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8 22:45: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医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医药

中医药强省思考

下面,我结合**市中医院的实际,向大会汇报我们关于落实建设**中医药强省的一些思考。

一、“继承”和“创新”是中医的根,中医的魂。

中医药是一个宝库,是我们中华民族在长期劳动和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独特而系统的科学理论和诊疗方法,为人类防病治病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年中医药在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防治**取得了积极成效,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做出了中医药防治**是“安全、具有潜在效益”的评价,再次证明了中医中药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而**市中医院发挥龙头作用,积极组织中医药界力量积极参战,制订中医药防治**型肺炎措施,组织力量编写《中医药防治**型肺炎》宣传册,创制中药“防感汤”系列处方制剂应用于防治**型肺炎,在全市及香港用量超过120万剂,并多次在报纸、电视台进行广泛宣传中医药防治**型肺炎知识,毫无保留向社会公开“防感汤”处方,受到市民及政府的充分肯定,大大提高了中医药在社会上的声誉,为**战胜**,取得“发病率低,死亡率低,治愈率高,医务人员零感染”的佳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省、市的表彰。

古往今来的无数次实践,证明了中医药是人类抗病防病的重要手段。做好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学术本质和特色优势,是我们当代中医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继承好中医,才能保持特色,中医药事业才有根基,有底气,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体现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变化与要求。继承和创新,是中医的根和中医的魂。

二、坚持“两个拳头”的发展思路,做到“四个要”,即急诊要强,诊断要明,治疗与服务要有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要有优势。

中医院首先要姓“中”。首先是中医药确有疗效,有些疗效还是现代医学所替代不了的,病人需要中医院,需要能治本的、毒副作用小的、针对自身疾病有效的治疗,因此,中医有自己的市场;中医院的其中一个“拳头”,就是突出中医特点、专长,也就是我们的特色所在,通过重点专科、名中医、特色治疗等手段,强化理、法、方、药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概念,临床思维突出中医的辨证论治精髓,来体现中医院的与众不同。

查看全文

中医药院校德育答辩思考

摘要:德育答辩工作,是转变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项思政教育创新举措,核心是引导学生自己制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通过开题、中期和答辩等手段对学生进行监督、激励,从而提升学生个体的思政素养。围绕德育答辩的基本经验、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和提升对策4个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德育答辩工作在提升中医药院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上有一定的实效,但是德育答辩工作的实效受到学生自我发展计划和实施质量、学生工作队伍的辅导能力以及学校资源支持等各项因素的影响,未来要进一步提升德育答辩工作的质量,就要将德育答辩工作与高校日常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与学生工作队伍日常辅导相结合,与高校思政教育形成性评价工作相结合。

关键词:德育答辩;思政教育;中医药院校

德育答辩是指大学生以“全面发展”为主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发展目标(目标应该聚焦于思想政治、伦理道德、法制意识、心理素质等领域),深入思考完成目标所需要的行动计划,并坚持执行,在毕业前,对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反思并撰写总结,最后,以答辩的形式由老师和同学做出评价。思政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文化-心理的互动过程,教育者有目的地传递社会政治、思想、道德,使受教育者选择,吸纳和重构[1],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本质上在于教育对象自我构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发展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德育答辩工作,北京理工大学[2]、河北科技大学[3]、云南中医学院[4]、西安文理学院[5]等高校都开展了德育答辩的相关实践,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也尝试开展德育答辩工作。

