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现象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0 19:42: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自杀现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自杀现象

学生自杀现象心理分析论文

摘要:近年来,作为青少年的主力军,大学生中自杀死亡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相关资料显示,大学生的自杀率是未入大学者的两倍,其危害与后果极为严重。自杀已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现象。本文试从心理学和文化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关键词:自杀;心理学;文化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自杀已成为我国全部人口第五位、青少年人口第一位的死因。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总的自杀率为23人/10万人,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按照此统计结果推断,一个有约800万人口的城市,每年约有1600人死于自杀。自杀不仅仅是一个人自己结束生命这么简单,它同样给亲朋好友等人群带来巨大伤害。据统计,一般一个人的自杀至少能够对6个人造成巨大影响。此外,自杀还给国家和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负担。

一、自杀者的心理特征

一般都认为,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谁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绝望,想以死来解脱困境。具体的讲自杀者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在自杀前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明显的异常行为,如独处,沉默寡言,生活规律紊乱,情绪极度低落等等。美国心理学家格罗布等人的有关研究,确认了青年期个体潜在自杀征兆的30条线索,其中70%的人表现出抑郁现象,包括绝望、悲哀和冷漠,还表现出某些行为上的迹象,包括进食和睡眠等。格罗布认为,青年期自杀的最大预兆是“严重的、长期的心理能力丧失",这种心理能力的丧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于外部行为中。美国自杀协会主席希尼亚﹒帕佛认为,行为和习惯的突然改变常常是青年精神崩溃的信号,这种行为的异变表现为容易感情冲动,爱发脾气,不合群,情绪低落,甚至于饮食和睡眠也受到影响。

二、自杀的心理过程

查看全文

大学生自杀现象防止研究论文

[论文关健词]高等教育大学生自杀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大学生的自杀现象,认为这种自杀现象是高校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中最主要和最紧迫的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所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同时,这种现象的发生也暴露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些重要弊端。在分析这些非正常死亡现象的过程中,笔者针对当前的高校在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望相关部门引起足够重视,达到缓和及最终解决当前的自杀现象不断增加的情形。

死亡问题一直以来是人类所关心的关键问题之一。历史上,对于死亡问题的追问也是前所未有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在研究哲学的过程中研究了死亡问题,认为对哲学的追问就是在追问死亡。我国古代的一些炼丹术也是为了解决人的死亡问题。死亡问题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就在不断追问的问题,并且需要继续研究。应该说对于人类而言,其生存是首当其冲的最基本的问题;对于个体的人而言,最基本的权利就是生存权。生命的意义是首要问题。

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行为能力的、有知识的社会主体。相比较而言。这一阶段的人群出现非正常死亡现象不断增加的趋势,这对于社会自身而言,是比较严重的社会现象。同时。这种现象也暴露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重要弊端。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不仅仅是高等学校的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由于就业带来的压力而造成的非正常死亡现象问题上。一方面国家、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高等学校在教育上,应该正确指导大学生的择业观,那么大学生的择业教育就构成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问题是:高等学校是教育的神圣殿堂,是教育的高等阶段,它培养的对象是直接为社会输出有用的社会可造的人才,是要直接为社会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人才。在这个教育环节出现非正常的现象,不得不发人深省。

这里,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集体中出现的一些自杀现象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自杀现象分析

查看全文

大学生自杀现象教育论文

一、自杀者的心理特征

一般都认为,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谁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绝望,想以死来解脱困境。具体的讲自杀者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在自杀前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明显的异常行为,如独处,沉默寡言,生活规律紊乱,情绪极度低落等等。美国心理学家格罗布等人的有关研究,确认了青年期个体潜在自杀征兆的30条线索,其中70%的人表现出抑郁现象,包括绝望、悲哀和冷漠,还表现出某些行为上的迹象,包括进食和睡眠等。格罗布认为,青年期自杀的最大预兆是“严重的、长期的心理能力丧失",这种心理能力的丧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于外部行为中。美国自杀协会主席希尼亚﹒帕佛认为,行为和习惯的突然改变常常是青年精神崩溃的信号,这种行为的异变表现为容易感情冲动,爱发脾气,不合群,情绪低落,甚至于饮食和睡眠也受到影响。

