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9 07:05: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壮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壮族形象探究论文
【摘要】历史上对壮族形象的建构大致有三种情形,每种情形所建构出来的壮族形象都不一样。个中原因就在于建构所遵循的文化认同是不同的。这就给我们今天重建壮族形象的活动以启示,在建构壮族现代性形象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文化认同的建构,并紧密依据今天的文化情势建构出这一文化认同来。
【关键词】壮族形象;文化认同;建构
Abstract:TherehavebeenthreekindsofconstructionofimageofzhuangNationalityinhistory.Theseconstructedimagesaredifferentbecauseoftheirdifferentculturalidentities,whichisrevealingtousthatinthepresentreconstr-uctionofimageofZhuangNationality,weshouldvaluetheconstructionofculturalidentityonthebasisoftoday’sculturalsituation.
Keywords:Zhuangimages;culturalidentity;construction
民族形象的建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多学科共同关注和论及的问题。[1]与此相适应的是,“形象学”、“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身份认同/建构”、“族群认同”、“民族文化认同”等术语,也成了学界比较流行的关键词。在这样的文化学术背景之下,壮族的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形象建构等问题,[2]也成了学者们所关注和讨论的问题,而且这种关注甚至早已超出了学理研究的范围,而转化成了人们现实的文化行为之一。今天人们对《布洛陀经诗》等壮族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出版,对铜鼓文化和黑衣壮文化生活习俗的研究和宣传,对南宁国际民歌节的操办等,无不表现出一股强烈的壮族形象建构意识与冲动。但是对于今天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之下重建壮族现代性形象,人们仍然不是很明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需要我们继续脚踏实地从今天的文化情势出发进行深入的研究之外,还应该从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壮族形象建构中汲取智慧与启迪,因为今天的壮族形象的重建不可能完全割断历史,凭空而起。所以,为了能把今天重建壮族新形象的工作做好,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历史上壮族形象的建构现象作一回顾与分析,并揭示它对我们今天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一、壮族形象的话语性建构及其文化认同
壮族舞蹈文化保护与传承探究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是传统民族文化的表象性活态艺术,因地理位置,民间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不同民族的表演风格从动律特征、节奏韵律、服饰道具,结构布局,表演队形等都截然不同。左江流域有丰富的民间舞蹈文化,在壮乡传承、发展、演变着。左江流域壮族民间舞蹈中保留了壮族历史发展历程中传统而悠久的民俗文化、民间习俗、图腾崇拜等特性。通过了解左江流域壮族民间舞蹈,遵循舞蹈的本体动作、道具、服饰等元素追寻壮族波澜壮阔、璀璨多彩的文化发展历程,传承左江流域壮族舞蹈文化,同时大力宣传和保护民间活态艺术。
关键词:左江流域;壮族舞蹈文化;保护与传承
一、左江流域壮族舞蹈文化的保护价值
(一)艺术审美价值。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活态展现形式,是通天娱人的介质。左江流域壮族民间舞蹈流传在生活中的各个场景,民间艺人表演时通过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动机,从而通过舞蹈的形式产生情感的迸发;也可以说舞蹈是最直观的表达形式,将左江流域壮族先民留下的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区域的民间舞蹈也体现了一个地区民族和人民的审美观。就如左江流域龙州地区的花凤舞,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有着特殊的情感体验。花凤舞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体现在,它既是劳动人民的情感体验,又是广大群众审美意识的升华,集中地反映出人的美感意识。花凤舞在表演时呈现出重心下沉、双膝柔韧、齁背折身、手部灵活控制等特点。因为道具的特殊性要求演员必须上半身成90度前倾,这样套在演员身上的花凤才能更加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地进行表演;其次花凤舞表演者手部的控制力至关重要,因为手部的上下正是控制花凤嘴巴的一张一合的关键,嘴部发出的声音要与整个舞蹈节奏相一致;再次花凤舞重点在于下半身的律动,整个下半身律动的关键又在于膝盖的柔韧,行进步、两边走、跳步等都要在膝盖保持微曲且重心下沉的情况下进行,在保证上半身前倾的情况下完成下半身稳健的步伐,当然除了膝盖的柔韧,与其表演者呼吸的配合也应该天衣无缝。演员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完全藏于道具内部,表演看不到艺人的神态与表情,表演完全是将情感和故事融入花凤的形象中去,群众依然对它情有独钟。这就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劳动人民丰富又复杂的内在情感冲动,通过花凤舞的手段表露出来,从而产生了美的意境。(二)健身娱乐价值。左江流域壮族民间舞蹈多数为宗教祭祀舞蹈的遗存,最早人们通过民间舞蹈的艺术形式,达到娱神、娱天、娱祖的目的,将舞蹈作为通天娱人的介质,与上天神灵产生对话,从而达到风调雨顺、祖孙繁盛的目的。而现在常常以一种文化活动形式出现,通过专家学者的采风、整理和创作许多民间传统舞蹈都被加工美化成一种舞台化形式出现在舞台上;民间节庆时,也常常能看到由县举办的大型展演和比赛。相对于之前的娱天娱神的功能现在体现更多的是自娱,舞蹈的形式将身体的运动和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达到健身娱乐的目的。就如天等县打榔舞,最早是庆祝五谷丰登的民间舞蹈。