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0 03:14: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主体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主体性德育模式研究思考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德育模式;德育误区;建构
一、对当前学校德育误区的分析与反思
误区之一:
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起点设置不当,脱离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发展水平,将学生成人化,采取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手法,无法有效地为学生所认同,难以激发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负效应。同时,这种急功近利,企图“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简单化的做法,又使德育的终极性目标没能有效地分解为着实的阶段目标,以至于德育的阶段目标缺乏内在的逻辑递升序列,高层次、高要求的终极目标找不到基础性的支撑点,无异于空中楼阁,难以达成。
误区之二:
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等同于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的说理、讲解,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的掌握,在“掌握”和“认同”之间随手划上等号,省略了外在的道德需求向学生个体道德需要转化的心理机制研究,把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看作是道德教育“外烁”的成果,因而对学生日常学校、家庭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关心不足,忽视了道德修养的巨大作用。学生掌握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缺乏实践中介,不能有效地内化为道德信念,导致“知而不信”;道德信念也不足以外化,以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表现为“言而不行”。
学生的主体性
一、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使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水平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保持畅通,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教师要有与学生平等的角色意识,努力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一进入课堂,教师就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消除学生的拘谨心态。同时,教师在设计导入新课的学习活动时,要照顾到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尽量让大部分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不能一开始就把学生问倒了,一开始就把学生难住了。学生一开头就碰了壁,要让他再进入积极参与的状态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一位教师借班执教观摩课,上《鸬鹚》第二课时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师: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听课,大家的心情有点紧张吧?老师带大家来做几次深呼吸,把这紧张的心情平静下来。(带学生做深呼吸)怎么样,心情平静下来了吧?(学生点头)我们四年级同学的心理素质真不错!下面哪位同学把刚才自己心理变化的过程简单地说给老师听听?
生:上课了,有很多老师坐在后面听课,我的心情很紧张。后来,老师带我们做了几次深呼吸,我的心情才慢慢地平静下来。
师:谁能在最后一句中用上《鸬鹚》这一课中的一个词语?
中学生主体性
一、教学活动就是德育活动
1.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功能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首先,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是最严密的、目的性计划性最强的交往。课堂教学是神圣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它是一个整体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其次,它所使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这使得教学本身充满了教育性,真正领会并贯彻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同时,通过教学过程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刻苦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学科知识的规律性、严谨性,学习的氛围,都是隐性的教育因素。尤其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育者——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他的言谈、举止、穿戴、情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2.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教学活动包含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内容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将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完成认识性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与“听众”。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它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有着巨大潜力的人的存在。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课堂教学目的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我们应该提出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整的人的教育,把学生看作是活动的主体,调动其积极性及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能力等等。这一切虽不是一节课上能够完成的,但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每节课来实现,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本质。二、课堂教学应定位在育人高度
透析道德自我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论文关键词]道德自我主体性客体性
[论文摘要]从实践的角度说,道德自我是人的存在标志,它是由“主我”与“客我”构成的全面完整的系统,其在现实的活动中具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特征。道德自我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的表现形式和相互关系,不是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而是随人们道德实践的阶段和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现实形态。这表明,道德自我的建构取决于人的道德主体性和道德实践环境,因此,必须从提升人的道德主体性和改善道德实践环境两个方面入手,才能构筑起道德自我的坚实大厦。