二、自杀的心理过程

2.1自杀动机的形成

个别学生在遇到挫折或打击时,为逃避现实,将自杀作为寻求解脱的手段。例如,有位大学生因生活自理能力差,对大学生活难以适应,成绩因此一落千丈,自感生活毫无意义,便决定以自杀来寻求解脱。有的案例反映:自杀者将自杀作为对自己因做错了事的惩罚,作为自罪自责心理的补偿。如一位大学生在中学时,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进入大学后,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自感对不起父母和乡亲,在强烈的自罪自责心理驱使下便采取了自杀行为。此外,有的把自杀作为报复手段,从而使有关的人感到内疚、后悔和不安。如一位大学生的父母离异,对他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给他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创伤,在学习上、生活上几经挫折后,他万念俱灰,想到了以自杀来报复其父母。

2.2心理矛盾冲突

查看全文

探索大学生自杀现象原因及干预措施论文

摘要:在校大学生处于成长转型以及适应全新环境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问题尤应得到重视。对大学生自杀的相关原因进行追踪和分析不难发现。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非常重要;对于这些影响因素采取包括个体关怀、社会的人文关怀以及心理咨询和支持机构的设立等相对应的干预措施是应该和必需的。

关键词:自杀现象;心理健康;教育

最近各种媒体关于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甚至年轻的大学教授发生自杀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有人对北京高校大学生自杀成功案例的不完全统计发现,从2005年2月份到9月份,至少有14名在大学就读的学生自杀成功。一个城市内一个群体在大约半年内发生这么多自杀成功案例,实在令人触目惊心。自杀死亡已经成为青年人非自然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考虑到自杀未遂和有自杀意念者,那么涉及自杀的人群数字将要翻好多倍,自杀身亡是大学生自杀群体的冰山一角,我们的内心不能不为之震动。这些正值风华正茂接受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为什么要诉诸于如此极端的方式呢?其原因不能不让我们去反思。作者作为医科大学教师队伍的一分子,认为有责任从医学心理学角度来做一点思考和设想。

1大学生自杀的原因

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人们都要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每个人都存在着发展需求,发展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就会以精神能量的方式作用于自身。压力感是一种精神能量,是存在需求和发展需求对人的行为驱动的最重要能量。自尊(虚荣)、安全感、社交恐惧等压力来自于存在需求,它们的特点就是阻碍变化。一般我们所说的压力往往来自发展需求,自我意识的唤醒是这种压力的根源,没有自我意识,发展需求不会作用于人的大脑,也就不会有压力。适当的压力是人前进的动力,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往往由于心理承受力、认识、思想境界等原因造成压力过度的现象。这些压力过度现象如果由于种种原因超出了个体承受范围,往往会给自杀现象提供可能性。大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快速觉醒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各种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显著。这些影响带来的过多过强的压力对个体承受能力是一种严峻考验。总的来说,大学生发生自杀行为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两因素综合的影响,实际上大多数都是综合影响的结果。

1.1大学生自杀的个体原因

查看全文

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学分析论文

摘要:近年来,作为青少年的主力军,大学生中自杀死亡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相关资料显示,大学生的自杀率是未入大学者的两倍,其危害与后果极为严重。自杀已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现象。本文试从心理学和文化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关键词:自杀;心理学;文化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自杀已成为我国全部人口第五位、青少年人口第一位的死因。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总的自杀率为23人/10万人,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按照此统计结果推断,一个有约800万人口的城市,每年约有1600人死于自杀。自杀不仅仅是一个人自己结束生命这么简单,它同样给亲朋好友等人群带来巨大伤害。据统计,一般一个人的自杀至少能够对6个人造成巨大影响。此外,自杀还给国家和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负担。

一、自杀者的心理特征

一般都认为,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谁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绝望,想以死来解脱困境。具体的讲自杀者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在自杀前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明显的异常行为,如独处,沉默寡言,生活规律紊乱,情绪极度低落等等。美国心理学家格罗布等人的有关研究,确认了青年期个体潜在自杀征兆的30条线索,其中70%的人表现出抑郁现象,包括绝望、悲哀和冷漠,还表现出某些行为上的迹象,包括进食和睡眠等。格罗布认为,青年期自杀的最大预兆是“严重的、长期的心理能力丧失",这种心理能力的丧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于外部行为中。美国自杀协会主席希尼亚﹒帕佛认为,行为和习惯的突然改变常常是青年精神崩溃的信号,这种行为的异变表现为容易感情冲动,爱发脾气,不合群,情绪低落,甚至于饮食和睡眠也受到影响。

