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9 12:36: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专业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汽车专业课证融通研究
摘要:本文中笔者将以中职汽车动力和驱动系统分析证书为例,结合院校积极推进课证融通工作的实际途径做法,总结有效于课证融通方面的实际教育工作经验,进而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推进方法和人才培育途径,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参考,更好促使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证融通的应用效果最大化。于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之中,借助人才培育方案的合理优化、课程规范内容的针对性补充,促使1+X证书的考核内容能够与相应的规范融合。由此借助不同的途径,可以促使师资能力的强化以及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实现教学效率增长、学习效率的目标,同时满足1+X证书对于人才的培训、考评需求。最后,以不同阶段的课程考核评价为基础,促进1+X证书考核结果的有机整合,促使评价的手段更多元化、更公平,由此就可极大程度上促使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实践能力的强化。
11+X证书制度解析
早在19年初,国务院发布《职业教育革新实施方案》这一文件,其中明确指出于19年开始,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展的制度试点教育工作,简称为1+X证书制度试点,并且在之后的4月份,教育部联合发改委、财政部积极研发《一体制度试点方案》这一文件,针对1+X证书的制度试点工作开展,提出明确的发展导向和实际的发展方向,其中指出,开展1+X试点的院校一定要提起重视,在人才培育过程中,以职业技能等级规范和专业教学的规范要求为基础,在专业人才培育方面融合证书培训的内容和规范[1]。由此,一定程度上促使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满足实际的需求,达成教学组织的协调与统筹。于4月中旬,教育部职教和成人教育司联合发布《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指导》文件,明确了共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等包含在内的首批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划分参与1+X证书制度的首批试点工作职教培训组织的证书与具体规范。多所职业学院成为首批试点,并于19年积极施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开展,通过1+X政策文件内容的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承办区域内1+X的师资培训活动,安排大量的执教教师参与到培训活动之中,展开中肯的针对性评价。同时,促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和考核工作的有序开展,截至目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已达成共5个证书的培训、针对性考核工作,共4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同时,一定程度上对于书证融通工作的进展和创新产生促进影响作用,并且于课程内划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内容,实现课程体系的稳定建设、课程的积极改革,在此基础上开展写有利于人才针对性培育的实践活动,取得较为良好的初步发展成效,截至当前已积累较多的宝贵实践活动经验[2]。
2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课证融通工作内容范畴解析
2.1明确证书需要融入的课程
推进课证融通工作实践活动开展周期内,试点院校较多,且校内的实际实训条件、师资设置、教学管理、教学理念、教学思维等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各院校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课程内容融通对接期间思路、做法、规划均有明显的差异,多数学校为实现课程体系改动幅度的增大、课程安排难度的降低,应用一个证书对应不同课程的模式,具体而言,将一个证书分散多门课程中,甚至部分学校为合理促进融通的深度、广度,直接将课程内容与证书进行对接,促使课证内容融合度的增长。由此,可一定程度上促进课程教学、证书考核的协调统一,实现考证、课程理论考试的同步进展实施[3]。
中职专业课教师职业素养提升探略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职专业课教师职业素养的概念,提供了提升中职专业课教师素养的五点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在适合的职业教育环境下中职专业课教师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适合的职业教育;中职专业课;教师职业素养提升
“适合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也是职业教育的一种理想形态,其特征是符合实际状况并能够满足国家、社会与学生的要求。“适合的职业教育”既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中职专业课教师职业素养也必然要随之作出调整,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没有与适合的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师,适合的职业教育也就无法得以实施和实现。因此,提升中职专业课教师职业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一、中职专业课教师职业素养概念及内容
素养,即素质和修养,上海教育出版社《教育大辞典》对“素质”的定义是: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修养是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因此在教育的语境中,笔者认为素养就是指教师要完成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各方面的条件和能力。中职专业课教师职业素养即是指中职专业课教师在进行专业课教学中,调节和处理与学生、与同事、与学校、与社会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中职专业课教师职业素养主要包括:教育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身心素养五个方面。
二、适合的职业教育环境下,对中职专业课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
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分析论文
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定义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教学任务。这种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做法,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利于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同时,还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因此,“理实一体化”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中等职业教育中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及“学科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的框架,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强调“实用、适度”,技能训练则强调科学、规范及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制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并由一位教师同时担任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从而保证二者同步进行。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知识与技能掌握更加牢固。
三、会计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职创业教育专业课开展思路
