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0 19:27: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紫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紫砂艺术构思

紫砂壶的造型艺术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基本定型为几何形的圆、方器.自然形的花器以及囊纹形的筋纹器三大类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紫砂壶的发展逐渐受到了一些现代设计思想的影响和融合.拓展了紫砂壶艺的创新领域,发展并形成了现代陶艺这一形式,展现了一种新的境界和意识由法国著名陶艺家多明尼哥设计的紫砂“三角壶”(见图1),经传统紫砂手工技法制作,成为一件较为典型的具有东、西方文化相容风貌的现代陶艺作品。图1三角壶

1现代陶艺对传统紫砂艺术设计的影响

纵观宜兴紫砂的发展轨迹,自明代至今.其造型艺术基本上适应国内各个阶层饮茶品茗所需.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征.至今仍然成为紫砂造型艺术的主流。紫砂绝大多数作品皆是秉承了这些法则和规律.或是在此种度量形式上加以扩展。从上世纪8O年代中期开始,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对外文化交流、紫砂参与国内外赛事活动日益活跃的大背景下,国外一些现代陶艺设计理念不可避免地影响紫砂传统设计法则.体现了当代紫砂设计法则的包容性及紫砂人的开拓创新精神。现代生活造就现代陶艺。随着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一些艺术家、美院师生的直接参与。以及国外陶艺家来宜兴讲学交流、设计造型,为现代紫砂陶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可能。早在1996年,“西方陶艺家宜兴研习营”一批欧洲陶艺家来宜兴后.曾与宜兴紫砂界作广泛交流探讨。他们以独特的视角.结合宜兴紫砂材质特点.设计了不同的紫砂造型,其中“三角壶”就是法国陶艺设计家多明尼哥的一件典型作品。当然,学习西方陶艺和设计理念。并非否定紫砂传统中的核心价值,而是在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互补与交融中.创造出一种新的紫砂审美标准。

2紫砂“三角壶”的艺术构思

传统的紫砂陶是将设计作为第一性.作者首先要考虑功能效用.其次要合乎工艺操作规范。现代陶艺是以主观为第一性.注重自我感觉。它的制作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形,也可是一个抽象之形,或是一个器皿之形。即便是一个器皿之形也并不一定首先考虑它的使用功能.而是通过这个实体来抒发表述作者的感觉、认知.将它的审美标准用作品表达出来。在紫砂“三角壶”的艺术构思上.突出壶体、壶盖、壶把三者间以三角形组成整体,虚实对比强烈,线面结合收放有度,角的组合比例协调.富有几何学的原理及三角学的构想。具体而言.主体壶身的设计定型关系到作品的视觉形象和壶名的贴切.这是重要的前提。它不同于传统造型上的圆器与方器,必须在“角”的比例、连接上综合考虑。因此,俯视壶身呈狭长的等腰三角形,由后向前略前倾。盖面为三角形平嵌盖,按比例缩小切出镂空三角形。便于冲泡茶时盖面捏拿开合;壶嘴隐于前部锐角中,无盖的;壶底三角比上部平面三角略短,使前后垂直线内敛而呈斜面.宛若舰艇的前舱,沉稳中不失灵动;壶把的设计为两组上下重叠的等腰三角.与壶身相接的为四方形边框夹角向后辐射.留出三角空间。上部重叠式三组镂空等腰三角形。因此。壶把的造型为三角双把。与实体壶身形成三角相连。虚实对比呼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三角壶”在艺术构思上重在研究空间和图形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中点、线、面的分割比例尤为重要。这件作品除壶身左右两侧为相同的不规则四边形、连接壶把垂直面为长方形之外。其它的设计都为三角。因而,泥料选择优质细润底槽青的原矿泥,达到了线面挺括、棱角分明这样一种艺术境界。

3结论

查看全文

紫砂泥绘装饰艺术魅力分析

【摘要】紫砂泥绘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表现形式的装饰,泥绘顾名思义就是用紫砂泥来装饰紫砂泥料制作出来的坏体。用紫砂坏体本色或彩色的泥浆在坯体上堆绘,画面有一定的厚度和立体感,在紫砂作品中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法。追溯到泥绘装饰的起源就要从旧时的漆器堆雕工艺技法说起,都是在一定湿度的坯体上用泥浆进行堆画,将局部和细节部分用专业的工具精雕细琢,让画面更有质感,深浅浮雕的效果,高温烧制之后经过茶水的泡养会更加清新自然,立体感十足。