二、自杀的心理过程

查看全文

自杀成因的心理学理论分析

摘要:当前,自杀已经成为了公共卫生中非常严重的一种问题,社会和学界都在高度地关注着这一问题。自杀作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很多国家的心理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角度和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自杀案例的研究,从自杀的概念、成因和防治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阐述。

关键词:自杀;心理学;自杀评估;自杀治疗

有相关数据显示,在世界范围内仅2008年死于自杀的大约就有100万人,每年也在以惊人的速度上上升。我国自杀者大约每年有29万人左右,自杀的年均死亡率达到了0.23‰。因此,自杀问题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那么,为什么人们会以自杀的方式来将自己的生命结束呢?这潜在的原因并未得到广泛的关注,这也使得自杀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因此,为了让国内外的同仁对了解自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情况,本文将对自杀的概念、成因、治疗三大方面做出有关研究和评述性的介绍。

一、对自杀的概述

1.解读自杀。自杀,指的是某一个体自愿或者蓄意运用各种手段将自己的生命结束的一种行为。这是包含着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因素的复杂行为。从心理学视角来看,自杀行为是自杀者对死的本能也是其心理长期积累的最终结果。生理学观点认为自杀是一种先天的遗传行为模式。现象学观点认为自杀是一种故意终止生命的存在,进行自我毁灭的行为。现象学观点突出了自杀者的主观故意性行为与客观的毁灭性行为。学者们对于自杀的概念各持己见,至今尚且一个有统一标准。根据很多研究发现,家庭成长环境以及遗传因素等方面对于自杀意识与自杀行为有着较大影响,其中包括家庭的精神疾病、自杀史等各方面的因素。2.自杀心理形成的整个过程。一般来说,自杀者自杀之前会有下列心理过程:首先是自杀动机的形成。当自杀者遇到了困难或是挫折后,他们的内心会很痛苦,为了找到发泄、表达或者解决、逃避等,选择自杀作为解决的方法。第二阶段,是自杀者矛盾冲突心理形成。当他们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之后,思想会徘徊在生死之间,也会在本能与社会规范和道德理念间反复徘徊,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斗争,自杀念头也会随时随地地冒出来。他们的自杀念头也会反映为一种重要的信号以及异于常人的各种行为。最后则是决定自杀。当生死之间的矛盾受到激化之后,反复经过选择之后,甚至表面上出现了正常的假象。第四阶段,自杀的真正实施阶段。自杀者付诸于行动,结束自己的生命。3.自杀的分类。自杀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产生自杀时不同的动机,国内研究者通常会把他们分为抗争惩罚、心理解脱以及寻求关注和要挟等类型;国外学者将其分为:献身式自杀(牺牲)、玩笑式自杀(证明自己)、攻击型自杀(勒索或者报复)、逃避式自杀(摆脱惩罚或悲伤)。

二、分析发生自杀的主要成因

查看全文

农村老年人高自杀率经济学思考

一、引言

本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带来了农村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迁,从而也带来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农村老年人自杀率的提高,就是其副产品之一。笔者的老家在湖北农村,不时从家乡传来亲戚或邻里老年人自杀的消息。利用节假日返乡探亲的机会,笔者有意识地了解了当地的情况,发现自杀死亡已经成为当地老年人的主要死因之一。更让人震惊的是,似乎人们对老年人选择这种死亡方式已经习以为常。在不胜唏嘘的同时,这一问题也引起了笔者深深的思考。笔者的家乡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地处相对富裕的江汉平原,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民风纯朴,为什么会出现这一不正常的现象?基于这一疑惑,笔者收集和整理了相关文献,惊讶地发现这并非是笔者老家所独有的现象。从文献反映的情况来看,国内学者对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的研究视角虽然有所差别,但调查研究几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相对于城市而言,中国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较高,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陈柏峰(2009)对湖北京山农村的调查发现,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则从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10万分之132.2上升至近年的10万分之702.5,上升了5倍多。高翔(2010)通过城乡比较发现,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明显高于城市,且两者之间的差别不断拉大。1990年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约为城市的2.63倍,1995年为3.82倍,2000年则上升到4.80倍。刘燕舞(2012)通过对南部、北部、中部等几个区域的数据整理发现,20世纪80年代农村年轻人的自杀人数占总自杀数的59.31%,老年人的自杀则只占24%,而2000年以后的10年间,年轻人的自杀人数只占总自杀数的8.92%,老年人的自杀却占了79.19%,很多村民小组在最近十年来老年人自杀死亡人数占到了其所有死亡人数的至少30%以上。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和笔者前期的观察和研究,农村老年人自杀的问题其实已经相应严重,但这一问题却未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应有的重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封建社会下尚有如此理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培育和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背景下,这一现象理应得到重视和关注,使老有善终,理应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

