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8 23:21: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原经济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原生态经济区构建及规划研究
一、中原生态经济区概念的提出
经济区的也叫“经济圈”,是指以中心区域辐射范围为界限的经济地区,是生产地域综合体。各个经济区形成的基础和过程不同,界限与范围不同,内外部关系不同,运行机制、管理系统和阶段不同。经济区按其规模可分为小经济区、省内经济区、省级经济区和大经济区,确定经济区的标准和范围不是绝对的。中原经济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结合部,区域内汇集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是一个重要城市群落,最初由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区十三市组成的跨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狭义的“中原经济区”仅仅指河南省。“大中原经济区”范围扩展涉及河南省、湖北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山西省、安徽省等7省28城市,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国家粮食安全重点区,正积极发展先进的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新型城镇化,落实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使中原经济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极。生态经济区由最初的经济区、综合经济区实证研究发展而来。A.Soria(1882)的“带形区域”设想、E.Howard(1898)的“经济区域和卫星城镇”、LeCorbusier(1930)的“光明城”、F.Wri【ght(1945)的“广亩城”对经济区规划注入了丰富的绿色生态内容。McHarg(1969)的(DesignwithNature>)提出区域生态规划的基本思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了“人和生物圈计划”(MAB)国际性研究计划,接近生态经济区的内涵『1l。
Yanitsky提出了生态城(ecopolis)的思想,US—IndigoDevelopment提出生态经济区概念的雏形,ErnestLowes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生态经济区概念的学者,Cote、Hall、Lowe、Moran、Holmes提出生态经济区是寻求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目前针对生态经济区的研究,主要代表性人物有EmcatLowe、罗斯托、筱原三代平等。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理论与方法大多是沿用自然经济区实证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引。AvoHumbofd和Hommver开始对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的早期探索,JHehtesrton指出进行全球生态区域划分的必要性,CMertima首次以生物作为自然分区的依据,VDokuhcaev在自然地带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区(eco—region)的概念,R.Bailye提出了生态区域的等级系统,Wikne提出了第一个加拿大全国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方案。竺可祯于1931年发表了“中国气候区域论”标志着我国现代自然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的开始『3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杨勤业、李双成、李红、王如松、张重阳、许信旺探讨了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的原则和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的方法。虽然目前学界各抒己见,没有关于生态经济区统一的定义,但生态经济区强调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强调相互合作与整体利益;强调系统思想的重要性;强调资源的节约和共用;强调可持续发展,这些观念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是相一致的。生态经济区研究目的在于阐明单元内部各组分之间和单元间的相互关系,为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产力合理布局、环境保护和国土综合治理等决策提供战略科学依据。基于此,我们提出中原生态经济区的概念。中原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与规划在于确立中原经济区的生态化发展方向,明确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发展道路,在产业布局等方面应有利于本地资源、人口比较优势的发挥,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的开发程度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随着中部地区对可持续发展的越来越重视,生态经济区建设与规划的实践会越来越多,碰到的问题会越来越复杂,必须在宏观制定的科学政策的指导下,制定出适合其发展的政策,才能促使中原经济区健康快速发展。
二、中原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与调控
以河南省为龙头的中原经济区是一个内外需的交汇焦点集,对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第一个人口超亿的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的重心,生产总值和粮食生产连续4年增长,这种增长仍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图1所示)。中原经济区要紧抓经济结构转型新机遇,从中谋求发展新支点和新动力,以实现中原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基于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状况,生态化发展方向必须成为规划和建设的重点,这就必须以工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社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对工业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及社会生态系统进行三维一体的规划。工业生态系统的核心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构建企业生态链网,使物质、能源、信息、水等能循环有效利用,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51。景观生态系统规划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对经济区包括板块、廊道、基质和缘等四类的景观要素进行生态化规划,以实现景观格局的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系统规划以社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社区文化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有机地结合,引导市民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从消费型向持续发展型转变,形成提倡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如图2所示)。
小议中原经济区教育发展途径