【关键词】紫砂泥绘;装饰艺术;艺术魅力

紫砂艺术从北宋发展至今已经有着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了,经历了几次变革与发展,经过一代又一代紫砂艺人的传承与创新,才有了现在造型艺术与装饰艺术极为丰富的紫砂艺术。对于紫砂艺术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其中包含的内容非常繁多,让紫砂艺术成为一种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其中泥绘装饰也是其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紫砂泥绘技艺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就逐渐流行开来,一直到乾隆年间发展得最为鼎盛,但是人们对其装饰效果褒贬不一,后来到了清末民国初期逐渐衰败,这一门技艺也渐渐失传,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紫砂文化和紫砂艺术的发展,紫砂泥绘这一古老技艺在近代紫砂艺人们的不懈努力下,不仅得到了继承,而且还得到了创新和发展,伴随着紫砂工艺作品大放异彩,达到了巅峰,成为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紫砂泥绘可以利用不同的颜色和形态来表现出平面和立体的画面空间,所以比一般的装饰要更具有空间表现力,再加入一定的人文性就能让作品更具艺术魅力。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奇人异事的发生,紫砂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改变,让中华文化也变得更加辉煌璀璨,让紫砂艺术也成为独具语言艺术和艺术价值的文化艺术瑰宝。在装饰艺术的发展和演绎过程中,紫砂艺人们不仅拥有着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更是有着充满创造力的双手,而且还极其注重文化内涵,让紫砂艺术和装饰艺术都要集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于一体,让作品处处都散发出人文风格,结合娴熟的手工艺让一件件紫砂作品都能够展现到极致。在众多装饰艺术中泥绘工艺也是紫砂陶独特的装饰技艺之一,以泥来装饰泥的装饰手法被称之为“泥绘”,用紫砂坯体本色或彩色的泥浆在坯体上堆绘,而且堆绘出来的画面有着一定的厚度,有着丰富的质感。紫砂泥绘根据坯体干湿程度不一样,其附着力也有所不同,泥绘在坯体的图案也就容易脱落,所以难度非常大,也非常考验紫砂艺人的泥绘技艺,能够流传下来的传世之作相对也就少了很多。

传统泥绘装饰一般都是以山水、花鸟和诗文为主,构图严谨,古朴雅致,意味深长。紫砂泥绘的刻画与纸面上的绘画书写技巧有着非常大的差异,首先在材料上就有着一定的限定,在烧制之后也会有所变化,所以对于原料的变化要非常熟悉地掌握其性质和特点,了解它的变化,来进行构图与创作,才能够非常准确地预判烧制以后的效果,在绘制时才能得心应手地将技艺施展出来,同时也要考虑到泥绘画面与紫砂作品造型之间的关系,在有限的空间里将泥绘画面发挥到极致,让整件作品产生绝美的视觉效果。紫砂泥绘有着独特的肌理和色彩,能够将画面的重点由此展现出来,刻画的泥绘画面不仅需要有泥浆薄厚和浓淡的变化,更是要将其丰富的层次感刻画出来,运用丰富的肌理和色彩的变化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带动起来,给人一种艺术的想象,所以泥绘堆绘是一种不断叠加、增加其层次感,更具立体感的一种创作方式,所以在不断叠加的过程中也是会给紫砂艺人的创作过程带来一定的趣味性,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让作品的肌理和色彩充满艺术感。

当泥绘采用紫砂作品本色泥浆来进行堆绘时,主要就是增强作品的整体感,不仅可以感受到其中泥质的颗粒感和质感,而且可以增加视觉的丰富感,将颗粒感的粗糙与画面刻画的细腻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自然肌理之美。紫砂泥绘装饰不仅增加了紫砂作品的效果,同时也体现出其丰富的艺术价值与欣赏价值,其创作主题也非常广泛,是对社会政治和经济文化的直接反映,其装饰风格也让紫砂工艺品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韵味,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让紫砂艺术极具生命力,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符合着当代审美,对于紫砂艺术和紫砂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就是要与时俱进,传承与创新两不误,才能让紫砂艺术源远流长地发展下去。

查看全文

紫砂艺术语言探究

【摘要】紫砂壶的艺术语言有内外两种,外就是指的外在的形体美,内则是指文化的美,正是因为内外两种美交相辉映,使得紫砂形成一种物质与精神上的平衡,才迸发出了非常强烈的艺术吸引力。

【关键词】紫砂;造型;文化;艺术语言

“美人肩”是紫砂传统壶形中的名品,壶如其名,这把壶具有灵动飘逸的气质,在柔美中彰显着骨感,体韵相生中散发出独特的呢喃。想要做好“美人肩”不仅仅要手上的技艺到家,还需要一点点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这不仅仅是在做一把壶,更是在形容一位绝世的美人。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诗词歌赋无不以称赞美人为荣,流传下来的千古名篇名句可谓数不胜数,之所以历史留名,在于古今时代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是始终不变的,当一件事物能够戴上“美”的桂冠,那就足以使人称颂,紫砂“美人肩”壶所继承的就是这种传统文化意识,追求美,塑造美,称颂美。

