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护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0 20:35: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自我保护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自我保护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领域明显指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幼儿园工作规程》章总则第5条对教育总目的的阐述中明确地提出:培养幼儿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把这样一些系到心理健康的问题写进教育目标,并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作出规定,这是教育的一大突破、一大发展,它是以说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幼儿期是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期,除了有强健的体质作保证之外,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形成健康行为方式,已成为我们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今的社会,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在家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他们像是温室中的花朵,处处受到成人的保护,造成生活习惯差、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弱等问题,我们可以来看下面的两个镜头:镜头一:某幼儿鼻子流血了,吓得只会破着嗓子哭叫着:“妈妈,不好了,快来呀,流血了,快……怎么办?”镜头二:医院里,医生正在给某幼儿看病。原因是某幼儿在家玩积木,无聊间把积木塞进鼻孔玩耍,造成呼吸困难而大叫大喊。诸如此类的镜头在幼儿周围很多很多。这样的现象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二、问题产生的原因1、家长意识的淡薄。现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成人的爱多倾注于他人身上,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使他们有太多的优越感,要什么,买什么,想什么,给什么,碰到难题就大哭大闹显得束手无策。平时逛街过马路时,不管红灯、绿灯,家长驮着孩子一起过,不教孩子遵守规则。去医院打针时,孩子哭叫着,家长不但不教育孩子勇敢点,反而在孩子面前怪罪医生。乘车时,孩子把头探出窗口,家长只好奉陪着,不教孩子认识一些主要标志,而只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只要不哭则行,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大了就会自然习得。2、孩子依赖性强。独生子女在家里处于“独特”的位置,扮演“独特”的角色,家中缺乏能够与之分享特和感情的兄弟姐妹,加上现在有些家长不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交往,怕自己的孩子会被人欺侮,怕自己的孩子受委曲。孩子每天面对的只是自己的父母和玩具,渐渐地便不愿意与别的孩子交往,自我保护的机会也渐渐减少,只知道做什么都要依赖父母,而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怎样保护自己?该怎样避开危险?如:不随便拨弄各种设备(电线、开头、煤气灶……),也不学习处理一些常见外伤的简单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如果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呢?三、培养自我保护能力的途径1、设计主题游戏,训练自我保护的行为。如我校设计了游戏《大马路》,准备了红绿灯标志,场地布置出人行道、快车道、十字路口。游戏一:红绿灯。当教师亮出红灯时,走到十字路口的幼儿就不能再前进了;当教师亮出绿灯时,幼儿可在人行道上自由行走。游戏二:过马路,请几名幼儿当驾驶员在马路中间开车,其余幼儿要起过马路,比一比,谁走得最安全,能顺利过马路。通过游戏,训练了幼儿看信号走和反应能力,了解了基本的交通规则,训练了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又如:设计游戏活动“小小消防员”,让幼儿扮演消防队员进行灭火,使幼儿了解火的用处、害处及救火的一般常识。游戏“我是一个小医生”则通过让幼儿扮演医生进行实际操作,学习消毒、包扎、止血、的简单技能。我们在班中还设置了“电话亭”,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拔打电话,巩固他们对“110”、“119”、“120”等特殊电话号码的认识。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逐渐掌握了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2、创设情境,让幼儿自己分析讨论问题。3~6岁幼儿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因此在活动中我十分重视给幼儿创设情境。如:运用木偶表演创设了《狼和小羊》中羊遇难寻求帮助的游戏情境,幼儿各抒已见,绞尽脑汁想办法,有的请大象帮忙,有的打电话给黑猫警长,有的设计陷阱……幼儿在活动中情绪高昂,主动参与分析讨论,积极地获取了知识。