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核算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0 09:50: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资产核算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资产核算

论AMC抵债资产核算问题

抵债资产是指借款人(担保人)无力以现金资产偿还金融企业债权时,金融企业依法行使债权和担保物权而向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收取的用于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广义的抵债资产既包括金融企业依法取得的拥有所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处置权的抵债实物资产,如房产、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商品物资等;也包括抵债的股权、应收账款、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利资产。本文所称的AMC抵债资产,是指资产管理公司Assets-Managementcorporation(以下简称AMC)在不良资产收购接收、处置过程中资产置换、法院裁定或协议抵债取得的抵债资产。本文就当前AMC抵债资产财务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AMC抵债资产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抵债资产取得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抵债资产入账不及时问题。从AMC抵债资产来源看,既有从剥离银行划转接收的,也有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由法院依法裁定、协议抵债或资产置换取得的。后一种情况,基本不存在入账不及时的问题,但对于从剥离银行直接接收的抵债资产,有的银行已部分处置,有的因移交过程中没有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而AMC的项目管理人员又未及时清理档案,就存在抵债资产滞留账外的问题。二是抵债资产无法入账的问题。无论是剥离过程中接收的抵债资产还是在处置过程中取得的抵债资产,都存在因欠缺合法的手续或法律依据而取得的情况,对这部分抵债资产就很难正常入账。三是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确定问题。AMC取得抵债资产后,主要按照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利息作为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即按法院裁定或协议抵偿的贷款本金和表内利息之和入账。抵债资产取得时发生的税费,按实际发生金额记入“营业费用——业务费用”,不计入抵债资产入账价值。但现实中会出现法院裁定或抵债协议未明确抵债金额的情况,按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财金[2000]17号)第31条规定:“待处置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价”。而公允价值通常指市场交易价格,由于抵债资产种类繁多,并属非标准产品,因此很难确定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给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带来困难。四是对AMC依法提起代位权诉讼胜诉后取得债务人(含连带责任担保人)对次债务人的应收债权在财务上没有任何体现和反映。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0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据此,AMC在会计核算中应进行相应的财务调整,即应以取得对次债务人的应收账款冲减原“待处置贷款”或“购入贷款”科目相应的债权。

(二)抵债资产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抵债资产实地盘点制度落实不力问题。各AMC内部管理制度均对抵债资产日常管理中要求定期(半年或一年)进行实地盘点,以了解抵债资产保管状况,及时调整账务,确保账实相符。但现实情况是,实地盘点制度落实过程中很少有财务人员参与,项目经办人员也并非都通过实地对抵债资产现状进行勘查,账存抵债资产存在毁损、被盗或灭失的风险。二是少量抵债资产存在未经批准擅自留用的情况。特别是AMC成立初期,由于管理不规范,存在房产、机动车辆等抵债资产未经批准擅自留用的违规行为。三是对抵债资产贬值或可能发生的损失,在会计期末未按谨慎性原则提取抵债资产减值准备,致使会计信息不对称,不能真实反映抵债资产贬值和损耗程度。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第45条规定:金融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度终了时对各项资产进行检查,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其计提项目包括抵债资产。四是AMC财务部门大多未建立完整的“抵债资产管理台账”,以全面地反映抵债资产的取得、管理和处置的全过程,通过执行定期检查、账实核对制度,对抵债资产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

查看全文

公司抵债资产核算论文

[摘要]文章对当前资产管理公司(AMC)抵债资产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旨在为财政部今后出台相关的AMC会计制度和AMC抵债资产管理办法等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抵债资产是指借款人(担保人)无力以现金资产偿还金融企业债权时,金融企业依法行使债权和担保物权而向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收取的用于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广义的抵债资产既包括金融企业依法取得的拥有所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处置权的抵债实物资产,如房产、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商品物资等;也包括抵债的股权、应收账款、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利资产。本文所称的AMC抵债资产,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在不良资产收购接收、处置过程中资产置换、法院裁定或协议抵债取得的抵债资产。本文就当前AMC抵债资产财务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抵债资产取得环节在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抵债资产入账不及时问题。从AMC抵债资产来源看,既有从剥离银行划转接收的,也有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由法院依法裁定、协议抵债或资产置换取得的。后一种情况,基本不存在入账不及时的问题,但对由剥离银行直接接收的抵债资产,由于情况复杂,有的银行已部分处置,有的因移交过程中没有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而AMC的项目管理人员未及时清理档案,就存在因不知情或管理不到位而导致未及时入账,出现抵债资产滞留账外的问题。二是抵债资产无法入账的问题。无论是剥离过程中接收的抵债资产还是在处置过程中取得的抵债资产,都存在因欠缺合法的手续或法律依据而取得的情况,对这部分抵债资产就很难正常入账。三是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确定问题。AMC取得抵债资产后,主要按照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利息作为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即按法院裁定或协议抵偿的贷款本金和表内利息之和入账。抵债资产取得时发生的税费,按实际发生金额记入“营业费用---业务费用”,不计入抵债资产入账价值。但现实中会出现法院裁定或抵债协议未明确抵债金额的情况,按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财金[2000]17号)第31条规定:“待处置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价”。而公允价值通常指市场交易价格,由于抵债资产种类繁多,并是非标准产品,要寻求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是非常困难的,缺乏可操作性,这给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带来困难。四是对AMC依法提起代位权诉讼胜诉后取得债务人(含连带责任担保人)对次债务人的应收债权在财务上没有任何体现和反映。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0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据此,AMC在会计核算中应进行相应的账务调整,即应以取得对次债务人的应收账款冲减原“待处置贷款”或“购入贷款”科目相应的债权。