人们在欣赏艺术品的时候,总是对某一方面的极致叹为观止,然而有些艺术品,却是在朴实和平凡中散发魅力,因为早已经跟生活相融,所以乍看起来并无特别,但偶尔想来却意蕴悠长。紫砂就带有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艺术语言,在创作中我们总是希望将靓丽的外形做到极致,同时内在的风华又蕴到沁人,但实际上这两者是很难同时做到的,紫砂艺术是一种平衡的艺术,整体的和谐之美才能够润物无声地滋润人的心灵,外在与内在,物质与精神,不过分片面化,让人在品味与享受中融会贯通,所以制作紫砂壶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技艺,对技法和心灵的追求让这门艺术具备了独特的魅力。想要做好“美人肩”,首先要理解“美人香肩如玉”的灵动气质,是既柔和又骨感的立体美,二弯壶流分上下两段,将曲线塑出折线的意味,柔韧且有力的线条突出一个“挺”字,壶把作叉腰状,上下的衔接则突出一个“粘”字,镶接部位的处理跟壶体本身做出分别,如同人体的两条手臂,正做出不同的动作,一手向前抬起,另一手叉腰,这种拟人化的塑造对于“美人肩”这一造型至关重要,因为肩部在人体中处于一个上下左右都居中的位置,上有首,下有身,左右有双臂,想要突出“肩”的味道,就要从“肩”的上下左右上下功夫,所以“美人肩”壶流和壶把的塑造决定了这把壶除此之外,拟人化的塑造还有另外一重好处,那就是可以将传统文化中那些形容“美人”的经典元素结合起来,自古美人如玉,如花似玉都是用来形容美貌的,而恰巧在紫砂壶当中,紫砂本身就有“紫玉金砂”的美名,且对于花卉题材的创作,紫砂筋纹造型更是其中翘楚,筋纹囊瓣这一形体本身就非常契合花瓣的造型,而在眼前这把壶上除了采用筋纹结构之外,还在壶口上下了一番功夫,将本来平直的壶口向上继续延伸,并最终如花朵一般向外张开,壶盖则整体嵌入到壶口之中,壶盖中心的壶流则塑造成蕾包形态,既像是一枚含苞待放的花蕾,又似是一朵早已盛开的花芯,这种双重的隐喻加重了形体上“花”的味道,进而结合壶流和壶把的造型,联想到如花似玉的美人。气质塑造的上限,大方自然,如同一个叉腰的美人,正是这把壶的精髓所在。

总结:构建一件紫砂壶本身的艺术语言其实并不需要多么复杂,以为紫砂本质的美就是简洁的、古朴的、雅致的,继承那些经典的壶式造型简单,继承这些思想融汇贯通到自己的创作中却难,往往在经历了很久才会发现,紫砂从简单到复杂,又会由复杂回归到简单,这其中最关键的便是永远用心去做,用独立的思考,严谨的态度去呈现带有自身风格特色的紫砂艺术语言。除了造型之外,泥料的选择也是这把壶制作成功的关键,紫玉金砂配合朱紫的色彩搭配花朵一般美丽的外形,自然而然地就会由内而外地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一件好的紫砂作品,尤其是传统造型的紫砂作品,在造型变化上的潜力并没有被挖掘殆尽,当创作的思想获得解放,意蕴延伸所带来的创造力将会影响到形体本身的变化,“美人肩”仍然是那个经典的“美人肩”但却和过去的造型相比,塑造出完全不同的味道,这就是属于生活的紫砂艺术所具有的独特艺术语言,它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种内外的渲染,接着创作者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从而非常流畅自然地接受这种变化,美人肩依旧是美人肩,但其中的美却是独一无二的。

整体而言,很多经典的传统壶式几乎已经做到了尽善尽美,但相对的,也有很多流传下来的壶形有着无穷的潜力,当代紫砂壶艺的创作除了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外,努力挖掘传统壶式中其他的艺术语言也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样的创作简单而不失古韵,用流畅的艺术语言来讲述一个个经典的故事,既传承了经典,又能够展现个人的创作风格。

查看全文

紫砂的装饰艺术探析

紫砂的线条装饰

紫砂线条装饰线条变化丰富,以线条的规律和特点来表现其装饰特点。运用线条的走势变化、长短错落有致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紫砂装饰立体线条有灯草线、子母线、云肩线、凹凸线以及云水纹、花瓣纹和菱纹等二十余种,恰当运用各种线条,使得各部位之间的表现达到协调合理,来突出形体的表现力。这些线纹的运用,既是一种装饰的艺术手段,也能够使得壶体水平平稳,这种结构线对造型结构起到加固稳定作用,增加各部位之间的联系。只有在装饰线条的变化中才能创造出不同的形体。

紫砂的装饰手法

紫砂的装饰手法多种多样,除了造型装饰,还有陶刻、描金、泥绘、篆刻、绞泥、印花装饰等等,其中主要运用到的装饰手法为陶刻。陶刻是指带有浮雕性质的装饰艺术,与雕塑同出一辙。以自然之景、物,赋予壶上,这种装饰手法在紫砂花货上运用比较多,它是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是紫砂装饰的主要手段之一。泥绘装饰是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用其他颜色的带有一定湿度的泥在壶胚上绘画,描绘出山水、花鸟、鱼虫等等,使得画面与壶身意境融合,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艺术的创作宜简不宜繁,宜藏不宜露。所以说紫砂的装饰并不是在紫砂留白的地方作满装饰,而是在紫砂的一定的基础上,以作者的思想为基础点,以紫砂的意境为主,实现造型与装饰、壶意为一体,追求和谐统一的意境,实现美的“物化”。

宜兴紫砂装饰艺术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越来越多、越来越符合紫砂艺术的表现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紫砂及其装饰艺术空前繁荣,紫砂的艺术价值也逐步提高。不管是何种装饰,都要求装饰艺人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较深的美术功底。使得壶艺蕴含深刻哲理和人文思想有着丰富的品位,达到创意、造型和艺术表现相融合。