另一方面,让幼儿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次活动中,我创设了“旅游途中幼儿跟父母走失了”的情境,让幼儿分析这时该怎么办?通过讨论得到以下方案:(1)拨打110电话,寻求警言帮助。(2)给家里拨打电话。(3)给父母打手机或BP机。(4)寻找旅游团的标记。可见,孩子已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真正以自我保护。3、抓住偶发事件,教授自我保护的方法。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几乎均可用来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特别是一些偶发事件,更应随机把握,灵活运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对绘画、写字姿势不正确,游戏时大喊大叫的幼儿可随时提醒,使其改正不良习惯。又如:一幼儿鼻子出血了,大家都表示出关心,但显得畏畏缩缩,也特别紧张。我马上让幼儿先回到座位,找来药棉帮幼儿细心地止血,并安慰他。我见缝插针,让幼儿讨论:“**鼻子出血,你心里觉得怎样?假如老师不在,你会怎么做?”由于幼儿亲眼目睹了刚才的观察体验,幼儿大多有了办法:(1)让出血者不要害怕,先坐好把头向上抬。(2)用药棉止血,休息。又如一次下雷雨,我便带领幼儿展开“打雷怎么办”的讨论,幼儿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并在教师的启发下寻找正确的答案(1)下雷雨不在马路上玩。(2)不在树下躲雨。(3)不在河边避雨。(4)做好防雷电措施。日常生活的偶发事件很多:六一体检验血,肚子突然很疼,操场上摔跤……教师都应随机进行教育。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多且范围广,而幼儿平时接触的知识却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因此,精心设计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精彩、生动的活动中接受自我保护的知识。在常识课《动物怎样保护自己》中,通过学习,幼儿知道碰到敌人黄鼠狼会放臭屁保护自己,乌贼会喷墨汁保护自己,小壁虎会拧断尾巴保护自己,从面也得出小朋友碰到坏人该怎样保护自己,逐渐增强幼儿在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教给幼儿如何保护眼睛时,我设计了“认识眼睛”“画眼睛”“眼球操”“眼睛生病了”等活动,让幼儿了解眼睛的功能,同时教育幼儿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养成正确用眼的好习惯,这样,既增加了幼儿的感性认识,又使幼儿获得了具体的操作技能。四、几点建设1、更新教育观念,是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前提。二十一世纪中国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大胆实践的接班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也是传统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因此西文国家的精华我们要不断地吸收且改善。我们要收进美国注重幼儿独立性培养的教育观念,吸取日本注重幼儿意志坚强、顽强奋斗品质的培养的教育观念。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作为护花使者的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这种观念,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分消极的保护只会产生负效果。只有大胆放手让幼儿去实践、体会,才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2、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活动的基础。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同幼儿之间的桥梁工作,幼儿园的活动与家长的支持、配合密不可分。我们应转变家长的观念,从包办代替到独立实践,从害怕孩子遇到困难到主动教孩子遇难该怎么办,邀请专家给家长举办有关自我保护方面的讲座,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使家长认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增强家长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3、让幼儿充分活动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关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能让每个孩子真正动起来,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勇敢、机智、细心、克服困难的好品质。但幼儿年龄尚小,一系列的活动需要反复练习、实践、强化,使其习以为常,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另外,教师也要在活动中定期做好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如: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放烫的饭菜菜等,让幼儿深深懂得该怎样保护自己,珍惜自己。

