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地位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0 02:20:4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主体地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党员主体地位心得
党员议事会制度,就是根据“一事一议”的原则,建立由党员代表参加的议事会,并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有关议事规则、程序和要求,讨论商议需由基层党组织决策的重大事项,参与民主管理党内事务的一项制度,是基层党组织决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解决党员主体地位难以实现和作用难以发挥的矛盾,近年来,贺州市八步区通过建立党员议事会制度,在各基层党组织广泛建立党员议事会。经过探索和实践,党员议事会已成为党员发挥作用、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成为衡量干部工作的尺子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
主要做法和成效
党员议事会的代表由支委会根据议题需要确定议事党员及名额。根据“一事一议”的要求,每次议题定出不同的党员代表参加,人数控制在10-15人左右。其构成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要选择与议题相关或对议题比较熟悉且有一定议事能力、公道正派的党员作为议事代表。议事会凡遇重大事项需商议或三分之二以上的党员联名提出时,便可召开。党员议事会由村党支部组织,议事代表超过三分之二到会才能召开。议事会议题的确定主要是由支部根据工作需要或党员联名提出,然后召开支委会讨论确定议题。议题范围主要是支部的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工作计划,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确定工作事项的具体措施,有关影响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群众反映比较普遍的问题。议事会召开前,提前7天将议事内容、时间等通知议事会代表。由代表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归纳梳理并提出意见、建议。在议事会上对议题充分酝酿、讨论后,形成议案提交支委会讨论通过。议事会形成议案后,由村支委讨论通过后形成决议,并及时将决议及落实情况在党员大会及党务公开栏中进行公布,保证议事的公开透明。贺州市八步区实施党员议事会制度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二是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奠定了基础;三是为规范基层干部行为探索了新路径;四是为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提供了保障。实践证明,党员议事会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作用的有效途径。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党员议事会制度。
启示
回顾总结从贺州市八步区建立党员议事会制度的实践,我们可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是注意选好议事代表。根据“一事一议”的要求和议题需要,注意把综合素质较高、在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群众基础好、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热心为群众办事的党员选为议事代表,以期得到党员、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提高工作效率。
党员主体地位四题
党的十七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写入大会报告,这对我们党发展党内民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什么是党员主体地位党员主体地位,就是指党员是党的主人,在党内生活有当家作主的资格。
具体来说,党员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党员是党内权力的源泉,党员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代表,直接或间接地选择党的领导成员;其二,党员是党内事务的决定者,党内的一切事务,归根到底应由党员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其三,党员是党内行动的主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广大党员带领群众去执行。
二、为什么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首先,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党内生活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样,广大党员是我们党的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
国际法主体地位反思
一
关于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其一认为国家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个人不是国际法主体,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国际法的客体。其二认为个人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因为国际权利义务归根结底都要由个人来享受或承担。最后一种观点认为,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个人在某种限度内可以成为国际法的主体。第二种观点过于绝对和激进,笔者主要讨论第一种观点和第三种观点。
二
在具体讨论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之前,回顾一下国际法主体的涵义是很有必要的。韩成栋、潘抱存主编的《国际法教程》中是这样规定的,“所谓国际法主体,就是指那些能够直接承受国际权利与义务的国际法律关系参加者”。在具体说明这个定义的涵义时,该教程指出,国际法主体必须构成国际社会中地位平等的实体,自然人和依据国内法所设立的法人在国际关系平面上不具有与国家相等的地位,所以不是国际法主体。该定义虽使用了“国际法律关系参加者”字眼,但实际上它仍然没有脱离要求国际法主体是国际关系特别是国际政治关系参加者的传统观念。事实上,在国际社会中法律地位平等的实体只能是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是不相同的,更不用说视国家与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和交战团体在法律地位上平等的不合理性,后者不过是一种过渡形态的暂时的有限的国际法主体。当然,它们在国际立法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参加权,都是立法性国际法主体,它们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范围大小是各不相同的。
最近王铁涯先生主编的《国际法》对国际法主体是这样定义的:“国际法主体是指独立参加国际关系并直接在国际法上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并具有独立进行国际求偿能力者”。(注: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这一定义预先排除了那些不能独立参加国际关系但能直接在国际法上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且有独立国际求偿能力者成为国际法主体的可能性。这种国际法主体概念与否认个人直接承受国际法上权利义务从而成为国际法主体的理论以及认为国际法上的客体为国内法上的法律关系的理论相联系。他们认为“个人作为国际罪犯受到国际法惩处这一事实也只能说明他们是国际法惩处的对象,并恰恰说明他们是国际法的客体”。