一、开展创业教育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怎样把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变成一个名符其实的人才大国,是关系到中国国家未来的大事。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要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必然需要有一大批开拓进取的具有创新勇气和能力的创业者来加盟。中职教育办学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就业者,还要培养更多有创造力的创业者。正如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中强调指出的:“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挥重大立足专业课教学开展中职创业教育的探索实践——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李冬梅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摘要:中职学生也可以培养为创新型人才、创业型人才,中职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呼唤创业教育。而现有的电子商务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上沿习旧有的课程体系,与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时代要求不适应。我们尝试把创业教育引入课堂,大胆立足电子商务的专业课教学,以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核心模块为主线进行教学内容整合,并在教学方式上做了积极的尝试,同时把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目标,对电子商务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关键词:中职创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的作用。”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呢?本着“为学生锐意改革,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理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将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融入到电子商务的专业课教学模块中,使学生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点燃创业的激情和梦想。
二、立足专业课教学开展中职创业教育的实践内容
(一)创业教育内容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整合
1.以《电子商务认知》课程让学生建立电子商务市场概念,初步“触网”。《电子商务认知》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入门课程,在这门课中,学生从身边的实例——“网购”,开始认识电子商务。教师鼓励部分有条件的学生可以申办开通网上银行卡,并尝试进行网购。学生能从一系列的活动中,了解网上银行的开办流程,学习如何进行安全支付;同时通过浏览不同的网购网站,进行体验和比较;这门课要求学生学会使用腾讯QQ、阿里旺旺等沟通工具,并在网购体验活动中以“顾客”的身份与真正的网店卖家接触,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使课程内容变得鲜活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开始建立电子商务的市场概念。
2.以《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渴望成为“网商”。对于学生来说,牛顿、爱因斯坦已成古人,李政道、杨振宁也与他们相距遥远,但是他们对于《传奇》网游、百度搜索、淘宝购物可是相当熟悉和亲切的,还能评说一二。在专业课的学习当中,学生们了解到:原来他们使用百度搜索时那些罗列出来的信息是要进行总价排名的;男孩子们爱玩的网络游戏是如何盈利的;女孩子爱看的淘宝网有许多店主一开始也并不是网络达人……大家感叹着阿里巴巴在马云带领下异军突起,独领风骚;钦佩着刘强东从一家小店起家做成了如今的大京东;关注着苏宁的张近东如何跨越传统商业与电子商务。这些当代风云人物的创业故事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心动神往,激发了创业的热情。
中职数学与专业课关系研究
摘要:中职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让学生更快的应用所学,融入社会。因此中职教育中的数学学科不应单纯的教会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还应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授课,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知识。
关键词:中职数学;数学教学;专业课;专业知识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在中职教育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基础地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招,现在上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知识底子薄,数学基础差,学习数学让学生很头疼,如何教会学生数学也让数学教师头疼,但鉴于中职教育的特殊性,它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专业技术性应用人才,其教育活动是以学生就业为培养导向,根据不同行业培养不同的专业人才,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不仅限于开展基础知识的传授,更应加强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的培养,让学生将够用的数学知识学到手。因此,中职教育中的数学学科不应单纯的教会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还应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授课,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知识,使学生不再抵触数学学习,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不仅能掌握还能够应用。数学不再是独立的纯数学了,数学的价值在中职中的体现,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联系专业知识,从专业知识中找联系,挖掘数学知识,为专业课做好铺垫,打好基础,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专业课服务。中职教师要改变自身知识结构的单一性,结合专业实施教学,真正体现数学在中职教育中的价值。
一、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
(一)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低。从学生选择中职学校的出发点来看,大部分学生是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希望降低学习难度,尽早开始就业,所以才放弃高中学习选择中职学校,因此学生们的基础较差,入学成绩较低。数学这门基础学科区别于语文和英语学科,它不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做题,而是需要理解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现在中职教育的数学课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学生觉得教师授课的内容听不懂,题目不会做,于是他们就选择不听课,越听不懂越不听,越不听也就越听不懂,如此恶性循环,使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如此情况,时间越长,他们也就越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许多学生选择上课睡觉更甚者还会用手机打游戏,课堂影响极坏。数学教师的授课形式也很单一,一般就是“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应用多媒体的机会也极少,所以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上课时提不起兴趣。(二)数学学习与专业课严重脱节。从课程的设置来看,数学学科的安排与专业课之间没有交集,都是独立的个体,互相没有知识渗透。对于数学知识的编排,也有许多内容并不适合中职学生,就他们的基础水平而言对于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存在很大的差距。数学的学习没有考虑到专业课教学内容中的数学知识,两者各学各的,当专业课程内需要数学知识辅助时,学生可能早将这部分数学知识忘得一干二净了,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严重脱节,数学课教学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没交流,各教各的,没有就同一个共同应用的知识点进行研究,都是闭门造车,不能将两门学科互相转化,造成数学学习与专业课学习严重脱节。(三)数学课评价形式单一。从数学教学评价方式来看,一般都是“一卷定生死”,一学期的学习情况只看最后的期末试卷,平时成绩也占很少的一部分分数学生为了最后的试卷成绩想尽各种方法,有甚者考试时互相抄袭,影响极其恶劣,造成的影响也极坏。其实数学知识是源于生活的,它将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演算验证,进行归纳总结,因此,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了才是数学的教学目标。以往的评价形式,我们只看重试卷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评价过于单一。