居住在天等地区的壮族先民在为酬谢天公地神赐予的福泽,并祝愿年年风调雨顺,岁岁国泰民安所创造的用于酬神、还愿、祭祀、娱乐等活动的民间舞。在现代产业的冲击下,天等打榔舞现已发展成为天等乃至于壮乡的活招牌,在节庆时会有集中组织的打榔舞比赛和表演,尤其是天等县著名“千人打榔比赛”,届时会吸引各地的学者、专家、艺术家到此观看。在表演中不仅宣传了家乡文化、促进了村民交流;在舞蹈中还能促进村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村落之间的交流,用舞蹈的形式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芥蒂和尴尬。(三)教育传承价值。经过大量走访和考察,发现左江流域壮族舞蹈文化的教育传承价值在方方面面,涵盖了舞蹈、声乐、手工、绘画、历史等等学科。本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势在必行。左江流域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多为集多种艺术为一体,在传承的过程中每个方面都可以提炼成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本土民间素材,这对青少年了解和传承壮乡艺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龙州地区花凤舞,从道具的制作到曲牌演奏都有深刻的教育传承价值。花凤舞的特制道具都是由民间艺人亲自制作,花凤舞道具也就是花凤的模型主要有三部分构成,板烟屯花凤舞的传承人们也掌握着制作花凤道具的技术。头部模型为银木(一种特殊的木头)制成,此木质相碰击声音清脆有力,能实现表演时花凤嘴部哒哒作响的要求,颜色以大红为主,黄色蓝色为辅;花凤背部是由竹条编织而成,成半圆框型外套画上图案的红色绸布,图案就是简单的形状线条,来模拟花凤背部纹路,红布四周配着黄色掉穗;尾部由几条彩色绸布包裹模型制成,模型显长型线条似尾巴羽毛状,颜色大多以蓝、黄、红色为主,具体配色要以花凤主体颜色相搭调。这在美术手工制作的方面无疑是极具教育意义的本土素材。又如花凤舞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伴奏队,伴奏队在整个花凤舞表演中占据重要地位,花凤的动作幅度,舞蹈情绪都跟伴奏乐曲息息相关,伴奏乐至关重要。花凤的一颦一笑、一走一跳都是和着伴奏队的乐曲韵律所进行,二者相互呼应。其中曲牌一直流传至今并进行创新改编的曲子有三,分别为《跑马曲》《喜迎新世纪》《敬酒歌》[1]。伴奏队中有很多传统乐器,天琴、唢呐、二胡等,曲牌和传统乐器也都是了解壮乡文化,传承壮乡艺术很好的切入点。
二、左江流域壮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困境
(一)民间舞蹈存在环境发生改变。少数民族一般都是处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所以对于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都有一定的限制。随着现代化发展,一些新鲜的思想和创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人民对传统的民族舞蹈艺术和现代化的关系也存在不同的理解。如何更好地适应现代化,不要一味地摒弃或者盲目的追崇。民间舞蹈环境发生的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间舞蹈的存在形式。看看如今龙州地区花凤舞服饰就能说明这一点,龙州地区的花凤舞传承人对它服饰的解释是这样的:“之前花凤舞的服饰没有明确要求,或者是时间太久远没有很好的记载,现在就是为了统一和美观进行的统一着装”。花凤舞裤子、鞋子在之前的花凤表演并无明确的服饰要求,后来在花凤队伍组建时,为了进一步统一外形,马汉伟将花凤下装进行了统一:裤子定为黄色灯笼裤,鞋子定为日常穿着的方便运动的鞋子,并在鞋子上加了三趾鸟爪[2]。不难看出服饰上有明显的现代化审美,对于传统性的体现,已经微乎其微。灯笼裤一般是在汉族的秧歌中经常见到,壮乡少数民族服饰很少有灯笼裤,颜色也很少有黄色为主的色泽。所以服饰的汉化和现代审美也可以体现出舞蹈存在的环境正在发生着改变。(二)民间舞蹈保护机制严重缺失。广西左江流域的民间舞蹈世世代代以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延续,许多舞蹈并没有记录和保存完整的本民族舞蹈文化。民间舞蹈多是在生产过程、民俗节庆、祭祀仪式中发展演变而来,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原生态的民间舞蹈传承和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和制约,传承人和老艺人只有少部分且年龄偏大。年轻人则对民间舞蹈兴趣不大,更加没有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同时民间舞蹈艺术缺乏成体系的保护机制,从市、县、乡各级文化艺术馆得到的资料可以显示,多数都为一些历史记载,对于传承和发展的纪录不够完整和细致,没有针对性的文化保护机制。(三)民间舞蹈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当今迅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已经让人停不下脚步,在紧张和忙碌的工作环境下人们也逐渐忘却先民留下最丰厚的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口传身授就为左江流域壮族舞蹈最单一的传承形式,但从民间传承人逐渐丧失、民间传承人年事已高等现象的出现,无疑让人担忧传承会受到一定影响和制约。随着县乡中青年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多,民间文化后继无人的现象让人惋惜,再加上现代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民间舞蹈在乡镇的普及程度就一年不如一年。
城市化下壮族乡村文化保护研究
一、城市化背景下保护壮族乡村文化的特殊意义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壮族乡村文化保护面临着各种挑战,加强对壮族乡村文化保护与研究,是包括壮族在内的各民族面临的共同问题,具有现实意义。第一,有利于促进壮族乡民更好地适应城市化生活。城市化在丰富壮族乡民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解构着壮族乡村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使壮族乡民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着“文化适应”的问题,必须通过保护、开发壮族乡村文化的开放、包容、和乐、尚义、勤劳等优秀文化传统资源,赋予它们时代内涵,与外来文化在融合、创新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第二,有利于提升壮民族的文化影响力,提高壮民族认同感。