为统筹全国协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了“中部崛起”策略。为能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在中部发展中有所作为,河南率先提出了“中原崛起”的口号,并于近期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设想,试图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走出“东西夹击”的重围。
然而,人们在谈到中原崛起及中原经济区建设时更多关注的是经济的发展,认为这才是整个事情的着力之处。实际上,无论是中原崛起还是中原经济区建设都是指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要建设中原经济区,要在中部崛起中有所作为,就要优先发展教育。
因为教育是基础工程,只有它才能提供经济发展及其他社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河南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省内各区域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并且发展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因此,经常有人说豫东黄淮平原是中原经济的局部“塌陷”区,因而也是中原崛起的“瓶颈”“和“软肋”。事实上在我们看来,河南教育的发展才真正是中原崛起的“瓶颈”和“软肋”,因为河南省的在校生人数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首,且大多数又在农村及经济不发达的县域,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异常严重,已经影响到社会公正价值的追求。正是这种情形,决定了能否把这些地方的教育搞好,将直接关系到中原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为此,在中原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必须要在教育的发展上进行统筹,实行“差别待遇”发展,对农村和“塌陷”地区进行弱势补偿。
一、从依存的现实看,需要对农村“塌陷”地区的弱势群体进行补偿,实行差别待遇发展
由于河南的城市化程度较低,农村学生在全省所占比例很大,解决好农村学生的在校学习问题不仅能为河南的教育崛起奠定基础,而且还能为解决好“三农”问题找出突围之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这也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基石。
农村的办学条件与城市的办学条件不可同日而语,这不但是城乡间不协调之表现,也是促使其在未来发展中差距继续增大的潜在因素,是中原崛起的不和谐之音。社会发展的最大不平等是人才培养上的不平等,因为人才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眼前的“脱贫”,而且还关系到未来的“脱愚”。
中原经济区构建问题突破口
中原经济区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了农民素质较低、生活条件艰苦、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核心在于经济问题的解决,即快速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只有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因此,农村教育的发展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将起到关键作用,农村教育是解决中原经济区“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一、农村教育: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农”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农村教育对农村经济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早在19世纪,经济学家就将人力资源即教育看成是经济发展的资本。他们认为在所有的投资中,对人的投资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日本和印度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巨大差距并不是土地是否适合于耕作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印度情况要好得多,印度也不吝啬对灌溉设施的投资。在考虑到所有因素后,事实是,日本耕作者把有用的知识运用于生产方面的技能比印度的耕作者高得多。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充裕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快于其他国家,正是人力资源的差异才导致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只有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经济才能获得持续的增长,并最终实现经济腾飞。而人力资源的积累的途径主要依靠教育。人力资源的特性在于它具有自我增值性,尤其在人力资源积累的初期,对于人力资源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表现为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初始人力资本后,人力资本在生产活动中使用时,通过经验的积累和对已有知识的运用熟练程度的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得到提高。因此,只有将农村基础教育抓好,人力资源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目前,我国教育资源并不充裕,怎样才能使有限的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呢?笔者认为,只有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农村,通过向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倾斜,借助农村这个宽阔的平台,才能培养出各行各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农村教育对农村总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农村经济要发展首先在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靠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以此来适应农业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二靠农民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便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从农业产业中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农村发展离不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意味着从事农业的农民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以便于应用和操作机械化生产。另外,非农产业对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我国农业与非农产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而劳动者的素质成为竞争中的核心。目前我国农民的科学素质不高,已成为我国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非农产业转移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忙时回到农村,闲时到城市打工,而是让他们离开土地、离开农村、离开传统农业,加入到非农产业中。我国许多的劳动者之所以出现从城市回流农村,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本身受教育程度较差,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工作要求。