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成长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9 11:25: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专业成长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专业成长

浅谈专业阅读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摘要:幼儿教师“专业”的提高,需要借助专业阅读与教学实践,通过阅读,不断获取和更新教育观念,汲取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神营养,也可以提高综合、建构知识的能力,更可以转化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丰厚教育智慧。专业阅读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让阅读更加高效,也更加有针对性。

关键词:阅读;有效;专业成长

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纲要》提出了“终生学习”理念:幼儿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专家型”,“研究型”教师,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专业”的提高,需要借助专业阅读与教学实践,阅读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源泉和重要标志。在积极为幼儿创设阅读氛围、提倡亲子阅读的同时,教师也要加强专业阅读。通过阅读,不断获取和更新教育观念,汲取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神营养,更可以转化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丰厚教育智慧。但阅读方式单一,理论与现实脱节让很多教师不仅很难将阅读继续下去,而且在专业内容的理解上也会产生一定偏差,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缺乏从专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有效的专业阅读为老师们指明了方向,让阅读有了途径与方法,更加有针对性。

一、成长需求,自我阅读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系统地有计划地学习,国内外主流的教育理念有必要学,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方法更要广泛吸纳。1.精选书目,有效阅读。首先精选能够读得懂的经典著作,如:陈鹤琴、张雪门、卢梭、瑞吉欧等国内外知名教育家的著作,可以深入浅出地共话当下的教育问题,如《游戏学习与早期教育课程》《让早期学习理论看得见》等。其次为工作“支招”的策略性书籍,将经典的教育理论有效运用于教育实践,让理论在实践中看得见、摸得到,如《向儿童学习》《观察,走进儿童的世界》等,都是引导教师有效开展工作的策略性书籍,为教师在环境创设、游戏、课程的工作提供具体、生动的策略、指导及建议。最后提升综合素养的“心灵鸡汤类”书籍。提高教师身为“人师”的基本素养,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包括对事物的正确看法和理解,对儿童心灵的深度感悟和认识,对人类向真、向善、向美的憧憬等等。2.计划套餐,量身定制。制定合理的计划,精选所需阅读书目,合理安排时间,为阅读做好准备。可以制订每天坚持阅读1小时,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选读2-3本教育专著,还可以要求自己每月完成一张“读书摘记”卡、每学期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读书笔记或好书推荐文章。另外根据自身需要自主“点餐”,比如在工作中哪方面比较薄弱的,如:家长工作、环创等,或者是一些经常碰到的困惑,如读懂幼儿的行为、观察的艺术,那么就要去精选能帮自己解决困惑的相关书籍去阅读,使自己的知识结构逐步从完善走向完美。自我阅读就是通过自觉的学习,以自身积极思考、辨别为前提,然后领悟、迁移、融合、整理、运用、内化成自己的理论结构,才能真正是自己的专业理论提高,才能起到专业阅读的效果。

二、群组共享,互助阅读

查看全文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研究

1背景及意义

教师的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这也不断鞭策我们在研修的道路上,不断寻找更为有效而实际的研修途径。

1.1园本研修需从流于形式到回归草根

在现实研修中,很多无效的现象不断阻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1)园本研修常常“赶时髦”。在园本研修的过程中,许多灵感会来自“上级”或者是“热门话题”,从而使研修脱离了教育现实需要,无法及时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2)园本研修呈现“两张皮”。所谓的“两张皮”就是指研修与实践脱节,研修时热火朝天,研修后老方一贴,没有改进。(3)园本研修容易“表面化”。园本研修的表面化主要表现为研修只为应付任务。热闹的背后没有“货真价实”的东西,问题不断堆积,教育也就淤积久而成病了。

1.2教师成长应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

研修中教师常常会沦陷于问题之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方面内在的问题堆积不能及时消化,呈现“病态”教学。另一方面外在的问题研讨无法渗入实际,形式化的研修在实践中无法套现。

查看全文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一、抓好日常保教管理工作,夯实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