“道德自我”作为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屡屡被一些研究哲学和社会文化的思想家提出并加以特别的突出和强调。然而,当深入到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去,就会发现,人们更多的是把道德自我作为一种价值理想,甚至赋予了它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而对道德自我在现实活动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现实活动中是如何体现的等问题涉及不多。这样,就有可能堵塞对这一重要现象进行科学认识的途径,使“道德自我”永远被笼罩在一种神秘的迷雾之中,并为唯心主义张目。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道德自我的主体性与客体性,及其它们现实表现形态,以期达到深化对道德自我的认识和理解的目的。
(一)
当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表明,人类童年在最初阶段虽然表现出某种自身中心化的倾向,但是这种倾向既谈不上自私,也谈不上无私,因为他们还没有在心理上把主体与客体、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区别开来,所以基本上是无意识的。只有随着主客体的分化,自我意识才得以形成。个体自我作为生命的存在,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出现,产生了对生命的自觉。苏格拉底教导人们“认识你自己”,孔子则申言“为仁由己”这些都是个体生命自觉的宣言。个体感受到生命的有限,根据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自我设计、自我造就,以期在生命的不同阶段达到不同的境界。孔子把这一过程形象地阐发为: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个体生命自觉建立在人的主体性发挥的基础之上,蕴涵着作为主体的人对自己独特人生的自我期待,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主观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被充分地发挥了出来,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体生命的自觉使自我更多地具有了个体性的特点。然而,“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作为人类历史前提的个体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就现实的形态而言,自我并不仅仅包含个体性的规定性,而总是被打上社会的烙印。美国思想家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写到:“‘主我’是有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客我’体现着代表共同体中其他人的那一组态度”,“当个体采取了他人的态度时,他才能够使他自己成为一个自我”。“社会控制乃是与主我的表现相对的客我的表现”。〔3〕米德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主我”是个体对他人、对群体、周围环境所做出的反应,“客我”是将他人和社会组织的对自我的期望内在化,它在精神自我内部构成主体思想与行为的参照标准和评价标准。自我的本质是‘主我’和‘客我’共同构成的一个社会经验中的人。
米德的思想同样可以关涉道德自我的问题。“道德自我”也应从‘主我’与‘客我’两方面去理解。一方面,由于道德规范、道德原则对个体的人来说是一种既定的存在,代表着社会共同体的普遍态度,体现着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代表着规范性和价值导向性,个体把它们内化于心中形成“一般化他人”这就构成道德自我的‘客我’方面;另一方面,个体人是自然界演化出来的有意识、情感和意志的精神存在物,他既具有维持、发展个体生命的自然欲望,又具有社会结合的社会性需要,而这两种需要又时常处在矛盾和冲突当中,因此,个体在一定道德情景中对这些社会道德原则、规范所表现出的态度必然是对这两种需要的统一整合,体现着自主性、整合性和创造性。这就表现为道德自我的‘主我’。从道德自我的‘主我’和‘客我’内容和本质上看,道德自我的‘主我’是人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的集中体现,而道德自我的‘客我’则反映了在道德实践中人作为接受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影响作用的客体所表现出来的客体性(他控性、被动性、局限性等)。所以,‘主我’和‘客我’的结合使道德自我就成为人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的反映。
小学体育学生主体性研究
1.引言
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也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能够实现从传统教育向主体性教育的一种转变。主体性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应用到课堂上和日常生活中。主体性教育能够得到很好地贯彻与学校、任课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分不开,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教育是终身体育习惯培养的基石,下面将对主体性教学的内涵与特定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小学课堂教学中,主体性发挥的方法与策略。
2.主体性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2.1主体性教学的内涵。主体性教学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引和教育下,表现出一种能够独立的对问题进行思考,对困难进行解决的一种功能特性,具体可以表现在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教学最本质的目的就是要确保学生在课堂教育中的主体位置不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完成课堂的知识的学习。主体性教学能够让每一个学生更好的培养自信心,更好的学习知识,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2.2主体性教学的特点。学生是课堂学习的发展的主体,在课堂上学会知识是学生的根本任务。在体育课堂中实施主体性教学,首先要确定学生是学习主体,围绕此目标,教师进行备课,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置。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锻炼的能力,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培养,因材施教,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得到锻炼。在现代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体育精神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体育精神的树立和体育能力的培养比学会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技巧更为重要,主体性教学就是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精神入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帮助学生不仅仅学习体育知识,更是主观能动性的学会认识体育、了解体育。在体育课堂上,落实主体性教学也是加强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一种表现。
3.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几点建议
