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9 04:38: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装备制造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装备制造

装备制造意见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我国装备制造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我国装备制造业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对外依存度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为加快装备制造业的振兴,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目标原则,加快振兴步伐

(一)振兴目标:

到2010年,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基本满足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及国防建设的需要。依靠区域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若干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装备制造集中地。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中心,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渐形成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机械装备等专业化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促进装备制造业振兴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装备制造企业有序竞争;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和宏观调控,发挥行业指导作用,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对关系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查看全文

剖析装备制造业的专利创新

装备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主要包含三方面:①重要的基础机械,即制造装备的装器。②重要的机械、电子基础件。③重大成套技术装备。主要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科学技术、军工所需的成套装备。当前,我国正处于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历史阶段和工业发展由大变强的重要历史时期,并且全球装备制造业已经呈现出向我国转移的态势。但是我国的装备制造业整体上大而不强,自主创新和创新成果的保护能力薄弱。本文将从专利的角切入,分析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速度。

一、从专利角度看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技术积累不足,缺少核心专利

通过统计l985年4月L日(我国专利法于该日生效)以后装备制造业的相关专利申请,我们发现,德国、日本、美国三国申请人在世界不同国家申请的专利数量大大领先于其他国家。我国排名第四,申请数量分别相当于美国的34%、日本的35%、德国的38%,如果考虑到我国合资和外资企业众多,权利归属母公司的情况,这一比例可能会更低。这一结果反映出了我国在本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专利保护意识的欠缺。从国内专利申请的情况来看,申请和授权的总量国内申请人占有优势,大约是国外申请人的3倍。但是,从不同专利类型的统计来看,国内申请人的优势主要来源于实用新型申请,发明专利的申请量相差不多。另外,目前发明专利授权量国内申请人仍然低于国外申请人,授权占申请的比例更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一些基础元器件和高端技术领域这一情况更加突出。

以我国基础电器元件领域为例,2004—2009年主要电器元件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国内申请人21254件,国外申请人38939件;在授权统计方面,国内申请人lO770,国外申请人29386件,差距更为明显。深圳拥有各类LED(半导体照明)企业1150家,是国内乃至全球LED产业最大的产业基地。深圳LED产业从上游芯片的设计制造,到中游封装,再到下游的LED显示屏、背光、照明等方面的应用及配套材料、加工及检测设备等各个环节,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但是深圳的绝大多数企业手中没有LED核心专利和技术。目前按区域分布看,全球绝大多数的LED专利主要由日本和美国、韩国等国企业申请和垄断,全球初步形成以日本日亚、丰田合成、美国Cree、LumiledS和欧洲0sram为专利核心的技术竞争格局,我国大陆申请比例仅约为5%。从专利申请的技术领域或整个LED产业链来看,国内企业的专利主要集中在比较低端的封装、应用等下游产业,技术含量高的专利很少。由于缺少核心专利技术,深圳已有3家LED企业遭到美国“337”条款的侵权起诉;众多进军国际市场的深圳LED企业,必须警惕国际巨头布下的专利陷阱和诉讼风险。

2.产业集中度低,缺少技术实力突出的大型企业

查看全文

装备制造业评审会讲话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志们:

有力地支撑、拉动着经济的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年装备制造业规模企业占全县规模工业经济总量的34.8%同比增长了43.3%。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县在经济总量、产业规模、集群影响力等综合实力方面均较强的传统优势产业。对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市场竞争能力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也使装备制造业具备了向更高层次的集群式发展的条件。这次县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为指导县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各位专家对《县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对规划纲要进行了认真的评审,很高兴出席今天的县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评审会。刚才。发表了真知灼见,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宝贵意见,并作出了结论,给予了很高评价,这表明县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全体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同志们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感到非常的高兴,感谢各位专家及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感谢你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今天有幸听取了专家对县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建议,我也受到一些启发,对如何更好发挥产业规划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有一些思考,也有一些建议,想借此机会和各位专家、各位同志共同探讨。

第一,制定规划的过程是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过程

县下决心制定高规格、高质量的《县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我想是经过了审慎决策的。规划编制的过程,是上上下下反复统一思想、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的过程,也是摸清家底、找准定位的过程,更是谋划思路、确定路径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县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查看全文

小议装备制造业安全状况实证

[摘要]沈阳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相关企业在引进外资进行改造振兴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产业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状况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从产业生存环境、产业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得出了结论。

[关键词]沈阳;产业生存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

产业安全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具有保持民族产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始终保持着本国资本对本国产业主体的控制。

朱钟棣,孙瑞华(2006)在其发表的《人世后评价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一文中从产业生存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和产业控制力四个方面设置了产业安全评价的一级指标及相应的二、三级指标体系。由于他们提出的评价体系比较完整,因此,本文采用该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和部分二、三级指标,对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笔者主要分析沈阳装备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等7大产业。为了分析方便,表格中的7大产业分别用A、B、C、D、E、F和c表示。由于公有制企业承担了产业安全的重任,因此,笔者将各产业中的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企业与“三资”企业分开分析,通过比较找出问题。