查看全文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领域明显指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幼儿园工作规程》章总则第5条对教育总目的的阐述中明确地提出:培养幼儿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把这样一些系到心理健康的问题写进教育目标,并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作出规定,这是教育的一大突破、一大发展,它是以说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幼儿期是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期,除了有强健的体质作保证之外,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形成健康行为方式,已成为我们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今的社会,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在家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他们像是温室中的花朵,处处受到成人的保护,造成生活习惯差、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弱等问题,我们可以来看下面的两个镜头:镜头一:某幼儿鼻子流血了,吓得只会破着嗓子哭叫着:“妈妈,不好了,快来呀,流血了,快……怎么办?”镜头二:医院里,医生正在给某幼儿看病。原因是某幼儿在家玩积木,无聊间把积木塞进鼻孔玩耍,造成呼吸困难而大叫大喊。诸如此类的镜头在幼儿周围很多很多。这样的现象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二、问题产生的原因1、家长意识的淡薄。现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成人的爱多倾注于他人身上,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使他们有太多的优越感,要什么,买什么,想什么,给什么,碰到难题就大哭大闹显得束手无策。平时逛街过马路时,不管红灯、绿灯,家长驮着孩子一起过,不教孩子遵守规则。去医院打针时,孩子哭叫着,家长不但不教育孩子勇敢点,反而在孩子面前怪罪医生。乘车时,孩子把头探出窗口,家长只好奉陪着,不教孩子认识一些主要标志,而只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只要不哭则行,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大了就会自然习得。2、孩子依赖性强。独生子女在家里处于“独特”的位置,扮演“独特”的角色,家中缺乏能够与之分享特和感情的兄弟姐妹,加上现在有些家长不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交往,怕自己的孩子会被人欺侮,怕自己的孩子受委曲。孩子每天面对的只是自己的父母和玩具,渐渐地便不愿意与别的孩子交往,自我保护的机会也渐渐减少,只知道做什么都要依赖父母,而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怎样保护自己?该怎样避开危险?如:不随便拨弄各种设备(电线、开头、煤气灶……),也不学习处理一些常见外伤的简单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如果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呢?三、培养自我保护能力的途径1、设计主题游戏,训练自我保护的行为。如我校设计了游戏《大马路》,准备了红绿灯标志,场地布置出人行道、快车道、十字路口。游戏一:红绿灯。当教师亮出红灯时,走到十字路口的幼儿就不能再前进了;当教师亮出绿灯时,幼儿可在人行道上自由行走。游戏二:过马路,请几名幼儿当驾驶员在马路中间开车,其余幼儿要起过马路,比一比,谁走得最安全,能顺利过马路。通过游戏,训练了幼儿看信号走和反应能力,了解了基本的交通规则,训练了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又如:设计游戏活动“小小消防员”,让幼儿扮演消防队员进行灭火,使幼儿了解火的用处、害处及救火的一般常识。游戏“我是一个小医生”则通过让幼儿扮演医生进行实际操作,学习消毒、包扎、止血、的简单技能。我们在班中还设置了“电话亭”,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拔打电话,巩固他们对“110”、“119”、“120”等特殊电话号码的认识。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逐渐掌握了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2、创设情境,让幼儿自己分析讨论问题。3~6岁幼儿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因此在活动中我十分重视给幼儿创设情境。如:运用木偶表演创设了《狼和小羊》中羊遇难寻求帮助的游戏情境,幼儿各抒已见,绞尽脑汁想办法,有的请大象帮忙,有的打电话给黑猫警长,有的设计陷阱……幼儿在活动中情绪高昂,主动参与分析讨论,积极地获取了知识。另一方面,让幼儿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次活动中,我创设了“旅游途中幼儿跟父母走失了”的情境,让幼儿分析这时该怎么办?通过讨论得到以下方案:(1)拨打110电话,寻求警言帮助。(2)给家里拨打电话。(3)给父母打手机或BP机。(4)寻找旅游团的标记。可见,孩子已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真正以自我保护。3、抓住偶发事件,教授自我保护的方法。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几乎均可用来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特别是一些偶发事件,更应随机把握,灵活运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对绘画、写字姿势不正确,游戏时大喊大叫的幼儿可随时提醒,使其改正不良习惯。又如:一幼儿鼻子出血了,大家都表示出关心,但显得畏畏缩缩,也特别紧张。我马上让幼儿先回到座位,找来药棉帮幼儿细心地止血,并安慰他。我见缝插针,让幼儿讨论:“**鼻子出血,你心里觉得怎样?假如老师不在,你会怎么做?”由于幼儿亲眼目睹了刚才的观察体验,幼儿大多有了办法:(1)让出血者不要害怕,先坐好把头向上抬。(2)用药棉止血,休息。又如一次下雷雨,我便带领幼儿展开“打雷怎么办”的讨论,幼儿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并在教师的启发下寻找正确的答案(1)下雷雨不在马路上玩。(2)不在树下躲雨。(3)不在河边避雨。(4)做好防雷电措施。日常生活的偶发事件很多:六一体检验血,肚子突然很疼,操场上摔跤……教师都应随机进行教育。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多且范围广,而幼儿平时接触的知识却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因此,精心设计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精彩、生动的活动中接受自我保护的知识。在常识课《动物怎样保护自己》中,通过学习,幼儿知道碰到敌人黄鼠狼会放臭屁保护自己,乌贼会喷墨汁保护自己,小壁虎会拧断尾巴保护自己,从面也得出小朋友碰到坏人该怎样保护自己,逐渐增强幼儿在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教给幼儿如何保护眼睛时,我设计了“认识眼睛”“画眼睛”“眼球操”“眼睛生病了”等活动,让幼儿了解眼睛的功能,同时教育幼儿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养成正确用眼的好习惯,这样,既增加了幼儿的感性认识,又使幼儿获得了具体的操作技能。四、几点建设1、更新教育观念,是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前提。二十一世纪中国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大胆实践的接班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也是传统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因此西文国家的精华我们要不断地吸收且改善。我们要收进美国注重幼儿独立性培养的教育观念,吸取日本注重幼儿意志坚强、顽强奋斗品质的培养的教育观念。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作为护花使者的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这种观念,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分消极的保护只会产生负效果。只有大胆放手让幼儿去实践、体会,才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2、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活动的基础。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同幼儿之间的桥梁工作,幼儿园的活动与家长的支持、配合密不可分。我们应转变家长的观念,从包办代替到独立实践,从害怕孩子遇到困难到主动教孩子遇难该怎么办,邀请专家给家长举办有关自我保护方面的讲座,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使家长认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增强家长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3、让幼儿充分活动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关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能让每个孩子真正动起来,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勇敢、机智、细心、克服困难的好品质。但幼儿年龄尚小,一系列的活动需要反复练习、实践、强化,使其习以为常,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另外,教师也要在活动中定期做好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如: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放烫的饭菜菜等,让幼儿深深懂得该怎样保护自己,珍惜自己。

