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0 03:57: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蛛网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CT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AH多为高血压所致,最初症状以突发头痛为主,大部分患者通过头颅CT可以确诊,均口服尼莫地平,18例痊愈。结论:初诊头痛患者须重视颈强直体征,CT检查简单易行,尼莫地平口服对防范病情恶化有效。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CT;尼莫地平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自发性SAH,是一种常见病,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占出血性卒中的20%。就该病的临床表现、CT检查、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适合基层医院诊治SAH的简易策略。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6例,女14例,年龄20~89岁,其中60岁以上7例,50岁以上7例,40岁以上5例,20~40岁1例。

1.2发病形式:活动时发病6例,情绪激动1例,白天安静状态下发病12例,睡眠中1例。

查看全文

剖析依达拉奉对治疗眼睛蛛网膜下腔出血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作用。方法将武汉市普爱医院2005年3月-2007年3月6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达拉奉组34例,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滴,每日2次,连续滴注14天;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治疗。30天后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依达拉奉组30天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依达拉奉组脑血管痉挛和迟发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明显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依达拉奉;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脑血管痉挛(CVS)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引起严重的局部脑组织缺血,甚至导致迟发性脑梗死(DCI),成为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所致脑血管痉挛的药理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SAH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3月-2007年3月在我科收治的首发SAH患者66例,其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32~65岁,平均41.2岁。全部SAH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孕妇、严重肾功能障碍(血清肌酐>200mmol/L),Ⅱ度或Ⅲ度心脏传导阻滞者除外。按治疗方法分为依达拉奉组(n=34)和对照组(n=32)。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史、出血量CT评分、经颅多普勒(TCD)探测的大脑中动脉(MCA)流速基础值以及用药前Hunt-Hess分级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止血、降低颅内压、尼莫地平片(60mg/6h)、预防并发症、调整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依达拉奉组加用:生理盐水100ml加依达拉奉30mg,快速静脉滴注(2次/d),共用14天。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肝、肾功能,注意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观察时间为发病后30天内。

查看全文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护理探讨论文

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严重病症,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好转或治愈出院,是值得高兴的。但切不可忽视早期预防便秘的护理,否则可能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或不幸。对此,笔者总结经验教训,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68岁,于1994年2月27日入院,经治疗病情基本稳定,于1994年3月14日便秘,泡服便乃通茶剂,30min后患者因在床上用力排便,突然意识丧失,鼾声呼吸。体格检查:颈强1F,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2mm,右侧3.5mm,对光反射迟钝,克氏征阳性,血压120/90mmHg,脉搏72次/min。立即行20%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药物治疗,给氧,病情不见好转,脑疝形成,呼吸心脏停搏,经一系列抢救无效而死亡。

例2,患者,女,63岁,于1994年10月30日入院,无语言障碍及肢体瘫痪,经治疗病情好转,1994年11月20日欲出院,却因用力排便,突然喷射性呕吐,意识不清。体格检查:颈强1F,双侧瞳孔等大,约1.5mm,对光反射迟钝,克氏征阳性,大便成形,并不干硬,尚未排完,血压140/100mmHg,脉搏快难以数清,急查心电图:室性早搏。立即行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和2%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等治疗,神志转清,病情稳定,但留有后遗症:失语、左侧肢体偏瘫,于1995年1月14日出院。

例3,患者,男,46岁,于1995年3月26日入院,神志恍惚,经治疗当日神志转清,嘱患者及家属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3周,半流质饮食,多吃富含粗纤维食品(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每1~2天大便1次。至1995年3月29日8am,责任护士发现患者仍未解大便,立即泡饮便乃通茶剂,看服入口2次,1h通便。此患者恢复较快,于1995年4月14日治愈出院。

2护理措施

查看全文

脑脊液净化疗法治疗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腰大池持续引流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常规抗痨治疗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净化治疗。结果:显效19例,有效6例,死亡1例。结论:这种综合疗法操作简便易行,稳定可靠,疗效显著,易于推广。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15~52岁,平均28岁,既往有肺结核病史7例(27%),胸膜炎病史5例(19%)。病程15天(5~60天)。

临床表现:入院时有不规则发热21例(81%),盗汗15例(58%),明显消瘦8例(31%),头痛20例(77%),呕吐12例(46%),意识障碍4例(15%),抽搐3例(12%),颈强直20例(77%),克氏征阳性18例(69%),布氏征阳性20例(77%),有颅神经受损征5例(19%),肢瘫2例(8%),20例行眼底检查,视乳头水肿4例(15%)。

