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器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0 03:49: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助推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企业网络营销助推器研究

摘要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能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网络营销是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网络虚拟市场的新营销理论,数据挖掘技术同样能在网络营销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网络营销的助推器,为企业带来效益。

关键词数据挖掘网络营销市场营销

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日益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人们利用信息技术生产和搜集数据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在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极为重要的商业知识,但是这些商业知识是隐含的、事先未知的。面对“人们被数据淹没,人们却饥饿于知识”的挑战,数据挖掘技术应运而生,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1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DataMining)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还有很多和这一术语相近的术语,如从数据库中发现知识、数据分析、数据融合以及决策支持等。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次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1人工神经网络

查看全文

政治民主助推器互联网

所谓政治民主,是指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其具体表现为公民的选举权、表达权、知情权、监督权等各项参与政治的权利得到平等的实现机会与有效的实现可能。

一、政治民主的推进,迫切需要网络支持

传统的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有:信访举报、舆论监督、协商对话、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参加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等活动以及通过司法机关直接举报和提起诉讼等。以上诸多途径成效甚微,原因如下:

(1)政府官员及人民代表深入基层了解民意的机会少,即使进入了群众中,由于百姓的顾虑,了解到的民意也具备了很大的不真实性,因而民众意见表达不明显。

(2)传统的民众意见表达平台信箱、热线等,其不公开性导致公民的意见不被重视,公民的反应情况得不到有效的回复,甚至被政府忽略,因而这些公民参政方式只是流于形式,不能有效的实现其设置目标。

(3)传统方式无法使公众放心坦率的发表言论、提出意见,因为面对面的交谈形式无法使公民坦率的说出心声,而通过信件等形式提出的意见还可能受到相关人员或部门的追查,公民进行言论发表尤其是对不合理事件的举报等行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由此可见,公民参政渠道存在的问题导致公民权利行使的困难,进而无法有效实现政治民主的推进。因此,政治民主的推进需要一个新的平台,可以有效地保证人民权利的实现。而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查看全文

公众舆论助推器管理论文

摘要《焦点访谈》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人民生活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2004年5月《焦点访谈》播出的31期节目入手,分析其栏目特色,并挖掘各种特色对今后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启发意义,以资借鉴。

关键词《焦点访谈》电视新闻评论新闻舆论监督

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1994年推出的《焦点访谈》,一直以舆论监督而著称,曾被誉为“中国舆论监督第一品牌”。栏目创办10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对社会的贡献,可以说,在中国新闻史上是空前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焦点访谈》拥有如此辉煌的成绩呢?下面,我们就从栏目自身的特色来寻求答案,并结合这些特色相应地谈谈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操作的启发,以求从成功中汲取经验,为今后其他节目的开设和栏目自身的更好提升给以帮助。

1“述”与“评”有机结合的“形象化政论”

从节目属性分类上来看,《焦点访谈》属于电视述评类的新闻评论节目。所谓“述”是指用电视画面和声音来叙述现场材料和背景材料,使评论时观点的形成有了客观事实基础。“评”则是对相应的事实展开的分析说理。那么顾名思义,电视述评节目就是将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融于一身,在对事件进行横向纵向挖掘的同时,适时进行分析评论。

应该说,这种夹叙夹议的方法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甚为多见。《焦点访谈》也不例外。它的突出特色不在这种方法的运用上,而在于它应用得妥当而巧妙。具体地说,就是他较好地把握了如何将“述”中形象的画面语言与“评”中抽象的分析论述性语言相结合:用具体的视听形象支撑并强化分析议论的内容,用缜密的思辨性提炼和提升形象性的画面所无法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理性分析,使《焦点访谈》成为真正在画面上吸引人、在情感上打动人、在道理上说服人的“形象化政论”。因此《焦点访谈》的画面、音响、解说之间常常闪烁出令人折服的思辨光辉。尤其是主持人节目结束之前一番简短有力的点评,更是颇富哲理的分析论述,使《焦点访谈》舆论监督述评结合的价值再次凸现。