一、产业生存环境分析

1产业融资环境分析。资本效率与资产负债率是产业融资环境分析的重要指标。资本效率通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体现。

查看全文

诠释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型制造模式

【摘要】在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下,中国装备制造业急需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新型制造之路。因此,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模式需要向服务化转变,而制造模式的转变需要企业内外部运行模式的转型。本文着重从内外部运行方式角度对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型制造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服务制造内部运行模式生产者服务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在2006年达到了14%,首次在总量上超过日本,中国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制造业大国。但相当一部分中国制造企业还停留于单纯制造阶段,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还处于落后地位,这种局面不利于国内制造企业海外战略的实施。在客户需求复杂多变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制造企业不仅要完成一件产品的基本功能,而且还要适应服务型制造的客观趋势,向客户提供优质和完整的整体方案,其中服务占据着关键地位。

大凡工业发达国家普遍具有较强的客户服务意识,其装备制造业对服务的认识及范围不断拓展,已把服务视为创造价值的重要源泉。随着制造层次的不断升级,其中的服务内涵与外延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服务已深入产品周期的整个过程,金融等服务已被众多制造企业用来增加附加值。在全球利润空间下降的情况下,国外装备制造企业越来越依靠通过提升服务品质来扩大增值空间。

一、相关文献综述

在服务化的具体运作模式方面,Quinn(1992)对波音公司、Berger和Lester(1997)对服装制造商等的研究发现,很多制造企业开始提供“顾客化产品”,这可以看作是服务增强的一种具体模式。

查看全文

装备制造十一五发展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浙委[2007]76号)以及《**省“十一五”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特制订本规划。

一、**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概况

装备制造业是基础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市场需求大,资本技术密集,综合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实力。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我省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和沿海临港的区位优势,着力推进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我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1.71万家,从业人员269.8万人,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6.8%和36.9%;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745.5亿元,出货值3372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3.5%和44.2%。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507亿元,占全国同行业利润总额的10.4%,同比增长27.5%,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高4.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限额以上完成投资1018.38亿元,占整个制造业限额以上投资的38%,比上年同期增长22%,增幅比限额以上制造业高5个百分点。为加快发展我省装备制造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产业特点和优势

1.装备制造业呈加快发展趋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查看全文

精密装备制造企业科技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精密装备制造业是为国防和经济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能够提供广义制造业所需的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处于制造产业链的顶端,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涉及极多的复杂、精密和尖端技术。论文首先概述了精密装备制造企业的特征及现状,并基于传统精密装备制造企业科技管理模式的问题,分别从以持续眼光优化项目、处理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重视并加强风险管控和产学研等方面,就精密装备制造企业科技管理模式的优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精密装备;企业;科技管理;技术研发;风险管控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精密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研发创新工作取得了大量可喜的成果。数据显示,我国在2019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专利合作条约》(PCT)框架下申请了58990件专利,超过美国提交的57840件,成为该组织的最大用户[1]。然而与此同时,技术研发与创新是追求投入产出比的,若研发成果无法高效率地转化为产出,创造不出应有的价值,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就会导致研发投入相应减少,进而削弱精密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研发动力。企业管理人员应根据我国精密装备制造业的特点,探索并优化企业科技管理模式。

2精密装备制造企业的特征及现状

2.1精密装备制造企业的概念。精密装备制造业是为国防和经济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能够为广义制造业提供其所需的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处于制造产业链的顶端,也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涉及大量的复杂、精密和尖端的技术。从规模上来看,精密制造业可以覆盖整个制造业的大约三分之一[2],具体包括如飞机生产厂家中的波音、空客,手机生产厂家中的苹果、华为、三星,汽车生产厂家中的大众、通用等,都需要大量的精密制造类产品。2.2精密装备制造企业的现状。全球约有5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000家企业具有精密装备研发与制造的能力,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精密装备制造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也通过企业的兼并重组成立大量跨国公司,许多精密装备寡头集团纷纷产生,如德国Siemens公司、荷兰ASML公司、美国GE公司等。目前,我国经济生产水平保持持续健康增长的趋势,我国也成为全球对精密装备需求量最大的国家,政府对精密装备制造企业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地加大,数据显示,我国研发经费支出从2008年的4003.1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8年的19677.9亿元人民币,世界排名上升至第二位,研发人员数量攀升至世界首位[3]。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精密装备制造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全球的竞争已由全球范围慢慢转移到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大型精密装备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其多年累积的制造技术和政治背景,以我国政策优惠的交易市场作为环境优势,对我国精密装备制造企业造成极大影响,如建立合资企业却控制关键技术。这种国际精密装备制造企业公司在中国的战略性扩张,对于我国精密装备制造企业的体系建设及技术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2.3精密装备制造企业的困难。我国自2009年起将装备制造业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大量企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部分装备制造企业的大型装备制造能力已跃居世界先进甚至顶尖水平。然而我国制造业发展依然在世界范围内落后,部分原因就在精密装备制造方面有大量“卡脖子”技术。2018年度海关数据显示,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3100亿美元,全世界超过80%是中国制造,然而我国自产的手机集成电路元件不足全球的3%。通过对我国精密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构成及市场分析,精密装备制造企业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困难需要突破:①技术门槛高:精密装备制造与其他装备制造相比,从设计研发到最终装配的过程工艺烦琐,技术成套性和难度高;②市场需求量高:虽然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精密装备制造业,为大量生产制造精密装备的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订单量,但这也需要这些企业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③科技管理困难:精密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通常实行项目制进行管理,设计、生产、工艺流程复杂,这就导致管理更加复杂,管理人员除了管理还需要具备大量专业性知识,从而导致人工、库存管理成本增加。

