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权利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0 00:47: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主权权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族国家主权权利与知识产权透析
摘要: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信息交流方式的变革,带动了智力劳动成果物化形式的跨国界流通。根据一个民族国家法律取得的知识产权并不当然获得另一民族国家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严格的地域性特征源自民族国家的主权权利。国家主权的过度强调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知识产权的跨国保护。一国对知识产权客体的属地管辖权与另一国对知识产权持有人的属人管辖权,或者相反,彼此冲突,长期争斗,必然耗损有限的国际公共资源。让渡管辖权,协调管辖权的冲突必将实现知识产权跨国保护的宏大目标。
关键词:民族国家;主权权利;知识产权;跨国保护
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使得原本在民族藩篱隔阂下的主权国家紧密联系,使散居各地的人们建立起彼此互通有无的“地球村”。全球化引起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信息的瞬时传播便利创新思想的相互借鉴,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仿制”、“贴牌”、“冒牌”甚至“抄袭”现象的泛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若要合作保护知识产权必然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
经济全球化给知识产权带来的巨大变化随处可见。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法伴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呈现嬗变之势。国际社会虽然缺乏国内那样有组织的政府,缺乏对所有民族国家行使权威的超国家组织,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际社会是有法律秩序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国际法律体系是一个松散的、碎片化的规则集合体,不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拓展,知识产权国际统一法运动不断升级、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相关立法运动正深入到国内立法活动的传统领域。从知识产权的产生、效力到权利的期限,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到超地域性、从知识产权的私权性、垄断性到公益性、社会化,从纯粹的私有财产权到与人类生命健康权的关联关系,等等,凡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都存在知识产权国际统一立法的痕迹。国际知识产权法软性约束的形象正在被改观。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知识产权立法无法化解的三对矛盾: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与普遍保护的需要、各民族国家知识产权立法的歧异与知识产权的有效性、属地管辖权与属人管辖权形成的主权冲突,均仍困扰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保护事业,其中以主权为最大桎梏。
一、属地管辖权与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根据一国法律创设的专利权、商标权与著作权并不当然在其他主权者领土上被承认为权利。这是主权在知识产权领域最常见的注解。主权原本是一个国家政治学概念。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对主权的来源——公意——进行解说后,写道:“主权既然不外是公意的运用,所以就永远不能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不过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自己;权力可以转移,但是意志却不可以转移”。由此,我们将主权的特性之一概括为“主权不可转让”。在卢梭的著作里主权是对政府与人民关系的诠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国际法上,主权是一个法律术语,是对并列存在的国家人格的高度抽象。所以,在国际法学者眼里主权对内是最高的、对外则是独立的。在一国之内,主权所及之处,没有较之更高的权威。主权对内、对外的两个方面中,以对内的向度为我们考察的基础。对于他国的知识产权在内国是否应当给予保护,需要求助于属地管辖权。
主权权利与知识产权的保护综述
摘要: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信息交流方式的变革,带动了智力劳动成果物化形式的跨国界流通。根据一个民族国家法律取得的知识产权并不当然获得另一民族国家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严格的地域性特征源自民族国家的主权权利。国家主权的过度强调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知识产权的跨国保护。一国对知识产权客体的属地管辖权与另一国对知识产权持有人的属人管辖权,或者相反,彼此冲突,长期争斗,必然耗损有限的国际公共资源。让渡管辖权,协调管辖权的冲突必将实现知识产权跨国保护的宏大目标。
关键词:民族国家;主权权利;知识产权;跨国保护
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使得原本在民族藩篱隔阂下的主权国家紧密联系,使散居各地的人们建立起彼此互通有无的“地球村”。全球化引起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信息的瞬时传播便利创新思想的相互借鉴,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仿制”、“贴牌”、“冒牌”甚至“抄袭”现象的泛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若要合作保护知识产权必然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