我们不妨类比一下,个人作为国内罪犯受到国内刑法惩处这一事实,也只能说明这些人是国内刑法惩处的对象,并恰恰说明他们是国内刑法的客体。上述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赵廷光教授指出,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一方只能是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人,另一方只能是国家。(注:赵廷光主编:《中国刑法原理》(总论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0页。)国家作为处罚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但它并不能将犯罪人降格为客体。
党员主体地位体现党建思考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同志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党员作为党的主人在党的事业和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新思路,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要求。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而党内民主建设的状况是与党员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党员的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党内民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所谓党员的主体地位,讲的就是党员作为党的主人,在党的建设、党内民主及党的一切活动中居于自主、积极、主动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七千多万党员组成的具有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的党,这就决定了党员既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力量源泉,又是党生存和发展的主体,当然也是党内民主的主体。只有明确了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为党员参政议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才能确保党员更好地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党内事务,认真履行义务,主动行使权利。只要党的各项建设和各种活动以广大党员为主体来展开,党内事务就能够充分体现广大党员的意志,党员民主权利就能够得以落实,党内民主建设就能够健康发展。我们党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广大党员的意志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是完全一致的,广大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与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是完全一致的,推进党内民主与推进人民民主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由党员的先进性表现出来的。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从根本上说,不仅取决于党的纲领、章程和来自于外部的监督与约束,更取决于党员自身能动的主体行为,即党员主体是否具有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就党员个体而言,保持先进性需有一种内在的动力。这种内在的动力来自哪里呢?就来自于党员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即党员对党的事业的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奋斗的主人翁精神。党员有了崇尚先进、争当先进、保持先进的强烈愿望和自觉追求,才有可能高标准要求自己、高质量剖析自己、高效率改进自己,从而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而不懈努力。所以说,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是加强党的先进性的根本基础和内在动力。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加强党内监督的要求。党员主体地位表明,党员作为党的权力主体,在党内当家作主。党的各级组织、领导机关及其领导者是党内权力的受托者,其权力来源于相应范围内的党员。党员作为党内权力的主体,对党的各级组织、领导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情况行使监督权,是保证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内容。党内监督的实质,就是对受党员主体委托而形成的党内权力的规范、控制并使其服从于党员主体的意志。党员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确立广大党员在党内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但是,从实践看,党内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监督难等问题都不同程度与党内监督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有关。这与过去很长时期内,党内生活中往往过多地、片面地强调党员是被监督的对象、是服从上级指示的工具、是被教育和管理的对象等有关。由于对党员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从而形成了党内监督主体的缺位。这是党内不正之风特别是腐败现象不断滋生和漫延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把党员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才能更有效地推进党内监督。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增强党的创造活力的要求。应该说,我们党始终是一个具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党,这也是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党的创造活力,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党的创造活力来自哪里?从根本上讲,来自于党自身所焕发出的青春活力,来自于党的肌体的每一个细胞的创造力,来自于广大党员的主体意识所产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党的任务要通过党员去完成,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去体现,党的战斗力要通过党员去发挥。党员这种力量的内在动力就来自于对其主体地位的深刻认识。如果不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或者不承认其主体地位,仅仅片面地将他们看成“驯服工具”和被教育的对象,那就很难持久而有效地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确保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活力,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当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要坚持用执政党的理念想问题办事情。中国共产党是由革命党转变成为执政党的,在革命时期,复杂的斗争需要特别强调服从、纪律和义务,而不是强调党员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但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后,就应当改变革命党时期形成的那种思维定势,坚持用执政党的理念想问题作决策,发展党内民主,通过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二是广大党员要自觉树立主体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党的一切活动。党的一切权力属于党员,党员一定要增强主体意识,树立主体观念,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党的一切活动。三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断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重点在于扩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民主权利。