二、中职数学与专业课结合的重要性
中职听障生数学与专业课成绩关系分析
摘要:在特殊中等职业学校,听障生的数学课教学应为专业课服务,为今后听障生融入社会、发挥职业技能提供帮助。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55名计算机专业听障生的数学成绩与两门专业课成绩的数据进行线性相关和回归分析,从中了解师生的教与学情况以及数学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为数学教学研究提供思考。
关键词:中职;听障生;特殊教育;SPSS;数学;专业课
听障生作为特殊教育群体中的一部分,由于听力上存在障碍,更多地依靠视觉来获取信息,因此在认知和学习上具有和正常学生不一样的问题和特点。他们普遍对数学学习不太感兴趣,而对专业课尤其计算机操作性的学习兴趣很大。目前国内对中等职业学校听障生教学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基础课与专业课相关性的研究不多,特别是很少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说明。近些年,该软件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很多学科,在教育领域应用也很方便实用。那么,数学学习成绩与专业课学习成绩是否有着某种必然联系?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是否相关?带着这两个问题,笔者就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2018级计算机专业听障生的数学科目成绩、计算机基础成绩、平面设计成绩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1数学、计算机基础与平面设计成绩情况
从SPSS统计软件菜单栏上选择图形—对话框—散点,然后定义X、Y轴的分布。在图表编辑器的菜单栏中选择元素—总计拟合线,在属性中加载“拟合线”,拟合方法选择线性,置信区间选择95%个体。由散点图发现数学成绩与计算机基础成绩、平面设计成绩都近似存在线性关系。
2数学与计算机基础、平面设计的成绩相关性分析
中职专业课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1信息技术在中职专业课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从事中职专业课教学近二十年,一直对中职专业课课堂进行研究和实践,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笔者对目前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普遍以下问题。(1)中职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不完善。中职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仿真实训基地等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虚拟实训软件数量和应用,支撑学生、教师和员工自主学习和科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均不完善。(2)教师教育技术职业能力较低。由于专业教师自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不高,加上在构建信息技术环境时,涉及教学设备的布置准备、教学硬件设备的检查与维护、教学软件的选择或制作、使用后的清洁及收藏等方面的工作,比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要“麻烦”得多。因此,有些教师往往不愿意自觉地选用信息技术环境进行教学。在许多学校中,信息技术环境只用于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其他如电子、数控等专业教学则很少应用,信息技术环境没能广泛应用于各个专业的教学。(3)信息技术环境应用效率低下。很多学校并未形成一般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因此,信息化的中职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如:把多媒体网络教室仅仅当成课件展示和学生上机自由操作的场所,将现代信息技术变成课堂教学中的装饰品,一堂课热热闹闹下来,学生却是一片茫然……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在中职专业课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和广大同仁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在不断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我们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中职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切实培养着有一技之长的合格中职生。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应用实例。
2信息技术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成功应用
2.1在电子专业课中使用仿真实训平台
在电子专业电路设计学习时,我们利用仿真实训平台进行电路仿真,将设计好的电路图通过仿真软件进行实时模拟,模拟出实际功能,然后通过其分析改进,从而实现电路的优化设计,验证电路的行为和设想中的是否一致。将仿真模拟技术引入实训教学,可以充分调动感觉通道、运动通道和思维通道的学习机能,将学生置身于虚拟的工作环境,使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明显提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2在数控专业课中使用工作过程模拟软件
工科类专业课在线教学转型思考
摘要:在抗击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大规模线上教学推动了全球教育信息化革新的步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战疫后”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军校工科类专业课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暴露的突出问题,以塑造学员能力为目标,探索基于雨课堂、QQ群等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途径,引入问题情境、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提升教员信息素养与学员自主学习动力,打造具有军校特色的混合式教学课堂。
关键词:工科专业课;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改革;教育信息化
在抗击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互联网+”为众多行业的“重启”带来生机,教育行业尤为显著。近十年来,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水平持续发展,各类线上教学平台的建设与推广、线上教学资源的研发与共享、教法创新与模式改革的研究,对此次应对公共社会危机事件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在这次罕见的、历经几个月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后,院校机关信息化教学监控管理水平、一线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空前提升,结合全社会多措并举,持续完善与优化在线教学环境的现状,切实为在线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战疫”结束后,这段特殊时期所积累的经验与成果将何去何从,能否转化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正能量,成为通往“未来智慧教育”的契机,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共同反思的问题。
一、工科类专业课教学特点分析