经济全球化给知识产权带来的巨大变化随处可见。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法伴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呈现嬗变之势。国际社会虽然缺乏国内那样有组织的政府,缺乏对所有民族国家行使权威的超国家组织,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际社会是有法律秩序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国际法律体系是一个松散的、碎片化的规则集合体,不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拓展,知识产权国际统一法运动不断升级、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相关立法运动正深入到国内立法活动的传统领域。从知识产权的产生、效力到权利的期限,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到超地域性、从知识产权的私权性、垄断性到公益性、社会化,从纯粹的私有财产权到与人类生命健康权的关联关系,等等,凡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都存在知识产权国际统一立法的痕迹。国际知识产权法软性约束的形象正在被改观。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知识产权立法无法化解的三对矛盾: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与普遍保护的需要、各民族国家知识产权立法的歧异与知识产权的有效性、属地管辖权与属人管辖权形成的主权冲突,均仍困扰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保护事业,其中以主权为最大桎梏。
一、属地管辖权与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根据一国法律创设的专利权、商标权与著作权并不当然在其他主权者领土上被承认为权利。这是主权在知识产权领域最常见的注解。主权原本是一个国家政治学概念。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对主权的来源——公意——进行解说后,写道:“主权既然不外是公意的运用,所以就永远不能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不过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自己;权力可以转移,但是意志却不可以转移”。由此,我们将主权的特性之一概括为“主权不可转让”。在卢梭的著作里主权是对政府与人民关系的诠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国际法上,主权是一个法律术语,是对并列存在的国家人格的高度抽象。所以,在国际法学者眼里主权对内是最高的、对外则是独立的。在一国之内,主权所及之处,没有较之更高的权威。主权对内、对外的两个方面中,以对内的向度为我们考察的基础。对于他国的知识产权在内国是否应当给予保护,需要求助于属地管辖权。
论卢梭主权者的权利界限思想
卢梭要解决主权的一个问题,这就是主权权力的界限问题。这个界限问题的本质就是作者开篇所说的,如何把“权利所许可的和利益所要求的”结合起来。所有的主权论者都一致认为,主权概念本质上就是共同利益,主权是共同利益的实现机制。即便是主权神授论者也必须承认主权是为了臣民的福利而存在的,我们古人的民本思想,讲的就是主权的目的。但是对于权利这一端,论者分歧悬殊。所谓权利一端,包含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权利作为主权的道德基础,从而使主权和权利同源同质。另一个是,主权之下的权利存在空间。(这里我附带说一句,夏勇先生试图从民本思想里推出权利学说,从我刚才所说的逻辑看,好像有点混淆了两个不同问题,或者说,把两个不同的问题一锅煮起来了。)按照博丹的说法,主权是绝对的,不受实定法的限制。但是,从自由主义的视角看,这就留下一个难题:个人对于国家绝对权力的服从与个人自由相矛盾。卢梭声称可以化解这个难题,他化解问题的步骤是,一、把主权奠定在个人同意的基础上,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讲解清楚。二、既承认主权具有绝对性,又承认个人权利的空间。我们眼下要关注的就是后者。
所谓主权的绝对性,说的就是主权者对于主权范围内的任何个体、组织都具有不受限制的权威。卢梭的主权者或者国家是一个道德的人格,这个道德人格与所有的人格遵循一个同样的逻辑——自我保存的逻辑,也就是以保存自身——全体为目的。这样的目的决定了主权者必须对于个体具有绝对的权威,卢梭特别采用了一个有机体的比喻,“正如自然赋予了每个人以支配自己各部分肢体的绝对权力一样,社会公约也赋予了政治体以支配他的各个成员的绝对权力。”这个比喻所述说的道理就是整体高于个体,但是也包含了另外一层意思,个体的生命在整体之中才有意义,卢梭似乎主要强调前一层意思,这后一层意义被黑格尔发扬了。至此,卢梭适时地提出了主权的定义,他的主权概念是,这种整体对于个体的绝对的支配权力受到公意的指导时就是主权。他之所以要突出受到公意的指导,是因为公意是主权的本质所在,以往的理论家没有正确地区分主权和从主权派生出来的东西,把个别性的行为误解为主权行为。
既然主权是绝对的,那么,在主权之下如何保留个体的权利存在的空间呢?卢梭说,除了公共人格之外,我们还得考虑那些构成公共人格的私人。个人的生命和自由是任何一种政治哲学都必须考虑的。不管你如何突出公共人格,都不能否定个体生命和自由的天然存在这样一个客观事实。问题在于如何界别公民的权利和主权者的权利,区别他以臣民的身份应尽的义务和以人的资格应该具有的自然权利。
这里我们马上就发现卢梭看起来自相矛盾,因为前面他特别强调缔结社会契约时每一个人必须彻底全部地出让,既然彻底出让,彻底地社会化(在卢梭这里也就是政治化),为什么个人还享有自然权利呢?个人还有什么可以对抗主权者的权利呢?(权利的概念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对抗的资格)如果个人保留某些自然的权利,还有什么主权者不能介入的领域,那么在那个权利的范围内,不还是自然状态吗?社会不还是处于不稳定之中吗?
