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9 12:04: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专业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幼教专业音乐教学探讨
1存在的问题及新的动向
一些学者也曾指出幼教专业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许多新近学前教育专业参加工作毕业生对自身音乐弹唱伴奏或课堂设计缺乏自信,一些幼教专业毕业生的音乐施教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儿歌教学和音乐节目编排能力跟不上,即兴伴奏等实用技能不足,直接限制了其作为幼师的施教能力。对此,学者和尤其是职业院校的教师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造成此现象背后的原因:一是学校课程设计不太合理,文化课程偏多而专业课偏少,理论课偏多而动手实践的实操课偏少,灌输了一般的教育理念和手段,但忽视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二是学生生源素质较差尤其是缺乏音乐基础;三是学校音乐老师数量不足,往往是一两名音乐老师扛下了多门音乐课程;四是教学模式较为死板,对学生吸引力不足,课程内容设计与社会现实需求脱节。值得庆幸的是,上述问题已经引起了职业院校的注意,相应的音乐教学改革也得到较有力的推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据笔者的了解,很多职业院校音乐老师师资问题已经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教学硬件设施更是大幅提升,课程设计和学生管理也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一方面,近十年来,高层次音乐和艺术院校专业的毕业生充足,为职业院校供应了较好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幼教专业的扩招,直接推动了学校对教师需求,师资储备增强后,教学的专业化分工不足的问题就得以解决了。以笔者所在的技师学院为例,目前专门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已达6名,幼教专业音乐课程的开设细化分解为声乐、琴法、乐理等多门课程,每名教师只需要开设一到两门课程,确保每位老师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进行深耕。据笔者调查,我校的这一改善情况并非孤例,至少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还比较多见。市场竞争和学校生存发展的需求,为职业院校注入了教学改革的动力。内在的发展和外部的市场竞争,都驱使职业院校必须紧贴市场需求,积极推动相关教学改革,提升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一些学校以开放的姿态,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学校之间的交流实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更有利于教师们打开视野,向先进同行们学习。一些院校敢于重用一些年轻的音乐教师骨干,新一代的音乐教师因为没有思维定势局限,在课程设置上更容易贴近市场需求,专业设计和教学改革上更容易形成突破,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在教学设备设施方面,职业院校基本上都已经能提供专门的钢琴教室和独立的琴房,学生的艺术课外活动得到加强,设置文化节为学生提供才艺展示和节目编排的实践舞台。这些改革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例如,我校近年的幼教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就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在学校每年艺术节之际就获得现场签约,即幼教专业的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时,就提前实现了就业,就业率100%。本文前面归纳的前几年职业院校幼教音乐教学问题,实际上部分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如师资上一肩挑多担问题、课后实践问题等。同时,一些同行反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习互动不足也比较明显。授课方面,结合笔者十余年教学经验,个人感觉到在当前对幼教毕业生能力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职业院校的大班教学与音乐教学的个性化需求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教师面对数量较多、水平层次不一的学生,教学上的个性化指导不足。另外,一些学校过分追求毕业生个人音乐技能的提高,而在针对幼儿的音乐教学能力提高上指导不足,这也是导致部分毕业生上岗后,不能胜任幼儿音乐教学课堂设计等主观能动性要求较高的工作的重要原因。
2生源质量问题及出路分析
不少职业院校老师抱怨当今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的生源质量太差,这类学生在高考或中考中学习成绩不理想,高考达不到本科线。也就是说,基本上只有不入流的、平日不爱学习或者学习不得要领的学生,才会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由于近十余年来不断扩招,导致进入职业院校的门槛是不断下降的,也就是学生整体文化课水平实际上还略有下降。不过,职业院校学生生源质量,并非一无是处,也有一些教师感受这些学生文化成绩虽不太好,但音乐基础素养并不低于高中的平均水平,他们在初高中阶段没有专注于学习,不擅长考试,却往往有更强的动手能力,甚至还有一些艺术爱好者,音乐素养不错但开发不足。基于当前中国教育层级设置和体制,职业院校招生的生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明显改观。因此,理想的情况,是能对幼教专业设置入学门槛。如学校或幼教专业招生火爆,形成“卖方”市场,可采取入学专业门槛这一策略,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本校拟招收学生内部筛选调剂,将有一定艺术(音乐)基础的选入幼教专业,没有的只能调剂分流到其他专业;二是报考时设置门槛,即具备一定资格、基础或通过提前安排的面试的,才允许报考。这样不仅能选拔到更好的苗子,促动音乐教学,还能引导考生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不过,当下上述“卖方”市场尚未形成,招生之前的筛选暂时并不具备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职业院校就不能招生之后进行筛选和分流,进行因材施教。笔者在为本校进行幼教专业设计时,就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艺术素养差别,设计了两个分流的规则,并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推广应用:一是学生在入学时,要进行一次简单的艺术能力测试,并根据学生成绩,挑选出基础较好的学生组成精英班;二是学生进入第二学期后,就要进入分专业测试和分流,学生要在声乐、器乐、舞蹈、美术(书法)和语言教学上选择一个主修方向。以声乐为例,主修声乐方向的和非主修声乐的此后教学的要求和内容就会有明显区别,从而实现在音乐等艺术课程上分层次教学。这种设计,核心的思想是基于学生个体的“异质化”进行分类和“差别化”教学。相比千篇一律的要求和无差别化的课程设计,这种设置体现人性化,可以发挥学生个性化的优势,能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或潜能。同时,通过专业方向的设置,既给学生以鼓励(自己有“特长”),也给学生以压力和动力(要形成并强化特长)。截至目前,这两种分类和分层的措施,在我校应用效果还不错,新开设的幼教专业也在数年时间内就成为学校的热门专业。
3专业定位和设计:培养针对性的实用技能
高职幼师学制三年,但第三年几乎都会安排实习,在学校实际学习时间只有两年。两年时间,要培养学生音乐艺术特长,时间当然不够。其实,这涉及对幼教专业的定位问题。诚然,相对本科师范院校,职业院校幼教专业的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都不如前者,在学制上也短了一两年,在音乐几乎“零基础”的前提下,要培养其音乐“特长”,本身并不现实。条件的差别决定了职业院校幼教专业学生,只能采取“短平快”的方式,有所取舍,针对性地完成核心实用技能的学习。实际上,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其幼教专业学生要培养的,并非音乐专长,而是“针对性的音乐应用技能”。也就是说,即便幼教专业的学生选择“声乐”或某个专业方向(即我们常说的“一专多能”中的“专”),也不过是相对她们其他的技能相对突出一些而已,并不意味着她们将以“声乐”为职业。实际上,她们的职业定位还是“幼师”,而不是音乐教师或其他音乐从业者。第二个定位认识,是要突出幼儿教育对幼儿的针对性。有些职业院校在专业课程设计时,实际上是参照了普通师范院校针对中小学教育的专业设计,再添加了一些幼儿心理学等课程,但在专业课和技能课中针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特征、学习和活动特点的导入或融合教育还存在不足。例如,掌握了成人声乐教学方法,再学几首儿歌,并不意味着就掌握了针对儿童的声乐教学方法,因为可能没有领会儿童发音习惯和对节律的把握规律。而针对幼儿教育的这种能力培养,也需要有专门的学习或训练,需要融入幼师每个专业课堂当中。课程设计犹如一个指挥棒,对于整个教学活动影响深远。职业院校的幼教专业课程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素养、毕业时期望达到的工作能力、学制、教学条件等基础条件,做到科学定位,合理取舍,把重心放在核心的实用技能上。与原则设置相对应的,是原则在各个细节的落实。例如,鉴于幼教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是“基本的应用技能”而不是知识,因此,对其专业课的考核,应以技能考核为主,尽可能弱化知识的考核;同时对技能的考核,建议采用相对灵活的模式,这也是对幼教专业定位设置时应予以充分考虑的要点。例如,我校在推行幼教专业教学创新时,就尝试了更为开放的考核模式,比如学生在艺术节中组织排练节目中的表现,就直接可以拿来当作技能考试成绩;而学生的考核成绩并不取决于一次节目,允许学生在多次节目中挑选相对比较成功的两次,取平均值作为学生最终成绩。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思考