军校工科类专业课是基础课与岗位任职课间重要的纽带,在教学中不仅要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向装备靠拢、学员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实践表明,当前仍在沿用的传统授受式、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在有限的学时内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原因如下:(一)教学内容。工科类专业课教学内容大都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且对学员先修课程知识积累以及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教学中,如若教员一味地照本宣科,学员不及时巩固先修课程基础,课堂将即刻陷入令人混混欲睡、师生毫无交流的死循环中。与此同时,此类课程大都开设有实验课,与理论授课在课时、场地、形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界线,理论没学懂,进入实验室的学员,要么请教员对照实验项目把理论知识再讲一遍,要么就是在实验室中走过场、看热闹,最终导致课程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停滞不前、难以提升,更加无法做到使学员将课程内容与装备技术相结合、主动追踪拓展前沿技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与创新能力等深层次的教学目标。(二)学员特点。军校学员相较于地方大学生,除了日常文化课的学习外,会将绝大部分精力投放在体能训练与思想政治学习等方面,且毕业后有较为明确的职业方向,就业压力相对较低。因此,学员中普遍存在着对所学课程“不求成绩优异,只求能过得去”的现象。缺乏学习动力,考试成为了他们学习的最终目标,把以综合能力提升为本的专业课学成了一门不求甚解、死记硬背的教条课,短短一个假期过后,当他们学习装备技术理论课程时,凡涉及到的专业课内容基本为一片空白。(三)教学模式。近十年来国内外教育界在教学理念、资源、手段、方法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但军事院校因其特殊的教育环境与背景,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教学模式改革步伐相对缓慢。大部分课程仍沿用传统的课堂师生面授式教学模式与统一时间地点的闭卷笔试考核模式,这对成长在新纪元下的00后学员来说,缺乏足够吸引力,并且以他们多年应试教育的成长经历来看,早已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来应付传统的教学与考核模式,而这与工科类专业课人才培养目标极不适应,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院校的教育资源与师生的宝贵时间。
二、技术与教育融合契机探索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证融合研究
1“1+X”的内涵
所谓“1+X”证书制度,其中的“1”是指学历证书,“X”是指和专业相关的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两个特点,第一没有表述一定要和所学的专业相关,可以是专业相关联,也可以和专业不相关联,二是“X”是个不确定数量,不是一个,是若干个。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1+X”证书制度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而不是职业能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1+X”不是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两种证书”的简单叠加,而是要通过多个(X)职业技能等级的考评与认证,拓宽和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说到底,1+X证书制度的核心,就是增强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能力,为生产服务一线提供大量的具备合格职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1+X”证书制度,从结构上看,反映了职业教育的两个方面能力培养,一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点从“X”的设计可以看出,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和专业相关的职业能力,它比职业能力的外延更大,它是综合的职业能力,包括的专业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根本上讲就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指职业院校的人才供给能力,过去叫人才培养能力,包括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能力,适应产业技术变化的专业建设能力和与之相适应的院校治理能力。
2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证融合的“1+X”实践机制
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够满足需求的实用的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1+X”证书制度的推行,必将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改革,提供有效的工具和途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广泛的进行了“课证融合,课赛融合”的教学改革,这里重点阐述课证融合,所谓课证融合,是“1+X”的具体实践形式,就是把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的培养和培训贯穿在课程体系建设之中,把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把课程体系和培训体系、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教学过程和生产(培训)过程有机地衔接起来,建立一个课证融合课程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课程是载体,证书是内容,把职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划分成核心职业能力,基础职业能力、拓展职业能力,拓展部分就是“X”部分,能力是需要通过证书也就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来表证,为了完成职业能力(这里的职业能力不仅仅是专业职业能力,包括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各种技能和素质)的达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选取和过滤非常重要,既贴近专业、职业,又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进阶渠道,我们不可能预知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也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全智全能型人才,行业通吃,关键是在一个专业中的多个方向,以及交叉专业和拓展专业的迁移能力;解决好“X”因素,就要按照人才能力培养的教学标准和职业能力培养的等级标准来设定生意人课程,每门课程或几门课程对应一种能力,一种能力对应一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和职业能力培养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去,成为课程建设的标准和专业建设的标准体系,形成课证、课能有机融合。
3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证融合的路径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近几年新开设的专业,某种情况讲是一个大类专业,由于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发展比较快,很多技术标准变化也比较快,对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分类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在是培养前市场制造装配还是后市场检测维修的细分领域摇摆,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专业都分化在汽车学院或机械学院,而新能源汽车最为需要的电子和电气技术往往在机电学院或信息学院,所以人才培养和市场城需求是脱节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到不了解汽车技术基础的机电学院去招聘电子和电气方面的毕业生。为了解决这个人才供给侧的矛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走课证融合的改革之路是一个较为科学的选择。(1)选定新能源汽车专业“1+X”的证书,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能力培训标准。