看到这个矛盾,我们自然也会联想起前面卢梭关于社会状态下私人财产权的论述。既然在形成集体的那一瞬间,每个缔约者要把他本身和他的全部献给集体,为什么还会存在私人的财产权?卢梭解释说,这种转让不是对个人财富的剥夺,而是保证他们对自己财富的合法享有,也就是说,转让行为在同一块土地上创设了两种权利,一种是主权者的权利,另一种是所有者的权利,由于这个转让,我们才能说国家有领土,也由于这个转让,个人对土地的占有才成其为权利。卢梭对财产权的论述对于整个权利的论述都是有意义的,人们出让自由,不是被剥夺自由,而是合法地享有自由,也就是使自由服从相互约定的条件。这里我们可以联系前面第一卷第八章讲的自然的自由——社会的自由(法律下的自由或公意约束下的自由)——道德自由,所有这些论述证明了一点,就是,自然的自由或权利并没有被国家无偿地剥夺,而是发生了转化。但是卢梭压根也没有说过,社会转化是有限的。
在第二卷,卢梭的调子发生改变,他承认,每个人转让出去的一切权力、财富、自由,仅仅是全部之中其用途对于集体有重要关系的那部分。如果是这样,那么个人便保留某些权力、财富和自由。哪些对集体有用呢?换句话说,哪些可以为集体所用呢?卢梭说,只有主权者才能决定。对于卢梭的“全部出让——部分出让”的不一致,我尝试这样解释:全部出让指的是彻底的社会化,而不是被彻底剥夺,有限出让指的是直接为国家所用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一部分转移给国家,一部分由个人保留,但是什么该转移给国家,只能由主权者决定。因为全部转让,个人的一切都服从法律,都负有社会义务,一旦共同利益需要,主权者就可以要求其出让一部分。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党员民主权利经验交流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也是党内民主的主体。保障和实现党员民主权利,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展党内民主、增进党内和谐、增强党的创新活力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保障党员民主权利。20**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
例》,对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作出明确规定。党的十七大党章修正案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第一次写进党章。但也要看到,长期以来,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对保障和实现党员民主权利认识不足,如部分党员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淡薄,参与党内事务的主动性不强;不少党组织片面强调党员履行义务,不讲党员民主权利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些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前,我们要把保障和实现党员民主权利摆上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位置,切实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尊重和坚持党员主体地位
尊重和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内在动力,是保障和实现党员民主权利的前提。离开党员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保障和实现党员民主权利就变成一句空话。
推进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研究和实践,深化对党员主体地位的认识。长期以来,在党建理论研究中,关于党员主体地位问题的研究比较粗浅,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而这些问题都是亟待理清的。如确立党员的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对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有何作用,尊重和坚持党员主体地位与发展党内民主的关系如何,等等。要深入研究确立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与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关系,努力改变目前党内存在的只讲义务、不讲权利,只重组织、不重党员的认识误区。同时,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党员主体地位理论贯穿于党内各项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在党内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改革和创新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和程序,探索确立党员主体地位多种实现形式。
加强党员主体意识教育,发挥党员主体性作用。党员主体意识是党员以党的事业为己任的主人翁意识,是保持党员主体地位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要着力抓好党员主体意识教育,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规定,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党内生活、有效管理与监督党内事务,拓展党内民主渠道,不断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要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党员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提高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要创新党员参与党内生活和管理党内事务的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引导党员在实践中掌握行使民主权利的方法,养成保障民主权利的习惯,培育民主作风,发挥好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党的细胞都充满生机和活力。
新形势党员使用民主权利研究
摘要:在当前形势下,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落实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需要。因此,强调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主权利;党员民主权利;党员干部
一、正确理解民主权利的涵义
