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防控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9 15:10: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猪病防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猪生产与猪病防控汇报
近年来,我县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扶龙头、建基地、强服务,把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产业来抓,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畜牧产业,一手抓养殖基地建设,一手抓龙头企业发展,畜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将我县实施“市生猪产业发展361计划”的执行情况及今夏猪病防控工作汇报如下:
一、生猪产业发展情况
(一)生猪生产稳步增长。2009年1-7月份,全县出栏生猪13.6万头,实现产值2.2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8.1%;生猪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53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2%。生猪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撑点。
(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推行大户带动,发展适度规模,有效提高了生猪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养殖效益。目前,全县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达473户,其中今年新增24家,年可出栏生猪9.2万头,规模养殖比重达26.1%。
(三)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目前我县万头养猪场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生猪产品注册商标3个,成立生猪协会5个。
(四)防疫体系逐步完善。从2003年开始,县委、县政府着重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队伍体系上,全县组建了283人的基层防疫队伍,人员经费按省定标准列入县财政预算;冷链体系上,县畜牧局装备了疫苗冷库,乡镇站均配备了冰箱,部分防疫人员配备了摩托车。在全面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快标准化乡镇站建设,今年全县已建成的标准站12个,还有9个站正在建设中。动物防疫基础的夯实,有效提升了全县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水平,为全县经济建设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猪病防控与生猪生产工作汇报
一、生猪产业发展情况
(一)生猪生产稳步增长。2009年1-7月份,全县出栏生猪13.6万头,实现产值2.2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8.1%;生猪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53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2%。生猪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撑点。
(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推行大户带动,发展适度规模,有效提高了生猪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养殖效益。目前,全县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达473户,其中今年新增24家,年可出栏生猪9.2万头,规模养殖比重达26.1%。
(三)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目前我县万头养猪场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生猪产品注册商标3个,成立生猪协会5个。
(四)防疫体系逐步完善。从2003年开始,县委、县政府着重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队伍体系上,全县组建了283人的基层防疫队伍,人员经费按省定标准列入县财政预算;冷链体系上,县畜牧局装备了疫苗冷库,乡镇站均配备了冰箱,部分防疫人员配备了摩托车。在全面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快标准化乡镇站建设,今年全县已建成的标准站12个,还有9个站正在建设中。动物防疫基础的夯实,有效提升了全县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水平,为全县经济建设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主要做法
春季猪病防控试析论文
1猪瘟
猪瘟又叫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1月龄以内的仔猪很少感染发病,1月龄以后易感性逐渐增加。本病有高度的传染性,当易感猪群受到传染时,即引起急性暴发,最先发病的猪呈最急性经过而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主要表现突然发病,高热稽留,全身痉挛,四肢抽搐,皮肤和黏膜发绀。春季前后进入猪瘟发病高峰期,在该病的常发地区或受威胁地区,要对种母猪于配种前或配种后各免疫l次;仔猪于20~25日龄进行首免,50~60日龄二免。在非疫区,应对种母猪于配种前或配种后各免疫1次;种公猪于春秋两季各免疫l次;仔猪断奶后免疫1次。另外,可以对仔猪进行超前免疫(出生后肌肉注射1头份,2h后再喂初乳),能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由于春季温差较大,应做好猪舍保暖、防潮工作,定期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抗病能力。猪圈内勤换勤垫,圈舍周围常用草木灰水、石灰水、火碱水等消毒。饲料要多样化,常喂些胡萝卜、白萝卜等青绿多汁饲料。防治上肌肉注射抗毒免疫增强针,用量为0.1mL/kg体重。分点注射冰毒5号(主要成分为罗瓦尔精),用量为0.2mL/kg体重。若出现呼吸道症状与细菌性病混合感染可肌肉注射咳喘康(主要成分为胆酸、地龙)效果更佳。同时,用派毒杀(主要成分为聚维铜碘)每3d给猪舍消毒1次。