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们实行“坚持园长、副园长深入教学一线有目的地跟班听课,督促和指导教师科学合理地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制度,促进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全园开展“每天快乐阅读十分钟”的活动,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我们要求教师明确阅读目标:(1)创设轻松的阅读环境,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2)采用多元化阅读方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欣赏优美的故事绘本、儿歌、各种散文,让幼儿感受语言美、情景美。其次,在阅读方法、时间安排上,我们都进行了充分考虑:(1)每周一、三下午4:00-4:30为各班教师分别指导阅读,有集体阅读、小组阅读、个别阅读等。(2)每周二、四由家长在家指导幼儿进行家庭阅读。(3)每周五进行各班级阅读交流学习,由幼儿做一场阅读小展示,或请家长和幼儿一起阅读故事、儿歌、散文;每月请1-2位家长到本班进行家庭阅读经验交流。在“每天快乐阅读十分钟”活动中,有的教师还根据幼儿的年龄段设置不同的阅读内容,如大班以讲故事为主,中班以欣赏故事、散文、学讲绘本小故事为主,小班以学习儿歌、礼仪三字经为主;通过家园同步,共同配合,开展不同活动分享阅读感受,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通过常规教学和特色教育相结合,教师们积累了经验,并通过沟通、交流、分享,不断创新,使活动中出现了教育教学新思路和好方法,使教育资源的利用最大化。除了深入扎实地开展常规教学之外,我们还要求教师严格执行《幼儿一日活动作息》制度,科学合理地安排组织好幼儿的一日活动。如坚持“每天5分钟安全教育”,使幼儿树立安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蹲下身子与幼儿平等对话,建立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督促教师形成认真观察、分析、反思幼儿一日活动的能力。通过活动化的教育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二、多管齐下,促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

(一)加强师资培训

考虑到我园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我园采取“加强师资力量培训”的方法,极力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继续教育的舞台。例如,为了提高我园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我们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国培”和转岗培训。如从2012至2014年,参加园长培训的有2人次、参加骨干“国培”的有6人次、参加转岗培训的有5人次、参加置换培训的有3人次、参加远程教育培训的有23人次。其次是培训形式多样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安排教师轮流外出观摩、学习至少2-3批次。出去的教师将学到的新理念、新知识及时地在园内运用与展现,起到了一定的辐射作用。我们还时不时地请专家或由园长进行相应的园本培训,使教师有机会获得学习与提高。系列的培训学习促进教师把所学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提高了教育理论水平。同时,我们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活动,通过教师结对子活动,形成了老带新、强带弱,共同研究、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二)开展大练兵活动

查看全文

教师专业职业成长历程演讲稿

第一次走上讲台的老师也许一看见学生就紧张得脸红,一开口说话就忘词,在黑板上写字时说不定胳膊还直打哆嗦;但多年以后,这位老师已经久经沙场了,他再也不会在课堂上因为紧张而脸红心跳了,他甚至可以不用备课就能滔滔不绝的对学生讲个几十分钟,还能保证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而不至于开小差,在这之间,他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心路历程呢?

教育心理学家对一些教师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追踪观察和研究,然后根据教师所主要关注的问题的不同,将教师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的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在新环境中的生存适应能力,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会不会接受自己,同事会不会欣赏自己,领导会不会觉得自己干得不错,等等。一般说来,参与教学实习的师范生和那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比老教师更关注这个问题。由于对自己生存能力的忧虑,某些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方面,而不是如何教他们;而有些老师则时时琢磨如何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让学生服从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而不是如何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因此,大部分老师关心的问题还不是教课的问题,而是管理课堂的问题。

2.关注情境的阶段

当教师已经在学校站稳脚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以后,教师关注的问题就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问题了。在这一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节刻,关心班级的大小,关心课堂时间是否充足,备课材料是否充分,以及如何利用有效地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等。一般说来,在职教师才会关注这个问题,师范生很少在短期的实习中达到这个阶段。

查看全文

职业价值观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

摘要:通过分析青年马克思的价值观,认为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专业成长的动力和方向,马克思之所以能初心不改,最终成就光辉的事业,离不开其价值取向的引领。马克思的职业价值观启示当代青年,也启示广大教师,铸就职业生涯的辉煌,必须发现职业价值,提升职业能力,铸就师德师魂。