民主权利是指公民按照国家的法律法令的规定,允许行使的权利和应当享受的利益。理解“民主权利”这一概念,必须把握“两个关系”:一是权利与法律的关系。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表现,有什么样的法律,就有什么样的权利;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法律不一样,权利也不一样。二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享受权利就要承担义务,而承担义务就应该享有相应的权利。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党员民主权利,是指党员按照国家的法律法令、党章党规,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党员除了享有《宪法》规定的公民16项权利和自由外,还享有《党章》规定的党员8项权利。2004年9月,中共中央专门颁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共5章38条,对保障党员的权利作了具体规定。根据《宪法》、《党章》和党的有关规定,概括起来,党员依法主要享有6个方面的民主权利: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权,申辩、辩护权。
二、党员行使民主权利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调研报
**同志在**报告中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这就要求全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一定要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尤其是要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全党达到更加民主、更加团结的局面。
一、发展党内民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内民主是指在党的生活中,根据党章和党的其他有关规定,党员按照有关的民主程序和形式,对党的事务的参与、决定和管理。党员平等、党员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民主和集中相统一、少数服从多数、民主选举、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民主监督,是党内民主的原则。党内的民主集中制、代表大会、集体领导、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民主制度,是党内民主的制度形式。发展党内民主,就是要在贯彻、落实党内民主的原则、制度等要求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这些原则、制度更加切合实际,更加能增强党的活力,促进党的团结。发展党内民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1、发展党内民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同志在**政治报告中深刻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表明,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民主更加健全,是一个重要目标。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我们党对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尤其是发展执政党的党内民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民主的社会,需要有民主的执政党。民主作为一种保障和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治制度,是人类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普遍追求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直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建设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一个民主的执政党的领导。我们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掌握着国家权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党内民主实现的程度如何,实际上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以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带动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党员民主权利调研报告
党员是党的主人,是党内生活的主体。由此,党的**明确提出,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今年,我们就机关党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情况开展了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初步的对策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机关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空气愈益浓厚,民主制度日臻完善,党员的民主权利不断得到落实,党内民主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1、党员了解参与的范围不广。党员的知情权,是党员履行其他权利的基础;参与权,是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手段。近年来,随着政务公开、干部任用公示、评先评优公示等举措的出台和实施,党内生活“神秘化”的色彩逐步淡化,但仍存在党员知情渠道狭窄、知情范围不广、知情内容不多、知情时效不强的问题。如,党费的收缴、管理、使用情况,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结果,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等都较少予以公开;党员对党内选举和提拔任用的候选人的了解,仅局限于简历之类的浅层次情况,而对他们的德才素质和现实表现情况知情的较少;党员的知情方式属于“被动式”,即依赖于党组织所公布的内容,一般还无法做到主动地了解、咨询和过问党内事务。同时,一些党组织把“先党内后党外”的传统给丢掉了,有的党员尖锐地指出,过去交党费还能买个“早知道”,现在成了“出口转内销”。一些党组织在发挥党员作用中“重义务轻权利”,只有在救灾抢险、义务劳动、无偿献血、捐款捐物时,才想到党员,而进行重大问题决策、制订重要制度、选拔党内干部等,却往往被当作党的领导机关或少数人的“专利”,甚至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组织成为个人的工具。
2、党员议事决策的机会不多。讨论和决策党内事务是党员民主权利的核心内容。但长期以来,有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无视党员的这种权利,奉行“我讲你听、我说你干、我定你办”的习惯思维模式,党内重大事情不向党员通气,重大决策不找党员商量,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党员的意愿得不到应有的充分表达,使党员成为了被动接受任务的客体,损害和挫伤了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章》明确规定,党内主要工作、重大事项,一般都应该由党员代表大会(党员大会)进行讨论,做出决议,并定期审议委员会工作,对委员会贯彻执行决议情况进行监督。但在调查中发现,党员大会多数成了基层党组织工作安排会、任务布置会、活动动员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管理,讨论决定党内重要工作的基本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尊重。有的党支部不能定期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党员审查和监督;有的虽能定期向党员大会作工作报告,但没有组织党员进行审议和表决,甚至把党员审议工作报告异化为学习和贯彻。有的党组织在党内评先等重大事情上也不能召开党员大会进行充分酝酿讨论,而是由支委会闭门敲定,甚至是书记个人说了算;有的虽能提交大会讨论,但没有采取民主表决的方式形成决议,存在“党员发言讨论是民主,书记最后拍板是集中”的走过场现象。