2猪流感
猪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疾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促、咳嗽、呼吸困难、发热、衰竭、迅速康复为特征。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发病猪不分品种、性别和年龄,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多在早春呈地方性流行。往往突然发病,迅速传播整个猪群,发病率高达100%,潜伏期2~7d,病程1周左右。如果在发病期管理不当,则易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增加猪的病死率。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用猪流感佐剂灭活苗连续接种2次,免疫期可达8个月。预防还应加强猪舍的消毒工作,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加强饲养管理,定期用5%的火碱对猪舍消毒,在天气突变或湿冷时要注意防寒保暖,保持环境稳定。尤其是春季注意猪舍通风,但要防贼风、防潮。此外,在发病季节不可从外地引进新猪,凡引进新猪必须隔离饲养,待1周确认无病后再并入原猪群。定期用阿毒(主要成分为利巴韦林)拌料预防。一旦发生猪流感,首先应供给富含营养的青绿多汁饲料,及时查明病猪与可疑病猪,隔离治疗。猪舍用2%烧碱液消毒,粪便堆积发酵。病初给以缓泻,以后解热镇痛,抑菌消炎。可肌注30%安乃近注射液3~5mL/头,或复方氨基比林、复方奎宁注射液5~10mL/头,另外添加适量抗菌素或碘胺类药物,以减轻并发症。或服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以防细菌感染。对病重猪可用青霉素、链霉素、病毒灵同时肌注,每天2次,连用5d。还可用精通一号(主要成分为柴胡)+热毒5号(主要成分为氨基比林)肌肉注射0.2mL/kg体重,或用病寄灵(主要成分为蒽诺沙星)+病毒5号(主要成分为罗瓦尔精)肌肉注射0.1mL/kg体重,每天1次,连用3d。
3猪肺疫
该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但以仔猪和架子猪发病率较高。以灰色水泥状下痢、呕吐、脱水为主,大猪很少死亡,10日龄以下仔猪死亡率达50%~100%。根据本病传播特点,防制首先应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可能降低抗病能力因素和致病诱因如圈舍拥挤、通风采光差、潮湿、受寒等。圈舍、环境定期消毒。新引进猪隔离观察1个月后健康,方可合群。进行预防接种,每年定期进行有计划免疫注射。仔猪断奶时肌肉注射猪肺疫弱毒苗,种猪于春秋两季注射猪瘟、猪肺疫二联苗。发生本病时,应将病猪隔离、封锁、严密消毒。同栏的猪,用血清或用疫苗紧急预防。对散发病猪应隔离治疗,消毒猪舍。治疗可采用青霉素80~240万单位/头肌注,同时用10%磺胺嘧啶10~20mL/头加注射用水5~10mL肌注,12h用1次,连用3d;45kg以上猪用氯霉素2500mg/头、链霉素3000mg/头、10%氨基比林20mL/头肌注,6h用1次,
农村常见猪病诊治措施
摘要:农村地区把养猪作为一项重要的致富手段,然而,猪病却成为危害养猪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以传染病的危害最严重,需要加强防控。本文对一些常见的猪传染病症状诊断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常见猪病;诊断;防治措施
众所周知,猪瘟、猪流感等疾病是威胁猪养殖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生这些猪病,就会导致猪的大量死亡,人吃了这些不健康的猪肉,会危害身体健康,同时,也会给养猪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对当前猪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并得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1常见猪病的诊断
1.1弓形虫病。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病,以仔猪患病较为严重,常呈急性经过,病猪表现发热,温度升高至40℃以上,出现呼吸不畅,皮肤有瘀斑,内脏有出血,尤其是膀胱和肾脏。该病常突然暴发,传播的速度非常快,死亡率可达60%。小猪患病,则会出现咳嗽、呕吐等状况。由于该病与猪瘟有相似的症状,因此在诊断时要注意区分。1.2猪喘气病。该病具有和猪流感比较相似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很多猪会呈隐性感染,需加以重视。对隐性感染猪,需采取X线检查进一步确诊。1.3猪流感。该病传播非常迅速,如果没有继发感染和并发症,其死亡率不高。其诊断一般需要根据临床经验和该病的病史调查等。
2常见的猪病防治措施
畜牧局生猪生产疾病防控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县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造,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扶龙头、建基地、强服务,把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产业来抓,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畜牧产业,一手抓养殖基地建造,一手抓龙头企业发展,畜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将我县实施“市生猪产业发展361计划”的执行情况及今夏猪病防控工作报告如下:
