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采购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9 04:28: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装备采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装备采购

装备采购研究论文

一、具有国家强制性,市场调控采购资源

装备采购属国家行为,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军队是装备的唯一买主,装备的科研、订购、分配、使用维修管理由代表国家的国防部或相应机构(我国是总装备部)集中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研制、生产和订购武器装备。装备采购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国家拥有优先采购权,承担装备研制生产任务是每个承制单位应尽的义务,装备科研生产条件一般由企业自行解决,根据具体情况,国家在配套条件方面给予必要保障。企业不得以产品的垄断地位要挟国家出高价或拒绝国家的装备订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装备采购是政府采购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国家行为,同时还是一种市场行为。装备采购是特殊商品的采购,武器装备也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以不同方式作用于装备采购。市场经济条件下,装备采购的基本手段是竞争,通过竞争来优化资源配置,同时装备采购要遵循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但国家对武器装备的价格要进行必要控制,允许承制单位获得合理利润,但不能因供求关系变化而获得高额利润,影响国家财政的实际装备购买能力,装备采购资源的配置通过国家控制的军品市场来实施。国家通过建立军品市场的准入制度,对承制单位资格进行严格审查,以减少市场无序竞争的风险,保证装备科研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平战需求波动大,研发承制单位有限

武器装备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军事需求是装备研制生产的动力和起点。武器装备科技含量高、研制周期长,装备采购的质量要求严、平战需求波动大。因而,在采购管理上要求更加严格,需要进行全系统全寿命期的分阶段决策和过程控制,以减少研制生产风险,适应军事威胁变化和技术发展的情况。武器装备的特殊的商品属性和使用价值决定了军队应在武器装备采购中处于主导地位。一方面,武器装备作为商品,其研制和生产要遵循“用户是上帝”的客观规律,以军队用户的需求来研制生产武器装备。另一方面,武器装备的特殊使用价值,决定了它不能自由流通,军队是武器装备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用户,对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最有发言权,以确保装备满足作战需求,军队要在装备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尽管世界主要国家有成千或上万家厂商从事与装备有关的科研和生产活动,但大型武器装备的总体设计和总装厂商数量非常有限,往往只有十多家厂商,许多装备只有一家或两家。特别是在和平时期,武器装备的需求量较小,一些产品和服务的军事专用性很强,因而供应商的数量也很少。在武器装备供应商数量很少的情况下,武器装备采购招标和合同订立必须根据武器装备供应商有限的实际情况做出一些特殊的规定,尽可能维持竞争的格局。在民用产品领域由于供应商众多,政府采购的招标方式通常规定有效竞争应在3家或5家以上的供应商之间开展,在武器装备采购招标中如若也这样规定,其结果将会排除大多数装备项目开展招标竞争的可能性,因而,世界主要国家在装备采购中,较多装备项目都是由两家供应商进行投标竞争的。三、竞争范围方式有限,多以非价格手段为主

查看全文

装备采购方式分析论文

一、装备采购方式种类及其特点

装备采购方式是指装备采购部门使用装备采购经费采购装备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的法定的采购形式。国外国防采办中,在优先采用公开招标进行装备采办的同时,还根据装备项目的具体特点普遍采用了两阶段招标、两步招标法、邀请招标、谈判签订合同、征求建议书、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等多种方式进行采办。我军《装备采购条例》规定,为了促进装备采购的有效竞争,满足不同类型装备的采购需求,可以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以及总装备部认可的其他装备采购方式来完成装备采购任务[1]。

公开招标是通过公开采购信息,广泛邀请承制单位,形成公开竞争,最终实现获取质优价廉的装备目的的采购方式和途径。采用公开招标采购方式,有助于开展竞争,打破垄断,促使承制单位努力提高装备质量、缩短周期、降低成本。为此,这种方式一直作为一种较理想的采购方式被世界主要国家所推崇,是外军普遍提倡采用的一种采购方式。如美军规定除《联邦采办条例》特别要求以外,必须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承包商。公开招标在其公开程度、竞争的广泛性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也存在着招标周期较长、费用较高、保密性差等缺点。