非农产业对于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但其回报通常也要高于农业,因而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劳动者通常能获得较高的待遇。同时,教育还能提高劳动者在非农产业中的参与度。因此,只有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真正转移。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关键作用。我国已经步入工业化时代,城市开始反哺农村,工业开始反哺农业。为提高农民收入,各种优惠政策、补贴不断出现,这对于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却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如经济学家林毅夫所言:“要补贴只有多数人补贴少数人,要少数人补贴多数人是补贴不起,到最后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再最后一定增发货币,那就通货膨胀了。用财政补贴没有办法真正解决贫穷的问题。”确实如此,对于人口庞大的农村来讲,各种补贴均摊到每一个人身上时,再大的数目也是微小的。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市现代化,可行之路就在减少农民数量。德国经济学家舒马赫认为:“全部历史以及当前的全部经验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最基本的资源是人而不是自然提供的。一切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都是从人头脑中产生的。”人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教育则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所以教育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者转移的关键。农村教育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发展农村教育不仅能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还能将农村人口的压力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为我国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所以,必须将农村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当前中原经济区农村教育发展现状的理性分析
农村教育不仅指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还包括农业教育、农民教育等一系列旨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培训和教育活动。一方面,中原经济区农村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各级政府对于农村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中央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同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国家还实施了资助上学等一系列教育补贴政策,农村义务教育成为教育史上的里程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我国实行学费全免,而且对于在校生还实行生活补贴,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调动了学生上学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政策转变。另外,我国农村扫盲活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青壮年文盲的比例进一步降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硕果累累。近年来,随着农民进城务工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民只有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惠及民生的活动相继开展,培训累计达数亿人次。另一方面,虽然中原经济区农村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轻视农村教育的观念依然存在。对于农村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不能积极主动给予其应有的关注。其次,“重量轻质”的现象更为普遍。一些政府部门和学校为完成“两基”任务,采用“对策”,蒙混过关,严重地阻碍了农村教育的普及。这些问题充分说明,我们的政府和学校还未认识到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此外,农村培训受益者有限。从数量上来看,培训的人次还不足农民总人数的一半,远未达到国家的要求;从效果上来看,许多农民反映,培训的内容“不实用”、“学到的只是一些皮毛”、培训的“时间太长”等,农民参加培训学习的兴趣不高,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最后,农村教育经费严重缺乏。农村教育经费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发展的条件和教育质量,农村教育的教育设施、师资等无法适应现代教学要求。
中原经济区艺术市场人才的培养
一、郑州市艺术市场发展及所面临的人才短缺状况调查
随着中原艺术市场的持续繁荣,郑州市从业人员也渐成规模。然而,由于没有专业的培训制度和严格的市场准入法则,使这些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得不到社会的广泛承认,严重阻碍了郑州市艺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1.市场缺乏有很高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的收藏人士及鉴定人员郑州市艺术市场对有很高艺术修养、鉴赏能力的收藏家、鉴赏家和鉴定家的需求是空前的,现有人才远跟不上艺术市场的发展需要。鉴定技术停滞不前、严重落后,而造假技术却不断提高、日新月异;个别鉴定中介机构既无条件又无资历,却号称拥有省级乃至国家级“资质”的鉴定专家,公然地开展鉴定业务,这样严重干扰了我国文物鉴定市场的有序发展;在有偿鉴定的冲击下,部分专家的道德观已然迷失,他们站在商业交易的角度上,进行着权钱交易,把职业操守、人格道德全部抛之脑后,造成了艺术市场乱象丛生、假冒伪劣猖獗,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恶劣。业界呼吁更多具有良好专业素质、高尚职业道德的艺术品鉴定人员来净化市场,建立权威鉴定机构和鉴定制度,为市场出具客观、公正的鉴定证书,确保艺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2.市场呼唤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懂艺术、通法规、会操作、善于管理艺术品交易的管理和经纪人才随着郑州市的博物馆、艺术画廊、私人画廊、拍卖行、古玩城等兴起,艺术品管理和经纪行业在市场流通及管理环节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突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艺术管理与艺术经纪人才极其短缺,具有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专业知识的发展型、复合型艺术管理人才更是难求。艺术市场的繁荣需要进行艺术品鉴定、拍卖、经营、策划、等,而大量具有专业知识、懂艺术、通法规、会操作、善于管理的艺术品交易管理和经纪人才为艺术家、艺术市场、艺术品收藏家和投资人之间搭起了联系与沟通的桥梁,促进各方交易顺利完成。3.市场急需一批艺术市场理论专业人才与艺术展览策划人才艺术市场专业人员还包括艺术市场的专业理论、艺术评论和艺术展览策划人员。郑州艺术市场迫切需要一批高质量的艺术市场理论专业人才,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社会良知,能加强艺术市场良好生态建设以及市场规律的研究和探索,发现和推荐艺术家及其作品,向公众和收藏人士解释艺术现象,促进市场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提高在中国乃至国际艺术市场中的地位,成为中原艺术和文化复兴不可或缺的实践者、推动者、策划者及传播者。随着郑州专业艺术展览和活动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大型艺术展览项目的开展,以及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的逐渐展开,艺术策展人才的短缺也不断困扰着文化艺术的发展,引进一批有管理和策划经验的艺术策展人才,将使这些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二、在教学改革中应对问题的对策
