭着直观星的比较,试图给人进行明确的界定。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政治动物。”拉美拉特认为:“人是机器。”尼采认为:“人是能够允诺的动物。”然而,人究竟是什么?似乎成了一个可以无限界说的范畴。实际上,人与动物的区别尽管很多,就其进化的趋势看,还有日趋增加的可能。但在这许许多多的区别中,有的是本质性的区别,有的则是派生性的,本质性的区别是根本性的区别,派生性的区别则是次要性的区别。本原性的区别是惟一的,抓住了它,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根本。

那么,人作为一个族类存在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将人与动物真正地区别开来?马克思如下的论述无疑是有启发性与指导性的:“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25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里,种与种的区别在于各自“生命活动的性质”,一个种的生命活动性质体现着种的类特性,即种的类本质,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是劳动,劳动是人作为人存在的方式,这是人与动物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人与动物之间的其他区别都是由此而生。而体现人的类特性的劳动就其本然的维度看,具有自由的自觉的性质与特性。因此,从马克思的“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话语中,人们既可以将人的劳动、实践视作是人的本质的解读,也可以将自由视作是人的本质的解读。不同的话语表达的却是相同的意蕴。世界上的一切存在物中,惟有人是以实践、劳动的方式存在,也惟有人是一种自由的存在物,人的自由是人成为“万物之灵”的本原性根据。

自由不仅是人作为族类存在物存在的本质,同时也是人作为个体存在物存在的本质。人既以族类的形态存在,也以个体、群体的形态存在,人是人的各种存在形态的统一。离开人的现实的、具体的、感性的个体存在,人的族类存在就是一个空洞的抽象。同样,离开人的族类存在,人的个体存在也是一种空洞的抽象,人的族类存在与个体存在的统一性与不可分离性,也就决定了二者所具有的本质的一致性。任何将人的族类本质与与个体本质相分离的观点,在思维的逻辑运行中都是无法圆融的。

查看全文

伯林自由观探究论文

[内容摘要]伯林对两种自由概念的分析被认为对许多问题是一种澄清,而邓晓芒对伯林的批判重新混淆了本已澄清的问题。邓晓芒不同意两种自由的割裂,批判为所欲为的消极自由。可是,伯林区分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并非要为不受限制的自由辩护,而是要说明两种自由的混淆会导致严重的问题。积极自由给个人自主以价值,但是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会转化为对个人的扼杀。伯林对自由变戏为压迫的分析完全是建立在两种自由区分基础上的,而这与理性的滥用息息相关。邓晓芒的问题在于,他通过不承认两种自由的区分回避了伯林对积极自由所蕴含的理性之危险性的批评。伯林的自由观并无根本问题,问题在于他的多元主义,而邓晓芒在多元主义上的分析更是混乱,本文力图给予澄清。

[关键词]消极自由;积极自由;理性;个人自主;多元主义

邓晓芒先生著文批判伯林自由观,这吸引我把文章弄来一读,急切地想知道邓晓芒是怎样批判的。敢于批判伯林的人需要勇气,也需要一定的理论素养,邓晓芒的哲学功夫我敬佩有加,我想这篇文章一定会精彩的。

然而,读下来后颇为失望。读之前,我一直在琢磨:他要批判伯林什么?是伯林思想背后的自由主义理念?还是仅仅对两种自由概念的某些细节不满?读后发现,他不仅没有把矛头指向自由主义,而且还取一种坚定的自由主义立场(起码在字面上)。可是令我意外的是,他批判的竟然是伯林两种自由概念的划分和定义本身,思想界公认为是伯林伟大贡献的两种自由概念的理论被邓晓芒认为“在逻辑上它是自相矛盾的、飘乎不定的、思路混乱的;在立场上它是偏颇的、狭隘的、不公正的;在对事实的分析上它是肤浅的、片面的、主观的。”(邓晓芒:“伯林自由观批判”,载《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10月[上],第32页。以下凡引此文只注页码。)邓晓芒的批判似乎仅仅是概念、逻辑和语义等方面的质疑,他并没有把矛头指向自由主义本身。但是,它所触动的却是根本立场上的某些神经。如果伯林自由观果真被批倒,自由主义还能成立吗?难道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不是在贡斯当、穆勒、伯林等所谓“经验主义者”这一方,而是在邓晓芒推崇的黑格尔、马克思这样的思辩“理性主义者”这一方?到底哪一方的自由观更能成立、更加清晰而不混乱?这些问题已经不仅仅涉及当今西方学者对伯林关于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之关系的争论了,而是一种更加古老的争论。邓晓芒重新翻开这一争论很有意义,但我对该文之所以失望不仅是观点问题,而恰是概念、逻辑和语义等方面的问题。澄清邓晓芒先生在这方面的混乱是此文的首要目的,而这意味着我基本同意并捍卫伯林在这方面的分析和澄清。

