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0 14:28: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资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资金管理提高资金效益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极大地促进了企业集团的发展,而集团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在提高资金效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已经得到了集团企业内部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加强资金管理,可以为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避免资金出现不必要的浪费与流失现象,有助于资金效益的稳步提升。本文主要针对集团资金管理提高资金效益展开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以供借鉴。
关键词:集团企业;资金管理;资金效益;建议
目前,加强资金管理建设,对于企业集团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是提高资金效益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了企业集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资金管理与提高资金效益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要想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的稳步提升,就必须要加强资金管理,予以严格的监督与管理,进而为企业集团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
一、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提高资金效益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一)有利于解决企业集团的资金流转问题。现阶段,在企业集团中,资金匮乏现象普遍存在,资金流转环节困难重重,阻碍着企业集团正常的经营运转。而加强资金管理可以大大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及时了解子公司的资金使用情况,对子公司的资金状况进行实时性的监督,统筹规划企业集团的资金,进而保证资金平稳、高效地运行。(二)有利于规范企业集团的资金使用行为。在企业集团经营发展中,存在着较多变动性因素,出现了较多潜在性风险。资金使用与管理,涉及到企业集团生产与经营的方方面面,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员工要在企业集团的财务活动中保持较高的参与度[1],一旦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将会造成资金使用风险的出现。而构建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可以为企业集团防范风险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的条件,将企业集团资金使用行为规范化。确保资金使用效率的稳步提升。
二、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提高资金效益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资金筹措与资金成本控制探讨
[摘要]资金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与保障,民营石化企业经过多年的艰难发展,市场拓展已经达到了一定深度与广度。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激烈的市场垄断、竞争与同行冲击,因此,深化资金管理改革、加强资金筹措的科学性、加强资金成本控制成为企业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民营石化企业的资金筹措问题,并提出了若干资金筹措与资金成本控制的改革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营石化;资金筹措;成本管控
石油石化是我国各行各业经济建设与自身发展的重要物资保障,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在经济建设、民众生活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石化企业在整个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民营石化发展迅猛,但在取得市场拓展、利润提升等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民营石化企业面临着由国有石化企业造成的垄断局面、同行竞争与自身成本问题,加强资金管理迫在眉睫。如何做好资金筹措以及资金成本控制成为现代民营石化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头等大事。
1民营石化企业的生存现状
石油石化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命脉,随着石油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激励了更多民营石化企业进入市场、壮大自身,同时,由于国有石化的客观性垄断让民营石化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与冲击。从我国石油行业的现状及特点来看,国有大型石化企业的垄断地位具有许多客观性与历史因素。而作为资金不足、规模较小、口碑不如国有企业的民营石化企业,都在夹缝中行走并寻找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为了更好地对民营石化企业进行扶持,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有利于民营石化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法规,如实际零售价格协商确定、保护竞争、建立公共公正市场秩序等,有利于民营石化企业的长远发展。但在国家大力支持与维护石化市场均衡发展的同时,民营石化企业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对企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资金筹措以及资金成本控制上,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理念,使企业陷入发展困境,进而失去了与大型石化石油企业竞争的有利条件。