3、党员民主选举的权利不实。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党员根本的民主权利,民主选举是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但一些党组织在贯彻执行党内选举工作条例中变形、走样,致使党员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流于形式,不能体现选举人的真实意愿。如,在差额选举的环节上,有意识地安排与组织意图人选综合素质相差较大的人作为正式候选人来参与选举,使差额人选成为陪选对象;在选举党代表中,往往都是基层党组织先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比例要求或组织意图,提出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再召开党支部大会进行举手表决通过,党员的提名权得不到充分体现。也有一些基层党组织常以各种理由来随意推延换届选举时间。调查中发现,有42.4%的支部不能按时进行换届,特别是一些企事业单位党支部长期不举行换届选举、或以任命制代替选举制,严重侵害了党员的选举权。
以落实“四权”为重点保障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
《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颁布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贯彻落实这一条例,必须以维护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四权”为重点,把党员的民主权利落到实处。
一、增强党内事务的透明度,保障党员的知情权
党员的知情权是党员依据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所享有的了解党内生活的权利,也是维护党员各项政治权利的基础。知情是参与的基础,只有充分的知情才会有正确的参与。党员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究竟享有哪些权利,以及实现这些权利的途径和必要的限制,才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才能营造出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意见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维护党员的知情权,必须保障党员参加党内会议、阅读党内文件的权利,把党员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作为党员行使知情权的重要方式;必须加强党内立法,规范权力运作,增加权力运作透明度,减少“暗箱操作”的发生,注重从制度上保障党员的知情权,把党员知情权落实到行为层面,落实到党内的政治生活之中;必须坚持党务公开,除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以外的党内活动,尽量对党员公开,逐步探索建立党内公开监督、公开批评、公开领导人的功过是非、公开办事的程序和决策程序等,探索建立工作流程和结果通报制度,让广大党员充分了解上级组织和领导的工作,增强对党内事务的了解。
二、拓宽参与党内事务的范围,维护党员的参与权
党员的参与权是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关键环节。落实党员的参与权,必须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范围和渠道。进一步扩大普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范围,在参与人员上扩大范围,从局限于领导干部扩大到尽可能多的普通党员;在参与内容上扩大范围,使党员在更深程度和更广范围内参与党内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在参与方式上扩大范围,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让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建立有效的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机制,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制度和程序,健全完善党内议事规则,建立重大问题听证制度,凡属党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涉及党员切身利益的问题,决策前必须组织党员讨论。建立党组织定期听取党员意见制度,保证基层党员和下级党组织的意见能及时反映到上级党组织中来,使党员能在更大范围表达自己的意愿。建立保障党员表达意志的新机制,维护党员行使建议和倡议的权利。党的各级组织要充分重视和保障党员建议和倡议权的正常行使,支持和鼓励党员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党员既要积极参与党内事务,探索和思考党的工作的成败得失,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科学的、合乎客观规律的建议和倡议,为党的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又要切实履行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遵守党的纪律,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杜绝一切违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言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三、改进党内选举制度,落实党员的选举权
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公民民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公民民主权利,是贯彻实施宪法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正如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我国的民主实践中,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一方面是通过实施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采体现,即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由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与此同时,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主要方式,就是建立基层民主制度,通过民主选举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和途径,直接参与基层政权建设和对自己身边各种事务的管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都是以人民为主体,共同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体现了宪法的基本精神。