党章规定的党员民主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要通过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疏通民主渠道,拓宽民主途径,丰富民主形式,保证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有效管理和积极监督。四是建立和完善保证党员主体地位的有效机制。在党内生活中要形成党的组织与党员之间、党的干部与党员之间的双向互动,不仅要改变单纯党组织和党的干部领导而党员被动接受领导的单向机制,而且要形成一个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党员的授权下行使权利的机制,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五是建立健全维护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体系,把党员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是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固本之策,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建立健全党员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的机制;要通过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不断提高党的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要以改革体制机制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对于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决定权。(执笔:湖南科技大学刘建武)
团体主体地位研究论文
引言国务院于近日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了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的成立、职责和运作,但未明确规定其法律地位。然而,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等业主管理团体的法律地位如何,关系到其行为后果的归属以及法律责任的承担问题,对业主管理团体法律地位的不同回答,将直接导致不同的法律关系的产生和不同的法律后果,在实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视角出发,分析业主管理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和诉讼主体地位,并对业主管理团体的立法规制及物业管理纠纷若干疑难问题的审判对策提出笔者的初步建议。
一、司法实践中关于业主管理团体的困惑近年来,各种物业管理纠纷频频发生,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法院受理的纠纷也逐年增多,并且呈现出类型多样化、群体性明显、敏感程度高、处理难度大等诸多特点。
从类型上看,可以依据主体标准将物业管理纠纷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业主个体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纠纷;第二类是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纠纷。1前者主要是指涉及单个业主权益的纠纷,如因装修物业引发的纠纷、因拒交物业服务费引发的纠纷等。后者主要是指涉及业主集体权益的纠纷,主要有以下几种:(1)因物业管理权引发的纠纷,如业主委员会因服务质量、物业管理费等原因起诉要求解除物业管理服务合同;2(2)因物业维修基金的缴纳、管理引发的纠纷,如业主委员会起诉要求返还住宅小区维修基金;3(3)因业主委员会办公用房引发的纠纷;(4)因物业管理企业拒绝承担业主委员会办公经费引发的纠纷;(5)因业主委员会监督检查物业管理企业财务引发的纠纷;(6)因业主委员会存在违约或侵权行为而引发的纠纷。
法院在受理此类纠纷时,首先遇到的一个疑难问题便是,业主委员会是否具备诉讼主体资格。也就是说,业主委员会能否以法人或者《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其他组织”的身份参加诉讼。如果可以,那么业主委员会可以在哪些纠纷中参加诉讼,法院是否可以判决业主委员会承担责任。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民法通则》和《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没有对业主管理团体的主体地位做出规定;4第二,学术界对业主管理团体的主体地位颇有争议,而争议的焦点在于:(1)业主管理团体是不是一类独立的民事主体,是否具有权利能力;(2)在业主管理团体中,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是什么。因此,本文拟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视角出发,分析业主管理团体的形成和法律性质,并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的研讨。
二、业主管理团体的法理分析(一)业主管理团体的形成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房屋的所有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购买公房或商品房实现了住房的自有化。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多层建筑-即所谓城市异产毗邻房屋。也就是说,在数人乃至数百人购买楼房的时候,一栋建筑物的产权主体已经多元化。而多层建筑与物业管理区域的出现,催生了一种新的不动产权利形态-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一词的表述,各国立法不尽相同。在德国称为“住宅所有权”,美国称为“公寓所有权”,瑞士称为“楼层所有权”。目前,我国学术界采用的名称是日本及我国台湾法律所采用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称谓。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各国民法学者有几种学说,分别有“一元论说”、“二元论说”、“三元论说”等。5一元论说又分为“专有权说”和“共有权说”,前者认为区分所有权专指由区分建筑物专有部分构成的所有权,后者将区分所有建筑物整体视为由全体区分所有人所共有。“二元论说”的主要观点认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根据使用功能,将一栋建筑物在结构上区分为由各个所有人独自使用的专有部分和由多个所有人共同使用的共同部分时,每一个所有人所享有的对其专用部分的专有权与对共用部分的共有权的结合。“三元论说”的主要观点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多个所有人,甚至上百个所有人共同拥有一栋高层建筑物时,各个所有人对其在构造上和使用上具有独立性的建筑物部分(专有部分)所享有的所有权和对供全体或部分所有人共同使用的建筑物部分(共有部分)所享有的共有权以及基于对建筑物的管理、维护和修缮等共同事务而产生的成员权的总称。简言之,它是指建筑物区分所有人的专有权、共有权和成员权的结合。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基本原则,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所在。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须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入手,遵循党内民主建设的内在规律,建立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党内民主机制。