查看全文

公众舆论助推器管理论文

摘要《焦点访谈》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人民生活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2004年5月《焦点访谈》播出的31期节目入手,分析其栏目特色,并挖掘各种特色对今后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启发意义,以资借鉴。

关键词《焦点访谈》电视新闻评论新闻舆论监督

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1994年推出的《焦点访谈》,一直以舆论监督而著称,曾被誉为“中国舆论监督第一品牌”。栏目创办10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对社会的贡献,可以说,在中国新闻史上是空前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焦点访谈》拥有如此辉煌的成绩呢?下面,我们就从栏目自身的特色来寻求答案,并结合这些特色相应地谈谈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操作的启发,以求从成功中汲取经验,为今后其他节目的开设和栏目自身的更好提升给以帮助。

1“述”与“评”有机结合的“形象化政论”

从节目属性分类上来看,《焦点访谈》属于电视述评类的新闻评论节目。所谓“述”是指用电视画面和声音来叙述现场材料和背景材料,使评论时观点的形成有了客观事实基础。“评”则是对相应的事实展开的分析说理。那么顾名思义,电视述评节目就是将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融于一身,在对事件进行横向纵向挖掘的同时,适时进行分析评论。

应该说,这种夹叙夹议的方法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甚为多见。《焦点访谈》也不例外。它的突出特色不在这种方法的运用上,而在于它应用得妥当而巧妙。具体地说,就是他较好地把握了如何将“述”中形象的画面语言与“评”中抽象的分析论述性语言相结合:用具体的视听形象支撑并强化分析议论的内容,用缜密的思辨性提炼和提升形象性的画面所无法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理性分析,使《焦点访谈》成为真正在画面上吸引人、在情感上打动人、在道理上说服人的“形象化政论”。因此《焦点访谈》的画面、音响、解说之间常常闪烁出令人折服的思辨光辉。尤其是主持人节目结束之前一番简短有力的点评,更是颇富哲理的分析论述,使《焦点访谈》舆论监督述评结合的价值再次凸现。

查看全文

电影论文:做好公众舆论的助推器

摘要《焦点访谈》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人民生活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2004年5月《焦点访谈》播出的31期节目入手,分析其栏目特色,并挖掘各种特色对今后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启发意义,以资借鉴。

关键词《焦点访谈》电视新闻评论新闻舆论监督

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1994年推出的《焦点访谈》,一直以舆论监督而著称,曾被誉为“中国舆论监督第一品牌”。栏目创办10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对社会的贡献,可以说,在中国新闻史上是空前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焦点访谈》拥有如此辉煌的成绩呢?下面,我们就从栏目自身的特色来寻求答案,并结合这些特色相应地谈谈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操作的启发,以求从成功中汲取经验,为今后其他节目的开设和栏目自身的更好提升给以帮助。

1“述”与“评”有机结合的“形象化政论”

从节目属性分类上来看,《焦点访谈》属于电视述评类的新闻评论节目。所谓“述”是指用电视画面和声音来叙述现场材料和背景材料,使评论时观点的形成有了客观事实基础。“评”则是对相应的事实展开的分析说理。那么顾名思义,电视述评节目就是将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融于一身,在对事件进行横向纵向挖掘的同时,适时进行分析评论。

应该说,这种夹叙夹议的方法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甚为多见。《焦点访谈》也不例外。它的突出特色不在这种方法的运用上,而在于它应用得妥当而巧妙。具体地说,就是他较好地把握了如何将“述”中形象的画面语言与“评”中抽象的分析论述性语言相结合:用具体的视听形象支撑并强化分析议论的内容,用缜密的思辨性提炼和提升形象性的画面所无法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理性分析,使《焦点访谈》成为真正在画面上吸引人、在情感上打动人、在道理上说服人的“形象化政论”。因此《焦点访谈》的画面、音响、解说之间常常闪烁出令人折服的思辨光辉。尤其是主持人节目结束之前一番简短有力的点评,更是颇富哲理的分析论述,使《焦点访谈》舆论监督述评结合的价值再次凸现。

