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9 04:31: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装备技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装备技术

中学技术装备检查报告

一、装备概况

学校教育技术与装备中心管理的装备室有实验室、体育室、多媒体教室及艺术教室。具体来说,有一个物理实验室,一个物理准备室;有一个化学实验室,一个化学准备室;有一个生物实验室,一个生物准备室;一个音乐教室和一个美术专用教室。

学校大力推进图书室建设,图书室(馆)藏书量、报刊总数、教学参考书、工具书达到《标准》要求。学校有藏书室3间,藏书共1万多册(生均35册)。阅览室2个(有一个学生阅览室和一个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报纸34份,各类期刊60份;阅览室座位50个,书刊柜架总数14个。

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完善校园网络、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投影教室、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软件制作室等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有计算机近100台,计算机教室2个,多媒体投影教室8个。

重视和加强学校体育场所建设、器材设施的配备工作。学校有一个体育器材室;室外装备有3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一个400米的环形跑道,10个室外乒乓球台和联合器械等。操场总面积9338平米,生均做操面积30m2。

二、装备建设

查看全文

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思考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气象现代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县级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面临各种新挑战。阐述目前县级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就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县级气象部门;技术装备;保障工作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气象现代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气象探测新技术新设备广泛应用于基层气象台站,不断精细化、智能化、一体化的气象服务平台对基础气象数据资料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县级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提出新要求。新形势下,县级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作为基层气象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基层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多年来,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体系适配气象现代化进程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基层气象台站观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随着气象技术装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装备保障工作不能满足新形势、新业务的要求。本文将就县级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的现状进行讨论。

1县级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1.1基层技术人员对技术装备保障工作的认识存在不足。随着近些年的发展,各项现代化观测设备已经在基层台站得到广泛应用,原有的人工观测项目逐渐全部被自动化观测设备取代,新观测设备大大提升了台站观测质量。但基层台站综合观测业务人员没有从长久以来的固有思维中脱离出来,还是把工作重点放在传统地面观测业务上,没有强化对新设备应用的学习了解,疏于对新设备的维护保障。这样使得不仅提高了设备维护成本,也降低了设备维修效率,不能满足对设备故障短时间解决的业务要求。1.2技术保障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气象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不仅要求单一学科的纵深发展,同时要求与多学科进行融合,因此在实际进行气象观测过程中会应用到多种新技术。但县级技术装备保障人员多数是观测员兼职,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对新技术对理论知识储备要求较高,因此日常维护保障工作对具体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看,现有保障人员的知识体系相对陈旧,处理故障能力偏低,对新设备掌握不够不熟练。近年来,新入职的业务人员也都是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基层缺乏相关专业人才,这就使得在一些设备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很难再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技术装备无法得到有效保障。1.3缺乏足够的维修经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当前气象设备技术含量的提高,在维修中需要消耗的经费也不断升高。一些维修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使得在对气象设备进行维修时所需要的维修经费也在不断上涨,维护经费常常捉襟见肘。此外,基层台站还存在新设备投入使用后未配套维护经费的情况。同时经费不足导致设备关键部位的备件不足,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即使知道故障原因,但因没有库存备件,不能及时排除故障。存在设备故障缺乏经费维护的隐患,进一步降低设备故障处理效率,增加因设备故障影响气象业务开展的概率。

2关于县级提升装备保障工作的思考分析

查看全文

林业技术装备现状发展前景

摘要:林业技术装备是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林业技术装备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林业技术装备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以期为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技术装备;现状;发展前景

林业技术装备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借助林业技术装备可以提升林业资源的利用率,进而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当认识到林业技术装备的重要性,结合林业建设需求,加强林业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从而促进林业建设质量的提升。

1现状

我国的林业技术装备是结合我国林业的实际需求研发的,有效提高了林业生产与建设的效率。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林业生产与建设工作也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作出了改变,林业技术装备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1]。为促进林业技术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与机械化发展,有必要探讨林业技术装备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供需不平衡

