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9 14:06: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转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康德哲学是西方哲学史的转折
摘要:康德把“人是什么”这样一个大问题细分为三个小问题,他的这三问所对应的三本书也是康德留给我们的答案。康德因《纯粹理性批判》而名声鹊起,这是他划时代的作品,也是康德哲学的基石。文章将会从康德哲学起源的时代背景和康德批判纯粹理性的重要意义来证明为何说康德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的转折。
关键词:康德哲学;西方哲学史上的转折;《纯粹理性批判》;起源背景;重要意义
一、康德哲学起源的时代背景
(一)政治社会背景。《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个版本,是在1781年发表的。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是在1793年,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17至18世纪遍及欧洲大陆的启蒙运动所带来的对专制贵族的愤恨,对人性自由的渴望,康德的哲学思想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有人说,康德的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我认为这个论断是正确的。因为法国专制王朝的革命在德国引起了一场思想的风暴。在《纯粹理性批评》的序言中,康德说道:“我们的时代是真正批判的时代,一切都需要经过批判。”这也就是说,法国革命动摇了真实世界的统治,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而康德哲学就如同理论界的“法国大革命”,是一场“洗心革面”式的理论革命。他对法国革命的法则和原则大体是秉承赞扬的态度的,但是在有些方面是有所保留的,他认为他们(法国革命者)太血腥了,但是他们的原则应该加以弘扬,这就是在康德自己的哲学架构里进行弘扬。首先是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弘扬了法国革命的那种批判精神:一切都需要经过批判。(二)科学背景。科学可以划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牛顿的物理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从《纯粹理性批判》中可以看出康德深受牛顿的机械论的影响。当然,他并不局限于牛顿的机械论,他尽量地想摆脱牛顿的影响,但是很多方面又自然而然地受牛顿影响,比如分析论,经验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经验把它分解成一个个部分来加以考察。在人文科学方面,卢梭相当于第二个牛顿。卢梭的关于人的学说和知识也是非常受到康德的推崇的。在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曾经提到,康德曾经读卢梭的《爱弥儿》,打破了自己铁定的作息时间。他通宵读《爱弥儿》,如痴如醉,以至于第二天下午不能出来散步了。他每天下午三点都要出来散步,邻居们都拿它来对表:康德出来散步了,那么现在就是三点了。康德虽然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未提及关于人的问题,但他后来提及了这一点:所有的问题到最后都是关于人的问题。(三)哲学思潮背景。康德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理性的危机。当时的哲学就是唯理论和经验论两个派别在争论,却没有任何结论。唯理论和经验论并不简单等同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因为唯理论里面有唯物主义者也有唯心主义者,经验论中也是如此。在当时,特别是到了斯宾诺莎以后,独断论是唯理论走到了尽头时候被提出的;莱布尼茨想把唯理论和经验论调和,但是依旧没有改变独断论的现状。经验论到了休谟的时候,也走到了尽头,他提出了怀疑论,这种思想几乎要使得一切科学被取缔了,一切自然科学都要被动摇了。以笛卡尔为首的唯理论者与以洛克带领的经验论者浩浩荡荡地在各自的理性之路上行进,却不约而同地在路的尽头看到了“此路不通”的牌子。就在这时,康德只身一人,披荆斩棘地开辟了另一条路——批判哲学。
二、康德批判纯粹理性的重要意义
(一)化解怀疑论所带来的哲学危机。有些东西是先天就懂得的知识,但是休谟从怀疑论的角度,对那些先天知识一个个的加以推翻,这使得当时的哲学和科学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康德对休谟的怀疑论作出有力的回应。他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即“先验”——人能够认识能力范围内的知识,这在当时是哥白尼式的革命。他认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研究这种判断是如何成立的,由此引出了“物自体”的概念——超出纯粹理性范围的知识是不可以被认识的。这奠定了康德哲学中二元论的基调。二元论的思想在康德的著作中是十分突出的。科学与宗教、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现象界”与“物自体”等,均可证实这一点。(二)重塑形而上学的使命。在康德之前,理性成为了最高权力,理性也是法国大革命解决一切现实问题的最核心武器。康德所要做的是对理性进行批判,因为他认为这种过度的理性会导致人们忽视了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形而上学有两大使命,第一是为自然界立法,把科学的规律、科学的法规建立起来;第二是为自由立法,这也就是康德所言的道德律令。前者是人与自然的服务关系,后者指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只有把科学的基石打牢,形而上学才不会轻而易举的被挑战。的马克思也从康德这里汲取了一定的思想,从人的物质资料生产和实践的角度来全新的阐释了“人化的自然”的思想。(三)其提出的问题具有永恒的思辨性。康德哲学具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意义,就是他提出的问题具有永恒的讨论性,让后续的哲学家不断的进行思辨。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我能够知道什么?这是认识论的问题。第二,我应当做什么?这就是在引出“物自体”概念后康德发现自己陷入了泥潭中,而后他便将意图在伦理学的“此岸”上来完成认识论的“彼岸”尚未完成的理想。他提出了“道德律令”,要求在遵循“人是目的”的条件下来服从道德约束。第三,我可以得到什么?这是康德对于现世间的不公平的德福之间的解决办法,他将享受幸福寄托到了上帝身上,这归根到了宗教的问题上。后世的人有的觉得康德是矛盾的,我觉得从康德行文看,康德并不矛盾,他的逻辑非常严密,但是表达方式非常繁琐,因此显得很矛盾。
林木破坏转折管理论文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林木破坏十分严重的朝代之一,以真宗朝为界,可以将北宋的林木破坏大致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内,北宋林木破坏活动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值得研究。
