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0 09:46: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资产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保险资产管理
一、保险资金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1.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快速扩大
保险行业可运用资金增长迅速。前三季度,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5328亿元,同比增长23.6%,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54.5%,投资类资产增速明显,同比增长66.6%,特别是股票、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快速增长。
2.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多元化
2006年,泰康资产成为中国保监会指定的四家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的试点单位之一后,积极开展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各项相关业务。2007年9月13日,由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主办的“泰康——上海水务债权计划”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该计划定向募集20亿元资金,投资于上海新水源地——青草沙原水工程,并在香港设立寿险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继投资建行后又投资于中行和中信,认购广东发展银行股份,投资渤海产业基金,并在香港设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平安则先后控股了平安银行(原福建亚洲银行)和深圳商业银行,也在香港设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华泰发行基金型投资产品。各家保险集团及其资产公司推出多种战略部署,努力提高竞争力。
资产管理抵债资产管理论文
[摘要]文章对当前资产管理公司(AMC)抵债资产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旨在为财政部今后出台相关的AMC会计制度和AMC抵债资产管理办法等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抵债资产是指借款人(担保人)无力以现金资产偿还金融企业债权时,金融企业依法行使债权和担保物权而向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收取的用于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广义的抵债资产既包括金融企业依法取得的拥有所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处置权的抵债实物资产,如房产、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商品物资等;也包括抵债的股权、应收账款、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利资产。本文所称的AMC抵债资产,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在不良资产收购接收、处置过程中资产置换、法院裁定或协议抵债取得的抵债资产。本文就当前AMC抵债资产财务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抵债资产取得环节在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抵债资产入账不及时问题。从AMC抵债资产来源看,既有从剥离银行划转接收的,也有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由法院依法裁定、协议抵债或资产置换取得的。后一种情况,基本不存在入账不及时的问题,但对由剥离银行直接接收的抵债资产,由于情况复杂,有的银行已部分处置,有的因移交过程中没有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而AMC的项目管理人员未及时清理档案,就存在因不知情或管理不到位而导致未及时入账,出现抵债资产滞留账外的问题。二是抵债资产无法入账的问题。无论是剥离过程中接收的抵债资产还是在处置过程中取得的抵债资产,都存在因欠缺合法的手续或法律依据而取得的情况,对这部分抵债资产就很难正常入账。三是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确定问题。AMC取得抵债资产后,主要按照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利息作为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即按法院裁定或协议抵偿的贷款本金和表内利息之和入账。抵债资产取得时发生的税费,按实际发生金额记入“营业费用---业务费用”,不计入抵债资产入账价值。但现实中会出现法院裁定或抵债协议未明确抵债金额的情况,按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财金[2000]17号)第31条规定:“待处置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价”。而公允价值通常指市场交易价格,由于抵债资产种类繁多,并是非标准产品,要寻求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是非常困难的,缺乏可操作性,这给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带来困难。四是对AMC依法提起代位权诉讼胜诉后取得债务人(含连带责任担保人)对次债务人的应收债权在财务上没有任何体现和反映。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0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据此,AMC在会计核算中应进行相应的账务调整,即应以取得对次债务人的应收账款冲减原“待处置贷款”或“购入贷款”科目相应的债权。
(二)抵债资产管理环节在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资产管理优化策略
在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医院强化内控管理建设,落实资产管理工作,是深化医院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资产管理作为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有效防止资产流失、提升资产配置效率的有力保障。从医院经营及管理的角度而言,资产管理有着显著重要性。但医院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配置效率低、资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也不利于医院内部管理建设的有效推进。因此,本文立足对医院资产管理现状的研究,就如何优化资产管理作了具体阐述。