二、有关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的研究综述

(一)有关农村老年人自杀动因的研究综述。国内关于农村老年人自杀动因的研究主要基于实证研究和理论抽象两条线索展开。实证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农村老年人自杀的案例进行剖析,来探寻其自杀的原因。鞠红珍、孙淑香(2000)通过对30例农村老年人自杀情况分析,提出自杀主要与情绪抑郁(63.3%)、丧偶(56.67%)、子女不孝(73.30%)、独居(66.67%)、生活无保障(26.60%)等因素有关。郭星君郭李君(2007)通过对其所在医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接诊的97名农村老年自杀患者,发现导致自杀的诱因排列前五位的依次为急慢性疾病困扰占23.71%、经济困难占18.56%、子女不孝占14.43%、家庭不和占12.37%、精神障碍占11.34%,其它诱因尚有配偶死亡、夫妻感情不和、生活规律发生重大变化等。吴磊等(2009)以安徽省宁国市Y乡Z村为例,对该村2001—2005年74位死亡老年人中的29例自杀死亡案例进行分析,发现老年人自杀的原因包括:家庭养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功能日益衰减;家庭养老的基础太薄弱,养老水平较低;家族影响力的衰减直接影响了家庭养老质量的保证;社会转型带来家庭中人们价值观念、养老敬老观念的变化,家庭的养老荣誉感和责任逐渐淡化等。另一派学者则是从理论层面来探讨农村老年人自杀的深层次原因。赵晓峰、钟琴(2012)认为,近年来,对中国农民自杀现象的研究逐步从公共卫生学领域延展到社会学领域,社会学进路的农民自杀研究聚焦于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区分为两种视角:其一是静态的研究视角;其二是变迁的研究视角。变迁视角下的农民自杀研究,又可以进一步区分出两种理论倾向:代际关系变动说和自杀秩序形成说。他们认为代际关系变动说和自杀秩序形成说结合在一起较好地解释了近30年来的农民自杀现象,为正确理解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的自杀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释框架。刘燕舞(2013)梳理了国内关于农村老年人高自杀率原因的理论研究脉络,认为主要沿三条理路展开:一是医学或自杀流行病学的理路,认为自杀主要是个体的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极端表现;二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理路,认为农民自杀是由社会结构及其变动所决定的,从宏观层面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所致,从微观层面分析则与代际关系变动、夫妻关系变动等家庭结构的变化紧密关联;三是人文主义社会学的理路,主张农民自杀是文化、价值或行动决定的。(二)治理农村老年人高自杀率问题的对策综述。针对当前已经出现及未来可能出现的严重的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学者均认为有必要尽快采取综合性的危机干预策略,以尽可能地缓解农村老年人自杀的困境。提出的主要举措包括:第一,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倡导尊老养老风气,加强孝文化的传承和宣传;第二,维持家庭和谐,加强农村社区(村落)老年团体的建设,以便老年人能获得更多的家庭照料和精神慰藉;第三,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的福利,改善农村老人的生存环境,加强老年人的经济独立能力。第四,加强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治;第五,加强农药及灭鼠药等毒物的管理等等(鞠红珍、孙淑香,2000;郭星君、郭李君,2007;童玉英,2008;高翔,2010)。(三)简要评述。通过文献的梳理,我们从中发现一个引人思考的现象,即从事本选题研究的学者们,多是从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去探寻导致农村老年人自杀的原因,但在探求治理该问题的对策时,又最终不得不落脚于寻求经济对策,如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经济保障水平等等。究其原因,可能是受所从事专业和研究领域的限制。基于此,本文提出研究农村老年人高自杀率问题的成因,如果脱离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背景,单独从医学、心理学或社会学的角度去探讨,是舍本逐末、以偏概全的。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社会问题的产生,都难以脱离当时的经济背景。正是基于此考虑,本文力图从经济学的视角,去探寻导致农村老年人自杀率偏高的原因,寻求解决该问题的经济学对策,以弥补目前对该问题研究存在的不足。