二者是紧密相连、相互统一的。基层民主因其有直接性、广泛性、经常性而更具有基础意义。可以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在基层民主制度基础之上的,基层民主制度越健全、活动开展得越广泛、越深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就越深厚、越巩固。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直把扩大基层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的工程来抓,从制定法律、完善制度、扩大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邓小平同志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特别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列为改革的重要目标,指出充分发挥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就是要在“政治上,充分发挥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把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要使人民有更多的民主权利,特别是要给基层、企业、乡村中的农民和其他居民以更多的自主权”。我国宪法及全国人大先后制定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全民所制工业企业法》等法律,对居委会,、村民委员会、企业职代会的性质、职权和组成方式作了具体规定,此外国务院和地方人大、政府还就发展基层民主制定了大量的法规和规章。这就从法律上为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由此可见,扩大基层民主,不是一般的小事,也不是阶段性的突击工作,而是事关贯彻行宪法,确保公民基本权利的大事,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
扩大基层民主,对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紧密相联的。扩大基层民主,对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实现农民民主权利促进城乡人民政治平等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实现农民的民主权利;改善乡村治理方式;促进城乡政治平等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思想、观点和看法,是对社会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以农民为本,落实农民的政治主体地位、农村基层行政权力的扩张,重点体现为对农民自治权利的干涉、有些乡镇政府推进村民自治深入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农民自身的政治素质无法适应民主权利实现的要求、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影响农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农民民主权利的实现需要多种条件相互配合、注重农民政治参与精神的培养,在政治参与实践中锻炼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中国逐渐形成的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却与平等的观念背道而驰、农村选民的选举权被统一规定为城市选民选举权的1/4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农民政治主体地位不可忽视,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体现在政治发展实践中,就是要从实现农民的民主权利出发,改善乡村治理,促进城乡人民的政治平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农民;政治主体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思想、观点和看法,是对社会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是社会发展实践的思想指导。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精辟地表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这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解决发展中的一切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本的社会,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以乡村为本的文化。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农民人口占绝对多数的状况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以人为本,就要以农民为本。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其基本经验之一就是重视农民的要求,发挥农民的作用。以农民为本,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各项措施予以实现。从政治角度,就是要维护农民的政治主体地位,即从实现农民的民主权利出发,改善乡村治理,促进城乡人民的政治平等。
一、实现农民的民主权利
以农民为本,落实农民的政治主体地位,首先必须从实现农民的民主权利出发。如果农民的民主权利得不到实现,农村的民主制度、民主机制都成了摆设,农民的政治主体地位就成了一句空话。依照宪法和相关法律,农民拥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广泛的民主权利,但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专制主义传统的国家,加上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农民的民主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在2009年全国20省市农村社会调查中,当我们问及“村民代表会是否发挥作用”时,只有29.8%的被调查者认为“发挥很大作用”,而其他被调查者则认为“没有作用”或“有一点作用”;当问及“民主选举是否有作用”时,只有32%的被调查者认为“有重要作用”,其他被调查者则认为“根本没有作用”或“有一点作用”:当问及“谁在管村里的事”时,只有8.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农民自主管理”,其他的被调查者则认为“是政府在管”或者“村干部在管”;当问及“你村务公开情况怎么样”时,只有33,2%的被调查者认为“按时向全体村民公开”,其他被调查者则认为“不公开”或者“政府检查时才公开”。农民的选举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