3.1创设情境,让学生当主角。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单纯的听教师教授知识,与教师的互动也较少,尤其是在体育课堂上,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主体性教学就是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调动和辅助作用。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学生成为主体。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需要与教学任务灵活这设置课堂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中。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秩序井然,课堂气氛热烈。3.2给学生以自主的空间,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的想法和认知应当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体育课堂上,只是教师一直在讲授知识,学生参与度较低的话,学生就不能很好的体育教师教授的体育训练方法和要点。整堂课也会变得死气沉沉。所以为了更大程度的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特点,教师可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指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完成在课堂上想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握住两点,第一是教学前,可与学生共同确定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内容,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是培养学生在课堂上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教师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但整个的学习过程要学生独立自主的去完成。这样,才能给予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3.3巧妙运用教学语言,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在体育教育中,因学生的个体的不同差异,学生的体育能力也不同,对于相同的体育训练,有的学生表现的突出,有的学生对于训练内容的完成度可能并不是特别好,这是由学生的自身素质决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不能按照同一套标准去要求,对于训练效果并不理想的学生,应当多鼓励,多指导,而不是批评、呵责。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巧妙的运用教学语言,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的灵活性,即针对不同学生,按照学生的特点和个人爱好设置多种教学内容。3.4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果。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对学生而言,当其在学习上取得进步,解决问题时得到老师的肯定赞许,他们便兴高采烈,心情愉悦;反之,他们兴致索然。成功,像一支兴奋剂,让学生能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能不断激励他们积极进取。所以教师要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体育教学与普通的文化课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实际操作,反复练习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掌握体育技能。主体性教学方法把三分理论与七分实践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以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代替填鸭式教学,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在实训中理解理论知识原理。
透视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
摘要: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而构建的,它既要接受一定的主体性体育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同时又要解决实际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教学问题。现行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实践活动长期发展的结果。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不足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完善。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就是要克服这些不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人格健康完整的发展。
关键词:主体性体育教学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十分活跃,诞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围绕统一目的而布置统一任务,选择统一的内容,利用统一的模式达到统一的标准,忽视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它在很多方面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首先确立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维护学生的学习权利和个性发展,注重因材施教,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体,确保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身心发展及各种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一、主体性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教育中的主体是指影响教学过程的主要原因。教学中的主体性是对立于主导性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总合,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问题。其中,学生的自主性主要指学生自我意识与自我能力,包括学生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决、自理、符合实际的自我判断、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的自我调控等。
绘画创作主题性与主体性分析
一、逻辑起点
绘画创作的主题性是艺术家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对其客观对象进行艺术体验、艺术构思时所迸发的灵感,从而产生绘画主题,这一艺术主题同时也包括了艺术家对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物象的感受和体验,将这一物象的现实美转化为艺术美,得到绘画创作的灵感。并且,是站在独特的艺术家视角或者是上帝视角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现象产生的一种精神提炼。纵观古今中外美术史,主题性绘画创作一直存在于艺术家艺术绘画创作过程中,如中国古代的吴道子,顾恺之的人物画,体现出了绘画创作的主题性,表现古代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正所谓形神兼备;对人物情态描绘尤为生动有神,注重把握人物的神情,正所谓“传神”。而吴道子在进行人物画创作这一绘画主题上,更是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吴家样”,运用独特的中国画表现手法,实现中国画的艺术创新。在美术史上被我们所熟知的“曹衣出水”等等,正是因为这些画家的主题性创作极为突出,形成自己的绘画特色,在中国美术史上独树一帜,实现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创新,为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主题性绘画创作的当代性特征体现在对当代社会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的反映,以及建立在当代审美观念,符合大众审美趣味以及具有一定艺术表现的基础上的艺术创造活动。它不仅具有时空概念的当代特点,而且也是当代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在艺术体验过程中的真实体现,是艺术家通过审美的方式对当下社会现实生活的诗性把握和阐述。本文结合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来深入研究绘画作品中绘画主题与绘画主体的关系。在《图像学研究》中潘诺夫斯基阐述了图像意义三层次的解释理论:艺术母题世界的自然的题材组成了第一层次,属于前图像志描述阶段;图像故事和寓言世界的程式化题材组成了第二层次,属于图像志分析阶段;象征世界的内在意义组成了第三层次,属于图像学分析阶段。将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作为作品分析的理论研究基础,结合艺术家的绘画创作,达到理论与绘画创作的结合。