三、农村老年人高自杀率原因的经济学解析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视角的解析。“二元经济结构”的说法最初是由刘易斯提出,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发展中国家为尽快实现工业化,在城乡关系上容易出现城市偏向的误区。中国建国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资源倾斜手段,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其资源倾斜主要是资源在工业与农业间分配的严重不均,由于资源过度倾斜于工业,对农业投资严重不足,农业的比较收益的持续降低导致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逐步弱化,对于农村老年人而言,其身体机能低下,经济收入随之减少,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日益艰难。按照刘易斯的经济增长模型,一国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农业剩余人口向非农的转移。因为只有农业剩余人口向非农转移才会使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现代化,才能加速二元向一元的转化。中国的农业剩余人口转移主要使通过两种途径:发展农村工业和促进跨地区流动(即进城务工)。年轻一代多向城镇流动,致使人口结构及家庭结构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方式维系的基础开始动摇。但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和通货膨胀的持续存在使得农村老年人的医药费用和生活费用持续增长,农村老人养老成本不断攀升。经济收入的日益下降与养老成本的不断上升,使得农村老年人的生存条件恶化。从集体经济的机会相对均等中走过来的中国农村老人,对自由和平等仍有着强烈的渴望。这与生存条件不断恶化的底层现实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农村老人高自杀率的情况也随之产生。(二)福利经济学视角的解析。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创立福利经济学,它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分配越均等,社会福利就越大”,主张收入均等化。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讲,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调节收入差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本质上就是一种收入再分配机制,通过资金筹集与支付的不对等而实现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在其实际的推行中,新农保的参保率虽高,但由于其保障水平有限,对于农村老年人起到的实际作用却不尽人意。2002年开展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也存在基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参合农民的受益率和受益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对减轻农民医疗支出负担的作用并不明显。新农保不能为其基本生活提供保障,沉重的医疗压力得不到有效分担,社会保障体系不能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应有的社会福利,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况得不到实际改善。农村老人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在遇到问题时一般会直接向儿女寻找解决方法,但由于新农保、新农合保障程度低等问题不直接涉及到家庭中的年轻一代,老年人在处理方式的选择就狭窄了许多。在协调处理未果的情况下,老年人多会在激愤、绝望和孤独中选择自杀。(三)成本收益理论视角的解析。生存条件的日益严峻与实际收入的严重不对等是农村老人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对其生存成本进行具体分析,农村老年人在各方面的支出也有所差异。原铭(2015)通过对山西省晋城市农村老年人数据分析发现,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成本中生活成本约占29%,以满足吃、穿、用、行等方面的需求为其主体需求;而医疗成本约占42.86%,几乎占到农村老年人养老总成本的一半;而与支出不相匹配的是,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却极其有限,该研究表明,农村老人的收入约占其支出的57.18%,收入与支出的严重不对等使得老年人不得不依赖于子女。而在农村社会中普遍以市场经济的各种观念和规则来评价和衡量老年人的价值,认为老年人劳动能力逐渐丧失而无法再创造财富,形成了老年人“老了就没用了,老了就该死了”的观念。农村老年人普遍接受这种经济理性规则,当他们意识到自己没有能力创造财富,同时还为子女的生活造成了负担,活着便让老年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处于农村社会底层的老年人很可能选择自杀。

查看全文

大学生自杀问题认识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自杀问题认识误区

[论文摘要]指出人们对大学生自杀问题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对大学生自杀的现状有夸大性;对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存在片面性;对大学生自杀解决的途径存在单一性。

笔者多年从事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发现人们对大学生自杀的现状、原因、对策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一、对大学生自杀的现状有夸大性