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原艺术市场人才短缺的状况,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综合性的专业化艺术市场运作和管理人才是最重要的一环。艺术市场专业人才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清晰的法律意识,了解宏观经济趋势与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趋势,把握与艺术交流活动密切相关的操作知识和技能,艺术修养全面,动手力强,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勇于创新,能满足艺术市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求。1.在没有设立艺术市场专业之前的过渡期,改革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使之与艺术市场挂钩,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艺术市场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由于郑州高校目前还没有艺术市场相关专业,而市场需求又很大,改革艺术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是一种过渡性选择。如在设计史、艺术史、艺术概论、美术史等课程中加入当代艺术市场最新动向、市场运作方式及管理方法等内容,不仅使学生对书画、雕塑、陶瓷、家具、金银器加工等加深了解,还要到古玩城、画廊、拍卖行、博物馆、艺术博览会等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艺术市场的最新行情和积累市场操作经验,既能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又能为未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学生就业压力和市场需求的燃眉之急,一举两得。2.在条件成熟的高校,建立艺术市场专业,这是解决艺术市场人才匮乏的根本途径郑州市到目前为止,并没有高校开设与艺术市场相关的专业。高职院校设置艺术市场相关专业,必须充分利用郑州市的文化艺术相关机构,整合各种资源,放宽相关艺术市场专业方向的招生比例,提高办学条件,加强学科建设,使专业与市场相结合,最终为艺术市场服务。艺术市场课程体系建设是确保人才培养良性发展的核心之一,决定了艺术市场人才的培养方向和质量。课程开设必须是艺术与市场、艺术与管理、艺术与实践的相关学科,先进的专业课程结构除了专业基础如书法、绘画等,还要有管理、经济、法律、艺术史,设计史、艺术评论、沟通艺术、艺术营销、艺术与评估、艺术品投资、艺术市场、艺术品鉴定、艺术品制作、艺术品规划与展览、艺术规律、艺术博物馆等与艺术市场相关的课程,使学生在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扩大和深化,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将来在艺术市场开创一番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3.加强与画廊、拍卖行及古玩城等合作,将专业课程与艺术市场紧密相联郑州市高职院校艺术市场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加强校企合作步伐,将艺术市场专业课程与艺术品的拍卖、收藏、鉴赏以及市场走势结合,把课堂搬到博物馆、画廊、拍卖行、古玩城等,直接面向市场。多渠道、全方位改变现有教学模式,采取合作教学方式,更新知识内容,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创新能力,将艺术市场的操作、经营、管理纳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逐步推进艺术市场的良性发展和繁荣。校内实践则主要是做学校的展览策划,制作手工艺品对外销售,对外承接艺术品在学校相关的项目等。扩大高校办学的开放度,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强化与社会的横向联系和联合办学,实现学校、社会、企事业单位多管齐下,教学、科研、生产、实践、服务一体化,并积极参与策划、组织各种艺术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研究项目,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适应艺术市场的发展。
三、艺术市场师资力量缺乏的应对策略
为了培养专业化、复合型艺术市场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师资队伍,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相当的实践经验。因此,促进教师专业化和市场化转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1.校内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艺术市场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快知识更新、转型与创新艺术市场专业的发展在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从事本专业教学的教师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加大教师校内培训力度,进一步整合教师资源,提升艺术市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全面了解现代艺术市场运行状况。教师培训可以组织校内专家和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校外艺术市场专家指导,不定期培训以适应工作的需要;要进一步和全国在艺术文化经营、管理有丰富经验的高校或文博单位加强交流与沟通,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专业水平;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网络培训,拓宽视野,了解国内外最新市场动态;针对现有教师的专业结构和自身的特点,有计划地利用寒、暑假,让教师到相关企业实地考察,到知名高校继续教育。对教师还应采取走出去战略,参加国内外相关艺术市场专业发展研讨会,定期输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吸取国内外成功的教学经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教师要加强专业领域研究,认清专业发展方向、动态、前沿,提高专业知识与能力,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和探索,并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当中,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以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加快师资队伍建设。2.