邀请招标方式能够较充分地发挥招标的规范性、公平性等优势,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公开招标的不足;但其竞争程度远远不能与公开招标相比拟。

在一些情况下,由于采购对象的性质或采购情势的要求,招标采购方式并非实现装备采购经济有效性目标的最佳方式,必须采用其他采购方式。竞争性谈判采购既能体现竞争,又具有灵活性的优点,但规范性不够强。

单一来源采购方式是非竞争性的装备采购方式,易造成承制单位抬价、阻碍技术进步、产生不公平交易等现象,而且评审过程难以控制,人为操作性大,易造成市场机制失效,使装备采购部门处于不利地位,影响采购效益,因而,一般在严格符合条件并经上级装备采购部门审批以后才可以实施。国外实践已经证明,国外国防采办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中,对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运用采取了严格的限制。

查看全文

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监督研究

随着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向纵深推进,军事代表职能定位向以装备采购合同履行监管为主转变,使得质量监督主业更加聚焦。军事代表作为一线质量监督力量,可以有效降低、规避各种风险,加快实现从基于问题的救火式被动监督向基于风险的预防式主动监督转变[1],这也是装备项目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军事代表工作,提出了基于风险的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监督,对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风险管控各个环节进行研究探讨,以提升军事代表事前监督效能。

1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风险管理流程框架

风险管理是装备采购合同履行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通常把风险管理划分为: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2],依据装备采购合同监管运行机制,结合军事代表工作的实际,将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风险管理流程进行了归纳(图1),以便军事代表在装备采购合同履行监管中对质量风险实施管控,提升质量监督工作效益,解决人少事多等矛盾问题。1.1风险规划。风险规划是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风险监督的初始工作,是对风险实施有效管控的核心。合同监管部门、军事代表机构主要是根据合同信息、合同监管协议,涉及的型号标准和经验,组织质量风险规划。1.2风险识别。军事代表依据风险规划组织发起风险识别,这一阶段是风险监管的重要环节,需要对潜在质量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形成对应的风险因素清单或列表,主要包括各阶段(工序)的人因风险、机(机器)因风险、料因风险、法(制度)因风险、环境风险的识别。1.3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对象是风险列表里的单个质量风险,军事代表在形成风险识别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风险评价方法和手段,综合衡量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分析评估风险的影响程度及其级别高低,并对风险等级加以排序,为后续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1.4风险应对。军事代表在风险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装备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对于评价出的重大风险因素上报上级军事代表局,由总体军事代表机构牵头组织制定应对策略和管控计划,待合同监管部门批准后,军事代表室组织实施应对策略。通常,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风险应对策略可具体划分为风险预防、风险减轻、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接受、风险后备措施6种,军事代表主要依据风险等级和影响选择对应策略。1.5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依据上一流程制订的风险应对计划,对风险识别结果、风险应对策略效果和危机现象进行持续监测、预防、控制的动态过程。通过对风险应对策略效果的评估来判断应对策略是否有效或满意。如果有效或满意,则监控结束;否则返回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风险管理流程的相应阶段。

2装备采购合同履行监督质量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是否取得实效的核心在于积极主动地提前规划。在风险管理的最初环节,发现风险的时间越早,发现风险因素越全面,越能给后期的风险管理提供有利条件,越能消除或减少风险带来的影响。因此,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早期的风险识别显得尤为重要。在装备采购合同监管中,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主要包括:模糊识别、敏感性分析、故障树、SWOT分析、流程图、影响图、工作分解结构、因果图、假设分析、核对表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文档审查、情景分析法等。在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监督过程中,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不同阶段运用的风险识别方法也不一样。通过对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监督风险识别方法的全面比较判断,在预先研究阶段,军事代表的主要工作是跟踪技术攻关情况、参与重要技术节点技术评审、参加重大实验验证活动及样机功能性测试,参与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能力素质的高低决定了风险的高低,所以预研过程风险识别方法主要采用专家判断法和头脑风暴法。在研制阶段,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技术风险,宜采用SWOT分析、过程流程图、核对表等方法。上述各种风险识别方法均有优点,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当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才能使风险识别结果全面、系统地反映装备采购合同履行的质量风险情况。