查看全文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领域明显指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幼儿园工作规程》章总则第5条对教育总目的的阐述中明确地提出:培养幼儿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把这样一些系到心理健康的问题写进教育目标,并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作出规定,这是教育的一大突破、一大发展,它是以说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幼儿期是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期,除了有强健的体质作保证之外,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形成健康行为方式,已成为我们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今的社会,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在家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他们像是温室中的花朵,处处受到成人的保护,造成生活习惯差、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弱等问题,我们可以来看下面的两个镜头:镜头一:某幼儿鼻子流血了,吓得只会破着嗓子哭叫着:“妈妈,不好了,快来呀,流血了,快……怎么办?”镜头二:医院里,医生正在给某幼儿看病。原因是某幼儿在家玩积木,无聊间把积木塞进鼻孔玩耍,造成呼吸困难而大叫大喊。诸如此类的镜头在幼儿周围很多很多。这样的现象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二、问题产生的原因1、家长意识的淡薄。现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成人的爱多倾注于他人身上,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使他们有太多的优越感,要什么,买什么,想什么,给什么,碰到难题就大哭大闹显得束手无策。平时逛街过马路时,不管红灯、绿灯,家长驮着孩子一起过,不教孩子遵守规则。去医院打针时,孩子哭叫着,家长不但不教育孩子勇敢点,反而在孩子面前怪罪医生。乘车时,孩子把头探出窗口,家长只好奉陪着,不教孩子认识一些主要标志,而只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只要不哭则行,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大了就会自然习得。2、孩子依赖性强。独生子女在家里处于“独特”的位置,扮演“独特”的角色,家中缺乏能够与之分享特和感情的兄弟姐妹,加上现在有些家长不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交往,怕自己的孩子会被人欺侮,怕自己的孩子受委曲。孩子每天面对的只是自己的父母和玩具,渐渐地便不愿意与别的孩子交往,自我保护的机会也渐渐减少,只知道做什么都要依赖父母,而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怎样保护自己?该怎样避开危险?如:不随便拨弄各种设备(电线、开头、煤气灶……),也不学习处理一些常见外伤的简单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如果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呢?三、培养自我保护能力的途径1、设计主题游戏,训练自我保护的行为。如我校设计了游戏《大马路》,准备了红绿灯标志,场地布置出人行道、快车道、十字路口。游戏一:红绿灯。当教师亮出红灯时,走到十字路口的幼儿就不能再前进了;当教师亮出绿灯时,幼儿可在人行道上自由行走。游戏二:过马路,请几名幼儿当驾驶员在马路中间开车,其余幼儿要起过马路,比一比,谁走得最安全,能顺利过马路。通过游戏,训练了幼儿看信号走和反应能力,了解了基本的交通规则,训练了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又如:设计游戏活动“小小消防员”,让幼儿扮演消防队员进行灭火,使幼儿了解火的用处、害处及救火的一般常识。游戏“我是一个小医生”则通过让幼儿扮演医生进行实际操作,学习消毒、包扎、止血、的简单技能。我们在班中还设置了“电话亭”,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拔打电话,巩固他们对“110”、“119”、“120”等特殊电话号码的认识。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逐渐掌握了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2、创设情境,让幼儿自己分析讨论问题。3~6岁幼儿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因此在活动中我十分重视给幼儿创设情境。如:运用木偶表演创设了《狼和小羊》中羊遇难寻求帮助的游戏情境,幼儿各抒已见,绞尽脑汁想办法,有的请大象帮忙,有的打电话给黑猫警长,有的设计陷阱……幼儿在活动中情绪高昂,主动参与分析讨论,积极地获取了知识。另一方面,让幼儿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次活动中,我创设了“旅游途中幼儿跟父母走失了”的情境,让幼儿分析这时该怎么办?通过讨论得到以下方案:(1)拨打110电话,寻求警言帮助。(2)给家里拨打电话。(3)给父母打手机或BP机。(4)寻找旅游团的标记。可见,孩子已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真正以自我保护。3、抓住偶发事件,教授自我保护的方法。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几乎均可用来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特别是一些偶发事件,更应随机把握,灵活运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对绘画、写字姿势不正确,游戏时大喊大叫的幼儿可随时提醒,使其改正不良习惯。又如:一幼儿鼻子出血了,大家都表示出关心,但显得畏畏缩缩,也特别紧张。我马上让幼儿先回到座位,找来药棉帮幼儿细心地止血,并安慰他。我见缝插针,让幼儿讨论:“**鼻子出血,你心里觉得怎样?假如老师不在,你会怎么做?”由于幼儿亲眼目睹了刚才的观察体验,幼儿大多有了办法:(1)让出血者不要害怕,先坐好把头向上抬。(2)用药棉止血,休息。又如一次下雷雨,我便带领幼儿展开“打雷怎么办”的讨论,幼儿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并在教师的启发下寻找正确的答案(1)下雷雨不在马路上玩。(2)不在树下躲雨。(3)不在河边避雨。(4)做好防雷电措施。日常生活的偶发事件很多:六一体检验血,肚子突然很疼,操场上摔跤……教师都应随机进行教育。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多且范围广,而幼儿平时接触的知识却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因此,精心设计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精彩、生动的活动中接受自我保护的知识。在常识课《动物怎样保护自己》中,通过学习,幼儿知道碰到敌人黄鼠狼会放臭屁保护自己,乌贼会喷墨汁保护自己,小壁虎会拧断尾巴保护自己,从面也得出小朋友碰到坏人该怎样保护自己,逐渐增强幼儿在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教给幼儿如何保护眼睛时,我设计了“认识眼睛”“画眼睛”“眼球操”“眼睛生病了”等活动,让幼儿了解眼睛的功能,同时教育幼儿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养成正确用眼的好习惯,这样,既增加了幼儿的感性认识,又使幼儿获得了具体的操作技能。四、几点建设1、更新教育观念,是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前提。二十一世纪中国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大胆实践的接班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也是传统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因此西文国家的精华我们要不断地吸收且改善。我们要收进美国注重幼儿独立性培养的教育观念,吸取日本注重幼儿意志坚强、顽强奋斗品质的培养的教育观念。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作为护花使者的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这种观念,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分消极的保护只会产生负效果。只有大胆放手让幼儿去实践、体会,才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2、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活动的基础。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同幼儿之间的桥梁工作,幼儿园的活动与家长的支持、配合密不可分。我们应转变家长的观念,从包办代替到独立实践,从害怕孩子遇到困难到主动教孩子遇难该怎么办,邀请专家给家长举办有关自我保护方面的讲座,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使家长认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增强家长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3、让幼儿充分活动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关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能让每个孩子真正动起来,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勇敢、机智、细心、克服困难的好品质。但幼儿年龄尚小,一系列的活动需要反复练习、实践、强化,使其习以为常,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另外,教师也要在活动中定期做好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如: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放烫的饭菜菜等,让幼儿深深懂得该怎样保护自己,珍惜自己。