查看全文

经济发展助推器论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向中国境内2800家日韩在华投资企业发出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70份,回收率为16.8%。其中,日资企业占接受调查企业总数的73.56%,韩资企业占接受调查企业的26.56%。

被调查企业的规模,从职工人数上讲,日资和韩资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500人以下的企业分别占总数的75.2%和72.65%。从投资规模上看,投资规模在100万—1000万美元的企业分别占日资和韩资企业总数的45.6%和43.1%。相比而言,日资企业投资规模大于韩资企业,这一结果符合在中国投资的日本和韩国企业的总体情况,即韩国对华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122万美元)小于全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平均项目规模(191万美元),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193万美元)则高于平均水平。从企业类型看,日资企业以独资和合资两种类型为主,日资和韩资公司多占控股权,股权比重为50%以上的企业分别占总数86%和83.49%。

从产业结构讲,日本和韩国在华投资企业和其母公司均以制造业为主,比重分别为92.3%和78.6%。此外,有少量公司从事批发零售、仓储运输和其它行业。在制造业中,日资企业多从事电气机械和电子通讯设备生产(约占总数的22.1%),其次为纺织服装和皮革制品、金属制品、化学原料制品和精密仪器及办公机械;韩资企业多从事电气机械和电子通讯设备、纺织服装和皮革制品的生产,约占总数的32.79%和24.59%,其次为橡胶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和食品饮料等产品的生产。

投资主要因素及经营评价

日资和韩资企业对来华投资主要影响因素的评价基本相同(见表1),均认为潜在的生产规模、中国经济的稳定、政府办事效率及其公正性、中国吸引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更为重要。此外,良好的基础设施、低廉的土地价格以及劳动力资源充足、素质高、工资成本较低等方面的条件,也是吸引日韩两国投资的影响因素。而对于矿产资源、跟随上下游企业到华投资、绕过贸易壁垒以及语言文化上的相近性等因素,企业并不十分看重。

表1影响日韩企业来华投资的因素

查看全文

地理标志解决三农问题助推器

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有利于地方名特产品产业的保护和发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的推行能够有效的保证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特色,为我市特色质量产品撑起“保护伞”。具有独特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xx地方产品在实施保护前只是一种自然属性,当经过审核批准并颁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证书,由政府部门实施保护后,才上升为社会属性。比如,我市的通江银耳于2004年10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就意味着只有经过审核批准的特定区域所产出的银耳,才能使用“通江银耳”专用标志,其他地方生产的银耳不得以通江银耳在市场上销售,这样就有效的保护了通江银耳产区的利益。

(二)有利于提高地方名特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和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使用,将使受保护的地方名特产品的无形资产得到提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不仅从法律意义上承认了地理标志产品的特一性,同时也是国家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和担保。花炮产业一直是湖南浏阳市的经济命脉,每年创税高达5亿多元,但过去许多非浏阳的作坊式花炮企业看重“浏阳花炮”这含金量极高的地理名称,非法冠名销售,给浏阳花炮产业带来巨大冲击,浏阳花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外地非法冠名销售行为得到有效控制,“浏阳花炮”的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西湖龙井茶本身只产于西湖之畔,但过去浙江50多个县,甚至省外、国外都产所谓的“龙井茶”,西湖龙井茶实施地理产品保护后,对西湖龙井茶的产区进行了界定,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强化了市场的监督,龙井茶的生产秩序得到规范,促进了龙井茶产区的经济发展。目前优质龙井茶的收购价由过去每公斤几百元上升到3000元左右,产区茶农平均年收入高达2万元。