3装备采购合同履行监督各阶段质量风险

查看全文

规范装备采购价格管理探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装备采购需求也随之大大增加,这无疑加重了我国相关单位的装备采购任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的难度。现今,在多方面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绝大多数单位在进行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过程中依然使用计划管理模式。以军队为例,随着我国国防安全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军队的装备采购需求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虽然现阶段我国军队已经逐渐将装备采购价格管理模式从原来的审价转变为以审价为主,以测、评、谈价为辅的新型模式,但在实际进行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过程中,采购单位依然按照军品价格管理办法以及军品价格审查程序进行,直接导致军队装备采购价格管理的工作模式依然为计划管理。基于此,找到可以进一步规范我国相关单位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的对策就成为相关单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加强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对于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的认知

近年来,我国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的工作需求不断增加,需要采购的装备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装备采购需求量不断增长能够有效提升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能够为我国民众提供更多优良服务,但同时也导致我国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大上升。此外,因为我国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装备采购所消耗的经费基本上来自国家财政拨款,不同于企业单位,事业单位需要结合成本和经济效益,导致绝大多数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工作人员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是将该工作作为一项普通管理工作进行,不利于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的规范创新。基于此,要想达到进一步规范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的目的,首先就必须提升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对于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的认知,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加强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领导工作人员对于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的认知,让他们了解加强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加强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能有效节约国家财政经费,提高资金利用率,为我国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第二,进一步规范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保证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在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下开展,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具有政策性强、要求高以及任务重等特点,要想进一步规范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会触及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以及问题。因此,相关单位以及有关部门领导工作人员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积极转变自身思想观念,勇于创新,通过集中统一领导、协调解决装备成本价格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提高装备建设效益作为装备价格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同时,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还应将提高装备建设效益作为衡量装备价格管理工作标准,以提升装备建设效益为核心目标,将装备价格管理工作摆在重要地位。此外,还要开展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装备价格的杠杆作用,有效利用好每一笔装备经费。

2提高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想有效提升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人员除了要精通财会方面的知识外,还应了解装备器材建造工艺、用料、工时费用等多方面的内容。如果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人员对上述内容缺乏了解,将无法提升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别说进一步规范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基于此,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必须采取专门的措施来提高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必须保证足够的工作人员进行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有效防止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的情况。第二,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应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对内部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培训内容除了基本的财会知识外,还应包含装备器材建造工艺、建设用料、工时费用等内容,借此将内部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人员培养成满足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有效提升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此外,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必须要将培训工作长期化和固定化,让内部每一位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人员都能得到长期固定培训,借此有效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进一步规范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加大对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人员招聘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应面向社会以高薪资待遇邀请行业内的专家来内部进行就职,借此有效加快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进程。

3规范装备采购价格报价行为

查看全文

医学装备采购管理创新机制探讨

【摘要】目的研究创新公立医院医学装备采购管理办法,以提高采购管理水平和有效控制采购成本。方法本文总结当前公立医院医学装备采购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结合我院采购管理的创新尝试,分析实施谈判策略对医疗装备质量与采购成本控制、采购文化培育的正面影响,为医学装备采购管理创新提供思路。结论实践证明,我院装备采购管理创新举措不仅能充分保证采购过程公开透明,更能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为医院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管理创新;谈判策略;质量安全;成本控制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全面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给医院运营带来一定压力,如何运用有效的管理举措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完善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是医院管理探索的方向。医学装备采购管理是医院采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开展各项医疗活动的基础,随着现代医院的高速发展,医学装备成本投入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就医学装备采购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经济性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已成为当今医院医学装备管理部门研究的方向。本文从当前医疗装备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分析在采购过程引入谈判机制对装备采购的质量安全、成本控制以及采购文化的影响,并结合我院装备采购实践进行效果评价,为提高采购管理水平提供思路。