实验室检:①脑脊液检查:26例入院后均行脑脊液检查,采用腰池穿刺,记录压力、外观、白细胞计数及蛋白、糖、氯化物定量测定。26例中压力>1.96kPa、18例(69%);脑脊液外观毛玻璃状15例(58%),无色透明6例(23%),黄色5例(19%);白细胞数>100×106/L16例(62%),<10×106/L4例(15%);蛋白含量<0.45g/L2例(8%),>2g/L6例(23%);葡萄糖<2.5mmol/L23例(88%),氯化物<119mmol/L19例(73%)。②病原学检查:脑脊液沉渣或薄膜涂片找结核杆菌阳性4例(15%),结核菌培养阳性3例(12%)。③其他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轻度贫血7例(27%),中度贫血3例(12%);血沉>50mm/小时12例(46%),血沉<20mm/小时3例(12%);血PPD-IgG阳性7例(27%).26例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有脑积水3例(12%),脑梗死2例(8%)结核瘤1例(4%)。26例中胸片检查示浸润型肺结核6例(23%),粟粒性肺结核4例(15%),胸膜炎、胸积液5例(19%)。全部病例行PPD皮试,强阳性9例(35%),阳性10例(38%),阴性7例(27%)。

查看全文

中脑利钠肽研究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脑利钠肽;颅脑外伤

论文摘要:现已发现利钠肽系是由心房利钠肽(ANP)、脑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及3个类型受体所构成的3个内源性配体系统。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广泛分布。研究脑利钠肽(BNP)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生物化学的特点及分布、释放规律,说明脑利钠肽(BNP)对水盐代谢的中枢调节作用,为阐明颅脑外伤(ACI)时水电解质失衡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影响,临床可用于ACI预后的判断及治疗的指导。

脑利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是继心房利钠肽(atrialnatriureticpeptide,ANP)之后发现的利钠肽家族中另一个成员,于1988年由日本学者Matsuo、Sudoh等从猪脑中分离、钝化出来,以后发现心肌细胞也能合成和分泌BNP。与ANP一样,BNP具有强大的排钠、利尿、舒张血管和抑制肾素-醛固酮系统等作用,但在基因表达、合成和分泌部位、代谢清除及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rm,CNS)中的分布等方面不同于ANP。随着放射免疫、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有关BNP的基础研究和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渐渐被人们所关注,现就这方面的报道报告如下。

1BNP的生物化学特性

BNP是一种生物活性多肽,由26个氨基酸构成,BNP-26是其基本结构,但是不同种属的BNP其氨基酸组成和分子大小有一定差异。其hBNP-32的序列是:His-Arg-Arg-Leu-Val-Lys-Cys-Gly-Leu-Gly-Ser-Ser-Ser-Ser-IIe-Arg-Asp-Met-Lys-Arg-Gly-Phe-Cya-Gly-Ser-Gly-Gln-Val-Met-Lys-Pro-Ser-NH2。BNP的基本结构中有一个2-硫基所构成的环状结构,其主要的活性基因之一是保持由17个氨基酸组成的以2-硫键在两个半胱氨酸位置相联形成的环状结构完整性。BNP在结构上与ANP极为相似,环状结构中17个氨基酸仅有6个氨基酸不同,且BNP氨基酸序列的C-端保留着类似ANP的C-端的化学结构,推测它们可能是来自不同基因的表达产物。在CNS中以小分子形式存在,它们是BNP-26、BNP-32。

2BNP及受体的分布

查看全文

深究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0例CT诊断

笔者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9年12月30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病例资料及CT影像学表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12月期间的30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男25例,女5例,年龄18-91岁,平均57.3岁,其中60岁以上12例。病程一般为受伤后数小时到2周左右。30例患者均有头部外伤史,其中车祸伤25例,跌打伤5例。全部病例均采用通用GE-1800PLUSCT机扫描,层间距和层厚均为10mm。