查看全文

犯罪现场勘查员自我保护

公安机关的刑事技术民警承担着勘查犯罪案件现场的职责,对实践中出现的大量的刑事犯罪案件现场及疑似刑事案件现场进行勘验检查,勘查中的犯罪现场多数情况下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存在着诸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威胁着民警的人身安全,成为近年来民警在现场勘查中因公负伤甚至殉职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公安民警的战斗力。因此,排除犯罪现场潜在的危险因素的干扰迫在眉睫。尤为重要的是,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生产工具和新型材料的出现,犯罪案件现场潜在的危险因素又有了新的变化,这些新的危险因素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了民警开展现场勘查工作的安全系数。居于此考虑,笔者对近年来民警在现场勘查中的伤亡情况进行了认真研究,总结了犯罪现场勘查工作中常见的潜在危险因素,剖析了由潜在危险因素转化为现实伤害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民警自身安全防护的具体对策。

一、犯罪现场勘查中常见的潜在危险因素

(一)传染性生物检材随着DNA技术的发展成熟,作案人或被害人遗留在犯罪现场的生物物证成为了勘验技术员寻找发现案件“蛛丝马迹”的重要检材,生物检材的提取率逐年大幅提升。现场常见的生物检材包括:血液、唾液、精液(斑)、毛发、骨骼及人体组织等。在提取这些生物检材的时候,如果不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生物检材很容易直接与勘验人员的皮肤接触或沾染在勘验人员的服装工具上,而未能及时清洗消毒,就有可能透过皮肤的伤口或开放部位渗入勘验人员体内,使勘验人员感染上诸如艾滋病、乙型、丙型肝炎、梅毒等严重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勘查涉嫌吸毒人员的住所时,用于注射的针头,往往被吸毒人员随手丢弃在住所的各个角落里,在勘验现场时一定要小心,看不清的角落不要随便用手摸,以免皮肤被针头刺破感染。

(二)各类有毒有害气体在一些犯罪案件现场,出于某种目的的考虑,作案人在逃离犯罪现场时,有纵火行为,以期毁灭罪证。实践中,室内建筑装修中所使用的材料相当一部分在燃烧毒性上未能达标,在燃烧时会248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氧硫化物、氢卤化物、氰化物、醛以及碳氢化物等。在地下室或一些通风不好的密闭环境中,这些有毒气体会大量聚集,当勘验人员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进入这样的现场工作,待发现身体不适时,往往已无力独自行走,极有可能造成身体的伤残甚至牺牲生命。

(三)检验分析所用到的器材或化学试剂为了提高指纹、足迹、生物检材的提取利用率,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的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及一些商业公司开发了许多新技术、新产品,其中所用到的一些耗材试剂中就可能包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原来常用于显现血指纹的联苯胺,效果虽好,但后来发现其具有严重的致癌危险性,技术人员就改用四甲基联苯胺取代了它。另外,犯罪现场显现指纹最常用的金粉、银粉,过去使用喷显法,效果也比较好,但技术人员发现这种方法会促使大量的金银粉粉末飘浮在空气中,容易随呼吸进入人体,对人身有极大伤害,后来技术人员就改用羽毛刷每次粘取少量粉末来刷显指纹,即用刷显法取代了喷显法。

(四)工业放射性物质由于工业生产的需要,一些具有极强放射性的物质如钴一6O、铯.137、铱.192等被一些工业企业购置并存放在自已的厂区内,这些放射性物质的辐射极强,在没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即使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的近距离接触,都可能造成人员的大量脱发、出血、白细胞急剧减少,难以救治。卫生部门和环保部门对这些物质的保存使用虽然有着极其严格的管理规定,但仍有部分放射源由于管理不当而丢失或泄露,造成接触到的人终生残疾的例子时有发生。据统计,中国大陆从1988年至1998年共发生放射性事故332起,受照射总人数966人。其中,放射源丢失事故约占八成,丢失放射源584枚,有256枚未能找回i。如某省市曾发生过一起案件,某检测工程公司工人见公司领导对一台金属探伤机极为重视,便误以为它很值钱,夜晚便将其偷走,但不知如何打开,便又将其弃于郊外,其实这台机器里装有一种放射性极的物质硒一75,一旦打开密封罐,近距离接触便会造成人员伤亡。故在接到放射源丢失案件的报警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来防范,以免给勘验人员造成伤害。

查看全文

诠释警察自我保护意识

人民警察在和平时期担负着国家安危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为维护社会的稳定、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人民的安居乐业保驾护航。《人民警察法》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宗旨,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专政工具,是国家的行政执法机关,他们共同筑起了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堤。在许多人的眼里,警察职业是一种荣耀,是权力的象征,是国家的代表,是神圣的,也是不容被侵犯的。