壮族文化影响力与其自身人口数量所占比例极不相称,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壮族乡村文化的保护、发掘不够相关。壮族文化的根在乡村,保护好壮族乡村文化就是保护好壮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就能够给壮族人民留下“记得住乡愁”的空间,在面对各种外来不良文化冲击时能“找到自己精神的家园”。第三,有利于保护我国文化生态平衡。我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的存在与识别以本民族文化作为前提。壮族是我国汉族以外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地域分布宽广。保护好壮族乡村文化,能给其他少数民族以信心和榜样。反之,如果保护不力,致使其作用受限,甚至于面临各种危机而消亡,就会影响其他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进而放弃本民族文化,最后有可能使我国文化多样性不复存在,文化生态平衡将被打破。第四,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的基础和前提。保护民族文化是民族平等的具体要求和体现。壮族地区农村发展相对落后,这与壮族乡村文化长期得不到足够重视相关。壮族乡村与乡村文化发展滞后,不利于壮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不利于壮族在祖国民族大家庭中茁壮成长。保护发展好壮族乡村文化,能为壮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加速发展提供精神支持和文化资本支撑。第五,有利于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更紧密的文化联系。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不断发展,中国与东盟各国经贸、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引发文化交流需要越来越密切。壮族主要分布地广西和云南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的位置,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与越南、泰国、缅甸等国接壤,具有相似或相通的壮族文化传统,或与壮族文化同源,把壮族文化的根———壮族乡村文化保护上升为国家文化战略,努力构建“壮傣民族文化圈”,有利于建立中国与东盟更紧密的经贸、文化联系,与设在东盟国家的“孔子学院”式的文化机构形成互补关系,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和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支撑,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二、城市化背景下壮族乡村文化的基本现状
在城市化背景下,壮族地区各级政府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壮族乡村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不少成果,如将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确定为广西法定假日,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壮族乡村民间艺人和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得到加强等,但也应看到壮族乡村文化现状不容乐观。(一)壮族乡村文化主体存在流失、断层的危险。壮族乡村节日文化的主体主要包括壮族乡民、当地各级政府、学校和民间团体等。壮族乡民是壮族乡村文化最主要的创造者和直接受益者,因而是壮族乡村文化传承保护的主体;政府理所当然是壮族乡村文化保护的领导者和引领者;学校和社会民间团体是壮族乡村文化保护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壮族乡村文化保护传承面临的最大危机是城市化引起留村人口减少,乡村“空壳化”现象严重所导致的保护传承主体后继乏人。城市化推动壮族乡民进城务工、经商和求学成为常态化,而务工是目前广大壮族乡民进城最主要的动因,也是壮族乡村青壮年流失的主因。壮族乡民进城务工对增加其经济收入,提高他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但客观上对壮族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带来不利影响:一是使留在乡村的青壮年明显减少,有的村屯9成以上青壮年外出务工。应引起注意的是,当今外出务工的壮族乡民数量不降反增,务工人员年龄呈低龄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田地因此荒芜,破坏了壮族乡村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二是导致壮族乡民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等都与壮族传统乡村生活习惯极为不同,引发他们对壮族乡村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降低;三是影响其他乡村留守人员,如儿童和老人对壮族乡村文化的认同感,甚至导致部分乡民采取摒弃的态度。壮族乡村留守少年儿童由于受父母外出务工、学校汉族文化的教育,尤其是电视城市文化的影响,他们从小对城市和城市生活有着渴望,对乡土不留恋,不愿意,也根本无法认识到要留村保护传承乡村文化的责任,导致保护传承主体出现断层危险;老年人是乡村文化传统的主要传播者,因青壮年的地位和作用上升而下降,因丧失文化话语权正逐渐被边缘化,无法承担传承保护责任,有的文化找不到传承人而因老人过世不同程度被他们带走。壮族乡村“空壳化”现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壮族乡村文化的领导者———当地政府的决策,不利于壮族乡村文化保护政策的科学制定。(二)壮族乡村文化客体的危险存在灭失。壮族乡村节日文化客体,是指壮族乡民在节日活动中所用的各种物质文化产品、精神文化产品和制度文化产品的总和。壮乡不恰当的城市化,严重影响到壮族乡村文化客体的传承发展。本文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1.城市化使壮族乡村传统服饰十分“鲜见”2012年11月,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来宾市泗贯等5村壮族传统服饰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了60份问卷,有效问卷55份,有效率为91%。从表1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受访壮族村民者都表示壮族传统服饰现在“多数是中老年人穿,年轻人很少数穿”,这说明壮族传统服饰穿戴人群由过去的不分男女老少,今天变成只有老年群体尚在独自“支撑”,年轻人对壮族传统服饰不以为然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甚至不屑一顾。