一
大体而言,林木破坏有以下几种途径:战争、河防、垦荒、原料及燃料需求。这些都可以归纳到三个方面:1、战争、2、经济发展、3、河防。虽然垦荒的直接动因在人口增长导致的土地资源紧张,但人口增长事实上亦是经济发展的一个侧面和重要的评价指标。笔者以为,真宗时期之所以是北宋林木破坏的历史转折,在于:
第一:真宗统治时期国家的统治重心由统一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太祖、太宗时期,虽然为恢复经济曾经大力劝课农桑,但太祖、太宗念念不忘的仍是"北伐幽云,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在制定国家各项政策时,统一是他们考虑的首要目标,发展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为改善人民生活,而是为了给统一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随着北攻幽云的一再失利,宋廷虽然也在考虑放弃收复幽云的打算,如淳化二年(991年),太宗告诫近臣:"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1),但由于契丹未放弃南侵中原的念头,战争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宋初诸帝心里。只有到真宗景德元年(1004)澶渊之盟,宋辽双方订立和平条约,宋廷才能真正实现统治重心的转移。
但是,有人可能人会问,真宗后,宋廷同西夏进行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争斗,为什么又没有构成对经济建设重心政策的威胁呢?笔者以为,这应与辽夏不同的战略地位有关。虽然宋在同辽、西夏的斗争中采取的都是消极防御政策,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但辽对宋的威胁要远远大于西夏对宋的威胁,这从宋与辽、西夏媾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宋与辽是兄弟之盟,而宋与西夏则是君臣之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辽实力更为强大一些外,还在于宋辽边界地处华北平原北部,这里"地广平,利驰突"(2),地势开阔平坦,利于骑兵突击;且距统治中心亦近,快马加鞭星夜兼程,数日即可兵临城下。西夏则不然,宋夏边界高山突兀,道路险阻,又远在西北一线,根本不足以对宋廷构成实质性威胁,所以当辽南侵时,满耳是"迁都"的懦弱之声,而当西夏东进时,全国则是一片"大张挞伐"的慷慨陈词。
第二:战争格局发生改变。随着宋辽和平条约的签订,宋辽关系转入了长期的和平状态,代之而起的是宋夏之间的斗争。当时为了抵御西夏的骚扰,宋廷除增加驻边禁军外,还采取了两项辅助措施:(1)大修堡塞。由于宋夏边界山川险阻,道路崎岖,因此堡塞的防御功能非常突出。一个建在险要位置的军事堡寨往往能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随着西夏骚扰力度的加强,宋廷修筑堡寨数量亦在不断增加,"秦州、鹿阝延、泾原、环庆、并代五路,嘉之间城堡一百一十七,熙宁一百一十有二,元丰二百七十有四"(3);另据李健超先生统计,宋代在西北地区构筑大量的城寨,共达五百个(4)。这些堡寨毫无疑问要消耗大量的木材,因为筑城时的版筑,城寨的设施如敌楼、战楼、望楼、篱笆、门桥、壕栅及弓矢、畚插防守工具都需要大量的木材,如曹玮知秦州时所筑壕栅(即壕沟两岸上的密密的木桩)竟达"三百八十里"(5),甚至有的完全是"以木为城"(6)。相比较之下,河北平原就没有大量修筑堡寨有利的地理条件。另外,从林木的实际分布来看,西北地区林木苍翠,如秦州"多巨木"(7),州西北的夕阳镇(今天水县西北新阳镇),"连山谷多大木"(8),"西北接大薮,材植所出",用戍卒三百人即可"岁获大木万本"(9),大、小洛门"皆巨材所产"(10),熙、河一带"山林久在羌中,养成巨材,最为浩翰"(11),洮、岷等地"林木翳荟交道,狭阻不可行"(12),"山林深险,粮道难继"(13),也具备这样的条件。而河北平原长期以来一直是先进的农耕地区,自身并没有大片大片的森林可供开采。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1977年邓小平对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整顿;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历史意义;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展开;十一届六中全会及《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及历史意义的教学,培养学生结合史实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主要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实现历史转折做了思想准备
今年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0周年。30年前,在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全国开展了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这场大讨论,对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对重大历史关头实现伟大转折,对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今天,我们纪念这场大讨论,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30年前,中国正处在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粉碎“”,结束“”,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但许多人还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思想,还不能正确区分同志的伟大历史功绩和晚年错误,“左”的思想的长期影响和“两个凡是”的禁锢依然是严重障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这就为我们党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不少老同志也逐渐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经同志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新华社向全国转发,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针对当时一些同志不理解甚至不接受、不赞成的情况,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这篇文章给予了充分肯定,一场顺应时展潮流、反映党心民心的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第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我们党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了这场讨论的重大意义。