2民营石化企业资金筹措及资金成本控制问题
计划资金总结
一、统一思想。量化和细化考核评比办法
市分行召开了2004年工作会议,继全省分、支行长会议之后。把风险管理摆在全行各项工作的首位,明确提出了年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以规范化管理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绩效管理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凸现机关处室的指导职能和服务职能为宗旨,灵活务实地开展计划信贷管理工作。并且对照省行资金计划处的考核办法,对资金计划工作百分考核内容进行了量化和细化,从处室到基层行都相应建立了计划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百分考核办法中,把资金计划工作细分为计划管理、资金管理、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现金及利率管理、统计管理、等级行管理、业务综合管理七大块,做到岗位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半年来的工作表明,年初制定的工作意见和考核评比办法方向明确,切合实际,对做好全市资金计划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随着粮食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和深入,今年以来。三农”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已日趋突出,农发行的管理职能和业务范围也发生了变化,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形势。行资金计划管理工作在市分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这个中心,适时调整工作思路,以总行的规范化管理考核为工作准则,以努力实现提高信贷资金运用效率和切实防范信贷风险为双重目标,调动资金计划条线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资金计划工作的职能作用,使我行资金计划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2004年上半年资金计划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二、加强资金营运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今年以来,我行进一步加强信贷资金营运管理,信贷资金回笼后及时归还系统内借款,贷款回笼和借款下降基本保持一致。上半年每月信贷资金运用率均保持在99.5%以上,信贷资金保持较高的营运水平。
1、坚持资金头寸限额管理。今年以来我行计划部门进一步提高经营核算意识,严格对资金头寸的管理,在省行核定的资金头寸限额内按季核定基层行的资金头寸限额,并要求在保证正常业务开展的前提下,各行根据自身情况在限额内尽量压缩头寸占用,对不合理占用及时调整,保证了各行科学合理占用头寸资金,做到不闲置、不浪费。
拆借资金借据
┌─────────────┬────┬───────────┬───┐
│拆出资金公司(下称甲方)││开户银行名称地址及帐号││
├─────────────┼────┼───────────┼───┤
│拆入资金金融单位(下称乙方)││开户银行名称地址及帐号││
├─────────────┼────┴───────────┴───┤
│担保单位││
旧村复垦资金监管报告
为建立健全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收益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运作规范,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县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第一条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专项资金
本规定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专项用于我县农村土地(含受地质灾害威胁、灾毁等)旧村复垦项目的资金。
第二条设立专户、封闭运行
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经省国土资源厅先行核定产生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上交易平台与购买方确定交易数量和价格后,县人民政府授权县国土资源部门、项目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设立专户。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接受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三条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农户资金借贷现状探析
农户资金借贷的实证分析