二、当代绘画创作的主题性
当代绘画创作的主题性就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所揭示出的主要思想内涵,而这种思想内涵的提示是通过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的题材、内容、情节以及对艺术创作规律的把握来完成的。主题中既有题材本身的因素,也有艺术家主观情感的因素,它体现出艺术家对生活独特的思考和认识,以及对题材内涵的发掘。从艺术创作主题的含义理解主题性绘画,就是指有着明确思想内容和具体叙事情节的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反映着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典型事件和现实故事,体现着社会发展趋势和审美判断以及价值取向。由于主题性绘画创作清晰地展现主体思想,表现题材和内容所具有典型性和形象的具体性,并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可以说它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集中体现。艺术家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对其绘画主题进行艺术表达。艺术语言是指艺术家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媒介,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法,是艺术作品外在的形式和结构。艺一、逻辑起点绘画创作的主题性是艺术家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对其客观对象进行艺术体验、艺术构思时所迸发的灵感,从而产生绘画主题,这一艺术主题同时也包括了艺术家对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物象的感受和体验,将这一物象的现实美转化为艺术美,得到绘画创作的灵感。并且,是站在独特的艺术家视角或者是上帝视角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现象产生的一种精神提炼。纵观古今中外美术史,主题性绘画创作一直存在于艺术家艺术绘画创作过程中,如中国古代的吴道子,顾恺之的人物画,体现出了绘画创作的主题性,表现古代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正所谓形神兼备;对人物情态描绘尤为生动有神,注重把握人物的神情,正所谓“传神”。而吴道子在进行人物画创作这一绘画主题上,更是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吴家样”,运用独特的中国画表现手法,实现中国画的艺术创新。在美术史上被我们所熟知的“曹衣出水”等等,正是因为这些画家的主题性创作极为突出,形成自己的绘画特色,在中国美术史上独树一帜,实现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创新,为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主题性绘画创作的当代性特征体现在对当代社会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的反映,以及建立在当代审美观念,符合大众审美趣味以及具有一定艺术表现的基础上的艺术创造活动。它不仅具有时空概念的当代特点,而且也是当代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在艺术体验过程中的真实体现,是艺术家通过审美的方式对当下社会现实生活的诗性把握和阐述。本文结合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来深入研究绘画作品中绘画主题与绘画主体的关系。在《图像学研究》中潘诺夫斯基阐述了图像意义三层次的解释理论:艺术母题世界的自然的题材组成了第一层次,属于前图像志描述阶段;图像故事和寓言世界的程式化题材组成了第二层次,属于图像志分析阶段;象征世界的内在意义组成了第三层次,属于图像学分析阶段。将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作为作品分析的理论研究基础,结合艺术家的绘画创作,达到理论与绘画创作的结合。
二、当代绘画创作的主题性
当代绘画创作的主题性就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所揭示出的主要思想内涵,而这种思想内涵的提示是通过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的题材、内容、情节以及对艺术创作规律的把握来完成的。主题中既有题材本身的因素,也有艺术家主观情感的因素,它体现出艺术家对生活独特的思考和认识,以及对题材内涵的发掘。从艺术创作主题的含义理解主题性绘画,就是指有着明确思想内容和具体叙事情节的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反映着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典型事件和现实故事,体现着社会发展趋势和审美判断以及价值取向。由于主题性绘画创作清晰地展现主体思想,表现题材和内容所具有典型性和形象的具体性,并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可以说它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集中体现。艺术家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对其绘画主题进行艺术表达。艺术语言是指艺术家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媒介,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法,是艺术作品外在的形式和结构。艺术作品的内容通过感性形象的表现形式表达出来,而形式依托于内容而存在。这也是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理论的第二层次,图像并非单纯表达,图像学意义的第二层次更多的是图像本身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也就是形而上的观念表达,更多偏向于所见即所得。
马克思对西方主体性思想论文
摘要:人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的主体性的澄明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它不同的内涵。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来理解主体和人的主体性,科学地揭示和说明了人的主体性,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变革。
关键词:主体;主体性;实践
古希腊以来,人们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从来没有终止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问题,人本身成了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对象。人开始关注自身的需要、使命、本性、能力等,关注对自身行为的调控及其行为后果的预见,关注对自然和社会的把握,这一系列关注都是以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的认识和发挥为基础的。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它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过程中也暴露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主体和人的主体性以生成性的内涵,科学地揭示了主体性的本质,实现了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根本变革。