村民平时不穿,只在特殊日子里,如三月三或接待游客时才穿、赶集和走亲访友不穿。在田阳县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的居住地敢壮山举行的布洛陀旅游文化节上,壮族人口占据大半的聚集场所,除进行祭拜活动人员之外,基本上很难看到穿着壮族传统服饰的群众也得到进一步证明。2.城市化使壮族乡民使用壮语的能力下降2015年10月,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德保、西林、宁明壮族村民或村负责人壮语言文字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了90份问卷,有效问卷81份,有效率为90%。从表2可以看出,有的村接近50%左右的村民认为认为壮族地区中小学应该用汉语,有的村全部负责人都认为是用汉语,主张学校用汉语教学的比例高于主张用壮语教学的6个百分点,是主张用壮汉“双语”人数的1倍还多。对于“您会要求您的下一代学习壮语”问题,选择“由子女自己决定”和“会”各占40%,选择“不会”的占20%左右,明确要求下一代学习壮语的比例远远低于“不会”和“由子女自己决定”两者总和;对“您认为壮话有推行学习的价值吗”问题,回答“没有”的人数超过“有”的人数将近10个百分点。从这3个问题的答案的统计可以看出,壮族村民包括村干部并不看好壮语的前途。壮语地位、作用不断下降与壮族地区村民外出打工、求学、经商等日常交往活动,需要不时进出城镇,有的甚至是长期生活在城市密切相关。为了适应、融入城市生活,壮族村民学习掌握城市文化必不可少,这首当其冲的是对城市主流语言,包括普通话的学习和掌握。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家乡的子女大多只能交给祖辈照看,爷爷奶奶为了与满口普通话的孙子孙女交流,也只好舍讲已经习惯了的壮语,不时蹦出几句蹩脚的普通话。由于城市化的影响,使用壮语交流的语言环境产生变化,使用壮语的空间被挤压,讲不好壮语的人越来越多,不会讲壮语的人呈低龄化发展趋势。3.城市化使壮族山歌“渐失”,难登舞台2011年10月,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对靖西壮族村民山歌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了100份问卷,有效问卷93份,有效率为93%。从表3可以看出,其中不会唱山歌的村民52人,比例为55.9%,高于会唱山歌人数15个百分点;不愿意学唱山歌人数占总数比例为23.7%的比例。虽然村、乡镇或县会举办歌圩,但是只有中老年人喜欢唱山歌,年轻人不喜欢,会唱山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会编山歌的年轻人更少,会编也会唱山歌的年轻人则几乎没有。一些村、乡镇壮族歌圩因为群众基础的广泛性丧失而形同虚设,自然消失,不少地方歌圩已不复存在。不少游客到武鸣参加三月三歌节,因听不到用壮语唱的原汁原味的山歌而扫兴而归。
三、影响壮族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文化生态环境恶化。壮族乡村文化是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因素长期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壮族乡村不恰当的城市化,使壮族乡村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受到破坏,这不仅改变了壮族乡村的经济面貌和社会结构,也改变了壮族乡村文化结构,壮族乡村文化的内容、形式,以及韵味都不可避免受到冲击。一是地理环境变迁。随着城市化不断深入,壮族乡村文化依赖的自然地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城乡界限日趋模糊。由于壮族乡村普遍处于后发展地域,城市化导致城扩乡缩,许多地方先后出现了城中村、村中城、村中镇、村中市等现象,原来十分固定、确定的依托地域已经变得相对模糊,导致壮族乡村文化在城乡之间“游离”,难以找到“归宿”。二是经济因素变异。如农村土地用途过度商业化,或因景区景点开发、工业用地、城市用地、开发区、库区建设等需要,导致非农用地比重不断增加,有的壮族乡村因此不复存在,其文化也不同程度消失。三是乡村文化资源过渡商业化,破坏了乡村文化“土壤”环境。它集中表现为乡村旅游业的无序发展,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壮族乡村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也不同程度破坏了壮族乡村文化生态环境,如把不是季节的民俗文化硬搬上演出舞台来,显得不合时宜。四是生活方式城市化。越来越多的壮族乡民,尤其是那些有外出务工经历的青壮年,逐渐认同城市的生活方式,其饮食、娱乐、穿着打扮、居住、生活用具和用品、婚丧礼俗等方面逐渐向市民学习、靠齐,对壮族乡村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认同感降低。(二)壮族乡民民族意识淡化。民族意识是民族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其核心是维护、捍卫和实现本民族生存发展的利益和权利。壮族人口分布范围广,开化时间早,其思想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稀讼狱”[1]139,更容易与其他民族融合,使得壮族民族意识相对较弱。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壮族乡村文化受到城市文化、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壮族乡民的民族意识不断淡化,这可以在前文有关调查中壮族年轻人对本民族语言、山歌、服饰抱无所谓的态度得到体现。壮族乡民民族意识的淡化,使壮族民众在乡村文化的选择上就难以达成一致,减少了壮族乡村文化的稳定性,加剧了壮族乡村文化的失落。(三)传承方式落后。在网络化时代,各种自媒体、新媒体层出不穷,文化传承方式越来越先进、传播时间越来越短,影响人群越来越广。但是,壮族乡村文化仍然主要通过师傅传承、家族传承,采取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有些文化项目或者某些领域的传承和延续飘忽不定,往往因传承人的死亡而灭失,特别是在现代化急剧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文化的链接更容易出现中断,甚至在不经意间就会消失。(四)西方文化的冲击。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西方文化不可避免会“踏进”壮族乡村,影响壮族乡民的生活。以节日文化为例,壮族乡村农民的娱乐方式受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在交通、通讯条件较好的壮族乡村,许多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化,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也开始把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当作时髦而在乡村流行起来,有些节日甚至比当地的传统节日举办得更加热闹,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人气更旺。西方文化的冲击,必然导致壮族乡民对本民族文化的拥有感也逐步消逝,原有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的文化自信心也随着传统乡村文化土壤的消失而丧失。
