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义修辞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9 13:48: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转义修辞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广告英语中转义修辞的应用论文
[摘要]广告英语作为现代社会传递商品信息的有效方式,其在生活中的使用益发引起大众的关注。本文从文体学入手,分析转义修辞在广告英语中所起的具体功用及特点。
[关键词]广告英语文体学转义修辞格
一、引言
广告语言成为人类社会展现语言艺术的一大杰作。它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十分注重语言的美感,通常会采用各种修辞格来加强其文体美学功能,以实现广而告之的广告宣传效果。而英语是当今世界语言中的主导地位,这促使我们有必要了解广告英语,以及其文体风格,尤其是掌握广告英语的转义(transference)修辞特点,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能在跨国界的广告宣传中做到不同语言的成功转换。
二、转义修辞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讲,转义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反语、婉转等修辞格;但从狭义上来讲,转义修辞主要是通过比喻(Figurativespeech)来实现的。在转义修辞中,其语义转移并非完全是真正的词义转换,其过程具有对比性、参照性和目的性,其结果是实现语言表达的最佳文体效果。
广告英语中运用转义修辞的作用及特点剖析论文
[摘要]广告英语作为现代社会传递商品信息的有效方式,其在生活中的使用益发引起大众的关注。本文从文体学入手,分析转义修辞在广告英语中所起的具体功用及特点。
[关键词]广告英语文体学转义修辞格
一、引言
广告语言成为人类社会展现语言艺术的一大杰作。它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十分注重语言的美感,通常会采用各种修辞格来加强其文体美学功能,以实现广而告之的广告宣传效果。而英语是当今世界语言中的主导地位,这促使我们有必要了解广告英语,以及其文体风格,尤其是掌握广告英语的转义(transference)修辞特点,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能在跨国界的广告宣传中做到不同语言的成功转换。
二、转义修辞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讲,转义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反语、婉转等修辞格;但从狭义上来讲,转义修辞主要是通过比喻(Figurativespeech)来实现的。在转义修辞中,其语义转移并非完全是真正的词义转换,其过程具有对比性、参照性和目的性,其结果是实现语言表达的最佳文体效果。
摄影文学互文性管理论文
一、体验激起的理论兴趣与后设视角
"除了体验所得之外,我们没有任何知识",(1)体验诗学这样说。在体验诗学看来,文学乃至一切艺术,并不是仅仅存在于文本内部的东西,它发生在人与物之间。只有在你获得某种体验之后,你才开始意识到你所接触的是艺术。只有当体验是如此的强烈而不可忽视,而且自我意识作为一种副产品涌现出来时,艺术才可能获得确认。我对摄影文学的理论兴趣,来自这样一种艺术的体验。我发现在"看"和"读"了一些摄影文学作品之后,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似乎是小时侯看连环画时的体验,又似乎超出了那样的体验。是什么呢?体验的是诗意和形式美,我意识到,这是一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文学现象。
摄影文学当属文学。它的主要性质取决于摄影图象的加入。是以图象为主要欣赏对象、以文学话语为意蕴支撑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学样式。它在接受方式上改变了文学阅读中单纯的文字信息进入阅读者大脑之后转换为形象的接受方式,而变为双重符号系统在互相交织、互补的机制中被接受的方式。读图是对读文的辅助,读文也是对读图的辅助,两者互为阐释。言不尽,立象以尽意,曾经是中国人的选择,这是出于文体的思考,也就是说是立在文学的立场上力求达到尽意的期望而产生的苦恼和选择。以此推理,任何文本形式都有不能完全尽意的遗憾,图象依然。在摄影文学中,既是言不尽立象以尽意,同时也是象不尽,立言以尽意。这是人类意识到表达有限度而采用补充方法的智慧表现(中山大学教授程文超在他的《在言象结合中拓展意义空间》所言)。摄影文学的言与象的这样关系,以理推之,当会产生互文性。所谓"互文性",是朱力亚-克里斯蒂娃提出的。表示任何一部文学文本"应和"其他的文本,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文本相互关联的种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是公开的或隐秘的引证和隐喻;较晚的文本对较早的文本特征的同化;对文学的代码和惯例的一种共同积累的参与等。(2)