(二)抵债资产管理环节在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资产财务减值核算论文

摘要:文章对企业资产减值核算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明确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范围,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有关减值测算时的可收回金额、资产升值、总部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及商誉减值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进而提出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资产减值;资产减值准备;可回收金额;资产减值迹象

资产减值,是指企业的资产发生市场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情况。新《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资产减值的规范刚刚出台,本文拟对企业资产减值核算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企业资产减值的范围问题

实际工作中,企业几乎所有的资产都存在减值(或贬值)现象。企业资产减值应该分为三类:一是流动资产减值。这类资产减值在发生时,企业将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当资产减值迹象消失或资产价值回升时,企业可以把已经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原路冲回;二是非流动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减值。这类资产减值分为正常价格波动和永久性减值。前者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单独核算,计入当期损益,以后升值时,反方向核算,计入当期损益;后者属于永久性减值,这部分减值计提时连同以前已经入账的升值部分一并计入当期损益,以后确属价值回升,回升部分的价值也不再计入当期损益。三是非流动资产按实际成本计量的资产减值。这类资产减值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规范的内容,这类资产减值一经发生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

二、资产减值测算中的可回收金额问题

查看全文

资产弃置义务会计核算分析

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上升,全球范围内核电站的建设数量也随之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同时,各类核泄露事故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核电站弃置问题的高度关注,对于本文来说,对资产弃置义务会计核算框架的设计和应用是确保核电站弃置过程中的安全性及经济效益都能得到有效保障的主要途径。根据这些内容,结合核电站对于资产弃置义务的会计核算框架设计及应用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由于会计核算这一理念进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及单位在对这一理念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过度借鉴现有方案、核算框架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对于核电站整体运营情况的影响,本文将结合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资产弃置义务会计框架,以期能为相关单位及管理人员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1资产弃置义务及其会计准则

1.1资产弃置义务。从定义上来说,资产弃置义务主要是指企业运转过程中涉及到的正常使用的长期有形资产,企业应承担这部分资产在未来的弃置义务。在这一基础之上,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准则主要是指对于资产弃置义务的确认、计量、披露等过程所制定的制度及规范。1.2会计准则。对于核电站资产弃置费的利用来说,国家已经在相关发展规划中进行了说明,为了确保资产弃置工作的有效展开,核电站运转过程中就应在发电成本中强制提取并积累核电站退役处理费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过对FAS143中资产弃置义务事项、资产弃置成本后续计量等内容的利用,我国现有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准则中存在的缺陷将能得到很好的弥补,保障核电站退役时,相关企业或单位有足够的资金来完成后续工作。

2现阶段中外核电站资产弃置费用处理模式

2.1负残值法。通过将资产弃置义务视作一项负资产,企业应在核电站开始运营之初就对资产弃置成本进行预估,并定期的将弃置费用存入信托基金之中。在这一弃置费用处理模式的作用之下,当核电站进入退役流程后,环境恢复、设备处理等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将能得到很好的保障,进而避免资金供应不足导致核电站弃置过程中出现问题。2.2非流动负债法。这一弃置费用处理模式主要是指将核电站退役阶段所需要的资金消耗分为弃置费用和非流动负债来进行处理。在这样的会计模式之下,相关企业将能更好的完成对这一资金利用情况的管控。2.3或有事项法。这一弃置费用处理模式主要是指一方面将弃置费用作为预计负债进行确认,另一方面则将这一费用计入企业资产中进行折旧。对于这一会计模式的应用来说,由于我国现有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准则中存在的负债计提对象不明确、主观性较强、信息披露缺失等问题,核电站资产弃置相关工作的展开以及义务的履行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将在后续内容中研究具体的解决办法。