关键词:马克思;职业价值观;教师;专业成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历史使命、政治地位、经济待遇等都是教师职业令人羡慕的外在保障,但是教师能否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还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职业认同、专业素养。马克思青年时期所树立的职业价值观引领他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成就不朽的事业和辉煌的人生。当教师职业倦怠仍然困扰着一些教师的职业成长和职业幸福时,重温马克思的这一著作,回望他走过的光辉一生,对于教师坚定职业理想、提升职业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青年马克思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就是人们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特别是指在选择职业和从事职业活动时所表现出的稳定的价值取向。学习青年马克思的职业价值观,我们可以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他充分而真诚地表达了他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志向和决心,体现了他高尚的职业价值观。其主要观点有:1.职业选择的意义重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职业选择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有能力。“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活动,而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变得高尚的地位。”[1]选择是一种自由,是人主观能动性的表现。选择是现实的,职业选择是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提高人自身的地位,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其次,职业选择是人生道路的指引。正确的选择引领正确的人生之路,而错误的选择则可能埋下毁灭性的后果,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这种选择是人比其他创造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2]青年人正处在职业道路的起始阶段,必须严肃对待职业选择,不能拿自己的事业碰运气。2.职业选择的特点。(1)职业选择是能动的选择在马克思看来,“热情的东西可能倏忽而生,同样可能倏忽而逝。”[3]这里所说的热情是人们以为的“神本身给我们的目标”,这样的热情是不可靠的,它可能让我们幻想油然而生,它可能使我们激情四射,它可能激发我们狂热追求,但是灵感终究是虚幻的,因此它也可能使激情和追求瞬间消失。因此,职业选择必须是人自身能动的选择,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职业选择是内在的选择马克思非常强调“内心”的选择,在他看来,“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我们对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的怀有热情?发自我们内心的声音是不是同意选择这种职业?”[4]听从内心的选择,就是不被虚荣心所左右,虚荣心容易给人鼓舞,还会把某种职业虚幻地美化成人生至高无上的东西;听从内心的选择,就是不被名利所迷惑,否则就会丧失应有的理智;听从内心的选择,就是不听任偶然机会和幻想的决定;听从内心的选择,就是不被世俗的观念所左右,而是有内在的思想在引领。(3)职业选择是长期的选择马克思非常强调选择的稳定性,认为选择的使命并不是追求一个最足以让人炫耀的职业,但它应该是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动、始终感到热情的职业。因此,马克思认为,职业选择需要冷静的观察、深入的了解、理性的思考,“如果我们经过冷静的考察,认清了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仍然对它充满热情,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于它,那时我们就可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5]只有选择了值得倾注一生为之奋斗的职业,才会成为永恒的追求目标。(三)职业选择应当考虑的制约条件。青年马克思对职业选择的思考是辩证的、全面的,他认为择业时既要考虑理想的一面,同时要考虑现实可能性和制约条件。1.社会关系的制约马克思说:“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决定它们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6]马克思对社会关系有深刻系统的思考,他后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进一步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人,作为社会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从微观的方面说,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家庭文化等。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价值观念、家庭的文化背景是孩子职业选择的支撑条件。马克思能够选择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这与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有密切的联系。他的父亲受18世纪进步思想家的影响很大,崇尚启蒙运动的思想,这是马克思从小就善于观察社会、善于思考问题、同情人民的疾苦。因此,17岁的马克思就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理智还不足以给自己充当顾问,在职业选择时应该寻求帮助。马克思认为父母的人生阅历丰富,所以应该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寻求父母的支持。从宏观的方面看,社会关系包括国际环境、所处的时代、发展道路、发展战略、政治制度、文化环境等。当然,宏观的关系影响微观关系,比如,我们今天所生活的时代,国富民强,家庭的经济实力强了,也为孩子提供更加优越的择业支撑。2.自身体质的制约马克思认为:“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7]所以,我们选择职业时不能无视自身的体质,而要从自身的体质出发,根据自身体质的比较优势选择合适的职业。如果选择的职业超过了自身的体质,为了胜任工作而强打精神的坚持,则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残破的废墟上,我们的一生也就变成一场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之间的不幸的斗争。”[8]3.自身能力的制约。选择的职业不能超过自身的潜能,否则自信将因为不能胜任而受到打击,导致妄自菲薄,甚至遭到更加可怕的惩罚。因此,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既要敢于挑战自身的不足,善于取长补短、变短为长,又要正视自己的短处,积极地扬长避短,不能好高骛远,错误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四)职业选择应当坚持的价值取向。在上述各种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他在职业选择中最闪光的价值取向。他认为,“如果我们的生活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获得最高尊严的职业”。[9]那么,什么的职业是“尊严的职业”?马克思对此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其职业选择的价值取向可以归纳为:第一,要选择基于正确思想的职业。每个职业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思想之上,正确的思想蕴含真理的力量,能够吸引优秀的人物为之奋斗,给予劳动者尊严,促进人类进步。而错误的思想潜藏重重的危机,危害社会的发展,并阻碍劳动者自身的进步。这也要求每个人对自己的职业有充分的认知,形成正确的职业思想,并进而培养坚定的职业信仰。第二,要选择具有创造性的职业。有尊严的职业不是单纯、机械、重复地劳动,更不能把自己作为工作的工具,而是要在自己的领域内创造创新。独立地创造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本质方式。教师的生命力只有在创造性地使用教学资源、创造性地教书育人中才能焕发。教师的职业是否有尊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教师,能否自觉地创造职业生命,发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第三,要选择利于自我完善的职业。尊严的职业不是被动从事的,而是人们自觉自愿从事的,能够发挥个人的才能,激发个人自觉奋斗,从而不断促进自身的完善。尊严的职业能够彰显高尚的品德,绝不危及个人的名誉。第四,要选择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的职业。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个人的职业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要求太高了,甚至觉得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其实不然,每个人的工作都是直接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比如,一个医生努力钻研医术,其主要目的并不是为自己治病,而是为更多的病人服务。当病人脱离了疾病的痛苦,医生也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从中获得了尊严和满足,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当然,医生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尊重,他还在各种病例的历练和研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促使自己在医术和人格上不断趋于完善。因此,“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10]相反的,“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11]他可能在专业上获得人们的敬佩,“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12]因此,我们每个人要为人民谋幸福,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才能得到民族的认可和尊重,才能得到最长远、最充分的发展。

