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观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0 18:13: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自然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自然观

马克思的自然观与恩格斯的自然观

【正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恩格斯创立的,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并把它仅仅理解为对自然界发展辩证性的一种肯定和描述(注:AntonioGramsci.SelectionsfromthePrisonNotebooksofAntonioGramsci.London:LawrenceandWishartPress.1971.372、445-446;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LouisAlthusser.ReadingCapital.London.1970.)。这种认识不仅否定了马克思个人的理论贡献,而且导致了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自然观丰富内涵的曲解,也妨碍了对恩格斯自然哲学探索中许多问题的科学阐释。

这种偏见的形成,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思想缺乏认识外,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自然观本质性内涵的片面理解,把它局限为自然界客观图景的描绘,忽视了他们站在实践的人的立场上去看待统一的自然界这一时代主题。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创立和发展,首先是研究方法的更新,从而根本改变了人们对自然观的理解,自然不再是与人对立和分离的存在,而是与人一体化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本文无意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作一全面的分析,只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各自研究方式和基本观点的差异作些解释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进行考察的社会背景及理论基础

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使马克思、恩格斯注意到了对自然科学成果的熟悉和利用,但他们关注的重心和角度并不完全相同,马克思更多地强调人类自然科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而恩格斯则致力于阐发与自然科学知识对应的自然界各领域间的普遍联系和有机发展。

查看全文

议机械论自然观反思

一定的自然观念总是反映一定社会或一定时期人们对待自然的认识水平、态度和方式,自然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地位。17世纪初,生态、商业、技术的发展催生出的一种机械论自然观取代了原来的“有机论”自然观。在机械论自然观的指引下,人类认可了对自然及其资源的开发、掠夺和操纵,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危机。女性是当今生态危机的最大受害者;科学和生产力的进步(以生产工具的进步为标志)的确不是与女性的心理、生理和思维习惯相一致;在当今的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方面,社会给女性提供的参与空间非常有限。基于这样的事实,生态女性主义扎根于后现代主义的有机论自然观,从伦理的视角对机械论自然观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一、对机械论自然观迫害女性、丑化女性人格的批判

对自然的控制与对女性的控制密不可分。机械论自然观摧毁了自然作为养育者和母亲的形象,而代之以机器隐喻。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这种隐喻不仅否认了女性和自然的主体地位,还贬低了二者的价值,使女性和自然成为某种比理性低级的、野性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对象。自然作为养育者和母亲之形象的消失和作为机器之形象的确立,为近现代文明丑化女性、掠夺自然提供了伦理辩护。

生态女性主义强调西方文化中在贬低自然和贬低女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政治关系,她们特别研究了具有性别歧视主义的语言和具有自然歧视主义的语言之间的象征联系。例如,有人曾把原子弹的爆炸说成是“失去她的童真”,在英语中,人们常常用表示动物的词语来描述妇女,例如,cow(母牛;肥胖粗笨的女人),bat(蝙蝠;妓女),bitch(母狗;淫妇)。沃伦强调,当人们这样做的时候,妇女就被“自然化”了。同样,自然也是被“女性化”的,当“她”被男性蹂躏、主宰、征服、开垦和采掘时;或者当人们把“她”作为万物最伟大的“母亲”来尊敬和崇拜时,自然也被“女性化”了。

机械论世界观占据统治地位时,女巫审判在欧洲和新英格兰风靡一时。女巫就是缺乏理性的女人的典型,她具有超越科学理性的神秘力量。因而,她象征着边缘的令理性主义者畏惧并试图将之征服的他者世界。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学家麦茜特(Merchant)指出,在理性主义者看来,女巫作为暴狂自然的象征引起暴雨和疾病,破坏庄稼……无法无天的妇女如同混乱的自然一样需要加以控制。控制和保持社会秩序以及妇女在其中的地位,是女巫审判诸多原因中的一个。女巫审判威胁着欧洲各地妇女的生命,因为妇女构成了巫术起诉的绝大部分。1644—1645年,在英格兰几百名妇女被认为有女巫标记而被英国律师马修•霍布金斯(MatthewHopkins)处死,他在扑灭女巫的运动中获得“寻巫将军”的称号。几个欧洲国家的近代联合统计表明,在总审判的大约10万人中,妇女大约占83%,而且这些人主要是社会底层中的人民,虽然巫术被认为是在社会所有阶层流行。