查看全文

农村教育技术装备论文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技术

现阶段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提高认识是前提

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推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中小学的实验课就是通过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现代语文教学要求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如果学校不建图书室,不配备相关图书资料,语文教学的要求就不可能达到目的;现代社会要求每个成员熟悉并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果学校不配备相应的设备,不学习相关的信息知识,同样达不到目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加强农村中小学装备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和保障。其次,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特别是落后农村中小学和城区或发达地区学校相比,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要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青少年享有同等的教育,我们必须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开展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对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广泛宣传,逐步达到领导重视、群众理解、师生配合,形成认识一致、齐抓共管的格局。2000年,我镇6所中小学通过借、贷等办法自筹资金70万元建起了微机室,2003年,5所小学自筹资金购置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到目前为止,全镇11所中小学均实行了电脑办公。

二、整合资源是基础

由于农村中小学实行布局调整,一部分村小或教学点被撤并,一部分村小实行联村办学或高年级集中到中心完小,原有的实验仪器闲置或发挥效益不够。对此,我们确定被撤销的学校的装备原则上调配到中心完小,已经没有高年级的村小的装备除保留简易教具箱外,原则上调配到中心完小。通过调配、重组,中心完小的实验仪器、图书、电教设备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充实和完善,这样既便于管理,又便于集中发挥装备的使用效益。根据学校布局调整的论文格式需要,我们对相关装备进行再调配。2002年又筹资3万多元为三所初中添置了仪器、药品,同时对全镇17个校点的地面卫星接收站进行全面维护,并锁定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教育频道,充分发挥其电化教学的作用。

查看全文

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现状与发展

摘要:近年来,气象观测服务产业发展迅速,其相关的设备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如今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自动气象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在现在的综合气象工作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是农业大国,近年来自然灾害的爆发频率也比较高。所以,发展气象服务对于我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本文着重介绍了气象服务包含的主要内容,以及县级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气象服务;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科技进步迅速,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关于气象方面的工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气象事业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其中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对于气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新时期,旧的保障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需求,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建立新的保障体系至关重要。

一、气象服务的内涵

气象服务主要是向地方各部门提供气象咨询的过程,属于基础公共服务范畴,通过气象服务应对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县级气象部门是气象服务的前沿阵地,属于气象部门最底层的工作,也是直接接触实际生产、服务效果最好的机构。因此,县级单位的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无疑是最重要的,对于气象服务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二、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体系的建立

查看全文

教育技术装备现状及发展路径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现状,指出了当前装备对教学质量的贡献不足,提出了教育技术装备应注重教学实效的观点,引入并阐述了“建构化”、“订制型”新型教育技术装备模式。

关键词:标准化;建构化;点菜型;订制型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吹遍各个领域。似乎除了教育这一行业未发生质的变革外,其他的行业领域都发生了革命。纵观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从交互式电子白板、智能一体机到平板智慧课堂,从微格教室、物联网、录播教室、同步课堂到智能手机终端,都是知识呈现与资源存储方式的变化,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教学的运用,而非教育教学遇到了瓶颈借助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到目前为止,学校信息化设备的投入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成正比,与提高高考分值不成正比,所谓的信息化智慧学校的高考成绩远比不上缺失信息化设备的“超级高考工厂”。虽然高考成绩不能代表教学效果的全部,但至少能反映学生在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并将学习到的东西体现到卷子上。教育教学中的各个学科固然有其特点,教育教学必须遵循其规律。如果教学中不具备学习该学科的环境(情境)条件,让学生死记硬背,那是无效的学习。这无异于是挥霍学生的青春。教育技术装备就是构建教学环境(情境)的必备因素。

一、目前国内学校教学装备现状与实效

目前,按国家教育部或省级装备标准,必配的各科教学实验仪器及实验场馆、设备设施已基本配足配齐,逐步或者已经向现代化装备过渡。第一个重心是班级多媒体设备加网络资源,即所谓的“班班通”,如智能一体机或交互式电子白板连接一定的资源平台;第二个重心是特色实验室装备,如心理辅导室、音乐教室、艺术教室、创客教室等。发达城市的一些学校和欠发达城市的一些重点学校装备了一些学科实验室,如历史教室、地理教室、数字化探究室等等;第三个重心是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加智能化教学与办公管理评价平台的建设,即所谓的“智慧校园”,加上校园监控系统、智能化校园广播等。笔者走访了装备这些现代装备功能室的学校,发现其使用成效并不尽如人意。班级课堂教学方式将原来的粉笔加黑板换成了智能一体机或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绝大部分教师使用班级多媒体进行教学仅仅用于板书或PPT演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理科仪器室的教学仪器使用率不到30%。理化生常规实验室基本不用,学科实验室仅起到让学生参观之用。音乐、艺术教室看起来挺热闹,但学生学习也仅仅停留在素养层面上的感知。从学校师资及装备条件来看,还是无法支持深度学习。“智慧校园”在学校管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提高了执行力与工作效率,但对学校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似乎贡献不大。