本文作者:周新元

查看全文

紫砂世博热综述

宜兴紫砂陶以其独特的艺术色彩闻名海内外.早在上世纪初便已经登上世界艺术的大舞台。据考证,在1915年当时由民国制壶大家程寿珍所作的“掇球壶”在巴拿马博览会获奖.这可以说宜兴紫砂在其艺术史上首次在世博会获得荣誉,拉开了宜兴紫砂艺术与世界博览会渊源的序幕。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中国本土举办。这既是全世界艺术文化的盛会.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向世界展示其魅力的舞台.而作为宜兴民间艺术文化奇葩的紫砂陶.同样在世博热潮中掀起了一股世博题材紫砂艺术品创作的热潮。结合众多关于上海世博元素创作作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把这些世博题材的作品简单归纳分为几种创作运用形式。

1世博图案在传统紫砂造型上的装饰创新

紫砂艺术传承数百年,在这漫长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经留下了不少经典传统造型。对于这些传统紫砂造型的创作,一般遵循着基于传统造型模式上的推新立意。它的根本是不破坏原有经典造型的意识形态.对于局部造型线条构建进行改良创新.使其创作作品更加符合时代审美情趣。上海世博作为一段时间、社会、文化的主题,关于世博文化元素在紫砂艺术中的运用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从而对于一些紫砂经典传统造型融合时代文化的创新创作自然也是必然的由于这些传统经典造型在造型艺术上已经趋于完美成熟.因此打破造型式的融合再设计塑造显然不适合这类世博壶的创作.所以一般世博文化元素与传统紫砂艺术经典造型的结合更多的是从装饰上进行世博图案的添加创新创作许多能够代表上海世博会文化精髓的图案。都被运用到这些传统紫砂造型的装饰创新创作中。世博会徽、海宝图案等等。以传统紫砂造型创新作品“世博汉扁壶”为例(见图1),在造型上作品仿制清代壶艺大师邵大亨“汉扁壶”经典造型.“汉扁壶”在传统造型中器型典雅,富有沉稳大气的艺术特色。这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相一致.而在壶盖的子上增添了富有世博文化元素的“海宝”图案装饰.烫金的世博图案尊贵典雅.起到了高屋建瓴般的点睛作用,简单的图案装饰却把传统造型“汉扁”与世博文化紧密结合.这当然也与其造型风格符合中华民族文化特质分不开。

2世博图形在紫砂艺术造型上的创新设计

世博文化元素与紫砂艺术的结合.有着像“世博汉扁壶”那样点睛般的装饰运用。但论及艺术价值,世博文化元素在造型设计上的融合创新则是更进一步.许多代表着上海世博文化的图形元素.被直接融合运用于紫砂艺术世博造型的创新设计之中。以“世”紫砂壶为例(见图2),它的造型设计是紫砂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创新设计。它以上海世博会徽图形为其造型创意思想.融代表着上海世博文化特色的“世”字艺术徽章于整体紫砂造型创新设计之中。上海世博会标志“世”字与紫砂壶完美融合.整体造型与壶体装饰结合表现了“世”字艺术内涵。壶盖鲜明形象地塑造了手拉手的三口之家,寓意“你、我、他”自然和谐的世博精神.实现了世博文化与紫砂艺术的完美统一。

3世博标志性建筑在紫砂艺术造型上的运用

查看全文

紫砂造型艺术构思思索

宜兴紫砂壶素有“泥好、功好、型好”之说,紫砂壶之美不仅源于它丰富多彩的泥色和最为宜茶的材质.更是源于它那独特的造型设计。一般来说。紫砂壶的艺术造型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几何形体造型、仿自然形体造型、筋纹形体造型。几何形体造型.在紫砂造型中俗称“光货”.它的造型形体有素面裸坯之说.简单来说就是壶体表面不加任何装饰或仅用一些简洁的线条装饰紫砂几何形体造型提倡素雅大气之美.以形体线条与造型意境的融会为其艺术美学表达.其优秀作品造型颇有几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紫砂几何形体造型。又可大体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类,但俗语说“方匪一式,圆不一样”.

在紫砂几何形体造型中常常见到方圆结合相融的造型作品。仿自然形体造型,在紫砂造型中俗称“花货”。它的造型形体常常以繁华艳丽为特色,多取材于动物、植物的自然形态.以丰富的装饰技法模拟自然形态.将自然形态变化为造型的部件.一件精致的紫砂花货往往需要抓住实物的内涵而作.而不是完全按照自然形态照搬照抄.做工精巧的自然形态造型相对实物形态来说往往也别有一番艺术情趣筋纹形体造型。在紫砂造型中俗称“筋囊货”.它的造型形体是将花木纹理规则化,将形体分作若干等分.从而表现出生动流畅的筋纹,紫砂筋囊货的优秀作品一般要求造型匀称协调、对称合一、凹凸有致,具有一种秩序美。在传统紫砂造型艺术中.最为主流的造型分类便是上述的分类模式。

无论是几何形体造型、仿自然形体造型还是筋纹形体造型.在数十代紫砂艺人的共同努力下.到如今每一种造型方式都日趋成熟,造型形式也博大精深。我们对比传统紫砂造型艺术中的几何形体造型和筋纹形体造型.通过一些传统经典造型可以发现一件几何形体造型的作品添加一些花木纹理的线条规则变化.作品就从几何形体造型变成了筋纹形体造型。紫砂几何形体造型。在许多紫砂老辈艺人的口中被公认为紫砂造型艺术的大道正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最初的紫砂造型艺术中筋纹形体造型是从几何形体造型逐步变化而来的我们再看紫砂几何形体造型中圆器与方器造型的区别和联系,我们可以发现方圆融合于一件造型作品的许多实例。因此.紫砂造型艺术的发展在于打破一些固有造型类别间看上去泾渭分明的桎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需要创造出能够等同于紫砂三大造型艺术相同地位的新型造型模式.三大造型是经过数百年艺术文化的积累所得.我们只需要对于紫砂造型艺术多一些创新模式的思考.不一样的造型思维方式就是对现代紫砂造型艺术的发展有作用的紫砂几何形体造型以素雅大气著称.仿自然形体造型不失其繁华富贵之气.两种造型方式的风格类型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我们多一些不同角度的造型思考.