查看全文

装备制造企业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印发市经贸局关于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意见的通知》(东府办〔2004〕67号)要求,我市重点扶持20家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特制定《东莞市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第二条市装备制造业20家重点企业的认定管理工作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经贸局牵头,会同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科技局、外经贸局、统计局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第三条市装备制造业20家重点企业的认定管理工作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坚持“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相结合,整机与系统成套优先,兼顾行业现实与潜力、共性与个性、内源与外源统筹考虑”三个大原则,目标是加快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夯实我市制造业基础,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化制造业名城。

第二章认定范围

第四条市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的全部产品或主导产品应属装备制造业产品,且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东莞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施意见》以及我市《关于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

查看全文

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河北省关于贯彻国家装备制造业(含船舶、汽车)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产业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产业现状。装备制造业是我市增长速度较快的主导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为其它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产业体系。

经济总量增长较快。到2008年底,全市装备制造业入统企业445家,总资产278亿元,从业人员10.8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6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47亿元,利税67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4.7%、13.6%、16.3%。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市工业的第4位,比“十五”末前移2位。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经过多年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合资合作,行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产品门类涉及80多个大类,150多个小类,近2000个品种。产业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装备制造基地已具雏形,已有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德诚建设有限公司钢结构分公司、*隆达金刚石有限公司、*泰华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入驻。

企业优势不断增强。*金刚集团生产的活塞、缸套、活塞环、活塞销、轴瓦、气门六大主导产品,总量在全国同行业保持第一;石轴设生产的焊管冷弯型钢生产线在全国排名第三,产品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阀门一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核电风道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80%以上,6×6m大口径阀门属国内首创;*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3000米以下钻探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90%以上,随车起重机全国排名第二,采掘机全国排名第三。

查看全文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对策

[摘要]结合大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分析了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包括地域因素、环境因素、政策因素、企业因素。从建立完善的企业创新及风险评估机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适应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合理发展高端制造企业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装备制造;技术创新;影响因素

装备制造业的合理快速发展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地区经济的基础工业,它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强弱的程度。我国在经历了制造业大国的初期阶段后,制造业水平与发达国家在多个方面,如整体素质、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等,仍有较大差距。大庆作为资源型城市,其经济结构单一,城市经济发展面临资源逐渐减少、经济增速逐步减缓、接续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实现有效的经济转型迫在眉睫。大庆市在“十二五”期间开始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目标,将全力推动新型石油石化装备、新能源装备、高端农机装备的快速发展[1]。虽然大庆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内制造业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核心技术掌握较少是主要的制约因素。本文结合大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分析了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包括地域因素、环境因素、政策因素、企业因素,从建立完善的企业创新及风险评估机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适应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合理发展高端制造企业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对大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制造业不仅要创新生产过程,而且要创新整个制造过程,包括计划、设计、研发、采购、物流、加工、销售、客户管理和售后服务。通过对创新能力较强的公司的调查,发现创新活动的目的是应对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市场形势、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创造新产品、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制造业的创新也越来越多地被视为提高企业业绩、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贡献因素[2]。世界各经济发达国家均十分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获取本国装备制造业在世界范围的优势地位,对振兴措施和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如日本为振兴本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制定并有效实施了多个法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日本高端制造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精密仪器、高端机床、高端医疗设备等方面,占据了国际市场中的重要地位[3]。各国学者对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两个方向: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较多的研究集中在定性分析方面,从不同的方面阐述创新能力在制造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了很多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措施。基于技术创新的层面,朱太波利用了相应的理论和实验分析方法,对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对技术创新的不同影响程度[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比,存在很多不同点,其研究过程会面临较多困难,如数据选择、建立评估指标、选择最佳分析方法等。评估指标的建立主要基于两个方面:输入因素和输出因素。基于输入输出因素的创新指数的建立和分析,Hollanders和Esser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方法分析了输入输出因素之间的效率影响,并评估了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的创新能力[5]。范安杰在区分不同规模企业的基础上,利用固定样本数据评估了影响中国高新技术工业技术创新的各种因素[6]。定性研究包含的领域较广,但缺乏支撑结论的特定实证结果;定量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实用性,但由于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其经验分析需要大量的尝试。在研究过程中,应整合两种研究方法,以实现更优的分析效果。在已有的文献中,针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理论及方法,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理论及实践方法。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独特的特性,对技术创新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仍需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二、影响大庆市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因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