女巫审判同样被运用于自然。培根认为大自然即女人,在科学上他用质问女巫的比喻来解释他从自然中提取“真相”的科学方法。在他看来,“对待自然就要像审讯女巫一样,在实验中用技术发明装置折磨她,严刑拷打她,审讯她,以便发现她的阴谋和秘密,逼她说出真话,为改进人类的生活条件服务”[1]。麦茜特认为审讯女巫是审讯自然的象征,正是在这一时期人们逐渐把女人与需要征服的自然等同起来。妇女因与自然有某种历史的、象征性的联系而受到了丑化和迫害,这对妇女来说是极其不公正的。但麦茜特已经无意于重新确立起自然母亲的形象,让妇女继续接受由历史派定的养育者的角色,而是要考察妇女与自然相关联的价值,考察现代妇女解放运动和生态运动对传统自然观的冲击。

查看全文

自然观及自然诗的意象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自然观自然诗诗歌风格

【论文摘要】弗罗斯特是美国现代诗坛巨星,他摆脱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继承传统诗歌的优秀形式,汲取田园诗歌的独特风格,并加以创新。他推崇“自然与人类相分离”的自然观。他的诗歌词语来自民众,经他加工提炼被赋予新的色彩。他的诗作形式简洁,寓意深长。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Frost,1874一1963)是美国现代诗坛上的巨星,四次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他的诗歌拥有广泛的读者,在中国也享有盛誊,受到中国诗歌读者喜爱。他一生勤于笔耕,诗作颇丰,是“作品及和蔼形象感动了成千上万美国人”的诗坛圣哲L}J享有极高的声誊和社会地位。他被誊为自然诗人,小仅是因为他创作了许多广为流传的自然诗篇,如《雪夜林边驻足》(StoppingbyWoodsonaS二wyEvening)、《白桦树》(Birches),((摘完苹果之后》(AfterApple-picking)等,同时,他的自然诗在其全部诗歌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他摆脱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继承传统诗歌的形式,吸取田园诗的独特风格,l{加以创新。在他创作的大量自然诗中,自然是一种隐喻和象征,用来阐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l{引发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他创作的诗歌既包含生活哲理,又避免玄妙晦涩内容;既尊重传统的诗歌形式,又注入反映时代和乡土特色的内容,达到了臻美的境界。木文试从弗罗斯特的自然观为切入点,探讨弗罗斯特的一些富有内涵的自然诗篇及他对美国诗歌发展的贡献。

一、“自然与人类相分离”的自然观

弗罗斯特自然观的形成源于爱默生、梭罗等19世纪超验主义作家和思想家。超验主义哲学中回归自然的信条是弗罗斯特精神的沃土,对他在诗歌的用词、韵律和思想方而都起到了重要影响。超验主义的领袖爱默生在其后期的文章《论经验》中说“自然小是神圣的”,“他(自然)的到来伴随着吃、喝和罪过”。他主张“人就是一切”,世界为人而存在,强调人的力量、自我的力量。弗罗斯特秉承爱默生后期的思想,更倾向于自然中阴暗的一而,描写自然与人分离的一而L=J。另一位超验主义哲学家梭罗认为,人的崇高理想就是追求绝对自山,而这只有到自然中去寻找。他主张研究自然,与自然交融,使人成为自然的居民或一部分。超验主义哲学的影响是弗罗斯特转向自然的理论根源。弗罗斯特认为自然既是对立物又是一个通向真理的领域,“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生长发育,也像自然中其他事物一样萎缩凋敝,但同时因为人有意识和心智活动而高于自然’,[3」。弗罗斯特强调自然界中“人的成分”,他曾经说过:“因为我诗中的自然背景,有些人n}}我自然诗人,但我小是自然诗人,我诗中总有一些其他的东西。’,[“」这其他东西主要指人的处境、活动和思想感情。他坚持在自然背景上加上人这个前景,把人放在突出的地位,也就是说,人的处境与自然是在相区别的层而上,即自然与人类是相分离的,人与自然无法和谐相处。自然具有毁灭性,}}_冷漠无情。人与自然既和谐又小和谐,和谐小过是一种未实现的愿望,自然界是万能的,在人与自然作斗争时,胜者总是自然界。可见,弗罗斯特的自然观与以往的浪漫派诗人截然小同。浪漫主义赋子自然以人的情感,把人与自然看作和谐的统一。弗罗斯特则小然,他把人的处境与自然视作两个相区别的层而,在人与自然的矛后对立中,人与自然小再是和谐的统一,而自然也小再是现代人精神慰藉的可靠力量L5J在他的自然观中,自然只是反映了宇宙的法则,但l{小是人类心灵的观照。