我们不是想要创造等同于两者的新造型.而只是一些对于造型艺术发展所需的不一样的新型思维。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以几何形体造型为基础,融合一部分仿自然形体造型的元素呢?答案是肯定的.在不打破几何形体造型主体风格的基础上.添加一些仿自然形体造型中比较素雅的实物形态装饰.占用很小的壶体篇幅,不过分华丽的点缀装饰.往往作品既有几何形体造型的素雅大气,又平添了一些仿自然形体的艺术元素.从而增加了整体作品的艺术内容和内涵作品“常青壶”(见图1)就是基于这样的一些造型思考所创作的创新造型.作品本是一件全整的紫砂光货造型.现在用局部的花货装饰使其从光货演变成“淡妆”的光图1常青壶货.

最终我是把其归为光货造型范畴.因为它的造型主体风格还是以紫砂光货的素雅大气为主。对于“常青壶”的具体造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类作品造型的思考模式.“常青壶”在壶把、壶嘴、壶盖的子等局部造型上添加了仿自然形体造型装饰元素,可以说这些装饰元素在整体艺术画面中只占了很小的篇幅,因此它才能不失紫砂光货的素雅大气.而不是彻底变成紫砂花货.这可以说是对于现代紫砂造型艺术发展的一些新型思考我们再来看另一件作品“金瓜壶”(见图2).它本是传统筋纹形体造型中的“南瓜壶”(见图3),现在我们在“南瓜壶”原本规律的筋纹造型上也添加了一些仿自然形体的造型元素.虽然筋纹规律变化的艺术画面有所改变.但同样的局部小篇幅的装饰没有打破作为筋纹图3南瓜壶形体造型这一主体风格.那简约的瓜果藤蔓装饰使得整体作品的艺术画面更为饱满.金秋十月、瓜果满园的艺术场景由来而生.于是传统的“南瓜壶”也变身成了更具有艺术内涵的“金瓜壶”.

这可以说是紫砂筋纹形体造型结合仿自然形体造型元素的创新思考现代紫砂造型艺术的发展并不是别具一格的新型造型类别.每一种紫砂艺术的造型形式都是经过无数紫砂艺人共同努力累积所得.我们可以期待今天对于紫砂造型艺术多一些不同思维的造型思考.经过很多人共同努力后一定能够更加丰富现代紫砂造型的艺术内容。

查看全文

紫砂相依壶艺术特征思考

宜兴紫砂壶千奇百妍,是历代艺人以巧夺天工之技.将这种普通的实用茶器演绎得出神人化.变幻得万般姿色和无限风情。紫砂壶是中国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蕴含了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在现今的紫砂壶创新设计中.必须牢牢地把握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以此为基点融入现代审美情趣。体现作品的优雅特性和时代气息。在数百年的发展中.由于制壶人的聪明智慧和文人雅士的参与.它的造型艺术深受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影响.赏用兼优中炫示出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传统意义上紫砂壶一般用光货(圆器、方器)、花货和筋囊货来称呼。紫砂壶新作“相依壶”(见图1)在形体的变化中运用紫砂土最根本、最纯化的语言,诉说作图1相依壶品需要表达的创作理念和文化内涵。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特点体现在造型语言的简约、艺术创意的新颖、构思设计的奇妙等方面。突破了传统壶的造型法则,在虚与实、形与意的结合中.着重写意而不舍弃形制.突出理性思维与直观感觉的和谐.使作品在变化中得以整齐,对立中求得完美,产生出一种富有变化的、不规则的动态美和形式美。

1紫砂“相依壶”的简约造型

采用段泥词砂全手工制作的“相依壶”,是一件脱胎于圆器紫砂壶的全新造型.圆润饱满的壶身上突出了口盖部分的变化.摒弃了一切装饰手段和细部附加,使形体演化成静与动相济的旋律.在非对称的平衡中给人以视觉的美感。泥料的质地美非常醒目.砂粒隐现,似金如玉,完全依靠弧面线条的舒展和流畅.营造壶体简约的特性在紫砂壶的艺术造型里,简约不是简单,也不是简陋。而是简洁洗炼、单纯明快中体现艺术的境界和高度。紫砂壶“相依壶”的简约造型是经过提炼形成的精约简省.有着壶外余音的解读。这种简约而包容的壶艺特征为创作提供了寄托和浓缩情感意绪的空间.同时也为壶友们提供自由思考和遐想的余地。特别是柔美的曲线不仅使作品有了抽象性的概括。而且产生舒畅、轻快、柔和的艺术效果。“简约”是紫砂“相依壶”的一个亮点,既考虑到它的实用功能,又研究它的审美趣味。只有壶的表现形式适应了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并引起共鸣.才能显示出它的无穷魅力。