一、医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医院作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是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构建中国特色医疗体制,是新时期医院体制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在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医院积极推进资产管理,是优化内控管理建设,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率的重要保障。因此,从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等视角而言,医院资产管理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1)资产管理是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保障。医院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医院固定资产规模大、数量多,是医疗技术保障的重要基础。为此,发挥资产管理的有效职能,能更好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资产的科学化管理。一方面,医院资产涉及面广,有效管理机制的建立,能够避免国有资产因管理不当而发生流失等问题;另一方面,医院在资产管理建设中,资产的表现形式多样化,特别是固定资产的体量大,管理工作更加强调工作的全面性,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在医院内部管理建设中,应重视资产管理的重要地位,从实际出发,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保障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2)资产管理是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医院在资产管理中,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资产管理的重要出发点。资产管理应立足医院的特色,在资产经营管理中,强化资产保值增值,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经营能力,对于医疗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期,医疗体制改革要求医院应坚持医为本的发展基础,提高国有资产在医疗服务中的有效应用,发挥各医疗器械的重要作用。因此,医院全面开展资产管理是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体现出资产管理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应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到位。(3)资产管理是盘活医院资产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提高医院资产配置效率,是发挥资产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为此,资产管理建设的有序推进,能够进一步盘活医院资产配置效率,有效避免资源闲置造成的浪费等问题。由于医院有大量医疗设备,设备的合理管理使用,是盘活资产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资产价值效益的最大化,实现资产管理的科学构建,为医院资产的管理及配置使用,创设良好的条件。对于医院而言,要注重资产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避免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的发生。
二、医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在资产管理中,面临诸多问题与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从实践来看,医院资产管理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不到位、管理效率低等问题,影响了资产管理在医院内控管理建设中的重要地位。(1)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约束机制欠缺。医院在经营管理中,注重医疗技术及经济效益,资产管理表现出较大的滞后性。首先,医院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的规范与引导力欠缺,导致资产管理工作组织开展不到位,浮于表面,难以体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如,资产购置审批制度、资产清查制度不完善,影响资产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其次,监督约束机制欠缺,内部审计力度不足,资产管理工作随意,出现资产底数不清、账实不符等问题,影响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是提高管理效率、规范管理建设的重要保障,应在管理工作中充分落实。(2)管理措施不到位,资产清查、处理不规范。医院资产管理涉及面广,要求管理措施的科学有效。但从实际而言,医院在管理中存在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资产管理的有效性。资产管理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资产未能定期清查,以至于出现账实不符等问题。医院在设备购置方面,存在重采购、轻使用等问题,导致资产闲置等情况的出现。特别是资产存在重复购置,在资产清查、购置管理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在资产清理、报废等处理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等情况,以至于资产管理不到位,资产出现变相、随意变卖等问题。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不强,未能严格依照资产管理制度,实现各资产的有效管理,影响资产的利用效率。(3)会计资产账目分离,影响管理效率。医院对资产管理缺乏重视,以至于资产账与会计账处于分离状态,在账目核对等过程中,难以实现账账核对,影响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在实际资产管理中,出现家底不清等问题,影响资产使用效率。首先,资产账目管理不规范,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库房资产出入数据不匹配,导致库房资产核对不符。其次,财务管理在资产管理中处于被动状态,对资产账的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以至于资产的真实价值难以体现。因此,在规范化的资产管理中,应注重资产账务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保障资产的科学有效管理。
三、医院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
保险业资产管理
一、我国保险业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行业背景
(一)保险业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是我国保险业行业加强的必然产物
总的来说,我国保险业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是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必然产物。虽然我国保险业发展主要在20世纪80年代,保险资金运用的历史也主要是体现在1995年的《保险法》实施之后,但保险业的发展速度却始终保持在世界一流的水准,从1999年之后的数字来看,保险业总资产从1999年的2604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15226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在34.47%左右。管理资产的迅速提高必然带来管理方式的变革,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几个阶段来看:
首先,当我国保险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各家保险公司都是以销售产品为主要目标,成本敏感性不高,现金流的净流入是主要的盈利模式,由于长期负债的压力是以当时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增长巨大潜力为前提,因此各家保险公司对于资金管理工作的危机感基本没有,那就更谈不上统一的管理模式和创新的管理技术。实际上,当时保险资金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集中”都没有形成,保费的投资权力完全由保费的收取方来拥有,管理模式的行业内分化现象也非常明显,风险累积较为突出,“保险”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冒险”。