农户的资金借贷渠道可以分为正规金融渠道和非正规金融渠道,正规金融渠道主要包括“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此外还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和村镇银行等其他商业银行,不过在所调研的农村地区,邮储银行和村镇银行对农户的贷款支持依然很弱,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商业银行对农户的借贷业务有所发展。非正规金融渠道主要包括民间私人借贷、钱庄、农村合作基金会、合会、及银背机构。民间私人借贷在河南农村地区依旧活跃,而农村合作基金会于1997年被政府取缔后基本上从农村地区消失。虽然合会及银背机构在东部地区较为广泛地存在,但在所调研的13个河南农村地区却均未发现,只有2个调研地区发现私人钱庄,不过很少有农户从那里取得贷款。所以,这里民间借贷数据统计的是河南农村地区的民间私人之间的借贷情况。表1给出了704户农户2011年度四类借贷资金来源的统计结果,农户来自农村信用社累计借贷资金总额为5939000元,农户借贷发生比率,也就是指发生过资金借贷的农户数量占总调查户数的比率。2011年度从农村信用社借贷的农户有296户,在总调查户数中所占的比例也即农户借贷发生比率为41.8%,是正规金融渠道中借贷比率最高的,这说明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可获得性要远比商业银行强,其信贷资金发放的覆盖面比较广。不过借贷平均金额却是正规金融渠道中最低的,只有20064元,说明农村信用社更多的是发放小额贷款。农户来自其他商业银行的累计借贷资金总额为4735000元,这略低于农村信用社的累计借贷金额,有69户农户取得其他商业银行的贷款,借贷发生比率最低,仅为9.8%,借贷户均额度却是最高的,为68623元,这说明其他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主要是服务于农村少数的高端群体的客户。农户来自农业银行的累计借贷资金总额最小,只有1772000元,借贷户数为71户,借贷发生比率较低,为10.1%,累计平均借贷金额略高于农村信用社,却只有24957元,这说明农业银行已淡出农村地区,支农覆盖面窄,支农融资服务力度较小[2]。农户来自民间私人处的累计借贷总额为5219600元,借贷户数为391户,借贷发生比率最高,为55.3%,这说明民间私人借贷的资金总量较大,而且贷款的可获得性最强。不过,民间私人处的累计平均借贷金额最低,只有13349元,较能满足农户的小额支出项目的融资需求,但却缺乏对农户大项支出的融资支持。如表2所示,2011年度,农户来自农村信用社的借贷,每笔借贷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笔数,共有37笔,占农村信用社借贷总笔数比例的12.5%,而农户来自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的借贷,每笔借贷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笔数,仅有10笔,占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借贷总笔数比例的7.2%,可见,极小额度的贷款还得主要依赖农村信用社来发放。况且,农户来自农村信用社的借贷,每笔借贷金额在5000~10000元之间的,共有75笔,占农村信用社借贷总笔数比例的25.4%,而农户来自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的借贷,每笔借贷金额在5000~10000元之间的共有34笔,占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借贷总笔数比例的24.3%,两者的比例大致相当且都较低,这说明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额度较小的贷款仍是不足的,正规金融机构要想提高借贷发生比率,就应该多发放额度较小的贷款。农户来自农村信用社的每笔借贷金额在10000元以上的,共有184笔,占农村信用社借贷总笔数比例的62.1%,而农户来自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的借贷,每笔借贷金额在10000元以上的,却有96笔,占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借贷总笔数比例的68.5%,两者比例都很高,这说明三年来,随着我国货币量72.6%的增长率,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把信贷资金主要用于大额度贷款上,且在它们之间出现过度竞争。2011年度,农户来自民间私人处的借贷,每笔借贷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笔数,共有116笔,占民间私人借贷总笔数比例的28.5%;5000~10000元之间的笔数,有122笔,占民间私人借贷总笔数比例的30.0%;10000元以上笔数,有169笔,占民间私人借贷总笔数比例的41.5%。可见民间私人借贷的额度分布较均匀,其提供的5000元以下的小额借贷要比农村信用社强得多。民间私人借贷额度有增大的趋势,不过受农户储蓄能力的限制,民间金融要想更多的发放大额度贷款,就必须要有组织化形式并且合法化,还要改善民间借贷的信用环境。析2011年度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436户农户中,有337户认为自己取得贷款需要担保抵押,另有99户农户认为不需要担保抵押,至于托关系送礼,有223户农户认为贷款需要托关系送礼,另213户农户认为贷款不需要托关系送礼。当年没有申请上贷款的农户有187户,没申请上贷款的原因主要有担保抵押不足,怕自己还不起和可供信贷的资金紧张等。这说明农户基本上不能取得纯信用贷款,农户要想取得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要符合多项苛刻的条件,如担保抵押等,还要受信贷政策和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制约。尽管过半的农户表示愿意以房屋,动产或田地作为抵押来贷款,但由于农村地区的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这些都限制了抵押物的品种选择及其合理估价,结果就使得农户因缺少承贷载体而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贷款[3],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是比较困难的。