2紫砂“相依壶”的新颖创意

设计这把壶以“相依”作为命题.创意也由此而展开。一把好的紫砂壶首先要有好的创意,因为这决定了壶的外观形象、内在气质和神态情趣,同时也考量着作者的文化修养、技艺功底和智慧学识。“相依壶”以素面素心示人。又以深刻内蕴感人.它的创意归纳为“相依”二字上。紫砂壶的创意是一种智能的拓展、一种文化的底蕴,赋予作品内涵之后,使之成为新颖性、创造性的具体体现。“相依”可以是家庭.也可以是社会的一个情感想象.关系密切、相互依靠。《三国志•魏书》上说:“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阴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而紫砂“相依”的创意则定格在相互牵挂的两人世界。相依相伴是一个古老的话题.通过紫砂壶来承载这个深情而又温暖的话语。大干世界,只有相爱、相知、相依、相偎的夫妻、情侣,或者父子、母女才能走过风雨、历经磨难、看淡红尘、牵手相扶。“相依壶”的创意就是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在设定的创作题材里融进精神的追求和内心的倾诉,同时又洋溢着美好的想象和艺术的天赋。

3紫砂“相依壶”的奇妙构思

查看全文

紫砂艺术书画诗情综述

“书画诗词”在紫砂艺术中屡见不鲜.无论是光器还是花货。很大一部分都运用“书画诗词”的内容形式进行壶体装饰。以“书画诗词”来进行紫砂艺术装饰.不但增添了紫砂陶艺本身的文化气息.更是把“书画诗词”的艺术魅力引入紫砂艺术并吸收发扬.逐步孕育出具有紫砂器皿上独特风貌的“书画诗词”形式

1书法、汉字在紫砂装饰艺术中的使用

中华民族的汉字历史非常久远.相传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距今约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从历史角度来看。汉字在世界语言文字艺术中独树一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汉字经过图形文字、甲骨文字一直到今天,也就成了迄今为止唯一仍在使用的、具有象形寓意的文字。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独特的艺术魅力又通过纂刻艺术跳出了纸笔的束缚。被运用到陶器、瓷器等工艺的装饰艺术中。紫砂艺术脱胎于陶瓷艺术.汉字在陶瓷装饰艺术上的成就也被带人了紫砂装饰艺术中来。紫砂艺术中的书法、纂刻艺术既是形式艺术.又是装饰艺术.在紫砂壶体上进行书法纂刻讲究运笔走锋、运刀凿线,实质是在讲究汉字线的排列组合中形成硬与软、粗与细、长与短的对比;在汉字的外形上形成大与小、方与圆的对比;在整体关系上形成聚与散、疏与密的节奏韵律的对比。因此,紫砂艺术中的书法、纂刻装饰艺术既是作为文字加以认识释放其内涵意义.又是作为装饰艺术拓展其外延意义的具体表现.使用书法纂刻汉字的紫砂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象征意义.表达出更为准确的文化内涵。从作品“书道”(见图1)中可以发现:此壶壶体上的纂刻文图1书道字艺术充分体现了汉字装饰艺术是形式艺术与装饰艺术结合的特征.类似图形文字的金文纂刻极大地丰富了紫砂艺术的历史文化内涵,映射了汉字艺术古老的艺术魅力,与壶盖上醒目的毛笔造型呼应,寓意了“书道”之道在于积累传扬。

2中国国画在紫砂装饰艺术中的使用

在紫砂装饰艺术中.除了汉字的书法纂刻艺术被广为运用之外.使用中国国画来进行紫砂艺术装饰也是极为普遍的。在紫砂装饰艺术中.被使用的中国国画内容形式一般有历史人物画、江山山水画以及花鸟草木画等.而使用的艺术装饰手法一般有雕刻、泥绘等。紫砂装饰艺术中的中国国画形式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它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又有着“恶以诫世,善以示后”之类的教育作用。即使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国画在紫砂装饰艺术的创作上重视构思.追求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究“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作品“飞龙在天”(见图2)以中国传统文化形象中的图腾——“龙”人题.采用浮雕的图2飞龙在天装饰艺术手法.具体造型上不拘泥于形式,追求龙的神韵,在风云变化之间勾勒了一幅东方神龙施云布雨的画面形象.充分地表达了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庇佑神州的意想“龙”的形象只是存在于中国古代神话中.因此“龙”这一主题事物具体形象的塑造没有固定的参照。只是依据文献描述.在“似与不似之间”刻画它的真谛。

3中国古代诗词在紫砂装饰艺术中的使用

查看全文

紫砂艺术发展思索

紫砂艺术,历经千余年的发展与传承,在艺人们的辛勤耕耘与不断创新下,形成了品种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与千奇万状的特点。在繁荣的现今,品种更是层出不穷,有方非一式、圆非一相的几何形,有有棱有角呈花卉图案的筋纹形,有将松、竹、梅、柏、桃、树、桩及动植物变形夸张的自然形,有瓜、果、鱼、虫类的象真形,还有沿袭古代青铜、玉器的仿制器形,这种具有个性化的现代陶艺,可谓各具特色,竞相争艳。