二、青年马克思的职业价值观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

查看全文

独家原创:教师专业成长之个案研究论文

响因素,为此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个时髦的话题,更是个现实的话题,近年来,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日益成为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许多优秀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很远,有些教师想谋求专业化发展却苦于无“门”。针对这样的问题,国家特别重视老师专业化的发展,现代教育的突飞猛进,教育部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课程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个案进行解读、研究,来促进更多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选择了以个案为载体的教师成长个人因素研究,通过课堂观察,教师成长状况等等,对教师进行探索研究,旨在揭示优秀教师成长的个人因素及其理论依据和实践做法,来促进更多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研究中从教师专业成长背景、李海华老师的成长历程出发并结合李海华老师的实际做法和成效进行了实践策略探讨,为教师专业成长建立一个模范,用以促进广大教师专业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课标,李海华,个案研究,个人历程成长,教师专业化,教师反思

一、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国内教育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国内的教育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得到国外的认可。本为针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行阐述:当前,教师专业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纷纷把教师专业化当作提高教师素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具有主体性和关键性的重要作用。建设一支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导向,以提高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中心,转变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教育知识框架和技能体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视和倡导为本论文提供了研究背景。

近年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课改中极受关注的一个课题,贯彻《纲要》与课改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贴进教师教育实践的一个有效途径。

本研究选定李海华老师进行研究。主要是:首先,他符合优秀教师的内涵要求;其次,他学术成果丰厚,坚持在教育论坛与广大教师交流,对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再次,他的教育思想和方式符合这个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成长的历程中多次借鉴优秀老师的经验,在学孜孜不倦,他的专业成长方式给其他老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他是优秀教师的典范,是时代的佼佼者,是教学专业成长的模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再而,他是一个长期坚持在一线的数学老师、班主任副校长,其成长方法易于被其他老师接受和学习。最后,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以及优良的工作作风,被评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是教师学习的模范。