他说:“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大家认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我们党把思想和同志的晚年错误区别开来,明确了思想永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明确了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明确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由此,我们党恢复了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摆脱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为实现全面拨乱反正奠定了思想基础,带来了我们党和民族的新的伟大觉醒,孕育了理论和实践的伟大创造。
第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转折、我国迈向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了思想准备。在领导和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邓小平同志始终着眼大局,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这场讨论的落脚点,使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过程成为引导人们思考国家向何处去这一重大课题的过程。通过这场大讨论,党内外思想日益活跃,出现了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生动景象。以此为基础,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邓小平同志在为这次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一极其重要的讲话,实际上是开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宣言书。这次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果断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次全会实事求是地解决了一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领导人的是非功过问题,对过去一些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理论观点、形势估计和方针政策作了改变和调整,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增强党的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政策;这次全会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要求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继续打破、“”的精神枷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机器”,推动工作中心的转变,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两年之后,邓小平同志再次评价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我们这几年来在政治、经济、组织等各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对于我们在各条战线上取得显著成绩,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伟大历史转折的思想先导,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催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开启了中华民族振兴的新的伟大征程。
第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我们党在改革开放30年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能在艰辛探索中开拓前进。每前进一步都是靠解放思想,靠大胆创新,才不断开辟新路。正是不断解放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0年来,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领域改革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从沿海开放到沿江沿边开放,从东部开放到中西部开放,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先行试点到逐步推开,这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地焕发了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30年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一千多万,这一世界上少有的持续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我国的面貌,显著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30年来,从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的科学体系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从确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到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一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密不可分的。不解放思想,就打不开思路,就找不到出路,就不能解决时代新课题,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就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30年来,实践上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