校外聘请,把社会上有丰富艺术市场经验的专家、学者聘请到学校,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对艺术市场专业师资匮乏的解决,除了依靠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外,还应积极到校外聘请从事艺术市场教学和研究、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丰富教学经验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文化素质较高的业务经理、成功的艺术市场企业家及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专业学科建设与教学当中,如到博物院、艺术馆聘请文物经验丰富的研究员,到拍卖行、文交所、古玩城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到文化传播公司聘请相关从业专家担任教学工作,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3.加大教师引进力度,建立艺术市场专业人才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解决师资短缺的另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加大教师的引进力度。加大引进包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知名院校毕业的与艺术市场或艺术管理专业相关的博士生、硕士生,提升教师的学历结构。有计划、有重点引进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迅速提高艺术市场专业教学和科研水平。公平、合理的待遇是反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专业的人才激励机制,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创造一个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避免人才流失。由于艺术市场专业还处于起始阶段,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各级政府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艺术管理部门对艺术市场专业实施优惠政策和专项保障基金,加大专业教师对艺术市场考察、调研、深造以及与本专业及相关的跨学科研究项目审批和科研经费投入,保障艺术市场专业的健康发展。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建立中原艺术市场人才培训基地,吸纳民营企业资金,实行订单式培养、短期培训、高级研讨班、学历教育等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对市场程度化高、需求热的复合型实用人才加大培养力度,使中原艺术市场站在高起点上,缩小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之一。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
摘要: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是指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必要的创新教育和创业的课程,使他们能够在就业时发挥自己专业的优势,在教学中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高职院校的职能也随之发生改变,提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对于中原经济的发展和学生的创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逐步加强对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课程的创立和实施。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文化创新
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逐渐成为大中专院校及本科院校课程改革和体制创新的重点,对于高职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的培养十分必要。近年来,教育部也逐渐要求各个学校都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的课程,开展创业就业课程,构建创业就业体系,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学习到走向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就业和创业的信心,全面提高学生创业就业素质。
1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课程的开展不仅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高职院校和学生以及高职教师的一次重大的挑战。学校是开展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课程的主体,要坚持把教师和学生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要在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开展符合社会潮流的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课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的开展并不意味着每一位学生都必须要创业,而是在课程的进行中,对所有学生进行思维和能力的训练,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不仅是对学校的一种考验,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提高。中原经济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课程的开展,应该全面考虑学生和学校的发展状况,开展的课程应该包括对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以及创新创业就业能力与课程文化相结合的新型课程。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应有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能让学生体验生活。专业课程要在专业性教授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创新能力和文化氛围的培养和熏陶。
1.1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
经济区城市发展调研报告
今年4月底5月初,根据去年在河北省邢台市召开的中原经济区第十六届市长联席会文化局长专题会议纪要的意见,以“弘扬中原民间艺术,搭建经济合作平台”为主旨,在国家文化部、河北省文化厅和中原经济区各市领导的热情关心、积极支持下,中原经济区联络处和四省十三市文化部门的同志们共同努力工作,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原民间艺术节暨*市第二届民间文化艺术周”。活动内容包括大型开幕式演出、各市民间艺术广场表演、中原经济区文化发展座谈会、名家名段演唱会、民间艺术精品展、*市第二届读书节和中国?*首届国际标准舞城市公开赛暨交谊舞大赛等,内容丰富多彩,特别是开幕式演出节目精彩纷呈,气势宏大热烈;民间艺术广场表演热情奔放;民间艺术精品展览与民间工艺表演原汁原味、绝活妙技不断,观众流连忘返;名家名段演唱会名家云集,名段荟萃;中原经济区文化发展座谈会高朋满座;读书节现场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签名售书场面火爆;国标舞大赛高潮迭起。中原经济区各市乃至全国各地前来的1500多名民间艺人和选手参加献艺、竞技,三十多万名观众为艺术节“捧场”。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河北省文化厅都发来贺信,文化部社图司司长张旭、河北省文化厅主要领导和中原经济区各市领导都参加了开幕式。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网?河北频道》、《河北日报》、《焦作电视台》、《邢台日报》、《*电视台》、《*电台》、《*日报》、《*晚报》、《中原商报》、《*电视报》、《*新闻外宣网》等十几家新闻媒体进行了系列采访、报道。艺术节活动打出了中原经济区的“文化牌”,彰显了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次艺术节是中原地区民间艺术的一次盛会,中原地方文化的一次交流。今后,我们应该通过民间艺术这种特有的传达方式,保持与中原经济区各兄弟市的紧密联系,努力实现中原经济与文化的共赢共荣。