查看全文

信息技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幼儿教师成长的载体。为使幼儿教师在信息技术的促进下发展专业能力,幼儿园应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强化实践,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日常教学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园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其应用更是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对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已被全世界公认,而且在各幼儿园中信息技术设备投资也相对比较大。然而,幼儿园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缺乏良好的手段。下面,就信息技术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和幼儿园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进行阐述。

一、幼儿园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

目前,各幼儿园、各地区都在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研究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现今幼儿园教师的信息化情况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专业化水平不高;部分幼儿园没有开设专门的幼儿园信息技术课程;幼儿园不够重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培训学习。

二、信息技术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查看全文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促进策略

一、搭建学习平台,创设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之境

为了建设一支思想水平高、师德修养好、教学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集团校理事会启动了首届青训班培训工作。集团校为每位青年教师配置了相应的教育理论书籍,按学科分组,并定期举办学习分享会,让青训班教师在理论学习中积淀文化底蕴,提高育人水平。青训班的成立和理论学习的落地,创设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硬件和软件环境,让青年教师学习成长有组织、有方向。

二、定制培训课程,夯实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之基

1.专家引领,名师示范。首先,集团校安排青年教师先后参加了南昌市教育局组织的新任教师培训班、青年班主任培训班、心理咨询培训班。在培训课上,听专家讲座,学习职业规范,进行生涯规划,让青年教师明确教育的终极航向,掌握教育的前沿动态,拟定个人的教育理想,学会怎样做学生的领路人。其次,集团校聘请教科研专家和名师到校传经送宝。形式多样,接地气,暖人心,以精彩的讲座、生动的课例和艺术的点评拨动老师的心弦,使之受到启发,获得顿悟。2.走出去访学,研学中修艺。多举措指引,多途径修行。实施集团内“青蓝结对”工程,一对一指导。走出去交流研学:在长沙,交流新理念,开拓新思路,与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进行访学交流。观摩了高新学校“问题化”教学的新模式,感受到了高效课堂下学生的个性风采。其“行义如方,用智如圆”的棋文化校训别开生面,皮影戏和八拳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独出心裁,分层走班化学习方式的施行足履实地,都让青年教师受益匪浅。走出去研学修艺:在华中师范大学重返课堂,复修专长。邀请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市教科院的专家名师围绕“教师专业标准践行”“做智慧型教师”“微课设计”等主题开课;采取集中培训、交流研讨等形式,力求让青年教师尽早成长为集团内各学科的骨干。放下包袱、重新出发,享受教育、享受学习;与名师近距离交流,汲取养分,规范课堂,成长自我。期待青训班教师能“各美其美”,在专业成长上实现华丽转身,然后“美美与共”,实现集团校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新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之术

“互联网+教育”,将深刻改变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集团校主动布局,建设好智慧校园教育生态链:“班班通+录播教室”的教学录播设施、VR虚拟教室、智学网+云平台的师生评价体系和依托乐课平台的智慧课堂模式。这一模式的学习和运用,首先就落在青训班教师身上。大家通过实地培训学习、课堂课下实践、教学比赛展示和录课反思总结,用辛勤和奖状书写收获。智慧课堂拓宽了办公和教学的时空维度,提高了各项工作的效率。

查看全文

班主任专业成长校本研训路径研究

摘要: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直接关系到班主任队伍的质量。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通过课题化研究和各类专题化研训活动,引领班主任系统地习得工作艺术,最终成长为研究型班主任。

关键词:班主任;专业成长;校本培训

班主任队伍是学校工作的主力军,在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直接关系到班主任队伍的质量。为此,我校不断夯实校本培训,努力探索适合本校校情的班主任成长路径,提升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效。学校主要通过课题化研究和各类专题化研训活动,引领班主任系统地习得工作艺术,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的各种问题,最终成长为研究型班主任,实现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一、课题化研究,提升班主任的研究意识