第四,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我们党在改革开放30年中坚持解放思想,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主要有:必须始终牢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认识新事物、开拓新局面的根本思想武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实践中认识真理、发展真理、检验真理;必须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必须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勇于开拓前进;必须树立世界眼光,以宽广的眼界观察和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必须坚持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充分发扬民主,鼓励畅所欲言,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努力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融交流中谋共识;必须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些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在解放思想中形成的认识成果,为我们解放思想提供了基本遵循,必须倍加珍惜、很好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语言创新修辞分析论文
考场作文的语言是文章的肌肤,是阅卷者首先感知的对象。我们在写作时要想办法创新考场作文的语言,使之充满魅力和亮色。这里着重说说考场作文语言创新中的修辞美。
一是比喻美。
比喻是汉语运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法,更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广义的比喻即打比方,它是借两个事物的相似点进行类比。考场作文中要想使对象表现得更形象真切,更好地表达出对事物的爱憎和褒贬,更好地描绘出事物的内在特点,就必须靠形象化的比喻手法。文章中如果用了好的比喻,分数一定也会高出一个等级。如高考作文《尝试》,一位考生是这样开篇的:“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直上云霄的那只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座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勇敢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作者开始连用四个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它一出现,就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二是设问美。
设问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起波澜。如《转折》一文是这样开篇的:“有人说:转折意味着机遇。有人说:转折预示着挑战。/有人说:转折可以使你远离失败。/有人说:转折也许会让你距离成功更加遥远。/究竟什么是转折?/我问那串永不停歇地滴落的水滴,小水滴欢快地告诉我:‘转折就是那样一滴可以穿透一块坚石的水。’/我问山边那一树红梅,它笑笑说:‘转折就是严寒冰冻下朵朵鲜花绽放的那一刻,转折就是那突然而至的满树灿烂。’/路边的小草,你又能告诉我,什么是转折?枯黄的小草抬起头:‘转择就是我们告别枯黄、重新吐翠的时刻,就是不久将至的春天。’”作者借形象包孕抽象,意蕴深刻,令人回味。
三是排比美。
作文语言创新管理论文
考场作文的语言是文章的肌肤,是阅卷者首先感知的对象。我们在写作时要想办法创新考场作文的语言,使之充满魅力和亮色。这里着重说说考场作文语言创新中的修辞美。
一是比喻美。
比喻是汉语运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法,更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广义的比喻即打比方,它是借两个事物的相似点进行类比。考场作文中要想使对象表现得更形象真切,更好地表达出对事物的爱憎和褒贬,更好地描绘出事物的内在特点,就必须靠形象化的比喻手法。文章中如果用了好的比喻,分数一定也会高出一个等级。如高考作文《尝试》,一位考生是这样开篇的:“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直上云霄的那只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座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勇敢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作者开始连用四个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它一出现,就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二是设问美。
设问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起波澜。如《转折》一文是这样开篇的:“有人说:转折意味着机遇。有人说:转折预示着挑战。/有人说:转折可以使你远离失败。/有人说:转折也许会让你距离成功更加遥远。/究竟什么是转折?/我问那串永不停歇地滴落的水滴,小水滴欢快地告诉我:‘转折就是那样一滴可以穿透一块坚石的水。’/我问山边那一树红梅,它笑笑说:‘转折就是严寒冰冻下朵朵鲜花绽放的那一刻,转折就是那突然而至的满树灿烂。’/路边的小草,你又能告诉我,什么是转折?枯黄的小草抬起头:‘转择就是我们告别枯黄、重新吐翠的时刻,就是不久将至的春天。’”作者借形象包孕抽象,意蕴深刻,令人回味。
三是排比美。
我国劳动力市场构造转型及供求拐点
摘要:本文从农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及收入差距等角度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论证和检验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转型。结论是:①由农业总产出曲线计算的农业劳动边际产出在2005年之前均为负值,2006年开始转为正值,并且快速增长。②从制造业和建筑业劳动力供给模型可以明显地看出2004年之后劳动供给曲线明显向上倾斜。③从全国、城镇和农村的基尼系数及城镇库兹涅茨曲线可以看出收入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说明我国城镇出现了代表经济阶段性变化的库酋涅茨倒U型曲线的转折点。以上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已在2005年后越过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即短缺点),进入劳动力有限供给阶段。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结构转型;刘易斯转折点;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曲线