1医学装备采购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目前,医院采购方式以招标采购为主,直接市场采购为辅。除了以政府主导的区域性集中采购和政府采购以外,公立医院还有很多装备采购是医院自行采购的,在自行采购管理中多少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3]。1.1采购主体责任不清。一般情况下,医学装备采购是由临床科室提交需求,装备采购部门负责组织论证、招标采购工作,但在实际采购过程中,因医学装备的临床使用特殊性和专业性特点,临床科室容易指定品牌,不仅会因缺乏竞争导致采购价格虚高,还因采购过程采购部门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当出现问题时难以界定责任主体,严重妨碍装备采购管理质量的提升。1.2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医学装备因本身设计的高精密度及高技术含量导致其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偏高,由于其复杂性和市场流通的局限性,其销售价格在同地区不同医院也存在差异。因为行业垄断性强,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医学装备价格居高不下,价格“水分”多,也容易引起行业腐败问题。因此,如何控制医学装备采购成本,最大限度挤压销售价格空间,是采购部门亟待关注的问题。1.3质量安全问题凸出。据有关调查统计,我国每年医疗事故中有超过1/3的案例是由医学装备质量安全引起[4],医学装备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因此需要在采购源头上以及使用监管过程重视医学装备的质控问题。

2对策思路

查看全文

装备生产企业采购管理论文

一、对效能监察方法的认识

开展采购效能监察应将重点放在规范采购程序和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上,按照上级管理要求,检查制度建立情况及制度执行情况。一要通过检查企业采购制度建立情况,促进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实践中发现,一些管理基础薄弱的单位,并未真正建立运行良好的内控管理体系,即便有一些制度也是花瓶,与实际存在落差,人治思维、长官意志仍占据主导地位,在采购管理中缺少监督,极易出现违规违纪问题。效能监察应密切关注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思路、责权分配等控制环境信息,及采购制度建立健全情况,依据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完善采购制度及管理程序,明确职责及考核办法,促进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守法意识,首先在制度层面上实现“业务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备案、永久追溯”的管理要求。二要通过检查执行情况,促进企业规范采购行为。效能监察应抓住采购计划、立项、寻源、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验收及结算这些关键环节,详细检查开标、评标、定标相关记录,非招标采购方式过程资料、决策资料,及合同签订、供应商资质背景等。发现问题及时下发监察建议书,督促企业纠正偏差,发现违法违纪线索立即转入案件调查程序,切实履行监察职责。

二、实践中装备生产企业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制度意识和制度建设跟不上,导致管理不规范。实践中,个别生产企业在成立之初,按照上级要求建立了相对齐全的规章制度,但随着企业发展,组织机构、上级要求及本单位的具体做法都发生了变化,唯独采购制度一字未动,已与实际脱节,且发现了采购中有不少违反公司规定的问题,以及经常发生的紧急采购、临时采购缺乏制度依据。虽然表面上是没有及时更新制度的问题,但暴露出的却是制度意识比较淡薄,企业制度形同虚设的深层次问题。制度平时就没人看,自然不会想到要进行修补。制度不能指导具体工作,必然导致频繁的请示汇报,什么事都要问问领导该怎么办,这不仅严重降低管理效率,而且会成为诱发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第二,采购操作不规范,导致风险难以控制。主要集中在询价比选实施不规范,以及该招标的不招标。询价比选采购中,有的报价单位数量少,缺乏竞争性,达不到制度要求,有的配件采购直接从上次供货单位拿货,价格维持历史报价或降低几个点采购,没有按照公司规定逐次进行询价报价;个别基层生产单位隐瞒采购信息,规避集中采购和公开招标,从而使自己在采购时间、采购方式、供应商、采购价格等方面获得较大的自主选择权,这样操作虽然“节省”了报批和公开招标程序所需要的时间,从一定程度上为组织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其违反公司规定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有无私利也是难以彻底弄清楚的,而且这种简化了的采购程序一定是绕开了某些控制环节,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中,花别人的钱替别人买东西,效率和效果是难以保证的,容易滋生产品质量、腐败等各种风险。第三,监督检查不到位,内部控制不完整。企业纪检监察机构普遍存在“人力有限,能力有限,手段有限”的问题,再加上个别单位领导支持不够,难以对本单位采购部门的采购管理行为进行持续有效监督,造成采购部门存在的问题可以被轻易隐瞒,不利于企业控制采购相关风险。