摘要:本文从加强学制期内社会实践工作、开展计划内教学实习等2个方面对农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工作进行了思考,以期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内涵、加快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也得到逐渐调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从业人员所具备的经营意识以及专业技能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因而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提升,为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1]。目前,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学生数量较少,使农学专业的发展受到阻碍,甚至部分学校将农学专业取消,导致教学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其也为农业行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为职业教育不具备开放性、时代性以及前瞻性。由于当前农业生产中对于新技术的应用率不断提高,需要配备更多的技术性人才,而农学专业的萎缩使得农学人才的培养受到影响。为了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就需要做好农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工作,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内涵,加快农业发展。
1加强学制期内社会实践工作,培养学生专业思想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属于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学生所具备的主观能动性将会对其学习效率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保障教学成果,就需要从学生的精神意识层面入手,使其对自身所学专业有正确积极的认知。为了将学生对专业进行认识的缓冲期缩短,可在学生入学后的3d内,安排其到农业科技示范园、育种基地以及农业生态园等地进行参观,并安排高级农艺师担任讲解员,将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与技术所取得的巨大社会效益进行普及,使学生了解自身将从事的职业所具备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同时,还可利用寒暑假安排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包括农业生产现状、农业产业结构、农民对农业生产的认识等,而且可以安排辅导教师解答学生遇到的疑惑。通过实践调查,不仅使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变得更为丰富,同时也可使学生对农村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其可促使学生下定学好专业知识的决心。
2开展计划内的教学实习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一、修订实践教学计划
通过循序渐进的综合实验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全方位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具特色”的优秀人才。
二、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1.实验室建设。我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实验教学作为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我校农学院完善和加强农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育种学和作物生物学基础实验室统一规划建立以公共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综合实验教学为平台的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2016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外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杂粮基因与分子育种实验室(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学院测试中心也共享于实践教学。各实验室在开展正常实验教学外,为大学生科研训练和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根据实验课程设置、科研训练和科技创新需求完善实验室教学仪器建设,淘汰落后的实验教学仪器。教学实验仪器的更新为实验实践课程的改革创造了条件,切实提高了本科生实验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建设,给学生提供培养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的活动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交流创新思想、实现技术创新的场所。学院实验室充分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开放能保障学生实验学习时间的机动性,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熟悉仪器,预习并完成教学课时计划内没有完成的实验内容。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独立自主或小组团队协作的形式提出具有拓展性、延伸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室开放能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科研实验室资源,促进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只有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才能满足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需求。2.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开展,首先应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说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好坏直接对教育质量的高低产生明显的影响。重视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有实验农场和教师科研试验田。实验农场包括现代化作物标准区和作物标本区,实验农场为学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实习教学提供现场和材料,使学生在校内得到良好的教学实习锻炼。教师科研试验田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保证了足够丰富的现场和不断更新的材料,便于学生了解科研进展,拓宽视野。农学专业学生的科研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大都在教师的科研试验田中完成。我校校内实践基地还建有多个实验站(研究所),如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与耕地保育科学观察实验站、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这些校内科研实验站(研究所)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场所,为开放式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多样化的校内实践教学途径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3.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创建。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人才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一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则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6]。2009年我校农学院创建了以学生为实践主体的“大学生种植创新创业基地”,秉承专业联系实践,实践联系市场的理念。基地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导小组,创新创业技术指导小组,创新创业基地管委会,组建了由65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创新创业专家团队,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技术支撑、培训服务、运营等方面指导和帮助。