而对于民间私人借贷,作出回答的504户农户中有88户认为借钱需要担保抵押,而416户农户则认为完全不需要担保抵押,在借贷手续上,作出回答的501户农户中有349户表示借钱至多需要口头承诺,152户则认为需要签订借款字据。由此可见,河南农村的民间私人借贷的手续比较简单且借贷形式灵活,能够方便快捷地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但却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的还款保障,这也就决定了民间私人借贷多局限于亲朋和邻里之间,借贷的范围比较狭窄,缺乏人脉的农户较难获取民间私人贷款,且考虑到民间的大笔借贷会成倍放大信用风险程度,放贷的农户较为担心自己大额借贷资金的安全,不肯轻易放贷,所以农户的大笔借贷难以有效从民间私人处得到满足。在借贷期限上,有147户农户愿意选择的期限不超过半年,255户农户希望贷款期限在6个月到不超过1年,另有282户农户要求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到3年之间。在农村信用社贷款安排上,474户农户认为其贷款期限为1年,196户农户认为其贷款期限能达到2年,只有15户农户认为其贷款期限能超过2年。可见,农村信用社贷款在期限上还是低于农户所要求的理想贷款期限,这就抑制了农户出于现代农业和非农生产投资目的的融资需求。至于农户从民间私人处的借贷期限,作出回答的农户有302户表示根据自己需要来定还款期限,191户表示还款不约定期限,仅11户表示民间私人借贷期限与农村信用社期限一致,可见民间私人借贷的还款期限安排得比较灵活,更符合农户的实际需要。在借贷利率上,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多数集中在6.5%左右,也有一部分贷款利率在8.5%~12%之间,对于这样的利率水平,作出回答的686户农户中有463户表示可以接受这样的利率水平,另223户则表示利率有些偏高,希望利率降低些,可见,河南不同的农村地区,利率有较大差异,尽管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有一定的市场浮动空间,但是对于风险大小程度相同的贷款种类,利率差距不宜过大,中等风险程度的农户借贷利率还是以不高于9%为宜,而风险大的贷款种类如信用贷款和消费贷款等,可出于补偿风险溢价的目的,制定相对高的利率。同时农户对利率高低的敏感度较低,较多的农户满足于自身的借贷利率状况,这说明农户关心的是能够取得贷款,贷款的缺失成本远比借贷利率成本高,所以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即使多发放贷款,还是能够从较高的借贷利率上得到风险成本和交易成本的补偿。至于民间私人借贷,作出回答的农户有357户认为它是无息的,117户认为它是低息的,还有28户认为它是高息的,具体到2011年度发生民间私人借贷,若是有利率的话,利率大多为6%,10%和12%。从中可见,民间私人借贷主要出于亲情友情的互助目的,大都不需要支付利息,所以借贷的范围必将受限,但也有一些放贷户,有了初步的放贷获息的观念,如果这种意识能被合理引导并被认同,将会使民间私人借贷突破“人情圈”的限制,得到市场化的飞跃发展。如表3所示,农户借贷资金的投向可分为生产性用途和生活性用途。生产性用途包括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两个方面,2011年度,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的累计资金总额过少,只有2381300元,其中1719000元借贷资金来自于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等正规金融渠道,主要用于购买农机、特色种植(如食用菌等)和养殖上。同时投入到非农生产领域的累计资金总额达9791000元,其中来自正规金融渠道的借贷资金占72.1%的比重,主要用于做生意、开商店、买车搞运输、农产品加工、农村建筑等非农产业领域。而投入到生活领域的累计资金总额为5493300元,其中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资金有3675000元,占66.9%的比重,来自民间私人借贷资金有1818300元,占33.1%的比重,主要用于建房、子女上学、婚嫁、买家具和看病,以解决农户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见河南省正规金融机构借贷投向已严重偏离农业生产,为非农生产和生活性支出提供过多借贷资金,由于农户的非农生产项目风险大且竞争日趋激烈,而农户的生活性支出本身却不能带来收益,所以正规金融机构的这些贷款暗含着巨大的信贷风险。而民间私人借贷由于其市场化程度低和农户储蓄意愿低,河南的民间私人借贷远不如东西部地区活跃[4],对农户的融资需求满足程度低,并且民间私人借贷用于满足农户生活性支出的累计金额是1818300元,远低于其满足农户非农生产支出的累计金额2739000元,这说明民间私人借贷的扶贫救济功能大为弱化,贫困农户的资金扶持问题凸显。
产生农户借贷问题的供给方面的原因分析
河南农户节余的闲置资金用于放贷的比例远不如东部和西部地区,也就是说河南农村民间私人借贷不够活跃,这里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河南农户整体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生活性支出有很大一部分不需要民间借贷,当然部分贫困农户由于缺少还款能力和人脉关系,其生活性支出往往难于取得民间借贷。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河南民间私人放贷过于局限于亲朋和邻里之间的“人情圈”,可供放贷范围狭窄,此外,不少放贷农户对非农生产的融资有了获利取息的意愿,但出于农村旧有的传统观念,不能付诸实施,也就削弱了民间私人放贷的积极性,同时,河南缺少东部地区所广泛存在的民间金融机构如私人钱庄、标会和银背等等,民间私人之间的资金余缺就不能通过民间金融机构这个平台来进行调剂,所以河南民间金融发展比较迟滞。河南农户的闲置资金只能是大多数存入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但是其对农户发放贷款的占存款的比例也即是存贷比过低,原因是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机构大都淡出农村金融市场,特别是很少发放农户小额贷款,而农村信用社出于信贷风险和交易成本的考虑,只愿意发放信用风险小和交易成本低的贷款,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微型金融机构只是处于推广阶段,在河南所调研的地区均不存在,所以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缺位或弱化了其支农服务功能。