三、装备生产企业采购效能监察实践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效能监察工作。首先是对人的要求。监察人员应不断学习,保持胜任能力,不仅要精通企业管理技术,还要知法懂法,熟记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规定及公司各项规定,了解招投标、采购工作具体过程,同时也应尽可能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工艺流程、市场行情等相关信息,真正做到情况明、底数清,使采购管理效能监察工作发挥作用。其次是对检查内容的要求:一是对制度、流程建设加强监督检查,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的体制机制,使员工养成按制度办事的习惯。如果发现属于制度不合理,与正常生产经营产生矛盾的问题,则应及时查明情况,向管理层进行汇报。二是对采购具体实施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对重要招标项目,监察人员应进行跟踪监督,重点关注确定采购寻源方式等招标前期工作是否规范,决策或审批手续是否齐全,相关会议记录、纪要是否完备,以及招标文件的制定、对投标人资质的设定、商务条款、技术条款的确定等内部管理程序是否规范有效,还要对专家选聘、开标、评标、定标程序是否依法合规,中标结果是否与评审结果一致,中标人与专家推荐不一致时是否按规定进行报告,非招标采购、紧急采购、零星采购是否严格依规定操作等,并多渠道了解非招标采购项目的相关信息,查找是否存在拆整为零、逃避招标的问题。三是对合同签订及执行情况的监督。企业往往比较重视招标的过程控制,却对签订合同环节放松管控,中标之后招标单位与中标单位再进行谈判,改变技术规格、标的数量和中标金额的情况并不罕见,使招标流于形式,失去了存在意义。因此,要强化事后监督,加强对招标后续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非法转包分包、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

查看全文

装备合同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摘要]随着装备技术复杂程度的不断提升,装备采购的风险也随之加大。在装备采购项目中,合同管理是采购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提高采购效益、顺利实现采购目标以及有效降低采购风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基于装备采购的视角,对装备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装备;采购;合同管理

1装备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法律环境不完善

法律是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行的法律已无法满足装备采购合同管理的需求,法律环境不完善成为装备合同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法律效力不强,在装备合同管理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合同履行中的严肃性不足,部分条款由于缺乏法律保障,致使无法切实履行,甚至还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第二,对合同违约的仲裁力度不够,造成拖、降、涨等情况屡有发生;第三,行政干预较多,使合同无法正常履行,预定目标也很难实现。

1.2合同乙方管理机构不健全

查看全文

公共采购合同订立程序分析论文

摘要:明确公共采购合同订立程序及相关事项,有助于提高公共采购合同的签约效率,有助于推进订立工作的法治化进程。公共采购合同订立,一般经过信息、供应商遴选、合同草案起草、合同审定、合同签订、合同签章、合同生效和备案等步骤。

关键词:公共采购;合同;订立程序

程序化和规范化是公共采购合同订立工作的内在要求,强化公共采购合同订立程序的管理已经成为一项客观需求。

一、采购信息[1]

采购信息是公共采购合同订立的首要步骤。采购活动的法律制度、政策、招标公告或采购公告、中标公告或成交结果、供应商资格条件、评价方法和标准、投诉处理决定、司法裁决、信息统计等采购信息能否平等、高效、及时地传递到所有符合相应资质的供应商手中,直接关系到公共采购合同授予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关系到公共采购合同竞争水平和采购效益的问题。采购人应及时采集公共采购的各类信息,交付信息机构进行,以有效、便利地进行信息递送。