这种新型的创新创业实践形式,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积极响应,每年均有学生踊跃参与,此类创新创业学生,学院鼓励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训练项目。没有申请到国家级、省级项目的,学院相关领导以及创新创业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论证后,学校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进一步加强了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培养了大学生创新意识,促进了创业思维的萌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型培养模式,对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极为有利,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7]。4.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农学院积极搭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依托农科教、产学研、科技服务等专项活动,推动学生创业活动与行业需求形成良性互动,积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目前我校农学专业骨干教师负责的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基地有8个,如国家级的闻喜县小麦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省级的右玉县小杂粮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和太谷县玉米高产试验示范基地等。我校农学院根据农学专业需求先后与山西省农科院多个研究所,如高粱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谷子研究所等,以及地方企业,如山西美邦大富农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蓬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学生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实践基地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农学专业学生通过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科研实践、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不但丰富了农业科研生产专业知识,还增加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了解。5.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搞好实践教学,首先必须加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8]。我校农学专业教师多数是国内各知名高校毕业的博士,科研实践能力强,学院鼓励青年教师服务地方农业,如参加“三区”服务,“科技特派员”活动,了解农业生产现状和常见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去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另外学院为搞好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为青年教师指定骨干教师作为其指导教师,培养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实践水平。高等农业院校应根据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科学规范地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张美俊 王宏富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参考文献:
动物科学专业教学模式
动物科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要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动物科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适应我国畜牧业的科研和生产实践需求,就必须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1]。因此,因地制宜地构建适合本院校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2-3]。在过去,存在理论教学、教师团队、教学项目、实践基地和人才培养等脱节的现象,如教授一般专注于科研,往往忽略本科生教学、指导本科生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教授的社会资源不能被很好地应用到人才培养中。针对这些情况,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以畜牧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了“教授引领,校企协同,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人才培养理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突出了“教授”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构建了“五个一工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了新时期畜牧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五个一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动物科学专业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广度,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具备解决畜牧企业各种难题的实践技术应用能力[4]。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已建立的课程教学团队的基础上,构建了“五个一工程”实践教学模式。“五个一工程”,即“1名教授,引领1个教学团队(理论和实验),联系1批教学实践基地,依托1批教学改革或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培养1批应用型创新人才”。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着力打造“教授引领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三方面融合渗透,凸显教授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将教授、课程教学团队、教改(创新训练)项目、实践教学基地和人才培养5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动物科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以动物生产学实践教学模式为例,一名教授(刘德武教授)带领一个教学团队(5个副教授、2名讲师,2名高级实验师),联系一批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包括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风行奶牛有限公司、深圳市晨光乳业有限公司、中山市白石猪场有限公司、河源市瑞昌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江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高明区新广农牧有限公司等7个基地),依托一批教学研究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省级、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和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培养一批(每年20名左右)应用型专业人才。目前,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已建立了11个“教授引领”的“五个一工程”的实践教学团队,覆盖了动物科学专业的大部分核心课程,每个教学团队均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的教学改革目标、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健全的团队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五个一工程”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理论教学、教师团队、教学项目、实践基地和人才培养等一度脱节的现象,团队教师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建立了动物科学学院教学团队负责人更换制度,保障教学团队的稳定,促进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2“五个一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1“五个一工程”的实践教学之一:实习基地现场教学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而,而实践教学是学生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和加深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5]。