3核电站资产弃置义务会计框架的设计和利用

查看全文

资产管理公司抵债资产核算论文

[摘要]文章对当前资产管理公司(AMC)抵债资产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旨在为财政部今后出台相关的AMC会计制度和AMC抵债资产管理办法等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抵债资产是指借款人(担保人)无力以现金资产偿还金融企业债权时,金融企业依法行使债权和担保物权而向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收取的用于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广义的抵债资产既包括金融企业依法取得的拥有所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处置权的抵债实物资产,如房产、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商品物资等;也包括抵债的股权、应收账款、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利资产。本文所称的AMC抵债资产,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在不良资产收购接收、处置过程中资产置换、法院裁定或协议抵债取得的抵债资产。本文就当前AMC抵债资产财务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抵债资产取得环节在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抵债资产入账不及时问题。从AMC抵债资产来源看,既有从剥离银行划转接收的,也有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由法院依法裁定、协议抵债或资产置换取得的。后一种情况,基本不存在入账不及时的问题,但对由剥离银行直接接收的抵债资产,由于情况复杂,有的银行已部分处置,有的因移交过程中没有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而AMC的项目管理人员未及时清理档案,就存在因不知情或管理不到位而导致未及时入账,出现抵债资产滞留账外的问题。二是抵债资产无法入账的问题。无论是剥离过程中接收的抵债资产还是在处置过程中取得的抵债资产,都存在因欠缺合法的手续或法律依据而取得的情况,对这部分抵债资产就很难正常入账。三是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确定问题。AMC取得抵债资产后,主要按照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利息作为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即按法院裁定或协议抵偿的贷款本金和表内利息之和入账。抵债资产取得时发生的税费,按实际发生金额记入“营业费用---业务费用”,不计入抵债资产入账价值。但现实中会出现法院裁定或抵债协议未明确抵债金额的情况,按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财金[2000]17号)第31条规定:“待处置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价”。而公允价值通常指市场交易价格,由于抵债资产种类繁多,并是非标准产品,要寻求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是非常困难的,缺乏可操作性,这给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带来困难。四是对AMC依法提起代位权诉讼胜诉后取得债务人(含连带责任担保人)对次债务人的应收债权在财务上没有任何体现和反映。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0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据此,AMC在会计核算中应进行相应的账务调整,即应以取得对次债务人的应收账款冲减原“待处置贷款”或“购入贷款”科目相应的债权。

(二)抵债资产管理环节在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医院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研究

摘要: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颁布以及执行,给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研究,阐述其对医院财务会计管理的意义,分析了对固定资产核算以及管理的影响。医院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对医院财务会计管理以及相关系统进行优化创新,这样才能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更好地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医院;固定资产核算;会计核算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更好发展也开始进行改革创新,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但是,过快的经济发展必然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过去我国经济发展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限制,致使我国经济发展缓慢。受时展影响,当时我国没有制定相关的会计核算准则,各行业都是各自核算,这种方式在过去还可以适用,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巨大,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要求。这不仅给政府监督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更是给不法分子创造了很多违法机会,利用法律的漏洞侵吞国家财产,给国家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好的维护市场秩序,建立科学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种条件下,新政府会计制度便诞生了,随着新会计核算制度颁布并实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有了统一的标准。2017年我国就提出,医院务必在2019年元旦全面执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准则,采用新的会计核算科目以及相关报表,严禁医院利用其他核算方式对医院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医院是我国财务会计核算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担负重要的社会责任,2012年,我国就颁发了关于医院财务会计核算的相关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关注的重点是医院在进行资产折旧时发生的权责,这也是和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时的不同之处。