所谓警察的“自我保护”意识就是指人民警察在执勤当中,如何正确运用好法律法规、掌握好本职业务技能、发挥好自身体能素质,积极主动地完成好上级交付的工作任务,准确有效地打击犯罪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合法利益免受到不法侵犯。据统计,2005年度全国共有49名民警被授予一、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48个集体荣立一等功;还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在取得这些政绩的同时,却是409名民警因公牺牲,4078名民警光荣负伤的残酷事实。尤其是近年来,一线警察在依法执行公务中,受到推搡、殴打、辱骂、刁难、诬陷等袭警、扰警、诽警事件经常发生。

在上述问题中,除有的违法人员被依法处理外,大部分民警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之下只能忍气吞声,感叹当前执法之艰难。据调查资料中显示中国警察人数仅占总人口数的万分之七左右,多的地方超不过万分之十,少的地方则达不到万分之五,警力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若按此比例计算,假如一个警察倒下了,岂不就等于把1000甚至2000个公民置于危险之中吗?每牺牲一位民警,都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引起人民群众的深切缅怀,但是,并没有因此有效遏制民警在正当执法时遭遇侵害受伤甚至牺牲的势头。一个民警牺牲了,再隆重的追悼,再深切的缅怀,也挽不回警察的生命,毕竟社会的稳定、百姓的平安需要更多活着的人民警察。警察是人民的警察,保护人民警察,其实就是保护公民自己。分析警察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根源,表现:

其一:法治建设的“滞后”、行政权力的“干预”:警察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的具体表现在袭警、扰警、诽警现象,它们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转型期心态。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更多地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警察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现象产生的背景,他认为这是社会转型期多种矛盾集中,很多人的心态不够平和的表现。社会法治环境和公民法治心态的不完善。个人权利意识增长过快,拒不服从管理,围攻殴打暴力威胁伤害警察,这是对公共权利的一种蔑视。其产生的主要根源还是政府滥用警力,激起民愤。维护社会秩序、保持治安稳定,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天职,但前提必须是依法执行公务。只有依法执行职务,才能受法律保护。可是,有些地方政府官员把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当作为其“平事”的工具。比如:在城市开发中,政府既不征求群众的意见,也不能按政策足额给予经济补偿,一道拆迁令下去,到期没有动作就让居民强行拆除自己的住宅,怕居民“闹事”,就动用警察来“震压”,群众本来因为拆迁吃亏了心里就对政府有意见,再用警察来压制,不是火上交油吗?还有上工业项目强行征用农民承包地、农民工要求政府帮助讨要拖欠的工钱、下岗职工生活得不到保障等等原因引起的群众到政府上访,政府官员为了“平事”,习惯于采取动用警力强行“震压”来息访。要是遇到听话的,也就被“震”回去了,遇到不听邪的,管你警察不警察,照样敢于动武。从而转移了矛盾,使奉命行动的警察成了“替罪羊”。按理说警察是来对付犯罪分子的,但是现在很多时候一旦地方政府出现搬迁“钉子户”,更有甚者计生工作中有超生的不愿意交罚款都要叫警察压阵,难免让老百姓产生抵触情绪。

其二:过份“人性化”管理,强调无原则“照顾”:警察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的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人性化”管理认识上的误区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从已发生的袭警典型事件看,有的群众把“人性化”管理视为警察的软弱,或理解为群众的要求不受法律和规范的约束。少数公安民警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表现在对“人性化”管理的认识也存在片面性,把它理解为对群众要求的无原则的“照顾”,对袭警事件缺乏法律的对应措施。“人性化”管理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严格的执法本身就是实现人性化管理的体现。公安机关担负着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职责,其内容与具体程序都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如果在法律规定之外推行过多的所谓“人性化”管理措施,有可能造成规范体系本身的不确定性,不利于树立法律的权威。维护民警的合法权益,提高执法活动的社会效果,必须把“人性化”管理纳入到法律规范体系中,强调规范的统一性与权威性,使执法者的活动获得规范的支持。以人性的关怀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法治力量既表现为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同时也表现为对侵害民警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的严厉惩处。对执法者权益的侵害,不仅是对执法者权利的侵害,更重要的是对国家法律权威的亵渎。三:自身执法“素质”低、业务处置“技能”差:犯罪升级、警务条件及其装备落后等因素固然存在,但从袭警、扰警、诽警案件的侵害对象——被害民警来看,在绝大多数被害者中,其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的疏忽或失误也是使袭警者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民警执法过程中方法简单、执法不规范、处置不恰当,不善于在突发事件中自我保护。尤其一些民警对新形势下的刑

事犯罪,特别是对暴力案件(如武装走私、贩毒等)的恶性程度及其社会危害性认识不足,工作中习惯于拿“我是公安”或凭一身警服,从心理上来震慑对方。殊不知一些歹徒,尤其是那些铤而走险的暴徒,一旦与民警遭遇,往往会不择手段拚个“鱼死网破”。为了少惹麻烦,干脆“刀枪入库”,执法时不带枪支警械。在这种情况下,民警常常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据统计,在全省遇袭受伤的民警中,防暴、特警等警种仅占1,其他均为刑警、派出所民警等。