一、也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之辨

邓晓芒首先批判的是伯林“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截然割裂”,认为这种割裂是“站不住脚的”,(第18页)其理由是,作为单独存在的消极自由根本不能成立。消极自由在伯林那里的含义是个体不被干涉,可是“如果没有人积极地去建立一个人人可‘免于’某些强制性干预的法制社会,这种思想中或口头上的‘免于……’的自由是不会生效的。因此所谓‘免于……’的自由同时就是能够通过某种手段(如法律)而在某种范围内有效制止其他人干预的自由。换言之,消极的自由的另一面同时就是积极的自由。这两种自由绝不只是‘重叠’的,而就是同一种自由的两个方面、两种说法,离开任何一方,另一方就不可能存在。”(第20页)

查看全文

马克思自由观分析论文

人是从动物界进化、分离、提升出来的,但人一经完成从动物到人的进化、分离、提升的过程,使人作为人存在时,便不能再还原为自然界中的人了。这正如物质世界的运动,较高的运动形式是从较低的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较低的运动形式是较高的运动形式的基础,但不能将较高的运动形式还原为较低的运动形式。人作为人存在时,尽管在人身上动物性自然特征仍然依稀可见,但人已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物,而是双重的存在物,既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同时也是一种族类的存在物。人作为一种族类存在物,其特性与本质较之纯粹的自然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谈到人与动物的区别,人们可以从人和动物的比较中列出,例如:人有意识,动物没有意识;人有语言,动物没有语言;人是社会存在物与历史存在物,动物没有社会性与历史性;人有宗教,动物没有宗教;人有信仰,动物没有信仰;人会使用符号,动物不会使用符号……而且随着人类告别动物界的历史愈久,进化程度愈高,人与动物的区别便愈多与愈大。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人与动物之间差别的经验性与直观性的比较是必要的,但也容易使人误入歧途。人类思想史上就曾有不少不乏智慧的思想家,凭着直观星的比较,试图给人进行明确的界定。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政治动物。”拉美拉特认为:“人是机器。”尼采认为:“人是能够允诺的动物。”然而,人究竟是什么?似乎成了一个可以无限界说的范畴。实际上,人与动物的区别尽管很多,就其进化的趋势看,还有日趋增加的可能。但在这许许多多的区别中,有的是本质性的区别,有的则是派生性的,本质性的区别是根本性的区别,派生性的区别则是次要性的区别。本原性的区别是惟一的,抓住了它,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根本。

那么,人作为一个族类存在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将人与动物真正地区别开来?马克思如下的论述无疑是有启发性与指导性的:“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25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里,种与种的区别在于各自“生命活动的性质”,一个种的生命活动性质体现着种的类特性,即种的类本质,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是劳动,劳动是人作为人存在的方式,这是人与动物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人与动物之间的其他区别都是由此而生。而体现人的类特性的劳动就其本然的维度看,具有自由的自觉的性质与特性。因此,从马克思的“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话语中,人们既可以将人的劳动、实践视作是人的本质的解读,也可以将自由视作是人的本质的解读。不同的话语表达的却是相同的意蕴。世界上的一切存在物中,惟有人是以实践、劳动的方式存在,也惟有人是一种自由的存在物,人的自由是人成为“万物之灵”的本原性根据。

自由不仅是人作为族类存在物存在的本质,同时也是人作为个体存在物存在的本质。人既以族类的形态存在,也以个体、群体的形态存在,人是人的各种存在形态的统一。离开人的现实的、具体的、感性的个体存在,人的族类存在就是一个空洞的抽象。同样,离开人的族类存在,人的个体存在也是一种空洞的抽象,人的族类存在与个体存在的统一性与不可分离性,也就决定了二者所具有的本质的一致性。任何将人的族类本质与与个体本质相分离的观点,在思维的逻辑运行中都是无法圆融的。