弗罗斯特自然观的形成还与他童年时代的经历密切相关。他十一岁时丧父,随母亲定居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乡村的这段生活对弗罗斯特的一生和自然观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和启发。在母亲熏陶卜,弗罗斯特成为基督徒。基督教神学认为:自然、人和上帝小为一体,而有鲜明的等级次序。上帝创造了人和自然,所以他超越一切,小再为自然一分子。人也一样,秉承神旨与自然分离,超越l{支配自然,自然仅仅是与人无关的“外在物”}ti}。这种人与自然对立的一元论或木体论神学思想,在人与自然之阳J掘出一道价值鸿沟和异质断层,使弗罗斯特贴近自然的同时又时时感受到自然中小和谐的音符。他希望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这毕竟小是现实,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后事实一也是人与自然之阳J矛后的反映。弗罗斯特在中学时代就萌发了写诗的兴趣和志向,他的旱期诗集《孩子的心愿》中《进入自我》一诗说:“我的心愿之一是那黑沉沉的树林,溜进那苍茫浩瀚。”山此可见,进入神秘自然,与万物融为一体,是他少年时的心愿。

查看全文

小议教育信息的自然观

1人的两重生命

人有两重生命:种生命和类生命。种生命是自然赋予的本能生命;类生命是自我创生的自为生命。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肉体生命与价值生命、本能生命与智慧生命。也正是人类的这两重生命决定了人有两重性即自然本性和实践本性。而实践本性就决定了人的社会本性,因此人类也就有两个属性,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文化属性)。

2人的心理活动

在人的本性中,人的心理活动是把生物学因子同社会学因子相结合起来的“桥梁”之一,也就是人的身体机能与人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结合而产生的活动。心理活动在人的本性中不仅具有一些生物上的因素还具有社会上的因素,它是两者结合起来的。而由心理活动所形成的映象和概念,能够反映外部的自然界、社会以及其他的人。因此,心理活动也是意识和自我意识,是对象化的意识和自我意识。

人的心理对世界的反应,就其反应的现实内容而言有客观性(包括主体性活动所具有的客观性),但就其反应的形式而言则具有明显的主观性。而且随着人对于自然界本质认识的深化,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性方面和主观性方面都在不断地深化。因此,没有心理活动,也就没有人的存在。

人所创造的一切,不仅通过物质躯体的活动,而且通过内在的、主观的心理活动,通过人的情感、愿望、需要、理性和意识而产生出来。因此,社会因素同心理因素的相互联系也就是人的活动中外部因素同内部因素的相互联系。从动机到结果,是由内部的(心理的)东西向外部的(社会的)东西的转化。这正好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作用:首先通过认识过程,客观外在的东西转变为主观心理的东西,然后再通过实践过程,主观心理的东西又转变为客观社会的东西。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合金”中,每一个因素都保持自己的本性和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社会生活如同生理活动一样,也是外在于人的意识的物质性活动,甚至纯粹精神活动的产物如科学、艺术、宗教等,也是客观存在着的社会生活的表现形式和实在的社会现象。

查看全文

自然观转变研究论文

(一)天道自然的彼岸感

凡道家无不谈“自然”。在《老子》中,“自然”一词出现5次,在《庄子》中“自然”一词共出现4次,在王弼《老子注》中,“自然”一词共出现27次,而在郭象《庄子注》中,“自然”无疑是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仅在《庄子·内篇》注中,涉及“自然”一词共有46条,其中《逍遥游》注9条,《齐物论》注12条,《养生主》注1条,《人间世》注4条,《德充符》注8条,《大宗师》注12条。出现频率之高,恐怕没有哪本书可与之相比论文。难怪有人据此称郭象为“彻头彻尾执守道家自然之义”[1]

但老庄所谓“自然”多是指与人、人为相对的“天之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解释说:“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无极之辞也。用智不及无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计无形,有仪不及无仪,故转相法也。道法自然,天故资焉。天法于道,地故则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2]“自然”无论其为“价值原则”还是“终极实在”,显然具有形而上的绝对性和独断性。

庄子则常以“天”言“自然”:“天即自然”[3]。而“天”具有与“人”相对的不可通约性:“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4]“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5]。尽管在老、庄那里,“自然”一词的义涵极其复杂,如果不计细节,可以理解为“天与人的分限”。其“彼岸”性和本体论义涵十分浓厚。更为典型的表述是《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6]这个“一”虽然具有超越时间、超绝“言”“象”的性质,但它的“超形而上的优位”(transmetaphysicalpriority)[7]性质依然存在,尽管它是人的理智无法把握的。实际上,庄子总是努力去把握这个“一”,他的就是“游”,哪怕只能是“游心”,他总是期望着“与造物者游”,“游心于物之初”,去趋近那个神秘的存在。