壮族历史档案保护状况及策略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口1605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4.57%,占总人口的32.60%。而壮族人口比重在50%以上的有40个县市,这些县市,全部分布在桂林—桂平—钦州连线以西。除贵港、桂平、钦州、上思、防城港5个县市以外,其他49个县市均位于南宁、崇左、百色、河池、柳州、来宾6个地市。因此,笔者将选取主要的34个县的档案馆以及广西境内14个地级市的档案馆作为研究对象。
一、广西壮族历史档案的概念
笔者将壮族历史档案的定义为“:组织和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能反映壮族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有史料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原因有三:一、壮族历史档案具有历史性,即史料价值。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民族的意识形态、文化素质都有着历史继承的联系性。”[1]16二、壮族历史档案具有民族性。壮族历史档案定义的外延包括有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各种记录。三、外国学者认为档案是“经鉴定值得永久保存的供查考和研究之用”[2]3,我们认为“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3]6。中外学者不约而同都明确表达出档案的基本属性———原始记录性。
二、广西壮族历史档案保护现状分析
1.保护的自然阻碍因素。(1)时间跨度较大。早在旧、新石器时代,壮族先民们就在今之广西壮族自治区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春秋战国时,壮族是百越的一支,南宋时始称僮人、撞丁。明、清时与土、依、沙并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统一为“僮”,1965年根据倡议,把“僮”改为“壮”。抑或从有文字的历史记录算,距今亦有2000多年,在时间的路程中,先民不断创造着文化财富,广西宁明、龙州等地的断崖陡壁上留下了壮族先民绘制的众多崖壁画,铜鼓距今也有2000多年历史。其庞大的时间跨度是我们对其进行保护的巨大阻碍。(2)分布广泛分散。根据笔者的深入调查,壮族历史档案数量与壮族人口分布呈正比关系。例如,广西左江流域就发现了大量的壮族古老岩画“,这些岩画分布在宁明、龙州、崇左、扶绥、大新、凭祥和天等等79县”[4]29,这些地区的壮族人口比重都高于50%。壮族历史档案主要分布在桂林———桂平———钦州连线以西,其中以南宁、崇左、百色、河池、柳州、来宾为中心,上述6地市、县档案馆藏大量有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壮族历史档案。由于壮族历史档案广泛分布在广西南部,兼之多散布于山区,档案又多掌握在个人手中,加大了档案收集保护的难度。2.保护的社会阻碍因素。(1)硬件设备落后。笔者对48个市县档案馆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根据问卷显示,档案库房的设备配给状况严重不足,档案馆没有云梯、传送带等运输工具,而拥有自动消防设备的档案馆只占调查对象总和的15.4%,拥有安全监控设备的档案馆只占调查对象总和的12.8%,拥有空调的档案馆的比例是92.3%。消毒方面主要以生物制剂为主,拥有消毒柜的档案馆数量只5家。档案修复基本上都依靠手工技术,且修复工艺以传统技术为主,和发达地区差距明显。档案装具有封闭式箱柜、单柱式固定架、复柱式固定架、积层架、活动式密集架等。壮族地区档案馆主要采用封闭式箱柜和活动式密集架。封闭式箱柜一般以木材或金属制成,即我们通常说的木柜和铁皮柜。封闭式箱柜有铁皮和木制之分,现大部分档案馆已以铁皮为主,但木质箱柜广泛存在。(2)软件基础薄弱。档案馆的软件环境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大致了解。①法规和标准。我自治区的档案部门以《档案法》为纲,具体工作办法和标准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这些法规时间上增补较频繁;内容上集中于特殊档案和新型档案以及档案馆的建设方面。虽然涉及的内容全面,但是规范壮族历史档案的法规和标准针对性弱。例如,《各级档案馆收集范围的规定》对于民族档案只是一笔带过。缺少工作标准的壮族历史档案工作将如同瞎子摸黑,举步维艰。②人员配置和素质。现以柳州市档案馆为例,事业编制26名,其中局(馆)长1名,副局(馆)长1名,正副科长13名。其中研究生文凭以上3人,本科文凭以上13人。说明市级以上的档案馆人员配置较好。然而县级人员配比失调。例如,德保县档案馆编制9人,本科文凭以上2人,上岗前接受过档案培训的只有4人。目前的档案队伍无法满足壮族历史档案的需要。③资金保障。档案事业经费是档案管理单位履行职责的物质基础,是一切档案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之‘源’———原动力或动因。”[5]16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档案馆事业各项经费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对促进我国档案馆事业的不断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档案事业经费得到多方的支持,但总体呈现偏紧态势,并且项目经费规定专款专用,广西壮族历史档案没有得到专门的经费支持。④档案保护意识。档案保护意识指两个方面:一、档案管理人员的保护意识。档案管理人员对工作的重视与否,决定着档案工作的质量。然而在绝大多数的档案部门,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就是领导重视什么,那什么方面就做得好”[6]27。二、社会的保护意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忽视非物质文化的价值,许多珍贵的档案材料都淹没在苍白的物质当中。另外,经济利益的指向作用,使珍贵档案被个别组织和个人据为私有。无论从社会的哪个角度看,社会环境的思想意识对壮族历史档案来说都是不利的。