既然摄影文学采用的是双重符号体系,并且产生互文性,那么采用现代符号学,来分析摄影文学就是可行的。自索绪尔倡导和发展现代语言学以来,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将之运用于文化人类学研究,拉康将之运用于精神分析学研究;福柯则扩展性地运用到对于不断变化着的事物的辨认、分类和对精神病治疗的分析上;罗兰-巴尔特将之用来评论和分析许多关于世界的"资产阶级的神话"的组成因素和代码,比如对著名的艾菲尔铁塔的分析等,都取得了另人瞩目的成就。在运用符号学的同时,我还将始终站在摄影文学之外来看摄影文学,保持后设性,即元文学的视角。
[page_break]二、摄影文学中言辞文本的符号系统特征
我将摄影文学的文字部分称为"言辞文本",之所以不称为"文学文本",是因为摄影文学也可以被称为"文学文本",为了与之相区别,我在后面始终在这样的意义上使用这个名词,而将摄影图片称为"图象文本"。
透析即兴演讲变异修辞运用
摘要:如何在演讲中,特别是即兴演讲中抓住听众的耳朵,吸引他们的眼球是极为重要的。演讲者需要合理恰当地运用一些技巧和手段来点缀他们的言辞,而变异修辞的运用尤为值得关注。
关键词:即兴演讲变异修辞运用
一、即兴演讲概说
演讲又叫讲演、演说。“演讲”这一概念最早见诸荷马史诗。相传双目失明的行吟诗人荷马,常年云游各地,演讲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事迹。在我国,“演说”一词较早出现在《北史·熊安生传》:“公正于是有所疑,安生皆为一一演说,咸究其根本。”《说文》:“演,长流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认为:“言之讲,引也,故为长远之流。”转义于语言,就是语流之意。《说文》称:“说,释也,从言,兑声。一曰谈说。”段注云:“说释者,开解之意。”可见“演说”就是通过语流进行铺陈解释发挥。对于“讲”,《说文》解释为“和解”。段注云:“不合者调和之,纷纠者解释之,是曰讲。”这说明“讲”者有剖析矛盾、解释分歧之意。现在,在人们的语感中,“演讲”一词与“演说”同义,就是专指人们“就某个问题对听众说明事理,发表见解”。[1]
现在所谓的演讲,是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以有声语言和相应的体态语言为手段,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述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感情,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它是一种直接的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演讲按不同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在这之中,即兴演讲尤其值得注意。即兴演讲是演讲中的快餐,也是演讲中的精品,是演讲者在某种特定景物或人物、气氛的诱发下(或被要求、邀请)而作的一种临时性演讲。我认为:在各种类型的演讲中,即兴演讲使用率较高,应用范围最广。因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信息传递加快,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人们的交际领域不断拓宽,即兴演讲也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婚礼祝辞、迎送致辞、丧失悼念、聚会、演说、讨论、访问等,都需要人们临时做即兴演讲,或助兴,或助威,或联谊,或缅怀,等等,它成为人际交往中深受欢迎的形式。有研究表明,即兴演讲已成为未来演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是即兴演讲具有动因的触发性、准备的临时性、时间的短暂性等特点,要求演讲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展开思维,找到话题,形成完整的腹稿,立即从容地表达出来,因此有一定难度,最见语言功底,一般人难以把握,可以说如果能把即兴演讲发挥得恰到好处,必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刮目相看。那么即兴演讲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呢?我认为这与恰到好处用地运用修辞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即兴演讲中的变异修辞,更值得我们推敲、探究。