其次,当我国保险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保险业的制度建设逐步得到重视。先是1995年的《保险法》颁布,接着是全国各家保险公司的资金“大集中”的开始,然后是1998年以“中保集团一分为三”为标志开始的分业经营,各家保险公司将集团、产险、寿险分离的同时也开始加强了保险资金的统一管理。在这个阶段,保险资金的使用开始强调专业性和技术性。与此同时,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变化的复杂性也迫使各家保险公司大力引进人才,积极建立专门化的资金运用部门,同时期存在的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和制度风险又加剧了市场风险的管理难度,因此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制度存在明显的进一步创新的内生性。
再次,当保险公司独立的资金运用部门在运作中的专业性和独立性无法进一步提高的时候,我国保险监管机构大力提倡和推进的保险业资产管理公司制度在我国应运而生。目前我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也开始需要保险资金能够独立运作投资业务和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投资管理人员的薪酬激励制度也需要能逐步和市场接轨。因此,更具专业性、开放性和全面性的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自然。
资产管理改革思考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而变化。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过多次调整和改革,但是,这一体制仍未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因而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论述,正是为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作出的战略性安排。
保证国家持有国有资产目标的实现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前提。
国家持有国有资产的目标包括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前者主要涉及国家的政治与社会环境的稳定、国家安全、社会公平以及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而后者则主要涉及如何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进而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作为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之一,必须能有效地保证国家实现持有国有资产的目标。这也是衡量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及其运行是否有效的基准。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这不仅为国有资产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明确了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在实现国家持有国有资产目标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同职能和使命。以中央政府为出资人代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是国家通过国有资产管理者一资源配置机制实现其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对这类国有资产及其相应的国有企业应坚持以法律法规和行政手段为主,由国家政府直接实施监管;严禁开放这类国有资产的产权交易,实行国家全资拥有、或者以国家绝对控股的方式经营;并保证国家拥有相应的投资决策权、运营和管理绩效的考核评价权、人事任免权以及价格和收费标准的国家管制权。相应地,对其他国有资产则应主要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推进管理体制创新。
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职能设计时,必须相应考虑到责任体系。
职能体系规定国有资产管理所具有的社会与经济功能,具体表现为国家持有国有资产的目标所规定的内容;功能性的规定代表着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管理者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所拥有的权利与权限。而责任体系则是为保证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目标的实现所做出的一系列追溯制度的安排;这主要包括受托管理责任、财务责任、政治责任、政策责任以及道德与社会责任等;责任性规定代表着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与管理者在行使其管理权的同时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建立“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各级政府要“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论述,就是要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设计要做到职能体系与责任体系的统一。历史地看,以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只重视职能体系的设计,而忽视了相应的责任体系安排,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缺乏必要的责任追溯机制。
建立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又一基本问题。
全力落实农村资产管理
2003年是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在调整后全面推进的一年。今年来,我办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有关精神,紧紧围绕“理顺一级机构,落实两个办法,开拓三项业务,强化四项制度”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农村审计、统计分析、财务公开民主管理、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造和管理机构队伍建设五大业务,进一步夯实我市率先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现代化的基础。从月日开展的全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大检查情况看,五大业务工作进行顺利,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良好,集体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六方面工作:
一、深入开展政风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我们以创建市文明单位为动力,积极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大力抓好《改进机关作风六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努力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一)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一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内部管理十二项制度进行了修订,增加了用车登记规定,落实了考勤权责范围。二是根据农业局的部署,制定我办行政执法责任制,对执法分工、执法程序、执法过错责任和执法奖惩等事项进行规范。三是针对我办业务新、人员新的特点,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制定工作岗位责任书,使各人明确自身的职责定位,增强责任感,营造人人都“要干事、敢负责、肯干事、能干事”的良好氛围,加快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健康成长。