经济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它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个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未来的城市竞争将以城市文化的发展论输赢。城市的发展要靠文化领跑,一个没有文化灵魂的城市不可能有持续、长久、健康的发展。因为正是城市文化反映出来的城市精神,才会使我们的城市与众不同、独具特色。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这里历史文化同宗同源,民风民俗类型相近,文物古迹脉络相连。加强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建立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机制,不仅可以促进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增进我们的了解与沟通,而且也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当前,“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中原经济区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重要地区,中原经济的发展与腾飞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首届中原民间艺术节是我们彼此合作、相互交流的一个深化,必将为构筑中原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的平台,促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化是对外交流活动中最灵敏、最活跃的触角和媒介,文化交流活动以其生动、活泼、形象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各种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错综交织、相互激荡之势。多元交流冲击传统的封闭是文化融合、发展的趋势。文化交流是促进民族、地区友好和理解最为重要的途径。历史上,每一次大的文化交流,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进一步密切了不同地域间人们的友好关系。文化交流能取长补短,文化交流能共同发展。我们要通过文化的全面交流,将一个发展的中原经济区、开放的中原经济区、文明的中原经济区展示给更大、更广的世界,使中原经济区内部各市之间和中原经济区与外部世界之间,增加了解、增强互信、增进友谊,共同为推动社会和谐、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贡献文化工作的力量。
去年11月23日下午,中原经济区第十六届市长联席会文化局长专题会议在邢台市召开,以“文化交流与合作”为议题,本着互动、共进、共荣的原则,达成了加强文化信息交流、随会举办重大文化活动和定期举办中原民间艺术节等共识。2006年2月25日下午,中原经济区文化发展论坛在*市召开,会议就具体落实中原经济区第十六届市长联席会文化局长专题会议精神,本着“互动、共享”的原则,对*市举办“首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和加强中原经济区各市文化合作,增进各市文化交流,实现各市文化信息和文化资源共享等达成了共识。“首届中原民间艺术节暨*市第二届民间文化艺术周”的成功举办,使这两次会议开花结果。但是,文化信息交流和文化资源共享等工作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市地处河北省最南部、晋冀鲁豫四省通衢之地,是国务院批准的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成语典故之都。8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100多年的建城史,铸就了开放进取、诚信包容的*精神。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脉络清晰的地方文化,先后被授予中国成语典故之都、中国太极拳之乡、中国磁州窑之乡、中国女娲文化之乡等称号。市委、市政府把“文化强市”与“工业立市”、“开放兴市”、“民营活市”、“三农稳市”一起作为全市发展战略。*市文化局希望中原经济区文化界能够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因此,我特别提出建议如下:一是中原经济区首先要通过市长联席会议机制,扩大文化交流与资源共享的范围,加大文化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力度。比如以“首届中原民间艺术节暨*市第二届民间文化艺术周”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在文化体制改革经验方面、民间艺术表演与创新方面、在各种文化演艺人才资源利用方面、在文物和书画、摄影艺术展览方面、在电影资源信息和电影产业发展等方面都要广泛地开展文化交流;二是参照中原经济联络处的工作方式建立中原经济区文化联络处。由各市文化部门的专门人员组成,日常负责中原经济区十三市区域内外的文化交流和沟通,我们欢迎驻地设在*市;三是继续办好中原民间艺术节。随市长联席会议定期确定艺术节主办方,两年一届或三年一届,或采取各市轮流坐庄的方式,或固定在一地;四是把中原民间艺术节打造成区域性文化品牌。让5000万中原百姓共享千年文化积淀的同时,逐步建立中原民间艺术节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机制,促进中原经济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经济建设的协调、快速发展。
金融效率与创新的可行性思考
从总体看,当前中原经济区的金融资金的总量较不足,并且在经济区之内的信贷资金规模相对较小,这也是中原经济区在金融产品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供需失衡。而当前中原经济区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中原经济区的资本市场运作缺乏力量,并且在B股、N股、H股的配发上至今几乎都是空白的。在金融效率上,中原经济区的金融效率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原经济区的储蓄资金转化为投资的能力比较低,资本的形成能力比较弱,金融资源较为匮乏。第二,金融机构的实际盈利能力,以及资产的质量相对较差。中原经济区的金融机构在银行的资产利润率以及银行业上的人均利润指标比较低,相对而言,创造利润的能力也就比较薄弱,这也是中原经济区在金融效率上面比较低的一种表现。
从上文可以看出中原经济区的进一步完善发展是具有空间的,尤其是金融效率方面,虽然目前中原经济区的金融效率较低,但是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扶持下,以及中原经济区的资本市场进一步优化转型,能够更好地提升中原经济区的整体金融效率。笔者根据当前中原经济区的金融效率方面的实际状况,联系国家的相关政策,对中原经济区的金融效率提升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区域的金融效率水平体现在区域的金融资源是否丰富,因此,要打破金融资源匮乏的僵局,就要增强资金的流动程度,并且促进储蓄资金向投资资本的转化。因此,需要在国家以及中央政府的层面,进一步提供在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有一定的金融信贷政策的倾斜,并且中原经济区要更多地引导这批资金转向中小型的民营型企业、大型的基础建设项目以及具有未来发展空间的产业。并且对于区内的商业银行应该有更为积极的贷款政策,进一步放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负债程度,促进中长期良性贷款的发展。良性的信贷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内金融生态的优化,在政策的扶持下,更多注重信用服务,进一步构建和谐的金融环境。