赵氏小品语言特点分析论文
[摘要]“赵氏小品”已是家喻户晓,深得人们的喜爱,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它独具个性的语言。本文把赵氏小品的经典语言归为7个大类,从语言偏离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赵氏小品”语言的一大特色——偏离是小品成功的一大原因。
[关键词]赵氏小品;语言;偏离
小品这一短小精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广大群众中喜闻乐见,它是一门表演艺术,同时更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不同的小品具有不同的表演艺术特色,更具有不同的语言特色。赵氏小品在中国小品界独树一帜,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其原因除了演员高超的演技外,其别具一格的语言更是不可忽视的要素。赵氏小品的语言堪称魅力无穷,在社会中形成一次次语言流行,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主要在于它大量运用了修辞学中的偏离理论,使语言离开人们所习惯的轨道,突破人们惯有的思维模式,能够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这种超常规的偏离是一种成功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修辞学界吸收法国新修辞学和比利时列日学派修辞学的成果,引入了零度和偏离两个概念。所谓零度就是正常、规范、中性的话语修辞状态;偏离是对零度的局部性的、非系统性的违反状态。偏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首先根据所达到的修辞效果可分为正偏离和负偏离。好的积极的正面值的偏离叫做正偏离;不好的反面的消极的负面值的偏离叫做负偏离。正偏离是语言的修辞价值所在,是修辞学所关注的对象。其次根据偏离度的大小可分为大偏离和小偏离。大偏离是交际双方明显地感觉到了它的出现,由于它的出现也明显地改变了交际的效果;小偏离是说话和听话的人,写作和阅读的人都不太关心的或者还没有察觉到的偏离形式。同小偏离相比,修辞学更重视大偏离,把注意力放在能够引起交际效果重大变化的大偏离上。最后偏离还可分为语言偏离和非语言偏离,语言偏离又可分为语音偏离、语义偏离和语法偏离。本文试图通过运用语言偏离理论来分析赵氏小品语言的偏离现象,从而揭示赵氏小品如此火爆的原因。
纵观20年来赵氏小品的语言,我们把它的经典语言分为七类进行分析。
一
小品语言偏离分析论文
[摘要]“赵氏小品”已是家喻户晓,深得人们的喜爱,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它独具个性的语言。本文把赵氏小品的经典语言归为7个大类,从语言偏离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赵氏小品”语言的一大特色——偏离是小品成功的一大原因。
[关键词]赵氏小品;语言;偏离
小品这一短小精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广大群众中喜闻乐见,它是一门表演艺术,同时更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不同的小品具有不同的表演艺术特色,更具有不同的语言特色。赵氏小品在中国小品界独树一帜,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其原因除了演员高超的演技外,其别具一格的语言更是不可忽视的要素。赵氏小品的语言堪称魅力无穷,在社会中形成一次次语言流行,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主要在于它大量运用了修辞学中的偏离理论,使语言离开人们所习惯的轨道,突破人们惯有的思维模式,能够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这种超常规的偏离是一种成功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修辞学界吸收法国新修辞学和比利时列日学派修辞学的成果,引入了零度和偏离两个概念。所谓零度就是正常、规范、中性的话语修辞状态;偏离是对零度的局部性的、非系统性的违反状态。