一、生猪产业发展情况
(一)生猪生产稳步增长。20**年1-7月份,全县出栏生猪13.6万头,实现产值2.2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8.1%;生猪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53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2%。生猪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撑点。
(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推行大户带动,发展适度规模,有效提高了生猪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养殖效益。目前,全县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达473户,其中今年新增24家,年可出栏生猪9.2万头,规模养殖比重达26.1%。
(三)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目前我县万头养猪场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生猪产品注册商标3个,成立生猪协会5个。
(四)防疫体系逐步完善。从20**年开始,县委、县政府着重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造。队伍体系上,全县组建了283人的基层防疫队伍,人员经费按省定标准列入县财政预算;冷链体系上,县畜牧局装备了疫苗冷库,乡镇站均配备了冰箱,部分防疫人员配备了摩托车。在全面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造的同时,加快标准化乡镇站建造,今年全县已建成的标准站12个,还有9个站正在建造中。动物防疫基础的夯实,有效提升了全县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水平,为全县经济建造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诊断与防控
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农业部规划的养猪重点地区,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生猪养殖的核心地区之一。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病害预防越发引起整个养殖业的重视与关注。猪瘟与猪蓝耳病均是急性、传染性疾病,二者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更为严重的是二者混合感染呈现出逐渐增加态势。从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诊断、防控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当地生猪养殖业病害预防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猪瘟;猪蓝耳病;混合感染;诊断;防控
病害是生猪养殖业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一旦出现势必会给养殖户带来沉重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猪病单一典型病例逐渐减少,混合感染或者是多重感染却随之增加。猪瘟、猪蓝耳病是常见猪病类型且经常发生混合感染,由此导致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及早诊断、积极防控是降低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带来危害的重要手段。故本文从当地实际出发,对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方法、防控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生猪养殖业病害防控工作提供帮助,最大限度保障养殖户的利益不受损害。
1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虽然近些年我国诸多猪场进行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养殖管理,但由于猪自身生长习性及其特殊养殖条件所限,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可以发生在任何季节。猪瘟病毒以及猪蓝耳病毒均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而生猪养殖业要想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就需要扩大养殖规模,在生猪接触过程中容易因咳嗽或者是打喷嚏而导致以上2种病毒交叉感染,仅有呼吸道侵入体内后发病。一旦发生混合感染,在短时间内即可大面积的扩散和蔓延,当前混合感染发病率约为60%,死亡率则高达80%[1]。一般情况下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生猪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达39℃~41℃,如果是母猪则表现出明显的厌食情形,症状持续时间为7~14d。部分生猪表现为耳朵发红并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病情的加重而转为淡蓝色。仔猪的潜伏期多在4~7d,具有起病迅速、死亡率高的特点,并且伴有明显的咳嗽、流鼻涕、呼吸急促、全身发红、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厌食等症状表现,有超过1/3的猪群死于起病72h内。经解剖病死猪进行医学观察和判断发现,一般情况下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侵犯的主要器官为肺部,肺间质增大为其病理改变,切开气管可见内部存在大量的泡沫状液体,全身的淋巴结明显肿大,肾脏形态结构异常,以凹凸不平为主,在肾脏表面广泛分布有出血点。