二、期待教育技术装备从“跟风”到“实效”转变

查看全文

电子装备测试计算机技术分析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电子装备测试系统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展开分析,首先介绍了现代电子装备测试系统试点要求,其次从电子装备测试系统中多任务软件系统平台的建设、电子装备测试系统中虚拟仪器技术应用分析、电子装备测试系统中的可视化系统仿真、电子装备测试系统中的数据库管理优化几个角度对计算机技术应用进行研究,最后从模板落实运行方面仔细分析,目的是优化电子装备测试系统。

【关键词】电子装备;测试系统;计算机技术;虚拟仪器技术

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电子装备自动测试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电子装备自动测试系统包含计算机技术、数据采集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故障分析诊断技术等,其本身具备复杂性,同时涉及到很多工程技术以及参数,种类繁琐、功能多样化,能够对大范围信息进行测量以及控制,并且对数据信息准确处理,保证信息处理的及时可靠。电子装备自动测试系统中,以计算机作为核心技术,硬件与软件科学融合。整个技术贯穿测试系统的研制以及生产等所有环节。

1.现代电子装备测试系统测试要求介绍

对于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成熟基础上,电子装备必须及时进行检测,采取综合性手段,对电子武器装置所有系统单元都展开测试,及时诊断故障问题,优化自动化测试系统。只有保证自动化测试系统的正常运行,才能实现电子设备自动测试的价值性与相互操作性,并且电子装备测试系统测试期间,还必须具备可重用性,从检测与维修角度对其检测,实现电子装备测试的通用化以及标准化,同时优化其模块化,抓住系统开发的关键环节,创建更加开放式、兼容性强的电子装备测试系统[1]。对于军用电子装备来讲,定期展开维护以及修理,这个过程中必须保证被检测对象检测能够达到快速准确、多路与多种类等,可以对复杂性的数据准确解析处理,同时采取交互式测试流程,将数据信息并行处理。图1为电子装备测试系统结构图。图1电子装备测试系统结构图尤其是电子装备系统软件设计过程中,必须注重实时性、可靠性以及并行性要求。特别是电子装备测试设计中,需要重视设备实际使用的便利性。将计算机技术渗透到电子装备测试系统中,提高电子系统设计的标准化,结合具体电子设备装置涉及到的环境以及流动性等,注重为其赋予小巧轻便以及高度集中等优势,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为电子装备测试系统的完善贡献了更多技术支持。

2.电子装备测试系统中多任务软件系统平台的建设

查看全文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要点

2015年全县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建川东北素质教育示范区”目标,以“建设、管理、应用、研究、督查、考核”为重点,坚持以实施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和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装备类项目为抓手推进办学条件改善,以运用省中小学数字校园云平台管理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加强实验实践学科教师及管理人员培训提升队伍素质,以丰富活动提高教育装备的育人效益。真正缩小城乡教育装备差距,提高装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规范化管理。加强中小学各功能室、教学仪器设备、体音美卫器材、图书的规范化管理,确保中学理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及中小学音体美器材的高效使用。达到管理体系化、建设配备标准化、工作责任明确化、装备使用目标化、规章制度完善化、档案建设实用化。

二、强力推进实验教学的开展。教育局将定期和不定期到学校抽查实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并将通报相关情况。

三、做好教育技术装备项目的实施。实施好2014-2015年“国家全面改薄项目”教育装备类中央和地方资金1715万元和797万元的采购招标,严把采购和验收关,确保学校的装备达到省标准要求,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装备均衡化。

四、抓点示范,全面推进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迎检工作。以学区或几个学区联合进行教育装备规范建设、管理、使用的抓点现场学习、交流、培训促进学校规范管理,高效使用;以均衡的教育装备管理、使用来全面推进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迎检工作。

五、全面完成教育装备目标。创建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1所,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2所;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达到省装备标准要求。