偏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首先根据所达到的修辞效果可分为正偏离和负偏离。好的积极的正面值的偏离叫做正偏离;不好的反面的消极的负面值的偏离叫做负偏离。正偏离是语言的修辞价值所在,是修辞学所关注的对象。其次根据偏离度的大小可分为大偏离和小偏离。大偏离是交际双方明显地感觉到了它的出现,由于它的出现也明显地改变了交际的效果;小偏离是说话和听话的人,写作和阅读的人都不太关心的或者还没有察觉到的偏离形式。同小偏离相比,修辞学更重视大偏离,把注意力放在能够引起交际效果重大变化的大偏离上。最后偏离还可分为语言偏离和非语言偏离,语言偏离又可分为语音偏离、语义偏离和语法偏离。本文试图通过运用语言偏离理论来分析赵氏小品语言的偏离现象,从而揭示赵氏小品如此火爆的原因。
纵观20年来赵氏小品的语言,我们把它的经典语言分为七类进行分析。
一
英语新闻标题中隐喻分析论文
一、英语新闻标题中隐喻的使用特点
标题就是新闻的“题眼”。从结构上看,标题是一篇新闻报道中和导语、主体相互倚重的主要成分;从功能上讲,标题浓缩新闻内容,体现着新闻的要义和记者的观点。甚至限定新闻的基调;相较于其他文体,新闻标题有着显著的特点:目的明确、情感分明、简短精练、修辞多样,能够更有效地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
新闻编辑中,在其制作新闻标题的过程中会大量使用隐喻。一方面,隐喻同时涉及两个领域:具体和抽象或熟悉和陌生,通过恰当的隐喻的运用,传播者不仅可以清晰地表达意向,而且可以借此构建出传受双方高度统一的信息理解。另一方面,隐喻使新闻标题鲜活灵动,可以激活读者的认知环境,从而有效地吸引读者。
笔者对2007年5、6月份的ChinaDaily(《中国日报》)进行随机翻检,在其新闻标题中发现了大量隐喻的存在。经过分析研究,总结出以下两种现象及其特点:
1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喻体式隐喻
喻体式隐喻就是指在英语新闻标题中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示例如下: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分析论文
摘要:论述了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并以实例说明了英汉习语翻译的几种常见方法,强调了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貌合神离”的现象。
关键词: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翻译;貌合神离
习语是某种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本文所说的英语习语(idioms)是就其广义而言的,包括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expressions)和典故(allusions)等。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习语,这些习语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并且习语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由于地域、历史、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英汉两种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及文化信息。因此习语的翻译不仅要翻译出原语习语的形象、修辞方法,还要翻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并充分注重其文化差异。
本文通过探讨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提出习语翻译的基本策略,并探讨习语翻译中的“貌合神离”的现象。
1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习惯养成的语言、知识、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或统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时甚至会引起误解,习语恰是反映这种文化差异的极精练的方式之一。就英汉习语而言,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无声电影管理论文