一、正确认识“党员主体地位”的含义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本质体现。“党员主体地位”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阐明了党员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作用。党员主体地位是相对于整个党的事业而言的。在党的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进程中,党员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行为主体,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能动实践者。围绕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开展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党员主体的实践活动。党员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作用的发挥,对整个党的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阐释了党员在党内关系中的正确定位。党员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员是党内生活的主体。全体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功劳大小,在党内的地位一律平等,都享有平等的权利。二是党员是党内权力的主体。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权力来源于党员,他们与党员之间形成权力的委托和受托关系,党内权力运行必须接受党员主体的监督。
揭示了党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制度构建和运行的内在依据。从党内政治制度看,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内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党员主体地位的最集中体现,也是党内民主的最高制度形式。从党的组织制度看,党的组织结构是党员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载体,党的组织体系是否按照党内民主制度组织起来,是否真正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运行,是判断党员主体作用能否有效发挥的重要尺度。从党内运行机制看,健全充分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党内民主机制,是构建科学的党内政治制度的基础,也是保证党的组织体系有效运转的根本所在。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思考与实践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的新要求,这是党建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创新,为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明确了基本原则和努力方向。铜山县针对党员结构的不同层面、党员素质的不同要求,以教育引导为根本,以保障权利为抓手,以关怀激励为重点,以发挥作用为目标,建立健全四项机制,切实尊重和巩固党员的主体地位,稳步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
建立素质提升机制,增强党员主体意识
长期以来,一些党的领导干部偏重于向党员提要求,派任务,忽视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得多数党员认为在党内工作、生活中真正起支配作用的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他们才是党的主体,而党员不过是被指挥、被管理、被教育的对象,造成党员主体意识淡薄的问题。
激发党员的主体意识,让广大党员对党的事业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奋斗,是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关键环节和内在动力。铜山县以各级党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远程教育站点为主阵地,对广大党员普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方针政策以及党规党纪的学习教育。通过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认同度和普通党员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认知度,增强党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创造条件。年初以来,铜山县共整合党员教育培训基地46个,建立了由党校教师、先进模范人物、领导干部等组成的200余人的师资队伍,并加大对党员教育经费投入,除从留存的党费用于党员教育外,还把党员教育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每年每名党员划拨20元作为教育经费。目前全县已举办各类党员培训班32期,参培人员7300余人,其主体意识得到明显增强。
建立权利保障机制,落实党员“四权”
在党内法规规定中,对党员主体地位的法规规定过于简单,对党员以适当方式参与民主监督、政策制定和党内决策缺乏明确的规定和有效的途径,基层党员不了解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自己有什么样的权利,存在“按时交党费、凡事听领导、议事表同意”的不正常现象。为改变这一现象,将党员的参与权、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真正落到实处,铜山县对党内民主制度进行了创新,形成规范、科学的权利保障机制,为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如何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党员作为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的活动主体,是党的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执行者。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把“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党内民主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对党员主体地位的科学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为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切实可靠的政治保障,是在党的建设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党员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说是由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和根本组织原则所决定的。工人阶级政党是由千千万万个立誓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和组织原则,决定了全体党员是党的组织和党的事业的主体。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标志着党内民主的发展程度。党员主体意识愈强、权利愈得到保障,党内民主的发展也必将愈充分,党的创造活力就越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新活力的首要和根本的问题。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才能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的创新活力,归根结底体现在广大党员参与党的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只有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权利得到充分肯定和保障,党员的价值才会得到实现,主体意识才会得到增强,党员才会自觉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增强荣誉感和使命感,更好地发挥先锋作用,党的肌体才会充满活力。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才能营造民主讨论的环境,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只有在承认和解决矛盾中才能得以实现。同志曾经指出,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敢讲话,能讲话,会讲话,讲真话、讲心里话,营造一个不同意见平等讨论和坦诚交流的宽松环境与良好氛围,才能广开言路,广大党员才能畅所欲言。如果党员主体地位缺失,党员就会变得瞻前顾后,党内就缺少民主讨论的氛围,就会变得鸦雀无声、死气沉沉。