中原经济区要鼓励区内的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规模,并且鼓励符合相关条件的商业银行实现跨区域的资本流通,可以考虑对当前区内的农村信用社进行整合,以农村商业银行的方式拉动区内金融规模进一步扩大。并且可以鼓励相关的非银行类的大型集团,组建相关的区内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这种类型的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满足资本市场的多元需求。并且要完善当前的区内信用体系,政府财政要率先投入,强化资本的担保信用机制,并且促进资本担保的进一步发展,能够更好地保障中小类型的企业,以及相关的民营机构进一步申请信贷,促进区内的中小类型企业发展。此外,引进一些积极的境外金融机构,在中原经济区内设立相关的支部,吸引更多的投资类型在中原经济区内开枝散叶。要进一步地强化当前中原经济区内的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区内的金融机构要对市场当中的客户进行分析,更好地对中原经济区当中的优势产业、大规模基础建设项目以及第三产业的相关企业的进行融资服务。促进融资支持方式的多元化,改善当前融资的困难局面。鼓励商业银行进行业务以及金融技术的创新,并且让银行业更好地对非公有制的经济实体提供金融理财方面的新产品,进一步推进银行以及金融机构的电子程度,实现操作无纸化、网络化。并且要重点对商业的承兑汇票进行推广,对融资性的票据业务进行开展,并且强化中原经济区中郑州、洛阳以及开封的同城化区域清算,进一步整合当前中原经济区中的金融优势力量,扩大区域辐射性影响。
当前中原经济区的金融发展虽然只是起步阶段,但是中原经济区在中国总局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一定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金融效率,成为新时期中国金融业中的重要区域之一。
本文作者:姚媛媛工作单位:河南大学
浅谈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摘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中原经济区作为我国首个内陆对外开放的经济区,以郑汴洛为核心,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之路上,既有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又有开放共赢的发展理念,且多年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支撑,坚持整体推进与局部突破并举的策略,先易后难地推进中原经济区发展。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协同发展;路径选择
在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后,空间距离已不再是经济发展的阻碍,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成为新兴经济模式。这种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多为地理位置相近的多个经济区域内自然资源、社会资本和劳动力、产业结构和社会制度供给等多个经济要素实现的跨区域优化配置。在经济协同发展区内尽量消减地方保护主义等消极因素,缩小各地间的地区差异,找准发展路径,实行统一经济决策,以此来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一、推进区域联合,坚持顶层设计
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趋势,我国先后设立了多个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体。2012年11月国务院又批准了《中原经济区规划》文件,正式成立了以郑汴洛为核心、辐射河北、山东和山西三省的中原经济区,并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中原经济区具有优势的地理位置,作为中原腹地,是贯穿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要塞,黄河流经之地,是中华文明的发原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截至2014年底,中原经济区总人口已逾1.5亿人,GDP值达5.5亿元,经济总量列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区之后,排全国第四位,是中部地区崛起的新生力量。这一举措离不开党中央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经济区的设立打破了原有行政区划的限制,使地理位置趋同、自然资源互补的地区在经济发展道路上协同合作,是从国家层面进行调控的大举措。经济发展既要打破市场垄断,又不能放任地方保护行为;既要调控市场的扭曲与外部压力,又要控制改革风险、降低改革成本。但政府不能控制市场行为,而市场也不会控制政府的预期来发展。故设立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体系,正是为了联结政府与市场,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有力支撑。
二、启动内在动力,坚持合作共赢
新型工业服务业论文
一、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Makun(1997)立足于生产服务业的增长,从竞争策略的角度分析了生产性服务外部化问题。其主要思想是,面对不确定性,企业会通过外购或者分包方式分散风险、将资源集中在最有竞争优势的环节,从而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FalkandKoebel(2002)认为,影响生产服务业增长的几大要素有:①服务和产品的转型;②产品周期的削短;③短期的顾客货物的生产正在取代大批量生产经营方式。Juleff(1996)强调了生产服务业对于专业化生产的协调和控制功能,贸易则有助于市场扩张,进一步刺激了生产服务业的成长。GuerrieriandMeliciani(2005)从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角度上强调,许多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没有制造业,社会就几乎没有对这些服务的需求。Park(1994)从分工角度将生产服务业的功能同分工和贸易的作用结合起来,探讨了生产服务业促进竞争力提升以及经济增长的机理。Marrewijk(1997)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资源禀赋优势比较理论以及Markusen的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考察了生产服务业、规模经济以及要素市场之间的一般均衡关系,重点分析了生产服务业的分工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学者开始运用投入产出法测度生产服务业的前后联系,以便更好理解生产服务业在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国内研究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学者对生产服务业的研究也不断深入。顾乃华(2005)基于分工视角、高传胜等(2005)从降低区域交易成本的视角研究了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在不同地区不同表现的原因。徐学军等(2007)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共生理论,对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的共生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刘靓君(2008)具体分析了生产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利用1997-2006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测算了生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结果表明生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周鹏余珊萍等(2010)从生产服务业与现代经济增长关系来分析生产性服务是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丰志勇、何骏(2011)在对我国生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和发展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生产服务业的三种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