当然对于河南农村的高端客户,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等出现越位争贷的局面,且发放的都是大额度的贷款。对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而言,其现有的农户信贷产品所要求的信贷条件较高,一方面是贷款手续复杂、审批贷款时间长,甚至贷到款还需要托关系,远不如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贷款方便快捷,其对于所申请的贷款,从申请—审核—批准—发放的速度为1~2周,平均周期为10天左右。具体到实际当中,老客户1~2天,新客户7~10天,最慢的2周时间能拿到贷款[5]。另一方面贷款需要担保和抵押,都增加了农户贷款的难度,所以农户如果是额度不大的贷款,往往不愿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因为贷款的隐性成本过大。此外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也不愿意发放信用贷款,这对于缺少承贷载体但有还款能力,且守信誉的农户来说是很不利的,造成其融资需求必然会有一部分被抑制。对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不同用途种类的贷款产品而言,非农生产贷款过多,而河南农村地区的这些非农生产项目已暴露出投资风险,非农生产性贷款不宜过多。当然对于农业生产性项目,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特色效益农业和现代高产化农业等,其投资的泡沫成分小,对其投资的风险小,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却对农业生产性项目的贷款过少。同时,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产品在利率和期限上也不够合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上搞“一刀切”,没有区分不同种类贷款的风险大小,致使不同种类贷款的利率差异不大,致使风险大的贷款发放过度并且风险损失在利率上得不到足额补偿。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期限多为一年,而不顾农户贷款期限的实际需要,这样的融资产品不利于农户的生产和投资。至于民间借贷无论是在贷款用途、贷款期限、贷款信用形式、贷款额度和贷款利率等上,大都是出于人情上的考虑,所以安排得比较随意而无固定的规定。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农村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纷纷减少农村的金融业务或者淡出农村地区,如农业银行最为明显,农业银行在机构设置上,大量地撤并县以下机构,努力在大城市增设网点;在业务发展上,不再直接面向一般农户和乡镇企业开展业务,重点开发城市大客户、行业垄断性客户和城镇高收入群体等;在信贷管理上,采取信贷资金管理权限上收,县域、乡镇营业所主要任务是组织存款、清收贷款本息[6]。这里面的原因就在于农户的借贷资金回报率低,借贷利率自然不能定得太高,而且借贷利率也要受人民银行的限制,但是对农户信贷的成本过高,所以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出现了困难局面,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了削弱。农户信贷成本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发放小额贷款和大额贷款的签约成本是相差无几的,而小额贷款本身利息收入少,扣除签约成本后,银行在小额贷款上的赢利微小,自然影响到小额贷款的发放量。然后农村金融机构缺少社会资本,不具备民间借贷的信息优势,难以筛选农户的类型,事后也不能对农户贷款的使用实施有效监督。所以其贷款的风险比较大,带来的坏账损失也大,所以农村金融机构出于控制风险的目的,很少愿意发放信用贷款。最后农村金融机构为克服信息不对称、不足值抵押以及法律约束不力的问题就越需要复杂规范的风险控制和评估技术,其管理成本也会相应急剧上升,而组织规模越大,更易出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解决内部利益冲突的成本也相应较高。
政策建议
针对农户小额贷款供给不足局面,应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多发放小额贷款,政府可以考虑按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户数和贷款总量给予一定的贴息补偿,以求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农户资金互助会、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贷款机构,以增加小额贷款的供给。在“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时期,农业银行应改变淡出农村金融的策略,扩大支农贷款业务覆盖面,多为农户发放效益高的生产项目贷款,真正实现双赢,而其他商业银行则要提升为中高端农户贷款的水平。至于民间金融组织,可考虑逐步引导私人钱庄、合会或银背等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和制度化,发挥为农户融资的功能,使农户的闲置资金能够借助民间金融组织调剂资金余缺,并按农户提供闲置资金的多少来分红取息,以此调动民间借贷的积极性,至于河南民间私人借贷,应避免农户的盲目投资,提高农户储蓄意愿,鼓励对生产性借贷取息,规范农户融资的信用形式,提高抵押借款和担保借款的比例及合同化借款行为[7],扩大民间私人借贷的圈子,以求繁荣民间私人借贷。首先要对农户多供给小额贷款,如果小额贷款的交易成本过高,可适当上浮贷款利率,并实行农户联保贷款的形式,降低小额贷款的违约风险。