1对医院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意义

1.1对财政管理及拨款用途进行优化。新政府会计制度加强了对医院采购部门的管理,尤其是对固定资产的采购更是严格。新制度会计下,对医院固定资产在折旧时,进行统一处理,都划到医院成本相关科目上。只有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医院固定资产相关采购制度,才能更好的管理医院成本开支,加强医院内部科学管理。通过分析医院采购制度可以知道,其主要是针对病人以及医院的基本需求以及其他需求,还包括医院自身发展所需的相关固定资产采购。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财政拨款采购适合医院发展的固定资产。不断提升医院对财政拨款使用的透明度以及合理性,同时也提高财务会计人员对医院资产的存量和采购以及使用情况的了解,再结合医院内部的实际情况,在对医院固定资产和医院收益进行会计核算,最后确定适合的采购方案。这样最大的好处,第一,可以很好的缓解医院采购成本压力;第二,对相关责任进行明确;第三,可以避免较高的资产折旧相关费用;第四,规范了财政拨款合理性。1.2提高固定资产核算水平和管理能力。在新政府会计核算制度下,对医院固定资产要进行细致的分门别类,实现固定资产精细化的管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从原先的四大类细分到六大类,这就相当于把原来的医院固定资产全部优化创新;同时根据财务基础数据,利用新的会计分类开始重新标识,实现财务数据统一;这样才能提高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能力。另外,提高医院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利用平行记账方式,达到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这就可以让医院财务会计人员从一张凭证看到两个会计类别,实现了财务会计预算科目和会计科目套账。根据有关资料可知,其一,提高医院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其二,便于财务凭证保存。可以有效提高财务会计数据质量,同时根据医院实际发展情况,切实做好相关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工作。1.3降低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风险。新政府会计制度加强了对医院采购相关财务预算的管理和约束,同时对相关医疗设备折旧以及减值等财务会计核算也加强了管理。第一,可以有效降低财务核算制度以及会计制度不同之处,提高了医院财务会计数据真实性以及有效性。第二,对医院财务数据实现精细化管理,降低财务核算风险。第三,对于医院预算会计相关功能进行优化,对其会计相关科目以及会计内容也做了优化,健全预算会计相关功能,利用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方式,减少因会计核算造成的风险。第四,加强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以及相关资源采购情况进行仔细监督检查;再结合相关设备使用情况以及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方案,减少固定资产折旧,降低会计核算风险。

2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的变化

查看全文

高校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探讨

摘要:本文首先对高校固定资产折旧范围进行介绍,然后对新旧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管理的区别进行分析,并对当前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和管理创新要点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核算;新旧会计制度;管理

高校固定资产数量庞大、更新速度快,实际工作中由于各部门配合不够,资产管理及使用部门对购置、建造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办理转固手续而导致账实不符,且在资产折旧管理中,报废设备审批时间比较长,因此资产管理难度较大。2017年财政部颁布了《政府会计制度》,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更强调权责发生制,使固定资产折旧由虚提变为实提的轨道。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合理核算和优化配置,才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对新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要点进行深入研究。

一、高校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和管理流程

高校固定资产折旧范围,要求根据各类资产的性质以及使用方式进行确定。高校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损耗,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也会逐渐降低,直至最终报废。新政府会计准则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和管理范围包括文物、陈列品、档案、图书、动植物等。部分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正在使用中,在季节因素的影响下,对于暂停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及需修理维护的固定资产,都需进行折旧核算管理。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涉及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使用部门等。财务部门根据资产部门提供的表单做了资产入库账务处理,若经办人一直不办理财务报销手续,会导致财务项目支出明细账与资产账不相符,有的设备已在资产部门建账并办理入库,财务部门也做了相应的账务处理,但实际上固定资产实物并未到货,导致支出账、资产账和实物账均不相符。其次部分高校固定资产清查基本是账本的检查,只要账本和实物相符合,清查和盘点工作完成,造成实际固定资产的情况和账本不符。

二、新旧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的区别

查看全文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核算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和投资核算展开分析,通过研究核算的具体内容和核算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探究推动各项核算工作合理开展的措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企业财务状况,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投资;核算研究

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和投资核算都是财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后续各项工作合理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障企业的经营效益,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固定资产和投资核算步骤及方法的重视,推动各项工作以合理方式开展,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1.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的具体内容

1.1固定资产获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通过不同方式来获取固定资产,此过程中的花费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最终显示出来的成本有所差别。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资产增值的重视,利用租赁等方式来处置固定资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2固定资产处置。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企业发展过程中应用的固定资产可能出现老旧等现象,同时还有部分固定资产因为自然灾害等失去价值,这就需要企业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置,通过清理以及租用等方式对其进行调整此过程中还要加强对资产处理批准工作的重视,及时向相关部门及领导等取得批准意见,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工作,保障财务处理的有效性。1.3固定资产折旧和清查。随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增加,其价值和购买价值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开展固定资产折旧工作,利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限平均法等方法来开展折旧工作,尽可能保证固定资产的价值。同时,当折旧方法确定之后,相关人员不能再随意地对其进行变更。实际核算过程中,将设备的维护费用支出等核算在内,以后续支出的方式记录下来,尽可能保证其工作质量。为了避免出现折旧不合理等现象,相关人员还应当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值和折旧原因等记录下来。同时,为了保障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来开展资产清查工作,结合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等,明确其具体的增值以及贬值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展企业资产统计工作,保障企业的资产价值。