以养牛学课程为例,近年来在刘德武教授的带领下,依托校内外养牛场实习基地,养牛学教学团队(由5位教师和2位实验师组成)制定了详细的养牛学课程实践教学计划,在完成养牛学课程理论教学后,动物科学专业每个班的学生分别到牛场开展为期2周的养牛场生产一线现场学习,教师与学生同时参与到生产实践中,在养牛场实习基地为学生现场讲解养牛生产的全过程,同时在现场教学中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实践、善于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与思考,也可现场请教教师或咨询牛场技术人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6]。通过这种“理论—实践—理论提高”的教学模式,及时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化,使学生具有在生产一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培养了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的养牛应用型人才。此外,利用牛场实习基地,该教学团队的教师指导本科生开展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张细权教授和聂庆华教授引领的动物遗传学和养禽学教学团队(由4位教师和2位实验师组成),依托华南农业大学原种鸡场,完成动物遗传学及养禽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且每年有近20名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都在该基地完成,突出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2.2“五个一工程”的实践教学之二:远程视频教学随着高等农业院校的扩招和现代化养殖场对疾病防疫的日益重视,同时让一个年级的本科生到生产一线进行课程实习存在较大的困难。为此,李加琪教授和吴珍芳教授引领的动物繁殖学和养猪学教学团队,依托国家农科教实践教学基地———中山白石猪场,利用农业部资助的100万元建立了“学校-基地”互动的远程视频教学平台。该远程视频教学实验室配备了60台电脑、互联网服务器和30个现场的移动终端(摄像头),同时聘请中山白石猪场的技术高层作为指导教师,为学生开展养猪生产关键技术的远程视频教学,该教学方式为学生补充了贴近生产现场的实践操作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动物繁殖学和养猪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此外,每年有近20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都在该基地完成。这些学生扎实掌握了动物繁殖学和养猪学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基本知识和生产实践技能。2.3“五个一工程”的实践教学之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技术的教学应用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作为传统实验教学的有力补充,能有效解决当前实验教学中所面临的某些问题,能大幅度提升实验教学的实施效果[7]。艳教授带领的动物生理学教学团队建立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该教学团队通过与本校信息学院的相关教师合作,不断更新和开发相关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确定的实验条件和方案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实验并得到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更容易获得相关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对教师和管理人员而言,更容易控制实验教学过程,提高实验教学的指导效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动物生理学的实验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8]。2.4“五个一工程”的实践教学之四:数码显微互动实验教学数码显微互动系统是整合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统显微镜技术的一种新型教学系统,其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已经在生物类实验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9]。李海云教授引领的动物学课程教学团队建立了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平台,并将其应用于动物学实验教学中,将抽象的动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改变了传统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做到了实时监控,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极大提高了动物学实验的教学质量。该教学团队还依托动物学标本实验室,组织开展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标本制作大赛,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建立和完善
翻译专业教学体系探讨
摘要:一带一路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翻译人才,而国家和社会也需要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翻译专业人才,因此改革传统的翻译专业教学模式已势不可挡。本文在生态翻译学的角度下认为生态系统的核心内涵是有整体关联的,并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材建设层面探析翻译专业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由此,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翻译专业人才为目标,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教育生态子系统;翻译专业;教学体系
国务院提出高校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即培养掌握法律、外贸、外交以及新工科领域知识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以培养适应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的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人才。传统翻译专业教学理念主要是培养翻译专业学生的英语基本能力训练、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毕业生的基本能力是翻译能力或双语能力,但是口笔译能力和信息转换的双语能力并不能真正满足某一特殊领域的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市场需求。高等外语教育的改革方向调整为:传统文科专业到“新文科”专业的转变;从语言人才到“语言服务人才”的转变;从一精一会(英语)到一精多会(复语)的转变。尤其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1]。时代在变革,国家、社会、市场有需求。高校为培养优秀的翻译人才,翻译专业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迫在眉睫。所以,翻译专业教学体系除了为本科生探索系统的翻译知识或者研究翻译方法之外,更要满足国家“一带一路”的需求、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并且要具有一定的深度专业知识和广度的相关领域知识。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校也愈来愈重视翻译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和创新。
一、生态翻译学与翻译专业教学
本文从翻译教育生态子系统层面进行分析,生态翻译学认为生态系统的重点,在于注重总系统和各子系统架构的连接关系。翻译教育的重点在于,同样注重系统的内在逻辑关系,为翻译教学提供理论与教学方法指导,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可以发现各种因素存在互相制约、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关系,可视为一个整体来翻译和解析出各要素的关联[2]。翻译生态系统,包括各个子系统和翻译本体。目前,全球文化教育产业发展迅速,并逐步深入各个领域,包含技术、科技、经济等,对翻译专门人才的需求已经转向寻求专业翻译人才,从事专业性和实现教学体系应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的方向转变。翻译专业教学体系要不断调整,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竞争力,为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所以翻译专业教学的层次和模式都应从整体上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生态翻译学对翻译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翻译技巧教学由基于语法的分项讲解到面向实践的整体关联;二是由译文正误辨析文体效果的综观审美;三是翻译教材编撰由语法体系为基础转向以翻译生态环境为背景;四是转变师生角色,师生关系由“授”与“受”转向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中生命体的平等互动,是翻译教学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的自然体现[3]。