庄子后学则扩展放大了“人之自然”,即既与庄子“天之自然”相别,又与人的性相对的人的自然属性。如果说庄子的基本倾向是扬“天”(本真的自然生命)抑“人”(人的社会性)的话,庄子后学则是扬“人”(人的自然属性)抑“人”(人的社会属性);如果说庄子用来反抗现实的利器是远高于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本真的生命”的话,庄子后学用来反抗现实的武器就是“个人的身体”。《庄子·马蹄》以马为喻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啮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8]“昔赫胥氏之时,居民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9]

郭象对此也不能认同。

查看全文

透析食品科学中的生态自然观

摘要:自然辩证法的生态自然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同时它也正转向人本哲学的研究,归根到底它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学。食品科学是以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为目的同时兼顾人的心理需求的自然科学,它充分体现了服务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主义精神,所以它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生态发展观。

关键词:食品科学;自然辩证法;人本主义;生态自然观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品,它是人类与环境进行物质联系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食品科学是以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为目的同时兼顾人的心理需求的一门自然科学,它充分体现了服务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主义精神。自然辨证法生态自然观中,坚持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的长远、整体利益,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生态自然观。而食品科学正体现了自然辨证法生态自然观的要求和思想。

1食品生产应遵循生态自然观

在辨证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认为,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是天然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在进行食品生产,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时,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协同进化。农业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可也给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蓄积在蔬菜、粮食中的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以前看来遥不可及的食物农药残留、重金属指数超标等问题,如今已现实地摆在每个人餐桌面前。对于农产品,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源头污染是食品污染的直接原因。在水、土、气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质对农产品构成污染的主要物质归纳起来有四类,分别是: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生物污染和由普通营养引发的污染物。这四类物质都可能通过食物链,在农产品中富集,进而造成食品污染,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在进行食品生产过程中,应遵循生态自然观,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食品中的污染物来自于环境污染,要控制食品中的污染物,必须从治理环境入手。

2食品科学服务于人

查看全文

从老庄到郭象:自然观的转变

[内容提要]老子之“自然”无论其为“价值原则”还是“终极实在”,显然具有形而上的绝对性和独断性;庄子则常以“天”言“自然”,而“天”具有与“人”相对的不可通约性;郭象吸收了道家“自然无为”的基本原则,并把这一原则推到了极致,把一切还原为万事万物自然独化的现象过程,消除了《庄子》中保留的“彼岸”感的痕迹,把人生的超越完全安放在“此岸”。

[关键词]:自然庄子独化此岸彼岸

[作者]程剑平,1963年出生,文艺学硕士。E-mail:jpcheng69@

(一)天道自然的彼岸感

凡道家无不谈“自然”。在《老子》中,“自然”一词出现5次,在《庄子》中“自然”一词共出现4次,在王弼《老子注》中,“自然”一词共出现27次,而在郭象《庄子注》中,“自然”无疑是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仅在《庄子·内篇》注中,涉及“自然”一词共有46条,其中《逍遥游》注9条,《齐物论》注12条,《养生主》注1条,《人间世》注4条,《德充符》注8条,《大宗师》注12条。出现频率之高,恐怕没有哪本书可与之相比。难怪有人据此称郭象为“彻头彻尾执守道家自然之义”[1]

但老庄所谓“自然”多是指与人、人为相对的“天之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解释说:“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无极之辞也。用智不及无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计无形,有仪不及无仪,故转相法也。道法自然,天故资焉。天法于道,地故则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2]“自然”无论其为“价值原则”还是“终极实在”,显然具有形而上的绝对性和独断性。

查看全文

生态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与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人们改造与利用自然界必须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对实现我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设美丽生态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以恩格斯生态自然观为指导,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环保意识;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模式,推动绿色发展。

关键词:恩格斯;生态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

21世纪以来,科技不断进步,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不仅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不断地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引发了环境污染、气候恶劣、生物多样性匮乏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论证了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强调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去分析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维护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使人与自然协调统一发展。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对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为指导,提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议。