实践中,采购信息应把握以下原则:第一,坚持平等、公平的原则。采购人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设定合理的资格条件,但应对所有供应商一视同仁,不可人为设置“歧视性壁垒”,不可提出品牌需求。第二,加强信息工作的监督管理,对违反相关规定的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第三,对于涉密的采购信息,应积极进行“降密”和“去密”处理,最大限度地公开项目的采购信息,从而确保所有具备相应资质能力的供应商参与到项目采购之中,避免寻租和垄断的滋生,杜绝“电子行业”和“行业电子”等问题。

查看全文

公共采购合同订立程序归结思考论文

一、采购信息

采购信息是公共采购合同订立的首要步骤。采购活动的法律制度、政策、招标公告或采购公告、中标公告或成交结果、供应商资格条件、评价方法和标准、投诉处理决定、司法裁决、信息统计等采购信息能否平等、高效、及时地传递到所有符合相应资质的供应商手中,直接关系到公共采购合同授予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关系到公共采购合同竞争水平和采购效益的问题。采购人应及时采集公共采购的各类信息,交付信息机构进行,以有效、便利地进行信息递送。

实践中,采购信息应把握以下原则:第一,坚持平等、公平的原则。采购人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设定合理的资格条件,但应对所有供应商一视同仁,不可人为设置“歧视性壁垒”,不可提出品牌需求。第二,加强信息工作的监督管理,对违反相关规定的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第三,对于涉密的采购信息,应积极进行“降密”和“去密”处理,最大限度地公开项目的采购信息,从而确保所有具备相应资质能力的供应商参与到项目采购之中,避免寻租和垄断的滋生,杜绝“电子行业”和“行业电子”等问题。

二、遴选供应商

遴选供应商是直接关系到采购合同授予是否公正的一个关键环节[2]。评标委员会或谈判小组须依据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等客观因素,对参与采购的供应商资格、报价、能力进行评审,并向采购人提出评审报告,提出候选单位建议,列明候选单位的优先顺序;采购人根据评审报告和候选单位建议择转贴于公务员之家()优确定供应商,并将成交结果通知所有参与单位。

供应商遴选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查看全文

小议公共采购合同订立过程的归结及思索

摘要:明确公共采购合同订立程序及相关事项,有助于提高公共采购合同的签约效率,有助于推进订立工作的法治化进程。公共采购合同订立,一般经过信息、供应商遴选、合同草案起草、合同审定、合同签订、合同签章、合同生效和备案等步骤。

关键词:公共采购;合同;订立程序

程序化和规范化是公共采购合同订立工作的内在要求,强化公共采购合同订立程序的管理已经成为一项客观需求。

一、采购信息

采购信息是公共采购合同订立的首要步骤。采购活动的法律制度、政策、招标公告或采购公告、中标公告或成交结果、供应商资格条件、评价方法和标准、投诉处理决定、司法裁决、信息统计等采购信息能否平等、高效、及时地传递到所有符合相应资质的供应商手中,直接关系到公共采购合同授予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关系到公共采购合同竞争水平和采购效益的问题。采购人应及时采集公共采购的各类信息,交付信息机构进行,以有效、便利地进行信息递送。

实践中,采购信息应把握以下原则:第一,坚持平等、公平的原则。采购人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设定合理的资格条件,但应对所有供应商一视同仁,不可人为设置“歧视性壁垒”,不可提出品牌需求。第二,加强信息工作的监督管理,对违反相关规定的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第三,对于涉密的采购信息,应积极进行“降密”和“去密”处理,最大限度地公开项目的采购信息,从而确保所有具备相应资质能力的供应商参与到项目采购之中,避免寻租和垄断的滋生,杜绝“电子行业”和“行业电子”等问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