紫砂发展至如今,成了现代陶艺。现代陶艺的特点是有众多的艺术家和文人直接投身其创作及理论的研究,因此探索的范围广阔,涉及的内容广泛,而共同的理念则是强调作品的原创性,十分强烈地突出了陶艺家的主体意识,并对人文精神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现代紫砂壶有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一种为壶型紫砂陶艺(见图1),另一种为非壶型紫砂陶艺。壶形紫砂陶艺中的壶形保留了壶身、壶嘴、壶把、壶盖、壶纽和壶足等基本部件,但器形做了很大的变形,具有新颖性,依然保留了使用的功能。非壶形紫砂陶艺在表现形式上更加多样化(见图2),除雕塑类和壶形类之外,凡能占有空间,用形体语言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形体,都可归入此类。也就是说,器形可以是瓶、罐、盘、碗,也可以是几何形体,也可以是抽象形体,却绝不能把一些器形简练的制作,当做内容浅显的作品,相反,它们却蕴藏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表达了陶艺家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感悟。现代紫砂艺术是一种艺术创作,强调了作品自身的原创性,强调了作者自身的个性表达,这两点与传统紫砂截然不同。传统紫砂的最大特点就是仿制严重,常常出现千人一壶的现象,甚至形成了“仿制”的理论——先是形似,然后神似,最后有所突破,形成自己的风格。一个新壶式样的问世,一旦特别,就会有大量的人去仿制。有许多艺人一生都在仿制,即便有所创新,也仅仅是在壶嘴、壶盖及壶把上有所调整、变化。现代紫砂壶艺就较少这种现象。现代紫砂壶艺往往为有感而发,是纯艺术的创作,这是传统紫砂无法比拟的。

现代紫砂艺术在发展的进程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而让人困惑。现代紫砂的部分作品一直秉承着壶与人类生活密切关系的传统,仍保留着壶身、壶嘴、壶把、壶盖、壶钮和壶足等基本构件,但器型却做了很大的变形,既具新颖意识又有实用价值。而更多的紫砂壶完全不再考虑壶体的容积、出水的流畅、壶把的舒适和壶身把玩的愉悦等工艺因素,只是片面地强调器型的思想寓意、作品的外形独特,这便大大削弱了紫砂壶自身的优点,偏离了紫砂壶的本质。一件紫砂壶艺术品,摆设起来,百看不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为世人所认可的上乘之作,十分的不容易,要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珍品更是难上加难。作品综合反映了作者自身的艺术素养、思想境界与技艺水平。紫砂的成型工艺和其他陶瓷成型是不一样的,从设计选料到成形制作的全过程,要由个人独立完成,所以说紫砂作品的好坏,全面体现了作者的综合素质。紫砂从业人员就得认真学习,不断进取,学习新思想、新文化,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东拼西凑、死搬硬套的东西不是艺术,而是非驴非马的东西;不能搞拿来主义,拿来主义和为我所用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它根本不能反映自己的艺术水平。艺术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东西,艺术必须走自己的路。艺德和艺品是相一致的。一件作品,艺术品位越高,越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越能为世人所认可。紫砂艺术要发展,我们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紫砂艺术的创新必须植根于传统

综观宜兴紫砂的发展史,自宋初创,明成熟发展,历经千余年,却经久不衰。宜兴紫砂造型古朴典雅,千姿万态,凝聚着艺人们的智慧与心血,永远是年轻艺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因为每一把名壶展现在我们面前,都有着丰富的可以感知的形象和艺术语言,它入木三分地溶入了创作者的思想,不显山露水地流淌着厚重的感情。我们在创新的实践中,深深地懂得传统是创新之源,只有植根于传统,从传统中吸收其营养,我们的创新才能拥有无限的生命力。只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向传统学习,向经典学习,向名人名作学习,才能从中吸取营养,为我所用,才能不断提高,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何谓创新?著名画家吴冠中说得好,创新“就是要推陈出新,把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这是多么精辟、独到的见解。紫砂艺术要创新,要与时俱进,要有历史感,因此就得强调紫砂特定的观赏与实用结合的功能。创新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前人没有制作过的作品,创观赏者没有见过的作品,一句话,就是要别出心裁,创作特色鲜明的、能流传久远的作品。

二、激情为灵感之根,有激情才能永葆创新精神

查看全文

紫砂艺术造型设计与文化内涵

【摘要】从我们古人普遍使用的烧水器具“石铫”的形态之中获取灵感,然后再用紫砂陶的材质进行演绎,创作设计出诸多的提梁器型,尽管在后来的发展之中,饮茶方式的转变使得端把越来越多的代替了提梁,但是作为一种历史、一种经典和一种传承,紫砂提梁壶还是受到了壶友的青睐和欢迎。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云顶提梁壶》就是在传统器型的基础之上,经过作者的创新,融合了多元的元素,在精湛的紫砂技艺的支撑之下,可以天马行空地进行设计制作,把云朵的设计融入其中,带给我们一种举重若轻的感受,使用这样的一把紫砂壶冲泡茶叶,非常具有文化内涵,凸显出主人的艺术品味,如果把此壶陈列起来,端放在书房或者客厅供朋友们欣赏,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关键词】紫砂壶;云顶提梁;造型设计;文化内涵