(二)对外宣传有所加强。一是继续办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简报。二是建设政务公布栏。在月初,我们自行设计和制作了政务公布栏,每月更新,对便于有关方面“知政、参政、议政、督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建成“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网。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拓宽了政务信息公开、咨询、交流的渠道,节约了管理成本,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
(三)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取得成效。我们认真对照市文明单位的标准,积极开展“团结、廉洁、务实、高效”好班子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努力创建学习型单位,不断推进业务创新,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工作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肯定,先后被市委、市政府和市直工委授予“市文明单位”和“市直属机关文明单位”称号。
计量资产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计量资产管理及计量表计串户纠错系统,包括一体机和物联网可编址采集装置两部分,具备采集、稽查核对用户计量信息功能,实现后台、表计、用户的信息一致和计量表计串户的纠错,系统应用提高了营销系统计量资产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关键词:计量表计串户;营销系统;可编址采集装置;移动终端
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发展战略的推进、“大营销体系”的实施,要求经营管理向一体化、精细化转变,计量资产管理也需和物资集约化管理及大营销体系建设相统一,从集团公司管理目标角度审视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调整,实现提升计量资产管理水平的目的。
1现状
目前,计量资产管理多停留于计量检定配送业务管理,但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稽查监控体系建设的管理存在较大不足,出现后台、表计、用户不一致的现象,难以准确地对计量资产进行监管。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及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的实施,因为施工监管的问题而导致的计量表计串户的事件投诉不断发生,计量表计串户事件不仅易造成用户间的电费纠纷及错误停电等问题,引起用户投诉,还会损害国网公司在用户中的形象。
2计量表计串户原因及排查方法
民营医院资产管理思考
一、民营医院资产管理的意义
民营医院要想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适应新的形式。在新医改体制下,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高速发展,医院应建立医院资产管理新体制,不断加强医院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其配置效率,以更好地促进医院的发展,在不断地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医院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为医院长远稳定的发展打好基础。(一)为提高医院竞争力提供基础。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民营医院越来越多,医院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民营医院要想在和公立医院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硬件设施必须优于市场平均水平。资产管理是民营医院各项工作的基础保障,可以在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加强资产管理,从源头上提高其资产与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益,尽可能减少费用,压缩运营成本,做好后勤保障,更好的服务于医疗科室。进而使医院实现资产与经费的合理化使用,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提高医疗水平、服务质量,提高医院市场竞争力,使其获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动力,让医院在激烈的市场更具竞争力。(二)便于财务信息透明化。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民营医院没有财政拨款,或是财政拨款只占一部分,其余均依靠民间资本投入,对民营医院进行投资的单位,要验证自投资是否得到合理利用,是否产生经济利益,就必须了解医院的资产状况,医院有义务向投资单位提供医院资产管理利润状况等材料,资产状况的透明化也能让医院的利益相关人更好地了解医院的运营状况,从而更放心的对医院进行投资。(三)有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在新医改制度下,大多民营医院都面临着业务转型的情况,因此必须随时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才能适应新时期医院发展。民营医院要想进一步适应社会的需要,就必须进行资源配置的优化,从医院管理各个方面入手,采用高效的资产管理手段,来提高医院资产管理水平。
二、民营医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因为我国民营医院起步较晚,资产管理模式大多借鉴公立医院,没有针对自身情况设计合理的管理模式,大部分存在管理水平低下、多头管理、效率不够、内控不严等问题。(一)对资产管理不够重视。很多民营医院的经营管理重心都在医疗发展、业务拓展方面,对于资产管理工作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没有有效的资金及足够的人员来支撑资产管理工作,医院没有专门的部门、人员负责管理资产工作,忽视了资产平时的管理、保养、维护的问题,没有达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二)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目前很多民营医院还没有一套健全规范的资产管理体系,存在业务科室众多,管理人员不明的情况,因为业务科室对资产管理不善,导致资产管理工作无法全面覆盖,而且由于分工不清,职责不明,资产购置存在多头审批,程序采购不规范直接购置到科室的现象,导致医院账物不符,容易造成医院资产流失无法及时进行成本管理,从而造成浪费现象,不利于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三)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民营医院大多对资产管理人员的任用相对比较随意,资产管理也仅停留在记账、对账环节,有的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对资产的性能等方面不能做到完全的了解,没有达到物尽其用,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而民营医院平时只注重对医疗人员的培训,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不重视,使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流于表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较差,阻碍了医院的发展。(四)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不规范、利用率不高。目前很多民营医院没有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且没有资产管理软件,个别医院资产数量较大,财务人员没有及时登记入库、出库,造成盘点不及时,资产处置滞后等问题。有的民营医院管理人员对全院的设备掌握不全面,医院资产设备购置部门和使用部门没有及时合理的沟通,很容易造成采购部门采购的设备和科室使用的不匹配,使这部分设备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造成资产闲置,给医院造成损失。