二、文献评价及启示
无论是国外的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对生产服务业的研究更偏重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生产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缺乏结合本地特定经济情况的相关研究。基于收集的文献来看,学者们偏重于研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忽视研究现代服务业中的生产服务业。而事实上生产服务业作为现代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巨大。从理论上看,对生产服务业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细化区域内部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充实理论界对生产服务业发展的研究,进一步丰富生产性服务领域的理论研究。从生产服务业对新型工业发展的机理机制出发,分析中原经济区生产服务业供给和需求能力,将规范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同时运用生产服务业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满足新型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研究生产服务业对新型工业发展的影响,有利于生产服务业理论地域特色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生产服务业发展研究的扩展。
三、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与生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路径
区域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中原经济区是指以河南省为主体,以经济为主干,包括周边若干区域,涵盖经济、文化、社会等重要领域的区域经济综合体。随着日前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成为影响我国整体经济格局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区域经济学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界定经济活动,将地区经济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子系统来研究。本文旨在综合区域经济学经济活动区位、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关系等方面理论,对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规划。
一、中原经济区特点、现状与战略分析
(一)区域特点和现状中原经济区具有地理位置关键、资源能源丰富、基础产业发达、在全国分工中层次较低、区内发展不平衡等主要特点,它们既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社会条件和潜力,同时也显示出了本区存在的问题和加速构建完善本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为例,2009年生产总值居全国第5位,生产总值增速居全国第2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全国第14位,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17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第16位。其中,生产总值增速位次比起2005年的第5位和2008年的第1位,以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次比起2005年的第7位和2008年的第10位,都呈递降趋势。2009年底,河南省人口已达9967万,约占全国总人口7.5%,其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生产总值的6%。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7.8%,第二产业占7%,而第三产业仅占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5.4%,进出口总额仅占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国平均水平的83.7%。上述数据显示,河南省具有优越的农业基础、人力资源和区位条件,其创造的生产总值亦名列前茅。然而,近几年来,河南省生产总值增速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起国内其他地区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延缓和减缩的趋势。同时,河南省第三产业和进出口情况明显与应达水平不符,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低于全国水平。可见,河南省作为东部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腹地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工业、服务业和进出口贸易都有很大发展余地。而河南省内,2009年中原城市群生产总值占全省的58%,黄淮地区占20%,豫北地区占11%,豫西豫西南地区占12.4%。其中,中原城市群的人均生产总值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7.4%。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自然形成了发展梯度,为梯度转移提供了条件。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正是势在必行之举。
(二)区域发展战略分析———基于SWOT的角度根据区域SWOT分析,综合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我们可以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组合,初步明确自己的区域发展战略定位。1、S+O战略(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充分抓住国家支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争取更多利于发挥人力资源、能源资源、交通资源等方面优势的政策、项目、资金扶持,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巩固原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业。2、W+O战略(克服劣势、抓住机遇)。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大力推动第
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消化吸收新技术新成果,着力培育自身的技术优势。
进而以良好的技术条件和发展环境吸引资金,扩大开放程度。3、S+T战略(发挥优势、规避威胁)。坚持走“三化”同步协调发展道路,在保证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提高工业化水平,推动发展第三产业,探索一条不以土地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4、W+T战略(减少劣势、规避威胁)。在保证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有意识地扶持高技术产业,在对外开放并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注意吸纳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技术。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促进区内协调分工,实现平衡发展。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理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