“研究型班主任”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目标,“科研能力”也成为评价班主任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而课题化研究正是让班主任走向“研究型”,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课题化研究,强调班主任的问题意识,坚持把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基于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让班主任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帮助班主任快速成长。1.寻找共性问题。首先要会罗列问题。优秀班主任要学会在日常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罗列问题。班主任和学生每天都在“重复故事”,有些班主任在“重复”中发现、改进,有些班主任在“重复”中倦怠、沉沦。事实上,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效,必须面对问题,必须克服、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因此,我们倡导班主任养成记录日常教育生活的习惯,要善于对工作中的日常琐事,对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思考,把自己班级管理中感到有困惑的关键问题列成菜单。其次要会梳理问题。学校定期收集班主任的“问题菜单”,组织班主任进行沙龙研讨,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从中找出重要的、根本的问题和共性问题。这些基于班主任实践研究中产生的真实问题,就成了我们班主任自己的小课题研究方向。2.实现问题课题化。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还要学会正确地进行转化。一要会分析问题。引导班主任正确、全面地分析问题,分析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班主任要分析导致班级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是外因还是内因,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是教师原因还是学生自身原因,等等。只有找对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要厘清问题类型,找到有效切入点。二要会剖析问题。科学而准确地剖析问题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问题剖析是指班主任对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性质、类型的分析、判断和决策。科学的问题剖析,来自对问题客观、深入的分析。如:分析问题性质,哪些问题是可控且可改善的,哪些是可控但有可能改善不好的,哪些是不可控且难以改善的,为具体解决问题提供行动依据。另外,要注意对问题类型的分析,是学习问题还是成长问题,是心理问题还是能力问题,是环境问题还是条件问题,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等等。三要会确立课题。抓住研究问题的根本,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如:针对班级管理中的问题,我们梳理汇总后发现:“问题学生的教育引导”是年轻班主任面临的最大问题。于是我们认真分析了学校问题生的构成、成因及影响,一致认为“问题生的教育引导”对于教师的教学、班级的管理、学校的发展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于是,我们将班主任的共性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班级‘问题生’转化策略的实践研究”。3.进行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是班主任基于日常班级管理问题的真研究,是教师快速进入研究状态的有效路径。因此,我们确立了基于实践研究的小课题研究策略,让班主任有法可循。主要研究流程:发现问题并确立课题—收集资料—制定行动研究方案—实施行动研究并评价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在小课题研究中,学校倡导班主任全程参与,充分了解课题研究的流程,从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立项申请、研究实施到撰写报告等,这有利于教师形成系统的研究思路,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研究方法,感悟科研真谛,提升研究素养。可以说,参与小课题研究是班主任迈出的科研第一步,是提升其科研能力的良好平台,使研究与班级管理融为一体,互相促进,能够提升班主任研究的管理水平。基于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真实问题的真研究,虽然草根,但却实在。课题研究促进了班主任的专业成长,逐步提升了班主任的德育科研能力,提高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

二、专题化活动,发展班主任的专业能力

查看全文

新岗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个案研究

[摘要]新岗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阶段,面临着角色转换难、业务提升慢、上升动力不足等诸多挑战。由此,探究新岗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海港小学的实践探索,设目标、学技能、励师德、重培训、强教研等多措并举,切实有效地帮助新岗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职业认同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为新岗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新岗教师;专业成长;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同感;教研科研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16年的报告《通过专业学习与政策改革实现教学卓越:来自全球的经验》中明确提出:“一名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一年可以造就这一职业,也可以破坏这一职业。”年轻化的师资在为学校注入活力的同时,面临着初期职业生涯的巨大挑战。如何让这部分教师尽快融入学校,融入学生,平稳渡过入职之初的困境,并稳健、快速、持续地发展,是笔者一直思考与探索的方向。

一、研究对象的特点及表现

(一)新岗教师的优势

1.知识储备丰富,工作积极性高。新岗教师多为重点院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文化基础扎实,知识储备丰厚,工作积极性也高,这些为他们教好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新岗教师年轻,有活力,理论基础扎实,能将民主型师生关系运用在与学生的相处中。“这不仅有利于实现传统师生关系向新型师生关系的转化,也有利于重塑课堂教学师生角色定位,促进师生关系达到和谐、共生、共长的状态,实现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想。”[1]3.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课程资源。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教育改革,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新岗教师对这些理念与技术并不陌生,他们乐于将自己在大学中的所学落实在课堂中,表现出课件制作精美、实用性强,教学设备操作娴熟,勇于尝试新技术等优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