2.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大的问题

查看全文

国有林场林木资产成本核算探讨

摘要:国有林场是我国重点扶持的事业单位,在保护及开垦森林资源、强化森林质量的同时,应把林木资产成本核算视为保障国有资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据传统的核算管理经验来看易造成成本管控不到位、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本文对国有林场资产成本划分核算进行具体研究探讨,通过分析资产成本性质归属及规范化整个过程,对于分析出的问题提出整改的建议方案,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实现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国有林场;林木资产;成本核算

国有林场目前已成为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大部分产业逐步由经营性向公益性转变,国家已投入大量财力优化国有林场。国有林场作为优化生态的中坚力量,想要提升竞争力必定要开源节流,强化成本控制力度。新形势下新旧会计制度的革新,应及时采取更适应新制度的更高阶核算方式,摒弃传统的、不适时宜的落后制度。

一、浅析国有林场林木资产成本

(一)完善成本体系必要性。森林资源不仅是国的林场生产经营的主要对象,同样是林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林木资产在国有林场中的占有率较高,决定其市值在国有林场资产价值中占比较大,因此准确、公允的核算其资产价值对保护国有财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影响深远,同时能保障财务报表的数据的真实性、合规性,引导国有资产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但是长期以来对其重视程度较低,造成国有林场资产不清,投入营林生产的资金周转能力低,最终导致资源危机和生产无以为继。实现森林资源的保值和增值,维护国家和所有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二)林木资产分类及特点。相关的财务制度把林木按性质划分了几大类,例如用材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在功能上个具特色。在林木资产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又将林木分为消耗性林木资产、公益性林木资产及消耗性林木资产。具体涉及到林木类别上,消耗性的林木种植的最终目标是以出售为主;而公益性林木种植的目的更多的是无偿为公益事业做贡献,对荒地、环境起到合理利用及保护的作用,通常不求任何经济回报,不涉及任何经济利益的需求。最后生产性林木资产的显著特征是天然生长性,无需高额的人工成本及精力专门打理,自然产出林产品及提供劳务,能自然持续消耗并持有在未来长久期间内获得经济利益的能力。林木资产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资产,在采取资产成本核算方式上应采用特有的核定方式,进行森林资源规范化管理。所以在参照会计制度时,除了应借鉴其中会计业务必须遵守的准则执行,更多的应考虑自身特点及属性对资产成本核算的影响。

二、国有林场林木资产成本核算中存在的漏洞

查看全文

合作社农业资产会计核算分析

摘要:在合作社众多资产中,农业资产是一项较为特殊的资产。由于其产值根据生物的成长情况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进行核算时,需要注意合作社农业资产计价的基础,以及合作社农业资产价值原则。本文主要通过制定合理的盈余分配比例、规范生物资产核算、完善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三方面,对合作社农业资产会计核算方式的选择与优化展开探析。

关键词:合作社;农业资产;会计核算

农业资产价值的构成与合作社其他资产的价值构成有着巨大的差别,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业资产的价值在生物成长的过程中,根据其成长状况会有具有一定的差异,如林木资产、畜牧、家禽等农业资产等。因此,会计核算人员在进行核算时,需要根据生产类生物资产所处的时期与状况选择不同的核算方式。

一、合作社农业资产核算的主要事项

1.合作社农业资产计价基础。相较于合作社其他资产而言,农业资产价值有着较为明显的特点。其中,农产资产的价值会在生物生长的过程中不断累积、增加。同时,资产价值的多少、数量会随着生物的生长周期的差异而存在变化。农业资产价值的核算主要包括原始价值、饲养价值、管理与培植价值等。2.合作社农业资产价值原则。农业资产是合作社众多资产中一项特殊的资产,由于其会随着生物的生长周期、生长程度的差异而存在不同的变化,因此,农业资产的计价原则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具体的原则标准为购入的农业资产价值为购买价以及相关的税费的总和。第一,幼畜和育肥饲养应计入相关的成本中,产役畜的后期饲养成本应被归类于期间费用,当做经营支出处理,计入损益当中;第二,经济林木在投产之前的培植费用应计入相关成本中,而投产后的管理、维护成本被归纳与期间费用中,同样计入损益之内;第三,针对非经济林木的培植费用纳入相关成本中,而郁闭后的维护与管理成本则划分为其他支出中,计入当期的损益[1]。

二、试论合作社农业资产会计核算的优化措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