本文将讨论作为“大众现代主义”(popularmodernism),或更确切地说,“白话现代主义”(vernacularmodernism)的1920和1930年代的上海电影。关于白话现代主义,我曾在另文中细述,用以讨论所谓经典时期的美国电影,亦即1910年代后期至1950年代为止的好莱坞电影。(1)在彼文中,我论述了经典好莱坞电影风行全球的原因。我认为,经典好莱坞电影毋庸置疑有以政府支持的工业扩张策略作后盾,但其成功与其说是源于这些电影的经典特征——其超越时间的普遍共同性——倒不如说是由于这些电影为美国国内外的大众观众提供了一个现代化及现代性体验的感知反应场(sensoryreflexivehorizon)。我铸造感知反应场这一概念来论述一种话语形式,个人体验得到表达,并在公共场所为他人,包括陌生人所认同;这个公共空间不只限于书面媒体,而更通过视听的媒体得以流传,牵涉到感官的即时性和情感的直接效应。(2)尽管电影可能有此功效的观点并非崭新,我却选取一个略为不同的角度,并选择在这一现象本身,即经典好莱坞电影即将消亡的时代重新探索这一问题。在阐发白话现代主义这一概念时,我将它作为技术、经济及社会现代化在文化上的对应物,以及文化对上述方面的反响,并就三方面的问题加以阐述。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现代主义及现代主义美学的评价。具体来说,批评界现已普遍认识到,现代主义及现代主义美学这些概念长期以来已过分局限于指述文学、戏剧、音乐、绘画及雕塑领域的运动。换言之,我们讨论现代主义及其美学时,长期局限于艺术经院化和知识分子实践所界定的视角。尽管如此,与其将现代主义美学这一澡盆中的婴儿连同精英现代主义这盆洗澡水一同泼出,我建议更广义地理解美学这一观念,美学可视为关乎人类认知和感觉的整个领域,属于感知史及不断变化的感知体制的一部分,沃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即把此一历史与体制看作探索现代性意义及其命运的决定性战场。(3)这一主张使现代主义美学的视野得以延伸,从而纳入大批量生产、经大众媒体传播,并由大众消费的现代性的各种文化表现。这些表现包括时装、设计、广告、建筑及城市环境、日常生活质地的转化,以至新形式的经验、交流及公共形态。它们构成纷繁的话语形式,一方面是经济、政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体现,同时也对这一进程做出反应。我选择“白话”(vernacular)一词,以其包括了平庸、日常的层面,又兼具语言、习语、方言等涵义,尽管词义略嫌模糊,却胜过“大众”(popular)一词。后者受到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决定(overdetermined),而在历史上并不比“白话”确定。(4)
白话现代主义这一概念所要干涉的第二方面关系到美国电影研究方法上对现代主义和经典主义这两个概念令人遗憾的两极对立。这包括从“后1968心理分析-符号学电影理论”到近年来新形式主义(neo-formalist)和认知学(cognitivist)框架内对“经典好莱坞电影”(ClassicalHollywoodCinema)的详尽阐述。(5)我将“经典”电影作为专门术语对待,这一术语在电影研究这门学科形成期时起过关键作用,它描述了以好莱坞片场时期(1917-1960)为集中体现的电影生产方式和艺术形式。就这一特定意义来说,“经典”电影指的是占统治地位的叙事电影,这类电影围绕角色心理及其主观能动性展开线性且非介入性的叙事,包括一整套成规:电影的每一元素无不渗透因果动机;时空统一并从属于叙事功能;形式上遵循一系列惯例诸如重复及变化、呼应、平衡、对称;全片结构统一、叙事完整。对经典形式最关键的是连贯性剪辑体系。这包括从开场镜头到特写的分镜头,继之以诸如镜头反应镜头、行动的方向一致、按角色视角剪辑等等。连贯性剪辑系统不仅保证电影材料屈从于叙事逻辑和个别角色,同时也制造了一个封闭性的叙事结构,一个看似独立存在的虚构世界,让观众作为隐身的宾客通过想象进入其中。
正是这些看似透明和中性的手法,以及由“想象的能指”所实现的观影者虚幻的完满感、主宰力和认同性,被1970年代的心理分析—符号学电影理论定性为经典好莱坞的根本意识形态作用,即将特定的种族、性别、财产、权力自然化。(6)与此类似,新形式主义及认知学学者诸如大卫•波德威尔(DavidBordwell),尽管出自截然相反的立场,也将经典范式的成功、稳定及跨文化的吸引力归结于一些基于“自然”的审美法则(这一论点对新古典主义传统来说似曾相识)。根据这一立场,经典叙事无非找到了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方法,亦即如何与千万年来恒久不变的大脑构造和“生物学上硬接线的”(biologicallyhardwired)认知功能配合,(7)这样就可以解释不同文化间(主要指西方)经典叙事形式的相似性,也因之好莱坞经典模式在经典片场时期结束后仍历久不衰。(8)