一、对马克思之前西方主体性理论的历史考察
(一)古希腊哲学中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实体主体论
从哲学上说,主体和客体是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一般都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在这种观念下人似乎天然就是主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将主体、主体性与人联系起来则是近代哲学的事。在西方的古代哲学中,人与主体是相分离的,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西方主体性思想分析论文
摘要:人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的主体性的澄明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它不同的内涵。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来理解主体和人的主体性,科学地揭示和说明了人的主体性,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变革。
关键词:主体;主体性;实践
古希腊以来,人们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从来没有终止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问题,人本身成了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对象。人开始关注自身的需要、使命、本性、能力等,关注对自身行为的调控及其行为后果的预见,关注对自然和社会的把握,这一系列关注都是以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的认识和发挥为基础的。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它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过程中也暴露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主体和人的主体性以生成性的内涵,科学地揭示了主体性的本质,实现了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根本变革。
一、对马克思之前西方主体性理论的历史考察
(一)古希腊哲学中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实体主体论
从哲学上说,主体和客体是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一般都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在这种观念下人似乎天然就是主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将主体、主体性与人联系起来则是近代哲学的事。在西方的古代哲学中,人与主体是相分离的,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关于马克思的主体性原则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主体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科学概念
[论文摘要]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主体性原则的内涵及其适用范围、宗旨,使其成为科学的主体性原则。马克思主体性原则的科学内容配以“科学主体性原则”的概念形式。名实相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的主体性原则何以可以称为科学主体性原则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下简称《提纲》)第1条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所谓“从客体的形式去理解”,指的是近代以来培根之后的唯物主义,其主要代表是霍布斯。这种客体的唯物主义把客体事物看作与主体活动无关的“自在自然”,看不到主体的实践活动对客体事物的作用和影响。所谓“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指的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这种直观的唯物主义把人的认识看作消极的照镜子式的反应,看不到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能动作用。以上两种形式的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撇开人或人的能动性,仅就自然界本身来研究自然界,要么见物不见人,要么人被动适应物。
与此相反,马克思主张和强调“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就是要看到主体在认识和实践中的能动作用。马克思把“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作为其创立的新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并看作是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从主体方面出发去看待和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哲学原则,就是主体性原则。
进一步解读《提纲》,我们看到:在“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的表述之前,是对对象、现实和感性,必须“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感性的人的活动”就是实践。《提纲》最主要的贡献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马克思把“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放在“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之前,把“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和“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放在一起,一方面,内在地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科学实践观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实践性原则,也就是主体以实践为基础,去处理主客体关系的原则。另一方面,内在地表明实践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主体性原则以实践性原则为基础,没有实践,就没有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就无所谓主体性,但实践性原则也离不开主体性原则,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相对于客体,主体总是处于主客体关系的能动方面。在《提纲》的第1条,马克思肯定了主体能动性被唯心主义发展了这合理进步的一面,但又立刻批判了它的错误一面即“抽象地发展了”。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即实践活动的。而旧唯物主义既不了解主体能动性,也同样不了解实践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这里,马克思把“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和“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结合在一起,在哲学史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使主体性原则与科学实践观、主体性原则与实践性原则辩证地统一起来。《提纲》的最后,马克思指明了新唯物主义的历史使命是“改变世界”,而“改变世界”这一革命的实践活动的目标指向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即共产主义社会,因此,这就是新唯物主义主体性原则的历史使命和目标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