2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
校外养殖实习基地建设研究
作为养殖场关心的是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学生在生产实习阶段不能独立工作,接受实习学生会增加养殖场在硬件设施、管理、防疫方面的负担,因而对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缺乏热情,实习基地联系困难的主要原因。即便有养殖场同意接受学生实习,也只允许进行参观性学习,很少能为学生提供真正动手实践机会,很难保证实习质量。但是养殖场养殖的风险越来越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疫病的防控方面需要一个技术力量雄厚部门或单位支撑,这些包括养殖场有效免疫程序制订、正确的药物预防、疫病发生时需要细菌药敏实验、疫病的实验室诊断等,很多养殖场都缺乏细菌药敏试验和实验室诊断设备和技术,而作为学校方应从这些方面与养殖场方探讨合作,提供技术支持。校外养殖实习基地是指校外养鸡场、养牛场、养猪场等。学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中要针对养殖行业脏、累、臭的特点,注重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不怕脏、不怕累、能吃苦的爱岗敬业精神。从学生的发展观出发,校外实习基地应该有校外当地养殖基地(中等规模养殖场),省内养殖实习基地(大型规模养殖场),发达省份或沿海养殖实习基地(集约化、工厂化的现代化养殖场)发展思路,满足学生专业发展不同阶段需要的参观、实习、见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甚至就业创业等。校外养殖实习基地不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练习实践操作的全部平台,既不要在黑板上画养猪,在教室里放牧,也不要在养猪场里面制作培养基接种细菌,在牛栏养圈里面练习肌肉注射。而应循序教育教学规律,先简单后复杂,先学容易的后学困难,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检验理论,完善提高理论,再实践并不断提高创新等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方法。应先在教室里上好课堂理论教学,让学生掌握够用的畜禽饲养和疾病诊治基本的理论知识,然后在实验室重点训练常用的实用的血清学,微生物,寄生虫等实验室诊断方法,在校内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实用的常用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增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比如笔者教的养猪与猪病防治课就应在校内实训室训练公母猪阉割、免疫程序的制订,肌肉、皮下、静脉、腹腔注射方法,合理配伍用药、正确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猪病,封锁消毒,控制消灭疫病,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及其污染物。最后才到校外养殖实习基地进行生产实习或顶岗实习。所以学校内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实训室、小养殖场等都一同考虑建设,科学协调良性可持续发展。
校外养殖实习基地建设根据河池民族农业学校具体情况可以细化为校外养猪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养牛(羊)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养禽(鸡鹅鸭)实习基地建设、校外特种养殖实习基地建设等,并由相应任课教师与对应的养殖场进行合作,具体参与养殖场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养殖企业经济效益。如养猪与猪病防治课老师负责校外养猪实习基地建设,养禽与禽病课老师负责校外养禽基地建设,养牛与牛病课老师负责校外养牛实习基地建设,特种养殖课老师负责校外特种养殖基地建设。这种细化校外养殖实习基地建设好处有:①可以使专业教师朝某一领域集教学、科研、生产等专业化发展,最后成为集名师、专家于一身的真正双师型教师的必备硬件;②可以提高专业课的有效教学。任课教师通过参与相应校外养殖基地建设,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知道养殖企业需要什么知识,需要什么技能,从而对原有的教材进行筛选整合并适当的补充最新知识和技能,形成满足养殖企业需要的有效教学内容。在参与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照相和摄影把关键的生产技术环节或典型病例拍摄下来进行课堂ppt展示的直观动态教学,还可以依托养殖实习基地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情景模式教学,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式教学,病例教学等来提高专业课的有效教学。实践证明通过结合养殖基地建设,能提高畜牧兽医专业课的有效教学。教师的工作效率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③专业教师在与具体的养殖基地建设过程中,体会到对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有效教学有帮助,反过来又促进自己更加的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去,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老板满意,形成良性的合作,最终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校外养殖基地建设对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师生的教学、科研、生产有很大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但对如何建设好和利用好校外养殖实习基地,真正的为学校教学服务,为畜牧兽医师生教学科研生产服务,为养殖企业健康发展,为养殖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等需要进一步摸索探讨。