(五)对无形资产不够重视。医院的无形资产大部分存在于精神以及知识的层面上,与有形资产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无形资产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医院的发展,其作用与综合价值不亚于有形资产。倘若忽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必将导致民营医院失去市场竞争力,大部分民营医院因对无形资产的不够重视导致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因医务人员的流动、科研活动以及部分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等原因使无形资产不断流失,更因管理上的失误使其持续贬值。(六)流动资产管控制度不健全。现阶段我国民营医院大多没有财政拨款或者只有很少医院有财政拨款,在市场经济下,民营医院必须保持稳定的现金流,建立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货币资金预算包括资金收入预算和资金支出预算,医院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应根据医院的长、短期发展计划预测年度医院的收、支计划。但是,现在大部分民营医院因为自身的经营状况并没有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缺乏合理沟通,平时的日常资金开支也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同时医院投资资金与日常经营资金需求增长过快等,都会导致医院资金链断裂,增加财务风险。(七)资产管理审计水平待提高目前大多数民营医院没有设立审计部门,或即使设立了审计部门,审计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做到定期审计的实质。但审计工作是资产管理工作的后续保障,审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
三、民营医院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当前形式下和民营医院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水平。(一)正确认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要做好资产管理工作,首先要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建立资产管理制度,进行科学管理,对医院流程进行规范,在提高医院资产管理水平的同时也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其次加大资产管理宣传,使医院全体员工从思想上重视资产管理,建立奖惩制度,使资产管理工作与各科室奖金挂钩,让医院全体员从自身的工作岗位入手,将资产管理工作真正的实施下去。(二)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系。构建健全的资产管理体系,首先应根据上级的要求和民营医院自身的特点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将资产管理落实到使用科室和使用人员,避免出现资产流失的现象。其次应建立科学的管理流程和制度体系,医院资产的采购和处置经过资产管理领导部门的审批方可执行,严格把控资产管理的每一环节,坚决杜绝账实不符,虚报漏报不履行正常程序等现象。(三)提高相关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首先要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聘请有专业素养的专业人才,并为其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使资产管理工作有基本的后勤保障。其次对医院原有的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使他们能够完成医院的资产管理工作。同时还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监督,对资产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和表现进行定期考核,对已觉察到问题的人员和工作内容进行审查,加大奖惩力度,争取在财务上做到完全公开透明。(四)规范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程序,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由于民营医院的固定资产较多,种类繁琐,因此可以运用计算机软件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对二维码技术进行充分利用,清晰且高效的管控医院固定资产。财务部门应结合各部门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运用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折旧、摊销和报废。管理部门应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达到账实相符的要求。各部门应安装程序端,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紧密的链接在一起,达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使各部门可以在线查看本科室资产实际应用情况,并进行报损维修报废等申报,同时可以使资产管理人员详细了解固定资产的应用分布情况,避免固定资产的闲置和浪费。(五)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无形资产的发展对民营医院来说至关重要,民营医院要想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保持良好的口碑,对无形资产的使其在发展中不断增值。为此,首先,医院要建立正确无形资产管理意识,做到从领导到员工都重视无形资产管理。其次,各科室部门要建立奖惩制度、业绩考核制度、融资管理制度以及对应的质量管控制度与投资管理制度等,每月的质控考核结果,各科室的有效投诉和表扬直接跟工资奖金挂钩,以做到对无形资产全方面的管理,避免管理漏洞。(六)加强流动资产控制流程,提高风险意识。民营医院流动资产最主要的项目是货币资金,医院不仅要保证资金的安全,还应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确定每天的库存现金数额,保证收款部门不存在挪用现金的现象,财务部门按照每天的收入支出入账,确保没有坐支现金、账外账的问题。对于刷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缴费的问题,要跟银行对好往来账,做到日清月结。对应收医保款等往来账随时核对,准确计提坏账准备,避免资产流失。(七)加强资产管理审计。加强内部审计是健全医院资产管理体系的必要手段,民营医院应该做到事前监督、事中管理、事后审查,从计划阶段就开始发挥审计的作用,并对医院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重点审查,对存在的资产浪费、账实不符及资产流失等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浅谈医院物资资产管理
[摘要]随着现在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更多的人愿意选择积极进行体检,另外政府部门也对于目前医疗改革进行推动,不断给人民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条件与服务。在这样的一种大环境之下,医院不仅仅需要提升自身的医疗技术,还要面临着对于自身内部资产管理的需求,从而保证自身成本的优化。因此文章就从医院物资的管理进行分析,找出加强管理力度的方式,其中包括组织与制度管理、采购管理、验收管理、领用管理、报废管理以及效益与检查管理,通过对这几方面的分析研究,优化整体医院的管理体系,从而能够提高医院效益。
[关键词]医院物资;资产管理;关键环节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国内很多产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医疗事业也不例外,其不仅仅在临床治疗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同时自身的医疗设备、医疗药品管理等也在不断地完善之中。根据现在这种情况,医院作为目前社会之中最为基本的医疗保障机构,该怎样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加强自身资产的管理,是目前医院工作的重点。医院中物资管理是内部管理的重点,包括药品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等,把握医院物资管理之中的重点环节,能够极大地减少能源消耗,也降低了医疗成本,同时可以帮助病患减轻经济负担。