查看全文

马克思自由观探研论文

【正文】

人是从动物界进化、分离、提升出来的,但人一经完成从动物到人的进化、分离、提升的过程,使人作为人存在时,便不能再还原为自然界中的人了。这正如物质世界的运动,较高的运动形式是从较低的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较低的运动形式是较高的运动形式的基础,但不能将较高的运动形式还原为较低的运动形式。人作为人存在时,尽管在人身上动物性自然特征仍然依稀可见,但人已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物,而是双重的存在物,既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同时也是一种族类的存在物。人作为一种族类存在物,其特性与本质较之纯粹的自然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谈到人与动物的区别,人们可以从人和动物的比较中列出,例如:人有意识,动物没有意识;人有语言,动物没有语言;人是社会存在物与历史存在物,动物没有社会性与历史性;人有宗教,动物没有宗教;人有信仰,动物没有信仰;人会使用符号,动物不会使用符号……而且随着人类告别动物界的历史愈久,进化程度愈高,人与动物的区别便愈多与愈大。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人与动物之间差别的经验性与直观性的比较是必要的,但也容易使人误入歧途。人类思想史上就曾有不少不乏智慧的思想家,凭着直观星的比较,试图给人进行明确的界定。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政治动物。”拉美拉特认为:“人是机器。”尼采认为:“人是能够允诺的动物。”然而,人究竟是什么?似乎成了一个可以无限界说的范畴。实际上,人与动物的区别尽管很多,就其进化的趋势看,还有日趋增加的可能。但在这许许多多的区别中,有的是本质性的区别,有的则是派生性的,本质性的区别是根本性的区别,派生性的区别则是次要性的区别。本原性的区别是惟一的,抓住了它,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根本。

那么,人作为一个族类存在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将人与动物真正地区别开来?马克思如下的论述无疑是有启发性与指导性的:“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25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里,种与种的区别在于各自“生命活动的性质”,一个种的生命活动性质体现着种的类特性,即种的类本质,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是劳动,劳动是人作为人存在的方式,这是人与动物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人与动物之间的其他区别都是由此而生。而体现人的类特性的劳动就其本然的维度看,具有自由的自觉的性质与特性。因此,从马克思的“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话语中,人们既可以将人的劳动、实践视作是人的本质的解读,也可以将自由视作是人的本质的解读。不同的话语表达的却是相同的意蕴。世界上的一切存在物中,惟有人是以实践、劳动的方式存在,也惟有人是一种自由的存在物,人的自由是人成为“万物之灵”的本原性根据。

查看全文

平等民主观与自由民主观论文

在民主思想库中存在的种种各不相同的民主观总起来可以概括为两种民主观:以平等为导向的民主观和以自由为导向的民主观。从人类民主的实践来看,前者往往导致失败的民主,后者则导致稳健的民主。

一、卢梭的设计

平等的民主观假定存在着一个和谐完美的社会状态,存在着一种社会、政治、经济完全平等的社会。平等的民主观肯定自由的价值,为了实现自由的理想,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通过集体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为了化个人的力量为集体的力量,就需要纪律,必要时还需要强制,迫使个人为集体的目标服务。这时,人虽然为纪律所强制,但是人却因此而更加自由了。平等的民主观隐含着这样一种政治观:政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政治领域拥有唯一的真理,包容了人的全部存在,政治哲学包含了所有人类生活的真谛,政治民主也就包含了所有方面的民主。1

平等的民主观的思想根源在于把法国十八世纪的思想观念即自然秩序、理性、平等和自由观念极端化。平等的民主观认为,人性是善的,是可以完善的。具有良善本性的自然人是绝对的参考标准,据此所有现存传统、既成制度以及社会安排都必须推翻重造,而最终目的则是保护人的完整的权利和自由。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把人从既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就要剥夺人身上的不构成共同人性的因素,把人还原为自然的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消灭所有差别和不平等,消灭特权,消灭所有权力和服从的中介点,排除人身上的所有集团和传统利益集团的因素。所以,平等的民主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均是人,是人的理性和人的得救。它认为,为了加快人类走向自然和谐的步伐,有必要使用强权。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是平等的民主观的代表人物。卢梭思想的核心在于他的公意思想。在卢梭看来,公意是类似于数学真理或柏拉图式观念的东西,它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人民的意志,它“永远是公正的,而且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它与众意不同,“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所以,公意并不是所有人的意志,而是人民的意志,并且也不是人民的考虑,因为“人们总是愿意自己幸福,但人们并不总是能看清楚幸福。人民是决不会被腐蚀的,但人民却往往会受欺骗,而且唯有在这时候,人民才好像会愿意要不好的东西。”2不过人民不是所有的人,而只限于认同于公意和公共利益的人。为了造就认同于公意的人,就要塑造新人,在政治生活中教育和培养人们无拘无束地表达公意,根除利己主义,恢复人的自然的良善本性。塑造的方式是通过掌权者即卢梭的立法者抽掉个人所固有的因素,从而“把每个自身都是一个完整而孤立的整体的个人转化为一个更大的整体的一部分,这个个人就以一定的方式从整体里获得自己的生命与存在。”赋予个人以本身之外的、而且非靠他人帮助便无法运用的力量。把每个人都改造到“若不靠其余所有的人,就会等于无物,就会一事无成”,并且由此而导致的“整体所获得的力量等于或者优于全体个人的天然力量的总和”3。于是,个人主义为集体主义所取代,利己主义为美德所取代,个人意志也将完全服从于公意,每个人均“能够自由地服从并能够驯顺地承担起公共福祉的羁轭”4,人类也就进入了最完美的境界。显然,卢梭想塑造的新人是纯粹的政治动物,毫无特定的私人或社会忠诚,也没有党派利益,一心只忠于公意,一心只为公共利益服务,能够自由地祛除遮蔽了真与善的种种不符合公意的打算、利益、偏好或偏见。并且如果有人拒绝成为新人,那么就可以迫使他成为新人,因为拒绝成为新人,无异于拒绝服从公意,“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这恰好就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5平等的民主自然而然地拥有了无视个人权利、随时使用强权的正当理由。