其次,放宽贷款的信用期限,依据农业季节特点、生产项目的不同周期和贷款用途以及借款人综合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还款日期。再次,逐步放宽对农户贷款抵押和担保的要求,适当允许农户将宅基地和集体用地进行抵押,鼓励多种形式的动产质押典当[8],以此提高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同时,科学制定贷款利率,贷款利率的差异不应体现在地域上,而应体现在贷款的风险种类上,风险极大的非农生产项目,若没有足够的担保抵押,正规金融机构不应对其提供贷款,风险偏高的贷款项目,要制定较高的风险溢价水平,而对于低风险的贷款项目,利率可以适当低一些。最后,要放宽对农户借贷的条件并做好农户借贷的服务,积极向农户宣传贷款的政策、程序和条件等等,让农户了解如何进行贷款,并积极进行农户征信制度建设,对信用好的农户可发放信用证,每年提供规定额度的贷款,对还款及时的农户累进其借贷额度,此外,要帮助农户顺利取得担保和抵押贷款,在贷款审批和发放过程中,要缩短时间到15天以内,总之,要做好贷款的服务工作。首先,政府应对生活困难和急需脱贫的农户多投入财政性的扶贫资金,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资金则应用于农户致富。然后,在农户借贷资金投向上,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把绝大部分的贷款资金用于非农生产项目和生活支出项目,这就产生了巨大信贷风险的隐患,生活支出项目本身缺少还款资金来源,非农生产项目投资过度,虽然暂时收益多,但风险大,一旦投资失败,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大额信贷资金就难以收回,所以,正规金融机构应严控在非农生产项目和生活支出项目的信贷风险,落实更严格的贷款审核,且应减少这类贷款发放量。当然对于农业生产性项目,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特色效益农业和现代高产化农业等,其投资的泡沫成分小,对其投资的风险小,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应该增加农业生产性贷款总量。最后,民间借贷不应偏离生活性支出项目,它应满足农户的短期和急需的用款需要,应有较高的资金安全性和流动性,非农生产项目占用过多民间借贷资金,将会使农户在生活方面承担巨大的资金缺失成本损失,所以民间私人对于非农生产项目的借贷可采用收取利息的办法进行限制,并能起到补偿高风险损失的目的。
资金信托改革资金管理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职工互助保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强互助保障资金规范化管理的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现行的互助保障制度始于建国初期、保障广大职工的基本生活,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资金监管缺位、多头开户管理、核算方法陈旧、资金发放个人化、专业投资不足、推进职工互助保障资金管理的法制化、建立全国统一的职工互助保障资金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和会计核算办法、加快资金信息的数字化系统建设、健全职工互助保障的支付体系、加强互助保障资金审计工作、建立多层次的资金监管体系、实行DC型的资金信托制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职工互助保障的资金管理对于它的功能实现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但目前我国职工互助保障的资金管理存在资金监管缺位、多头开户管理、会计核算方法陈旧、资金发放个人化等问题。因此,应推进职工互助保障资金管理的规范化,设计资金管理软件,健全支付体系,加强资金审计工作,建立透明的资金运作管理体系,实行DC型的资金信托制,以改革现有的资金管理制度。
[关键词]职工互助保障;资金管理;制度
我国现行的互助保障制度始于建国初期,经过数十年的运行,现已从初期单一企业的互助互济活动发展到涵括医疗、意外等方面的各种互助保障计划,工会组织的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开展的最为普通和广泛。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是由社会团体倡导组织,广大职工在自愿的基础上所开展的一种操作成本低廉、形式灵活多样,以互助互济分散风险为目的的合作制保障经济形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2.3万个已建工会的基层单位开办了职工互助保障活动,仅省级机构就有876.8万职工参加保险。其中,参加医疗互助保障计划的480.8万人,参加养老互助保障计划的近169.8万人,参加工伤互助保障计划的227.6万人,涉及金额达数百亿元,累计赔付6.9万人次,支付赔付金6235万元。工会组织互助保障活动的广泛开展,对于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工伤有保险、灾害有赔偿、失业有救济、残疾有安置、贫困有支援,保障广大职工的基本生活,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有效化解有可能发生的各种社会矛盾具有重大作用,它起到了“安全网”、“助推器”和“稳定器”的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不断进步,原来制定的互助保障相关管理制度在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其缺陷和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中,互助保障的资金管理表现得最为突出。
一、职工互助保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互助保障资金是指由职工会员交纳的会费、保障计划金(保险费)、管理费用、补偿金(理赔金)以及资金的保值增值等有关资金。目前上述资金在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完善内部控制,堵塞资金管理漏洞