一个生动活泼,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又有统一意志的政治局面,就无法在党内形成。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必须全面贯彻党章关于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牢固树立党员主体地位意识,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激发党员内在的潜力和创造力,努力开创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将党员主体地位意识的培养与党员的工作、生活联系起来,与党员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切实维护和实现好广大党员的根本利益;必须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基础,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激发党员自身的主体意识,鼓励广大党员以蓬勃向上的朝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开拓进取的勇气做好工作,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牢牢抓住党员主体这个根本,促使广大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这样,保持党的创新活力就有了强大而不竭的动力源泉。
党员主体地位探究论文
摘要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切实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能激发党员关心党、建设党的热情,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各级党组织应当紧密结合实际,从贯彻落实党内法规、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完善监督和激励引导机制上保证党员的主体地位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实现党内民主,真正实现党内和谐。
关键词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民主权利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大命题,强调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以人为本思想在党内生活中的集中体现,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逻辑起点和关键环节。如何贯彻落实十七大关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这一精神要求。成为各级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笔者试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影响“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的主要原因
党员主体地位是指党员个体及党员群体在自身身份确定后,履行义务、行使权利的一种自觉。以及这种自觉在党内法定的位置,其外在表现形式为党员的先进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本质是党员义务、党员权利在党员从事党的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党组织和党员自身的双重确认并得以实现。它体现了党的意志,是党内活动实践的主体,是塑造党的整体形象的主体。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切实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能激发党员关心党、建设党的热情,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但在现实中。党员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尊重,其主体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确立党员主体地位的内在保障
[摘要]确立党员主体地位,既需要发展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也有赖于党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党员在党内生活中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双重身份,使得党员清醒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具有了特殊的实践意义,并成为确立党员主体地位的内在保障。
[关键词]党员主体;双重身份;党员素质;自我完善
党员是党的主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个原理在党的建设上的基本要求,就是确立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这在有党以来的历届全国党代会上是第一次,是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历史性进步。
确立党员主体地位,这是党的建设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和需要持之以恒为之努力的实践目标。从党的历史和现实来考察,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是有赖于党把“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理念化为具体的制度、机制及党内上上下下的行为规范,尤其是有赖于发展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二是有赖于党员主体自身的素质和力量。目前二者皆有很大不足。从一个时期来看,主要矛盾是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问题,但从更长远的意义看,党员的素质问题更值得重视。现在党内真正具有主体意识、能够发挥主体作用的党员并不多;即使在同样的制度机制下,党员之间发挥主体作用的差异也相当大。因此,党员清醒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就成为确立党员主体地位的内在保障。积极引导广大党员树立主体意识、提高主体素质、增强发挥主体作用能力,是尊重和确立党员主体地位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
一、党员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现象,可以说相当普遍。例如,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一方面是民主制度主体中的一员,是主体;另一方面作为个人行为的主体,又是民主管理的对象,即客体。在党内生活中,党员个人既是党的事业及党的建设主体中的一员;同时,作为党内个人行为的主体,党员又是党的事业形成凝聚力的对象,是党的建设需要规范和制约的对象,即客体。具体来讲:(1)党员作为党内授权的源泉,理应是党的领导的主体;但是在具体的党内领导行为中,党员往往又是被领导的对象,即客体。(2)党员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依托力量和决定性因素,理应是党内民主建设的主体;但是在党内具体的民主制度实践中,党员又往往是被规范被约束的对象,亦即客体。(3)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党员是认识的主体,即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不断认识客观世界、积极探索真理的主体;另一方面,党员又是接受教育的对象,是思想教育“灌输”的对象,是党性锻炼的对象,即客体。(4)在党内监督方面,党员是监督的主体,尤其是自下而上地监督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主体,理应是整个党内监督的基本依托力量;但每一个党员本身亦都需要接受党组织和其他党员的监督,即党员个体亦都是被监督的对象,即客体。(5)在党的纪律建设方面,党员既是共同制定党内纪律以及自觉遵守纪律的主体;同时,党的纪律的强制性对每一个党员的行为都产生规范作用,党员又成为党的纪律约束的对象,即客体。如此种种,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