1组织机构与制度管理
现在医院的责任主要还是给病患治疗,预防疾病的传播,因为这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医院人员的工作任务较重,压力也较大。为了保证医院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组织结构,并且优化相关的管理制度,从而产生了相关资产管理流程,为资产管理提供保障。第一,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小组,对于医院物资的管理进行负责,下面设立相关采购小组与招标小组,明确规定所有小组的工作内容与范围,采购小组负责收集相关物资信息,及时了解医院之中物资损耗情况;审查物资小组则要提出每年的物资管理规划,解决相关的采购困难;招标小组则要按照审查小组每年的要求,进行物资的招标工作,这其中的成员应该拥有财务审计方面的经验。第二,为了保证医院物资管理能够落实,就要从管理制度入手,保证医院的工作效率,对于物资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相关制度,这些制度要以具体的情况入手,让所有的管理制度都能够满足医院具体情况,从而让工作人员能够得心应手,保证全部的流程能够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最终保证每一项制度的落实。
2采购管理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研究
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行政事业单位经过一系列改革,使行政事业单位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仍然在路上,如何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已经超过8万亿元,如果不加强管理工作,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和流失,保值增值也将受到极大的挑战。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进行有效结合,有利于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但当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两个结合”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两个结合”朝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两个结合”的必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对于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深入分析“两个结合”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两个结合”具有创新性。无论是资产管理还是预算管理,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都应当将管理工作与其他工作进行有效结合,特别是由于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具有很强的紧密结合,通过“两个结合”,能够推动行政事业管理模式创新;“两个结合”具有系统性。现代管理理念更加重视系统性,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不可能孤立存在,特别是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内部管理工作一环扣一环。通过“两个结合”,可以使资产管理、预算管理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而且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可以进行渗透和转换,进而使整个管理工作更具有系统性。通过“两个结合”,能够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整体水平,进而使整体管理工作更具有创新性和系统性。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更加注重“两个结合”。
二、行政事业单位“两个结合”存在的问题
“两个结合”在促进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科学性以及系统性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推动“两个结合”来看,尽管在“两个结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而且也形成了一些比较好的经验,但在推动“两个结合”方面还存在很多制度因素和突出问题,影响了“两个结合”的有效开展。因此,应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科学的策略解决问题,促进“两个结合”取得更大成效。一是存在思想制约。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两个结合”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思想问题,没有将“两个结合”作为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战略性举措。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根本就没有运用这种方法,还有的事业单位“两个结合”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实在在落实到位,导致“两个结合”成效甚微。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过程中,基本上都采取行政性、指令性的方式进行,与预算管理的结合不够到位。所以,缺乏有效的预算,导致资产重复购置、资产增值率低等问题,特别是存在“重购轻管”“重钱轻物”的问题。二是存在制度制约。从当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来看,“两个结合”制度还同有形成,尽管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两个结合”方面进行了实践,并且也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但仍然没有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资产管理主要由办公部门负责,而预算管理则都由财务部门负责,管理组织和机构“分立”,在实施“两个结合”过程中无法形成协同性。比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反映,虽然“两个结合”涉及两个部门,但相互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特别是资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要想实现“两个结合”,需要预算部门的配合,但其配合意识不强。三是存在模式制约。由于预算管理涉及面广,要求资产管理不仅要重视资产本身的管理,而且还要重视收益管理,必须进一步加强预算编报工作,否则就会对“两个结合”十分不利。当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比如,一些事业单位由于其具有经营性和收益性,因而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资产收益管理,没有与预算管理进行结合,违规转让、低价出租以及暗箱操作的现象相对较多,不仅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而且也会滋生腐败。但通过“两个结合”,则可以做好预防与控制工作。
三、行政事业单位“两个结合”的优化策略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资产处置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