1.1突出事前防范控制。根据业务流程修订了《资金管理办法》《预算内资金付款管理办法》《现金管理办法》《承兑汇票管理暂行办法》《账户管理办法》《财务结算管理办法》等资金内控制度。同时,建立了严格的组织分工和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使印鉴的保管、票据的背书、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的付款都必须通过3人以上的程序进行审批控制;对企业的对外付款、提取现金业务、票据的收付业务也作了严格的审批规定和授权批准制度,特别是重新明确了审批人对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夯实了资金管理基础。1.2狠抓事中控制。注重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控制。在安全性方面,采取商务卡提取经费,减少现金接触,增加安全系数;在完整性方面,采用收支两条线保证资金全部入账,杜绝资金体外循环等违法行为发生。在合法性方面,针对货币资金收入与支付业务,按照严格的授权审批、支付制度,合规合法地办理各项支付业务,实行网上银行实时监控,重点控制大额资金的支付;强化资金预算的约束力,对每月下达的资金预算,除了通过结算中心的结算系统下达以外,还要通知重点单位的领导,使其在安排本月资金时严格按照挂账时间的先后顺序付款,并把付款单位名单公布在电子屏幕上,提高付款的透明度。对于财务部每月追加的资金预算,根据主管领导安排和实际挂账金额并经总会计师签字后,下达到二级单位;根据授信总额度、每月已办理的额度、每月的现金流入,在保证其他正常生产资金的前提下,对办理的银行承兑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通过严密的内部控制、监督,及时发现不合法的货币资金收、付行为。在有效性方面,通过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指标,优化货币资金的回收方式,对股份公司内部单位基本上通过财务公司结算,加快了资金回笼速度;加强预付账款的管理和控制,优化负债结构,减少资金浪费。1.3强化事后监督。在资金管理过程中,注重信息反馈。在每个月末,对照月初下达的资金预算,对每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分析、对比,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各职能部门也要将本部门在该会计期间或该项经济活动之后的资金变动状况的信息及时地反馈到财务部,及时发现资金的筹集与需求量是否一致,资金结构、比例是否与计划或预算相符,产品的赊销是否严格遵守信用政策,存货的控制是否与指标的一致等。这样既保证了资金管理目标的适当性和科学性,也可根据反馈的实际信息,随时采取调整措施,以保证资金的管理更为科学、合理、有效。同时,将各单位的资金指标管理状况与部门的业绩指标挂钩,及时公布每月各单位的资金指标情况,做到资金管理的责、权、利相结合,调动资金管理部门和职工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展资金管理工作。
2细化管理措施,规避资金管理风险
2.1加强资金集中力度。我们对外部经营机构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均实行收支两条线,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网上银行结算系统,确保超限额资金能及时汇划至上级财务部,从而实现了对所有资金流量和存量的集中控制,特别是坚持每月对账制度,由财务结算中心统一进行清账并付款,确保油田整体资金运行顺畅。2.2强化资金指标控制。在年初与各单位认真对接下达指标的基础上,狠抓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工作中不断理顺结算关系,对勘探局提供的工程劳务,要求各单位及时办理竣工结算,对勘探局领用的料款,也要求按期收回,避免了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双高的现象。加强了预付账款的审批控制,除市场价格大幅上扬的钢材、成品油等紧俏物资外,其他物资的采购原则上不得预付款;货到后及时办理入库、出库手续,有效杜绝囤积库存或长期挂预付款不入库的现象,特别是财务部门每月对指标增减变动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按月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变动情况,不断跟踪落实改进措施,使各项资金指标均控制在限额之内。2.3加快销售货款回笼。按照内控业务流程的要求,建立了统一的信用政策和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方案,完善了主要客户信用的评估档案,根据资信能力分别确定信用等级,拟定具体的信用限额,并纳入ERP系统管理,开具产品销售订单必须履行系统信贷检查程序;对达不到信用条件的,原则上要实行现款交易;信用等级高的,收款期限也要控制在3个月之内,减少了坏账损失风险。对属石化系统内部的往来单位,也基本纳入了财务公司统一结算系统,从而进一步缩短了收款周期。对于新发生的应收款项、预付款业务,不但严格按照内控制度的要求权限逐级审批,避免了出现新的挂账,还按照“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了货款回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按照“销账不销案”的原则,继续加大历史陈欠的清查对账和追讨力度,使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不断降低。2.4充分发挥财务结算中心的监督管理职能。利用财务结算中心对各项外付款项进行监督。财务结算中心根据油田生产协调部、生产技术部、科技开发部等主管部门审签的外付款项审批单,以及资金管理部门的资金预算,对各二级单位的每笔对外付款实施及时监督,保证各二级单位按油田有关规定使用资金,防止了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违法乱纪事项的发生。同时,在与勘探局、行业公司等的关联交易往来中,利用财务结算中心的优势,弥补SAP系统的不足,强化关联方的往来挂账与对账工作,加快了业务的签认结算,减少了结算资金的占用。
3抓好资金运筹,保障资金运行