三、壮族历史档案保护对策
壮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共生探究
摘要:优秀的壮族传统体育要永续存在,就要把壮族传统体育文化永续传承,让壮族文化的光芒熠熠生辉。学校是传承和发扬壮族传统体育的良好沃土,而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普遍以西方现代体育占据主导地位,壮民族体育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分析学校场域中壮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困境,寻求壮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共生的契合发展。
关键词:壮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共生
在历史长河中,壮族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孕育了璀璨而独具特色的壮族文化。壮族人民应对自身所创造的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充满自信心,对自身能够传承、发扬壮族传统体育持坚定的信念。因此,推进壮族传统体育文化进入学校,与学校体育共融共生,对传承、创新、发展壮族传统文化具有现时价值和意义。时下,西方现代体育教育教学在学校体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壮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不足,如何发挥学校的场域功能,使学校体育与壮族传统体育契合发展,亟需我们的思考与解决。
一、壮族传统体育的追溯
(一)壮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渊源。民族传统体育,指某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在一定范围内所展开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1]在花山岩画铜鼓图像探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壮族传统体育的雏形,壮族体育舞蹈、壮族武术、壮族军事体育、壮族划龙舟、壮族投绣球和壮族体育健身娱乐等在图像中所呈现。[2]此外,壮族传统体育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古代壮族先民居住在山区、丛林地带,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为了维持生活,古老的狩猎练就了壮族先民的跑、跳、射弩、射箭、投掷等,经过不断地发展,形成了许多风格独特的传统体育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壮民族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精神。[3]据此而知,壮族传统体育是广大的壮族人民在劳动生活、生产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形态,也是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壮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概况。壮族人民基于生产实践,创造了大量的民族文化体育活动。据调查显示,壮族传统民族体育文化项目多达194项,例如投绣球、踩高跷、打扁担、三人板鞋、抢花炮、打陀螺、师公舞、打磨秋、壮拳、蚂拐舞等。[4]从这些传统民族体育的外形来看,无一不是壮族人民劳动生活的再现,或是动作技术的升华;由于壮族先民所具有的疾跑、跳跃、攀爬、投掷器物、射击、挥舞刀棍等早期体育行为,他们才得以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这时的体育只是萌芽状态,但却是未来体育的起点。[5]不论何种文化,在历史的洪流中都会面临着生存问题,在现代体育运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由于壮族传统体育所需经费与基础设施不足,引发了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笔者查阅文献资料显示,壮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在传承、开发过程中犹如水中漂泊的浮萍,无所依靠的状态。
二、壮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共融共生关系
壮族音乐在广西高校音乐教育的传承
摘要:民族音乐是音乐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同时也是中国传统音乐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结合。高校是培养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平台,其同时也肩负着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责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音乐是当地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文化,将壮族音乐引进广西高校音乐教育,不单单对壮族音乐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推动高校音乐教育的综合化发展。文章主要针对壮族音乐在广西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进行研究。
关键词:壮族音乐;广西高校;文化传承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化的文化潮流扑面而来,我国必须要高度重视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性。在这一基础上,高校作为培养综合人才的重要平台承担着传播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其中壮族音乐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分支。在广西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壮族音乐对于传承壮族音乐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一、壮族音乐及其在广西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意义
(一)壮族音乐