二、翻译专业教学体系的现状分析
非会计专业教学探索
一、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论文是教育工作者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考研究的结果,有事后的反映也不乏有未雨绸缪的规划。因此,有必要分析一下近十年有关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的研究论文,从侧面了解在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状况。以非会计专业、会计、不包含高职作为关键词在CNKI中进行检索,发现对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03年,截止2012年11月2日查询当天,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185篇,具体情况见图1-1:从图中可以看出:2003年左右在会计课程教学中开始关注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问题,认为有必要对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进行差异化教学;2007年以后对于此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随着时间的推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参与此项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学校不断增加,2009年发表研究论文数量最多达到35篇;近三年较2009年有所下降,但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一定会促进大学本科教学研究的发展。
(二)学生需求逐年增加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在校生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12年增长到3167万人,跃居世界首位。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教学资源紧缺、师资不足、学生就业难等一些问题。201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转变时期,这意味着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单位用人条件不断提高。为了找到工作、找到适合的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学生在学习期间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除了学好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之外,开始涉猎其他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会计学》在管理大类中很受学生的青睐,其他学科大类选修这门课的学生逐年增加。以我校为例,按照教学计划,管理学院的所有专业都开设了《会计学》课程,并且从2007年开始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安排了实践学时;学校开设的辅修课程,所有学生都会选修《会计学》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教学实践有待提升
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
一、国际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推动“双语教学”是国际贸易专业适应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的需要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教高字[2001]4号)中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贸易、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2005年1月,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中再一次明确提出“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的要求。
2.国际贸易专业课推行双语教学是适应WTO的要求的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与世界文化的融合,要求通过提高高校国际贸易学的双语教学,培养既有丰富专业知识,熟悉中国国情,又有较好外语水平,精通WTO规则和世界经济的国际化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贸易专业课双语教学势在必行。在国际贸易学专业推行“双语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推进专业英文教学,其真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未来的商务人士、创业者,应用外语在工作中交流,或应用外语在专业上学习,更新知识,自我提高能够具备同合作伙伴、国际竞争对手沟通和对抗的能力,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市场竞争、具备国际经营头脑”的国际商务参与者和管理者。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与国际先进教学模式的接轨,离不开对西方先进管理思想与方法的研究和借鉴,更离不开英语这一国际贸易通用语言的运用和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国际贸易实务开展双语教学的主要模式
信管专业教学与实践设计研究
信管专业特征与项目制教学法的作用
高校信管专业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信息管理人才和信息系统的建设人才,在社会快速信息化、网络化的形势下,高素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更为迫切。由于当前社会信息化的业务过程主要以项目制的形式开展,且对专业人才的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信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中引入项目制教学方法是极其必要的,也是本专业特征内在的、自然的要求。事实上,信管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它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数学、计算机、通信、物理、工程和管理学等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的知识,知识体系庞杂,许多课程理论性过强;同时,本专业的学科定位并不像会计专业、人力专业、建筑专业等其它专业一样那么清晰,它实际上界于工科和文科之间的交叉点上,管理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管理;另外,本专业的口径过宽,行业归属、就业岗位的选择面较广,这些信管专业的基本特征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难以明确、职业规划难以清晰而持续。因此,目前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日益显现出一些不利于信管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倾向或现象,主要表现在相当比例的学生学习目标迷茫、跨专业乱考证、就业方向不明确,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信管专业作为一个技术与管理并重的新兴专业,在目前的人才教育与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重知识理论的传授、轻实际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教学评价以理论考试为主、能力评价欠缺,教学侧重点不明确、学生分析思考能力的引导教学不足等等。特别地,许多专业课程的教学仍然是只靠课堂的短暂时间,以教材为中心进行填鸭式讲授,而没有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其独立思考与相关问题的课外解决,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难以提高他们独立解决企业实际需求的动手和思考能力。这些教学模式如果广泛使用,将使得所培养的信管专业人才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基于问题解决能力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与社会需求形势。在信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中全面引入项目制教学法,对于改变目前陈旧的教学模式、突出能力与素质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项目制教学,学生们可以直接感受社会组织/企业信息化业务的项目流程、业务目标、岗位技术能力需求,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挖掘和培养自己的专业特长,塑造学生的职业理念,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逐步形成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大学学业规划,从而全面实现信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与社会组织/企业信息化业务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帮助同学们从大学生自然过渡到社会人。通过项目制教学,还可以使得同学们在全面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锻炼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与实施能力,提升同学们的团队协作水平、领导与沟通能力,培养制订整体系统方案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文字处理和独立思考的逻辑分析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基础扎实、能力突出、针对性强的信息化管理和系统建设人才。