本文作者:唐旭平牙海宁廖玲玉赵湘萍高京红工作单位:河池民族农业学校
畜牧局科技推广意见
2012年我局确定为“畜牧科技推广年”,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努力推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全市畜牧科技人员要以联系千场万户为纽带,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突破口,大力推广普及畜牧科技,提高畜牧科技入户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根据我市的实际,重点推广普及以下六方面畜牧兽医技术。
一、奶牛改良与规范化饲养技术
奶业是我市畜牧生产重点产业。为进一步提高奶业生产的整体水平,要继续实施好奶牛良种补贴项目,推广人工授精及胚胎移植技术,加速品种改良。坚持高产奶牛冻精细管畜牧系统主渠道供应,争取高产细管冷配改良奶牛数占适龄奶牛90%以上。要以奶牛养殖小区为载体,大力推广科学饲养、集中挤奶技术,建立规范化饲养管理及生产方式。根据奶牛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特点,制定相应的饲料配方与饲喂方法,确保奶牛的营养品充足与均衡。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增加优质青贮饲料的应用比例。推广科学的免疫程序和奶牛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合理用药,减少兽药残留,提高乳品质量和安全性。组织专家进行知识培训,提高奶农科技素质。
二、水貂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技术
水貂是我市的优势产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配方,重点推广母貂产仔前后的饲养技术,仔貂的护理和疫病防治技术。对母貂应用配合饲料进行饲喂,降低饲养成本,保证营养价值的全面,生长状况良好。搞好仔貂疫病综合防治,降低仔貂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争取仔貂成活率达到95%以上。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做好传染性疫病防控工作。
三、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技术
畜牧局猪蓝耳病防控工作通知
各镇、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去年下半年,我省部分市县发生了以高热、皮肤发红和出现呼吸道症状等特征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高热病”),给养猪业造成较大损失。该病由东向西,呈蔓延之势,目前已波及到我区。为了进一步做好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控工作,促进我区养猪业健康稳定发展,现就有关问题紧急通知如下: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防控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高致病免疫抑制性疫病,是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该病呈区域性流行,发病急、传播快,对母猪和仔猪危害较大,仔猪发病率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今年1—5月全国已有22个省194个县区先后发生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其中我省西安、渭南、安康等5地市8个县区发生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我区目前已经发现疑似疫情。当前已进入高温、高湿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发季节,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防控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各镇、乡、办事处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要以对党、对社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当前的疫情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对疫情带来的危害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充分认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的紧迫性及对我区生猪产业发展、促进养殖户增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省、市安排部署,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加大防控工作力度,完善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保证我区生猪产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二、明确重点,认真落实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各项措施
当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要严格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24字方针,从防控疫情暴发流行出发,坚持预防为主,依法防治,群防群控,密切配合,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来抓,强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重点,夯实工作责任,全力以赴消除疫情隐患。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生猪养殖病害发生及预防措施研究