在实践中,我们结合专业建设的实际和新能源汽车企业人才需求,设定了“1+3+X”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选用系列,在“1+X”中加了个“3”,是对“1+X”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3”是批与专业相关的三个证书,即: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汽车电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三个证书是与专业相关的,解决提专业能力模块,但是“1+X”的核心不是解决专业职业能力,是要解决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那么在专业领域之外,专业拓展和职业拓展能力才是“1+X”证书制度的要义,我们选取了汽车驾驭证、普通话等级证书等作为“X’因素,制定一个相对完整的新能源汽车证书系列,进行探索和改进。职业能力培训标准是人社部门和培训机构的工作,在院校工作中主要是做好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使课证融合有一个标准基础规范。(2)解构与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人才培养的指南针,具有规范性文件特征,实施课证融合的“1+X”证书制度,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进行了修正,那么就必须重新解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的“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目标要求,以人才的职业可持续发陈胜能力培养为目标,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重构课程体系,制(修)订专业课程标准,优化课程内容,规范教学过程,及时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需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真正建立起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3)加强教师职业能力培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培养目标的变化必然带来培养方式的变革,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是课证融合的职业能力培养方式的有力保证。首先要加强教师职业能力培训,教师要首先了解“1+X”证书体系,了解本专业“1+X”证书系列,具备“1+X”证书的操作技能和课证融合的融通能力,保证能够有效地进行课证融合教学和实训;二是建立符合“1+X”课证融合的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不断提升和优化教师能力结构;三是按照“1+X”课证融合的课程标准,改革和序化教材内容,及时编写符合“1+X”课证融合的专业教材,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特别是引入典型生产案例进入教材;四是改革教学方法,“1+X”课证融合强调以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基础,注重以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为中心,构建学生的新型能力结构,在课堂教学上,要求以职业标准为基础,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用产业现场的工作过程,通过具体职业的真实工作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做中学”和“学中做”,构建新型生产性实践性课堂教学,打造课证融合的优质课堂。(4)深化产教融合,建立“1+X”课证融合的应用体系。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是从供给侧实现对社会、行业和企业的人才的有效供给,实施“1+X”课证融合理,能够更好地贴近企业的人才需求和社会的平衡和稳定。产教融合是实现“1+X”课证融合教学改革的唯一途径,这里的产,一方面包括产业企业,提供新的人才需求标准,提供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规范,提供真实的生产场景或生产性的实训教学,提供行业技术标准等等,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融合点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企业和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盘活教学资源,开展高质量的培训,提供技能等级考评和认证工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能够实现技能获取,同时考核院校培训认证质量,为学生及社会学员提供培训服务。高质量的产教融合能够实现从学校到企业,从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材标准、设备标准、实训标准向职业标准的有机进化,形成模块化职业技能教学、考核体系,完美实现“1+X”课证融合的教学改革,真正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中职学校专业课在线教学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平台教学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线教学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中职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练结合,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而且要注重实际操作。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的不断完善是每个中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时代的要求,在进行线上教育时,关注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提升教育质量。
关键词:中职;专业课;线上教育
相对于线下教学,线上教学的难度更大。教师在线上教学中往往难以掌握课堂的动向,把握课堂的节奏。本文以中职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线上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一、立足于教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专业知识往往是抽象的,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1]。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疑惑。在中职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教材,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进行引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来学习,才能让学习活动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让学生学有所获,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线上教学具备一定的优势,其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的质量和方法。现在的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尽可能独立学习、主动思考和探索。主动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进行线上教学时,教师要立足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2],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线上教学“气门间隙的调整”这一课程时,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再组织学生上课,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人时间安排,提前通知,留给他们充足的课前准备时间。上课过程中,教师应先示范气门间隙的调整过程,并将之前准备的相关视频展示给学生。进行线上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尝试解决。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讲评,巩固教学效果。
二、制定教学计划,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3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