1德育答辩的基本做法

1.1开题、中期检查和结题答辩是德育答辩工作的基本环节。其中开题阶段旨在引导一年级学生认真思考、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确立发展方向和目标,开题时间在大一第二学期,因为学生需要经过第一学期的入学教育和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的发展目标,所以德育开题不宜太早;中期检查在大二第二学期执行,是对大一所设定的目标和行动方案的反思、修正,也是对前一阶段实践情况的总结和反馈;结题是整个德育答辩工程的总结阶段,虽然本项工作以答辩为落脚点,但是答辩并不是目的,而是希望借助答辩,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包括对发展目标的反思,对行动计划的评估,以及对未来个人全面发展的设计。1.2“德育发展目标”和“德育行动方案”是德育答辩工作的核心。德育答辩工作的用意就是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志向、兴趣和爱好,探索发展方向,在老师的帮助下形成发展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制定可行性行动方案,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按照方案来执行。在德育答辩工作中,也涌现出了一些优秀的发展方案。例如有一名同学的德育选题是“我想做什么样的自己”,这是一个既深刻又抽象的命题,很容易流于清谈,失去实际意义,但是这名同学按照德育答辩的步骤,将这一命题分解为“自信、乐观和独立”的目标,然后设计了专业课成绩要考到90分以上、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做好科协的工作、坚持读书并做摘录、认真谈一场恋爱、经营属于自己的公众号,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发表在公众号上等一系列具体行动方案,这样,就完成了德育开题目标和行动方案的完美结合,即让身边的老师和同学明白了她的人生追求,也有利于自我规划和自我约束。1.3讨论和交流是德育答辩工作的关键。无论是开题、中期检查还是德育答辩,都要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班会,每个人要做主题汇报,老师和同学要就这一题目进行提问、讨论和评议,这样做既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影响,也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工作。开题申请表和开题报告、中期报告以及结题报告,是德育答辩工作需要收集、审核并存档的材料。学生在开题前,应该向学院提交德育开题申请表和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应该根据学生德育开题登记表上的内容,按项目核对,对完成度较差的同学要重点关注,帮助学生更换题目或者修订行动计划,德育答辩也是要围绕德育开题进行反思和评议。

2德育答辩的实施效果

查看全文

中医药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基于RMP昂普理论研究模型,以拥有良好资源禀赋、旅游市场健全以及旅游产品成熟的都江堰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网络调查法和田野调查法对都江堰中医药养生旅游进行资源、市场与产品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旅游资源融合性差、市场培育不足、产品单一、特色优势难以发挥。最后提出加强合作,融合跨界优势资源;突出特色,拓展消费旅游市场;逐步推进,培育中医药旅游产品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RMP;都江堰;中医药旅游

在“健康中国”发展战略蓝图引领下,我国中医药旅游在《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做出明确指引,我国中医药旅游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目前,我国医疗旅游业发展环境良好,全国共有450多个景区、度假村和酒店等机构开设中医药旅游[1],到2020年,全国还将建成1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0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00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可见,中国特色康体旅游产业的新业态与新模式正逐渐形成[2]。RMP昂谱分析理论(吴必虎,2001)的核心思想是以旅游产品(Product)为中心,进行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方面的评价论证,被国内外学者应用于区域旅游的开发和规划领域[3],如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城郊休闲旅游、景区生态养生、森林养生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开发中。通过《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四川启动了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编制,积极推动并打造攀西阳光康养旅游、川北森林康养旅游及川南中医药旅游等精品线路。随后,在《中医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加强与海南中医药旅游的合作,进一步推动了四川中医药旅游的发展。目前,四川已在成都等14个市(州)建设了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示范点,推荐申报国家中医药健康示范区4家、示范基地14家、示范项目29家。其中,都江堰是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世界双遗产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中医药康体旅游相关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基础与广阔前景。

1都江堰中医药旅游R性分析

R即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场合或与文化相融合的场所中,可供旅游者审美、感知、享受、体验自然功能与价值,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环境和景观[4]。结合《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和中医药旅游的特点,笔者认为,凡是符合中医药健康养生理念的,能够在旅游融合理念下使游客体验到中医药养生方法、中医诊疗手段、中药材观赏与旅游养生环境等都属于中医药旅游资源的分析范畴。针对中医药旅游资源具有共生、融合与相同叠加的特点,资源分析主要从旅游资源与中医药资源两方面进行。1.1自然与文化资源。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都江堰市,始建于古蜀,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自然环境优越,拥有青城山、水利工程、道教文化、动植物优质旅游资源,养生资源优越。享有“长寿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最美中国人文生态旅游目的地”等殊荣。同时,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处于四川省五大精品旅游区和川西旅游环线的枢纽位置,可达性强,成灌高铁的无缝连接成为成都市半小时生活圈,M-TR旅游客运专线与自驾交通道路的完善,促进了都江堰“快旅慢游”的综合体验。都江堰文化旅游资源底蕴强,知名度高,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古城历史文化、水利农耕文化、宗教文化、医药养生文化、民族文化等,还有体现各种文化的载体建筑、古迹、服饰、民俗等,为构建四川中医药旅游奠定了发展基础。1.2中医药资源。中医药历经数千年实践、传承与发展,独具特色的整体观、辨证论治、“天人合一”“药食同源”与“治未病”等思想,作为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在健康观念与医疗旅游发展下,其资源类型主要有中药材基地、中医诊疗与保健康复等形式。都江堰市中医药种植资源突出,其品种多达1100余种,包括川芎、川乌、川明参、川牛膝等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质量较高,共24个基地通过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同时,四川中医药通过构建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动的产、学、研、用协作机制,启动8个首批川产道地药材的综合开发和示范县建设,推进31个药材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区,4个中医药保健服务示范区和6个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