公意的外在化是主权者,而主权者就是自然和谐秩序的实际代表。卢梭把外在化的公意和人民主权观念相结合,塑造了平等的民主观,它的内涵是排除党派政治,反对代议制度,尊重多数的至高权威,重人治轻法治,祈求合乎标准的人民,祈求神明式的立法者,追求政治生活规模的最大化。

查看全文

平等的民主观与自由的民主观

在民主思想库中存在的种种各不相同的民主观总起来可以概括为两种民主观:以平等为导向的民主观和以自由为导向的民主观。从人类民主的实践来看,前者往往导致失败的民主,后者则导致稳健的民主。

一、卢梭的设计

平等的民主观假定存在着一个和谐完美的社会状态,存在着一种社会、政治、经济完全平等的社会。平等的民主观肯定自由的价值,为了实现自由的理想,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通过集体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为了化个人的力量为集体的力量,就需要纪律,必要时还需要强制,迫使个人为集体的目标服务。这时,人虽然为纪律所强制,但是人却因此而更加自由了。平等的民主观隐含着这样一种政治观:政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政治领域拥有唯一的真理,包容了人的全部存在,政治哲学包含了所有人类生活的真谛,政治民主也就包含了所有方面的民主。1

平等的民主观的思想根源在于把法国十八世纪的思想观念即自然秩序、理性、平等和自由观念极端化。平等的民主观认为,人性是善的,是可以完善的。具有良善本性的自然人是绝对的参考标准,据此所有现存传统、既成制度以及社会安排都必须推翻重造,而最终目的则是保护人的完整的权利和自由。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把人从既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就要剥夺人身上的不构成共同人性的因素,把人还原为自然的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消灭所有差别和不平等,消灭特权,消灭所有权力和服从的中介点,排除人身上的所有集团和传统利益集团的因素。所以,平等的民主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均是人,是人的理性和人的得救。它认为,为了加快人类走向自然和谐的步伐,有必要使用强权。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是平等的民主观的代表人物。卢梭思想的核心在于他的公意思想。在卢梭看来,公意是类似于数学真理或柏拉图式观念的东西,它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人民的意志,它“永远是公正的,而且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它与众意不同,“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所以,公意并不是所有人的意志,而是人民的意志,并且也不是人民的考虑,因为“人们总是愿意自己幸福,但人们并不总是能看清楚幸福。人民是决不会被腐蚀的,但人民却往往会受欺骗,而且唯有在这时候,人民才好像会愿意要不好的东西。”2不过人民不是所有的人,而只限于认同于公意和公共利益的人。为了造就认同于公意的人,就要塑造新人,在政治生活中教育和培养人们无拘无束地表达公意,根除利己主义,恢复人的自然的良善本性。塑造的方式是通过掌权者即卢梭的立法者抽掉个人所固有的因素,从而“把每个自身都是一个完整而孤立的整体的个人转化为一个更大的整体的一部分,这个个人就以一定的方式从整体里获得自己的生命与存在。”赋予个人以本身之外的、而且非靠他人帮助便无法运用的力量。把每个人都改造到“若不靠其余所有的人,就会等于无物,就会一事无成”,并且由此而导致的“整体所获得的力量等于或者优于全体个人的天然力量的总和”3。于是,个人主义为集体主义所取代,利己主义为美德所取代,个人意志也将完全服从于公意,每个人均“能够自由地服从并能够驯顺地承担起公共福祉的羁轭”4,人类也就进入了最完美的境界。显然,卢梭想塑造的新人是纯粹的政治动物,毫无特定的私人或社会忠诚,也没有党派利益,一心只忠于公意,一心只为公共利益服务,能够自由地祛除遮蔽了真与善的种种不符合公意的打算、利益、偏好或偏见。并且如果有人拒绝成为新人,那么就可以迫使他成为新人,因为拒绝成为新人,无异于拒绝服从公意,“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这恰好就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5平等的民主自然而然地拥有了无视个人权利、随时使用强权的正当理由。