查看全文

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研究论文

强化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安全的行为方式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但尚未完善,幼儿的可塑造性强,但知识经验匮乏,幼儿的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因此生命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新《纲要》要求教师“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幼儿在幼儿园必须受到充分的保护和照顾,同时强化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也同样重要。强化安全意识要着眼于幼儿的内化程度,培养正确的态度要着眼于幼儿的情感体验,形成安全行为方式要着眼于幼儿的自觉主动。那么,如何切实有效地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养成安全的行为方式呢,我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与途径:一、整合各科教育内容,精心设计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整合各科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接受较为全面的、系统的、安全的自我保护知识,是我们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例如:在教给幼儿如何保护眼睛时,我设计了“小小眼睛真有用”、“眼睛里的世界”、“摸人”、“眼球操”、“眼睛生病了”“我看不见了”等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眼睛的功能,体验眼睛障碍的害处,教育幼儿怎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养成正确用眼的好习惯;又如:在认识危险的火时,我设计了“灭火小实验”、“消防灭火队”、“失火了怎么办?”等系列活动。这样,在系列活动和游戏中,小朋友动手动脑,亲自参入活动,愉快的获得了自我保护的感性知识,并得到了具体的操作技能。二、设计情景活动,获得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因此,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活动,是幼儿获得自我保护知识和方法的有效途径。例如:在认识“119”、“120”、“110”等电话号码时,其中有一项活动设计是“神奇的电话号码”,我通过木偶表演,创设了森林小动物遇到困难和险竟寻求帮助的游戏情景,幼儿情绪高昂,积极参入分析讨论,主动的获取了知识,并且印象特别深刻。另外,让幼儿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次活动中,我创设了“爸爸不在家,妈妈晕倒了”这一情境,让小朋友分析讨论这时你怎么办?通过讨论,幼儿得到以下答案:1、寻求邻居帮助;2、给爸爸、爷爷奶奶打电话;3、拨打120电话;4、拨打110请警察叔叔帮助。这说明他们已具有了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真正做到自我保护。三、创设环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是迁移默化的,幼儿能自然的接受,印入脑海,增强意识。物质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墙角和各区活动角,如绘制图片:走人行道、不碰电线和开关、不把异物塞入五官等,将这些图片布置在墙上,定期更换。教师可随时引导小朋友观察:图上讲了什么事?说了什么道理?另外在班内设“小药箱”,里面备些棉花、纱布、创可贴等,让幼儿认识名称,知道用法。心理方面,教师首先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做危险动作,不放置危险物品在幼儿触到的地方,组织活动时,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让幼儿深深感到老师时时在关心自己的身体和健康,自己更应该懂得保护自己。四、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自我保护教育活动的基础。通过各种活动,让家长逐渐改变旧的观念,减少包办代替,让孩子学会自理、自立,这是我们进行自我保护活动教育的基础。五、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训练自我保护行为一)、参观活动。如:带幼儿参观消防队,请消防员叔叔讲灭火的知识和着火了如何保护自己;带幼儿参观马路交通,在活动中,小朋友会发现“那个人不走横线”、“那辆自行车闯红灯了”、“那个叔叔怎么跨越栏杆?”这说明他们能明辨是非,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这种形象的现场教育,更易被幼儿接受。二)、游戏活动。如:游戏《大马路》,我事先准备红绿灯标志,场地上布置出大马路:有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人行横道、十字路口。游戏一:红绿灯,教师亮出绿灯时,幼儿可以在人行横道上自由行走,;亮红灯时,走到十字路口的小朋友不能再前行。游戏二:过马路,我请几名幼儿当驾驶员在马路中间开车,其余幼儿要过马路,看谁走得最安全,能顺利过马路,。整个游戏,训练了幼儿看信号走和反应能力,更让幼儿清楚得了解到基本的交通规则,训练了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三)、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进行随机教育、有针对性的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几乎均可用来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如:一小朋友鼻子出血了,大家都表示出关心,也很紧张,我马上让出血者坐下,细心的给他止血,并安慰他:“不要怕,血马上就会止住的。”全班小朋友都看了我处理这件事的全过程,于是事后讨论中我提出问题:“某某鼻子出血了,你心里觉得怎样?如果老师不在,你会怎样做?”因为有了刚才的观察,幼儿都有了办法:1、让他别怕,坐好别动;2、用绵球止血;3、用毛巾冷敷。一个偶发事件,让幼儿学到了处理外伤的方法。这类的事情很多,如滑滑梯、玩大型活动玩具时,怎样做才能安全,再如怎样入厕才安全、怎样安全的用笔写字画、、、、、、在一切活动中我们都要随时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总之,在幼儿教育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只靠教师和保教人员的外在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各种教育活动和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对幼儿时时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教育,形成安全行为的条件反射,建立安全行为的动力定型,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更好的保证幼儿的安全。

查看全文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摘要:幼儿园要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文章从日常规范、游戏活动、安全主题活动、主题课程活动、家园共同合作等五大方面对幼儿安全教育的策略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安全教育;自救自护;健康成长;自我保护能力