2都江堰中医药旅游M性分析

查看全文

中医药救治艾滋病的实践

河南省早期90%的HIV/AIDS患者集中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农村地区,呈灶性分布高发的特点[1]。为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优势,国家财政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4年8月开始在我国五省实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为HIV/AIDS患者提供免费中医药治疗[2]。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结合疫情特点,河南省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网格化诊疗管理模式。

1工作策略

1.1规范化救治,加强政策引领

遵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工作计划》(国中医药[2004]42号),河南省卫生厅、省中医管理局成立了中医药防治艾滋病领导小组,结合本省的疫情特点,提出了“三统一三结合”的工作指导原则: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治疗方案,统一观察指标,临床救治与科研相结合,固定方药与辨证施治相结合,中医药治疗与抗病毒治疗相结合。本原则的提出为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五级网格化诊疗管理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2因地制宜,建立诊疗管理模式

诊疗管理模式的建立是改善患者就医,促进中医药救治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河南当时面临患者就诊难、管理难的状况,为给分散于各地农村的HIV/AIDS患者提供较高水平的中医药救治,河南省提出建立五级网格化诊疗管理模式: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项目县中医院为依托、以村卫生室为主要治疗场所,以省级专家为指导、以县级医师为主体,由县、乡、村三级医生组成的治疗小组负责日常诊疗工作,由省、市专家组负责技术指导,每月定期巡诊会诊,构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网格管理体系。每2位省级专家组成员组成一个省级专家小组,负责两个县的督察、会诊及验收工作。各县区将所辖的患者进行全员分组,按照就近原则,以HIV/AIDS患者所在的自然村为单位,每50人左右为一个医疗小组。属地乡村医生配合各级专家治疗、管理患者、协助县级医生发放药品、观察用药、病例的书写记录及阶段小结等具体事宜,每位县级医生负责一个小组的治疗,每组省市级专家负责二个医疗小组,大约100名患者的治疗。各级专家每个月到所辖地区开展巡诊会诊。各级专家定期巡诊与会诊是五级医疗构架的主要运转模块,是维持整个诊疗项目高效运转的核心动力。

查看全文

传统中医药知识保护探究

中医药是我国经过几千年的研究、传承、应用和创新的成果。这些成果既有现代社会中的经济因素,更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在经济全球化中,这些因素正逐渐被弱化,同样面临新时代的传承、创新、应用和保护的压力,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因素,为现代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笔者建议应该立法予以保护我国传统知识,在针对中医药的保护中,建议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整体角度看待中医中药

中医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证明,中医、中药是整体。弃医存药、弃药存医都是一种盲目行为,难以获得成功。中医理论上的发展,对中药的应用能起到有利的支撑与指导作用,通过发展中药,使我们对医理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没有中医理论的指导,中药可能无法正确应用。中医中药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应用体系。理论方面,早期吸收了一些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如阴阳五行学说,后期随着中药(含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的运用,在长期的摸索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了对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的知识,通过摸索,认识和掌握大量中药的运用,促进和发展了中医理论。在解释一些疾病现象时,也逐步淘汰了一些不宜用于病理剖析的学说观念,比如阴阳五行学说中的巫术成分,增加了对气、血、津、液的认识等等。通过对疾病的治疗,对中药药性药理、方剂组成和临床应用的认识,辩证施药的能力也有了极大的提高。道地药材的产生与应用,部分药材的炮制、精炼、药物的合理配伍并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方剂,都是一种长期摸索、经验积累的成果,在今天都属于智慧财产。废弃汉方医,在日本现代医学盛行时也是经历过的,后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化学药物的副作用渐显等情况的出现,认识到流散在民间的汉方医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后,汉方医重新回归社会但在应用中仅仅是利用先进的制药技术,制造了一些汉方药被日本政府认可而已。由于中医理论的限制,在精深研究方面没有什么突破。所以,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中医理论和中药的有机结合,才更有利于中医药服务于人类健康。作为传统知识的一部分,对中医和中药的保护应有整体观。