公意的外在化是主权者,而主权者就是自然和谐秩序的实际代表。卢梭把外在化的公意和人民主权观念相结合,塑造了平等的民主观,它的内涵是排除党派政治,反对代议制度,尊重多数的至高权威,重人治轻法治,祈求合乎标准的人民,祈求神明式的立法者,追求政治生活规模的最大化。

查看全文

关于自由的一种存在论观点

1.关于自由的准备性理解

自由、幸福和公正是在伦理学中必须讨论的三个基本问题,但是,自由并不是伦理学问题,而是伦理学的哲学基础问题(与之不同,幸福和公正则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这样一个细微的区分并非没有必要,因为在现代社会里,绝大多数人都把自由看作是一种价值,而这是一个细微但是重要的错误。价值意味着关于各种事物的一种评价标准和生活偏好,人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因此总能够选择或者拒绝某种价值。假如把自由看作是一种价值,就好象是说,某些人喜欢自由,那么他们将选择自由;而某些人没有对自由的价值偏好,那么他们可以不要自由。一个人不要自由显然是荒谬的,因为假如没有自由(当然是有限的自由。绝对的自由是不可能的),他将无法生活。尽管在逻辑上完全可能设想某些人特别另类,以至于偏好去当奴隶什么的,这是相当怪异的。但问题不在于“怪异现象”(怪异现象即使有,哲学对怪异现象也不感兴趣),而是在于,如果一个人就想当奴隶,那么至少对于他来说,伦理学问题消失了,因为生活意义消失了,在这里,伦理学问题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所以,自由是伦理学问题的前提。

卢梭说人生来是自由的而又总是在枷锁中,这非常准确。由于总是在“枷锁”中,因此人们想要更多的自由,而当自由成为“想要的”欲望对象,它看起来就很象是某种价值了。但这是个幻觉。只有当某种欲望对象是可以不要的(至少对于某些人是可以不要的),即使失去了它,生活仍然可能,这样它才是价值。有的人甚至可以不要幸福,尽管幸福是人们一般最想要的;有的人可以不要公正,尽管公正是好生活的必要条件,但是没有人能够不要自由,因为如果没有自由,一个人就被剥夺了做人的各种条件,他什么也做不了,他的生活就报废了或终结了,虽存犹死。如果他做了些什么的话,那也是别人的事情,是别人强迫他去做的,实际上与他无关。“生来自由”和“在枷锁中”都必须被解读为生活的事实状态。

因此,自由必须被理解为人的存在论问题。自由是人的一种存在论状况,是一种事实状态,就像因果关系是一种事实状态,自由也是事实状态。没有自由就无法成为理性存在,就是说,自由意味着一个人的如此这般的各种行动可能性的总和。从存在论去理解自由问题,是讨论自由问题的正确出发点,只要自由不被误解为某种价值,就不会进一步把自由分析为某种可取的自由和不可取的自由,就不会以为有“好的”和“坏的”自由。自由有多有少,但没有好坏。如果一种自由显得是坏的,那是因为它被用去实现坏的事情。

2.自由的政治学含义和形上学含义

自由的含义首先并且主要是政治学的。它可能起源于希腊城邦里与奴隶对应的“自由人”概念。希腊的自由人确实是非常自由的,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去生活。而奴隶则是不自由的,他们受奴役和受支配。不过据说雅典奴隶所享有的自由比当年美国黑人要多得多(斯巴达人就曾经嘲笑在雅典街头分不清谁是公民谁是奴隶)。自由的概念从一开始就不是非常清楚的概念,很可能希腊人觉得自由生活是自然而然,并不是个需要分辨的问题,他们关于自由非常可能有着日常的共识,也就没有成为哲学问题。自由直接与实际的政治权利和权力密切相关。按照自己的爱好去选择生活方式而免于受奴役和受支配,这是受城邦法律保护的。在这里,自由的基本含义已经存在,它同时暗含了后来被分析为所谓“两种自由”的含义。很显然,自由从一开始就有了这样一个内在的逻辑结构:只要“免于”(摆脱了)受支配和奴役,那么就可以自己决定生活的选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