信管专业项目制教学平台的体系设计
为在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全面引入项目制教学方法,真正提高教学培养效果,我们需要构建起信管专业的项目制教学实践平台,在此平台上,综合开展专业课程的项目制教学实践活动。这些项目制教学活动,以由专业学生组建的“虚拟企业”为实践主体,以社会企业信息化的各种实际业务需求为任务目标,以社会企业信息化项目实践流程为依据,在“虚拟企业”团队内部设置各种信息化工作岗位,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为“虚拟企业”开展并完成各种“虚拟的”信息化项目,从而达到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实践任务。这是我们对信管专业全面引入项目制教学方法的基本教学理念和改革思路,这一平台我们称之为信管专业基于“虚拟企业”的项目制教学与实践平台。本项目制教学与实践平台的构建与完善,本专业引入项目制教学方法的实践能否成功,都与我们对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及流程分析、相关课程的筛选与模块化实践、团队组建与运行、教学评价体系、教学项目设计等诸多环节密切相关,下面分别简述之。基于“虚拟企业”的项目制教学与实践平台,要求平台的设计者全面分析现代企业的信息化需求,解构企业中信息相关的业务流程,以满足企业信息化的人才需求这一信管专业的根本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对现代企业的信息化目标、需求、环境及实施条件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其信息化项目的业务过程、岗位任务、项目控制及管理等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认真分析,同时加以归纳与合并,以最终设计出适合项目制教学方法的项目目标、任务、岗位设置和业务流程等项目管理指标,从而能够通过项目制教学方法,将专业的主干课程的教学过程融入到“虚拟企业”的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过程之中。根据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已经充分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的现代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主要可以分为企业信息基础管理、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企业业务过程与商务支持、企业数据处理与决策支持等四大方向(或者叫信息化职能)。信管专业的教学课程繁多,内容庞杂,口径宽泛。因此,在本“虚拟企业”平台上,将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使得相关的课程集成在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并开展相关的、模块化的项目制教学与实践活动,有助于加强相关课程与实践的相互衔接程度,提高教学与实践环节满足企业实际信息化需求的针对性;同时,专业主干课程的模块化也有助于学生清晰的认识企业信息化需求的主要职能、内容、业务要求和方法技能,为毕业后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能力基础。我们将信管专业的主干课程按照企业信息化需求分为四大教学模块,以适应当前及未来的企业信息化职能:(1)信息管理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学、大学生计算机基础、专业英语、C语言设计、信息经济学、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基础(VB)和微机原理等课程;(2)信息系统建设类课程,主要包括面向对象设计(.NET)、网页设计与制作、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网站设计与规划、JAVA语言和项目管理等课程;(3)业务处理与商务支持类课程,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生产运作与管理和商务谈判与推销等课程;(4)数据处理与决策支持类课程,主要包括数据结构、信息存储与检索、数据库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市场调查与预测和经济预测与决策方法等课程。在此基础上,根据对企业信息化需求的分析,我们对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可能存在的信息化项目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分析,考察了不同模块项目之间的内在关联和逻辑关系,以利于从专业整体层面合理地设计教学项目体系。同时,我们从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中筛选出了如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规划、网络营销、各类面向对象程序设计、ERP、信息存储与检索等适合引入项目制教学的信管专业主干课程,加以慎重的论证,并对部分课程进行了前期项目制试点教学。课程的教学项目设计的水平是成功实施项目制教学的关键,也是“虚拟企业”项目制教学与实践平台的核心。课程项目设计就是要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依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提出企业需求,设定企业信息化建设或管理过程的业务项目,明确项目的任务目标和时间要求,详细制定教学项目的具体内容、业务流程、岗位设置及其任务等教学指导材料,并设计出合理的项目教学的考核评价标准。在此课程项目设计的基础上,各“虚拟企业”团队围绕项目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展开学习与实战的各种训练活动。在基于项目制的教学内容设计中,要求各课程所设计的项目制教学任务的数量不少于3个,每个项目中的岗位设置一般在3-4个为宜。例如,在“网站设计与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针对班级内各个虚拟企业团队所运营的网站,我们设计了商务网站的规划与设计、商务网站的制作、商务网站的测试与、商务网站的推广与管理等4个大型网站实施项目;同时,对于不同的项目,虚拟企业团队内部设置不同的业务岗位,如首席信息官(CIO)、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软件开发项目经理、开发工程师、网站开发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网站营运经理/主管、网站维护工程师、网站架构设计师、Web测试工程师、邮箱开发工程师、邮箱测试工程师、页面开发工程师、PHP开发工程师、JAVA工程师、页面视觉设计师、IP工程师、软件工程师、Net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软件UI设计师/工程师、Flash开发工程师等等。该课程项目教学的整体要求是团队内不同岗位上的同学各自明确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每一个项目方案制定与实施,并最终完成本虚拟企业网站的建设,达到能够上线运营的教学目标。“虚拟企业”是项目制教学实践的载体,它既是信息化项目的需求方,也是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方。因此,组建与运作适当的“虚拟企业”团队组织是信管专业项目制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和物理基础。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我们“虚拟企业”团队的组建与运作策略如下: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在新入校的专业教学班内组建“虚拟企业”团队,每个团队5-6人,并适当配置男女比例、城乡生源比例、成绩优劣比例,团队负责人(即企业总经理,在实际团队运作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效果改选)以自我推荐、团队选举相结合的方式产生,每个团队配备一位专业老师(名义的企业董事长)全程指导,同时配备一名优秀的大二学生作为团队顾问,内部成员依照企业组织架构进行部门分工和岗位设置,分别对企业运营中的不同业务部门负责。例如,2009级的一个专业班级,共有31人,其中女生17人,组建了5个“虚拟企业”团队,分别建设和运营一个旅游在线网站、网络导购网站、绿色食品在线土、特产网站、大学生就业推广网站;另外一个2010级的专业班级,共39人,其中男生22人,共组建了6个“虚拟企业”团队,分别建设和运营一个民工求职网站、、网络导购网站高校商圈在线网站、绿色食品在线、旅游在线网站。按照本策略组建的“虚拟企业”团队,将在他们的整个四年专业人才培养进程周期中持续运行。