二、从全球角度看待产业利益平衡

中医药作为传统知识,就在于其历史悠久,同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但碰上现代的知识产权需要保护时,有点不知所措,特别是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冲突时,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中医药知识被扩散到周边国家,其中有些是近代殖民掠夺式的扩散。其次,传统中医药知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无论保护与否,结果都会直接涉及经济利益。最后,就是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不当占有和不当应用,造成的不公平现象越来越严重,影响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对传统中医药知识进行无限制、无任何约束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通过打压、弱化传统中医药知识,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传承和发展构成威胁。因此,保护传统中医药知识产权时,须充分考虑到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继承、创新和发展之间的冲突;传统中医药知识拥有者(即主体)和受用者(即客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等等。在依靠国际上对传统知识保护的基础上,确立国内对传统中医药知识进行保护的法规。

三、通过系统化立法更新并健全现有制度

查看全文

中医药文化产业内涵分析

摘要:聚焦中医药文化产业内涵,分析中医药文化产业范围界定存在的问题以及内涵模糊造成的后果。中医药文化产业是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为满足大众中医药文化消费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文化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生产、经营活动。中医药文化产业不应该包含中医医疗服务业、部分与中医药相关的旅游业、与中医药相关的其他服务产业。目前我国中医药文化产业范围泛化,致使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规模被高估,反而导致中医药文化核心产业发展边缘化,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重点不突出,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不明确。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产业;内涵;外延

中医药属于中国原创科学知识体系,它自成一体并延续至今,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原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早在2007年就提出要从文化入手来发展中医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在2016年《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和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在促进中医药文化发展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如何衡量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评价当前我国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我国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评价中,首先需要对中医药文化产业内涵作出清晰的界定。当前已有不少学者提出“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概念,并主张多产业联合来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2]。但这些研究的重点是阐述国家文化事业发展或中医药文化建设,对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其外延的界定却不甚明确[3]。

1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内涵

1.1文化产业及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内涵

产业是生产具有替代、互补或协作关系的产品或提供相关服务企业的集合[4]。文化产业,其“文化”的本质含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精神内容上的狭义文化,如图书、影视等;二是生活方式意义上的广义文化,如观光、体验等[5]。为了满足对这些“文化”的需求而进行一系列生产活动或提供相关服务,就形成了文化产业。一些学者认为文化产业只包括营利性文化活动,也有一些研究将非营利性文化活动纳入文化产业[6]。由于中医药文化具有很强的公共物品属性,而本文所探讨的“文化产业”意指文化产业核心领域,不但包括营利性的文化商品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政府或其他组织进行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中医药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业。中医药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特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与科学智慧,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对生命的认知,凝聚着民族社会历史实践的丰富经验。中医药还具有医学属性和特征,是人文与生命科学相融的医学知识体系[7]。中医药本身就是文化与科学的结合,因此在界定中医药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当区分医学意义上的中医药和文化层面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产业的目的是满足群众中医药文化消费需求,而并非医疗、养生保健等健康需求;其次应当厘清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产业,中医药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概念,中医药文化产业是将中医药文化产业化。本文所探讨的“中医药文化产业”是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为满足群众中医药文化消费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文化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生产、经营活动[8]。

查看全文

中医药文化软实力传承研究

摘要:作者旨在分析淮安市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以淮安市中医院为例,从中医药文化价值吸引力、知识生产力和社会影响力三方面入手,探究淮安市中医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路径和方式。中医药文化价值吸引力有待提升、中医药文化知识生产力严重不足以及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传播方式有待改进是目前淮安市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重塑中医药形象,展现中医药文化魅力;强化中医药人才保障,建立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坚持淮安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战略,扩大淮安中医药文化社会影响力,提升江苏中医药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医学,中国传统;组织文化;建设路径

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中医药逐步登上国际舞台,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日益频繁,成为象征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的本质与灵魂,2017年以来,随着《中医药法》的确立与实施,国家对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在近代中国医疗发展的进程中,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载体已由传统的个体行医者转变为现代企业架构形式的中医院[1]。中医药文化与中医院文化建设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因此要想继承和传播中医药文化必须要充分借助和利用中医院平台,做好中医药文化宣传工作,塑造良好的中医药形象,为提高我国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做准备。