一、幼儿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这里先介绍发生在本幼儿园的一个真实案例: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一个惊险的场面出现在眼前。只见一辆封闭式的电瓶三轮车冲过来撞上幼儿园的电动大门,顿时大门的栏杆断了三四根,车子因被电动大门拦住才停止了前进。大家闻声冲过来一看,原来是洋洋(化名)私自发动了三轮车,好在洋洋没受伤,只是受到惊吓。当天是开学报到的第一天,洋洋的爷爷早早地开着三轮车带他来到了幼儿园,因为没到开门时间,他就将车停在家长车辆停放区等待,自己下车去了。调皮的洋洋爬到驾驶室,发动了车,制造了惊险的一幕。万幸的是当时大门口还没有别的家长和孩子,没碰到人。通过上面的案例,本园进一步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必须注重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因为幼儿年龄较小,可塑性很强但知识经验不足,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极易发生意外伤害。教师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他们接触不安全的环境,更应该对他们进行最基本的安全教育和指导,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这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日常规范趣味化,渗透安全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我保护能力是紧密结合的。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王子、小公主,家长非常疼爱,很少对他们的日常行为提出相应的规则要求,因此良好的班级日常规范的建立是对本园教师的一大挑战。本园小班刚开学时,孩子们如厕、洗手、喝水的场面一度很拥挤,时有摔倒现象,非常不安全,教师们喊破了嗓子也无济于事。经过讨论,大家想出一个好办法,制作了许多小脚印儿,分别贴在幼儿的小便池、洗手池、保温桶旁。教师耐心地交代规则后,孩子们马上明白了,只有踩上小脚印才能如厕、洗手、接水,没有了小脚印儿就要在旁边等一会儿。后来,拥挤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在一次洗手时,教师发现小朋友甲在等待时对前面的小朋友乙说:“等你洗完我再洗,好吗?”小朋友乙高兴地说:“好的。”并且洗手的速度明显加快,很快就轮到小朋友甲了。集体谈话时,教师及时表扬了这两位小朋友。此后,幼儿如厕、洗手时教师常常能听到他们说这句话。这样做既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同时也让幼儿的行为规范养成了一种习惯,安全隐患自然也消除了。为了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教师还可将幼儿生活及活动中的安全事项编成朗朗上口、易于识记的儿歌。如《上下楼梯歌》:“小小楼梯像山坡,上下楼梯注意多,上上下下不蹦跳,左顾右看我不要,排队慢行靠右走,不推挤,不打闹,安全第一最重要。”另外,还有吃饭之前的《吃饭谣》《小小剪刀歌》《奔跑游戏谣》等。通过这些儿歌,孩子们在说说玩玩中快速养成了良好的安全卫生习惯。

查看全文

自我保护教学总结

自我保护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2、使学生懂得遇到危险时应该怎样做。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今天,一件不幸的事地我们班发生了。凌华宇同学的手指被剪刀剪到了,我们的心情都很沉重。要知道,这是多么重大的一件事,直接关系到一个同学的手指啊!今天在上音乐课下课后,只听“啊”的一声,我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凌华宇的身上,一只手不停的流血,一些女生也叫了起来。还没等我们转过神来,几个同学就扶他到校医务室,他们走一路,血就流一路。当时,我们的心情深重极了,都想着凌华宇会不会出事,他的叫声时时在我的耳边回想。说罪魁祸首还是剪刀的主人,如果不把这么大的剪刀带来,今天的事情就不会发生。第二个有罪的就是拿这把剪刀的人,如果他不是一剪一剪的,那也不会剪到凌华宇的手指。剪掉了一半的指甲。虽然大家都很看后悔,但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能做的,就是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不再重犯同类错误。

二、记一记

查看全文

中学法制课讲稿--普法及自我保护

中学法制课讲稿--普法及自我保护

同学们大家好!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很高兴来到第××中学,今天我来给同学们讲授一些通常的法律知识,以便同学们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有所作用。

我们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收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你们是否能分辨得清楚?你们是否想过你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受到法律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违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

那么,什么行为是犯罪的行为呢?要远离犯罪,这是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今天在坐的都是学生,也就是说你们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对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第17条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并有一定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辩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充分考虑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情况,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已具有事实上的识别能力,但由于年龄尚小,智力发育尚不够完善,缺乏社会知识,还不具有完全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他们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应当受他们刑事责任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他们对一切犯罪都负刑事责任,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以上规定的八种犯罪,才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法律对未成年人加以保护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惩罚。那么有些同学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呢,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如果你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同时我认为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要改正就很难,平时又不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定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将酿成大错。

查看全文

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逐步实施,我们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全心全意服务于病人的同时,也要注意全面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使护士的安全与利益不受伤害和侵犯。下面就如何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自身健康与行为责任方面

1.1维护好自身健康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层保障,护士在工作中无时无刻不在和各种病人接触,特别是护理操作接触病人肌肤、血液和分泌物,也就是接触病源,随时都有被病源菌感染的可能,因此,护士在作具体护理操作时一定遵守操作程序,严格执行清洁无菌技术和隔离制度,如给艾滋病患者或传染病患者采血时,要防止血浆的接触感染等,不可忽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免影响健康和工作。

1.2护士应正确认识自己、人生和社会,接受现实的自我,选择适当的目标,培养开朗进取的性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乐于与人交往。护士应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以尊敬、信任、友爱、宽容和谅解等积极态度对待病人。

2加强业务素质的培养

2.1在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调动自身的潜力提高护士的技术技能显得格外重要,要求护士要有良好的护理意识,即对所从事工作的责任感和迅速应变的能力,要有计划的、系统的学习专业理论及相应学科的理论,从而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