为了给勘探、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提供快捷、低成本的资金,确保资金平稳运行,缓解企业的偿债压力,我们应积极运筹资金。一是积极向总部申请,提前偿还长期借款、利用多余资金偿还了委托贷款、增加融资债券,调整贷款结构,从而大大降低了资金成本。二是进一步优化资金结算回收方式。对外结算业务,优先考虑以货币资金的方式回笼,对欠款单位资金困难的可考虑以银行承兑方式,但必须是除城市信用社和地方商业银行的承兑汇票,并且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这样不但加快了资金回笼速度,而且提高了资产质量和变现能力,近两年基本上没有形成新的债权。三是充分利用总部授权的票据额度开展票据业务和票据贴现,降低财务费用。在总部授权的票据额度之内,先后向总部申请增加票据的额度,使票据额度年底达到了8.88亿元的较高水平。这些额度主要用于支付料款、电费及各主要生产单位的工程劳务支出等,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缓解了分公司清偿债务的压力。例在对某单位催交的货物预付款(保证金)时,积极向对方进行了解具体情况,在不影响向其第三方付款的同时,向其办理了7000多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避免了利率较高的短期贷款,从而使货币支付期后延,大大缓解了本期资金支付压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公司生产资金的顺利运行。与此同时还办理了低利率的票据贴现2.4亿元,置换利率较高的短期借款。通过以上措施,缓解了公司清偿债务的压力。四是保持合理的应付账款余额,减少资金运行成本。加强与生产业务部门、二级单位的信息沟通,掌握这些资金的使用规律,预见其合理的支付时间和支付周期。在控制支付风险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多使用这部分临时闲置的无息资金,保持欠款的合理额度以及支付一定的票据支付比例,摊薄了全部资金的使用成本。通过以上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年节约财务费用5000多万元,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资金监管论文:铁路单位的资金监管刍议
本文作者:李爱英工作单位:兰州铁路局收入稽查处
单位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缺少必要的监督和考核制度,使资金管理的工作流于形式。资金管理制度亟待健全我国现阶段很多的铁路单位都没有建立很完善和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致使资金的预算乃至整个管理都很混乱。预算的不合理就很难有一个严密的计量,结果就会造成盈亏不实等现象。因此,建立一个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否则部分资金预算等都会只存在于形式。
统一管理,合理安排使用一个企业要想高效运转,统一管理资金是必须的。铁路单位就应坚持统一管理资金,合理安排资金。首先,要推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使资金可以协调、规范且高效有序的流动。科学合理的执行预算流程。一旦预算确定,就要让其成为经营活动的依据,不可随便再开支。第二,要建立一个领导负责制的审批制度,审批人员要准确的根据货币资金授权的批准制度和规定的程序,严格的控制和统筹安排资金。第三,要加强对各种现金流动的分析,应该严格的控制现金的流出和流入,以保证正常的偿债能力以及支付能力,使现金的流动管理能够贯穿于整个企业管理中。2.加强微观调节,在内部建立管理责任制度第一,要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的资金控制制度。只要将单位内部的资金控制制度和审计制度得到完善,就可以全面的控制生产经营活动,使预算、投资更加的科学、准确。彻底杜绝由一个人办理所有的货币资金业务的整个过程。为了防止资金使用过度,应加强对现金库存的限额管理,将超过的部分及时的存入银行。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规范管理,使企业经营发展有序的进行。第二,完善和建立“以销定产”的制度。
没有事前进行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查,投资生产决策就会出现失误。完善和建立“以销定产”的制度,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的流动资金结构。要按照市场的需求,合理的组织和安排生产,使资金的使用科学化、合理化。以最少的资金保证企业正常运转,提高企业的资金运营效率。3.加强存货管理,提高存货运用效率存货通常是为了保证生产或者销售的经营需要,或者是考虑到一整批的购买货物会有价格上的优惠。存货往往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没有销售或者为了备用所以储备起来的物资,既包括成品、半成品等产品,也包括各种燃料、材料等。占有比较大比重的存货往往是在流动资产中,它可以直接影响到财务状况的好坏。过多的存货不仅会占用比较多的资金,同时还会增加各种其他开支,例如,管理人员的工资、维护费以及保险费和仓储费等等。所以,要正确的实施存货的方法,在降低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的同时,提高总资产和存货的周转,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因此,对存货的要求要相当的严格,必须按照核定的金额管理,对存货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以防止浪费。
资金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项管理。资金管理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离不开资金管理水平的作用。在铁路单位的资金管理上更应树立时间观念、效益观念、风险观念以及市场观念等现代的理财观念。只有加强资金管理,才能合理的利用资金,保证资金在企业中的正常流转,真正的实现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资金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