即针对本“虚拟企业”信息化项目的业务需求,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进程,通过专业主干课程的团队化的学习、讨论和专业技能的实践训练,全面开展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和应用等方面的多项项目制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将项目制教学进一步拓展到相关的大学生创新课题的申报与研究、专业学术论文的写作、参加专业方向的各项技能竞赛和本企业信息系统及企业网站的设计与实施。在“虚拟企业”团队四年的运行期间,要做好“虚拟企业”团队的管理与控制,还需要制订有效的团队运行制度、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完善团队监督与约束机制;这些制度与机制,将可以使得“虚拟企业”团队能够长期、有序、高效地运营,真正地做到与信管专业各主干课程的项目制教学实践活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从而最终达到“虚拟企业”教学与实践平台的教学改革目标和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高等教育中的专业课程的评价绝大部分依然是“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模式,只要出勤率、作业与实验报告达标,考前两周突击看一下教材,考试过关不成问题,故平时不努力的学生应对也比较自如;因此,这种“以考代评”的静态教学评价模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基于问题解决的人才培养要求与需求形势。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需要根据“虚拟企业”项目制教学与实践平台的实际内容与过程,设计出有本专业主干课程以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环节和多层次的教学评价体系,期望引导学生以能力培养为专业学习和能力成长的核心目标,以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为学习重心。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再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减少期末考试成绩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有些课程将取消考试这一评价环节),较大地提高平时各种项目制教学任务(如多个项目的方案制订、设计、实施、调查研究报告等)完成效果的评价比重。同时,本评价体系将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团队成绩由团队内每个成员的个体任务效果评价综合处理后得到,再由团队成绩与成员的个体任务效果评价综合处理后才能得到该成员某一课程的最终评价成绩,从而强调了团队的协作水平评价,以培养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水平。例如,在“信息存储与检索”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取消了理论考试(即期末考试)环节,其团队及个人成绩评定由下述公式决定:①团队成绩=AVERAGE(团队答辩成绩+∑成员信息方案成绩);②个人成绩=AVERAGE(个人出勤及协作成绩+个人信息方案成绩+个人综述或论文成绩+个人答辩成绩+团队成绩)。说明:1.上述公式为简单的算术平均,可以对不同评价指标指标给予不同加权比重;2.上述公式中的信息方案为本虚拟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或建设方案,包括本虚拟企业的信息搜索、信息采集、信息备份、信息存储、信息容灾、信息部门规划、行业市场调查等7个方案,每个成员必须完成其中1项方案的制订、设计或实施。这种基于“虚拟企业”项目制教学与实践平台的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突出了本专业学生未来在相关专业岗位上的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传统的“以考代评”的专业教学评价方式,使得本专业的项目制教学与实践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对正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合理的项目制课程教学起着关键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我们在长期项目制教学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信管专业引入项目制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方案,并构建起四年一贯制的基于“虚拟企业”的项目制教学与实践平台。3年来,我们在3个专业教学班中进行了教改实验,共组建了16个“虚拟企业”(项目团队),在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规划、信息存储与检索、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专业主干课程中设计了近50个信息化项目,时间跨越了大二、大三及大四上等共5个学期,基本上贯穿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大部分周期。经过近三年来的教改实验和不断地完善,项目制教学方法在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3年来,这3个专业教学班学习与研究氛围浓厚,绝大多数同学学习目标明确,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突出,专业兴趣与个人职业规划的契合度较高,对未来职业发展充满信心。同时,这3个班还成功申报了22项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3项省级课题,其中8项获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组队参加全国电子商务大赛等竞赛活动并获5项奖励;已毕业的班级还取得了省级优秀毕业论文1项、校级优秀毕业论文2项的成绩。本文所构建和设计的“虚拟企业”项目制教学与实践平台,是以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训练为中心目标、以虚拟企业为平台载体、以项目制教学实践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任务评价为考核标准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教学改革方案,也是一个基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理念。我们相信,在未来的信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中,本“虚拟企业”项目制教学与实践平台能够提供更加良好而完善的环境,它将具有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本文作者:黄传峰卢冰原田华金卫健夏勇工作单位:南京工程学院经管学院
美术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思考
艺术实践是美术专业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艺术实践是美术专业知识延展的最好方式,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精心组织和搞好艺术实践教学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培养学生对专业的适应能力相当重要。
一、明确艺术实践目的
艺术实践教学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型艺术专业或艺术设计专业必须经过的学习内容。实践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收集有关创作素材,磨练课堂所学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创作和设计打下坚实基础。要搞好实践教学,针对具体专业和各种年级阶段,应该有明确的实践目的,制定相应的实践计划。首先,艺术实践是专业知识的强化与补充。高等美术教育培养目标是明确的,虽然各自专业有不同的要求,但在培养学生对社会、对自然、对艺术的亲和度和敏锐洞察力上是一致的。无论是美术学还是艺术设计都离不开实践教育,实践环节是对课堂学习知识的加强与补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美术专业通过艺术实践提高学生对艺术的认识能力和审美判别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不仅专业知识得到了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同时也得到培养。其次,艺术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方式,从广义而言,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虽也有实践的机会,但这与专门的外出实践活动是有区别的,艺术实践是将课堂理论运用于具体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有较多的机会探索艺术规律,结合课堂理论知识,探寻表现方法和审美追求,对于高等美术教育的学生来说,充分的实践训练是学生感受和体验大自然,寻找生活与艺术的衔接点,培养高尚情操和检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环节。同时,艺术实践也是学生技能提高与锻炼的良好机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技能是相对有限的,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事物的表现激情,学生在写生和艺术活动中,表现技巧得到提高的同时,还获得了审美经验的积累,既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也为将来学生毕业创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拓展艺术实践形式