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显著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出现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的“民工潮”现象。大规模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沿海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为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使中国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迅速,为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然而2004年之初,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发达地区出现大范围“民工荒”现象,随后,“民工荒”开始由南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蔓延,内地一些传统劳务输出地区也开始出现缺工现象。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不断扩张,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出现了结构转型。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于1954年发表了《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1972年发表了《对无限劳动力的反思》、1979年又发表了《再论二元经济》,在这一系列论文中他系统地阐述了发展经济学二元经济模型中劳动力转移的经典理论模型。刘易斯提出二元经济模型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它包括“现代的”与“传统的”两个部门。现代部门通过从传统部门吸收劳动力而得以发展。第二,在提供同等质量和同等数量的劳动条件下,非熟练劳动者在现代部门比在传统部门得到更多的工资。第三,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对现代部门的劳动力供给超过这个部门的劳动力需求。Ranis和FEi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刘易斯模型,由于模式相同,人们合称其为刘易斯-费一拉尼斯模型(Lewis-FEI-RanisModel)。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三个阶段、两个转折点。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即在第一个阶段,非熟练劳动者是充裕的,故劳动力供给弹性无限大,现代部门能在现有王资水平上得到它想要的全部劳动力。当传统部门的变化开始影响工资时为第一个转折点,拉尼斯和费景汉称为短缺点(shortagepoint),经济发展进入第二个阶段,传统部门劳动力的边际产品开始转正,工人的工资水平逐渐提高,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开始争夺劳动力,推动现代部门非熟练劳动者的工资上涨;第二个转折点出现于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边际产品相等之时,拉尼斯和费景汉称为商业化点(commercializationpoint),此时经济发展进入第三个阶段,二元经济结构完全消失。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提出后在经济学界引起巨大的反响。由于他为发展经济学做出的杰出贡献,于1979年同舒尔茨一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Todaro指出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迁移是二元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标志性现象,他把预期收入引入二元经济理论,提出了Todaro模式。日本学者南进亮探讨了日本的后发优势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提出了判断通过转折点的5个标准,认为日本1960年前后为刘易斯转折点,并对日本通过转折点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由于体制改革、政策、人口结构等因素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具有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色,但是研究中国经济的劳动力市场实际情况可以发现中国经济基本符合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经济是否到达刘易斯转折点的争论存在很大分歧。我国学者也对中国经济是否进入刘易斯转折区域进行了大量研究。蔡防从经济增长、人口变化、劳动力转移、市场发育、宏观经济周期、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制度建设等角度的观察与研究中,发现并论证了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正在中国逐渐消失,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和著作,提供种种证据来论述在中国已到达刘易斯第一个转折点的阶段性变化。李月验证了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为台湾经济的刘易斯转折点。张晓波等基于甘肃省农忙和农闲时期的发展演化模式的长期调研发现,无论其他影响因素是否被控制,实际工资水平总是不断地向上攀升。贫困地区实际工资在加速上涨,甚至农闲时期也是如此,表明剩余劳动力的时代已经结束。但是蔡防等的观点引发很大的争议,一些学者和国际机构认为这种现象发生在一个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二元经济条件下,只能是短期的、暂时的,而不可能是真正的劳动力总量供给不足(例如樊纲),主要的争论和分歧是中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是否短缺以及剩余劳动力空间的大小。
地质构造特征与油气研究论文
关键词库车前陆盆地克拉苏构造带断层相关褶皱被动顶板双重构造构造与油气关系
1区域地质概况