查看全文

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论文

1引言

随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和气候危机等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应对这些问题的首要选择。目前,中国的名义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越来越大。装备制造企业是工业化进程的主导部分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它的高能源需求和高能源消耗极大地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据统计,我国装备制造业能源消耗量占工业用能源和行业总能源消耗量的比例均超过一半,远远超过交通、民用和商业用能源的消耗量。低碳时代的到来必定会使装备制造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环境限制,如何应对低碳经济带来的挑战已成为装备制造企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Magat最早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在解决环保问题的同时保持经济绩效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能降低污染治理成本,以最小的成本解决环境问题,还可以通过开发新产品、改进生产过程等技术创新行为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率。技术创新行为与知识积累、信息共享等企业创新个体的行为密切相关,这些创新个体的行为正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源泉,因此,系统研究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促进装备制造企业在低碳经济中不断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技术创新作为一种能够实现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双赢”的战略选择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已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问题,主要集中于其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和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等方面。从这些文献中可以发现,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产业层面上的,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较少,而且鲜有以低碳经济为情境对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展开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大致从三个角度来界定技术创新行为。第一种角度是从组织的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进行定义,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整体,认为技术创新行为是由人参与并控制的,包括决策、计划、实施、绩效评价等多个阶段的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种角度是从系统的角度,把企业看成是外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认为技术创新行为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系统,它是由企业内外部环境要素共同决定的,是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紧密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第三种角度是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把企业看成是社会网络中的一个个体,认为技术创新行为是一种存在于社会网络结构中的技术行为和社会行为,它会受到经济网络和社会网络等多个网络的综合影响。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是管理者和员工为了寻找、开发和执行新技术、新流程、新技巧或新产品等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这些活动受到企业内在本质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在低碳情境下影响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因素,提出理论假设,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低碳情境下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为指导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在低碳情境下实施技术创新行为提供依据。

2研究设计

2.1理论基础

计划行为理论(TPB)是在理性行为理论(TRA)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最大的特点是在TRA的基础上引入知觉行为控制这一概念。根据TPB,行为受到行为意愿和控制因素的影响,其中控制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如能力、情感等)和外在因素(如状态、环境等);而行为意愿又受到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这三个因素的影响;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又受到个人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一个装备制造企业是由投资者、管理者、研发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等不同个体所组成的具有行为能力的主体,它具有与外界沟通和交流并在沟通交流中获取信息、积累知识、不断改变自身行为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在沟通交流、获取知识信息和适应环境等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整体行为模式,这种整体行为模式不能从个体行为推测出来,但可以用相关的人、群体等行为主体的行为或变化程度来表示。低碳情境下的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是企业创新主体如研发人员基于环境分析而做出的各种技术创新活动的总和。因此,用计划行为理论研究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基本遵循计划行为理论,技术创新意愿是指在低碳情境下个体愿意实施技术创新行为的动机和愿望强度,行为态度是指创新主体对企业在低碳情境下实施技术创新行为所持的正面或负面评价的程度,主观规范是指创新主体所感知的政府规范、社会环境和组织内部环境等影响力,知觉行为控制是指创新主体感知的在低碳情境下实施技术创新行为的难易程度。

2.2研究假设

查看全文

装备制造业技术革新的文化驱动

经济学范式下把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参数置于经济学公式中的技术过程黑箱化的片面做法,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创造了一个全面、整体地把握技术创新过程的新视角。它将技术创新看作社会行为和结构的特殊形式,根植于特定的社会环境,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文化上的选择、价值上的取向和权力的格局等都决定着技术创新的轨迹和状况[1]62。一方面,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对装备制造企业内部领导者、权威人士、工程师、技术工人等多元创新主体的创新精神进行分析,能够找出高风险下各创新主体愿意从事创新活动的内在文化品质。另一方面,针对装备制造业技术设计制造复杂、产品配套要求高、生产周期长的特点,综合考虑核心制造企业、相关配套企业、服务企业和最终客户形成的装备制造业集群的互动性,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科研机构、技术标准的制订者的广泛参与性,能够找到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外在文化支撑。也就是说,在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不同环节和过程中,相关的社会群体如何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如何对技术商品的有效性达成相同的理解,既是技术创新得以实现的基础,更能产生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的强大文化驱动。