不管经典主义的模型取自17世纪和18世纪新古典主义美学(如同新形式主义那样)还是19世纪小说(像1970年代电影理论对罗兰•巴特的简单化理解),这两种方法都将经典电影与现代的联系一扫而空。与此同时,现代主义一词被保留给另类的电影实践(实验电影、先锋电影、国际艺术电影),这些实践本身又与知识分子精英在文学艺术上的现代主义运动更为接近。(9)这样的二元划分却令我深感它时代舛错。无论如何,好莱坞电影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现代化过程中的大都市中都曾被看作现代的终极化身。作为审美媒介,它与福特-泰勒式工业生产方式和大众消费的种种承诺同步,感应着社会、性别、换代关系上的急剧变化,以及经验和主体重构的时代脉搏。一次又一次,1920至1930年代的写作赞誉美国电影的清新、对时代的敏感性、它的青春、活力、自发性、民主化的伦理观念以及性别平等的主张(这一点曾被反对者攻击为“新母系社会”)。同样地,这些写作中强调的审美特质并不完全是古典性或古典主义的,至少不是在保留传统、礼仪、均衡及和谐的意义上讲。美国电影被看作崭新且富于当代特征的是这些电影的身体性、率直、速度、它们与事物外部表面或“表皮”的亲和力(安东尼•阿尔多AntoninArtaud)、日常的物质存在——正如路易•阿拉贡(LouisAragon)所说,“真正普通的事物,赞美生活的任何东西,而不是某些人为的成规,从而排斥了盐腌牛肉和罐装鞋油”。(10)
本篇讨论涉及的第三领域有关“美国主义”这一富于争议的问题,亦即由一国发展出的、以大众为基础的、工业生产的“白话”为何、如何在一(多)个特定历史阶段达到了全球性的国际统治地位,并带来什么影响。关于美国文化商品至少在冷战之前在全球的统治地位,我希望超越历来对这一现象两极对立的解释。这种对立态度要么将美国文化商品的统治地位捧作美国梦的善意传播,要么斥作系统化的文化帝国主义。正如维多丽亚•德•格拉齐亚提醒我们的那样,我们有必要区分美国主义与帝国主义殖民倾销之间的差别,因为美国文化输出“旨在抵达到市场所及的最远处,并以本土为起点”。换言之,“文化输出与美国大众文化共享基本特征,这一文化不光指文化产品及其相应形式,还包括第一个资本主义大众社会的公民价值观及其社会关系”。(11)就电影而言,这一看法意味着好莱坞产品在海外的普遍吸引力及活力可能源于好莱坞成功地汇集了在本土层面上纷繁并相互竞争的各种传统、话语、利益,从而由一个种族及文化混杂的社会制造出一个大众公共(如果这种公共通常以异类种族为代价的话)。
白话无声电影管理论文
本文将讨论作为“大众现代主义”(popularmodernism),或更确切地说,“白话现代主义”(vernacularmodernism)的1920和1930年代的上海电影。关于白话现代主义,我曾在另文中细述,用以讨论所谓经典时期的美国电影,亦即1910年代后期至1950年代为止的好莱坞电影。(1)在彼文中,我论述了经典好莱坞电影风行全球的原因。我认为,经典好莱坞电影毋庸置疑有以政府支持的工业扩张策略作后盾,但其成功与其说是源于这些电影的经典特征——其超越时间的普遍共同性——倒不如说是由于这些电影为美国国内外的大众观众提供了一个现代化及现代性体验的感知反应场(sensoryreflexivehorizon)。我铸造感知反应场这一概念来论述一种话语形式,个人体验得到表达,并在公共场所为他人,包括陌生人所认同;这个公共空间不只限于书面媒体,而更通过视听的媒体得以流传,牵涉到感官的即时性和情感的直接效应。(2)尽管电影可能有此功效的观点并非崭新,我却选取一个略为不同的角度,并选择在这一现象本身,即经典好莱坞电影即将消亡的时代重新探索这一问题。在阐发白话现代主义这一概念时,我将它作为技术、经济及社会现代化在文化上的对应物,以及文化对上述方面的反响,并就三方面的问题加以阐述。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现代主义及现代主义美学的评价。具体来说,批评界现已普遍认识到,现代主义及现代主义美学这些概念长期以来已过分局限于指述文学、戏剧、音乐、绘画及雕塑领域的运动。换言之,我们讨论现代主义及其美学时,长期局限于艺术经院化和知识分子实践所界定的视角。尽管如此,与其将现代主义美学这一澡盆中的婴儿连同精英现代主义这盆洗澡水一同泼出,我建议更广义地理解美学这一观念,美学可视为关乎人类认知和感觉的整个领域,属于感知史及不断变化的感知体制的一部分,沃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即把此一历史与体制看作探索现代性意义及其命运的决定性战场。(3)这一主张使现代主义美学的视野得以延伸,从而纳入大批量生产、经大众媒体传播,并由大众消费的现代性的各种文化表现。这些表现包括时装、设计、广告、建筑及城市环境、日常生活质地的转化,以至新形式的经验、交流及公共形态。它们构成纷繁的话语形式,一方面是经济、政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体现,同时也对这一进程做出反应。我选择“白话”(vernacular)一词,以其包括了平庸、日常的层面,又兼具语言、习语、方言等涵义,尽管词义略嫌模糊,却胜过“大众”(popular)一词。后者受到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决定(overdetermined),而在历史上并不比“白话”确定。(4)