艺术实践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实践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实践的意义在于学生参与实践过程中知识水平得到提高,理论知识得到检验,通过实践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的横向联系。
单一的艺术实践仅仅局限于绘画写生或摄影收集素材,这种走马观花的单一实践模式远远不适应现代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为了达到实践目的,除增加艺术实践内容外,结合时展需求,按照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就业因素,探索新的实践模式,适当拓宽艺术实践面相当重要。无论造型艺术专业还是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多数院校都把艺术实践单纯看作艺术采风活动,既没有制定计划和方案,也没有明确目的和要求,更没有确定实践的形式,艺术实践等同于学生旅游,学生基本没有什么收获。由于办学指导思想和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学校对艺术实践的片面认识,现在许多高校对实践教学没能足够重视,出现了既浪费时间也没有学习结果的遗憾现状。
公共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思考
近年来公共艺术作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让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服务于地方经济与文化,并进一步构建地方特色的文化生态,成为各大高校相关专业教学中的探索课题。不难发现,要达到服务地方文化产业的目的,作为培养公共设计人才的高校,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但当前关于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大多数任教的老师实践落后于理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一任务迫在眉睫。但实际教学模式却多沿袭了旧有的观念与教学方式,常常不能达到马上就职的要求。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点:当前设计教学的“重艺轻技”,以及不完善的实践教学与市场产业发展的脱节。针对这种现状,许多高校加大了对设计教育的资金投入,例如进一步建设相应的实训室、精工室、材料操作间等。这些硬件虽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被动执行的实践过程中却忽略了公共艺术实践教学中的自主性和综合性等问题,缺少设计创造力和能动性,更多只是模拟制作教学。这样的设计实践教学培养的学生,也许可以应付传统制造业的需求,但对于要服务于地方文化产业的远景规划就会产生很多不利因素,无法与市场接轨。因此,在当下要推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必须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快速转型,具体落实到教学中就是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将地方文化与公共艺术专业的发展相结合,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中的重要性;创建具有实践型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拓宽教学渠道,灵活设置实践性训练课题;加大实践、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训练环节,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文化产业。
一、适应地方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探索与地方文化相应的教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成功的文化设计作品都具有让人产生认同感的思想理念。这种认同多来自于文化的特色,其作品也许不是使用最先进的材料与工艺,但通过更新设计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就能使其拥有好的表现方式。针对这一设计特点,在公共艺术实践教学中就必须让学生学着运用市场规律来调整设计思维,避免仅仅强调某一工艺或制作方式的单一模式。要增加有思想主题的综合性的设计内容,使其成为公共艺术实践教学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对接的重要步骤。但是目前的设计课程的版块都是根据学期、学年用单元课程来进行课程类型和性质的单元构架。这些版块看似层层推进,但各单元课程之间缺少连贯性。尤其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虽有案例的设计和制作分析,却更多时候难以与专业实践联系起来,导致较难进行实际应用。因此,在不同学期的特定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设定中,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改变教学中传统单纯的实践制作方法,根据课程内容设定具有地方特色的鲜明主题,做系统的实践训练。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对课程及地方文化设计的需求进行理解并确定设计的主题方向,而这个主题不仅应该涵盖所学的课程知识,还应论证课程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在不限定任何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收集、整理设定设计的内容,根据其表现形式,确定作品的材质及制作过程。采用这样的教学实施方案,大多数学生都能进行自主深入细致的调研、思考及设计,再结合课程要求逐一展开设计实践。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又解决地方文化产业服务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我院曾经以“武汉商学院校史馆”为教学主题对学生进行教学尝试,为了使场馆空间的展示布置更具有学校独有的文化特点,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走访了各大院系及过去的老校区,充分了解了各院系的历史背景、当前特色和远期规划,并收集了相应的大量资料。又经各小组分析讨论、整理并综合不同的设计思维,每个同学依据自己得出结论,做出了多种具有可行性方案的设计版块。然后进行项目实施,最终成功投入使用,达到了与地方文化实践教学的预期目标,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认可。
二、培养专业应用能力,注重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
要真正服务于地方文化产业,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这个观点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新观点,只是在过去的实践教学中,多采用手把手相授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实际动手方面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这对实践课程的创新有很大的阻碍。但从地方文化产业的需求出发,设计实践教育的根本讲,应该培养学生对市场的开拓和创新,不只是盲目地跟风,要学会在设计上有明确的定位和准确的捕捉。当今经济是市场经济,有特色的作品是以设计的实用为基础,通过与艺术相结合进行再设计的成果。作品的研发设计涉及科学、经济、心理、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作品的制作过程包含市场调研、设计构思、设计制作等诸多环节。因此高校只有通过培养既有创新素质又能引领市场需求动向的设计人才,才能把握现在及未来的社会文化风向。从这个层面来讲,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应了解实际设计需求、接触实际生产过程、积极接受社会反馈,才能掌握创新设计的方法,提高创新设计的能力,使作品使用功能的丰富性得到尽可能地提高。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就是要基于实际的问题,紧紧围绕地方特色文化进行教学设定,达到地方特色文化与现代大众文化并存、兼容的效果。并对地方文化特色及地方传统工艺进行创新,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比如:在武汉地铁4号线关于楚文化的公共空间中,将传统故事中的黄鹤、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越王勾践、编钟以及历史文化中辛亥首义、张之洞主政湖北20年等元素,结合现代公共展示的审美理念,提取出故事情节的图案样式作为设计元素进行运用,既拓展地方文化,又拓宽了创新思路。使实践设计在立足于本土文化创新的基础上,服务于地方城市建设产业,让地方特色文化与现代空间设计融为一体,可呈现出和谐的美感,同时也可使地方文化得到了生态回归,开发出既具有现代审美观念又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设计。
三、改变单一的教学环节,发展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培养理念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3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