江南水乡宜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同时这里文风盛行,重视教育,有着“书画之乡”和“教授之乡”的美誉。在今天的长三角地区,想要寻找这么一块放松休闲的乐土已经并不容易了,“竹的海洋,茶的绿洲,洞的世界,陶的古都”之雅称让许多的游客流连忘返,有的甚至效仿当年的东坡居士,在这里买房定居,安度晚年,享受优美的环境和浓郁的紫砂艺术文化韵味。对于一般的壶友来说,最初的紫砂影响,有许多来自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东坡提梁壶”,尽管从后来的历史考证来看,东坡提梁壶的最终成型或许是后来的紫砂艺人为了纪念东坡先生而设计的款式,并不是他开创的一个器型,但是从坡公的诗歌文字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饮茶的重视和对革新茶具的兴趣。从我们古人普遍使用的烧水器具“石铫”的形态之中获取灵感,然后再用紫砂陶的材质进行演绎,创作设计出诸多的提梁器型,尽管在后来的发展中,饮茶方式的转变使得端把越来越多地代替了提梁,但是作为一种历史、一种经典和一种传承,紫砂提梁壶还是受到了壶友的青睐和欢迎。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云顶提梁壶》是一把传统与现代设计风格相结合的融合之作,其中的造型设计参考了历史上许多的提梁经典之作,在制作的过程之中又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整,经过多次试验之后最终成型。此壶壶身呈现扁圆的形态,中间的线条清晰有力,上下的过渡自然流畅,凸显出作者高超的技艺水准,壶底置三足,端庄稳重,壶嘴弯流,自带弧度,隽永修长,出水爽利,壶口位置和壶肩的过渡充满了挺括的张力,把坚如磐石的壶身展示得淋漓尽致。壶盖压合壶口,层次感十足,在壶盖的中央位置还有一圈凸起,上面点缀的壶钮设计为云朵的形态,宛如如意一般。提梁的形态呈现圆形的设计,在简约之中又把紫砂最为精妙的部分呈现出来,那就是空间的营造和运用简练的手法凸显出古朴的高级感。提梁壶作为最为古老的紫砂器型,在历史上曾经占据着主要的位置,特别是在饮茶方式还未有大的转变的时候,再后来提梁逐渐转变为端把,但是还有许多的紫砂匠人把紫砂的提梁之道很好地传承下来,使得紫砂的虚实空间在随意的流转和切换,让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之中,可以感受到提梁壶的精妙之处和优雅的气质。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云顶提梁壶》就是在传统器型的基础之上,经过作者的创新,融合了多元的元素,在精湛的紫砂技艺的支撑之下,可以天马行空地进行设计制作,把云朵的设计融入其中,带给我们一种举重若轻的感受,使用这样的一把紫砂壶冲泡茶叶,可以说非常地具有文化内涵,凸显出主人的艺术品味,如果把此壶陈列起来端放在书房或者客厅供朋友们欣赏,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紫砂在长期的泡养过程之中,可以形成迷人的包浆,散发出如同玉石一般的光泽,令人爱不释手,我们在摩挲把玩的过程之中,可以感受到其中蕴藏的包罗万象的文化魅力。

提梁的设计,在紫砂艺术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从最早的《吴经提梁》开始,我们宜兴的紫砂艺人对于提梁壶有着特别的感受。在过去,饮茶的方式采用煮沸的形式,提梁的作用就是挂起来煮茶,非常的实用,我们在许多的画卷或者文字记载之中,都可以看到提梁的存在,但是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之中,饮茶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在一般的情况之下,都是采用了冲泡茶叶的形式进行,于是紫砂壶也逐渐转变成为了端把的造型,提梁作为一种紫砂的经典形式却流传下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提梁可以分为硬式和软式两种,所谓的硬式,就是不能弯折,一般也是采用了紫砂的材质;而软式则是采用了金属钩件、藤条等等,可以弯曲,便于携带。在过去的茶馆和农家去田地干活带的提梁壶,就是采用了软式的提梁,非常的方便实用,也是紫砂文化接地气的一面和我们劳动人民智慧的几种体现。以云朵为题材来源的云纹,是非常典型的古代吉祥图案,象征吉祥、如意、高升,造型优美,变化多样,应用较广。云纹在传统观念中常称为“庆云”或“五色云”、“景云”、“卿云”,古以为祥瑞之气。常和龙纹、蝙蝠纹、八仙、八宝纹组合在一起,被广泛应用在中国古代的建筑、雕刻、服饰、器具及各种工艺品上,云纹形态多样,有十分抽象规则的几何图形,也有生动形象的自然图形。在紫砂艺术之中,云纹的陶刻装饰或者形态的捏塑也比较的常见,带给我们非常多的吉祥寓意和美好祝福。我的这件紫砂艺术作品《云顶提梁》则是在壶钮的设计之中独辟蹊径,匠心独运地把云纹的形态设计制作成为壶钮,使其更加地具有审美的艺术形式和实用的功能,再搭配提梁设计,营造出来的广阔空间结构,如同云朵漂浮在广阔的天空一般,自在悠然,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也希望我们在欣赏紫砂作品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其中内在的历史传承和浓郁的文化内涵。

结语:在今天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之中,我们很难有更多休闲的时间来品味生活的美好,而是只能够在忙里偷闲地放松一下,饮茶就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释放着我们的压力,缓解着我们的情绪。作为世界茶具称为首的紫砂壶,也已经广泛地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成为了我们茶座之上非常重要的雅器,形式多样,色彩丰富、造型各异的紫砂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紫砂产业也在茶文化的促进之下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让我们可以在更多更好的作品之中选择自己最为钟意的一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