二、xx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

xx市工业基础薄弱,但xx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对xx地方名特产品产业的保护,促进加工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xx经济发展的明智之举。自2001年以来,特别是国家质检总局把xx作为质量工作联系点以来,我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目前已有通江银耳、南江金银花、南江翡翠米和南江山核桃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功,获保护产品数量居全省第一。但是,目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不明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把地方特产品的地理标志更多的被看作是一种知识产权,谈论更多的是单纯强调产品所特有的地理优势,而没有真正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纳入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各级党委政府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全面实施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地理标志产品宣传力度不够,获保护产品的宣传力度尚需加强。据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公告,通江银耳蛋白质平均含量达到7.5%,而福建白耳(银耳)蛋白质平均含量仅5.5%;南江金银花有效成份绿原酸含量达7.5%,而湖南回隆金银花绿原酸含量仅3%多一点。我们需要抓住我市地方名特产品质量的亮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形象和市场知名度。三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机制尚未健全。申报成功仅仅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做好运用工作,完善运作机制,强化市场监督。申报成功后还需要企业或其他组织作为载体申报标志使用权,还要完善标志使用的管理办法,质监等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对标志使用的监管,确保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查看全文

把四强竞赛活动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氛围浓力度大质量高“四强”竞赛助推我区经济

今年以来,我区坚持把“四强”竞赛活动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深入宣传发动,完善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至9月份,全区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1.2亿元,同比增长22%;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7.16亿元,增长62.8%;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15772万元,增长29.9%;农民现金收入达到2753元,增长21.2%。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为扩大“四强”竞赛活动的参与面,切实把全区上下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引导到竞赛活动中来,我区不断加大对“四强”竞赛活动的宣传力度,通过出动宣传车,制作过路标语、宣传牌,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深入到镇、村和企业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统一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增强了各级各单位比学赶超、加快发展、争当“四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与此同时,进一步配齐配强了“四强”竞赛领导机构,提高“四强”竞赛在镇街目标管理千分考核的比重,完善了监测考核方式,对各基层争创单位的经济数据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分析,严格兑现“四强”单位的各种奖励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各有关部门参与“四强”竞赛的积极性。

开展“四强”竞赛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经济发展,也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争当“四强”。基于这一认识,我区排出了50个强村、50个弱村,重点监控,结对帮扶,抓两头、带中间。对已进入市、区“四强”的单位,加强跟踪考核,抓巩固,抓提高,力求强的更强、大的更大,争取在今年的评比中实现位次前移。同时,通过资金、技术扶持和区级领导帮包等方式,开展以强带弱、促弱变强活动,督促所有的镇街、村、企业和园区都向“四强”目标迈进,力争更多的单位跨入“四强”行列。

同时,组织帮包区级领导逐镇街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帮助镇街分析在争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导他们制订和完善争创措施,促进“四强”竞赛活动的开展。以“四强”竞赛活动为载体,积极做好结合文章,推动各项经济工作的开展。为争创强园区,我区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民营经济群体扩张和规模膨胀,特别是突出抓好薛城工业园建设。今年以来,薛城工业园已完成基础设施投入960多万元,新增投入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2家,新增投产企业9家,实际完成项目投资1.9亿元。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集中精力抓好续建和新签约项目的落实。目前,全区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达43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0个,特别是贝莱得空调、锦辉铸钢高速镦锻、申济蒜业、联兴微晶玻璃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项目的开工建设,将有力地改善全区的工业结构,拉动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查看全文

涉农电子商务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内容摘要】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创新动力,涉农电子商务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本文论述了涉农电子商务能够为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好处,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六方面的对策和建议。涉农电子商务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带动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关键词】涉农电子商务;农村经济;农业经济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粮食、蔬菜、瓜果枣栗品质上乘,享誉全国。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民不问市场、重生产、轻销售、个体经济单打独斗的思维方式仍占主导。尽管品牌享誉在外,却经常出现农产品大量积压卖不出去、价格大幅波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为改变这一现状带来了契机。如果能将河北省丰富的农业资源与互联网资源相互融合,大力发展涉农的电子商务,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同时利用“信息高速公路”解决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对称问题,按需生产,可大大拓展河北省的农产品市场,推动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步伐。