【摘要】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之中,生猪养殖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农民的增收。本文将在阐述常见的生猪养殖病害和应对要点基础上,探讨今后生猪养殖更加完善的病害预防措施。
【关键词】生猪养殖;常见病害;应对要点;预防措施
养殖业属于畜牧业的一个类型,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作用,其发展规模也在持续扩张。与此同时,却也出现了更加严重的病害问题,究竟怎样加以有效地预防,进而全方位保障养殖户的利益并推动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处理措施会在后续论述。
1目前我国生猪养殖常见病害的特征和应对要点
11.1猪气喘病。1.1.1特征。是幼猪的肺炎霉形体引发的一类疾病,存在潜伏时间较长等特征。在患病初期很难借助人为观察加以确认,延续到后期会引发咳嗽、喘气不均匀等现象。因为该病有着较强的传染性,所以包括生猪幼崽和妊娠母猪在内,都是频繁被感染的对象。1.1.2应对要点。第一,免疫预防方面。确保定期针对不同类型的生猪进行疫苗接种,其中仔猪要在7-15日龄进行首次接种,待到70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接种,若是全新引入的仔猪,则要在出现临诊症状前第一时间内接种疫苗;至于种猪则要求在每年的9月进行一次接种即可[1]。对待那些尚未出现病症的养猪场,应该持续加强防疫,以遏制猪气喘病的出现。第二,药物治疗方面。一些条件优越的养殖场,可以考虑对患病的生猪进行隔离,同时保证在单舍内养殖母猪,不并栏养殖断奶后的仔猪,并集中性地实施育肥。在条件不允许时,则应该借助药物来进行病情控制,具体方式就是在生猪出现咳、喘等状况时,及时在材料之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土霉素、秦妙菌素、蒽诺沙星等药物,保证持续5天,并在15天后进行二次给药,从而顺利减少猪气喘病的产生几率。当已经患病后,则必须利用泰乐霉素、氟苯尼考、卡那霉素等抗菌性较强的药物进行注射。11.2猪瘟。1.2.1特征。对于生猪养殖行业来说,猪瘟发病几率算是比较高的,同时也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属于突发性疾病且伴有较强的传染性。如若说管理人员平常管理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隔离处理,就会在短时间大面积地扩散,加上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还会急速提升致死率,令农户们蒙受不白的经济损失[2]。通常来讲,猪瘟的传播路径基本上就是病毒感染,具体就是借助空气介质扩散,进入到生猪呼吸道内,在呼吸道黏膜与内脏壁上附着,随后引起不同程度的病变,患病初期的症状表现为眼角膜红肿、饮水和饮食量慢慢减少,中后期则会突发高烧,并且在皮肤和眼角处渗血。2.应对要点。首先,创造优质化的养殖环境。加大对猪舍内部的清洁力度。为了使生猪可以更加健康的成长,第一要务就是为他们创造比较清洁和舒适的养殖环境,以克制猪瘟患病率的增长。因此,平常应该要做好卫生清洁工作,保证定期消毒。此外,必须尽快树立起完善化的卫生防疫机制,针对猪舍予以封闭化管理,每当有人要进入前,最好先进行清洁消毒,全程保持谨慎,避免将任何病菌携带到猪舍内。而在平常的管理工作中,则需要维持猪舍内部空气质量的优质性,即始终保持空气流通、合理调整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同时设置隔音板来达到降噪的效果。再有就是生猪的排泄物,也要及时得到清理,否则很容易滋生出许多细菌,对生猪的体质和免疫力造成影响,对应的处理方式便是第一时间清理生猪的排泄物,实时性优化猪舍环境。需要加以强调的是,不同生长阶段,生猪对于温度的要求都有所不同,成年猪普遍不喜欢高温,而仔猪对于低温又十分敏感,特别是那些刚刚断奶的仔猪,如若处于低温的环境下,就会影响到食欲和抵抗力,接连催生腹泻或是呼吸道疾病。其次,加强免疫。为了更加高效率地防控猪瘟疾病,应该要处理好有关的免疫工作。具体方法表现为:严格把关疫苗的运输和保存环节,保证灵活合理地使用各类疫苗,竭力发挥出疫苗的免疫功效;确保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下组织免疫工作,并实时性检测免疫抗体,以准确把握抗体的实际功效,为后续制定完善化的免疫措施提供指导;再就是基于国家基本标准要求,选用没有过期的疫苗并严格控制注射数量,确保不会加重病情。11.3猪链球菌病。1.3.1特征。每年的6月和10月是猪链球菌病的发病时间,包含蚊蝇和呼吸两种传播途径,患病初期的生猪呈现出体温快速上升等迹象,后期则直接导致长卧不起,而其粪便中还会带有血丝。1.3.2应对方法。首先,预防方面。加大对养殖场的清洁力度,保证实时性地予以通风处理,同时依照生猪实际的发育状况,进行养殖密度有针对性地调整,其间为了令生猪的免疫力增强,还应该考虑在饲料当中加入一定量的矿物质与维生素。再有就是严格遵循自养自繁的理念,竭力规避猪链球菌病的扩大迹象基础上,加大对猪舍的清洁和消毒力度,尤其是在处理阉割、断脐、猪舍等皮损工作环节中,要做到及时消毒,避免皮损部位出现任何形式的感染。透过生猪免疫角度观察分析,可使用链球菌多价疫苗进行按期注射,以换取更好的防治效果[3]。其次,治疗方面。猪链球菌的类型不同,对应的治疗药物自然有很大的区别。如对于脑膜炎型猪链球菌,应该使用磺胺-6甲氧治疗;而败血型猪链球菌病,须借助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红霉素等药物来治疗;至于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便需要使用青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另外,当情况严重时,可以考虑开展手术,在将病变组织和脓液清除之后,借助生理盐水来清洗患处,并搭配碘伏来消毒,最后再予以包扎,保证恢复过程中不会引起交叉感染。
2今后进行生猪养殖病害完善性预防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