1概念阐释

1.1文化软实力。“软实力”的概念最早由约瑟夫•奈教授提出,最初他认为软实力包含用来吸引他人的文化、应用于国内外的政治价值观以及合理且具有权威的对外政策[2]。国内学者熊正德认为文化软实力包含三方面:第一形神兼备,由精神与物质在文化领域结合形成;第二虚实相生,由意识形态融入于文学创作之中进而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第三软硬结合,由国家硬性指标加以评价并反作用于政府政策之中[3]。文化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党的报告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带头肩负起这份责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奋斗。1.2中医药文化软实力。中医药文化是体现中医药特色与灵魂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要件。何谓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简言之便是蕴藏于渊源深厚的中医药文明之中的价值吸引力、知识生产力和社会影响力。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民族宝库的钥匙,南京中医药大学于2017年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共同创办中医孔子学院,中医孔子学院的诞生不仅寓意着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同时也寓意着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高。

2淮安市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建设现状分析

查看全文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原则,到2015年,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以二级综合医院为支撑、依托市中医医院建立有效的对口支援、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进一步巩固完善,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合理,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二)年度目标

1.2013年底,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所有县级综合医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2.2014年底,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所有县级综合医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查看全文

中医药强省总结讲话

今天,建设中医药强省大会就要结束了。这是我省进入**时期召开的第一个全省性重要会议,也是我省中医药发展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会议。会议对振兴和发展中医药、建设中医药强省进行了全面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发来贺信祝贺大会召开,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主要负责人和有关领导出会,国家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和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也亲临大会指导。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高规格的省中医药振兴计划领导小组,由张德江书记和我任顾问,钟阳胜同志任组长,游宁丰、雷于蓝、姚志彬同志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做了大量工作,并在深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形成了会议的有关文件稿,为开好这次会议打下良好的基础。昨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重大意义,对下一阶段我省振兴发展中医药工作作了部署,提出了要求。大家围绕《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建设中医药强省实施纲要(**-2020年〉》和《**省中医药发展**规划》三个文件稿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下面,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对会议作总结。

总的来说,这次会议内容丰富、务实高效,开得很紧凑、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主要收获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确立了建设中医药强省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认识到,建设中医药强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全省建立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加快构建和谐**的迫切需要;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中医药产业竞争力,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的迫切需要;是发掘和发展岭南中医医药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迫切需要。因此,必须把发展中医药、建设中医药强省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必将对我省中医药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家表示,在振兴中医药事业和产上,我们应该有所作为,也必将大有可为。

二是增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紧迫感。中医药发展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是我国中医药大省,中药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根深叶茂。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发展迅猛,科研和生产有较强基础,市场十分广阔,具有加快事业发展,做大做强产业的良好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创新不足、现代化水平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制约了我省中医药的持续发展。面对国际国内十分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我们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倍努力,集全省之力,走建设中医药强省之路,才能抓住机遇,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明确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这次会议明确提出,要以建立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医药制造和流通产业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中医药创新体系、中医药标准体系为基础,以打造名院名科、名药名厂、名店名城、名医名校和自主创新、国内国际合作、弘扬岭南医药文化为重点,全面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围绕这一总体思路,提出2010年,要实现全省中医的医疗服务体系和网络较完善、医疗水平明显提高,中医药产业产值居全国前列,中医药人才队伍壮大、结构优化,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形成若干家产值超百亿元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和一批制造技术领先、国际知名的中药企业的目标;到2020年,我省要实现成为中医药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的中医药强省的目标。这些目标要求具体明确,完全切合我省的实际,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四是制订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政策措施。会议讨论通过的三个文件,从医疗、产业、科研、教育等方面明确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是我省建设中医药强省工作的重要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会上,大家对这三个重要文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都提得很好,会后要认真整理,合理的意见尽可能吸纳,其他意见也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通过实践不断丰富、总结和提升,适时采纳和运用。这三个文件将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尽快下发执行。只要我们认真按照文件的要求开展工作,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中医药强省建设就一定能够取得实效。

查看全文

中医药文化宣教方案

为切实加强我县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工作,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市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中医药攀登工程”为载体,推进中医药知识宣传和普及,创新宣传形式,重视中医药科普队伍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促进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大力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加强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理解和认识,维护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医疗保健知识和科普文化需求。

(二)推动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队伍建设,树立长效宣传普及工作意识,拓展宣传普及渠道,不断提高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能力。

查看全文