内源性文化驱动: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精神

1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家精神

任何技术创新过程都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性,需要创新主体对这些可能性进行认识和评价,捕捉到创新目标,并有将创新目标进行下去的信念、勇气和排除烦扰的能力。罗森伯格在《探索黑箱》中用贝尔的电话网络技术创新来证明这一观点:“当贝尔的与下水道系统很相似电话网络构想被认为是野心勃勃和轻率的时候,他本人仍自信地认为,他发明的真正潜能只有通过建立一种提供相互连接服务的中心交换箱的电话系统才可以实现。因此,贝尔试验室历史上早期的技术、融资和战略选择有效地将其‘锁定’在倾向于通过系统性的方式发展电话技术研究项目上。”[2]253-256可见,“当一项技术变革快速发展时,即使是最‘理智’的决策者,也会对何时投资举棋不定。等待明天更优越的技术,意味着拖延今天现代化项目的进展。”“而产业的观察家和监管者,都常常不能充分意识到这些狭窄‘机遇之窗’的重要性,这扇窗口可以优化现有的系统并同时选取一种更优越、更有活力的道路。这也正是企业家精神的独特之处。”[2]274按照熊彼特的理解,“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的品质,一是要有眼光,能看到市场潜在的商业利润;二是要有胆略,敢冒经营风险,从而取得可能的市场利润;三是要有能力,善于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进行并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最终获得利润[3]101-102。在装备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家、权威人士、领导者捕捉创新机会,确定创新目标,将其贯彻到底的精神品质,能够通过各个阶段的创新活动传递到企业其他群体,引导整个技术创新活动的实施,成为维持技术创新的核心价值和企业文化的重要来源。在大多数公司,领导者扮演了评论员的角色,他们谨慎地选择合作伙伴,战胜现有规范约束开展“危险性”的技术创新。在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企业家精神中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的特质会使企业形成一种凝聚力,表现为乐于合作的精神。在决策阶段,需要快速而灵活地开展技术创新,创新风险是被组织成员感知、责任分享的,重要的决定是逐渐做出的,所以企业家精神在决策层成员中又具体体现为敢冒风险、敢于承担责任等精神特质。在市场阶段,始终要以顾客需要为目标,有长期的需要,有短期的需要。企业家精神又会影响到企业中的市场营销人员,形成接受组织目标、组织成员的非正式沟通、用系统思维取代零散思维的随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销售策略和行动的能力。应该说,个人品质是企业家精神的内在基础。企业家参与企业创新活动对所激发出来的那种精神、那种观念,铸成了创新文化的一般特点,企业家个人的魅力和独特性,又使这种企业创新文化带有一定的个人风格。

2技术创新主体执着于创造的品质

在社会交流理论(socialexchangetheory)中,执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它可以定义为即使为原核心参与者提供了改变交流关系的途径,原核心参与者仍旧不改初衷,继续与另一个原参与者维持交易的趋向。执着根据不同国家的传统而有差异,如Linoln和Kalleberg的结论是美国和日本存在着“执着差距”。作者甚至提出,执着不属于美国的价值体系。相比之下,日本工人则忠于企业,执着地追求企业的目标。另外,在工业史的早期便有以执着著称的创新团队。例如,马自达企业公司的KenichiYamamoto建立了致力于为轿车开发一种令人满意的转子发动机的执着团队,在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被公众嘲讽为“汽油酒鬼”的情况下,通过一年的研发,使汽车的耗油量降低了40%[4]87。应该说,执着精神本身就是人类可贵而闪光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发挥在富有创造、挑战和众多不确定因素的技术创新过程中,更转变为关注于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性魅力,并集中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造梦想与追求。伊诺斯详细研究了20世纪前半叶在石油精炼工艺中的各项重大创新。在总结时,伊诺斯说:“至于什么是创新者的真正动机,从我们所知的证据来看,只能假定为好奇心与创造性的结合体。创新者渴望去满足他们观察到的实际需要,希望自己的技术成就和由此而产生的经济利益能得到他人的赏识和尊重。这些似乎是比贪婪更重要的特性。”[5]19巴萨拉也认为:“技术创新过剩当然并非经济需要促成。技术专家创造它们是因为从想象本身就能获得乐趣,即使不图其实用价值也图其在可能范围内运作自如的乐趣。”[6]75可见,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与其本身要求创造的愿望相关,创新团队要求创造的愿望越强烈,技术创新动力越大,技术创新的成果才会越丰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