壮族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一共有近2000万人口,绝大多数都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民十分热爱歌唱,每一年都有歌唱盛会,春节、元宵节都会举行。壮族音乐主要有民歌、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等。
壮族文化元素在家居产品设计的应用
【摘要】壮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研究立足壮族文化,以壮族元素为视角,结合造物思想、民族信仰、文化符号、社会功能等因素,通过实地调研筛选出最具壮族特色的壮锦、干栏式建筑、绣球、铜鼓等元素,进行归纳、提炼、分析、设计,最终设计出具有壮族文化特色的家居产品,促进壮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壮族文化;家居产品设计;应用
广西作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南大门,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强民族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的家居产品设计因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思想内涵赋予了家居产品设计新的生命和灵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相关概述
1.1家居产品发展概述早期家居产品主要是通过摆设、粘贴、悬挂、铺垫一些物品,让居室增添美感,其种类包含盆景、花瓶、墙纸、珠帘、字画、布艺及其它饰物等[1]。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居与装饰之间融合越来越多,例如:灯饰、窗饰、墙饰等,既有实用功能,又兼顾装饰效果。家居产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家居产品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早期,考古发掘的陪葬品中发现许多制作精美的香炉、雕漆盒、陶俑、帛画等,这表明在当时,物品除了具备使用功能性外,还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功能。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产品的文化性与功能性逐渐被细化,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家居产品应运而生。1.2壮族文化概述。拥有相同的文化、语言、历史是形成一个民族的前提。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民族学、历史学认为壮族是由中国古代岭南的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迄今已有将近2000年的历史,由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理条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壮族文化传统。在壮族文化资料里我们发现壮族人有勤劳勇敢、敬畏自然、图腾崇拜的痕迹,体现了壮族人有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的观念。壮族文化有着以“壮锦”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服饰纺织文化,也有以“铜鼓”为代表的青铜文化,有以“干栏式建筑”为代表的桂北民居文化和以“绣球”为代表的吉祥物文化,这些文化是壮族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壮族文化的辉煌与灿烂。
2融入壮族文化的家居产品设计现状
浅论壮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的运用
摘要:随着文化的快速发展和审美水平的进步,现代服装设计的实施,开始从一些新的角度出发,更加希望将民族的元素更好应用,这样就可以在现代服装设计上,增添较多的特色,对于将来的设计水平提升,会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文章针对壮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壮族;服饰元素;现代;服装设计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现代服装设计的开展,不断的追求个性化的特征,同时在很多方面,还在实施定制化的发展,对于服装本身的功能、审美等,也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在此种状况下,民族服饰元素的应用,给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很多的参考与指导。壮族服饰元素具有的特色较多,将其与现代服装设计融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行性。
一、壮族服饰元素的特点
(一)款式特点
现代服装设计在落实的过程中,有很多方面的工作,都要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如果仅仅是追求当下的短季流行,并不能给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较多的帮助,也无法在客观的工作水平上大幅度的提升1。此时,壮族服饰元素的应用,引起了很多设计人员的注意,如果在该方面的款式特点上积极的把控,将很容易在现代服装设计上得到较大的突破,由此得到的服装设计成果非常的优良。分析认为,壮族服饰元素的款式特点,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壮族男子服饰在设计的过程中,款式相对简洁,同时在区域的差异性并不是特别的大。壮族男子服饰比较注重将自身的一些文化内涵有效的融合进去,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凸显出自身的文化特色。例如,男士服饰的上身位置,通常情况下是着有无领对襟上衣,有些服饰也会在衣襟的边缘位置,镶嵌花边2。第二,壮族的女子服饰设计过程中,更加偏向于偏襟无领阑干上衣,或者是对襟扣襻上衣,下身的服饰配合上,主要是表现为黑色的肥型长裤为主,在裤脚的位置存在明显的阑干镶边。
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分析论文
一、壮族传统道德独特的教育方式
采取何种形式进行教育,这是由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所决定的。在壮族地区,道德教育常用下面独特的方式来进行:
(一)以歌传教。壮族长期没有自己统一的文字,传承文化最主要的载体是山歌,“以歌传教”就成为壮族传统道德最重要的教育方式。