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的一份资料显示: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而大学生自杀尤为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学生自杀给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给周围的学生、老师留下难以抹去阴影甚至是心理的创伤,给学校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给社会造成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大学生自杀是一种极端的行为,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公共行理心理卫生问题。《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蓝皮书调查显示:2005年,媒体报道的中国内地大学生自杀事件116起,分布在全国23个省份近100所高校。虽然大学生自杀人数呈上升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是自杀的高危人群。2005年10月,在华东师大举行的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上,华中师大教育心理学博导刘华山教授在对国内四大省市的16所知名高校进行调研后据统计指出:国内大学生自杀率只在十万分之二到四之间,远远低于我国十万分之二十三的自杀率,也低于同龄人的十万分之十五的自杀率。从绝对人数和自杀率来看,这两年大学生自杀增多的幅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大,我们有将大学生自杀数量异常放大的错觉,这是由于媒体(包括网络)的报道增多,社会对自杀现象关注的表现。一些专家认为:和社会别的群体比较起来,大学生不是自杀高危人群,但是,大学生是知识阶层,他们更容易受到社会关注,其自杀行为也容易被放大。

二、对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存在片面性

查看全文

劳教人员自杀预防论文

摘要:自杀近年来在社会上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作为受到法律制裁人身受到限制的特殊群体—劳教人员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自杀的现象常有发身,已成为影响劳动教养场所安全与稳定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自杀行为精神分析学说,感情交流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等心理学理论都有不同的解释,在现实生活中劳教人员自杀的原因主要基于文化、家庭、健康、心理四个方面。认为预防劳教人员自杀做好以下工作,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自杀危险性评估,加强管理严格防范,严格控制自杀行为报道,减少社会心理应激及时处理心理危机。并且对有自杀倾向的人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危机干预,有效预防自杀行为。确保场所的安全稳定。

关键词:自杀,预防,危机干预,稳定

自杀是一种非正常的死亡,它不是肉体生命发展的自然结局,而是个体蓄意或自愿结束生命的行为。自杀行为近几年来有上升的趋势,许多国家自杀已成为重要死因之一,作为常见的社会问题,自杀在社会上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如果劳教人员在劳教所内自杀,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后果,也正由于此,防止劳教人员自杀一直是劳教场所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对于有自杀倾向的劳教人员进行预防和必要的危机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一、自杀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有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正常人的这两种力量大致平衡,生存力量占上风,当个体面临重大的打击,生存的力量和支柱瓦解时,死亡的愿望占胜了生存的力量,所以造成自杀。弗洛伊德认为自杀和抑郁症一样是罪恶感和侵略感转向自身的结果,该理论认为自杀有三个基本原因,即谋杀(恨)欲,被杀(内疚欲),宁死(无望无助)欲。

(二)感情交流理论认为,自杀也是人类感情交流和沟通的一种方式,当人们面临某种绝境时,会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表达某种无法向别人发泄的极度愤怒或是惩罚自己可耻的愿望。这一学说把自杀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理智型,自杀者经过周密比较、思考,按理性要求作出自杀选择,它具有感情交流的作用。如为了逃避他人的致死攻击和侮辱时自杀,二是无理智型,由于冲动而自杀,如和同伴吵架而自杀,三是神经过敏型,在感情情绪活动和信息方面过于敏感而自杀,如听说地球要爆炸而先跳楼自杀,感情交流说反映了人的价值观念在自杀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查看全文

大学生自杀分析论文

1大学生自杀问题的归因分析

美国学者柏忠言在其名著《西方社会病》中,把自杀看成一种“社会病”。在他眼里,自杀既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结果,也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典型表现。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父母是子女面对和交流起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社会成员。假若一个人连对父母的爱心和责任感都没有,很难想象对其他人、对社会的关爱和责任感。当代大学生关爱和责任感的淡化与缺失,其归因分析呈现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但从总体上说,主要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综合影响的结果。

(一)个人原因

2001年12月31日,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二年级学生贺某坠楼自杀,据其同学反映,可能是因为成绩原因心理压力过大以致走上不归路;2003年,广东一所高校一名6门功课不及格的学生采取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学业的失败和就业的困难让部分大学生失落、沮丧、沉沦以至轻生,在感叹他们愚昧、幼稚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但最根本的却是责任感的失落。

爱情的挫折和失败也是引起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对于女性大学生来说,当她们发现爱情不如己意,没有童话中描绘的那么美好与浪漫时,很多人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挫败感以及对他人和社会的不信任感。为情所困是许多女大学生选择自杀的重要原因,这也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处理异性关系不当,人际沟通差等问题。

(二)家庭原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