一、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

(一)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人从一开始就属于自然界,自始至终都被认为是这个自然界的存在物,人是由自然界演化而来的,没有了自然界就不会有人类的孕育和发展。人类具有自然属性,不仅人的肉体和自然界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人的精神也和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因此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的同时,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与制约。人类在对自然界改造的过程中,从自然界中索取资源,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还必须遵循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不能破坏自然动态平衡。人类从自然界中索取资源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必须要敬畏自然,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发展。人类不仅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动物也进行生产,但是它们的生产对周围自然界的作用在自然界面前只等于零,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了自己的印记”[2]。人类自从自然界演变以来,就是有思维的、有意识的,人类在进行社会劳动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意识的作用,运用智慧来改造自然,以此来满足自身生产与生活需求,因此人类不等同于自然界中其他的存在物。人类为了自身的生产和生活,为了不断营造自身良好的生活环境或工作环境,人与人之间必定会进行分工与协作,人类在进行社会劳动时会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具有社会的属性。

查看全文

透析科学研究规则对自然观的依赖性

关键词:费耶阿本德科学规则自然观后现代科学解释学循环

摘要:本文发挥了费耶阿本德关于科学研究标准和规则对世界结构的依赖性的观点,提出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存在着解释学循环。在对科学研究的基本标准和规则——客观性原则、实验原则、可重复性原则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之后,本文指出这些貌似不证自明的原则的有效性依赖于其背后的自然观假定,揭示了这些原则和假定的相对性和局限性,并指出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下它们会完全失效。最后文章展望了科学研究标准改变的可能性。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科学研究规则对自然观假定的依赖性

在费耶阿本德对多元主义方法论的辩护中,有一个基本的论证,即强调不应该先验地规定科学研究规则。“只有在一个具有某种结构的世界中,我们所使用的标准和我们所推荐的规则才有意义。在一个不呈现该结构的领域中,它们便成为无用的,或开始成为无效的。”[1]也就是说,科学标准和科学规则的有效性是由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状况所决定的。费耶阿本德在这里叙述了一个相当平庸(甚至有点琐屑)的真理,即科学方法论原则依赖于自然观假定,但是这平庸的真理,加上一些大家可能会很容易接受的辅助假说,却蕴涵了非常有趣的逻辑结论,值得我们认真分析。

例如,甚至象科学研究应当导致理论的经验内容增长的基本原则,拉卡托斯认为这是不同研究纲领选择的根本标准,我们一般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费耶阿本德认为这其实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才有效的。“认为自然界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是无限丰富的,这种想法导致作出新发现的愿望,因而导致内容增长的原则。该原则给了我们另一个据以判定理论的标准:与已知的内容相比,具有超量内容的理论优于没有超量内容的理论。这个标准也不是不可触犯的。一旦我们发现我们居住在一个有限的世界中,这个标准便遇到了麻烦。”([1],28)

查看全文

略论科学研究规则对自然观的依赖性

关键词:费耶阿本德科学规则自然观后现代科学解释学循环

摘要:本文发挥了费耶阿本德关于科学研究标准和规则对世界结构的依赖性的观点,提出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存在着解释学循环。在对科学研究的基本标准和规则——客观性原则、实验原则、可重复性原则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之后,本文指出这些貌似不证自明的原则的有效性依赖于其背后的自然观假定,揭示了这些原则和假定的相对性和局限性,并指出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下它们会完全失效。最后文章展望了科学研究标准改变的可能性。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科学研究规则对自然观假定的依赖性

在费耶阿本德对多元主义方法论的辩护中,有一个基本的论证,即强调不应该先验地规定科学研究规则。“只有在一个具有某种结构的世界中,我们所使用的标准和我们所推荐的规则才有意义。在一个不呈现该结构的领域中,它们便成为无用的,或开始成为无效的。”[1]也就是说,科学标准和科学规则的有效性是由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状况所决定的。费耶阿本德在这里叙述了一个相当平庸(甚至有点琐屑)的真理,即科学方法论原则依赖于自然观假定,但是这平庸的真理,加上一些大家可能会很容易接受的辅助假说,却蕴涵了非常有趣的逻辑结论,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公务员之家有”版权所

例如,甚至象科学研究应当导致理论的经验内容增长的基本原则,拉卡托斯认为这是不同研究纲领选择的根本标准,我们一般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费耶阿本德认为这其实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才有效的。“认为自然界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是无限丰富的,这种想法导致作出新发现的愿望,因而导致内容增长的原则。该原则给了我们另一个据以判定理论的标准:与已知的内容相比,具有超量内容的理论优于没有超量内容的理论。这个标准也不是不可触犯的。一旦我们发现我们居住在一个有限的世界中,这个标准便遇到了麻烦。”([1],2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