一、涉农电子商务为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一)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络技术,能够跨地域进行市场经济活动。它可以帮助农户打破以往有形市场的地理和空间界限,打破现有市场区域性的垄断和人为控制、欺行霸市等不良市场行为,将市场无限扩展到全国乃至全球,为河北省农产品走出本地区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农产品高效地拓展市场。

(二)电子商务打破了相对于农民来说信息不对称的缺陷,使农户借助网络掌握更多的市场行情和信息。旧有的农民分散的小生产方式,决定了其在面对市场时的弱势地位。有些农户通过中介公司,在“公司+农户”结构下去对接市场,反而经常被公司利用自身的市场优势牵住鼻子,利益受损。究其原因,就是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农户在市场上处于信息劣势一方。如今农户借助网络(而不是通过传统中介公司)直接与市场对接,不仅可以很好地了解市场,预测和把握市场,还可以足不出户与国内外客户进行讨价还价、买卖交易,使农户拥有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话语权。 

查看全文

县级党校贯彻落实条例的探索

在干部教育培训“十五”规划期间,作为县级党校的青州市委党校坚持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举办科级干部进修班11期,轮训719人;青年干部培训班4期,培训163人;村两委负责人轮训班6期,轮训1080人。在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十一五”规划的过程中,认真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坚持“四个贯穿始终”、开展“两项重要活动”,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坚持四个贯穿始终:一是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干部贯穿始终。在课程设置方面,紧紧围绕着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开设了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文选》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党章,始终保持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先进性、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国际关系、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等专题。通过这些专题的讲授,使学员全面了解、深刻理解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提高了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从而把理论武装工作在党校层面上推向新阶段、提高到新水平。

二是把服从、服务于市委中心工作贯穿始终。《条例》强调干部教育培训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青州市新任市委书记、党校校长王立胜同志到党校调研时提出,“党校要成为推动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助推器,成为推动领导干部改革创新、更新思路的助推器,成为推动领导干部提高素质、转变作风和狠抓落实的助推器”。青州市委提出以“全力打造文化名城、旅游名市、生态名市和经济强市”为目标。这就是全市的大局和中心工作。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为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作为市委的重要工作部门,必须在大局中重新定位,扮演好“三个助推器”的角色,把服从大局、突出中心、推动工作作为自己的本分和职能。基于上述考虑,我们一是修订、完善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到党校上课制度,制作了规范性文件并落实到位。二是党校从去年开始举全校之力,精心组织教学骨干潜心研究青州问题,开设专题落实市委工作。这些新专题主要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青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与措施,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青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与打造青州文化名城,做大做强骨干企业、振兴青州工业经济等。通过上述课题的学习,达到了统一思想、干事创业、推动工作的目的。

三是把广泛深入地推进研究式教学贯穿始终。《条例》明确要求改进培训方式,强调“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根据上述要求,我们深化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全面推行课件教学,深入推进菜单选学,尝试、探索案例教学,实行校内培训与外出考察有机结合,把研究式教学提高到新水平。具体细化为三种方式:首先是以教员为主导,采取2+0.5的教学模式;其次是以学员为主体,就是小组交流和学员上讲台;最后是以学员、教员双向互动为主要内容。特别是在组织市级领导专题报告时,请职能部门课前精心准备、课后集中答疑,通过一问一答、集中问综合答以及漫谈式的双向互动,调动起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相长与学学相长。

四是把加强党性锻炼和个人修养贯穿始终。党性锻炼是永恒的课题,是党校姓“党”的重要体现,是学习贯彻党章、倡树“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必然要求,是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从严治学、严格管理,重点抓住出勤率,集中处理工学矛盾,制定了主体班次学员管理规则、百分考核及优秀学员、十佳学员评选表彰办法等制度,将党性锻炼的原则性要求落实到学员的理论学习、课堂研讨、日常考勤、考试考核、参观考察等各个细节中。同时成立学员临时党支部、班委会,使学员的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有机结合,自上而下形成增强党性的合力。

为了落实《条例》规定的考核与评估,我们开展了两项重要活动,把它作为教学与管理的总抓手,贯穿于主体班次办学的全过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