二、结果

CT显示额、颞或额颞、额颞顶甚至额颞顶枕颅骨内板下方与脑表面间新月形、弧形脑脊液密度影,其中单侧/双侧额部4例,单侧/双侧颞部3例,单侧/双侧额颞部17例,额颞顶2例,额颞顶枕2例,另有2例表现为大脑镰旁条带状脑脊液密度影。病变早期密度较均匀,边缘较光整。本组病例有8例颅骨骨折,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脑萎缩。本组病例均以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6例首次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或仅见头皮血肿,24h~1周复查才出现典型CT表现。1例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后1周出现,1例脑萎缩伴额颞顶硬膜下积液患者于伤后5个月出现慢性硬膜下血肿。

三、讨论

查看全文

小儿骶管麻醉研究论文

1小儿骶管的应用解剖学特点

小儿骶管裂孔相对较大,体表标志明显,且骶骨背面平、骶角不突出易扪及,穿刺成功率较高,而且小儿骶管容积小,蛛网膜囊位置较低,局麻药物浸润完全,能够满足下腹部、会阴部以及下肢大部分手术的要求,并且连续骶管麻醉的应用,也可满足长时间手术的要求。但应注意小儿骶管内静脉丛丰富,如穿刺针过于锋利,可刺破或误入血管,再加上推药过快,压力过高,容易造成局麻药物入血,易产生局麻药的全身毒性反应,导致局麻药中毒。因此注药前,应认真反复回抽查看有无回血,及时调整穿刺针的位置。另外,小儿骶管内蛛网膜囊位置较低,如穿刺针过深,亦有误入蛛网膜下腔造成全脊髓麻醉的可能,所以应提高警惕[2]。它的禁忌证与硬膜外麻醉相同。

2小儿骶管麻醉的穿刺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1)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孔巾,以22号套管针自骶管裂孔处穿刺垂直刺入达骨膜后,退针数毫米,针干渐向尾椎与皮肤呈20°~30°角方向前进,穿过骶尾韧带有突破减压感,再推进几毫米。进针不宜过深,一般以3~4cm为宜,新生儿、婴儿更浅些,避免过深刺破蛛网膜下腔,注气无阻力也无皮下气肿可确定针已进入骶管,抽吸无脑脊液或血液后缓慢注入局麻药等。(2)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孔巾,以22G套管针自S3~4正中处垂直穿刺,穿过骶尾韧带有突破减压感,注气无阻力也无皮下气肿可确定针已进入骶管,抽吸无脑脊液或血液后缓慢注入局麻药等[3]。(2)比(1)入路要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3麻醉药的选择和剂量

3.1麻醉药的选择[3,4]见表1。

查看全文

略论多排螺旋CT特点及应用

【摘要】64排螺旋CT脑血管成像能清晰的显示颅内大血管影像,对绝大部分的动脉瘤能迅速、准确地诊断。多层螺旋CT扫描机,通过选择合理的扫描参数,优化扫描方案,充分应用多种后处理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机器性能的不足,获得较满意的脑血管CTA图像。螺旋CT的CTA检查是一种显示颅内血管病变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它较普通螺旋CT更快捷,更准确,相对脑血管造影有无创伤、价格低的优点。本文还对CTA的3种主要成像方法的差异及其与DSA的比较。对原发本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因的筛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多排螺旋CT特点脑血管成像蛛网膜下腔出血多排螺旋CT与普通螺旋CT比较

CT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广泛应用。脑血管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或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根据其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通常突然起病,以头痛、呕吐、昏迷、短时间内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多数为脑出血,对于头痛症状较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极易被人们所忽视,这时头颅CT扫描对于发现和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重要的价值。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简称CTA,CTA对于脑动脉瘤的发现和诊断有着一定的优势作用。