白话现代主义这一概念所要干涉的第二方面关系到美国电影研究方法上对现代主义和经典主义这两个概念令人遗憾的两极对立。这包括从“后1968心理分析-符号学电影理论”到近年来新形式主义(neo-formalist)和认知学(cognitivist)框架内对“经典好莱坞电影”(ClassicalHollywoodCinema)的详尽阐述。(5)我将“经典”电影作为专门术语对待,这一术语在电影研究这门学科形成期时起过关键作用,它描述了以好莱坞片场时期(1917-1960)为集中体现的电影生产方式和艺术形式。就这一特定意义来说,“经典”电影指的是占统治地位的叙事电影,这类电影围绕角色心理及其主观能动性展开线性且非介入性的叙事,包括一整套成规:电影的每一元素无不渗透因果动机;时空统一并从属于叙事功能;形式上遵循一系列惯例诸如重复及变化、呼应、平衡、对称;全片结构统一、叙事完整。对经典形式最关键的是连贯性剪辑体系。这包括从开场镜头到特写的分镜头,继之以诸如镜头反应镜头、行动的方向一致、按角色视角剪辑等等。连贯性剪辑系统不仅保证电影材料屈从于叙事逻辑和个别角色,同时也制造了一个封闭性的叙事结构,一个看似独立存在的虚构世界,让观众作为隐身的宾客通过想象进入其中。
正是这些看似透明和中性的手法,以及由“想象的能指”所实现的观影者虚幻的完满感、主宰力和认同性,被1970年代的心理分析—符号学电影理论定性为经典好莱坞的根本意识形态作用,即将特定的种族、性别、财产、权力自然化。(6)与此类似,新形式主义及认知学学者诸如大卫•波德威尔(DavidBordwell),尽管出自截然相反的立场,也将经典范式的成功、稳定及跨文化的吸引力归结于一些基于“自然”的审美法则(这一论点对新古典主义传统来说似曾相识)。根据这一立场,经典叙事无非找到了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方法,亦即如何与千万年来恒久不变的大脑构造和“生物学上硬接线的”(biologicallyhardwired)认知功能配合,(7)这样就可以解释不同文化间(主要指西方)经典叙事形式的相似性,也因之好莱坞经典模式在经典片场时期结束后仍历久不衰。(8)
不管经典主义的模型取自17世纪和18世纪新古典主义美学(如同新形式主义那样)还是19世纪小说(像1970年代电影理论对罗兰•巴特的简单化理解),这两种方法都将经典电影与现代的联系一扫而空。与此同时,现代主义一词被保留给另类的电影实践(实验电影、先锋电影、国际艺术电影),这些实践本身又与知识分子精英在文学艺术上的现代主义运动更为接近。(9)这样的二元划分却令我深感它时代舛错。无论如何,好莱坞电影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现代化过程中的大都市中都曾被看作现代的终极化身。作为审美媒介,它与福特-泰勒式工业生产方式和大众消费的种种承诺同步,感应着社会、性别、换代关系上的急剧变化,以及经验和主体重构的时代脉搏。一次又一次,1920至1930年代的写作赞誉美国电影的清新、对时代的敏感性、它的青春、活力、自发性、民主化的伦理观念以及性别平等的主张(这一点曾被反对者攻击为“新母系社会”)。同样地,这些写作中强调的审美特质并不完全是古典性或古典主义的,至少不是在保留传统、礼仪、均衡及和谐的意义上讲。美国电影被看作崭新且富于当代特征的是这些电影的身体性、率直、速度、它们与事物外部表面或“表皮”的亲和力(安东尼•阿尔多AntoninArtaud)、日常的物质存在——正如路易•阿拉贡(LouisAragon)所说,“真正普通的事物,赞美生活的任何东西,而不是某些人为的成规,从而排斥了盐腌牛肉和罐装鞋油”。(10)
本篇讨论涉及的第三领域有关“美国主义”这一富于争议的问题,亦即由一国发展出的、以大众为基础的、工业生产的“白话”为何、如何在一(多)个特定历史阶段达到了全球性的国际统治地位,并带来什么影响。关于美国文化商品至少在冷战之前在全球的统治地位,我希望超越历来对这一现象两极对立的解释。这种对立态度要么将美国文化商品的统治地位捧作美国梦的善意传播,要么斥作系统化的文化帝国主义。正如维多丽亚•德•格拉齐亚提醒我们的那样,我们有必要区分美国主义与帝国主义殖民倾销之间的差别,因为美国文化输出“旨在抵达到市场所及的最远处,并以本土为起点”。换言之,“文化输出与美国大众文化共享基本特征,这一文化不光指文化产品及其相应形式,还包括第一个资本主义大众社会的公民价值观及其社会关系”。(11)就电影而言,这一看法意味着好莱坞产品在海外的普遍吸引力及活力可能源于好莱坞成功地汇集了在本土层面上纷繁并相互竞争的各种传统、话语、利益,从而由一个种族及文化混杂的社会制造出一个大众公共(如果这种公共通常以异类种族为代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