壮族山歌具有传授知识、教化和解决纠纷的功能。如《劝农歌》“泥鳅不能怕泥土巴头,做人不要嫌弃屎脏身”,告诫人们劳动要不怕脏累;时政歌紧跟形势,如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乡用山歌“夫妇一胎办法全,生男育女是平权;若还个个生男仔,结婚哪处找姻缘?”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丧事仪式歌《目连经》唱出父母生儿育女的艰辛,传授孝顺父母的道理;等等。壮族人“稀讼狱”,“以歌代斗”,用对歌的输赢来解决纠纷。
山歌的内容来自群众生活,通俗易懂,旋律、句式优美、易唱易学,耳濡目染,没有文化知识的人也能容易学会。从我们到靖西、德保、西林等地的调查来看,目不识丁的壮族老太太、老公公也懂礼节,能用伦理道德思想教育子女。他们的伦理道德思想,很多内容直接来源于他们经常传唱的山歌。
(二)以故事传教。壮族长辈会利用睡前、亲人团聚、纳凉等时间,以讲故事形式向儿孙们传授伦理道德。壮族的许多故事都含有做人思想,如《两姐妹》《两兄弟》《贪心的朋友》《贪心变蛤蟆》《兄弟分猫》等,批判兄弟、姐妹、朋友之间那种自私、欺诈和贪心的行为,教人要互助、互让和互敬。《刘三姐》是壮族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妇孺皆知的故事,它教育人要有不怕困难,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精神,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壮族剪纸艺术旅游开发设想
壮族主要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广西中南、云南一带,由于当地复杂的地形、相对封闭交通,使得这一地区的文化传统保持得较好。剪纸艺术就是这些地区保留下来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壮族剪纸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地域性风格,具有极为深厚的旅游产品开发潜质,但是长期以来,这一宝贵资源却没有得到重视。因此,深入挖掘壮族剪纸艺术的内涵,进行有效旅游产品开发,将有利于促进壮族地区的旅游发展。
一、壮族剪纸艺术的功能内涵
壮族剪纸是壮民族的社会习俗、生产、政治、宗教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审美意识的一种物化表现,具有丰富的功能内涵与艺术内涵。深入分析其内涵,将有助于人们对其进行有效的旅游规划开发利用。其一,装饰功能。装饰功能是壮族剪纸的最基本的功能,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剪纸,用于装饰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有时还作为礼品装饰,在民间婚嫁活动中贴于婚庆用物品。图案主要有:杏花、梅、牡丹、海棠、山丹、芍药等花草纹;蝴蝶、马、牛、羊、蝙蝠等动物纹;还有山、水、火、云等。这些剪纸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炼、概括自然形态,构成美丽的图案。二是作为少数民族服饰刺绣底样和依托。壮族剪纸用来作为布贴、织锦、刺绣、花帽、背带、花鞋等生活用品的蓝底,多用红、绿、黑、白、褐色。风格比较原始,以写实纹饰为主,抽象纹饰不多。纹样多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植物和人的形象,图案内容有龙、凤、牡丹、荷花、团菊、菱纹、鸳鸯、吉祥语、回纹、花草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其二,巫术信仰功能。这是壮族剪纸的主要功能。由于壮族生活地区交通闭塞、科学水平落后,人类对自然产生的畏惧和神秘感,导致“巫蛊文化”盛行。这一风俗在较边远封闭的山区和少数民族的传统民俗中仍然残留。壮族等南方剪纸起源于巫术。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各种样式的物像和人像巫术剪纸,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与死者一起下葬或在葬礼上燃烧,以招魂驱邪。巫术剪纸被壮族人民作为一种神力的载体,发挥着“驱邪攘灾、延年益寿、祛病保平安”的功能。这种剪纸作为法力的象征,在仪式前由专职巫师剪制,剪纸形式多为由人形(代表人的魂、鬼或神)、动物形及几何纹形等符号组成的出师符;多以红色为人,白色称鬼。有的巫师在使用人形图像的符时,在剪纸头部用香柱烧三个倒“品”字型的小孔,或者给剪纸画上眼睛,示意该“茹郎”已获得了“巫”的神力,可任受巫师的驱使。仪式前,剪纸摆放在规定的地方,仪式中,依据巫师的指示焚烧相应的仪式剪纸,仪式后再按照巫师的要求把剩下的仪式剪纸或贴或插在家里的神盒两侧,或粘贴到外面的土地庙里等地方,平时的初一、十五日及行巫事前上香祭祀。广西壮族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巫术剪纸。其三,祈子生殖崇拜功能。“祈子”是西南壮族巫术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祈子”仪式在婚仪和年俗中进行,需要剪花婆神、求子符、七子团圆等剪纸,以剪纸的形式祈求婚姻美满、人丁兴旺。剪纸往往以如意云头形象象征男阳,菱形孔或莲花象征女阴,以葫芦、石榴、葡萄、鱼等多子的动植物来表示多子多福,突出表现了人们对生殖器的崇拜和祈求繁衍旺盛的愿望。剪纸形式主要有祈花符、求育符、花桥、保胎解厄符、护魂过桥符、神鸟护花符。其四,祈福添寿功能。壮族人民经常使用谐音组合的形式,将拥有某种意义的动物花卉等组成剪纸图案,将鸡羊组合一起寓意为“吉祥”,喜鹊与梅花组成“喜上眉梢”,从而寄托人们祈福添寿、求平安、求发财的美好愿望。这类剪纸常见的有:保平安星、招财星、添寿星、文武星。其五,文化传承功能。过去,壮族文化比较落后,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多以古歌、神话传说等口头文学形式完成。剪纸这种形象化的符号形式,记载、传承了壮族的传统民俗与文化。在壮族剪纸中经常性的出现形态各异的小红人形象,或“出骑打猎”或“击鼓高歌”,形象简洁生动,与花山崖壁画极为相似,其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完全相同。
二、壮族剪纸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壮族剪纸作为一种手工活动,不但能够传承文明、弘扬文化,而且拥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对于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壮族剪纸艺术丰富的旅游内涵符合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原则,其旅游产品的开发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一)具有独特旅游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