库车前陆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北缘的一个重要构造单元,位于塔里木盆地与天山造山带交接部位,是一个叠置在二叠纪至三叠纪前陆盆地之上的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1],其中主要沉积了一套巨厚的陆相沉积。三叠系为湖泊相沉积,边缘为三角洲相,中部为深湖相,包括砂岩、暗色泥岩和煤层,厚460~2300m。侏罗系为湖泊-沼泽相沉积,底部为厚层砂岩,中部为煤系,顶部为褐色砂岩、砾岩,厚330~2200m。白垩系和第三系主要为巨厚的河流相沉积,包括棕色、褐色砂岩、泥岩。其中早第三纪库车前陆盆地的西部有短时海侵,下第三系在盆地西部为一套膏泥岩沉积。白垩系和第三系总厚2000~6000m。库车前陆盆地三叠系、侏罗系有成熟度适中、厚度大的腐植型生油岩,侏罗系煤系与下第三系膏泥岩是良好的区域性盖层,各岩系发育多套砂岩储层,多以原生孔隙为主,具有优良的储集条件。总之,库车前陆盆地是一个中生代的生油坳陷,具有多套生储盖组合,主要勘探目的层为白垩系、侏罗系和三叠系,其次为第三系。1952年开始勘探工作。1987年该油田因枯竭而废弃。1995年在大宛齐构造上见工业油气流。1997年底以来,先后在克拉2井、克拉3井、依南2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使库车前陆盆地的勘探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库车前陆盆地的地表构造由北向南可以划分为7个构造带:Ⅰ.北部边缘冲断带;Ⅱ.东风背斜带;Ⅲ.北部背斜带;Ⅳ.拜城-阳霞向斜带;Ⅴ.南部背斜带;Ⅵ.西南雁列背斜带;Ⅶ.南缘剪切伸展构造带。这些构造带是新第三纪-第四纪统一的南北向水平挤压作用的产物,是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由北向南渐次扩展的结果。
克拉苏构造带位于库车前陆盆地中部北侧,主要是根据地震剖面确定的地下构造,它对应着地表构造的东风背斜带、北部背斜带和拜城-阳霞向斜带。克拉苏构造带西起卡普沙良河西约15km,东至克孜勒努尔沟东侧15km,北起东风背斜带南侧向斜,南抵拜城-阳霞向斜带北部,即东经81°30′~83°29′和北纬41°50′~42°08′所圈定的范围。
2克拉苏构造带的构造特征
谈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联
凌虹等对苏州市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曲线进行回归模拟,结果是苏州市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与人均GDP变化之间的关系处于倒“U”形的左侧部分[12]。李瑞娥等通过对中国截面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部分污染物与人均GDP呈“U”形,其EKC转折点的收入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13]。本文将分析阳城县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EKC曲线关系,探究其变化规律,为阳城县制定科学的区域性经济政策和建设生态城市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方法
1.1阳城县经济发展状况阳城县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是福建省经济中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阳城县工业发展迅猛,其经济一直保持强劲增长,GDP总量连续10年居全省首位。其中1991年-1998年为加速发展期,阳城县GDP总量平均年增长112.08亿元,人均GDP平均年增长1697元;1999年-2002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阳城县经济增长有所下滑,处于短暂的过渡期,GDP总量平均增长89.8亿元,人均GDP平均年增长856元;2002年以后在城市工业化建设的推动下,阳城县经济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期,GDP总量平均年增长247.04亿元,人均GDP平均年增长3032元。从总体上看,阳城县GDP总量增长进程与人均GDP增长进程基本保持一致。阳城县因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导致环境质量发生变化,鉴于该情况,环境指标选取反映环境污染排放水平的流量指标,包括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COD排放总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等。经济增长指标选取阳城县GDP总量和人均GDP,时段上选择1991年-2008年,表1所有数据均来自《福建省社会与经济统计年鉴》和《阳城县环境状况公报》。
1.2计量模型的建立按照倒U型EKC理论,环境库兹涅茨模型公式为[14]:y=a+bx+cx2。从阳城县统计得到的数据来看,除了工业COD排放量以外,其余指标的倒U型的EKC特征并不明显,其散点图都呈N型,即由倒“U”形曲线和“U”形曲线组成的EKC模型。由此可见,阳城县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曲线与标准的倒U型EKC曲线不太吻合,它既有三次曲线,也有二次曲线。因此根据图形存在拐点的形状和Madhusu-dan的经验公式[15],为深入分析。
2结果分析
2.1模型分析(见表2)由人均GDP污染物排放量模型可见,曲线模型均为三次方程,不同环境指标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7,说明阳城县人均GDP与主要污染物曲线拟合度较好,F检验值显示各回归方程总体上是显著的,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具有较充分的解释意义。从各种工业污染物的EKC轨迹分析来看,只有工业COD排放量符合倒U形分布,其转折点大约出现在人均GDP13225元处,对应时间为1998年,这一时期达到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最高点。此后工业COD排放量虽然有所回升,但总体上有所控制。其他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曲线与传统的EKC曲线不太吻合。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SO2排放量呈现倒N型(U+倒U型)波动的EKC特征,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污染量并非必然经历一段时间的上升后逐渐下降,还会出现反复。经过观察,发现阳城县废水排放量和工业SO2排放量曲线的两个转折点出现情况一致,它们的第一个转折点出现人均GDP约为5000~7000元,理论计算值为6294元,对应时间为1994年,这一时期出现了正U形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低谷。此后,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工业废水和工业SO2排放形式进一步恶化;工业废水和工业SO2曲线的第二个转折点大约出现在人均GDP29000~31000元之间,其理论值为29664元,即在2007年出现了倒U形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峰值,此后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收集数量有限,样本数较少,可能当时间序列更长时,EKC曲线所反映的转变趋势才会显现出来。另外,工业固废产生量和工业废气排放量随人均GDP的增加处于上升阶段,近似于倒U形EKC的左半部分,尚未到达转折点。综合判断,阳城县的EKC曲线不具有典型的倒“U”形特征。
热门标签
精品范文
1转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