CTA是采用CT增强扫描,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显示颅内血管的一种新的检查手段。近年来,CTA正迅速成为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是否存在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与DSA相比,CTA的优势在于:1、无创。患者只需通过手臂静脉注入造影剂,通过螺旋CT扫描即可完成检查,无任何痛苦。2、成像快。CTA检查准备好后,注药到扫描完成不到一分钟,对于有些躁动患者给镇静药后也能检查。3、图象清晰、准确可靠。CT扫描完成后可通过计算机三维重建3D图象,从不同角度显示动脉瘤,反映动脉瘤的所有特征,包括动脉瘤颈、动脉瘤囊、瘤壁钙化和血栓形成等。CTA与CT结合,能更好地显示动脉内的血栓和梗死的范围。在判断是否动脉近端或远端闭塞,选择动脉内溶栓抑或静脉溶栓,有重要参考价值。使用多层CT技术,能显示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整个行程,包括颅内段和颅外段,还能显示侧支循环。另外还可模拟开颅并从手术野观察动脉瘤的指向、瘤颈的位置、动脉瘤与邻近血管及颅底骨的空间关系,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很好的治疗方案。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之一,其出血原因很多,主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其次为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动脉炎,颅内肿瘤及抗凝治疗的并发症等,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0%~15%[1]。CT脑血管成像(CTangiography,CTA)是经周围静脉高速注入碘对比剂,在靶血管内对比剂充盈的高峰期,用螺旋CT进行快速体积数据采集,获得的图像再经各种计算机处理技术,合成三维(3D)血管影像。随着螺旋CT的普及,该项检查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多排螺旋CT(multislicecomputedtomography,MSCT)特别是64排螺旋CT的推出,更具有扫描速度快,成像清晰,细腻等优点,使CTA的临床应用更为安全和简便。本文应用64排螺旋CT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行CTA检查,探讨其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筛查方面的应用价值。

应用Philips64排螺旋CT扫描机。先常规行颅脑平扫,再行小剂量造影剂试验,描绘出时间-密度曲线,并通过时间-密度曲线确定最佳延迟扫描时间,后行CTA检查。CTA扫描线平行于听眦线,从颅底向颅顶扫描。在肘静脉建立通道,经高压注射器注入80~100mL碘对比剂,注射速度为3.0mL/s。延迟扫描时间为13~22s。扫描条件为120kV,280mA,扫描层厚1.25mm,连续扫描采集,重建间隔0.625mm,输入原始数据后,在Philipsworkstation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重建,分别为容积重建(volume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intensityprojectice,MIP)及表面遮盖显示法(surfaceshadeddisplace,SSD)。

查看全文

脑血管病住院统计分析论文

【摘要】调查统计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首发脑血管病例。结果脑梗死跃居首位,其次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出血、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次脑梗死住院占82%,高血压只占4%。作为脑血管病的基础疾病,高血压病住院治疗数极少。所以要降低脑血管发病率,首先应重视基础疾病高血压病的诊治。

【关键词】脑血管病;基础疾病;高血压

作为第一位致残因素脑卒中,近几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据我们统计,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康复科、老年病科首发脑血管病,脑梗死为2221例,占总数的82%。脑血管病,作为庞大的疾病群体,在诊疗与预防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现报告如下。

1调查资料

调查统计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神经内科、康复科、老年病科住院,以脑血管病为主的脑梗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等首发住院病人。详见表1。表12001~2006年首发脑血管病住院统计

2结果

查看全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论文摘要】目的:通过对17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其98例远期预后CT表现进行分析,正确认识CT在诊断HIE的价值,以指导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2007年175例HI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9例进行随访并CT复查。结果:CT诊断,175例HIE患者中32例正常,44例轻度HIE,52例中度HIE,47例重度HIE;89例复查患者中65例脑萎缩,51例脑软化,21例脑积水,8例脑钙化,11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HIE的诊断CT检查是非常必要的诊断证据,同时CT表现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oparhy,HIE)是围产期新生儿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害,也是目前新生儿死亡及远期致残的主要原因[1,2]。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和发展,影像诊断进入新生儿领域,对HIE的认识日益提高。由于CT扫描具有简便、迅速、安全、无痛苦等优点,它已成为HIE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收集1997年9月~2007年3月本院临床确诊为HIE患儿175例,其中男103例,女72例;胎龄:<37周33例,37~42周127例,>42周15例;1minApgar评分:≤3分21例,≤6分119例,>6分22例,评分不详13例。随访HIE患儿并复查CT的98例,其中男57例,女41例;复查时的年龄1岁5月~11岁,平均年龄约7.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差,抽搐,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临床分度按文献[4]的标准:轻度53例,中度87例,重度35例。随访并CT复查的89例中,其中脑性瘫痪113例,智力落后97例,语言困难71例,癫痫46例,视力障碍29例,颅内高压15例。

1.2检查方法:使用设备:SomatomARnova全身CT;扫描条件:管电压120kV,管电流80mA,时间4s,矩阵512×512,窗宽82~87HU,窗位30~36,层厚10mm,层距10mm;初次CT检查时间,最早出生3h,最迟29天,平均6天,全部为平扫,部分患儿给予镇静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